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诗经留传至今的原因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经》开篇,这部历经两千多年的文学古籍,到今天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的奠基之作。但是,这部文学宝典得以流传至今,还有着非常的经历和故事,这中间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就是毛亨、毛苌叔侄俩。
《诗经》是由孔子收集删定后传给子夏,其后传给曾申,曾申传给李克,李克又传给孟仲子,历经根牟子、荀卿、之后传给毛亨。毛亨恰逢秦始皇坑儒焚书,不得不仓皇北上,到了河间(古时属赵国的武恒县),据说今天的河间市诗经村就是毛公隐居之地。其间毛亨的侄儿毛苌逃到了山东昌乐,叔侄俩隐姓埋名互不往来,就此得以躲过了灾难。直到汉惠帝发布了撤销“挟书令”的律令,毛氏才得以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人们称毛亨为大毛公,称毛苌为小毛公, 当时,西汉河间王刘德遍求天下“善”书,在忽然听说在他的辖区居然有这么一位能够诵经解义的大贤,大喜过望,“礼聘再三”,请毛苌出山,封毛苌为博士,并在都城乐城东面建造日华宫(今泊头市西严铺),北面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讲经,传授弟子。当时讲解《诗经》的主要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河间毛亨4家。但由于毛诗传继儒门正宗,解经往往与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训诂平实,准确、简明、便于传习,所以,独有毛诗流传下来。
毛苌卒年无从查考,但他死后未能葬归故里。一说毛苌后来官北海太守(今山东昌乐东南);一说其最后聘任河间太傅,后葬于国都乐城附近。不过,河间的家乡人为了崇仰祭奉,于诗经村及君子馆的西北面修建了一座毛苌衣冠冢,称“毛精垒
”;亦有考证,认为此地即为毛苌墓,以上二说《河间府志》、《河间县志》均有记载。为了表示对毛公的崇敬,村子名为崇德里。直到雍正三年,由于递铺(驿站)设此,方改称三十里铺(今河间市三十里铺)。
昔日到了河间三十里铺,老人们诉说这段历史都流露出自豪的神态,民间也有很多流传故事,但因为历史久远,没有具体考证,这里没法一一列祥。但毛氏对于《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的,这一点,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幸事。历史上的河间府本已有名,但很少有人提及毛氏,更不知道那里还有个诗经村,其实,河间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容留了毛氏以及保存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
不是变化趋势,应该是直接换成了神马啊。请百度剃发易服,汉服,华夏衣冠等。女子的很多款式也是直接灭亡,剩下一个上衣后来变成了民国前期那种,像是现在跳秧歌用的。除了配裤子就剩下马面裙和百褶裙了。神马高腰,中腰,齐胸连戏服上都不见了,更何况男子的各种服饰压根就不允许穿啊。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代,特别是在第八章“唐朝衰落”一章中,重点突出安史之乱和潘镇割据,对均田制瓦解的影响仅仅涉及两税法,用墨很少,使学生不能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中去理解,笔者认为教材中应补充有关均田制的一些内容,使学生对均田制与唐朝的盛衰有明确的认识。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收入,624年,唐高祖下令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代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是;
(1)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废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受田三十亩,尼姑、女冠受田二十亩。
(2)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和五品以上的官员,依照品级可受永业田五顷至一百顷。有战功者,可依照,勋级受勋田六十亩至三十顷。另外,各级官府还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充作官署的费用。
(3)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老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出卖永业田。迁入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垲的,并准许出卖口分田。
均田制并未触动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对农民的授田只限于无主荒地。农民所受土地大都达不到法定数额。但一般说来,农民都从国家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授田。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土地占有状况,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在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管户和工商业者,这说明这些人的地位在逐渐上升,变成了均田农民。均田制取消对奴婢、部曲的授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地主乘机占有大量土地的机会。
均田制是唐朝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役期的最高限额,特别是“输庸代役”的规定,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这都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均田制也是府兵府存在的基础。府兵制始于西魏、北周、隋唐虽屡有变更,但都相沿不废。唐代的府兵制是:基层单位是折中府,全国共有六百三十四府,分隶中央十二为统率。十二卫各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十。大将军是府兵的最高长官,直接受皇帝节制,每府兵额八百人至一千二百人不等,编制单位有团、族、队、火。军府绝大部分驻京师附近,意在“居重驭轻”加强中央集权。唐代的府兵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兵农合一,兵士均田制农民中选拔,被选中者,免其祖庸调,士兵自备军诫从军征战,虽然兵役负担很重,但由于他们尚能分配到足够的永业田、口分田,府兵本人也能够免除租庸调。因此他们的经济比较优裕,这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使兵源有了保证。第二,中央十二督率各府,军府又相对集中于京师附近。第三,战士平时有训练,保证了战斗力。第四,府下有兵,但无调动权利,将帅受皇帝之旨有统兵之权,但事毕“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不能长期控制士兵,士兵因“取之土著,恐累亲族”,所以也不敢“外叛内侮及杀帅自擅”,因此在府兵制下不会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它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的稳定。
到唐高宗晚年和武则天统治时代,由于土地的兼并及皇帝对官僚无限制的赐田等众多原因,均田制逐渐破坏,府兵受田很难满足额,这样他们的经济就逐渐衰颓下来,农民难以承受当兵从征的负担而逃忘。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开始招募职业士兵,称之为“长征健儿”,从此以后,更番戊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生制的职业士兵。他们长期受将帅控制,由于“师不土著,无家族知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成为叛乱割据的工具。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将帅兵权太重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镇压安史之乱过程中,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唐中央力量大为削弱,强大的藩镇不时反叛中央,彼此互相攻战,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面衰的转折点。它的发生一是唐朝天宝年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的产物,二则是府兵制瓦解的产物,而府兵制的瓦解有根源于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对均田制又是一次大破坏,这使均田制更难于推行,反映在赋税制度上,780年唐政府所推行的两税法代替了组庸调制,这也就等于宣布均田制彻底破坏了。
总之,均田制的推行,促使唐朝的繁荣昌盛,均田制的瓦解又导致了唐朝走向衰落。
分析诗经留传至今的原因
本文2023-10-20 19:09: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