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大全(精选16篇)
笑话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其趣味有高下之分。我你挑选了古代民间笑话故事大全,希望你会喜欢,一起来欢乐笑笑啊!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
原文:一待诏替人剃头,才举手,便所伤甚多。乃停刀辞主人曰:“此头尚嫩,下不得刀。且过几时,姑俟其老了再剃罢。”
译文:一个理发的给人剃头,才开始剃了几下,就伤了几处头皮。于是,他就放下刀子不剃了,并对主人说:“你的头太嫩,下不了刀。等过些时,让它长老点,再给你剃吧。”
点评:把事情弄砸了又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会把责任推给不相干的人或者客观因素,要警惕那些“睡不着觉怨床歪”的人!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2原文: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译文:某先生平时喜欢弹琴,曾经说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是怏快不乐。一天闲着没事。他又弹琴消遣,忽然听到隔壁家有叹息的声音,以为遇到了知音,就敲人家门问是怎么回事。隔壁的老妇人说:“没有什么,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今天您弹琴的声音特别像他弹棉花的声音,听了,不觉悲从中来。”
点评:过于自信,自负的人往往会闹笑话,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必要的。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3原文:孔子见死麟,哭之不置。弟子谋所以慰之者,乃编钱挂牛体,告曰:“麟已活矣。”孔子观之曰:“这明明是一只村牛,不过多得几个钱耳。”
译文:孔子看见死麒麟,大哭不止。其学生为了安慰孔子,把铜钱串起来,挂满牛身,告诉孔子说:“麒麟已经复活了。”孔子看了假麒麟之后说:“这明明是一只蠢牛,只不过多了几个钱罢了。”
点评:今日之“土豪”,暴发户也许就是“多了几个钱罢了”,满地的奢华也掩盖不了奇缺的教养,有的人穷得就只剩下钱了!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4原文:一鬼托生,冥王判作富人。鬼曰:“不愿富也,但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足矣。”冥王曰:“要银子便再与你几万,这样安闲清福,却不许你享。”
译文:有个鬼要托生,冥王判他托生为富人。鬼说:“不愿意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没有是非,烧清香,吃苦茶,安稳清闲地过日子就满足了。”冥王说:“如果要钱就再给你几万两银子,这样安闲清福,不许你享受。”
点评:古今人情不变,那个鬼的要求很“小资”,和今天“执一杯清茶,品一段书香,守一份恬静,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类文艺女常用的台词何其相似!
荣华富贵不如安闲清福,但是世间又有几人真能在这多变的、不安定的滚滚红尘中获得安闲清福呢!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5原文: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竿,即索谢辞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
译文:有个人去武场观看比赛,身上误中一箭。找外科医生来为他治病,医生说:“小事一桩。”于是用锯子锯掉体外的箭竿,就索要费用打算离开。有人问:“留在体内的箭头怎么办”医生回答说:“这是内科医生的事。”
点评:治标不治本,只解决表面问题,敷衍了事的态度是古今误事的人常见表现。像发展地方经济中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之类,“环保问题”不去解决,而是捂着、盖着之类,就是“锯箭杆”的行为,留下一堆乱摊子等着别人收拾。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三年之后,秦国陷入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由于大批军人转业需要安置,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滞留在咸阳,洛阳等大城市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六国混战时迅猛发展的军工企业也因为订单的突然消失而大量倒闭,大批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只能回到家乡种地。造成大量的民工返乡潮。
倘使如此,也就罢了,问题是秦始皇为了笼络人心,前六国时期的官员全部留用保持原位,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官民比例高达1:26。为了安抚他们,秦朝不断给公务员加薪,三年翻番。而为了养活这高达7000万人的公务员队伍,秦朝制订了极其严苛的赋税制度。除了高达25%的企业所得税外(刚降了7个点以后的数字),月入2000钱以上的工薪阶层也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名第三。
秦朝的运输工具燃料—青草由两大集团中草化和中草油垄断。虽然国际草价由最高峰的147罗马银币降到了60罗马银币,但两大青草企业仍死撑不降,老百姓怨声载道。而且93号青草虽然要每升6个铜钱,远远高于罗马国的每升3个铜钱(折算价),但是不包括青草税。马车主们另外需要缴纳每年1200钱的养路费,每公里04钱左右的高速官道使用费。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年轻的始皇帝应该怎么做与三公九卿商议之后,他决定拿出4万亿钱出要拉动内需。可是怎么拉动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偏重那个
没错,结果你已经猜到了—–修建万里长城和阿房宫,以基建投资拉动内需。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7明末清初,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叫毕矮,常与财主作对。
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的坏话,恰巧毕矮路过,就走进去,说:“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
周道胜忙问:“毕老兄,什么怪事呀”
毕矮说:“我邻居的一只狗,近来专门偷吃书画。今天,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画都拿出来翻晒,不料全被这狗吃了,主人杀死这狗,剖开它肚子一看,你猜里面是些什么哈,一肚子的坏画(话)。”
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哈哈大笑起来。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8有一天,孙财主准备设宴请客。长工毕矮跟他上街买菜,买了整整一筐鱼肉。
回来路上,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那黄狗窜过来猛一口叼走了肉。孙财主命毕矮去追。毕矮追了一会空手回来说:“唉,真是瘟狗有福!”
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你说什么”
毕矮说:“喏,我们当长工的,一年到头拼死干活,从没吃过一顿肉,这下正如你东家所说,‘命里注定’,没福气呀。”
财主点头道:“对!吃肉有吃肉的福气。我为啥酒肉不断
这是‘命中注定’的!”
毕矮笑道:“东家,那死瘟狗把肉叼去,像你一样,嗨嗨,也有吃肉的福气哩。”
财主愣了。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9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
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
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
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
吟送了两句诗:
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0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如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江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
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知府十分尴尬。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1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于是,雇一小船,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
一日,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桅杆上挂着“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回避。郑板桥自言自语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职。不都是‘奉旨’吗
你神气什么”于是,拿了一块绸绢,书写“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到桅杆上去。
官船上的,是朝廷一个大奸臣的儿子,叫姚有财。此人虽不学无术,但仗着老子的势力,捞了个乌纱帽,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这时见一只小船的桅杆上挂着“奉旨革职”的旗子,觉得奇怪,一打听,原来是郑板桥,就派人向他索字画。
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欺压搜括百姓外,别的一窍不通,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开头一字,连起来是“有财缺德”。姚有财接过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2有个小和尚,三更半夜拿根长竹竿跑到院子里,对著夜空又挥又打,闹得不可开交。 终於,惊动了老和尚。老和尚喝问道∶「三更半夜不睡觉,你在搞什麽鬼」小和尚诚惶诚恐鼓起勇气的回答∶「师傅,我想要天上的星星,可是,不管我怎麽努力的挥打,始终就是打不下来……」老和尚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大笨蛋,连这麽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真是蠢得不可原谅。站在那种地方怎麽打得到…。 你不会爬到屋顶上。」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3杨大年长得挺精神,特别是他的胡子又密又长,都过了胸脯,真叫漂亮。 天下了早朝,杨大年从皇宫里出来,正好碰上了丁谓。丁谓看着杨大年 的那把长胡子,就跟他开玩笑说: 内翰拜时须扫地; 内翰,就是翰林。意思是说,你这个大胡子翰林,向皇上磕头下拜的时 候,长胡子就跟笤帚〔tiáo zhǒu〕 似的直扫地。这个丁谓是个什么人呐 这可是个大人物!丁谓和奸臣王钦若几个排挤抗辽〔北方的辽国〕 宰相寇准, 末了他当上了宰相、晋国公。丁谓和王钦若,还有三个坏家伙,被人们叫做 “朝廷五鬼”。 杨大年对这个“五鬼”里头的“大鬼”,早就恨透了,他看了丁谓一眼, 冷冷地对了这么一句: 相公坐处幕漫天! “相公”,指宰相丁谓:“幕”是大帐子。杨大年在说,你这个宰相净 排挤好人,独霸朝廷,真能一手遮天! 丁谓一听杨大年拐着弯儿骂自己,挺有气。可又一想,这是自己招出来 的,也没法发火,只好干笑了几声。 据宋欧阳修《归田录》。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4鲁班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爸爸买不起木头给鲁班练手艺。
没有木头也难不住鲁班,冬天河里的水结冰的时候,鲁班就拿着刨木头的刨子,去河里“刨冰”。
有一天鲁班刨冰回来,刚进门,他爸爸就拉住他的手说:“班儿啊!下次别再去河里刨冰了!”
鲁班说:“老爸,为什么不让我去河里刨冰呢”
鲁班的爸爸说:“你这孩子杂就是个死心眼呢!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刨冰,河里的冰那么厚,都被你刨出个大窟窿来了,刚才你二大爷‘鲁智深’来告状,说他家的猪早上出去散步,结果掉进你刨的冰窟窿里淹死了。”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5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篇16北宋有个诗人叫王琪〔qí〕,他年轻时候挺傲气。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老觉着自个儿能耐大。 有一天,他到一个花园去玩,看见一片竹林子,竹子绿绿的,长得真好 看。王琪看了,马上想了个联句。提笔写了出来: 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王琪把耷拉下来的竹叶子比作宝剑,直直的竹竿比作长枪,比方得还算 形象。他拿这副联句让朋友们看,大家伙儿全夸他写得好。王琪美滋滋地把 对联贴在了屋里墙上。他还吹出这样的大话:“谁要是能改一个字,我白送 他十两金子!”多狂啊。 过了些天,大学士苏东坡上他这儿来串门,看见了对联,可没言声。王 琪装模作样地对苏学士说:“我写的这两句,请学士指教。” 苏东坡微微一笑,对王琪说:“联句比方得还不错,可惜就是十根竹子 才一片叶儿!”王琪细一想,可不是嘛!自己写的是“千叶”、“万竿”, 叶儿少竿儿多,平均十根竹子才长一片叶儿,这叫什么竹子呐!王琪的脸一 下臊得跟大红布似的,一个劲儿地向苏东坡道谢,连声说:“提得好,提得好。” 打这儿起,王琪再也不狂了,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往后,他成了个有真 才实学的诗人。 据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
;枇杷琵琶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错写成琵琶。
县官失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从前有一个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却官运亨通,连升三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年大比之时,这个大老粗看到别人都急急忙忙地上京赶考,他也装模作样地去赶热闹。当他走到京城时,天已经黑了,城门已经关了,他进不了城,就坐在城门口哭。恰好这时碰到皇太子巡城,看到他哭得很伤心,就问是怎么一回事。他把情况说了一遍,皇太子看他是来应考的举子,就把他带回宫中,第二天派人把他送到了主考官那里。主考官一看是皇太子送来的人,所以不看文章就把这个大老粗取成了头名状元。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番邦国家派来使者,送上一张皮兽皮,说中原如果认得这是什么皮,就两国交好,如果无人识得,就要派兵开战。朝中文武无一人认得这到底是什么兽皮,皇上十分着急。有人说:“新科状元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何不宣他前来看看。”皇上马上宣他上殿,他看了半天也认不得是什么皮。就随口说了一句:“狗屁。”番邦使者一听大惊,中原竟有如此能人,认得这是狗皮。只好连忙赔礼,表示两国修好,岁岁来朝。皇上见化解了一场干戈,龙颜大喜,就给大老粗升官一级。
这一年大老粗的主考官过生日,很多人都给主考官送了祝寿对联,大老粗也请人帮忙写了一副祝寿联,谁知帮他写祝寿联的人跟这个主考官有仇恨,就写了一副骂主考官的对联,当时主考官根本没有看谁写的对联的内容,就一并收藏起来。过了一年主考官被人参了一本,说他阴谋造反,被罢官。抄家时,把原来别人送的那些祝寿联也抄了出来,一看搜有的祝寿联都是恭维主考官的,唯独大老粗写的那一副是骂他的。皇上认为,状元公有先知之名,早就知道他要造反,所以一年前就骂他了。于是又给大老粗升官一级。这正是:
运气来,大老粗连升三级,
倒霉时,主考官削职布衣。
周武王
前1023年,周武王率盟军渡过黄河,与商军在牧野决战,这是周与商的一场大决战,商军人数虽多,但就因商纣王不得人心,导致军队临阵倒戈,反作了周武王的先驱,带领他的军队攻入朝歌,是役,纣王大败亏输,万般无奈,鹿台自焚。
牧野之战大概情况就是如此,周武王也是在牧野之战后建立周朝的,周代商好像就这么简单,那么,在这么简单的事件当中,日本汉学家还能闹什么笑话呢?
不得不说,这位日本汉学家考证的非常仔细,他认为,关于武王伐纣的记录,《史记》等比较普及的史料当中记录的也不是很详细,倒是成书于周朝,与《竹书记年》一同出土的《逸周书》,对这件事倒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逸周书》当中对牧野之战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咱们不必细说,单说一下书中记载的,有关武王伐纣时取得的战果。
牧野之战
《逸周书·卷四·世俘解》有云:……武王遂征四方,凡憝(读“对”,灭)国九十有九国,馘磨(读“国模”,生祭俘虏)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什么意思?
日本汉学家在《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的第二章《周王朝的历史》当中,对这一部分作了解释,其中关于数字,他的解释是:武王伐纣,灭九十九国,生祭俘虏一亿一十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抓获俘虏三亿一万二百三十人,臣服六百五十二国。
灭国、服国倒没什么,九十九,六百五十二或者极言其多,即便略有夸张,相差也不是很大。
唯独生祭俘虏一亿一十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抓获俘虏三亿一万二百三十人,日本汉学家就认为很有问题。
大禹
这位日本汉学家的想法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夏商时期“书策不存,无以考之”,没法准确知道有多少人口,只能根据一些古籍资料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推算。所以,关于商朝的人口,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后汉书·郡国志一》有云: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什么意思?
夏初,人口一千三百五十余万,九州之内,有上万个诸侯国,夏商时期,诸侯领地有个百里就算是大国,五十里,三十里甚至更少也多的是,由此可知,所谓“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也不算怎么夸张,所以平均下来,一个诸侯国人口大约就在一千三百五十余人上下。
那么,到了商呢?
商汤
《吕氏春秋·用民》有云: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到商朝始祖商汤时期,大约因为夏桀十分残暴的缘故,诸侯国减了三分之一,人口也就只有四百余万;传六百年到商纣王,同样,《后汉书·郡国志一》有云:又遭纣乱,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又减汤时千三百矣。
到了商纣王时期,因为兼并,征伐,诸侯国又少了一半,即便当时诸侯国的规模有所扩大,但连年战争,人口减少简直是一定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商末,到武王伐纣时,天下人口大约就在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最多不超过四百万。
退一万步,就算四百万,而且这四百万人口全部跟周武王作对,周武王伐纣时,生祭以及抓获的俘虏,怎么着也上不了亿,而且还四五亿。
纣王
根据上述背景,日本汉学家便由此断言,《逸周书》或者由于政治需要,记载的内容很是夸张,他的原话是“以上文中记载的内容多少有些夸张”,这位日本汉学家在国际汉学界当中的地位很高。
所以,也因此误导了很多人,并得出“武王伐纣时编了个一个谎言,一个流传三千多年谎言”之类的结论。
但是,也许是因为中外文化差异的原因,这位日本汉学家在《逸周书》的翻译上,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什么错误?即引文当中出现的“亿”,现在,“亿”在千万以上,当然是个庞大的数字,可古代,尤其是上古,“亿”只做十万讲。
因此,这段文字翻译下来应该是:武王向四方征讨,计攻灭九十九国,杀敌一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生俘三十万又二百三十人,总计征服六百五十二国。
大致是,武王在整个儿伐纣过程中,总计杀敌17万有余,俘敌30余万。与商末最多400万人口相比,这个数字即便有所夸张,也是比较靠谱的。
日本
所以,日本汉学家在《逸周书·卷四·世俘解》中关于数字的解释就成了一个笑话,一个误导很多人的笑话。当然,这个小毛病掩盖不了这位日本汉学家的成就,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声音。
避讳一说起源于周朝,但当时并没有形成制度。直到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后,君主专权加强,君主一切至高无上,名字当然也就不能和万民相同或同音
避讳的总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也就是说,凡是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都要考虑避讳。尊者,主要是指帝王(包括帝王的父、祖)及高官的名字;亲者,主要指的是自己直系亲属中的长辈,特别是父、祖的名字;贤者,主要指的是师长的名字。
比如,五岳之一的恒山,因为与汉文帝刘恒的名字相同,从而被汉朝强行改成了“常山”。
秀才这个词,在东汉一朝因要避开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被改名为“茂才”。
由于避讳的等级严格,方式又多种多样,因而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因避讳而产生的大笑话。
东晋时,权臣桓玄在家里招待一位客人,席间应酬之际,酒有点冷了,由于这位客人不能喝冷酒,就对一旁的仆人说:“把我的酒温一下。”
这句话刚出口,对面的桓玄却突然放声大哭。客人吓了一跳,连忙问他怎么回事,桓玄也不说,只管哭,直到把酒温好了才停下。
过了一会儿,酒又凉了,客人又小心地问桓玄:“我的酒还要温一下,你的也温一温?”
谁知,桓玄又放声大哭,哭得声嘶力竭,客人吓坏了,这酒我还是别喝了,赶紧走吧!
这桓玄到底为什么哭呢?客人后来才想起来,原来桓玄的老爸是大司马桓温,自己当着人家的面张口闭口地“温一下、温一下”,难怪人家会温一次哭一次。
据明人陈耀文的《天中记》记载,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钱良臣有个儿子,少时即好读书,为了避讳父亲的名讳,他读书时遇到“良臣”两字便改称“爹爹”。
后来有一次,老师让他在教室里念书,恰好读到《孟子·告子下篇》,当钱良臣儿子读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的时候,直接读成了“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当场的师生们均大笑不已。
明朝末年,有个湖广巡抚叫宋一鹤,他在给自己的上司杨嗣昌(1588年—1641年)写报告的时候,署名却从来写的是“宋一鸟”。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上司杨嗣昌有个更牛的老爸叫杨鹤(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宋一鹤也就只能化鹤为鸟了。
山中多菱角描述的是一个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的寓言故事,通过这篇寓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勉强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
故事:菱生山中
北方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有一天参加宴会,席间摆有菱角。他不知道怎么吃,就连壳一起放进了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把壳剥掉。”那人觉得不好意思,就自护其短,说:“我知道,我带着壳吃,是为了清热败火。”别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山前山后,到处都是!”
古代民间笑话故事
本文2023-10-20 16:14: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