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虚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上巨虚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巨虚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上巨虚的定位 10 上巨虚穴的取法 11 上巨虚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13 上巨虚穴主治病证 14 上巨虚穴的配伍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152 灸法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巨虚 1 拼音

shàng jù xū

2 英文参考

Shàngjùxū ST37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àngjùx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上巨虚 汉语拼音 Shangjuxu 罗马拼音 Shangchuhsu 美国英译名 Super Great Void 各

号 中国 ST37 日本 37 法

国 莫兰特氏 E37 富耶氏 德国 M37 英国 S37 美国 St37

上巨虚为经穴名(Shàngjùxū ST3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1]。见《千金翼方》,《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2]。属足阳明胃经[1]。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1]。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1]。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4 上巨虚的别名

巨虚上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上廉(《针灸甲乙经》),巨虚(《太平圣惠方》),足上廉(《圣济总录》)。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

6 特异性

大肠的下合穴。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将上巨虚列为冲脉交会穴。

7 穴名解

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1]。

巨,大意;虚,隙意。按“巨虚”二字之义,即大空隙也。穴在下巨虚的上方,胫、腓骨之间大的空隙处,故名之。跷足抬腿,上巨虚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软处,并象腿之善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之巨虚者举足。”杨上善曰:“足胻外独陷大虚之中,名曰巨虚。”《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膝下三寸、胫外三里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上廉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下廉也。”杨上善曰:“三里以下、三寸之上下处,上际为上廉,下际为下廉。”以在胫骨外侧,故名为廉,与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参。[3]

8 所属部位

小腿[4]

9 上巨虚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5][6]。

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1]。

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2]。

上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上巨虚穴的位置(肌肉)

上巨虚穴的位置(骨骼)

10 上巨虚穴的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2]。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屈膝取之。[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犊鼻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向上2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在胫骨前肌上取穴[7]。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找到足三里(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向下量4横指凹陷处即是[8]。

11 上巨虚穴穴位解剖

上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著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胫骨后肌[1]。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6]。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6]。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2]。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上巨虚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上巨虚有通肠化滞,理脾和胃,疏经调气的作用[1]。

上巨虚为足阳明胃经穴,又为大肠腑之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故上巨虚主要用于胃肠病的治疗,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局部也可用于偏瘫及下肢病证。[7]

上巨虚为大肠之合穴,四肢关节气血濡养所经之处,邪气不得留止。如淤滞不通生病时,刺之可治。有调理肠道、疏络利湿之功。[3]

13 上巨虚穴主治病证

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中风瘫痪、脚气,下肢痿痹[6]。

上巨虚主治肠、胃及下肢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脐腹疼痛、饮食不化、胸胁支满、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等[1]。

现代又多用上巨虚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1]。

上巨虚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2]。

上巨虚主治肠痈,肠中切痛,肠鸣,腹胀,泄泻,便秘,痢疾,挟脐腹痛;胃脘痛,食欲不振;中风偏瘫,下肢水肿,痿痹,脚气[7]。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14 上巨虚穴的配伍

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7]。

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7]。

上巨虚配天枢、中脘,治急性腹痛[7]。

上巨虚配天枢、内关、曲池、公孙,治痢疾、腹胀、腹痛[7]。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1]。

直刺1~15寸[2][6]。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针尖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行至足;针尖略向上斜刺,其针感沿本经循膝股至腹部[7]。

取上巨虚穴须足跟稍扬,足翘则本穴弛张,乃可进针。凡取腧穴,均须先使孔窍开,乃刺之。[3]

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

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注意:上巨虚穴不能针刺过深,以免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7]。

152 灸法

可灸[1][7][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16 特效

按揉上巨虚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阑尾炎、肠胃炎、腹泻等。用艾灸法效果最好,将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2~3厘米,灸5~10分钟。[8]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针灸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胸胁支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便黄,肠鸣相逐,上廉主之。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飧泄,大肠痛,巨虚上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难黄。

《备急千金要方》:骨髓冷疼,灸上廉七十壮。风水,灸上廉随年壮。

《针灸大成》: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疼,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挟脐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

18 研究进展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上应用针刺上巨虚、天枢等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随着症状的好转,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较针前有显著提高,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刺上巨虚可影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3次,针后用墨汁定量比色法测定,发现肝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针后逐步增强,1周左右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2周左右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出现抑制相。对非特异性免疫,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其血浆杀菌活力增强。针刺上巨虚、天枢,观察对急性菌痢患者的血清总补体含量,结果,针刺第3日较针前有明显增高(P<001),直到针刺第12日,仍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针刺上巨虚,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明显下降,嗜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结试验均趋明显提高,另可使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明显提高。[1]

针刺上巨虚有抗切口痛和提高腹皮痛阈的作用,可作胃大部切除术的针麻选穴。[1]

增强胃肠蠕动:针刺上巨虚、足三里,均可促进肠蠕动,有报道显示,电针上巨虚、足三里、内关有助于大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术后 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针刺组。

针刺上巨虚可增强胃与阑尾蠕动,促进阑尾排空[1]。

急性腹泻 穴位注射用水1~2ml(左右穴交替),每日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治疗35例,效果较好。

婴幼儿腹泻 东莨菪堿(每次按0006mg/kg计算,加生理盐水至2ml)双侧穴位注射244例,效果良好。

便秘 配大肠俞,埋线治疗顽固性便秘29例,有较好的效果。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活动,中国人自古就好吃、善吃,不仅要吃饱,还从日常饮食中渐渐摸索出 养生 之道,通过调节饮食,以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在饮食、医学、思想文化相对繁荣的宋代,人们的饮食 养生 观念已十分浓厚。

宋人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也不外乎 茶、酒、汤水 三类。饮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美味止渴,然而在宋代,药酒、茶以及各种汤饮之类的饮料, 不仅具有特别高的食疗价值,还兼具防病治病的功效。

宋代的酒主要有黄酒、果酒、白酒。 首先酒性温,冬天适量喝酒有利于通血御寒,防止生病;其次,少饮可使人精神愉快,舒缓消极情绪。

可见,他也认为适度饮酒对 养生 也是有好处的。同时,宋人也注意到过度饮酒、嗜酒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宋太素就曾有过大量饮酒导致身体不适的经历,他还专门为此作诗一首,将醉酒的痛苦加以描述,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劝诫世人贪杯的危害。

除此之外,宋人还注意到,饮酒 养生 不仅要注意饮酒有度,饮酒时的细节也不容忽视。例如酒温要适中,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酒则会耗损元气;另外,不同食材酿造的酒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比于水果和粮食所酿之酒,药酒祛病疗疾、滋补身体的效果更加显著。

宋人对酒的热爱还体现在菜肴中,在炒肉时用酒来调味,不仅可以去腥,还可以将酒的"通血脉、行药势"的作用融于饮食之中。

宋人饮茶非常普遍,并且对于茶的 养生 作用也十分认可。首先, 宋代文人对茶叶的治病、消食、提神等功效多加赞扬,在许多诗文中多次提到茶叶的 养生 之用。

不少宋代文学作品中都提到了饮茶后的感受,如"病眼生花得再明"、"清吟健有神"等等,可见饮茶有提神、令人头脑清醒的作用,另外,饮茶还可以"涤烦疗渴,换骨轻身"使人身心放松,从而有益于身心 健康 。而且宋人还注重茶叶可清洁、解腻的功效。

苏轼"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 饭后用茶漱口不仅可以解除口中油腻,清洁牙齿,也能起到保护牙齿的重要作用。此外,喝茶讲究环境的幽静,茶叶的香气,这使得喝茶者保持安定清静,怡情养性,以茶怡情,有利于精神 养生 ,有利于调节身心,促进思维,激发灵感,开发智慧。

宋代的汤主要是以各种香料和甘草类的滋补药草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的饮品。 例如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列举了多种汤品如"干木瓜汤""缩砂汤""荔枝汤""乌梅汤"等等,这些饮料可以说都是食疗与滋补营养价值俱全的汤品,是宋代 养生 与食物的完美结合。其中加入的食材大都有药物成分,例如雪泡缩皮饮可以解热止渴,二陈汤可以治疗头晕、呕吐、恶心。

宋代饮食 养生 形式多样,有粥、煎饼、煮菜、蒸菜等。既有各种主食,又有多种菜肴,还有茶、酒、汤等,基本涵盖了宋代日常食品、饮品的种类。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饮食 养生 思想主要体现在 食物、饮品、饮食 细节三大方面。

宋人喜欢吃 素食 ,都城的街上有许多卖素食的店面。《梦梁录》记载的宋代市场上常见的蔬菜有30多种,并且宋人对这些蔬菜的吃法也十分讲究,不仅重视应季蔬菜的食用,甚至同一蔬菜,在不同季节的食用部位和方法也不同。

另外,宋人对素食的菜式也很有研究,许多假荤菜品都是宋人研制出来的,例如,用葫芦和面筋炒的"假煎肉",不仅看起来与真肉无异,而且味道也十分相近。苏轼就是一位推崇蔬食、倡导自然之味的 美食 家,认为蔬菜胜过山珍海味,并且亲自种植蔬菜,制作素食。

素食之所以受到宋人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绿色 养生 ,也与其制作简单有关。陆游认为,时令新鲜蔬菜的烹饪只需要简单的清洗整理便可烹煮 ,"半铢盐酪不须添" ,确实这种素食的制作十分易行,并且没有添加过多的调料,这种少油、少盐的饮食将蔬菜本身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大大保留下来,对 养生 非常有利。

宋人饮食喜爱食粥,粥的制作原料也简单易得,主要是一些五谷粗粮和米类。粥作为食物既能充饥,又能养人。食粥是食疗的一种,特别是对养胃有比较好的效果,《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中医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药粥记载。

苏轼也对粥情有独钟,他把粥当作 养生 食谱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甚至还写了《食豆粥颂》和《豆粥》等文学作品来表达对粥的喜爱。无独有偶,南宋陆游也为自己喜爱的粥作了一篇《食粥》来突出粥的美味与 健康 的好处,一句"只将食粥致神仙"表现出了食粥可延年益寿之功效。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 "药食同源" 的说法,这一点在宋代也不例外。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热衷于挖掘钻研日常饮食之物的药用价值,他们喜欢通过食药膳的方式 养生 ,重视传统医学和烹调经验的融合,使食物与药物两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的"寓医于食"从而达到强身保健的作用。

东坡先生就总结收集了很多药膳的配方,其中有:用麦门冬、熟地黄治疗白内障;用生姜、乳香治疗痢疾等等。他还专门与善于造酒的百姓学习酿造蜜酒的方法,因为他认为蜂蜜可"治百疾"。

对于同样药用价值丰富的桂枝苏轼也没放过,亲自酿制了"香味超然"的桂酒,此外,宋代关于药膳食品方面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比如: 茯苓有健脾、安神之效;生姜能解毒、去风寒;胡麻可生黑发、治头晕。

宋人在饮食中有许多的 饮食禁忌 。例如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让人吐血;砂糖和鲫鱼混合吃易使人患肠胃病;不能以清酒止渴,不可以干肉慰饥;生吃杏仁容易中毒,必须煮熟了才能食用。除此之外, 食物新鲜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饮食 养生 思想的重要标准,非常注重食材的质量。

根据《梦粱录》记载,那些有能力的权贵、富商们为了满足口舌之欲,都不惜以重金购买那些新鲜稀奇的蔬菜瓜果,以至于商贩们也特别注意保持蔬菜瓜果等食品的新鲜。

偏食的意思就是挑食, 在宋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偏食对 健康 的危害, 当时就有 养生 专家专门提出:不能过于偏爱所喜欢的食物,否则"偏耽则伤而生疾";也不能放弃所有不喜欢的食物,"全弃则脏气不均",可见不管是偏食还是厌食都容易导致身体的疾病和不适。

饮食的搭配源于食物本身所包含的营养,饮食不均的后果就是导致脏气不均。这一观点实际上与我们现今 社会 的营养科学不谋而合。

在宋代,很多人非常注重 养生 ,尤其在饮食方面,他们认为节制饮食就是 养生 秘诀之一。 苏轼提倡"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苏轼不光对自己的饮食非常节制,还对宾客有同样的要求,美其名曰养福气,宽胃气,还能节省日常开支,

以此养财,以现在眼光来看也算是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陆游也主张有节制地饮食,提倡"少饱则止",他认为如果吃太多不利于消化,会对身体有害。现代的食物过于精细,人们在摄取大量热量的同时并不能将其完全消耗,宋代人饮食思想的节食 养生 ,对我们现代的饮食习惯是很好的借鉴。

总的来说,饮食 养生 在宋代 养生 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直接深入人们日常生活,方便易行,操作简单,甚至已经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 养生 的重心,并且他们还摒弃了古代长期盛行的服食金丹追求长生的方式, 养生 思想日趋完善和科学。

宋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 社会 实践,于一食一饮中总结了非常丰富完善的饮食 养生 方式, 探索 人类自身的生存之道。在不断地理论 探索 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史料,使我们得以管窥宋代及宋以前的饮食 养生 思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日的民族 健康 提供了思想导引,同时也成为中华博大文化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陈达叟《本心斋疏食谱》

蒲处厚《保生要录》

苏轼《东坡志林》

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宋元时期中医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个时期的医药学典籍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方书方面有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私修的有《苏沈良方》《史载之方》等一百余种。疾病诊断方面,有崔嘉彦的《脉诀》、朱震亨的《脉诀指掌病式图》等。妇科方面,有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儿科方面,有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诊方论》等。法医学方面,有宋慈的《洗冤集录》。针灸方面,有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的《神应针经要诀》。研究伤寒病的,有庞安时的《伤寒病总论》、朱肱的《伤寒百问》等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仅内部的分科更为细密,同时也出现了代表不同理论特色的医学学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便各有多种著作,阐述各家的医学理论。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问病式》等,“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等,“温补振”的李呆著有《脾胃论》等。“养阴派”的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他们的著述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丰富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上巨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巨虚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