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大全治烂脚丫怎么治能除根
脚气治疗,第一是需要用对药,第二是涂抹的力度有足够,第三是用药时间的要足够长,足以杀灭潜藏皮肤浅层的真菌。目前来说,脚气首选局部治疗,外用各种抗真菌药物,每天1-2次,疗程4-6周。对角化过度型可联合应用角质剥脱剂。
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合并细菌感染时要先控制细菌感染,再抗真菌治疗。合并湿疹时抗过敏和抗真菌治疗同时进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口服药物的特殊性,肝功能不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如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建议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扩展资料
要预防脚气,需时常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穿戴透气性好的鞋袜,同时要请更换鞋袜;尽量少打赤脚;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席丽艳教授则特别提醒:在公关场所,如洗浴中心、酒店或者是海滨浴场都会提供拖鞋,这类拖鞋实际上很多人穿过。
如果未经严格消毒,极大可能会导致感染脚气。席教授强调,脚气顽固,很难彻底治愈,做好预防更关键,建议网友们尽量避免使用公关场所中未经消毒的公用拖鞋。
人民网-脚气反复难根治?专家支招助你巧妙去脚气
对于脚气的治疗推荐一种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
🛀高锰酸钾泡脚
可以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泡脚,通常半盆水加入半片高锰酸钾药片,或者是几粒高锰酸钾颗粒,以颜色化开为淡紫色为准,每天泡脚10分钟。
👣足宜舒外用
之后再外用足宜舒涂抹,注意患处和周围皮肤都要用药,植物成分不会对脚气糜烂者产生强烈刺激,并且可以长时间抑菌,防止真菌繁殖,一般4周左右即可根治。
🔪切断感染源
脚气还有一个让人烦恼的特点,特别容易复发,脚气刚治好,过一阵又犯了。其实脚气也能根治,最重要的是切断感染源。在抹药时不能见好就收,一定要根据医嘱坚持抹药,抹药时范围也要足够大,不能仅涂抹患处。
脚气困扰着很多男性,有哪些办法可以有效治疗脚气?
治疗脚气以足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水杨酸类散剂泡脚为主。严重者需内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脚气也就是足癣的通俗名称,是夏季的常见疾病。有传染性,接触患者的鞋袜可传染。
a
多由于足部感染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等引发。脚臭、瘙痒症状常见,皮损多为水疱、脱屑、糜烂等偶有合并细菌感染出现脓疱。
治疗主要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软膏、特比萘芬软膏、咪康唑软膏等,治疗周期在7天以上,病情好转后要再坚持使用一周。
水泡型也可以使用复方水杨酸散剂,用沸水分解药剂后泡脚30分钟以上,促使角质层脱落,去除表面的真菌。
b
若病情反复难治愈,应当合并口服抗真菌药物,具体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除表面真菌是治疗的目的,内服和外用是常用的方法。
脚气又叫足癣,是足部感染皮肤癣菌以后出现的真菌感染类疾病。临床上脚气又分为三型,分别是水泡型、浸渍糜烂型、干燥脱屑性。
不同类型的脚气,治疗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治疗脚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每一种不同类型的脚气,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比如对水疱型或者浸渍糜烂型,可以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或者塌渍,也可以用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中药水,收敛这些水泡或者浸渍糜烂渗出的情况,然后外用抗真菌的药膏。
c
而对于干燥脱屑性的脚气,直接可以用外用的抗真菌药膏,比如联苯苄唑乳膏、布替萘芬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必要时可以配合抗真菌的药物口服,比如特比萘芬片或者伊曲康唑胶囊等。
人的足部因为要穿鞋,不透气所以容易滋生细菌,产生脚气。患上脚气以后会长水泡,时常还会发痒,越挠越痒,十分难受。而且脚气还很容易传染,所以产后女性有脚气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到新生儿。那么产后有脚气该怎么办呢?
👣白米醋泡脚
每天用白米醋泡脚1-2次,每次半小时,自然晾干后,抹达克宁或兰美杼,症状消失后再坚持7-10天。
👣外用药物
孕妇有脚气,不适合用口服药物。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可以使用新洁尔灭消毒液稀释后浸泡,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并口服21金维他。不影响怀孕。
👣白萝卜熬水洗脚
可用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忙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盐水姜水洗脚
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数分钟,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
👣麦饭石擦洗
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日常注意事项
平时注意每天换鞋,最好是两双轮流穿,注意鞋的干燥,每天回来后放置通风处,隔天再穿。脚气患者应该要饮食的清淡。凡是皮肤类疾病,基本上都要保持饮食的清淡,并不是需要忌食很多东西,而是避免食用过多的调料、添加剂。
民间偏方大全治烂脚丫怎么治能除根
本文2023-10-20 17:54: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