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武汉的古今名人有哪些?,第1张

以下这个表单是摘抄自“武汉”字目的,但是我看了下,有部分是武汉工作,不是武汉籍的,而我整理的那些人是百科里没有提到的,希望有所帮助。

武汉籍名人:

政治界:春申君黄歇、黎元洪、黎绍基、吴仪、项英、熊廷弼、孙必干、费胜潮、彭孟缉、李焕、张茜等;

体育界:李娜、姜山、潘兵、朱本强、吴迪、李婷、余丽桥、周弈妙、伏明霞、周继红、于芬、童辉、肖海亮、胡佳、王鑫、高崚、田秉毅、韩爱萍、杨维、王晓理、陈静、乔红、刘黎敏、石晓铭、赵菁、蔡晟、张军、郑斌、邓卓翔、荣昊、曾诚、谭斯、周燎、梅方、吴龑、张稀哲、雷腾龙、柳大华、洪智、汪洋、李智屏、李喆、鲁佳、郑李辉、黄力平、郑攀、田源等;

娱乐界:韩箐清、徐小凤、任贤齐、李玟、徐帆、刘亦菲、许晴、袁弘、余少群、邵兵、李宗翰、朱桦、田原、彭坦、周觅、莫艳琳、李琼、贾一平、唐一菲、刘雨欣、程莉莎、范立欣、姚贝娜、缪杰、吴婷等;

戏剧界: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夏菊花、关栋天、何祚欢、田克兢、陆鸣、周锦堂等;

主持界:撒贝宁、朱轶、曾子墨、官琳等;

美术界:唐一禾、吴伟、曾梵志等;

文学界:熊伯龙、文泽尔、郑明娳、当年明月、蒋方舟、严文井、岳建一等;

哲学界:程颢、程颐等;

科学界:田长霖、黄锷、李培根、涂长望、朱光亚、桂希恩、王小村、恽子强、王承书、陶宏开、刘永坦、石元春、杨弘远、龙乐豪、胡文瑞等;

企业界:刘歆生、黄有龙、陈一舟、孟凯、吴圣、孟庆南等;

宗教界:释本焕、智宗等。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朱简章 :五代时期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故实及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

熊廷弼(1569~1625):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楚党。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

注:这个人,我希望您能够认真了解下,因为他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将领,我对他的军事才能非常敬仰

张裕钊(1823~1894):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廉卿,湖北武昌人。精诗文,善书法,其书写魏碑成就最突出。他学习北魏《张猛龙碑》、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和隋《淳于俭墓志》,更刻意于北魏《吊比干文》等。他的书法,结体方整险峻,用笔外方内圆,浑穆逋峭;但有时稍兼行书笔意,转折方硬,变化较少。康有为对张裕钊书法评价极高,后来也有人认为康有为的推崇有过誉之嫌。著有《濂亭文集》、《濂亭遗文》、《濂亭遗诗》等,后人重刻,合为《濂亭集》。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徐海东:武汉人,建国后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尤其擅长游击战。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注:这个我不太认为与政治有关

张裕钊(1823年-1894年):字廉卿。湖北武昌东沟镇龙塘张村人。近代散文家、书法家。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后入曾国藩幕府,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合称曾门四弟子。工书法,用笔外方内圆,学北魏《张猛龙碑》、《吊比干文》,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以及隋《淳于俭墓志》。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说:“湖北张裕钊,其书高古浑穆,点画转折,皆绝痕迹,而意态逋峭特甚。其神韵皆晋宋得意处。真能甑晋陶魏,孕宋梁而育齐隋,千年以来无与比”。有日本弟子宫岛咏士。著有《濂亭文集》、《濂亭遗文》、《濂亭遗诗》等。

胡戈(1974年7月13日-):湖北武汉人,电子音乐和视频作者。2010年后,从事商业广告制导与演出,最出名广告系列作品为七喜。著名制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严文井(1915年10月15日-2005年7月20日):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著名童话作家。

彭修文(1931年-1996年12月28日)”:湖北武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管弦乐团的奠基人之一。

李绪鄂(1928年10月-2001年4月):湖北武汉人,中国的航天技术与导弹技术专家。他曾是中国洲际战略导弹及固体潜地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曾任航天工业部部长,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欢迎追问

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最负胜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火炉之成因

为什么夏天的武汉给人的感觉十分难熬?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火炉”。

二、地方文艺

1、汉剧

汉剧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也叫“汉调”,俗称“二黄”,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

汉剧的主要声腔为“西皮”、“二黄”。“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主要由汉调艺人创造、发展,并与“西皮”合奏,从而开创了以西皮、二黄为主的皮黄声腔系统。“西皮”一词,最早见于清代张亨甫《金台残泪记》(著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谓:“甘肃腔”曰“西皮调”。西皮源出陕西梆子。西皮、二黄合流,最早见于清代叶调元《汉皋竹枝词》(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说明当时不仅是西皮、二黄合奏,腔调板式已渐趋完备。

汉剧在嘉庆、道光年间进入兴盛时期,科班迭起,名角辈出。并依流行地区划为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个路子。

汉剧分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汉剧有上千个传统剧目,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汉剧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两类声腔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调和特定腔。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串打”很有特色,配以马锣,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串打”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颇见效果。

2、楚剧

楚剧旧称“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在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20年进入武汉后,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逐步发展提高,1923年改为丝弦伴奏。解放后,音乐上有所革新,丰富了板式,发展了“小调”,吸收了“高腔”,形成了“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

3、湖北评书

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  

湖北评书流布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岗、宜昌等地区也有一些艺人从事演出活动。湖北评书的兴起,据前辈艺人说,并参考民国初年《夏口县志•建置志》记载,明崇祯八年(1635),汉阳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汉口市区)督修拦水长堤期间,有艺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说书,很受欢迎。从此说书在这里打开了门户。湖北评书的繁荣发展开始于清同治年问。至光绪年间,洋务派在武汉建立大型工业,修建京汉铁路,市镇经济有了发展,人口骤增,使评书有了大量听众。当时武汉三镇的茶馆都争相邀请评书艺人演出。当时汉口以说书驰名的有任春山、顾轩南,后来他们各收艺徒,各立门户,流传范围逐渐扩大。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类书目:一是根据演义小说讲述的“底子书”和在这种基础上加工发展的“雨夹雪”,;一是艺人自编自演的“路子书”,只求情节惊险热闹的“路子书”的崛起,妨碍了对一些名著的加工钻研,说“底子书”的也逐渐减少。但由于“路子书”是自编自演,艺人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如,促进了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评书讲述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4、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不同,以唱为主,夹以说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边唱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市北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建筑指1861年汉口开埠前的建筑。据统计,武汉现存的古建筑为四塔(洪山无影塔、洪山宝塔、胜像宝塔、石榴花宝塔)二桥(白洋桥、保寿桥)一牌坊(汉阳共勉街石牌坊)。

1、洪山无影塔:位于武昌洪山公园内。古称兴福寺塔,因原在兴福寺内,故名。传夏至中午时分,此塔无影,故称“无影塔”。为武汉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石塔。始建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塔身八面均雕刻有佛祖、菩萨、罗汉、力士、供养人等造像。1963年因塔身倾斜,被从洪山东麓省军区大院移至西南麓武昌洪山公园内复原,此塔为我国少数存留古式石塔之一。塔高11米,八角八面,实心塔身、斗拱飞檐,已经风化驳脱。塔上佛龛,已无佛影。塔身两行石刻,字迹模糊,大致看出右侧为“兴福禅寺重X开山当代住持……”,左侧是“浴佛日XX寺知事僧X杰谨题”字样。该塔是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全部用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高11.25米。塔身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使塔身稳健美观,遮而不露,是典型的“密檐式佛塔”造型。

2、洪山宝塔: 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宝通寺的东北面。原名临济塔、灵济塔。为纪念灵济慈忍大师而命名。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塔随宝通禅寺改名为宝通塔。俗称洪山宝塔,因坐落洪山之故。该塔由元代该寺住持赠缘寇为纪念开山祖师慈忍法师募建。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动工,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竣工,历时十一年建成。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完工。11953年进行了维修。塔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石塔,八面七级,逐层收分,高456米,塔基周长373米。塔顶系65吨紫铜铸就。塔身内部每层每面都有窗口,从底层到最上层有旋转式石级可登。为省级保护单位。

3、胜像宝塔: 也叫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位于黄鹤楼正前,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似灯笼,又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燃灯为关羽水军导航的传说,曾被误封“孔明灯”的称号。因为该塔分地、水、火、风、空5轮,故也称“五轮塔”。有时还被称为“大菩提佛塔”。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明清两代,白塔与黄鹤楼同立在蛇山头,相映成趣,闻名于世。清光绪年间,黄鹤楼被火焚毁,白塔幸存。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白塔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白塔又被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入口处内。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石榴花宝塔: 石榴花塔在龟山南麓汉阳公园内。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明清两代曾重修,1918年又修。原在添福巷,1964年移此复原。现塔屹立重台前中央,高约4米,底径1米许,全为青石所砌,三层六面实心,浅檐微翘。第三层正面镌“石榴花塔”四字,第二层正面刻碑文,后面附“迁移小志”,皆为楷书。通体稳健挺拔,玲珑娟秀。塔后和两侧,簇拥四排数十株石榴树。

5、白洋桥:位于洪山区和平乡。石拱桥,红砂条石砌筑。引桥和桥面青麻石铺垫,桥中砌有砖石,上垒麻石护栏。全长约50米,宽10余米。始建于唐朝,明弘治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和民国四年曾对此桥进行过两次维修,桥侧立有明万历年间和民国初年碑记各一通,为武汉市文物保护。据《武汉公路史》记载:“明正统元年有司岁做木笼纳土石于两岸为墩,建造本桥。后柱陷桥断,往来者仍涉足而渡。明弘治十七年,江夏县官周玺路经北洋渡,见待渡者达二三百人,过渡者非五升谷不渡,终因舟小人多争涌而上乃至翻沉,周向其友陈延英叙说所见。创导修建石桥。”

6、保寿桥:位于汉正街药帮巷。始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山陕水烟号商人集资加以重修,重修后的保寿桥宽丈余,长三丈,条石桥面。在青石桥栏上,一面刻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另一面刻有“保寿硚”三个楷书大字,现桥身和拱已埋入地下,桥面已铺水泥,成为巷道,两侧已被砌入商户墙内,保寿桥的栏杆成了店铺的门坎,损毁十分严重。为武汉市的市级保护文物。

7、汉阳共勉街石牌坊: 原位于汉阳共勉街,明代遗物,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因建住宅楼被迁几十米至附近今址。共勉街原是汉阳县学所在地,明清时为考场,亦称“贡院”。原县学前的青石牌坊称“贡院坊”。共勉街牌坊为四柱三间式石牌坊,每间下开一矩形门洞。坊柱顶有石式石牌坊,每间下开一矩形门洞。坊柱顶有石雕饰。

武汉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以下这个表单是摘抄自“武汉”字目的,但是我看了下,有部分是武汉工作,不是武汉籍的,而我整理的那些人是百科里没有提到的,希望有所帮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