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超级月饼,是什么样的
月饼大家都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月饼就会占据人们的视线,而月饼的口味也是有非常多的,各种选择都有很多,而且现如今还有一种非常大的超级月饼。但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超级月饼在古代其实也是有的,那你知道古代的超级月饼长什么样子吗?古代的超级月饼有多大,上面又会有什么样的图案呢?月饼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月饼啥时候才出现?
有一种说法称,人们在古代中秋时要祭拜月神,月饼的起源便与此有关。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逐渐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传说中,殷周时期就有一种太师饼,是月饼的雏形,这种饼边缘薄中心厚,没有馅料。由此看来,它与现在人们熟悉的月饼相去甚远。
北宋年间,皇家度过中秋节时喜欢吃一种宫饼,俗称小饼、月团,外形圆圆的。苏东坡也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出现了月饼一词,但只是个名字。这种食物四时皆有,不是中秋节的特定食品,做法比较普通,《武林旧事》中将月饼归入蒸作从食一类。
实际上,汉代才有胡饼一说,唐宋时期有很多饼,但大多跟月饼没什么关系,像汤饼,实际上就是面条。王娟介绍,明代才有明确的中秋节吃的月饼一词。
2、古代也有大号的超级月饼
的确,真正对中秋吃月饼的描述,在明代古籍中有迹可循。
此时关于月饼的记载也多了起来。明代《帝京景物略》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而且,这个时候的月饼个头也不小,饼有径二尺者,堪称彼时的超级月饼。
清代月饼的口感更好一些,花样也多,制作手法很精细。比如,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等。《燕京岁时记》载,当时的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十分精致。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了一种酥皮月饼,馅料有松仁、核桃仁、冰糖等等,口味偏香甜。
王娟介绍,在古代,月饼也分很多种,有专门用来祭祀的,个头比较大;家里人自己吃的就比较小,具体形状不统一,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3、月饼中的团圆之意
此外,人们愿意在中秋节吃月饼,也与月饼自身的发展、团圆寓意有关。
梳理月饼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慢慢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在明代,月饼即被赋予团圆的含义。从习俗上来看,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此时圆圆的月饼很像月亮,又是合家分吃,也就有了代表一家人团圆的寓意。
在王娟看来,月饼出现的比较晚,中秋节吃月饼的仪式感比较新,但符合中国传统中阖家团圆的观念,象征意义明确,所以在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
毋庸置疑,月饼在民间也叫团圆饼,中秋节亦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吃上一块月饼,既是品尝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每逢中秋佳节,一场争论便会如约而至。一方面,是对月饼这种“高油高糖”的食品是否有利健康的忧虑,另一方面,诸如“五仁月饼”、“鲜肉月饼”优劣的讨论亦会在社交网络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怎样,大家似乎都已默认,中秋节原本应是吃月饼的。这样的习惯,究竟是从何开始的呢?
从“饼”说起
月饼,不只形状与月亮相似,还与中国人的月圆情结有密切关系。
古人要想吃到“月饼”,首先得会做“饼”。饼的原料是小麦粉,仅从这点看,先秦年间的人们大约就无福享受月饼。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在饮食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粒食”(将整粒谷物置于炊器中蒸煮后食用)。比如,粟(小米)就非常适合粒食,“膏粱(品质极好的小米)子弟”也成了富家子弟的代名词。偏偏小麦由于种皮坚硬不适于粒食,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麦都被视为下等人食用的“恶食”,问津者寡。
大约到了秦汉时期,专门用于磨粉的工具——转磨的出现,终于可以将谷物加工成为较精细的粉末状态(“尘飞雪白”)。这标志着面粉加工技术的成熟。面粉的出现改变了小麦的命运。粒食的小麦口感不佳,而一旦磨成面粉,富含蛋白的小麦却摇身一变,比小米更容易烹调成美味。
石磨
起初,古人将所有以面为原料制成的食品都称为“饼”。东汉末年的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里就说:“饼,并也,溲麦使和并也。”溲麦是以水拌面而成,由此可见,他眼中的“饼”是把麦加工成粉,之后加水团成饼状蒸熟后吃。换句话说,汤饼就是下在汤里煮的面食,如汤面条、汤面片等。无怪乎著名的“跋扈将军”梁冀执谋毒杀年幼的汉质帝(138-146),所用办法就是“进鸠加煮饼”。
至于现代人概念里的“饼”,或许可以追溯到东汉晚年的“胡饼”。这是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烤制(而非蒸煮)而成的食品。它在西域称“馕”,发音来自波斯语。说明它最初可能是西亚的特产,因为丝路古道考古中也发现过古代的胡饼。根据做法的不同,当时的“胡饼”分成好几种,其中之一为上面撒有芝麻的面饼。照《释名》的说法,“以胡麻著上”的“胡饼”, 因在制作时上著芝麻,故又可称之为芝麻饼、麻饼。这种饼与中原地区传统的蒸饼和汤饼相比,味道可能更为鲜美,故而连堂堂大汉天子也成了它的粉丝。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意义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一天,中国人都会共赏明月,互祝团圆与幸福。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其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两人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远恩爱。于是后羿历经千辛万苦,向天后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徒弟知道后,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挟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将仙药一口吞下,结果立刻身轻如烟,飞上了天,从此成了长住月宫的仙女,与后羿天各一方。后羿回家知道了此事,他万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乡亲们敬重后羿与嫦娥的感情,也纷纷效仿拜月。
其实,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典礼。根据中国古籍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典礼,以祈愿五谷丰登。古人认为,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就不可能丰收。北京有名的建筑月坛就是明朝(1368-1644)皇家祭月的场所。
中秋节演变为赏月活动是从七世纪唐朝时候开始的。传说,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皇帝唐明皇很喜欢赏月,有一年八月十五日,唐明皇望着明月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月亮上游历一番,便凭借仙术来到月亮上,在一座写着“广寒宫”的宫殿前,有一群仙女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间后,他把在月宫听到的音乐谱成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成为传世之作。如此风雅的故事一经传播,民间也纷纷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共赏人间美景。久而久之,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赏月节日。
相传,月饼来自西域的“胡饼”:唐高宗时,有一年中秋节,来唐朝经商的吐鲁番人献上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很好吃的饼,表示祝贺。唐高祖看着漂亮的圆饼,觉着跟明月有点相似,就说: “应将胡饼邀蟾蜍”,就把饼赏赐群臣,一起吃起来,都说这饼非常好吃。 从此以后,胡饼就在京城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后来,又改叫月饼。
关于月饼,还有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元朝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规定每十户人家要设立一个“管家公”,由蒙古人来充当,这些人恃强凌弱,惹得民怨沸腾。后来,朱元璋攻下金华、处州、温州等地,当地的百姓都纷纷请求朱元璋除掉管家公。
朱元璋一开始想派兵杀死这些人,可军师刘伯温说,“三郡的管家公那么多,即便出兵也不可能一下就除尽,此事还是交给我来办,十天之内,除尽管家公”。于是,刘伯温就命人扮成阴阳先生,到各县去散播童谣,“且莫笑,看重九;重九交午未,人头要落地”。百姓们一听要有大难美酒很恐慌,接着刘伯温又让人四处散发消息,说神仙给人托梦,中秋当夜子时,大家如果对月吃月饼,可免大难。百姓们争相到糕点店买月饼,中秋夜晚,百姓们打开月饼准备品尝,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书,“中秋子夜时,齐杀管家公”,于是便料定这是神明指点,平日心底的愤怒终于爆发,一夜之间,杀尽管家公。
这些传说是民间对月饼来历的解释,虽然并不完全可信,但故事里的部分内容和学者研究、考证得出的结论有一致的地方:第一,月饼的确是从胡饼演变而来;第二,月饼应该在明朝时期才成为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
从胡饼到月饼
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饼”是所有面食的统称。西汉《急就篇》就把饼和饵列为食物之首,唐代颜师古注释称“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将面里加上水使面和在一起,蒸熟了就是饼。
东汉时期,饼的种类开始增多,《释名·释饮篇》中就列出了包括胡饼在内的七种面食,其原文记载,“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漫冱,就是“没有棱角、模糊不清”的意思(后来这个词音转并义为“马虎”),而胡饼是一种比较大的圆形烧饼,做法是把胡麻,也就是芝麻放在面饼上烤熟。
隋唐时期,胡饼、蒸饼都是流行的面食。胡饼在唐朝仍然叫胡饼,但多了一种饼中加馅的做法。富裕人家作一种大型胡饼,在其中加多层羊肉,每层羊肉间隔以椒、豉,用酥油润和,放入炉中烤,肉半熟时取出来吃,叫做“古楼子”。
宋代的饼类食品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种类、花色空前繁多,工艺也趋于精致。这时“饼” 还是面食的总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了许多当时的面食,均为蒸熟的饼食,其中就有月饼一项。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是一部描述临安风俗产物的著作,其中提到,“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月饼、梅花饼……”也就是说,虽然不是中秋节的节令食物,但作为一种日常可食用的面食,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
从上述“饼”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月饼是如何形成的。宋代以前饼类食品在用料、制作方式、工艺等方面为月饼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胡饼中掺入酥油、蜜、糖或者以果仁、豆沙、糖、肉末等做馅的圆饼,在外形和做法上都和后来的中秋月饼有类似之处。
月饼在明代成为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
首先,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中秋节正式产生于唐朝,学界也公认在唐朝之前没有关于中秋节的确切记载。唐初形成了中秋节,那么唐朝有没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呢?唐朝中秋节习俗主要见于大量赏月诗歌和一些笔记小说,这些文字记载里极少说到中秋饮食,个别地方只是说准备“酒食”,并未专门提到“月饼”这一食物
如前文所述,宋代,《武林旧事》和《梦粱录》这两本著作中的确都都提到了“月饼” ,但问题是,根据这两本著作的记载,月饼在当时只是平日里吃的面食,而非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宋代郑望的《膳夫录》中列举了一年当中各个节日的食品,其中,中秋的标志性食品是“玩月羹”,而非月饼。
需要说明的是,宋代制作饼食的工艺已经十分发达,品种花色很多,跟中秋月饼差不多的饼食应该也有不少,而且中秋习俗已经很兴盛,可以说,这个时候出现中秋月饼是可能的。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宋代中秋吃月饼的可靠记载,所以并没有依据说这时已有了中秋月饼习俗,至少,这时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引人注意的中秋吃月饼的习惯,以至于记录宋代风俗的文献都没有记载。
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沈榜所写的《宛署杂记·民风》中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有一饼值数百钱者。”由此可知,这时的月饼是在八月里为中秋节特制的,成为各家送人的礼品。
从古至今,月饼向来都是中秋节的“标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口味的不断改变,各种新奇的月饼也层出不穷,如蛋黄月饼,咸肉月饼和水果月饼等。但不过有一种口味的月饼,却一直占据着人们的餐桌数百年,其霸主地位更是毫无动摇。
在揭秘之前,先给您说说月饼的前世今生。其实,中秋节和月饼,并不是同时出现的。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帝王就时常在月圆之夜祭月,但并没有将其当成固定的节日。一直到唐代太宗时期,李世民才下旨规定“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书·太宗记》)。后来,又经过两宋的发展,中秋节到明清时,才正在成为普天同庆的团圆佳节。
而对于月饼来说,它的前身可以看成是一种日常食用的饼,比如汉代时期人们常吃的“胡饼”,即一种用芝麻与核桃仁做馅的油饼。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高祖李渊在中秋节时,曾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其中“蟾蜍”指代的是月亮,由此说明唐代古人过中秋时,吃的还是汉代以来的胡饼。然后到宋代时,一些古籍中便开始出现,以“宫饼”,“月团”和“小饼”为名的饼,而真正出现“月饼”,则是在南宋晚期的《梦梁录》中,但完整而又准确的记载中秋吃月饼,却是在更晚的明代,如“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西湖游览志会》)。到清代时,各种口味的月饼,才开始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五仁月饼。
说起五仁月饼,或许很多读者都开皱眉头了,其实小编也曾经被网上流行的“黑”五仁月饼的段子误导过。这个“黑”段子说,在《五仁墓碑记》中记载,东汉末年,南越国国君赵佗被契丹人追杀,在逃到南沙群岛时弹尽粮绝。于是,赵佗的五个随从,便将自己身上的污垢搓下来,然后和仅剩的一撮面粉混合在一起,制作了一种饼给赵佗吃,而后来赵佗为了纪念他们五人,便做《五仁墓碑记》。其实,这完全就是“胡扯”,因为赵佗在公元前137年就驾崩了,而南越国也在公元前112年,就被汉武帝给灭了,与“东汉末年”八竿子打不着。另外,契丹人是遥远的北方游牧民族,赵佗的南越国在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两广一带,他们一北一南相隔数千公里,契丹人是吃饱了撑的才去追杀赵佗吗?因此,后人杜撰出来的《五仁墓碑记》,纯属是为了抹黑五仁月饼。
历史上真实的碑记,应该是《五人墓碑记》,系明朝大文学家张溥创作,赞颂了当时的苏州市民与民间黑恶势力斗争的不屈精神。其中有五位市民在斗争中壮烈牺牲,故此张溥特意做《五人墓碑记》,以记录他们的英勇事迹。根据史料记载,五仁月饼的雏形出现在宋代,即人们将多种不同的馅料混在一起,然后包在面饼中制作成月饼,但当时并没固定的叫法,也没有固定的馅料。还是直到明清时,人们才开始广泛的制作五仁月饼,而所谓的“五仁”,也开始逐渐趋于统一。
据清代《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通常的“五仁”有,核桃仁,橄榄仁,瓜子仁,杏仁和芝麻仁等五种,并且还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忠孝信勇廉”,而这也正是我们华夏民族,所共同倡导的一种美好品德。近现代以来,五仁月便成为了月饼界的“老大”,但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地方开始生产和制造不同风味的五仁月饼,于是也就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口味。如今为了规范五仁月饼的口味,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不是只要加入了果仁的月饼就能叫做五仁月饼,而是必须要含有小编上面提到的五种果仁,并且其含量不能低于20%。由此可见,小小的月饼国家都要制定政策,表面上看是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手段,但其实更深处的原因,还是因为五仁月饼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所以不能乱套,不能改变,也更不能遗忘。
如果说,中秋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五仁月饼则是中秋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虽然五仁月饼只是一种普通的食物,但它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已经蕴含了太多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感情和蕴意。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但除了一枚仅存的唐朝文物月饼,并没有其他流传下来的实物,对于古代月饼的模样,我们只能从古籍记载中窥得一二。
一、精美的唐朝月饼。
这枚1400年前的唐朝月饼,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它的造型十分精美,上面有当时流行的宝相花纹和连珠纹,周围还做成莲花白形状。它的直径为75cm,看外观大小,与现在的月饼大同小异,都是用模具制作的带有花纹的圆饼。据博物馆馆长介绍,它是由小麦制作,而且还含有枣、核桃、葡萄和其他果仁,与现在的月饼馅儿也类似。
二、明代:圆形花式月饼
明代书籍中,开始出现中秋吃月饼的记载,并作为固定的节令习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可见当时的月饼也是圆形。《宛署杂记》中说:“士庶家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这里记载的月饼是果馅儿,有大有小,花色各异。这种月饼价格昂贵,是人们中秋馈赠的礼物,相当于现在的高级月饼礼盒。
三、清代:外形精巧,馅料丰富。
清《燕京岁时记》记载:“中秋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谓之团圆饼。”这时的月饼上绘制了月宫、玉兔、蟾蜍等花纹,相当复杂精致,而且还出现了直径一尺的超大月饼。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看描述,袁枚吃的月饼与现在的五仁月饼很相似。
古代也有超级月饼,是什么样的
本文2023-10-20 15:06: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