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中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中药?,第1张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一、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熟地、*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以上资料表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吃中药能治愈股骨头缺血坏死吗,这是苦苦寻找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的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吃中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比较普遍方法。但是,对于吃中药到底能否治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现在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结论。

  吃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药物治疗中,通过针对股骨头坏死本质是血管闭塞,血运不通问题,中药多经过辨证之后,开出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配伍药方。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典籍以及流传下来的药方来看,吃中药存在即是道 理,根据专家们经验来看,有一部分患者比如说病情不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年轻的患者吃中药之后,确实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很多患者在专家的观察时间内,还没有发现进一步发展的迹象,所以这个问题在医学界、科学界、中医 科学界还在继续研究。

  股骨头坏死是西医的病名,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但在中医古籍中,却早有对这一疾病的记载,股骨头坏死治疗专家指出“股骨头坏死归属于”骨痹“、”骨蚀“、”骨痿“范畴”也因此有一些患者在寻求西医的同时, 也寻求中医的治疗,而众多患者对于股骨头坏死吃中药能治愈吗也是普遍关注的话题。

  解放军421医院骨科中心专家指出,当然,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疾病,一个病理演变由轻到重,需要医务工作者根据其病情的不同制定出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而不仅仅是依靠单一的手段来达到治愈的目的。这方面,公立三甲的解放军 421医院骨科也一直都在努力

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它是人体生殖系统、水液代谢系统的重要组成分。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其荣在发。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所以肾和膀胱相表里。

古代的解剖学对肾脏的位置、形状等方面均有较早的认识,《素问》、《难经》、《针灸大成》、《循经考穴编》等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古人认为,肾居下焦,位于腹腔的后上部,附著在脊骨的两旁第十四椎处,相当于第一腰椎。五脏中其它四脏都各有一,唯独肾有两个。其形状象蚕豆,新鲜的肾呈红褐色。古代中医解剖学对肾的描述基本符合现代解剖学的认识。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肾主藏精、主纳气、主固摄精关、固摄大肠、约束膀胱、固敛汗液等,为封藏之本的方面以及肾主水、肾藏志的方面。下面就分述肾的生理功能。

肾为阴脏,属水,其性主蛰伏,即是指肾是人体精气潜藏的处所。那什么是精呢精是一种很纯洁的具有营养物质的体液,它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那精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来源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来源于父母的精血,是先于人身而生成的物质,也就是说,有了先天之精,才有胎儿形体的生成,因此,先天之精是随着人体的生命开始而来的。故有“生之来,谓之精”的说法。后天的精是水谷精微化生的,因为水谷精微化生的血液和津液,输布于五脏六腑,而肾又不断地接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藏之,所以后天之精是水谷化生的精气形成的。由此看来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为先天之精是人体生命的原始基础,是供给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所以它又具备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后代的作用。

但是,先天之精的日益消耗,如果得不到补充,就要枯竭,因此它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以维持肾藏精的功能作用,保障机体活动的目常消耗。故没有先天之精就没有生命体的存在。没有后天之精的补充,生命力就不能够维持,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结合起来,精才能发挥人体生命的活力和生殖的功能。

《灵枢·经脉篇》认为胎儿的生成,一定先有父母之精,有了先天之精而后精生脑髓,其次骨、脉、筋、肉、皮毛等依次相生,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筋、骨、肉、等的形成都是由精构成的。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天癸发育成熟,月经按时而行,所以能够生育。男子到了十六岁的吋候,天癸发育成熟,精气充满,所以能够有子。女子与男子的生长、发育、繁殖及衰老都是这个精的作用。

因为精足则化生的元气就足,元气足则人体的抗邪能力就强,如果精不足则元气就不足,元气不足则人体抗邪的能力就会减弱,人就容易得病,如外感病、内伤病均可以出现。精藏于肾中,所以肾为封藏之本。

精对于人体的作用又决定了肾为人体先天之本的地位。那肾藏精对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因为精为气之母,气的产生必须由精来生化,所以精是化气的物质基础。元气发源于肾,故也称肾气。气是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的动力,肾精之所以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是和肾精所化生的肾气分不开的。肾精充足,肾气就旺盛,人的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就强,机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就能得到肾气的激发而发挥其各自的正常作用。肾精不足则肾气就会衰弱,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就减弱,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就会出现障碍。如肾的固摄能力失常而表现出膀胱失约的遗尿病,大肠不固的滑泄病,精关不固的遗精、白*病,肾不纳气的动则喘甚之病等等都是由于肾精化生的肾气不足,肾气不足则无力固摄造成的疾病。因此肾精化生元气是肾藏精的生理意义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素问·上古大真论》认为按一般的生理过程来讲,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就充盛,牙齿更换、毛发也长。到了十四岁,天癸发育成熟了,任脉通畅,冲脉眠盛,月经按时而行,所以能够生育。从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身体逐渐发育的非常强壮,身量也长够了,智齿生长,筋骨坚强、毛发长到了极点。从三十五岁到四十九岁,肾气开始逐渐地由盛面衮,人的面部从开始枯焦到枯,头发由开始脱濬到变白,最后天癸梏竭,归经断绝,形体衰老,不能再生育了。男子到了八岁,肾气盛,头发长长,牙齿更换。到了十六岁,天癸发育成熟,精气充盈,男女交合所以有子。从二十四岁到三十二岁身体逐渐的非常强壮,筋骨由坚强到粗壮,智齿生长,身量也长的够高了,肌肉也充实。从四十岁到六十四岁,肾气开始逐渐地由盛而衰,人的头发从初脱到发鬓变自,牙齿从干枯到脱落,面色憔悴,筋脉迟滞,手足运动不灵活了,天癸竭尽,行步不正,不能再生育子女了。

由此而知,人在青壮年的时候,肾气旺盛,身体的发育很快,性机能逐渐成熟而有了生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形体逐渐地衰老,性机能和生殖能力也随之减退直至消失。所以无论男、女,其生长、发育、成熟直到衰老都和肾的精气的盛衰有主要关系。临床中的不孕症,或小儿发育迟缓、智力迟纯等病都是肾的精气不足的反映,治疗时多用填补肾精的方药来治疗,效果较好,正说明了肾藏精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作用的重要意义。

因为肾藏生髓,所以髓来源于肾精,髓的生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的,以后天之精为培养。

脑深藏在头颅骨中,头颅骨是脑的外卫组织。脑是人在母体的孕育过程中,由精生成的最早的组织器官,随后才有骨、脉、筋、肉、皮毛的渐次生成而发育为胎儿。脑的实质就是肾的精华产生的,所以脑和肾的关系密切。肾生髓,髓上聚于脑,则称脑髓。故有“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储之海”的说法。既然脑是精髓聚集的地方,所以脑有主精明的作用。脑主精明主要表现在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活动方面如记忆能力对外界环境的反映能力及听觉、视觉、嗅觉等功能活动都是脑支配的结果。如《灵枢·大惑论》认为肾的精气上注于目为瞳子,脑与目有脉相连,邪气中于项后,深入于里则会随眼系入于脑,脑出现了病变就会髟响到目的视觉。明代的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清代的汪昂“人的记性皆在脑中”说法。代的王清任提岀“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所以脑是神明高度聚会的地方。肾精充足,脑髓不断地生化,人的精神活动就正常,精神旺盛耳目聪明,嗅觉能辨香臭,肢体轻劲有力。肾精虚少,脑髓化源不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出现异常,如眼目昏花,头晕、耳鸣、精神恍惚、语言健忘、足胫酸软无力、易疲倦等症。临床中用补肾药治疗脑力不足, 髓海空虚的疾病确有疗效,这也说明了肾藏精对髓和脑的重要意义。

《内经》中把脑的功能隶归于心,并且分属五脏即心藏神主喜、肝藏魂主怒、肺藏魄主悲、脾藏意主思、肾藏志主恐。这种说法是因古人认为神明之心,已包括脑的部分功在内,而且在临床上泻心经热的药物如牛黄、犀角,宁心安神的药物如朱砂、枣仁等都有镇静大脑的作用,因此脑的治疗也分属五脏,其中以心、肝、肾三脏为主。

髓注入骨中称为骨髓,因此髓有充实、营养骨骼的作用。肾的精气充足,骨骼就坚强,即“髓者,骨之充也”。肾的糈气不足则髓虚,髓虚则骨骼失于髓的填充和滋养,就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或发育不全、小儿囱门迟闭、牙齿松动甚则脱落等骨质的病变。故有“肾主骨”,“骨生骨髓,在体为骨”的说法,并有对“肾气焦,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的认识。临中运用补肾药,能促进骨折的愈合,也说明了肾藏精对骨的重要意义。总之髓与骨和脑都导源于肾,脑是髓汇聚的地方,骨是藏髓的处所。髓在骨空中即为骨髓,上聚于脑即为脑髓,所以这三者只是出于分布的地区不同、形态不同,故名称也不相同。临床中对髓、骨和脑力不足类的疾病,其治疗原则多从补肾精入手,达到生髓、补骨、补脑的作用。

肾阴和肾阳都是肾的精气所化生的。因为肾精化生元气,而气能化火,故肾阳是肾气转化而来的。肾糈除了化生肾阳之外,还能化生肾阴,因此肾阴和肾阳是来源于肾精。那肾阴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呢

肾阴又称为元阴或真阴,它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人体各腑、组织和器官起着濡润和滋养的作用。比如肝阴要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不足会导致肝阴虚,严重时可以造成肝附上亢、肝风内动等病症。心阴要依赖肾阴的上济,使心火不致于炎盛,达到水火既济,阴阳平衡的状态。肾阴不足则心火炎,导致心肾不交而出现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等病。肺阴要依赖肾阴的上润而不燥,肾阴不足则肺脏失润而造成干嗽、声音嘶哑,甚则午后潮热、盗汗等病症。总之五脏的阴液都要依赖肾阴的滋养,但心、肝、肺等脏的阴液不足,也会下吸肾阴而导致肾阴不足。另外肾阴还能调节肾脏本身的阴阳,使相火不致于妄动。那肾阳的生理作用又是什呢肾阳又称为元阳或真阳,它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和器官起着温煦利生:化的作用。比如脾阳要依赖肾阳的温化得以健运,肾阳不是就会导致脾阳虚而出选脾运失常的腹胀、泻泄之类的病症。肺的正常呼吸是依赖于肾气的摄纳,肾阳不足就会影响肾气的摄纳功能而出现呼吸不利、气道不畅甚则一动就喘的病症。心阳依赖于肾阳的温煦以不断地鼓荡心血的循行,肾阳不足会导致心阳虚,而出现心悸、肢冷、自汗、气短、脉结代,甚则大汗淋漓等病症。胃的腐熟水谷,小肠的泌别渭浊,大肠的传导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等也都离不开肾阳的温化,肾阳不足会导致胃寒而出现胃脘冷痛、食后作吐等病症。也会导致小肠虚寒而出现腹痛、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病症。还可以导致大肠腑气不通而出现大便秘结、口臭、头晕等病症。膀胱的气化功能也因为肾阳不足而受到影响,造成遗尿或癃(中医指小便不通或淋沥点滴而出)闭的病症。总之五脏六腑的阳气都要依赖于肾阳的温化。另外肾阳还能维持肾脏的生理功能。综上所述,肾阴和肾阳的作用是维持肾脏的生理活动,滋助机体内五脏六腑的阴和阳,使各脏腑的阴气得以滋养,阳气得以生化。因此肾阴、肾阳的不足,可以导致体内各脏腑的阴、阳元气的虚衰,但是当其它各脏腑的阴、阳元气亏损时,也会影响到肾阴、肾阳的变化。另外肾阴和肾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都是肾精化生的,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肾精藏于肾中,肾阴是肾精化生的真水,肾阳是肾精化生的真火,故二者同居于肾中,所以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肾精既然有诀定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作用,那肾阴与肾阳对人体的这些功能也起着维系的作用。同时,从阴、阳的角度来看,肾阴和肾阳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肾阴屈于阴,肾阳于阳,《内经》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肾阴依赖肾阳才能生化成长,肾阳依赖肾阴才能得到滋生。因此二者缺一则对方都不能生存,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二者之间又是相互剁约的。肾阴能够制止肾阳的生化太过而造成的相火亢盛蕙灼真阴的情况,肾阳能够制止肾阴的生长太过耐造成的阴霾之气太盛,寒水为息,气化功能受阻的悖况。唐朝的王冰曾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原以消阴翳。”正是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见证。综上所述,肾阴和肾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维持着人体生命的动态平衡

肾主水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所以《素问·逆调论》说:“肾省小藏,主津液”。从狭义来讲肾主水是说明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当饮入于胃的水液由胃到小肠,经过脾的吸收和转输作用,上达于肺,由肺气的肃降作用,通过三焦又下归于肾,到达肾中的水液,其中的混浊部分即代谢的废物及多余的水液,在气化的作用下注入膀胱成尿而排体外。在排出那些不需要的水液后,肾中的水液还剩下一部分纯净而有营养作用的精液,藏之于肾。这部分有营养作用的精液随后又化为轻清之气上升到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布散到皮毛。这就是水液在体内代谢的概况。因此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离不开水变化为气、气变化为水的升清降浊运动。另外,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胃、小肠、脾、肺、三焦和肾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因此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都有可能使水液的代谢发生障碍,而导致水液停蓄的病变。但是肾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五脏六腑的阳气都要依赖肾阴的温熙和生化,三焦的气化作用也源于肾气同时肾又主二阴,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则二阴开合有度,所以肾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起主持作用,占主导地位,总之肾主水,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它犹如关闸一样,关闸不利则水道不通,水道不通那人体内就会聚水而成病。故《内经》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聚水而生也。”

它对人体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保肺的呼吸均匀,气道通畅的关键。因为人的呼趿虽然是所主,但是要维持三焦气道的通畅和呼吸的均匀,还必须依赖于肾气的摄纳功熊,才能使吸入肺中的清气下达于肾。如果肾的摄纳功能失常,则肺中的清气不能下达于肾,就会出现稍一动作,呼吸会急促或呼吸困难的病症。其次,肾主纳气的作用还表现在它为元气的生化,补充了资源。因为肾为封藏之本,它能够聚藏脏六腑之褙而藏之,同时还能摄纳肺中的清气,使之下达于肾而藏之,这些都为元气的不断生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总之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及元气的化生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肾藏志”是指人的一部分精神意识活动和肾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志”有意志、毅力、决心的意思。是属于人的精神、意识方面的表现。隋朝的杨上善说:“志亦神之用也。”所以志也是神的活动形式,它是对外来事物的意念积累所形成的认识。肾藏精,精为神之宅,志属五神之一,所以“志”藏在肾精中,并受它的涵养。所以《灵枢·本神篇》说:“肾藏精,精含志。”肾的精气充盛,则“志”得涵养,同吋脑力也充足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说法。“作强”的“作”字有工作、动作之意。“强”有强、旺盛之意。“作强”是指精神健旺、精力充沛的意思。“伎巧”的“伎”宇有技术、技能之意。“巧”有灵巧、敏捷之意。“伎巧”是指精巧多能的意思。如果肾精充盈;表现在人的精神活动方面就能显示出意志坚定、有毅力,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认识能力就强,对外界事物的处理就表现出足智多谋,反应灵敏,活动敏捷有力,人的精力也充沛。如果肾精衰弱,则志缺涵养,表现在人的精神活动方面就显示出意志消沉,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认识能力就会减低,对外界事物的处理就表现出优柔寡断,人的精神也萎靡不振、呆滞,行动迟钝。因此肾藏志对人体的精神意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精神活动的变化也会影晌肾精的变化。如大怒会伤耗肾精,肾精受伤那志也失养,因此志也受到伤害而出现健忘等精神活动失于正常的现象。这也是肾精与神志的关系,与脑的关系的生命活动的表现。

(1)足少阴经的循行:肾的经脉叫足少阴经。足少阴经,起于足小指下,斜向足心的涌泉穴,然后出于舟骨粗隆的下方,沿着内踝的后迦循行,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肚的内侧,出胭窝的内侧,向上行于股部的内后缘,通过脊柱的长强穴’属于肾脏,从肾脏下行联络膀胱。它的直行的脉,从肾脏向上通过肝和横丽,进入肺屮,上行沿着喉咙,挟于舌根而终。它的肺部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然后循行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见图7)

(2)足少阴经生理:足少阴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行肾脏的气血,联系并濡养与肾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因为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上行贯脊以后属肾,所以它以通行肾脏的血气为主。因此《灵枢·经脉》有肾足少阴之脉”的说法。即指出肾与足少阴经的生理关系,另外足少阴经 属肾络膀胱。它的直行的脉从肾上贯,入肺中。它的别行的支脉从肺出络心。所以足少阴经脉使肾直接与肺、肝、心三脏及膀胱发生了联系。因此肺的呼吸功能、肝肾之间的精血互化的功能、心主血脉的功能、膀胱的气化功能、水液的代谢功能,都离不开足少阴经的运送气血的作用和联系诸脏腑的作用。所以足少阴经维持了肾的各种生理活动。如果足少阴经的循行出现了障得,就会影响到肾脏的摄纳功能、调节水液的功能、藏精的功能,并能累及心、肝、脑等脏腑的功能湉动,而容易导致肾失摄纳的呼吸困难、动则气急促等症,或肺肾阴虚的咳、唾血等症,或肝肾阴亏的视物不清、眩晕等症,或心悸、失眠、烦心、心痛等心肾不交、心血瘀阻的病症,或小便癃闭或失禁等膀胱气化失常的病症。因此足少阴经脉是维系肾脏正常生理动的关键之一。同时足少阴经维系并濡养与肾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器官。足少阴经循行在下肢内侧的后方部位,并联络着喉齿和二阴等组织器官,因此它通行的肾脏的血气,相继被输送到这些地方,使它们都能得到肾的血气的直接濡养,从而完成它们各自的生理活动。如果足少阴经脉的经气不能正常地运行,那与肾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器官,就会失于肾的血气的濡养而出现骨痿无力、舌干、咽喉舯痛、泄泻、下内侧的后方部位痛疼等病症。

总之,足少阴经脉以运行肾的血气为主,并联络与涵养着肾脏及其所联属的组织器官,使它们能够完成各自的正常工作。但是足少阴经还需要依赖肾的血气的濡养,才能够正常地运行并挥它联络肾与各个组织的作用。

肾主骨、合齿、其荣在发。在肾藏精中,我们讲叙了精生骨髓,骨又是藏髓之处的问题,所以骨髓充实则骨就一定强壮。如果精液祜竭,骨髓减少,骨骼就容易岀现枯萎无力的病症。这就是肾气的强弱和骨骼的关系。“齿为骨之余”说明牙齿也是依赖于肾精的充实,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肾精不是足则成年人的牙齿容易忪动,甚至于过早地脱落。小儿的牙齿,生长的速度就容易变得迟缓。这就是肾气的强弱和齿的关系。“发为血之余”是说头发的生机是依靠肾气、濡养是依赖精血。因此肾气的强弱,精血的充足与否,最容易表现在头发上了。如果肾精充足,那头发乌黑有光泽也柔润,长的也长。肾精不足,头发没有柔润感,发枯而少光泽,并易过早的变白,过早脱落。因此头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和枯槁与肾的精气盛衰很有关系,故有“其荣在发”的说法。

肾虽然位置在下焦,但是它与人体外部的两个耳朵关系最密切。《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就说明耳的听觉,是依赖于肾气的充养。肾的精气充盛,就能上养于耳,耳的听觉就灵敏。比如能够辨别各种音响、动静等。肾的精气不足,就不能上养于耳,耳朵的听觉能力就会减低,容易出现耳鸣、耳聋等病症。另外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两耳通于脑。脑髓充足则耳朵的听觉好,分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强。如果肾的精气不足,脑力衰弱,两耳的听力衰退,会出现重听或耳聋等病症。所以《灵枢·五阅于使篇》有“耳者,肾之官也”的说法。

关于耳和肾的关系,经过西医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了耳和肾有密切的联系。比如肾脏和内耳的一些细胞在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都有相似的特点。对内耳有毒性的抗菌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肾脏也表现有毒性作用。抑制肾功能的利尿剂如尿速、利尿酸等同样可以引起人体发生耳聋的情况;这些都说明耳与肾之间的密切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肾与前阴的关系: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道,所以它有排尿和生殖的功能。肾与前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它和男、女的生殖器官有直接的联系。肾气足则精关得以固涩,前阴开合正常,故生殖力就强。如果肾气不足,在男子则出现阳萎、遗精,在女子则出现带证等精关不固的病症,就会影响生殖能力。另外,前阴和膀胱相通,是排尿的必经之路。肾气足则前阴开合正常,排尿的功能就正常。肾气不足则前阴开合失度,就会出现小便癃闭或遗尿的病症。这就是肾和前阴的关系。

后阴和大肠是直接相连的,所以后阴的功能是排泄粪便。肾气充足不仅能滋润和温固大肠,而且还能控制后阴的正常开合,故排泄大便的功能就正常。如果肾气不足,不仅能造成大肠失于滋润和温固,而且后阴的开合也公失度,就会出现大便泻泄或闭涩的病症。这就是肾和后阴的关系。总之,肾和二阴的关系密切。肾主二阴的开合,可以使精气不得外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足少阴经是肾与心、肝等脏腑及骨、齿、二阴等组织器官的联络系统。如果没有足少阴经脉的联系作用,肾与骨齿、二阴等组织器官,就不可能成为个小的有机整体。肾的血气就不会输送到这些组织器官中去。骨、齿、发笭组织器官就得不到肾气的濡养,就会出现腰脊或大腿内侧后部的肌肉、筋骨疼痛等病症,肾的各种生理功能也会出现异常。所以无论是肾,还是其它组织器宜都不能发挥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严重的会危及人的生命。只有足少阴经这个中间的媒介正常地工作着,才能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互协作,共同完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任务。

命门是人体生命的发源地,是性命的门户,即是生命根木。关于命门的实质和部位,诸家的看法不完全相同。“命门”这个词运用在医学方面,最早是见于《灵枢》。《灵枢》的《气篇》和《根结篇》都认为“命门者,目也”《难经》认为命门是属于肾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提出“其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说法,直到唐、宋都是尊崇着这种看法。到了明代,对命门的位置就有所争论了,众说纷云。以虞抟为代表的提出两个肾都是命门的看法。以李时珍为代表的提出命门在两肾中间的看法。还有的认为命门是“肾间动气”,是“了宫之门”等等。总之,各家对命门虽有不同的认识,但对命门是肾脏机能不可少的一部分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命门的生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命门为原气之根本。气是肾的气化功能产生的,命门有先天的真火,所以它是肾的气化功能的动力,因此命门是人体生气之源,是产生人体热量的发源地。五脏六腑必须依赖元气,才能产生功能活动。十二经脉必须依赖元气,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肺的呼吸必须依赖元气的维护,才会正常。三焦始于肾系,所以三焦的气化根于命门。故有命门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的说法。除此之外,命门对温养脾胃,帮助消化,对生殖系统的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命门为诸精神之所。因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离不开精和气,精和气的互化离不开水和火的相互作用,所以水与火是精神活动的物质根源。命门具有了精神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其三,命门为生殖之本。因为人体的生殖机能必须在命门火和肾阴的共同作用下方能维持。临床中命门火衰在男子表现为阳萎无子,在女子则表现为宫寒不孕,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总之命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内藏真火,此火与肾中的真水相互济既,温养脏腑,生化不息的原故。但此处所讲的命门与《针灸学》中的命门穴内容迥然不同,应注意区别。

女了胞,又叫胞官也称子宫或血室。它位于小腹之中,大肠之前,膀胱之后,是生殖器官。属予奇恒之腑的范围。

对于生殖器官来说,男、女皆有。胞宫在女子是指子宫、卵巢、输卵管在内的女性内生殖器。胞宫在男子是指睾丸、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在内的男性生殖器。因胞宫在女性体内形体突出,而在男性体内形体不突出,故以女子胞称之。它是构成人体的一个组织器官。

女子胞的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和冲、任脉以经脉相连。女子的胞宫在没有怀孕的时能主月经。怀孕以后,是保护胎儿的主要器官。但它的生理功能又依赖冲脉经气的濡养,任脉经气的固摄,所以女子胞和冲、任二脉的关系极为密切。另外它和心肾、肝、脾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肾为生殖之本,胞宫为生殖的器官,同时肾与胞官有脉络相连。所以肾精的盛衰影响着胞宫的生殖机能。反之胞络运行不畅也会影响肾脉的运行受阻。临床中怀孕的妇女出现的音哑症就是这个原故。心主血脉,胞宫主月经。同时胞脉和手少阴心脉也有联系。临床中怀孕的妇女,手少阴脉特别滑利就是明证。脾统血,又为血的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对月经的正与否及对孕育胎儿的发育情况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临床中调治月经疾患和妊娠疾患多从心、肾、肝、脾来考虑,就是这个道理。

“三效合一透骨疗法” 祖国医学把股骨头坏死称为“骨蚀”、“骨痹”、“骨痿”。

1、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通入脑;肾为生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如果肾气充沛则骨髓旺盛,精充血足,发黑而亮,骨骼健壮不宜发病,如肾气不足,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

2、中医在病因、病机中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即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独伤人也,卒然疾风暴雨,不得病者盖不虚也:大凡人之得病,精气先虚也。”

根据以上机理,由青岛华国中医院创造了独特的“补肾、补髓、补骨,三效合一透骨疗法”,即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拟定了补肾、补髓为主线,舒筋活血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扶正治本,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最终促进股骨头再生,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华人健康网 洪毓琪

根据国内统计,全台60岁以上的人口,有16%有骨质疏松症的问题,且当中高达80%是女性,特别是在更年期停经后,骨质流失的速度更是迅速!因此,如何留住骨本,也成为不少熟龄女性的日常保健要点,其中龟鹿二仙胶这味中药复方更是备受民间推崇。

但它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保健好处吗?怎么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且听中医师怎么说。

35岁后骨质日渐流失 未多加留意,恐酿骨关节问题上身碍健康

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发生的呢?康涵菁中医师表示,人体骨质在一生中会不断地变化。一般来说,正常人1年内大约有20%的骨骼组织,会经过造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以及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两者相互调节来达到动态平衡,达到骨骼重塑、更新骨质的目的。

但到了35岁以后,人体造骨细胞的功能会逐渐衰退,使骨吸收作用大于骨形成作用,于是骨质便会开始以每年05~1%的速度日渐流失。如果民众平时又没有多加留意、防范,一旦骨质过度流失,便会使人体骨头内部变得单薄,形成许多空隙,造成中空疏松,形成所谓的「骨质疏松症」。

由于骨质疏松常发生在人体脊椎、股骨头以及腕骨上,因此相当容易造成驼背、腰酸背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发生。严重者,甚至可能进一步导致跌倒,引起股骨头骨折及腕骨骨折,其中又以股骨头骨折尤为严重,一旦骨折将影响到病患的行走以及存活率,对健康的伤害不容小觑!

不只老化!3类人也是骨质疏松危险群,停经妇女更要当心

为避免骨质疏松症造成上述状况发生,及早做好防范,或及早发现、加以治疗非常重要。康涵菁中医师指出,其实 除了老化因素外,更年期,以及长期服用类固醇、制酸剂的病患,都是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族群 ,其中更年期妇女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

造成更年期妇女骨质流失的原因,主要和女性更年期阶段体内的雌性素分泌量减少,无法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加速体内骨质的流失有关。根据统计,国内女性在停经后,每4人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所以,康涵菁中医师建议,停经后妇女或50岁以上男性,应养成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的习惯。

中医怎么看?骨质疏松预防、治疗首重补肾

中医怎么看待骨质疏松症?康涵菁中医师表示,中医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中便曾提及「骨痿」一词,其叙述相当于现代的骨质疏松:「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空,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简单来说,就是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髓,由于步入老年及停经后的妇女和民众肾气会逐渐衰弱,肾精的产生也会减少,进而使人体生骨生髓的功能下降。因此,中医谈论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首要关键便是补肾!

推荐阅读:35岁后骨质自然流失!预防骨质疏松正确补钙三撇步

「龟鹿二仙胶」人人都能吃?中医:5类人服用前要当心,这样做效果好

药材配方讲求滋阴补肾、强筋健骨的「龟鹿二仙胶」已经成为民间许多人的推崇的中医保养方。但龟鹿二仙胶到底该怎么吃才有效?真的人人都适合吗?康涵菁中医师解释, 龟鹿二仙胶主要是由鹿角、龟板、枸杞、人参4味药熬膏而成。

因富含天然的胶质及钙质,方中的鹿角能补阳、龟板养阴,搭配枸杞滋肾益精血、人参大补元气,确实能兼顾气血阴阳的调节。建议的最佳服用时机为,每日晨起尚未进食前,服用方法则是将胶块用滚热开水冲烫,使胶溶化、调匀后即可饮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龟鹿二仙胶确实有上述好处,但也并非人人都适合! 如果民众有血压过高、肠胃机能不佳、感冒,或是体质燥热的问题 ,站在中医角度,都不建议自行贸然服用,以免养生不成反影响后续疾病治疗。

至于茹素者,由于龟鹿二仙胶中有荤食存在,因此建议可以改成选择芝麻豆浆作为日常的食补方, 每日适当地补充钙质及大豆异黄酮,不仅可增强骨质健康,还可帮助缓解许多更年期引起的不适症状。

综合上述原因,康涵菁中医师建议民众在决定长期服用任何中药方剂前,最好能先就医、咨询专业中医师意见,透过望闻问切方式,了解自身体质适合与否,再使用较有保障。

穴位方面则建议可于背部脾俞穴、肝俞穴及肾俞穴进行艾灸,背部俞穴是五脏六腑精气灌注之处,艾灸的方法既温和又可补益精气,通经活络,也可缓解骨质疏松造成的腰酸背痛。

推荐阅读:迈步四个重点,从健走开始入门养成运动习惯

中医师小叮咛:

康涵菁中医师提到,想要改善或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除了药物、食补,善用中医穴位调理外,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更是 骨骼生长、减缓骨质流失的关键。最重要的是,防范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做起,从青少年到中年时期便要开始存骨本,摄取足够的钙质,避免菸酒及过量咖啡因的摄取,以免破坏钙质吸收,并维持良好运动习惯,才能拥有健康舒适的长寿人生。

如果已有骨松问题也不用气馁,可以在医师评估后,依照个人体能状态,试着循序渐进的做些缓和的负重运动,像是,快走及登阶等。每天规律运动40~60分钟,搭配适当的日照,除了可以预防骨质进一步流失,也可增强关节灵活度及平衡感、锻炼肌肉,避免因不慎摔倒而骨折。

华人健康网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防骨质疏松吃龟鹿二仙胶,5类人不宜?更年期保骨做对才有效

第1章 风湿病总论

第1节 风湿病的概述

第2节 风湿病的分类

第3节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

第4节 风湿病的常见症状

第5节 风湿病的常见证候

第6节 西医风湿病概论

第7节 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及治法

第8节 风湿病的常用中药

第9节 风湿病的常用方剂

第10节 风湿病常用中药药理的临床应用

第11节 风湿病的常用中成药

第12节 风湿病中医其他常用疗法

第13节 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第14节 风湿病的护理与调摄

第2章 中医病证辨证论治

第1节 行痹

第2节 痛痹

第3节 着痹

第4节 热痹

第5节 燥痹

第6节 皮痹

第7节 肌痹

第8节 脉痹(附:血痹)

第9节 筋痹

第10节 骨痹

第11节 心痹

第12节 肝痹

第13节 脾痹

第14节 肺痹

第15节 肾痹

第16节 簈痹

第17节 历节

第18节 痛风

第19节 骨痿

第20节 颈痹

第21节 肩凝症

第22节 腰痹

第23节 膝痹

第24节 足痹

第25节 产后痹

第26节 狐惑

第3章 西医疾病治疗

第1节 类风湿关节 炎

第2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3节 干燥综合征

第4节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

第5节 硬皮病

第6节 成人斯蒂尔病

第7节 抗磷脂综合征

第8节 痛风

第9节 白塞病

第10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11节 结节 性红斑

第12节 大动脉炎

第13节 结节 性多动脉炎

第14节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

第15节 过敏性紫癜

第16节 雷诺综合征

第17节 血栓性静脉炎

第18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19节 风湿热

第20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21节 银屑病关节 炎

第22节 炎性肠病性关节 炎

第23节 反应性关节 炎

第24节 化脓性关节 炎

第25节 颈椎病

第26节 骨质疏松症

第27节 骨关节 炎

第28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29节 肩关节 周围炎

第30节 肋软骨炎

第31节 骨坏死

第32节 结节 性脂膜炎

第33节 坐骨神经痛

第34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第35节 幼年类风湿关节 炎

第36节 复发性多软骨炎

附1 风湿病的中医科研思路

附2 风湿病常用方剂汇编

股骨头坏死为现代医学之病名,古籍中虽无此病名,现代中医辨证:血瘀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往往气滞又是血瘀的成因之一,因此,气滞血瘀可致肌肉筋骨失于温煦濡养,最终致病。,中医药在对本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位医家对本病的认识都很深刻,在治疗上也颇有心得,临床上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疗效。股骨头坏死为临床常见的疑难骨科病症,属于中医的“骨蚀”“骨痿”范畴。建议去看中医,通过中医治疗可以康复。

甘露消毒饮 ,又名普济解毒丹,首载于 《医效秘传》 ,据说是 叶天士 所创之方。王孟英 《温热经纬》 曰:“此治 湿瘟时疫 之主方也。”本方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 甘露消毒丹 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临证对西医之 手足口病、病毒性咽炎、外感后口周疱疹、口腔溃疡 均有良效。

蒲公英 ,俗名波波丁,为平常解毒败火之野菜,夏秋季随时可采挖,洗净当茶饮用。民间常用其 治口疮、治胃炎、预防感冒 。蒲公英其功为 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疏肝健脾,清肝明目,止痛止血 。本药临床应用广泛,其功不可尽述。

顽固性咳嗽 可从少阳枢机不利调治,少阳枢机和顺,气机调畅,升发肃降协调则顽咳自除。临证用 小柴胡汤 加减治之,收效良好。

骨质疏松症 属中医“ 骨痿” 范畴。治宜可从肾脾入手,组方原则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脉。常选方药为 骨碎补、补骨脂、仙灵脾、熟地、白芍、枸杞、狗脊、黄芪、丹参、当归、鸡血藤、白术、川断、陈皮、莪术

临证应用药物,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综合作用、协同作用的发挥。如 麻黄 一药既可散寒又可开里泄热, 冬季感寒 ,郁而发热; 夏日贪凉 ,寒邪遏阳而见发热,肌肤灼热而无汗;在应证方药中用 麻黄 常收良效。 夏日无汗 皮肤拘紧 麻黄熟地 用之有效; 皮肤病 应证 少佐麻黄 浮萍 止痒优于它药。 平喘五药 熟地、当归、甘草 ,不论虚实 哮喘 均能取效。

国医大师 李玉奇 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 病变进行潜心研究,提出了“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学术观点, 结合临床将本病之病势演变过程分为三期 初期 治以平肝和胃理脾; 中期 治以益胃养阴,消痈散结; 中晚期 治以消痈化瘀,去腐生新。李老经验:萎缩性胃炎病人舌质越红越无苔,病势发展越快越险恶;反之,病情越好转,舌质随之变淡,渐而在舌的周边往里出现浸润性黄白苔,说明胃气来复,水火既济。李老治疗萎缩性胃炎主张祛腐、生肌、清胃、养阴为基本治则。常选中药品种有 黄芪、白术、茯苓、薏米、白蔻、蚕沙、马齿苋、丹参、莪术、党参、黄连、鱼腥草、败酱草、连翘、知母、百合、白蔹、白芨、葛根、射干、川楝子、厚朴、藿香、柿蒂、桃仁、甘草 等。根据不同的病期、不同的证型而组方配伍,并常随证加减。

国医大师 李玉奇 治疗 冠心病房颤 不主张活血化瘀,也不主张芳香化浊,用药上既没有大攻大破,也没有大补大温,所用方药看似普通,效果却异乎寻常,临床疗效显著。其观点是:此病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血瘀滞而缓行而终致心悸或怔仲。心气通于肾,肾水足则心血充,肾水壮则心气旺,气血周流顺畅则无壅滞之弊。他的学术思想为补心先补肾,令心肾得交,水火既济,心阳来复,心阴得滋,故而以补肾气为宗旨,以恢复心气之不足。(以上为笔者读《国医大师李玉奇》后所做的札记)

临证体会治 胃病 可先服 汤剂 ,待症状缓解后即可改为 散剂 调整为佳。空腹服用,药后在1-2小时内不饮水不进食,可获良效。

做为一名中医,要 多读书,勤临证,永远不能脱离临床 ,在对待不同学术观点上一定不能存有偏见,对于前人之说,应择善而从,用其长而避其偏,广采百家,并付之实践,通过实践,把他人之长化为自身之长,在实践中融会,在实践中升华。 学习和借鉴古人的经验 可受其益,乐其中矣。

国医大师 朱良春 先生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 《内经》 云:“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正是此意。

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中药?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一、补肾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