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九次北伐 重回汉唐的荣光
大明王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由中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代表了中国农耕民族最后的荣光,其巅峰时期,号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被近世称之为刚明。而大明的荣光,自其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的九次大规模北伐始。
第一次北伐(1367年)——建国之战
这次北伐,实际上是北定中原之战,是朱元璋集团在扫平江南群雄后,对元王朝发起的战略决战。1367年还是西吴王的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北伐中原,攻占元大都,收回了自五代以来丢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随即在1368年于南京即中国皇帝位,建立大明,其后徐达西进兰州,常遇春北克元上都,明军各部逐步克定中原,完成了对中华疆域的初步统一。
第二次北伐(1370年)——宜将剩勇追穷寇
大明建立初期,元顺帝逗留北境地区,企图再次入主大都,于是,朱元璋再次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汤和、邓愈为副,分两路进攻北元,可谓精锐尽出,徐达率军入定西,歼灭元军王宝宝部;李文忠部出居庸关,攻克北元临时都城应昌府,元顺帝忧惧病死。此役过后,近塞地区再无元军主力。
第三次北伐(1372)——铁木真子孙的觉醒
为了彻底消灭北元势力,明朝君臣于1372年再次发动北伐,正式出师大漠,此次兵分三路,徐达统中路军、李文忠统东路军、冯胜统西路军,但此时远离中原温柔乡、退回大漠的铁木真子孙已恢复了祖先的血性,集结重兵抵抗明军。此次北伐除了西路军前锋傅友德横空出世,颇有斩获外,东路军得失相当,中路军更是吃了败仗。
第四次北伐(1380)——小试牛刀
吸取了上次冒进的教训,明军迅速转变策略,暂取守势,在得知西线元军有南侵倾向时,朱元璋命沐英率陕西明军,渡过黄河,急行军突袭元军,俘敌而还。
第五次北伐(1381)——再次进攻
对塞外元军的又一次进攻作战,以徐达为大将军,汤和、傅友德为副,沐英为先锋,逐北数百里,大胜而回,此后的塞北元军开始了游击战术,明军来了就跑。
第六次北伐(1387年)——收复辽东
北元太尉纳哈出,用兵十余万,占据东北,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出师东北,一路凯歌,收降纳哈出,自大唐后中原军队再次开进辽东,并建立辽东都司,初步完成了从东路包抄北元的战略。
第七次北伐(1388年)——帝国的荣耀
借着上次大胜余威,朱元璋以蓝玉为大将军,郭英、唐胜宗为副,出师北伐,千里奔袭,与捕鱼儿海围歼北元朝廷,给予了北元政权致命一击,从此大漠无王庭,北元又回到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状态。
第八次北伐(1390年)——犁庭扫穴
朱元璋以晋王朱、燕王朱棣为主将,由傅友德辅佐,分兵两路围剿北元残部,大胜而归。
第九次北伐(1396年)——名将的传承
朱元璋派燕王朱棣出师北伐,此役也大获全胜,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在洪武朝众名将一一逝去的时候,燕王朱棣成长成了帝国北境新的柱石。
最终,在基本肃清了北元势力的抵抗后,铁血帝王朱元璋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只留下了那句“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的豪言。几年后,他的儿子朱棣接过了父亲的重担,五出三犁,再次将大明帝国推向了辉煌的顶峰!
一、古代汉服
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1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
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2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
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3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成了传统女子的服饰特点的描述 。
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兼有圆领、直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而交领有衽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所在。汉服的裁剪方法一直采用平面裁剪。没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所以无论是秦汉的大袖衣还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着后宽到及地。
二、元朝服饰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宋相似。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冕服: 天子衮冕服、皇太子衮冕服。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元朝留辫束发。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种,夏服有 15 种。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于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征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三、清代旗装
戏曲演出中的清代服饰。康熙年间已有清装在戏曲舞台上出现。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其最后一出《余韵》,剧本注明:“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时服”就是清朝服装。这出戏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金斗班首先演出。
戏曲运用清装是受到过许多限制的。乾隆年间曾禁止“演学本朝服色”的戏演出(见江西巡抚郝硕奏折,《史料旬刊》第22期)。嘉庆年间也发生过副宪下令夺优人冠珊瑚顶的事件,认为优人亵渎朝廷“名器”(焦循《剧说》)。所以,反映在乾隆末年《扬州画舫录》所记的“江湖行头”以及道光年间平署《穿戴提纲》中,清装都很少。
清末出现了一批清代故事戏,清装的增加仍然不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由于戏曲的装扮历来不注重表现某朝某代的历史细节的具体性。近百年来保留在传统衣箱中的比较明显的清装,也就是马褂、箭衣、纬帽等有数的几种,并且作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
在戏曲舞台上,清代故事戏一般并不全按清装打扮。如《连环套》,黄天霸穿了清装──箭衣、马褂,而施世纶则戴方翅纱帽、穿红蟒,基本上接近于明朝的打扮。就是穿了箭衣、马褂的黄天霸,也并非完整的清朝打扮,他同时戴的大额子、白夫子盔就不是清装。少数清装进入戏曲衣箱之后,也不限于只扮清代人物。
如《穿戴提纲》记载昆腔《昭君》:“二达子”作“时扮黄马褂”。这里的“达子”是指汉代的匈奴,可知马褂已成为装扮少数民族的通用的服饰之一了。用得最多的是杨家将一类戏中的辽邦人物。如京剧《金沙滩》中的韩昌、萧天佑,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辽邦驸马),都着清装,戴纬帽,穿箭衣、马褂。
除了少数民族外,有时汉族也穿部分清装,如《长坂坡》中的刘备。这就如同戏曲吸收了宋代的直脚幞头并不只用于宋人,吸收了明代的乌纱帽和补子圆领并不只用于明人一样,它们都成了戏曲的程式化装扮的造型因素。
扩展资料:
文化内涵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孔子在姬姓鲁国衣逢掖之衣,来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长居宋国则冠章甫之冠 。“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种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缁布冠,治理朝政所冠 。庄子则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剑服 。因此儒服又成为后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剑服成为华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汉服基本服制。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
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12幅,以应一年有12月之意,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包含很多儒家思想。当人穿上汉服,自然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此可见,汉服里蕴涵着相当的文化内涵,受“儒、道、墨、法”等纵横诸家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充分在服饰里体现出来。
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汉服”也体现出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
同时,汉服与孝文化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如《礼记》规定,父母健在的时候,孩子的冠饰衣缘不应该用白色,如果父亲去世了,丧礼完毕之后,别的孩子穿衣就没有什么特殊忌讳了,但是嫡子仍不能穿带颜色的衣服或使用彩色布缘衣边。另外丧有五服,即:斩衰(cuī)、齐衰(zī cuī)、大功、小功、缌麻。
古装摄影
古装摄影属于艺术摄影中的一部分,多是在影楼或摄影工作室拍摄的。
拍摄时,模特或消费者要换上具有古代(民国以前)元素的服装,装扮上相对而言复古的妆面和造型,通过角度、光线、表情、衣服、化妆、背景等等,充分发掘每一位被拍摄者的古典气质,从而达到复古的效果。
在以往的婚纱摄影拍摄中,古装摄影占的比重并不大,更多只是作为主婚纱外的补充,这也是广大婚纱摄影消费者对此不太重视的原因之一。不过,就当前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来看,古装摄影已经越来越多为广大新人们所看好,进而成为众多主题婚照之选,这也使古装摄影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
参考资料:
:古装
中国四大姓氏的说法,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如果要比谁古老,那么姬姓、姜姓、姚姓、熊姓,这些理应上榜。
如果要比出的皇帝,则李姓、刘姓、赵姓、朱姓,影响较大。
如果要比人数,那么根据最近的统计,李姓、王姓、张姓、刘姓没有争议。
如果要比谁出的高官多,杨姓、王姓、陈姓、卢姓,历史上都是大族。
基于不同角度、不同时代的考虑,这些都对。
如果要小院来选的话,综合考虑传承和发展,我认为李姓、刘姓、王姓、杨姓合适一些。
李姓李姓的出处,有许多说法,有出自嬴姓的说法,有出自姬姓的说法,还有起源于图腾崇拜的说法。不管哪种说法,李姓都是个古老的姓氏,先秦时期就有不少名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李耳,秦国名将李信等。
李姓最出名的,当然是出了数十位皇帝,主要集中在唐朝这个大一统王朝,此外还有大成、西凉、凉、吴、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割据政权,根据统计,李姓皇帝多达63位。
事实上,除了皇帝,李姓也是名门望族。陇西李氏源远流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中原五大士族之一,这才是他们最后能得以称帝的基础。
唐高祖李渊这一支,传承自西汉名将李广,他们的先祖李暠,在十六国时期就建立了西凉政权。他后代更是祖祖辈辈都是官宦世家,到了李渊,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李渊这支,只是陇西李氏的一支,而除了陇西李氏,还有赵郡李氏,在南北朝时期同样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氏族之一。
赵郡李氏为战国名将李牧所传,定居山东,仅仅唐朝出了17位宰相,比如著名的李德裕。
处于社会的顶端,意味着更有利于子孙繁衍,李氏逐渐往全国迁移,比如赵郡李氏就分出了六大房,往东南西北方向四散发展。
到了现代,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就人数来讲,占据第一位,不过根据近年的统计显示,李姓似乎已被王姓超过,屈居第二。
刘姓传说刘姓是帝尧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的刘姓先祖刘累善于驯龙。
比较可信的源起是刘姓出于姬姓,始于春秋时期,同样历史悠久。
善于驯龙的刘姓后裔,干脆自己成为了龙,刘姓和李姓一样,都是出皇帝的姓氏。
不过,刘姓显然还要更胜一筹。
刘姓是中国古代产生帝王最多的姓氏,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专业户。
所以有句话叫“刘天下、李半边。”
刘姓先后有多达92人称帝,另外,历史上的刘氏诸侯国也是世界最多,刘姓称诸侯王者多达1000多人。
除了众所周知的大汉帝国,刘姓建立的政权还有蜀汉、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南朝宋,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南汉、北汉等等。
因为汉朝,刘姓长时间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一。
由于刘姓的影响,还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许多原本的外姓都纷纷改姓为刘,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少数民族。
比如匈奴。
由于和亲的关系,匈奴后代贵族从母性,以刘为姓。曾经强大的匈奴与汉族融合后,又成为刘姓发扬光大的重要部分,比如前赵的开国皇帝刘渊就是匈奴贵族。
除了匈奴,鲜卑族的独孤氏、沙陀族也以刘为汉姓,还有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等。
在人口数量上,刘姓始终是大姓,从唐宋到明清,都在4%以上。
2013年4月15日,新华社公布的姓氏人数排行榜上,刘姓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排在第四位。
关于刘姓,有一句总结的话“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万姓之首”。
虽然未必人人同意,不过刘姓对中国确实影响巨大。
王姓王姓主要源自姬姓,以王族的“王”为姓氏。当然还有许多别的源流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王姓在历史上只出过两位皇帝,还都是短命的王朝。933年,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建立闽国证券,945年就被南唐攻灭。
还有一位是著名的穿越者王莽,他建立的新朝持续了15年,也是个短命的王朝。
虽然皇帝屈指可数,王姓却是无可争议的豪门世家。
在两汉时期,王姓就是闻名遐迩的望族,最著名的,大概就是琅琊王氏。
这是中国古代顶级的门阀士族,被称为“华夏首望”。
琅琊王氏在东晋发展到巅峰,直接影响政府顶层决策,史称“王与马,共天下”。虽然那个时代曾有王谢并称,但无论是在势力上、人才上、延续上,谢氏都远远不及王氏。
东晋灭亡后,王氏也没有丧失其影响力,在其后的朝代始终兴旺。
王姓皇帝出得少,其他方面却是人才济济。
王姓出皇后。历史上王姓出了36位皇后,历代排名第一,这些皇后的儿子们,又有16位成为皇帝。
王姓出得最多的是宰相,一共出了92位,这还只是统计到汉唐的数据,如果加上其后的朝代,那会更加惊人。
除了宰相,王姓还批量出产艺术家。王姓的文学家和美术家人数排在历代第一。
这一点也跟宰相人数多有关,因为古时能当上高官的,都得有文学造诣,做得拿手文章,写文章之外,古人的爱好也就那几样,画画正是其中之一,这是王姓出文学家和美术家的基础。
人数上,王姓传承到宋朝,就已成为第一大姓。根据2014年的统计,王姓有人口9468万,占全国74%,排名李姓之下,位居第二。不过根据近年的统计,王姓已重新夺回了第一的位置,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姓氏。
杨姓中华杨姓的始祖,其起源有多种说法,而其中源自姬姓这一说法是得到最多认可的一种。姬姓杨氏中,最正宗的主流就是源于弘农华阴的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弘农华阴这支杨氏正宗的来源,来自晋国公卿羊舌氏。羊舌氏的大夫羊食我得罪了晋顷公,被其他公卿攻灭。
《左传》: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羊食我跑掉的子孙逃到了华山,在弘农华阴居住下来,为了避祸,就以封地为姓称为杨氏,奉杨食我为杨姓始祖,这就是弘农杨氏的由来。
弘农杨氏也是天下杨姓主要的一支,历史上出了无数高官,甚至建立隋朝的杨坚也是出自弘农杨氏,即使到了唐宋也依然名望不减,名人辈出,是中国一大传奇家族。
杨姓也不断在全国乃至海外开枝散叶,成为中国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根据2015年2月的统计,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
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其具体表现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学说。
「君臣佐使」学说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在中医学中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等级秩序的推崇,明显带有儒家对于秩序的强调。
经学的产生与分类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他几未能幸免于难。汉代之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经学的繁荣本质上是为顺应封建统治,在汉武帝时期发展尤为辉煌,因为从儒士的地位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儒学的推崇。公孙弘是个狱吏出身的儒生,汉武帝为了提倡儒学,公元前124年,让他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前,丞相皆为列侯贵族,公孙弘出身贫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学因此成为最时行的学术。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任用或升迁,儒学独尊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经学有古今之分
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其中,「文景」时期从部分老年秦博士、儒生等处收集来的经学书籍,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
古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因其是用战国及以前的古文字所书写,故称之为古文经。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经学的流变与经学大家
经学的流变是儒士对于儒家经典不断解释注疏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学也经历不断发展流变的过程。儒家经典起源于孔子编著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最早成果,也是经学研究最早的范本。西汉初年《乐》失传,儒家经典留存《诗》、《书》、《礼》、《易》、《春秋》,因此被称为「西汉五经」。到了东汉年间,除上述五经外,另外二经究竟为何一向聚讼纷纭,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应为《孝经》与《论语》。
汉唐两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富庶的时代,也为经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唐朝开始,儒家经典中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形成「唐九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儒家经典在九经上添《尔雅》、《论语》、《孝经》,刻做石经,由此形成「开成十二经」。北宋时,承继唐代九经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迁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升格为经,与开成石经合做十三经,被称为「宋十三经」。
经学发展的高峰以及奠定经学最终构架的是「四书五经」,这一构架为朱子所定,与五经上增设「四书」,随着朱子学的繁盛,这也成为了儒家经典最为著名的编订方式,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学大家对经学发展有影响
一项学问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的思考和推动,经学的发展正式得到大儒董仲舒的推动才走上正确的发展轨迹。孔子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儒学是汉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其特点是,一方面,思想上还拘泥于残余的领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还是各种学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种学派,使统一到儒学里面来。
董仲舒生于汉景帝、汉武帝时候,西汉政治上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学术上统一的条件也成熟了。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作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董仲舒根据他的哲学观点,提出许多影响甚大的建议。这些建议,极大部分被汉武帝采纳并得到实行。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有:首先是「大一统」。董仲舒认为孔子修《春秋》,把一统当作首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义。现在学士们各持异说,朝廷无法一统,法制屡变,臣民不知所从。应将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这事实上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迎合和封建统治者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追求。
其次是「更化」。汉初基本沿袭秦朝的制度,因此有「汉承秦制」之谓,郡县制优秀。但是秦行法家政治,刑罚惨刻,因此董仲舒主张更化,要求以仁德代替严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学说代替法家学说。
再次是「推阴阳灾异」。在落后社会里,占卜术常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使《公羊》学彻底的阴阳五行化。自从董仲舒开出这一条道路,《公羊》家以外各家的经师,都认为这是一条最合时的道路,把大量迷信成分加入到经学里,藉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经学阴阳五行化,成为西汉今文经学的基本特点。
此外还有「断狱」。儒家谈德治,向来与法家刑名之学对立。董仲舒据《春秋》经义附会汉朝法律,决断了许多疑难大狱,儒法两家合流了。他的判词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流传久远,至东晋时还有人引用它来辩护自己的冤狱。
两汉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经学的传承牵系著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
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典籍地位确立与经学关系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2000多年来封建主义的主导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主要通过对儒家典籍的推崇和注疏来体现的。从孔子编订六经,到西汉五经、东汉七经,一直到宋代确立的四书五经,经学不断发展变迁,虽然在数量上变化,但主体内容仍然是儒家典籍。
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蔡陆仙也讲:「医书之有经,亦犹儒家之有六经也。六经所以载道,『辨治乱与兴衰之轨辙。医经所以昌明学术,莫不由是焉……』」
经学传承模式影响中医典籍传承
经学强调注不破经、疏不破注,株守家法、烙守师法,形成了信而好古、言必称尧舜的价值取向。董仲舒《春秋繁露》虽然自成一说,但并没有突破儒家确立的价值理念;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是对儒家经典的注疏,是对儒家理念的一脉相承。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对中医进行注疏,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标志著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
《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伤寒明理论》是对《伤寒论》的注解之作;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类经》,是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提出各自理论,或者自成流派,但是核心离不开《黄帝内经》等典籍。
春秋战国,中医有用针、用药和重切脉的三大派。西汉时代已汇合为医经和经方两大派别。在金元时代有被称为「四子学派」的四大医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刘完素创立火热论;李东垣师承于张元素,主补脾,著《脾胃论》;张子和立论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则撰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而创立了滋阴学派。
经学推动中医学理论范式的作用
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宣扬的价值理念在中医学中同样能寻找到明显的印记。董仲舒对儒学的新解释一方面是为顺应封建专制统治,倡导「君权神授」,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汉武帝的推崇;另一方面,新儒学对各家思想的融合,即包括对道家思想的融合,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
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天道观的表现所在。《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
壹
汉服是单指汉朝的服饰
×
汉服并不仅仅是特指汉代这段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汉服,即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
从黄帝即位(越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之为汉服。
贰
清服、旗袍、唐装等也属于汉服
×
汉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于周朝定型,传承于秦朝,在汉唐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
满族统治者入关后,统治者首先强制汉族人民改易服制,衣冠必须全部遵循本朝的制度,活跃在历史舞台几千年的汉服退出历史舞台,汉服从此开始出现断层。
因此,明末以后出现的清服、唐装、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虽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之一,但并不能将其归为汉服。
1清服 2旗袍 3唐装 4中山装
<< 滑动查看下一张 >>
叁
汉服、和服、韩服互相混淆
×
追本溯源,人们之所以容易把汉服与和服、韩服相混淆,是因为在汉服的发展过程中,因华夏民族的强大,汉服的服装特点也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及少数民族。
汉服的形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制,衣裳分体,上身为衣、襦、半臂等;下身为裳,即裙、裤。商代以前的服饰以这种形制为主。另一种是衣裳连属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上衣下裳合为一体,即“深衣”。深衣又分为直裾和曲裾。
▲上衣下裳制
▲衣裳连属制
襦裙是上衣下裳制的演变,袍服则是在衣裳连属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以上两种形制构成了汉服发展的两条主线。
▲襦裙
汉服的形制特征主要为:交领右衽,宽衣大袖,隐扣系带。线条柔美流动,给人以飘逸洒脱的感觉。韩服与和服都是由我国的汉服演变而来,经过多年的变化已经具备了其本土特色,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不难看出汉服的特点。
那么该如何区分汉服与和服、韩服?
①从风格来看:汉服飘逸洒脱,美在灵动。和服拘谨宁静,美在端庄。韩服颜色艳丽,美在优雅。
②从上衣来看:韩服上衣非常短,基本在腰部以上,并且领交处会有一个很宽的系带蝴蝶结。汉服没有,且多为右衽。和服袖子最短,袖口极宽,下垂至膝盖,“小枕头”必不可少。
③从下装来看:韩服裙子膨大,汉服裙子自然,和服裙子直且窄。
韩 服
汉 服
和 服
中国人都知道华夏乃礼仪之邦
却很少人了解华夏亦是衣冠上国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汉服历经了不同的时代变迁
穿梭了千年的时光轨迹
却依然固守着其特有的形制特征
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无与伦比的审美意味
虽然如今的街道上不再缺乏汉服的身影
但了解汉服的人其实并不多
汉服的复兴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朱元璋的九次北伐 重回汉唐的荣光
本文2023-10-20 19:16: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