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七大功德,狗的功德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狗的七大功德,狗的功德有哪些,第1张

1、义德:在我国,狗起初曾用做祭祀。《说文解字》解释“献”字说:“宗庙犬名羹献, 犬肥者以献之。”古人以狗为祭祀宗庙的头等供口。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长沙马王 堆汉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就有多种用狗肉制成的名肴。我国汉代,还设有管理狗的专 职官员,称为“狗监”。给汉武帝推荐司马相如的杨得意和音乐家李延年就做过 “狗监”。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入龙楼称绮李,应缘狗监说相如”的诗句,记述的 就是此事。

2、忠德:随着人们对狗的特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狗的用途也越来越广。狗的一个最重要的 习性,就是一个“忠”字。它忠于职守,忠于饲养它的人。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 大马戏团访华时,驯兽师鲁班一次驯虎失败,猛虎朝他直扑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他那条忠实的狗,向着扑向鲁班的猛虎冲去,用生命给主人争取了时间,保全了主人 的性命。

3、勇德:狗的忠义和勇敢这两个特点是结合在一起的。狗在看田、守户、牧羊、狩猎等方 面,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特性。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新西兰的 牧羊犬,一只可以看管200只羊的羊群。在深山密林中,几只猎狗可以困住一头凶顽的 野猪。勇猛无畏的猎狗,往往代替主人完成一些危险的使命。

4、慧德:狗的聪明也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尤其是狗的听觉和嗅觉非常灵敏,远远超过了人。 人的耳朵只能听到3万赫以下的声音,而狗却可以听到10万赫以上的声音。人的嗅觉细 胞一般只有500万个,而狗竟有2.2亿个,可以分辨大约2万种不同的气味。人充分利 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和机智勇敢、忠实可靠的特征,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 于军事、侦破案件等方面,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在《国语·晋语》、《五代史· 张敬达传》的古籍书中就有狗在战争中立功的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军犬的国 家之一。

5、潜德: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更加扩大了使狗发挥其特长的范围。人们驯养出一种 救生犬,用以搭救海上落水或寻找森林中失踪的人。前苏联的科学家发现狗能探明地下 12米深处的某些矿物。北极地区有一种叫做“冰上飞”的狗,一次可拉货物130多公斤 并能在零下50多度的雪地上酣然入睡。科学家们还把狗送上浩瀚的宇宙,使狗成为第一 个遨游太空的动物……。

6、食德:狗可说全身是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药用角度有不少记述,如讲狗肉可以 “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壮气力、补五痨七伤、补血脉”。“狗蹄下乳汁,狗 肾治痈疽、疮疡……诸症”等等。除此,狗的皮、毛、骨、肉以及内脏,都能够充分 利用。

7、吉德:古代阴阳学家说狗在二十八宿里属金,叫娄金狗,喻示吉祥富贵。

耗子的别称外,还有子神、社君、夜磨子、家鹿、耗虫等

牛为丑。牛有异名“土畜”。《魏书·礼志一》:“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牛牢(牢,乃养生畜的圈)大,故称牛为“大牢”。

老虎,通常人称 “兽中王”。山君(这是据 《

》注:“虎,山兽之君。”

于菟(读作屋途):这是古代楚国人对虎的称呼。(於菟)

大虫:晋干宝 《

》:“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

封使君:典出 《

》。据说汉宣城太守封邵,有一天忽然变成老虎而吃城里老百姓,当地有民谣说:“无作封使君,生不活民死食民。”使君,是人们对太守的尊称。这故事反映了人民对

的憎恨。

相传月中有玉兔捣药,故称兔为“月精”、“月德”。兔在古代,还有“明视”的雅称。

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古文中有:"云螭"

蛇,长虫只是一种别称,除此以外,人们常常把蛇雅称为“小龙”

马的别称: 骒,母马 驹,小马 骟,还有"飞黄" “玉螭”“

龙”。

另外如三国名将吕布乘坐的“赤兔”,一说便知道指马;张飞的马名“玉追”;唐玄宗有马名“玉花骢”;宋仁宗有马名“玉逍遥”;唐魏王李继岌的爱马有“八百哥”“雪面娘”“衔蝉奴”等。苏轼笔下写到过“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清寒”(《韩干牧马图》);“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

龙”(《闻洮西捷报》),这“玉螭”“

龙”均指马。

羊:膻根,根据类说中的记载,膻根即是指羊。珍郎,卷娄,夏羊,白沙龙,嵩山君

我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马骝: 广东话,大概是因为孙悟空。猢狲,

鸡的别称 鸡能报晓,故称“司晨”。 时夜、司夜——俱是鸡的雅称。德禽——古人称鸡有“

”。古人封鸡为“酉日将军”。

狗又叫“犬”,狗古称尨,

狗亦称“犬”,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扩展资料: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西方人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但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这从中国不断出土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即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晚期,约在公元前26万~公元前1万年,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化石,除人类的化石之外,出现了家狗的头骨“半化石”。

虽然有人认为它属于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更多的专家则认为它们是全新世或现代动物的遗骸。这类旧石器时代的家狗遗骸,可以表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已开始将狗家化。

也就是说,东北家狗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以前。中国东北的原初人类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认为,东胡、戎、狄、肃慎的先民,首先驯养了狗,其中戎就是有名的养狗氏族。

由此可见,东北和蒙古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期的家狗驯化的中心。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阳、河北磁山、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江苏常州等地均发掘到全新世后期家狗的骨骼化石,由此可以肯定,中国是家化狗的中心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