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斜风细雨不须归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6收藏

散文:斜风细雨不须归,第1张

岁月无羁,我已经从世俗中脱胎,提一壶春风佳酿,任一帆远影逍遥,吟一阙浪花清欢,逐一羽桃瓣香唇,携一卷云雨迷濛!

江岸边,细雨初歇,云霓浪涛,迷濛了山林人家。春色浅缓,两三树桃花,暖了人间。寂静中西塞山雾气笼罩,天地仿佛能拧出水来。

衣炔飘飘吟哦着走来几个人,相欢笑谈,惊扰了茂林深处的白鹭,展翅的白鹭在空中盘旋,是在叩问生疏的访客,还是在召唤没有归巢的知己。

一阵风占据一颗清欢寡欲的心,一滴露浸润一阙风雅韵致的词。

渡口落寂,静默深处,轻聆风的羽翼托起露的莹润,逍遥放任着彼此的心湖,落地的笑声,饱满着清香,亦如那就是爱的全部。

我已淡出江湖,泛游山水,做一个烟波钓徒,认一朵浪花至亲。风雕雨刻过往的执着,亦如影子的碎片,被光影收拾干净,卑微如一枚没有姓氏的浪朵。

小舟如一片树叶,飘摇在浪谷浪尖,亦如我插上了羽翼,翩翩滑过江面,靠近散花洲,靠近空灵的岸,靠近生命的归宿。

茂林修竹,碧幽绿翠,沿曲径拾级而上,叩拜岁月的过往,光滑的石板见证曾经的辉煌。

古木葱郁深处,坐于洁净的石上,放任心怀,鸟鸣蝉唱的合奏中,舒缓了眉宇间的乡愁。

旷野嫩翠欲滴,仿若一首首泛青的诗韵,染了梅韵雪香,一缕缕绵柔香暖,浸润着灵魂的底色,枝头的绿翠噙着露,鹅黄吐着暖,粉嫩含着香!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静聆风琴雨鼓,仿若小乔的衣袖翩翩,一曲仙女散花的雅致芬芳,浆染着草木浪花。

碧天云烟潇潇下,桃花飘零,逐江芬芳心花,煨出暖暖春讯。归燕展翅凌空,觅得知音旧爱,演示一场卿卿我我的缠绵。

风暖十里桃花,缤纷时光的情怀,一瓣化泥偎根,一瓣融水喂鱼。

我亦如一支修竹,捻土为墨,空心无羁,悠然挺拔。细雨恩泽,坦荡一曲高山流水,清风朗润,温婉一阙二泉映月。

雅然岁月,铺一笺碧翠素卷,守一壶安适明月,寄一帘绿翠幽梦。

远离喧嚣的江湖,不说沧桑。

心脉驻风,悄悄打捞古籍中风雅的章节和一弯明月的倩影;灵魂浸露,慢慢招安骄阳里放荡的不羁和拜膜中虔诚的修行。

披麻戴笠,逍然世外,亦如芊芊竹枝钓流水春韵,临摹山水锦卷。

旖旎出记忆的扉页,墨染春的韵脚,舒展成翠竹的模样,饮一口绿心扉沁暖,品一滴露魂魄灵睿,执一管笔执着梦想。

绿蓑衣裹紧坦荡的灵魂,虚心是我的本性,坚韧让我秉直,节节有度,修行无涯。枝枝叶叶织就的斗笠,幽翠我灵魂的章节,喂养我青翠的诗行。

江岸,细雨素琴,斜风撩拨,醉了黄州。

桃花舞一袖馥郁的香暖,铺满红粉的雅笺,荡漾在浪尖浪谷间,一笔悠悠抒清,诗韵词阙里,忘了江湖,逍遥人间!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种,夏服有16种。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族等级森严,全国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当。由于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会在服饰上有所反映,蒙古贵族衣着华丽,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大多衣着襕褛。蒙古族入关以后,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还引进了汉族朝祭服饰,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长袍为主,以罗制成,大袖盘领,右衽。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1、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交领右衽为基本特征。

  2、唐装

  唐装(亦属于汉服)唐代的汉服,多特指对襟上衣、齐胸襦裙加上披帛的女子装束。男子装束则多为圆领袍衫。 我们现在总说到的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宋代的褙子。 PS 现代因APEC兴起的“唐装”是以清朝马褂为原型的时装,与汉服及唐朝没有任何关系。

  3、清装

  戏曲演出中的清代服饰。康熙年间已有清装在戏曲舞台上出现。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其最后一出《余韵》,剧本注明:“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时服”就是清朝服装。这出戏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金斗班首先演出。但戏曲运用清装是受到过许多限制的。乾隆年间曾禁止“演学本朝服色”的戏演出(见江西巡抚郝硕奏折,《史料旬刊》第22期)。嘉庆年间也发生过副宪下令夺优人冠珊瑚顶的事件,认为优人亵渎朝廷“名器”(焦循《剧说》)。所以,反映在乾隆末年《扬州画舫录》所记的“江湖行头”以及道光年间平署《穿戴提纲》中,清装都很少。清末出现了一批清代故事戏,清装的增加仍然不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由于戏曲的装扮历来不注重表现某朝某代的历史细节的具体性。近百年来保留在传统衣箱中的比较明显的清装,也就是马褂、箭衣、纬帽等有数的几种,并且作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

  4、元朝服饰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元朝 留辫束发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种,夏服有 15 种。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5、明朝服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于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之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在衣冠制度上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俭,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被绮觳;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孺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统一全国,重行厘走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期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缕、毅、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

  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184o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地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致、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本世纪2O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沿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径而走,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治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是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

  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尤其,天子、诸候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穿着制服,因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企羡的对象,因此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叁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就让我们看看中国之服装史吧……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商周时代的服饰: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战国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这种衣服叫「深衣」。还有一种「单衣」,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他们头上还戴「帻」;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不让它们披散下来。

  这个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长裤、靴子,也传进外国,这种帅气的服装穿着起来,行动的确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饰: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

  ?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翟纹十二章纹,?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历经秦朝的严苟政治,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饰: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服饰: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汉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

  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

  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不过汉代平时常朝以皂朝服、绛服为多,而魏晋南北朝则以绛朝服为主。

  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

  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饰:

  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

  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

  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

  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到了隋唐,虽然在最隆重的礼仪服装仍跟上传统,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却有了新面貌,闹到了后代服色制度的另一个传统。因此这是服饰史上的重要时代。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男服服饰:

  冕服:祭服,最隆典礼礼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称朝服。

  公服: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礼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时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视事时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时服之。

  平巾帻服:戎装的公服。

  乌纱帽服:为天子及皇太子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装,以乌纱做帽。

  黑介帻服:没有公职的士人,在朝见受诏时穿着。

  常服: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服装。

  黄袍:天子开始常穿**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来分别品官之职位高低的传统。

  ◎女服服饰:

  大礼服:

  ?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礼服。

  常礼服:

  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着的。

  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着的。

  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礼服。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男服服饰: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劲下加上特别的装饰谓之「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公服。

  ◎女服服饰: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男服服饰:

  冕服:从宋代起皇帝几乎只穿一种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办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糸统。

  ◎女服服饰:

  礼服:

  ?衣:为皇后受删、谒庙、朝会时穿着。

  翟衣:为皇后的第二礼服。

  礼服:品官命妇的大礼服。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男服服饰:

  礼服外褂:因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衮服:为皇帝穿着。

  龙褂:为皇子所照。

  补服:依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朝服:最隆重的大礼服。

  吉服: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

  常服:清代之服装制度,唯对常服,规定甚小。

  ◎女服服饰:

  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

  我想你可能笔误了,应该是陈白沙,指的是明代理学家陈献章。

 

  陈献章

  陈献章(1428—1500)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半年而归,居白沙里,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白沙先生坐像,明人绘,广东省博物馆藏

  生平简介

  陈献章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十月廿一日(即公元1428年11月27日),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二月初十(即公元1500年3月9日),享年七十三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平静,几次科举不中,一身学问但仕途无望。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初期向明中叶的历史发展过程,他的大半生时光,是在王振弄权、土木之变、英宗复辟等社会动乱中度过的。在当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封建社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而在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学术气氛沉闷的时代,宋以来的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而陈献章在思想学说的创立,打破了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格局,使明代的学术开始了新的阶段。

  失怙孝母

  陈献章是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少年时随祖父迁居白沙乡的小庐山下,故后人尊称为“白沙先生”。陈献章出生于小康之家。祖父名永盛,号渭川,“不省世事,好读老氏书,”父亲名琮,号乐芸居士,善吟诗作赋,喜过隐居生活,27岁便英年早逝。母亲林氏,24岁丧夫,生下遗腹子陈献章后,抚育孤儿,操持家事,终生守节。献章幼时,体弱多病,自称“无岁不病,至于九岁,以乳代哺”,特殊的家庭环境,使陈献章对母亲特别孝顺。“非母之仁[2],臣委沟壑久矣。臣生五十六年,臣母七十有九,视臣之衰如在襁褓。天下母子之爱虽一,未有如臣母忧臣之至、念臣之深也。”“臣母之忧臣日甚,愈忧愈病,愈病愈忧,忧病相仍,理难长久。臣又以病躯忧老母,年未暮而气已衰,心有为而力不逮,虽欲效分寸于旦夕,岂复有所措哉!”(《乞终养疏》)

  早年苦学

  陈献章年少警敏,读书一览成诵,而且勤奋好学,19岁应广东乡试,考得第九名举人,21岁参加礼部会试,考中副榜进士,入国子监(中国古代设立的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后来,虽然两次赴京参加会试都落选了,但陈献章对于追求学问却始终锲而不舍。27岁那年,他闻说抚州临川郡地方,有位著名学者康斋先生(原名吴与弼),学识造诣很高深,读透了朱熹编辑的《伊洛洲源录》之后,还精究宋、明理学的源流,明圣人之道,复孔、孟之传。陈白沙为了拜访名师,不怕长途跋涉,越庚岭,过梅关,抵达赣州(今江西省)。他先顺赣水而上,经吉水到了清江,上了岸再由陆路来到崇仁县,终于找到那位弃官不做,宁愿在家讲学的吴与弼先生。 吴与弼治学很严,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必须专心一致,不容精神涣散,思想要集中,静时修养,动时省察,务使内心湛然虚明。陈献章见了很受启发,得益不少,但对于吴与弼关于《易经》的分析,陈白沙未得满意。第二年,他就拜辞吴老先生回归江门白沙村,在小庐山麓之南,建筑成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题名“春阳台”。从此,陈白沙一心隐居,专心读书,足不出户。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人就在墙壁凿了个洞,饮食衣服,均由此洞递进。

  白沙村面临蓬江,后枕小庐山,村前村后,青葵筱竹,随风摇曳,风光旖旎。村外有条天沙河,河里有不少晶莹雪白的沙,白沙村因此而得名。陈献章隐居春阳台苦读经典著作,探讨先人哲理,寒来暑往,秋去春来,正是:野鸟飞窗静,春归蝶未知;蝉鸣风入夏,冬日月影斜。不经不觉,整整度过了十个年头。

  新会慈元庙碑

  设馆教学

  陈献章经过十年苦学,静坐冥思,舍繁取约,把握心与理吻合的关键,学问与修养,获得飞跃的进步。 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献章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这消息—传开,近者乡村,远者邻邑,学生慕名而来,其门如市,白沙村顿时热闹起来。

  陈献章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一、先静坐,后读书;二、多自学,少灌输;三、勤思考,取精义;四、重疑问,求真知;五、诗引教,哲入诗。开学以后,绝大多数学生都勤恳用功,但亦有个别沾染了酒色、浪荡和懒惰的,陈献章就编了《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等几首诗歌给学生诵读,作为座右铭。

  《戒色歌》曰:

  世间花酒总为先,花酒原来枉费钱。酒醉猖狂还要醒,花迷撩乱不知天。

  鱼因吞饵投江岸,蝶为寻花到野川。寄语江门诸弟子,莫贪花酒误青年。

  《戒戏歌》曰:

  锣鼓喧天上翠楼,男人扮作女人头。少年容易成衰老,快活何难变困愁。

  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风流。须知光阴如过隙,莫作等闲去浪游。

  《戒懒文》曰:

  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 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

  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 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

  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

  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 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字最为害。

  诸弟子,听训诲:

  日就月将莫懒怠。 举笔从头写一篇, 贴向座右为警诫。

  为了教导学生重视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他又作了一首歌谣曰:

  二五八,江门圩,既买锄头又买书。 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这些诗歌,有内容,有文采,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不但学生深受教益,连广大群众也争相传诵。

  新会圭峰山白沙讲学亭

  入仕求退

  1466年,陈献章接到顺德县钱溥一封信,规劝他趁新任皇帝复礼施教,整顿朝纲,考取功名,为社稷效力。于是决定再上京师,复游太学。时年陈献章38岁。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是祭酒邢让。他原来同陈献章一起参加戊辰(1448年)科考,陈白沙考得副榜(等于备取生),邢让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庶吉士,修撰皇帝的实录,刚刚升为国子监祭酒。邢让有意考试陈献章的学问,让他作首《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诗。杨龟山就是北宋学者杨时,进士出身,官拜龙图阁学士。他学问渊博,写过一辑题为《此日不再得》的诗,名震遐迩。陈献章凝神冥思,不多时,挥毫而就。诗成之后,朝中一班有志学问的文臣学士,赞叹不已,争相传诵。邢让称赞陈献章为真儒复出,遂向吏部尚书卫翱推荐陈献章到部里当司吏。后来,陈献章果然接到任职的官谕,但却是吏部衙门当个日捧案牍、抄缮校核、封发递送的低级小吏。

  陈献章为人耿直,由于不屑巴结朝中的权 贵人物,触怒了当时官居礼部侍郎的尹昊,受到权臣的暗算和陷害。正直的官员对陈白沙无限同情和保护。挨过四年后,陈献章已经42岁,再次参加会试,也就因奸臣弄权应考失败了,陈献章决定南归。

   陈献章故居

  著学育人

  陈献章返回新会,与老母妻儿及兄长献文共叙天伦之乐。从此,陈献章一心研究哲理,重振教坛。这时候,陈献章的名声远播,四方学者都纷纷前来要求执弟子之礼,入学受教。陈献章设教十余年,不少学生得益于他的教诲,成为朝廷的栋梁柱石,“岭南学派”亦于此形成。

  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陈献章55岁了。因为得到两广总督朱英、广东左布政使彭韶等的推荐,要上京应诏,为朝廷献力。经过半载旅程,到达北京。那时已晋升为吏部尚书的往日与陈献章存有矛盾的权臣尹昊,还心怀仇恨,盛气凌人。陈献章只好称病,要求延期应诏。最后,写了一份《乞修养疏》给宪宗皇帝,请求批准他回家侍奉年老久病的母亲。皇帝被《乞修养疏》那篇文章感动了,觉得陈献章不但学问好,而且孝义堪嘉,准许他回归养母,还封赠他一个“翰林院检讨”的官衔。

  陈献章一生清贫,都御史邓廷缵曾令番禺县每月送米一石,他坚辞不受,说自己“有田二顷,耕之足矣”。又有按察使花巨金买园林豪宅送他,他亦委婉回绝。以后,陈献章就一直隐居,侍奉老母,继续致力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其它弟子有李承箕、林缉熙、张廷实、贺钦、陈茂烈、容一之、罗服周、潘汉、叶宏、谢佑、林廷瓛等。

  陈献章在教学上诲人不倦,除讲授经史文学等课程外,力创新旨,唯务实际,课余时间,常与学生在旷野间练习骑马射箭。 陈献章精擅诗文,工书法,善画梅。他是明朝著名的诗人,留存各种体裁的诗作1977首。他的诗,格调很高。从他的诗文创作,可以证明陈献章是一位善于运用“诗教”的名士。他的诗文著述,由他的学生辑成《白沙子全集》出版传世。陈献章的书法自成一家。他惯用自制的“茅龙”笔写字。茅龙笔是以新会圭峰山长成的硬朗的茅草制成,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自书诗卷

  草书种蓖麻诗卷

  身后荣享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陈献章病逝于故土,终年72岁,谥号“文恭”。1574年(明万历二年),朝廷下诏建家祠于白沙乡,并赐额联及祭文肖像。额曰“崇正堂”,联曰:“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皇帝又诏准从祀孔庙,有“岭南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盛誉。

  陈献章在江门的遗迹很多,除“楚云台”、“春阳台”、“庐山书院”、“嘉会楼”等早已湮没外,尚存有“白沙祠”、“碧玉楼”、“贞节碑坊”等,均为明代建筑。其中贞节牌坊且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钓台故址”、“ 白沙公园”等纪念建筑物。

  陈献章塑像

 

  古籍记载

  《南越笔记》卷四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正统间乡荐第九,两上春官。过临州谒吴与弼,有解悟。比归,声名蔚起。时钱浦谪顺德,见而知其醇儒,雅重之,劝之竟业。成均时,祭酒邢让命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览之,惊曰:“警敏绝伦,青于蓝矣。”阙下竞传之。南归,从学日益众。于是天下无不知有陈白沙也。有司屡荐,勉起赴京,以母老身病上疏,诏许之,授翰林检讨,得家居,以绍明圣学为己任。及门如辽东贺钦之、嘉鱼李承基、番禺张诩、增城湛若水、东莞林光皆绍江门之绪。其诗自名其家,书法宗晋唐。晚喜为苑笔书,世竞珍焉。《通志》庐阜精舍在新会县南小庐山上,距江门二里,陈献章建白沙村名。[3]

  《明史》列传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

  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

  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不答。尝自言曰:“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云。

  献章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

  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

  《尧山堂外纪》

  陈献章,字公甫,居广之新会县白沙村,天下称白沙先生,至儿童妇女亦皆目为陈道统云。尝梦拊石琴,见一伟人,笑谓曰:“八音中惟石音难谐,今谐若是,子异日得道乎!”因别号石斋,既老更号石翁。〕

  陈白沙当成化初会试,虽负重名,亦投时好,竞出新奇。作“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题,其破云:“物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考官戏批其傍云:“若要中进士,还须等一等。”传者莫不绝倒。

  陈白沙下第,有神见梦于人曰:“陈先生卷为某投之水矣。”先是,献章寓居神乐观,科道群公往来请益,既而某被劾,疑出白沙,故特恶之,且曰:“彼戴秀才头巾尔,动人若是,脱居要路,当何如耶?”揭晓,编修李东阳为同考官,主《书经》房,索落卷,不可得,欲上章自劾,冀根究焉,不果。时京师有“会元未必如刘戬,及第何人似献章”之谣,以及舆夫、贩卒莫不啧啧叹恨。(戬,字景元,安福人。后乙未榜眼及第。)

  成化壬寅,陈白沙应诏之京,道过南安,太守张东海欲用曹参礼盖公故事,款留数月受教,白沙不可,东海不能强,白沙有诗曰:“玉枕山前逢使君,西风吹破玉台巾。”巾乃白沙自制,类华阳巾,直方而无襞帻者。东海恨谓白沙讥己,遂以一绝激之,曰:“白沙村里玉台巾,不奈风吹易染尘。莫笑乌纱随俗态,宋廷章甫是何人?”白沙得诗谓东海侮己太甚,便口占《玉枕山》诗曰:“一枕横秋碧玉新,金鳌阁上见嶙峋。使君得此元无用,卖与江门打睡人。”东海和答曰:“炎瘴多收一两新,独看天柱耸嶙峋。横秋玉枕真无用,自是乾坤不睡人。”天柱峰亦南安照山也,盖东海欲自依天柱而以玉枕与白沙云。既而,又作一绝:“客囊羞涩客衣单,却买南安玉枕山。纵有枕头那得睡,鸡声催入紫宸班。”“寄语江门打睡人,而今天地正芳春。觉来莫管闲花鸟,须扫昆仑顶上尘。”又继之一绝曰:“青茸铺榻玉枕横,白云为被天作。东海先生睡不着,日月当天正大明。”未几,武选郎余干苏文简由广东使还,具道白沙之师吴康斋,亦千载人物,东海方悟,不惟深喜得闻前辈名德有所持循,且以谢玉台巾之过,漫赋一诗曰:“耳根何处得浮尘?浪说康斋讥未真。风月周台灯火夜,伊川路上见斯人。”因遗书白沙曰:“玉枕山不必买,留长揖白送矣。”

  张东海又有《赠陈白沙》一绝云:“平生浑未识丹砂,赤土时将向客夸。忽忆自家丹一寸,辰砂犹自隔天涯。”盖讥其不得进士,乃假道学以欺人也。此时犹未释然于白沙,故云。

  按察使薛纲始疑白沙,及见,即欲解官从学,有诗曰:“欲抛事业留门下,老骥那能学骏奔。”进士姜麟以史事使贵州,特取道如白沙,以师礼见,至京师,有问之,对曰:“活孟子!活孟子!”

  宪庙升遐,哀诏至广,白沙哭之恸,有诗曰:“三旬白布裹乌纱,六载君恩许卧家。溪上不曾携酒去,空教明月管梅花。”(成化丙午,嘉兴巫者召仙降笔问时事,以十二辰为诗,云:“劝君莫读《相鼠》诗,劝君莫歌《饭牛》辞。骑虎之势不能下,狡兔三窟将焉之?神龙未遇困浅水,虺蛇鳅鳝争雄雌。千金骏马买死骨,神羊触耶安所施!沐猴也作供奉官,斗鸡亦是五百儿。犭桀犬下陛走牧猪,奴献令人嗤次年。”宪宗厌代。)

  白沙初年甚窭,尝贷粟于乡人,都御史邓廷瓒檄有司月致米一石,岁致人夫二名,却之以诗云:“孤山鹤啄孤山月,不要诸司费俸钱。”行人左辅出使外夷,以其师意致白金三十星,亦拒而不受。

  白沙能作古人数家字,天下人得其片纸,藏以为家宝。山居,笔或不给,至束茅代之。晚年专用,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有诗曰:“神往气自随,氤氲觉初沐。圣贤一切无,此理何由瞩。调性古所闻,熙熙兼穆穆。耻独不耻独,茅根万茎秃。”

  弘治间,李若虚任广之宪使,有以旧交谒者,若虚转致以见白沙,并求言赠之。白沙少学于临川吴聘君。询知其人所居,与旧同学聘君之婿厚郭胡君全者为里,乃以幅纸写一绝云:“居邻厚郭一鸡飞,桂树于今大几围?老忆旧时灯火伴,青山何处望霏微?”桂树,乃昔游丰城时见胡庭之所植也。盖以宪使代请,不得不言;在其人又不欲轻言。故赠之如此。

  陈白沙善画梅,人持纸求索者,多无润笔,白沙题其柱云:“乌音人人来。”或诘其旨,乃曰:“不闻鸟声曰‘白画,白画’。”客为之绝倒。

  弘治庚申三月,白沙病亟,前数日,蚤具朝衣、朝冠,命子弟扶掖焚香,北面五拜三叩首,曰:“吾辞吾君。”复作一诗云:“托仙终被谤,托佛乃多修。弄艇沧溟月,闻歌白玉楼。”曰:“吾以乱世。”殁之日,顶出白气,勃勃如蒸,竟日乃息。

 

  名人名言

  1、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翻译:求学问可贵在於知道有疑当问,大的疑问,便有大进步,小的疑问便有小进步。有疑而发问,已得到知识的一半了。

  2、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

  翻译:怀疑是觉悟的机会。知道可疑而想去问,那么觉悟的时期便不远了,假使只以为晓得,便止住了,这样得不到任何利益。

 

  主要著作

  1、《陈白沙与江门学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11月。

2、《白沙心学与道家思想》,张云华,广州出版社,2004年10月。

3、《明代大儒陈白沙》,曹太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4、《广东大儒陈白沙》,陈占标,花城出版社,1993年8月。

5、《陈白沙诗文笺疏》,江门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2003年。

6、《白沙采青》,欧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9月。

7、《陈白沙诗文选》,关步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8、《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黄明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9、《岭南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理学与江门学派》,张大年,饮水书室 ,1998年4月。

10、《陈白沙研究论文集》,章继光、刘兴邦、张云华,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1、《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章沛,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12、《陈白沙诗笺》,陈奇思,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13、《陈献章集》(上、下),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1月。

14、《陈献章评传》,黄明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陈白沙心学价值审视》,刘兴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陈白沙诗学论稿》,章继光,岳麓书社,1999年。

17、《陈白沙新论》,杨曙星、王伟雄,花城出版社,1995年。

18、《The Search for Mind:Chen Pai-sha, Philosoper-Poet》,Pau1Jiang,Singepore University Press

19、《白沙学刊》第1-4册,白沙文化教育基金会,1963 ~ 1967年。

  20、《白沙心学》刘兴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诗歌作品

  陈献章的诗作雅健平易,他用诗来教育弟子,也用诗来传播他的学术思想。他没有著作,他的思想都寓藏在诗里面,将那些抽象的道理用诗来表达,从而以诗为教。他的诗中,也体现了学术思想的道德情怀,以诗载道。陈献章认为,“作诗当雅健第一”,切忌庸俗和懦弱。在以雅健为第一原则的同时,也主张“平易”,即不故意修饰、雕琢,不故弄玄虚。梁炳尧馆长口吟一首陈献章的小诗:“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诗,锄可耕矣诗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诗里描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首诗在江门民间流传很广,以前的小学生课堂上还经常用来作为小学生的读物。

  题画兰

  阴崖百草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偶得示诸生二首

  平地功夫到九层,不知那个主人能?他乡消息无寻处,去问嵩山戴笠僧。

  江云欲变三秋色,江雨初交十日秋。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

  留别诸友,时赴召命

  欠服松花一大车,颠毛垂白齿牙疏。非关圣代无贤路,自爱清风卧绛厨。

  道上或逢人卖屦,眼中谁谓我非夫?他时得遂投闲计,只对青山不著书。

  元旦试笔选一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延伸阅读:

  李调元 《南越笔记》卷四: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4748html

  忆我的父亲徐公美

  ◇徐 恂

  我的父亲徐公美,名慕杜,扬州市人,生于1881年,卒于1950年。生前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江苏省立第六师范校长;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师范科主任兼国文教师;江都县(包括扬州市各区及江都市)教育局长;江苏省财政厅主任秘书;江苏学院特级教授等职。在省教育财政两界颇具声名。建国后,扬州第一任市长杜干全在全市教育界大会上称赞父亲为扬州爱国知识分子代表,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旋以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身份被邀为扬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我的父亲生平事略,已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承印的父亲遗著《北柳诗存》中予以阐述。

  1927年,周厚枢先生奉命来省立扬州中学任校长,当时北伐初成,军阀残余势力尚未全部肃清,政局极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周校长希望有一首能在较长时间内流唱的校歌。为此召集了全校国文教师开会。在会上,他提出校歌歌词不能带政治色彩,文字要简洁精炼,要突出扬州。父亲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仅用很短时间交出了答卷。歌词为:“襟江带海,从古数扬州,今更作人文渊薮。看!黉宫近楼,讲舍遥兮,知负笈尽多俊秀;更幼儿淑女兼收,宏造就。问光芒何似?刚好有二分明月,高涌海东头。”后由王宗虞先生谱曲。这首校歌,词意贴切优雅,清健悠扬,易唱易记,至今尚有许多老校友,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省扬中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该校歌连续播放了三次。

  父亲教学认真,不苟言笑,深受学生敬爱,至今还有不少老校友对他怀念不忘。在台湾出版的《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六十年校庆纪念册》中有不少老校友撰文怀念公美老师。如扬中校友旅美学者施文溶撰文指出:“自我们高三学年开始,敦请到徐公美先生教授国文,他在这一年时间有计划的分别就经、史、子、集,扼要地逐一介绍,讲解详尽,字字珠玑,人人易懂。同学们一反过去态度,由漠视而增高读国文的兴趣,听得心旷神怡,暗自钦敬徐师。他举一隅而知三隅,为时仅一年,使同学们胜读古书十年,这绝非是夸张之词。”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全国掀起抗日高潮,父亲撰写了不少抗日救亡歌曲的歌词,其中有一首引用岳飞《满江红》咏调,在当时各地所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排名榜首。唱起来使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救国壮志,油然而生。歌词如下:

  “蕞尔凫夷,竞无理,侵凌上国。自甲午,王师败衄,大施虿毒。箕子遗封随泽斩,台湾父老吞声哭。到于今,三省好山河,供鱼肉。思往事,铭心曲,数新恨,填胸腹。请长缨,与尔战场角逐。征侧横尸交趾定,郅支授首匈奴服。更全收,三岛入舆图,仇方复。”

  1933年,江苏省府改组,陈果夫任省主席,财政厅长赵棣华慕名坚邀父亲到财政厅任主任秘书,协助整理全省财政。

  当时江苏沿海有不少面积颇大的海滩,财政厅多人建议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同人可用廉价购入。该海滩有发展前途,日后定会大大升值。父亲力排众议,认为国有土地焉能廉价出卖,制止了卖地行为。另省财政厅每年的各项税收款除上缴国库外,还有大量结余。按惯例是省厅同人按职位高低,以不同数额分发到人。父亲认为大家每月都有不低的薪金,该税收余款应上缴国库。父亲到财政厅任职后,革除了不少陈规陋习,为治理江苏财政作出了建树。父亲在省财政厅工作期间,曾数度由叶秀峰、余井塘、赵棣华邀请父亲为国民党特别党员,均遭父亲婉言谢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苏省府迁移苏北。父亲仍任省财政厅主任秘书,并代行厅长职务。其后一度曾担任江苏省第二临时高级中学校长。省府改组后,又任江苏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蒋介石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积极抗日,矛头指向中国***。父亲目睹国共两党不能团结一致抗日,同室操戈,致使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深感痛心。渴望赶走日寇,能过安定温饱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外战内战不休,自己也终年颠沛流离。国家民族前途何在?父亲为之忧心忡忡,因用诗歌以抒愤慨。

  父亲对汪精卫、韩德勤、李守维以及戴笠等的叛国投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特务暴行等等罪恶丑行更是深恶痛绝:

  “声华籍甚少年时,日暮途穷竞逆施;聚铁铸奸宁算刻,盖棺定论尚嫌迟;不羞接武儿皇帝,妄冀休兵会左师。一击记曾寒贼胆,当年荆聂是先知。”(汪精卫)

  “置身四面楚歌中,雅量犹能与昔同。报捷枢庭犀管健,求才珂里马群空。漫凭白水矜天险,终恐乌江泣路穷。妙策檀公三十六,夕阳何处走青骢。”(韩德勤)

  “弹词凄楚动人听,稿本成灰墓草青。虏主雍乾文字狱,阉奴厂卫杖笞刑;真将士芥轻民命,特赋权威甚法庭。对簿未经先定论,迂儒到死目难瞑。”(戴笠)

  第三首诗中,“虏主雍乾”句直喻了蒋介石本人。

  更值得一读的是古体诗《李花落》,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苏北顽军与新四军黄桥会战中败将李守维策马入河泅渡溺死的狼狈情景:

  “昔见李花开,今睹李花落,堕溷飘茵总不甘,却水流水同飘泊。黄桥月黑秋风悲,全军特遇平城围,纤儿轻敌铸大错,游鱼入网将焉归?有人倡议难坚守,应仗龙泉脱虎口,男儿战死亦寻常,束手成擒事可丑。将军智计常人殊,谓矜小勇毋乃愚,不如跳走学刘季,往就信耳收兵符。我涉戎行数败北,深知舍走无良图,计决仓皇鞭马去,数阻河流难觅渡,贵人耻学弄潮儿,骥尾安全得攀附,水阔难期与岸邻,体肥毕竟将人误,蚩然敌弹横空来,直指马身如雨注,中流撒手随波臣,东归沧海难追寻,斩蛟身手未必有,骑鲸祖武差能绳。我闻将军善垄断,米盐转鬻资无算,万顷淮壖郑白田,比岁并兼数居半,菟裘海上早经营,拟作寓公逃世乱,即今身死更无儿,地下若敖应扼腕,乌江骓马已同沉,剩有虞姬泪雨淋,桃花偷价东风惯,知向何方更抱衾。”

  此诗不仅细写了李守维的败死过程,而且揭披了李的贪黩敛财,坐拥艳姬,预谋作海上寓公种种丑行,竭尽讽刺之能事。

  此外,父亲对国民党军队的军纪涣散,不战自退,欺压百姓极具反感。他在《宿安丰书所见闻》及《白驹》两诗中写道:

  ……不知何将军,遣此雄师至,所携妇稚多,一一索居地。君看吾村人,露宿就草际。寝处已不宁,供应尤无艺。盈甑白粲香,犹自厌粗粝。葵枣不适口,烹剥到鸡彘。此村夙苦贫,坐是愈穷匮。里老偶陈辞,立荷鞭笞赐。不敢言艰难,苦笑当涕泪。吾侪虽颛愚,差能识大义,颇闻军与民,合作乃有济,虐我顾如仇,谁敢望荫庇。……

  ……忆吾是年春,已作无家客,虏已入通如,窥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