中医刮痧到底可以帮助哪些人群呢?
基本介绍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编辑本段]疗法来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1]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编辑本段]治病原理
1、循经走穴刮痧的作用途径。
2、循经走穴刮痧健康法的治病理。
3、循经走穴刮痧治疗的临床观察。刮痧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性质决定的,疾病的性质,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不外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
因此在临床刮痧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运用望、闻、问、切四诊配合平诊方法,确立八纲。
[编辑本段]治疗原则
1、阴阳:是中菝的基本理论核心,也是八纲的总纲。
2、表里: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而言。
3、寒热:是指冷疾病的性质而言。
4、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编辑本段]刮痧疗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编辑本段]相关概念
又叫做“瘴气”等。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态外貌,即皮肤小现红点如粟,它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它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性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统称之为“痧证”,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难确定。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痧惊合壁》—书就介绍了40多种痧症,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此外民问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从狭义来讲,痧证是特指一种疾病。古人认为,痧证主要是内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证。—年四季都布发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为多见。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一般表现与急重表现:1)一般表现:多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意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邪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淤;遇食积痰火,结聚而不散.则皖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2)急重表现:起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腔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甚则卒然眩晕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如尸,手足厥冷,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针放无血,痧点时现时隐,唇舌青黑,均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淤血、肿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编辑本段]手法详述
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扶阳罐。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扶阳罐,集温刮、温灸、磁疗、红外线于一体,国家专利产品,为新一代的刮痧医疗器械,据专家介绍,传统刮痧都伴有疼痛,一种结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全新温通经络医疗器械“扶阳罐”,它所倡导的“无痛刮痧,扶阳养生”新理念逐渐被社会认识并认同,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被人们广为推崇。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头部刮痧
刮痧是传统的中医物理疗法,现在的头部刮痧治疗方法是用有活血润养功效的天然牛角做成的刮痧板,根据顾客的情况,刺激头部相关穴位,疏通头部经络。如刺激风池穴有利于疏通脑部神经,减少疲劳;刺激头窍阴穴可起到淋巴排毒功效;刺激玉枕穴有利于给大脑补充氧分,减轻压力等。
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提醒:如果有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如果有神经衰弱,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头部刮痧。
面部刮痧
1、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2、面部刮痧美容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激发肌体“潜能”,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卫”作用。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美肤的功效。
刮痧脸部的正确手法
手法1、刮痧板的提法:以刮痧板角45度,左手按压地仓穴,右手刮承浆穴,再刮至右侧地仓穴。
手法2、 同上方式由右侧开始
手法3、 左手按压地仓穴,由右往左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右手按压右侧,由左手往右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
按摩手法4、 双手握刮痧板,以侧边由下鄂滑至耳下(经大迎、颊车)。
按摩手法5、 双手握刮痧板,板尖处轻提下巴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6、 再由承浆穴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7、 在迎香穴两侧轻压3秒,{ 默上数1、2、3、}再轻放。
8、 轻提下巴。
9、 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10、双手握板倾斜45度,平滑双颊至耳门,轻按翳风穴。
11、由眼下(眼头处)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阳穴。
12、双手四指握刮痧板上,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势。
13、由板尖角按压攒竹穴(眉头)。
14、以板刮滑(眉上)刮至丝竹空穴(眉尾)。
15、双手握板,左右交替在额头上刮6~10次[刺激额上及阳白穴]
16、双手握板由鼻侧上侧,平滑至鼻头。
17、双手握板以比板角尖处轻刮鼻翼6次,再按迎香穴。
18、刮痧板面按压经由下关至耳门,板轻提按下再按翳风穴。
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肠食品)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乐多寿系列,迪芬斯系列)。 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常见问题解答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
现在推荐两种刮痧板:
1、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2、也可以选择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上选择更为合理,而且更在刮痧手法上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类杵针样的针灸疗法,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由于以上特点,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得到的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十一大类400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比传统刮痧疗法的经验方法有系统地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采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中医古籍大全》
这是一套从网络上搜集的中医古籍大全一共699本全都是TXT格式的这样方便大家从电脑,手机,甚至是PSP上观看里面的内容从古代经典到各类医家对经典的诠释,医案的等等著作都有,同时也包括:内,外,骨,妇,儿,方剂,针灸,本草,医案等书籍,是一套很全面的医书集成可供同道们和中医爱好者们阅读学习
说到中医古书,个人认为这才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统宗!以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为统,以两经一论为宗,以辨证论治为标,以理法方药为榜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医学的精髓
当然或许有很多人会说有些古人的书籍里有许多令人质疑的东西在,可能在现代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在已经被抹杀掉了,干嘛还要去看呢我想也许正是如此,中医也才这么磕磕绊绊的发展到了今天,也正是因为人们在对中医理论不断的质疑与研究,中医学才取得了十分辉煌,丰硕的成果我们看古书不仅仅是学习历代医家的精彩论述,更要学习他们那种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治学态度相对于今人对于学习中医学的态度,或者一些所谓"名家",学术上的沽名钓誉者,深感悲忧不知道照这样下去,中华医学在当今的混乱环境下还能走多久
在此,希望各位同道以及中医爱好者们积极努力,学好中医理论,可以更好的在应用临床上,发挥出中医学应有的疗效,以修身利人!
注意:如果直接用"记事本打开txt文档会出现排版错误或者乱码请用写字板,WORD,WPS或者其他txt阅读软件打开在手机和PSP中一切正常
特别是584-《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著。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精华。此书辩症精准,用药简单,而又大胆,突破了传统中医书籍的只有药方,而没有实例病案,方便读者可对症而用药。
现代中医师有高达70%受此书深远影响。
张锡纯中国医学家。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目录:
000-神农本草经txt
001-吴普本草txt
002-本草经集注txt
003-新修本草txt
004-食疗本草txt
005-海药本草txt
006-本草图经txt
007-本草衍义txt
008-汤液本草txt
009-饮膳正要txt
010-滇南本草txt
011-本草品汇精要txt
012-本草蒙筌txt
013-本草纲目txt
014-本草乘雅半偈txt
015-本草征要txt
016-本草易读txt
017-本草新编txt
018-本草备要txt
019-本经逢原txt
020-本草经解txt
021-本草从新txt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txt
023-本草纲目拾遗txt
024-本草崇原txt
025-本草求真txt
026-神农本草经读txt
027-本草述钩元txt
028-食鉴本草txt
029-本草思辨录txt
030-本草纲目别名录txt
031-本草便读txt
032-本草撮要txt
033-本草问答txt
034-神农本草经赞txt
035-本草择要纲目txt
036-得配本草txt
037-本草害利txt
038-本草分经txt
039-雷公炮炙论txt
040-炮炙全书txt
041-炮炙大法txt
042-雷公炮制药性解txt
043-濒湖炮炙法txt
044-要药分剂txt
04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txt
046-药鉴txt
047-药征txt
049-五十二病方txt
050-名医别录txt
051-千金翼方txt
052-孙真人海上方txt
053-外台秘要txt
054-医心方txt
055-太平圣惠方txt
056-苏沈良方txt
057-博济方txt
058-史载之方txt
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txt
060-圣济总录txt
061-鸡峰普济方txt
062-洪氏集验方txt
063-杨氏家藏方txt
064-千金宝要txt
065-卫生易简方txt
066-全生指迷方txt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txt
068-瑞竹堂经验方txt
069-世医得效方txt
070-奇效良方txt
071-医方集宜txt
072-医方考txt
07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txt
074-普济方txt
075-肘后备急方txt
076-普济本事方txt
077-严氏济生方txt
078-药征续编txt
079-仁术便览txt
081-祖剂txt
082-古今名医方论txt
083-种福堂公选良方txt
084-汤头歌诀txt
085-急救便方txt
086-奇方类编txt
087-医方集解txt
088-绛雪园古方选注txt
089-医方论txt
090-串雅内外编txt
091-成方切用txt
092-时方妙用txt
093-时方歌括txt
094-长沙方歌括txt
095-金匮方歌括txt
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txt
097-验方新编txt
098-十剂表txt
099-经验丹方汇编txt
101-药性切用txt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txt
103-华佗神方txt
104-集验方txt
105-大小诸证方论txt
106-奇效简便良方txt
107-神仙济世良方txt
108-是斋百一选方txt
109-小品方txt
110-惠直堂经验方txt
111-绛囊撮要txt
112-经验奇方txt
113-古方汇精txt
114-外治寿世方txt
115-文堂集验方txt
116-回生集txt
117-本草简要方txt
118-增订医方歌诀txt
119-济世神验良方txt
121-医方歌括txt
122-医方简义txt
123-女科切要txt
124-傅青主女科歌括txt
125-产宝txt
126-女科百问txt
127-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txt
128-妇人良方大全
129-沈氏女科辑要txt
130-济生集txt
131-婴童百问txt
132-女科证治准绳txt
133-小儿药证直诀txt
134-幼科切要txt
135-婴儿论txt
136-活幼心书txt
137-儿科要略txt
138-儿科萃精txt
139-痧疹辑要txt
140-小儿推拿广意txt
141-幼科证治准绳txt
142-女科旨要txt
143-女科折衷纂要txt
144-女科指要txt
145-女科指掌txt
146-女科要旨txt
147-女科秘旨txt
148-女科秘要txt
149-女科经纶txt
150-女科精要txt
151-女科撮要txt
152-小儿痘疹方论txt
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txt
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txt
155-幼幼集成txt
156-幼幼新书txt
157-幼科心法要诀txt
158-幼科折衷txt
159-幼科指南txt
160-幼科推拿秘书txt
161-幼科发挥txt
162-幼科概论txt
163-幼科类萃txt
164-幼科铁镜txt
165-竹泉生女科集要txt
166-儿科醒txt
167-保幼新编txt
168-保婴撮要txt
169-活幼口议txt
170-胎产心法txt
171-胎产指南txt
172-胎产秘书txt
173-家传女科经验摘奇txt
174-妇人规txt
175-妇科心法要诀txt
176-妇科秘方txt
177-妇科秘书txt
178-妇科问答txt
179-专治麻痧初编txt
180-张氏妇科txt
181-产鉴txt
182-陈氏幼科秘诀txt
183-麻科活人全书txt
184-麻疹备要方论txt
185-麻疹阐注txt
186-痘疹心法要诀txt
187-评注产科心法txt
188-慈幼便览txt
189-慈幼新书txt
190-毓麟验方txt
191-经验麻科txt
192-达生编txt
193-盘珠集胎产症治txt
194-竹林女科证治txt
195-原要论txt
196-产后十八论txt
197-脚气治法总要txt
198-济阴纲目txt
199-卫生家宝产科备要txt
200-邯郸遗稿txt
201-鬻婴提要说txt
202-颅囟经txt
203-婴童类萃txt
204-医林改错txt
205-金匮翼txt
206-养老奉亲书txt
207-医门法律txt
208-笔花医镜txt
209-血证论txt
210-外科精义txt
211-立斋外科发挥txt
212-外科枢要txt
213-杂病心法要诀txt
214-跌损妙方txt
215-杂病广要txt
216-江氏伤科学txt
217-伤科大成txt
218-跌打秘方txt
219-跌打损伤方txt
220-外科集验方txt
222-跌打损伤回生集txt
223-疡医大全txt
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txt
225-疡科心得集txt
226-外科大成txt
227-阴证略例txt
228-发背对口治诀论txt
229-集验背疽方txt
230-外科正宗txt
231-中风论txt
232-内外伤辨txt
233-内科摘要txt
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txt
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txt
236-外科十三方考txt
237-外科心法要诀txt
238-外科方外奇方txt
239-外科全生集txt
240-外科启玄txt
241-外科理例txt
242-外科传薪集txt
243-外科精要txt
244-外科选要txt
245-外科医镜txt
246-正骨心法要旨txt
247-正体类要txt
248-何氏虚劳心传txt
249-周慎斋遗书txt
250-奇经八脉考txt
251-金疮秘传禁方txt
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txt
253-青囊秘诀txt
254-急救良方txt
255-急救广生集txt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txt
257-症因脉治txt
258-秘传外科方txt
259-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txt
260-脉症治方txt
261-脉确txt
262-接骨手法txt
263-救伤秘旨txt
264-理虚元鉴txt
265-虚损启微txt
266-诊脉三十二辨txt
267-伤科方书txt
268-伤科汇纂txt
269-伤科补要txt
270-慎柔五书txt
271-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txt
272-痰火点雪txt
273-万氏秘传外科心法txt
274-解围元薮txt
275-刘涓子鬼遗方txt
276-疯门全书txt
278-增订十药神书txt
279-疠疡机要txt
280-医学从众录txt
281-疡科纲要txt
282-医门补要txt
284-仙传外科集验方txt
285-外科十法txt
286-脉诀乳海txt
287-脉诀考证txt
288-痰疠法门txt
289-证治汇补txt
290-外科证治全书txt
291-眼科秘诀txt
292-银海精微txt
293-审视瑶函txt
294-目经大成txt
295-针灸大全txt
29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txt
297-针灸易学txt
298-针灸聚英txt
299-针灸大成txt
300-针灸逢源txt
301-针灸甲乙经txt
302-针经节要txt
304-杨敬斋针灸全书txt
305-宋本备急灸法txt
306-刺灸心法要诀txt
307-一草亭目科全书txt
308-口齿类要txt
309-子午流注针经txt
310-子午流注说难txt
311-尤氏喉科秘书txt
312-尤氏喉症指南txt
313-白喉全生集txt
314-白喉条辨txt
315-银海指南txt
316-普济方·针灸txt
317-灸法秘传txt
318-走马急疳真方txt
319-明目至宝txt
320-金针秘传txt
322-重订囊秘喉书txt
323-重楼玉钥txt
324-重楼玉钥续编txt
325-原机启微txt
326-神灸经纶txt
327-神应经txt
328-秘传眼科龙木论txt
329-针灸神书txt
330-针灸素难要旨txt
331-针灸问对txt
332-针灸集成txt
333-针灸资生经txt
334-针经指南txt
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txt
336-推拿抉微txt
337-理瀹骈文txt
338-异授眼科txt
339-眼科心法要诀txt
340-眼科阐微txt
341-喉舌备要秘旨txt
342-喉科指掌txt
343-喉科秘诀txt
344-喉科集腋txt
345-焦氏喉科枕秘txt
346-黄帝明堂灸经txt
347-经穴汇解txt
348-经络全书txt
349-经络考txt
350-经络汇编txt
351-包氏喉证家宝txt
352-炙膏肓腧穴法txt
353-凌门传授铜人指穴txt
354-厘正按摩要术txt
355-灵枢经脉翼txt
356-广嗣要语txt
358-西方子明堂灸经txt
359-友渔斋医话txt
360-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txt
361-吴鞠通医案txt
362-冷庐医话txt
363-柳洲医话txt
364-医贯txt
365-古今医案按txt
366-侣山堂类辩txt
367-临证指南医案txt
368-存存斋医话稿txt
369-丹溪治法心要txt
370-医经溯洄集txt
371-叶天士医案精华txt
372-一得集txt
373-丁甘仁医案txt
374-三家医案合刻txt
375-上池杂说txt
376-也是山人医案txt
377-客尘医话txt
378-王氏医案绎注txt
379-市隐庐医学杂着txt
380-未刻本叶氏医案txt
381-先哲医话txt
382-回春录txt
383-何澹安医案txt
384-吴医汇讲txt
385-奇症汇txt
386-知医必辨txt
387-肯堂医论txt
388-花韵楼医案txt
389-证治心传txt
391-眉寿堂方案选存txt
392-研经言txt
393-重订灵兰要览txt
394-重庆堂随笔txt
395-凌临灵方txt
396-孙文垣医案txt
397-塘医话txt
398-马培之医案txt
399-张聿青医案txt
400-张畹香医案txt
401-曹仁伯医案论txt
403-寓意草txt
404-程杏轩医案txt
405-慎疾刍言txt
406-叶选医衡txt
407-对山医话txt
408-质疑录txt
409-丛桂草堂医案txt
410-归砚录txt
411-医原txt
412-医暇卮言txt
413-医学课儿策txt
414-医学读书记txt
415-医医医txt
416-续名医类案txt
417-读医随笔txt
418-医学源流论txt
419-王旭高临证医案txt
420-邵兰荪医案txt
421-八十一难经txt
422-内经博议txt
423-素问六气玄珠密语txt
424-医经读txt
425-医经原旨txt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txt
427-类经txt
428-类经图翼txt
429-内经知要txt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txt
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txt
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txt
433-六因条辨txt
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txt
435-黄帝素问直解txt
436-素问经注节解txt
437-黄帝内经素问txt
438-黄帝内经素问校义txt
439-黄帝内经太素txt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txt
441-内经评文txt
442-内经药瀹txt
443-医效秘传txt
444-读素问钞txt
445-灵素节注类编txt
446-古本难经阐注txt
447-难经正义txt
448-素问识txt
449-灵枢识txt
450-难经经释txt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txt
452-素问要旨论txt
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txt
454-难经集注txt
455-难经古义txt
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txt
457-伤寒论txt
458-伤寒捷诀txt
459-伤寒总病论txt
460-类证活人书txt
461-注解伤寒论txt
462-伤寒九十论txt
463-伤寒百证歌txt
464-伤寒发微论txt
465-伤寒明理论txt
466-仲景伤寒补亡论txt
467-伤寒寻源txt
468-伤寒直格txt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txt
470-伤寒六书txt
471-伤寒论条辨txt
472-张卿子伤寒论txt
473-伤寒证治准绳txt
474-伤寒论注txt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txt
476-伤寒溯源集txt
477-伤寒括要txt
478-伤寒缵论txt
479-伤寒贯珠集txt
480-伤寒法祖txt
481-伤寒大白txt
482-伤寒悬解txt
483-伤寒论类方txt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txt
485-伤寒论辑义txt
486-伤寒医诀串解txt
487-伤寒审证表txt
488-伤寒补例txt
489-敖氏伤寒金镜录txt
490-伤寒舌鉴txt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txt
492-伤寒论翼txt
493-伤寒附翼txt
494-伤寒指掌txt
495-中寒论辩证广注txt
496-河间伤寒心要txt
497-刘河间伤寒医鉴txt
498-金匮要略浅注txt
499-金匮要略方论txt
500-金匮要略心典txt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txt
502-金匮玉函要略述义txt
503-脉诀txt
504-脉经txt
505-诊家枢要txt
506-濒湖脉学txt
507-诊家正眼txt
508-三指禅txt
510-形色外诊简摩txt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txt
512-脉理求真txt
513-脉诀刊误txt
514-脉诀汇辨txt
515-高注金匮要略txt
516-临症验舌法txt
517-望诊遵经txt
518-诊宗三昧txt
519-医灯续焰txt
520-察病指南txt
521-察舌辨症新法txt
522-温疫论txt
523-千金食治txt
524-温热暑疫全书txt
525-疫疹一得txt
526-温病条辨txt
527-温热逢源txt
528-时病论txt
529-温病指南txt
530-女丹合编选注txt
531-运气要诀txt
532-备急千金要方txt
533-食疗方txt
534-心医集txt
535-西池集txt
536-性命要旨txt
537-松峰说疫txt
538-寿世传真txt
539-陆地仙经txt
540-宁坤秘笈txt
541-温病正宗txt
542-寿世保元txt
543-温热经纬txt
544-温热论txt
545-达摩洗髓易筋经txt
546-广瘟疫论txt
547-养生秘旨txt
548-养生导引法txt
549-重订广温热论txt
550-养生导引秘籍txt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txt
552-修昆仑证验txt
553-寿世青编txt
554-养生类要txt
555-饮食须知txt
556-瘴疟指南txt
557-华氏中藏经txt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txt
559-扁鹊心书txt
560-玉机微义txt
561-明医指掌txt
562-明医杂着txt
563-此事难知txt
564-金匮钩玄txt
565-卫生宝鉴txt
566-校注医醇剩义txt
567-脉因证治txt
568-杂病治例txt
56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txt
570-丹溪心法txt
571-诸病源候论txt
572-儒门事亲txt
573-古今医鉴txt
574-医说txt
575-医宗金鉴txt
576-医经国小txt
577-医学入门txt
578-医学启源txt
579-医学纲目txt
580-医垒元戎txt
581-兰室秘藏txt
582-韩氏医通txt
583-医学正传txt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txt
585-卫济宝书txt
586-三消论txt
587-石室秘录txt
588-丹溪手镜txt
589-古今名医汇粹txt
590-轩岐救正论txt
591-痧胀玉衡txt
592-医学三字经txt
593-辨证录txt
594-医学指归txt
595-医学实在易txt
596-医学摘粹txt
597-冯氏锦囊秘录txt
598-简明医彀txt
599-医述txt
600-辨症玉函txt
601-医学心悟txt
602-类证治裁txt
603-医碥txt
604-医学真传txt
605-张氏医通txt
606-中国医籍考txt
607-脉象统类txt
608-丹台玉案txt
609-伤寒论纲目txt
610-幼科释谜txt
611-妇科玉尺txt
612-古今医彻txt
613-药症忌宜txt
614-脾胃论txt
616-洗冤集录txt
617-古今医统大全txt
618-格致余论txt
620-推求师意txt
621-褚氏遗书txt
622-诸病主病诗txt
623-医旨绪余txt
624-医宗己任编txt
625-医学妙谛txt
626-医学见能txt
627-顾松园医镜txt
628-医医小草txt
630-医学传灯txt
632-证治准绳·类方txt
如有需要请及时留言,24小时内发送,谢谢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呕吐的病因病机 5 呕吐的分类 51 实呕 52 虚呕 53 外感呕吐 54 内伤呕吐 55 寒呕 56 热呕 57 痰呕 58 气呕 59 食呕 510 血呕 511 脾虚呕吐 512 阴虚呕吐 6 呕吐的辨证分型 7 呕吐的针灸治疗 71 体针 72 穴位注射法 73 耳针法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呕吐病的穴位 2 治疗呕吐病的方剂 3 治疗呕吐病的中成药 4 呕吐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呕吐病 1 拼音
ǒu tǔ [bìng ]
2 英文参考vomit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呕吐病(vomiting[1])为病证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中医药学名词》(2004):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甚至胆汁、肠液通过食道反流到口腔,并吐出的反射性动作[3]。
《中医药学名词》(2010):呕吐是指以胃中之物从口吐出为主,常伴胃脘痞闷不适,恶心等表现的疾病[4]。
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谓声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呕而有声无物者称干呕[2]。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总称呕吐[2]。
4 呕吐的病因病机呕吐多由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5]。兼见嗳气食臭、脘腹胀满疼痛者,多属饮食停滞;兼见纳少神疲、便溏者,多属脾胃虚寒;而呕吐常由情志诱发、肋痛呕酸、脉弦者,多属肝气犯胃[5]。
呕吐可分虚实两类[2]。《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
实证因外感六*、痰饮停积、宿食不消,以及情志失调气机逆乱所致[2]。
虚证多因脾胃气阴不足所致[2]。和胃降逆,为呕吐通治法,然仍当审因治本[2]。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若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
或因风、寒、暑、湿之邪和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呕吐;
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导致食滞不化,胃气上逆而呕吐;
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致胃失和降而呕吐;
或劳倦内伤,中气被耗,中阳不振,寒浊阻滞,聚而生痰,积于胃中,饮邪上逆,也可发生呕吐。
5 呕吐的分类呕吐有实呕、虚呕、外感呕吐、内伤呕吐、寒呕、热呕、痰呕、气呕、食呕、血呕、脾虚呕吐、阴虚呕吐等[2]。
51 实呕实呕指外邪犯胃、痰饮停滞、宿食不消及气逆火郁所致的呕吐[6]。《景岳全书·实呕证治》:“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治宜祛邪和胃[6]。
52 虚呕虚呕指因胃虚或命门火衰所致的呕吐[7]。《景岳全书·杂证谟》:“凡胃虚作呕者,其证不一,当知所辨。若胃脘不胀者,非实邪也;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内无热燥者,非火证也;外无寒热者,非表邪也。无食无火而忽为呕吐者,胃虚也;呕吐无常而时作时止者,胃虚也;食无所停而闻食则呕者,胃虚也;气无所逆而闻气则呕者,胃虚也;或身背、或食饮微寒即呕者,胃虚也;或吞酸,或嗳腐,时苦恶心,兀兀然、泛泛然冷咽靡宁者,胃虚也;或因病误治,妄用克伐寒凉,本无呕而致呕者,胃虚也;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人中焦而不化者,胃虚也;食入下焦而不化者,土母无阳,命门虚也。”治宜温补[7]。可用六君子汤、人参理中汤、六味回阳饮等方[7]。
53 外感呕吐外感呕吐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呕吐[8]。常并见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痛、泄泻等症[8]。外感呕吐有风气呕吐、寒气呕吐、暑气呕吐、湿气呕吐、湿热呕吐、燥热呕吐等[8]。
54 内伤呕吐内伤呕吐指脾胃虚弱,或邪滞脾胃所致的呕吐[9]。如胃寒呕吐、胃热呕吐、痰饮呕吐、食积呕吐等[9]。
55 寒呕寒呕指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冷之所为也。”选用四逆汤、生硫黄丸、灵液丹、丁附汤等方[10]。
56 热呕热呕指病者胃中央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央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可伴见口干面赤,二便不畅,脉洪数等[11]。方用小柴胡汤、竹茹汤、大黄甘草汤等[11]。本证可见于肝胆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11]。
57 痰呕痰呕又名痰饮呕吐[12]。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13]。寒饮所致者,舌苔薄腻,脉沉迟,宜用桂苓半夏汤、茯苓半夏汤、二陈汤、来复丹;热痰所致者,舌苔黄腻,脉滑数,宜用栀连二陈汤等方[13]。
58 气呕气呕指呕吐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者[1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证治要诀》卷六:“气呕,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不食常饱,食则常气逆而吐,此因盛怒中饮食而然。”治宜降气和中[14]。选用茱萸人参汤、藿香汤、丁香透膈散、五膈宽中汤等方[14]。
59 食呕食呕指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食不节而生。”食呕有寒、热之不同[15]。偏热者,常食入则痛而呕,脉实数,可用栀连平胃散[15]。下症者,可用煮黄丸。偏寒者,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迟弦,治宜消食化滞,一般宜用保和丸、家秘消滞汤等方,可用治中汤、大养胃汤、草蔻大顺饮[15]。
510 血呕血呕指呕吐食物混杂血液[1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下满,食入即呕,血随食出,名曰血呕。此由瘀蓄冷血,聚积胃口之所为也。”
511 脾虚呕吐脾虚呕吐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17]。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17]。用六君子汤加减[17]。
512 阴虚呕吐阴虚呕吐因阴虚阳气上逆所致[18]。《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可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18]。大便不通者,宜兼通秘结[18]。
6 呕吐的辨证分型寒邪客胃:时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塘薄,苔白,脉迟。
热邪内蕴: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干而渴,喜寒恶热,大便燥结,苔黄,脉数。
痰饮停蓄:头目眩晕,胸满痞胀,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腻,脉滑。
宿食不消: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入更甚,暖气厌食,便秘矢气,苔厚腻,脉滑实。
肝气横逆: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苔薄腻,脉弦。
胃气虚弱: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作,倦怠乏力,纳差便塘,苔薄,脉弱无力。
7 呕吐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呕吐效果良好,因妊娠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呕吐,可参照治疗;因其他疾病而致呕吐,须明确诊断后治疗。
71 体针1以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为主[5]。饮食停滞者加下脘;肝气犯胃者加太冲;脾胃虚弱者加灸神阙[5]。如呕吐不止,可加金津、玉液点刺出血[5]。
2治则:和胃降逆,行气止呕。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义:中脘是胃之募穴,和胃行气;内关乃手厥阴心包之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
随证配穴:寒吐—胃俞,热吐—金津、玉液放血,痰饮—丰隆,食滞—梁门、天枢,肝气郁结—太冲,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操作:毫针刺,补虚泻实,或先泻其邪以止呕,再补其正;虚寒者可加艾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 穴位注射法选穴 参照刺灸法穴位。
方法 维生素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2次,各穴交替应用。
73 耳针法1取胃、肝、下脚端、神门、脑等穴为主,强 。[5]
2选穴:胃、贲门、食道、交感。方法: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8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学科名·中医外科学 41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 42 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 43 影响中医外科学发展因素 431 疾病谱变化 432 分科细化 433 医院“西化” 434 学术思维淡化 435 学术理论发展缓慢 436 外治药物和技术弱化 437 人才队伍不稳定 44 振兴中医外科的思考 441 正确定位,与时俱进,扩大诊疗范围,把握主阵地 442 坚定信念,继承弘扬中医特色 443 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 444 创新外治药物与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445 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学科发展 446 注重人才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 5 同类同名科教书籍·中医外科学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医外科学 1 拼音
zhōng yī wài kē xué
2 英文参考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rgery of TCM
3 概述中医外科学:1学科名;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
4 学科名·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为学科名[1]。中医外科学是研究疮疡、瘿、瘤、巖(癌)、 病及外科杂病的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2]。为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1]。内容包括疮疡、皮肤病、 病和外科其它杂病。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及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患,曾归入外科范围,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它们已成为独立的临床学科[1]。目前,凡生于体表的疾患,如疮疡、皮肤病,瘿、瘤、巖,肛肠病,男性前阴病,以及烧伤、冻伤、蛇虫咬伤、破伤风和脱疽、肠痈等,虽然多有专科专病的建立,但仍统属中医外科的范围[1]。本学科历史悠久,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内治、外治结合的特色,在中西医结合以及开展专科专病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果[1]。
41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中医外科学(surge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以人体体表和窍道为主要表现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3][4]。
42 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5]中医外科学手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宋代以后则更加成熟。但至宋以后,中医外科手术一直停留在切开疗法、烙法、砭镰、挂线、结扎等浅表手术的层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医外科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中医外科手术水平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中医学某种程度上可谓起源于中医外科。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易遭受动物咬伤、冻伤等不测,且当时战事纷争,创伤、流血现象普遍,人们在自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外科疗法,如伤口包扎、压迫止血、清除异物等
中医刮痧到底可以帮助哪些人群呢?
本文2023-10-20 13:36: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