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籍的收藏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6收藏

古书籍的收藏价值?,第1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籍拍卖会场场火爆,且价格越拍越高。书价大幅提升是否等于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令策认为,善本古籍和版画古籍的增值潜能较大。

善本古籍

善本古籍主要指具有历史文物、学术资料和版本艺术价值的版本书。它包括内府刊刻的殿版书,海内外绝无仅有的孤本,内容好、书法精的明清抄本,以及清初以前的精美刻本。年代越久远,书品就越珍贵。往往衡量私人藏书是否达到藏书家水平,也经常以收藏多少善本书为标准。

宋版书一向被认为善本书之佼佼者,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由于宋版书弥足珍贵,有宋版书的人大都不愿意轻易出手,特别是收藏家手里的宋版书,别说让他出让,甚至从不示人。所以,一旦有缘与宋版书相遇,只要财力允许,下决心买下定是一条增值财路。元版书虽不能同宋版书相提并论,但收藏界一向认为,宋元本同属珍稀善本,爱好者值得关注。现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年代较近的古书便自然升华,明版乃至清初版本,凡是具有文献价值和刻印精美的古籍,也已步入善本行列。王令策说,目前明清善本尚不难寻,价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潜力颇大,收藏者值得关注。

王令策告诉记者,善本的古籍有以下9种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②明刻本和明抄本(刻印模糊和流传较多的除外);

③清代乾隆以前的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④太平天国及历年农民政权所刻印的图书;⑤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⑥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⑦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⑧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⑨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印谱(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亲笔题记)。

版画古籍

在收藏者关注善本古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版画古籍的收藏了。王令策说,从历次书刊拍卖会的图录看,无不将漂亮的版画画面精印拍卖图册中,哪怕书中只有一幅也从不放弃。我国版画古籍很多,诸如《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传》、《晚笑堂画传》、《百孝图说》、《红楼图咏》、《唐诗画谱》、《鸿雪因缘图记》、《三才图绘》、《孔子圣迹图》、《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诗》以及《耕织图》、《棉花图》和《蝴蝶秋斋所藏画册》等。最为精美的要属明末画家胡正言的版画力作《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套版画古籍不仅在于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还开创了木版水印先河,解放初年,一部明版装裱成册的《十竹斋书画谱》仅售10元,如今它的价值已经超过10万,可见版本好,刻印精美,书品完整的版画古籍,都值得投资收藏。

藏古籍辨版本

我国的古籍图书总体上是以雕版印刷形式为主,多种形式(活字、石印、影印)并存的局面。所谓雕版印刷就是把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后用来印书的印刷工艺。先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反字,再在板上涂墨,蒙上纸张刷印出书页。古人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叫刻本或者刊本,现代人把它称为木刻本。木刻本又根据不同情况分成原刻本、翻刻本,写刻本、套色刻本几种不同的版本系列。周海鹰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原刻本,亦称祖本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第一版,是一部书的原貌和“灵魂”。作者、出版者往往十分重视原刻本,所以大都是精工细刻,同时对纸墨也很讲究,印出的书版面整洁、字迹清朗。一般来说,原刻本印刷的数量不大,所以古籍中的原刻本一直是藏家的首选。

判断一部古籍是否是原刻本,通常要从资料记载、出版者署名、书中的序言、跋语中的叙述去综合判断,有多个序言的古籍,要重视最后的序言是否被抽毁。此外,由于古籍雕版一经刻竣,便不会变动,所以还可用原刻本雕版的尺寸、字数去比对。周海鹰说,清康熙年间编纂出版的《康熙字典》,其中的武英殿内府原刻本是清初的著名善本,但《康熙字典》在清中期、清末,直至民国,翻刻、翻印已不知其许,原刻本与后印本价值差距甚远。从博物馆所藏康熙内府宫装本得知,原刻雕版板框19.5×14厘米,8行12字,小字按双行计。根据这个尺寸与实物一比对,是否原刻本便一目了然了。

翻刻本,也称重刻本或复刻本目前存世的古籍中绝大多数都属此类。翻刻本与原刻本相比,虽然基本相同,但往往因为政治、人为或技术的原因而有所变化,有时还产生一些差错。而且翻刻次数越多,错讹的地方也就越多。因此收藏价值相对于原刻本有一段距离。

翻刻本一般从牌记、序言中可以看出,但不排除少数不良书商为获得暴利,有挖补书牌、抽毁后序、后印改前印的做法。这就需要藏家从书品、纸张、不同时代的刻本特征去综合判断。周海鹰说,尽管如此,但有几种翻刻本倒是值得藏家关注。其一,原刻本已佚失不存,或只有孤本残卷存世或流失。那翻刻本也就成了存世的惟一,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原刻本。其二翻刻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刻书机构。如历代的官书局,声名显赫的通志堂、汲古阁等等,这些机构往往集中了一批著名的工匠,刻工精湛,校勘仔细,纸墨上乘,其刊本以其印刷工艺上精美而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三是影刻本。由于古籍中的宋元善本,书写多出名手,并非匠人所为,故字均肥细有则,佳者有欧柳笔法,墨色清润,印刷皓朗。影刻就是先在原刻本上进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如此印出的书与宋元版原刻本不仅内容相同,细节也相符,连版心中刻工的名字,所作的记号均原样保留。此种影摹宋刻的称“复宋本”,影摹元刻的叫“复元本”。古时影刻宋元版古籍最多也最精的是明末毛子晋的“汲古阁”。这些影刻本的价值要大大高于一般的翻刻后印本。

写刻本,是指由擅长书法的人书写上版,有时也有作者自己书写上版的这类刻本数量很少,属木刻本中的精刻精印本,也是古籍收藏中的上乘佳品。由于此类刻本多出于名书家之手,常常一页书就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甚为难得。比较著名的有宋代苏轼写刻的《陶诗》,明代夫容馆本《楚辞章句》,清代郑板桥自书的《板桥集》。另外,清代扬州诗局也出版了不少这类写刻本。

套色刻本,又称套印本这类刻本是在同一书页上,分次印上颜色不同的文字和图画。这种套色印刷技术最早出现在元代,至明万历年间发展成熟。当时刊刻了不少朱墨套印、三色、五色的套印本。这些套印本的价值,往往高于同时期墨本价值的数倍,历来是收藏界追逐的热点。其经典作品有《程氏墨苑》、《春秋左传》、《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等。

活字本,即用活字排印出来的书最早使用活字印书的是北宋庆历年间的平民毕升。当时他用的是泥活字。此后陆续出现多种材质的活字本古籍。元代首先用木活字印出《大德旌德县志》;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后创立铜活字,清代又出现了磁活字版的《周易说略》,咸丰七年上海出现最早的铅活字本《六合丛谈》,开近现代铅字印刷之先河。活字本在古籍中所占份额极小,有记载说,流传至今的古籍总共有数万种,但其中有书目可稽考的活字本仅220种,明以前的活字本基本无实物存世。

目前藏家所想收藏的基本围绕着清武英殿木活字“聚珍版”和清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

石印本是由一种特殊的药墨把文字写在纸上,待其微干将它移到石面上,再施油墨印书。这种方法在清末由欧洲传入,由于它省去了繁琐的雕版工艺,所以很快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并逐步替代了雕版印刷术。

石印本存世量极多,早先收藏古籍的人对其不屑一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用此法影印的前代古籍佚失后,这类石印本也成了珍品。因此,收藏石印本,要关注那些用宋元善本、明清版画为底本的影印本,一般的石印写本无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周海鹰说,在古籍收藏时,我们只要认清古籍的版本情况,把握住“善本时间早于乾隆;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的原则,就一定能提高鉴赏能力,淘到更多有价值的古籍。

古籍辨伪

采访时,王令策向记者推荐了四本收藏古籍的入门书籍,一本是毛春翔先生撰写的《古书版本常谈》,一本是《古籍基础知识问答》,再者就是李致忠的《古书版本学概论》和陈国庆先生的《古籍版本浅说》。王令策说,收藏古籍除了要掌握古籍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了解伪造古书的一些伎俩。历来各种藏品都有造假者,古籍也不例外。不法书商任意剜改书名、著者之名,伪造珍罕书者防不胜防。其手段之狡猾,竟使行家也常常陷入真假难辨的窘境。

根据历来古籍书版的作伪现象,王令策认为主要有一下一些方式:

杜撰书名、著者如果某一部书,前代公私书目都不曾记载过,在以后某一时期突然出现,这部书可能是伪书。如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不法书商竟将其篡改为《游记名山》,骗人上当。

增删刻书牌记刻书牌记是考证此书的出版人、出版地点和年代的重要依据。版本异同,价差很大。故增删刻书牌记之事,在明清时期时有发生,如今虽未曾出现,但也要多个心眼。

割改序跋肆意割改序跋中的内容,撤换序跋,冒充古刻旧刻而从中牟利。

版本杂拼利用一本经多次传写或印刷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本子,杂拼成一书。古籍《唐诗品汇拾遗》十卷,不法书商硬把三种版式行款各不相同的书瞎拼一气,冒充明成化间刻本。

剜改目录、卷数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作、出版、内容的纲目。不法书商常利用同种书由于刊刻者、刊刻时间不同,目录卷数产生差异的情况,篡改卷数,删割目录,伪加编造,以残本冒充全书。

染纸造蛀,以充古籍采用染纸和伪造虫蛀的办法作伪。染纸作旧,明代有之,而近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铜镜不是纯铜材质的。

古代匠人是如何打造铜镜的?

1采矿和冶炼。它是青铜、紫铜、锡、铅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地面上能采集到的天然铜很少,必须通过铜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冶炼来铸造大量的铜镜。中国铜资源的开发是商周时期铸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有大量的青铜遗迹,说明古代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具有相当的规模。现代技术生产纯铜器皿已经不再困难,但可以看出古代智慧的祖先也在通过简单的实践摸索,结合当时的制造技术,探索哪种比例最好,制作效果最好。

2磨镜子。其实磨镜有两种。一个是使用后的日常保养,一个是镜子刚做完就打开镜子。高锡青铜铸造的铜镜只是毛坯,表面凹凸不平,不能直接用来照亮表面。镜面必须用镜面研磨剂处理至清晰可辨的水平。磨镜子所需的材料,如铅、锡、汞等。,并不稀奇,但却是道家炼丹中最基本的原料。于是拥有原料的炼金术士逐渐进入磨镜市场。对于磨镜面来说,只有磨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平整的基准面,这样才能用它来磨镜子,才能让镜子像基准面一样平整光滑。

3透明镜在古籍中频繁出现,从隋唐到清代都有记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孟茜笔谈》中提到,他收藏了一面背面有20个字的铜镜,但无人知晓。把铜镜对准阳光,铭文就会清晰地投射在墙上。沈括很惊讶,问了专家。有人解释说,铸造铜镜时,较薄的部分先冷却,而有铭文或图案的地方较厚,凝固时收缩得多,形成透光效果。

4明代是中国古代铜工业比较发展的阶段,铜矿开采繁荣。当时铜冶炼及其合金技术有三大成就:一是火法炼铜技术进一步提高;第二,直接用金属锌制备黄铜;第三,制造了宣德炉,在合金制备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铜锌合金一般是**的,因此得名黄铜。铜锌合金的颜色与锌含量的关系为:约10%的锌呈微红带**,约15%的黄带红色,约25%的**,约30%的暗**。光洁的铜镜多为**,其合金比例为铜70-75%,锌25-30%。由于黄铜流动性好,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铸造性能。

中国古代的文字雕刻技术历史很久,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先写字后雕刻而成。

青铜器铭文,在浇铸前需要刻制字范,这种字范当是凸起的反体字,说明当时已有高超的文字雕刻技艺。有的铭文,是由单个字范拼组而成,这对后来的泥活字技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中国古代的石刻文字,历史久、数量多,反映了精湛而娴熟的文字雕刻技艺。最着名的石刻文字有先秦的《石鼓文》、秦刻石、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时魏《正始石经》。

南北朝时,出现了反体石刻和凸体石刻以及在木板上雕刻一百多字。这些技术,与印版的雕刻更为接近。

印刷工具

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

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的时期。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1944年,发现于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时期开始印制大部儒家书籍冯道始印"五经"。以后,经典皆为版刻本。

宋代(960-1279),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公元971年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经》,雕版13万块,花费12年。至今中国仍保存着大约700本宋代的吊版印刷的古籍,清晰精巧的字迹使之被认为是稀有的书中典范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用到胶水的地方,纸张,建筑,甚至是家具。胶水已经是融入到了人们的身边,而至今胶水也已经是发展成了更多的种类,比如常用的有502胶,602胶,超能胶,特强力胶,万能胶。

那么我们现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胶水,那让我们想想,在古代,那个时候没有胶水,古人们是用什么来代替和制作胶水的呢?或者说古人根本就不需要胶水,而是用比胶水还要好的粘合性材料。

一,古代什么时候出现的胶水

1胶水的前身榫卯

相比较现代,在古代时期,大多数的人们在生活中,如果需要固定和粘合,是需要很大气力才行,距史料记载,最早使用的木匠方法是--榫卯。它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主要的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相互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其特点是在器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榫卯加固器件,体现出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鲁班锁。

鲁班锁则起源于战国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它通体不用钉子和一些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易拆难装。就比如,天坛祈年殿就是运用榫卯结构,以纯木质的方式,建出宏达的宫殿,殿中作为支撑的大柱子代表着各个不同的星宿,气节,天庚等37根柱子,还有一根镶嵌在宝顶之中。

然而在上海,被祈年殿巧妙工艺所吸引的名气匠人运用鲁班技艺榫卯结构,历时多年时间,“微缩营造”出天坛祈年殿。

就像真正的建房子一样,按照力学原理搭建,每个部件可拆卸和组装。完全展现了东方建筑体系的精华。榫卯的出现正是划开了中国木制工艺的大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古代木匠那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让工匠技艺的发展,提升了整整一大截!

这就是古代传统建筑的结合器,当时比较广泛流传于古代民间的智力玩具,不需要钉子和绳子,只是靠本身结构的支撑,就像一张薄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起来一样,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2最早的胶水“鱼胶

在那之后的时期,为了解决如何粘黏物体的问题,不知几何时,鱼胶应运而生,其方法简单,需要制作的工具也很普遍,绝大多数也只是单单的鱼来解决。在制作中也是只有要加入一些水,进行熬煮,只要有了粘稠度就可以用来当胶水了。不过在现今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放法来代替它。

3动物皮制作的胶

其实不仅仅是鱼胶,还有更多的胶也是由动物来制作的,在古籍《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所以也就是说,古人不仅仅用鱼,还有马,鼠,牛,犀等。而这本古籍,如果追溯它的由来的话,可能要往前推一千多年,是最早记录胶水之一的文案。也就是说我国胶水的发展已经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二,胶水出现前用什么代替胶水

1简单的混合物浆糊

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利用到了类似于胶水的粘合物,比如浆糊,它是出现最早的粘合性的东西,需要的主要工具就是---面。直到今天,我国很多个地区依旧在使用着这些粘合物来代替胶水,而用到这些的,大部分普遍于中原和北方地区,比如结婚时在井盖上贴上红纸,甚至也可以看到墙上贴的红纸。

之所以为什么用“浆糊”而不用一些胶水,完全是因为从胶水的成本要高于浆糊很多,更何况要用它支持这么大范围的粘贴。其次在比较热的天气时,胶水的粘着性就相对比较低了。而且胶水,量低,黏着范围小,前面贴上,后面就被风刮跑了,即使贴上一小范围的红纸,但也用的基本差不多了,根本无法与“浆糊”的作用相媲美。

然而就算完全可以承担的起使用胶水的数量成本,但在古代,胶水完全是没有的,更不用说现在的502,双面胶啥的了。使用最多的就只有“浆糊”至于是谁发明出了的,这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这个的出现早已经是几千年了,更是无法考证,不过在古代“浆糊”的作用完全是发挥到了极致。

上海外滩的一些老建筑,还有修建于明朝的南京古城墙,都有植物胶的影子,如果在往前追溯,就是那万里长城中,那一块块墙砖之间的白色物,就是用的植物胶。

2粘稠度更高的石油

在我国古代,其实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煤炭和石油,但因为对其知识理解的匮乏,所以古人只是用于取暖和照明。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认为,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石油制胶,可能或许是跟差不多的沥青一种胶质。

但它是如何具体应用的,还要有待于考古的进一步发现。不过在他们的那个时代或许已经有人发现了它的好处,只是没有问世而已,这具体的缘由就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3动物身上提炼的胶状物

说起动物胶,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了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建筑上就有它的影子。应该可以说是在我国古代最普遍的一种胶了,它主要是利用动物的皮或骨头里的一种蛋白。其需要的材料也有很多种,比如有鱼,猪,牛等所有动物的骨头,都能熬制出附有粘稠性的胶来。

不过这些胶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生产周期也较长,但这种胶也有好处,想这样的胶都属于热荣胶水。在古代,人们常用于木工家具的粘接。胶水干燥后,粘黏强度足够大。如果你想把粘接的地方拆开,只要在胶水处加热,已经凝固的胶水又能化开,绝对不破坏粘结的自身。

而自从有了可以代替胶水的东西后,工匠技艺得到了空前进步,更是一个大繁荣阶段,从原始社会的茅草屋到战国时期的房子,再到我们当今见到的万里长城,工匠技艺贯穿古今中外,不仅仅是大陆,在海洋我们的文明也传播了出去。

工匠不仅仅结合了建筑更是与绘画风与之融合,发展出了有着传奇色彩的木质化作。这就是中国古建筑之美,就仿佛一幅“画”,以围墙作画框,以空间作画布,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的气韵。

三,胶水出现后对人们的影响

1建筑领域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胶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个时候,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不叫胶水而是叫做粘合剂。而大部分使用的则是植物胶,又称呼为糯米胶。在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就是使用的这种胶,直到现在我们也可以从长城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2对家具材料的影响

有的人说在古代,木匠们根本不用胶和钉子,就可以做出一件,精工完美的家具和器件,如果对于那些半懂不懂的人来说或许可能就是这样,要知道中国古代木匠技艺巧夺天工,对榫卯技术的使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打造出来的家具完全可以一根钉子都不用。所以就有人说着中国木匠根本不需要钉子。其实这完全就是错误的认知,在传统家具上,但是除了部分需要可拆卸功能的以外,都是要上胶的。

这个时候就用到了胶水,而古代木匠大部分所用的胶水则是鱼胶,猪胶。鱼胶,顾名思义,是用鱼制作的。而鱼其中的部分则是鱼鳔,在经过蒸,熬,捣烂等方法后,最后就得到了鱼胶。在使用的时候,隔着水加热,融化后涂抹在木头表面,在冷却干燥之后,就是粘黏成功了。这就是中国传统匠人们的智慧。

3船舶制造的防水材料

早在宋代,其船体的防水和渗漏主要用的就是鱼胶,而明朝的时候造船厂和远洋船队里更少不了鱼胶的粘合修补。相比之罗马人将焦油和蜂蜡作为他们船只木板之间的填缝和密封剂,鱼鳔胶因其耐水耐低温,更适合我国木质船体榫卯的粘接,稳定性也更强。在那个时候,如果没有胶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支持人们对于航海的探索,更是不可能去远洋。

胶,不仅仅丰富了我们,更是促进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工匠文化博大精深,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胶的出现,虽然没有我们现代胶水那么发达,但是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于科技的认知是多么的粗浅,但依旧是找到了能代替胶水的东西。这就是匠人智慧,和匠人精神。

结论::

从我们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古代的工艺已经可以与我们现代工艺相比较了,虽然差在了科技水平上,但是在建筑构造上完全可以与我们想抗衡,甚至是领先我们一大截,要知道在当今,已经有很多古时是技艺被我们遗失或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所以对于我们,对于那个时期,在这些美好的画卷和古代建筑中,我们为何不去保护它们,守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最原始的劳动工具

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性区别。有了工具,就意味着对自然的改造,意味着生产的开始。因此,人类的文明史,首先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那么,人类最早创造的工具是什么呢?是石器。

据推测,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在长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和防卫时,偶尔发现用砾石摔破后产生的锐缘来砍砸和切割东西比较省力,从而受到启示,便开始打击石头,使之破碎,以制造出适用的工具。

就世界范围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大约是在300万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没有什么标准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约距今200万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砾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最原始的办法,是把一块石头加以敲击或碰击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带有薄刃的石器,则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先从石块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锤敲击修整的,边缘不太平齐。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边缘比较平整了。及至后期,修整技术进一步提高,创造了压制法。压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压制法修整出来的石器已经比较精细。

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对石料的选择、切割、磨制、钻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与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备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确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趋向专一;增强了石器刃部的锋度,减少了使用时的阻力,使工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术的发明是石器制作技术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为钻穿、管穿和琢穿三种。钻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坚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装上石制的钻头,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湿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来转动木棒进行钻孔。管穿是用削尖了边缘的细竹管来穿孔,具体方法与钻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于制成复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较牢固地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种类大大增多。早期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农业、手工业和渔猎工具有斧、锛、铲、凿、镞、矛头、磨盘、网坠等,稍后又增加了犁、刀、锄、镰等。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天地变得日益广阔起来。但由于当时人们所能支配的物质只不过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纤维简单加工而成的绳索等,这就限制了工具的创造和发展。

最早的针

在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1万年前)晚期,人们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不再赤身露体了。缝制衣服,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针,是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

本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针身最粗处直径33毫米,针身圆滑而略弯,针尖圆而锐利,针的尾端直径31毫米处有微小的针眼。制作这样的骨针,必须经过切割兽骨、精细地刮削、磨制以及挖穿针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这枚骨针,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缝纫工具。

骨针在我国使用的时间非常久远。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国才开始用铁针缝制衣服,至于制造钢针,则是铁针出现1000多年后北宋时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炉灶

炉灶是古代人们生火做饭的重要工具,至今,炉灶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仍被广泛使用着。传说我国在黄帝时期就有了炉灶,但从我国用火有着久远的历史来推断,炉灶的发明当在此之前。

我国目前最早的炉灶实物,系一种双连式地灶,发现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两个火坑,地面处两坑相隔,地面下两坑相通。其中一坑是进柴禾的地方,另一坑为出火之处。两坑相通处的洞口,作用与后世的灶门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则与后世的灶膛差不多。

这一炉灶的构造虽然简陋,却体现出相当科学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点燃篝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例如:两坑相通,进柴处与发火处之间构设通道,可吸风拔火,柴火能较为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了火的温度;炉灶四周为土壁,火在坑中,火势容易上扬,使得火力集中,人们可以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烧灼;火在坑中,聚气蓄热,燃后余烬亦可温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烬留在灶膛内,能够保存火种;等等。

炉灶的发明,使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走向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麦等的壳皮去掉并磨成粉,本是一项很繁琐的劳动。据《世本》记载,春秋战国之际的公输般(即鲁班)发明了石磨,使粮食加工变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00年的石磨,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这架石磨系用两块厚重的圆形石盘组成,称为“磨扇”。两块磨扇上下对合,其中央部位凿有磨腔;上扇还凿有填加粮食的孔道,孔道与磨腔相连。在两片磨扇的对合面上,分别凿成凸凹不平的锯齿状,称为“磨齿”。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铁制立轴;上片磨扇的中心,则凿有能套在下扇立轴上的套孔。使用时,推动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转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其磨齿与下扇的磨齿相互间咬合以及相错,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运动,于是上下扇之间便出现了瞬息的齿隙,使加工的粮食通过上扇的孔道不断进入磨齿。石磨在使用时,将杵臼的上下冲击力改变为齿面摩擦力,将杵臼的间歇工作改变为连续工作。这样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石磨的发明,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石磨不断加以改进。晋代,发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时又发明了连磨,这些发明,在当时的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弓箭的国家。

在距今约28万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县峙峪村)人活动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过一些加工比较精细的小石镞。它们是用坚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制成的,镞的一端具有锋利的尖头,与尖端相对的底端两侧经过加工,形成镞座,呈凹形,用以安装箭杆。由于原始社会的弓和箭杆是易于腐烂的竹、木制作的,难以保存下来,所以这些小石镞便是中国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实物。

弓箭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已具有马克思所分析的机器的三个要素:(1)动力。人做的功(拉弦)转化为势能(拉开的弦),起了动力和发动机的作用。(2)传动。拉开的弦收回,势能转化为动能,将箭射出,起了传动的作用。(3)工具。箭镞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动物身上,等于人用石制工具打击动物。

弓箭发明之后,人类既可以从较远的距离猎获陆地野兽,又能上射空中飞鸟,下取水中游鱼,从而大大增强了同自然界做斗争的能力。在火器发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类得力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由于受到体力的限制,人拉开弓不能持久,为了延长张弓的时间,更好地瞄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两部分组成,弓上装弦,臂上装弩机,两者配合而放箭。弩臂为木制,前部有一个横贯的容弓孔,弓固定于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条沟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证箭在发射后直线前进。《韩非子•说林》有“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的记载,其中的“杆”和“关机”都是弩上构件的名称,杆是弩臂,关机是发矢的弩机。羿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人,看来,弩可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发明了。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弩,是战国时期的,当时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铜弩机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开扣在弩机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发射时机时,搬动“悬刀”(扳机),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机只是起了“延时装置”的作用,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弩的性能越来越好,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汉代弩机的“望山”上开始出现刻度,这相当于步枪的标尺,从而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这样,弩既具备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又具备了“瞄准装置”的作用。此外,汉代还出现了能够连续放箭的连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样,只用一个人手臂的力。以后,出现了用脚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绞车开弦的弩;至迟在北宋初年,又制作出把几张弓合成一个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准,命中率高,射程远,杀伤力大,是古代具有相当威力的远射武器。如汉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张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过500米,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很惊人的武器了。

我国发明和使用弩的时间,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纪,古俄罗斯才出现弩,西欧则在11世纪末才出现弩。

艰难历程

鲁班的发明

鲁班是我国春秋末年一位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一位杰出的发明家。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修桥筑路盖房舍,学得一手好技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据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许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发明的。发明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锯以后,鲁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来:木材剖开后,怎样才能使它平整光滑?于是他创造出了一种在木块中间嵌上锋利的刀的工具,推动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费大力气,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这种工具就称为刨子。

铁锯、刨子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促进了木工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这是鲁班的一大贡献。

据传说,木工用的墨斗、凿子、铲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鲁班发明的。至今,有人仍称曲尺为“鲁班尺”。

鲁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战争不断爆发。处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和居于长江下游的越国,经常发生争斗。鲁班南游到楚国后,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楚国的水军设计制造了一种名叫“钩拒”的水战武器。这是一种前端装有铁制钩子的长竿武器,它可以“拒”顶或钩住对方进攻的船只,从而在水战中取得主动。鲁班还创造了一种攻城器械——云梯,既有铁钩又有梯阶,还能自由升降,用来攻城非常方便。

鲁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得很合适的钥匙才能打开。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马车。

在建筑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杰出。传说他曾用两条鱼和一碗饭,帮助工匠们解决了营造亭子中的难题。

一次,鲁班路过一处建筑工地,看到有个未完工的亭子和搁在一旁的梁和盖。他打量了好一会,来到一位正在发愣的施工负责人张师傅面前问道:“是为这梁和盖上不去而犯愁吧?”

张师傅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上面规定,要用这黄荆树干做正梁,偏巧这黄荆树干短了一截;要用这整块紫砂石做盖,这紫砂石太重,无法抬到正梁上去当顶,真不知怎么办呢。”

鲁班听了微微点头,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应该想个巧妙的方法才行……”

张师傅听了大喜,说:“老人家,你有何高见?”鲁班答道:“麻烦你了,我想先用顿饭。”

张师傅领鲁班到家中,让妻子给鲁班端去了鱼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饭,自己又去蹲在亭子边冥思苦想。

约摸过了一顿饭光景,张师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见了,桌子上却弄得乱七八糟:两条鱼被平放在两只饭碗的口上,鱼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两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饭,在饭堆上的四只筷子,撑着那只碗。

“这是怎么回事?”张师傅一时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兴奋地喊起来:“我明白啦!这是教我用鱼抬梁,土堆亭呵!”

张师傅根据鲁班的“暗示”,在正梁两端各接一木鱼,以增加长度,又让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头。然后让大伙儿抬着亭盖走上土堆,把亭盖移上去,亭子终于上了梁、合了盖。

你到过北京的故宫吗?紫禁城四隅的角楼的结构,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条脊,据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最早也是由鲁班设计的。

鲁班一生有许多发明和创造,2000多年以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尊敬和纪念。

饿汉的新想法

做饭的锅,古已有之。然而,高压锅与普通锅有何不同?它是谁发明的?这要从一个饿汉的遭遇说起。

300多年以前,法国青年医生帕平被迫逃往国外。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难。帕平一路上风餐露宿,渴了找点山泉喝,饿了煮点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些干树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来。水滚开了几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为了肚子,他无可奈何地把没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深极了。

几年后,帕平的生活有了转机,他来到英国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阿尔卑斯山上的往事,记忆犹新。他找来了许多参考书,查算了山的高度。一连串的问题在帕平脑子里翻腾:物理学上的什么定律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随后,他又设想: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摄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东西所花的时间或许会更少。

可是,怎样才能提高气压?

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他要利用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汽不断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内的气压越来越大,水的沸点也越来越高。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又过了两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绘制了一张密闭的锅图纸,请技师帮着做。另外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还钻了一个孔洞,这样一来,就解决了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帕平把土豆放入锅内,点火,冒气,10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然而,他仍不满足,煮鸡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他邀请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来参加午餐会。实际上是对压力锅进行“鉴定”。带着高高白帽子的厨师,当着众多神气十足的绅士、爵士们,把一只只活蹦乱叫的鸡宰了,塞进压力锅里,然后架到火炉上。那些满腹经纶的专家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清蒸鸡,已经摆在他们的桌上了。哈哈!鸡肉全烂熟了,鸡骨头也软了。“这是在变魔术吗?”这些老资格的、又爱挑眼的科学家们被折服了。从此,帕平和高压锅一起,名扬四方。

“高压锅只能用来煮吃的吗?”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他去医院、工厂、学校里调查,看看什么地方还能应用高压锅。一个年轻的护士告诉帕平:为了把消毒布、针管、手术器械进行了灭菌处理,医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时效果不理想。帕平听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师告诉帕平:有许多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是难以发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温、高压条件,那么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东西……帕平听了,心里一动。这些,他都一一记在本上。后来,利用制造帕平锅的原理,生产出了医用消毒锅、化工反应釜。帕平也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压锅还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还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读者朋友,你们不妨也想一想!

汉代的几案

我国家具的历史,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出土有榫卯结构的干栏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后来的甲骨文里也出现了“床”、“车”等家具的名称。

家具的制作技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汉代,已经显得比较成熟:有孟光“举案齐眉”的那种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的那种坐床;有诗人李商隐写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的那种坐席,还有书案、屏风、床前几……。

1980年4月,在连云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汉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长95公分,宽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黄、群青等颜色绘成整齐而精美的图案。长方形桌面的两端各有雕镂成四条龙形的柱足,并用十分纤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撑桌面。八条游龙,那挺拔矫健的身姿,像是在吞云吐雾的龙首,其生动和逼真,实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觉。龙的嘴里喷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连接成飘逸的浓云、翻腾的巨浪……其间还卧有一只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龙、仰望的蟾,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使人想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地动仪”上那龙、蟾雕塑的精湛制作!作为龙身的案面上还饰有鳞片的花纹,整个造形,俨如八条并驾遨游的长龙!

这种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国北方的炕桌,只是并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床前几,既可以用来读书、酌饮,也可以宴请嘉宾。描绘这种情景的画面,我们可以在汉代绘画中看到。

据《周礼》所记:当时的贵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几。依据身份等级的不同,有玉几、雕几、髹几、素几的区别。老人都离不开几,所以古书中有所谓“居则凭几,行则携杖”的叙述。古人常以几敬老,《礼记•曲礼上》说:“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当时的几、杖,被称之为养尊之物。礼仪制度还规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长者奉上几、杖。

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中的男子拱坐画像上,有两个形制相同的几,一只几上放着毛笔和幅帛,一只几上放着有三只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盘。这说明,床前几还可以当书桌,相当于书案、奏案、茶几;也可以当饭桌。小托盘则被作为一种专供食用的小圆案。小案,有时也可作成方形、长方形。这种小案,正是《后汉书•梁鸿传》中所说的那种可以“齐眉”的“举案”。为人正直的梁鸿,回家以后,夫人孟光为他准备饭,放在案上并高高举起,与眉毛一样齐,献食于梁鸿,成为历史上夫妻相敬如宾的著名佳话——举案齐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两人以上合用,则属于特殊的情况了。例如,燕国太子丹为了结交并激励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就“常与荆轲同案而食”。除了类似这种情况,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东观汉记》所述,刘玄皇帝的更始韩夫人嗜酒,与刘玄对饮时,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书案。这种书案,就是那种可以放笔、墨、帛的凭几,饮酒时则可以作食案。由于这种案的桌面一般很薄,当常侍官进来奏事时,被惹怒的韩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书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缪金错玉”或“髹文绘彩”,显得雍容而华贵。我们看到出土的圆食案内,放置着许多杯、勺、鱼、肉,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山西大同江汉墓中发现的长方形案上,还有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铭款,为家具技艺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标本资料。

经过长期实际使用的过程,几、案的名称和用途逐渐有了明确的区分。长方形、高足的案,则专作书桌,因为桌面的宽度正好与简牍的长度相当。用绳子穿订成册的简牍就是当时的书,放在这样的书桌上,写读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则专作食盘,因为它移动容易,献食方便。而“案”这个字,也多指书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词汇如:“案牍文书、案卷材料、科试案首。书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辞赋家陆机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书斋内欣赏的剧本作“案头剧”……

“几”的形制,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由两个曲足演变为四条直足,并逐渐向方桌过渡。1972年,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绿釉陶几,四条高腿,截面呈矩尺形,两腿间作弯曲的弧线,已经接近于现代的方桌。这种陶几,可坐,可凭,可放,可供。

汉代的几案,有丰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艺、多彩的纹饰,它显示了我国家具技艺的优良传统和灿烂的文明。

锁和钥匙的历程

像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许多东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样,我们也理所当地然认为,锁是中国人发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发明了。它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插上和打开的插锁,挂在门外,用以锁门,用一个镰状的钩子——钥匙来开,埃及人改进了这种装置,他们使钥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锁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罗马人使用从埃及锁演变出来的各种锁,并把它们带到了征服的欧洲各地。但是罗马锁的插销较小,而且是用一个弹簧来压镜子。

中世纪拥有金钱和珠宝的贵族和商人等,不仅需要锁和钥匙来锁门,而且还需要锁保险箱、抽屉和衣柜,这就刺激了工匠们的创造性。在中世纪,一般都是使用挂锁,下插的锁子为在枢轴上转动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项使撬锁变得更困难的改进工作,是在钥匙和锁孔之间插入若干所谓的榫槽,钥匙齿做得刚好能通过榫槽。

现代的锁和钥匙可以说以1778年的布拉默锁为开端:这种锁有六个滑子——带凹槽的金属薄片,在用钥匙开锁之前,得使滑子进入适当的位置。这种锁的发明者是布拉默,他是当时颇有技术头脑的英国人之一,发明的东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压机、抽水马桶、印钞机、造纸机和汽水机等。

此后出现了查布锁:它是朴次茅斯的一个叫查布的小五金商于1818年发明的。查布后来建立了一个防火保险箱工厂。他对锁的主要改进是加了个“探头”,如果有人企图撬锁,探头就把插销固定起来。

美国人耶尔发明的耶尔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它是一种制栓锁,钥匙小而平,与锁槽形成联锁。它的安全性在于钥匙的形态变化无穷,实际上没有两把耶尔锁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种万用钥匙能打开许多锁,例如旅馆的钥匙就是这样。此后又出现了锁保险箱的暗码锁,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数字组成的暗码就打不开这种锁。还有一种用来锁保险库的定时锁,锁里安有一两只钟,不到预定的时间打不开。

斧子的由来

最初的斧是手斧。开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后是略经修琢的石片(约公元前50万年),再后就是旧石器时期晚期(约公元前25万年)制工较精的燧石斧,制作方法是用石头敲打燧石,以造成锋利的刃口。人类这方面的进步,可以通过利基夫妇在坦桑尼亚的奥尔杜韦峡谷的发现进行探索——他们在那里发现了175万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东我们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铜铸的斧子。为了使斧子更快,铸出后再进行反复锻打。浇铸上的一大改进是引进辅助型芯,使铸出的斧头有插斧柄的插口,这样就不至像以前那样用皮带把斧头捆在斧柄上了。

尽管近东到处都发现了斧,但看来人们并不喜欢拿它们当武器使用:苏美尔人、波斯人和亚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腊人和罗马人则选择了剑和矛但双斧这种华贵武器却常常用于宗教仪式;它是米诺斯人的宗教象征。据说迷宫一词,就是从双斧演化来的。人们还发现了用薄金属板制作的双斧。在特兰西瓦尼亚东部的图塔兰已发现了有插孔的黄金斧(约公元前1800~1450年)。虽然米塞纳肯斯曾执斧参战,米诺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黄金是不适于制作武器的,何况上面又饰有花纹,因此这种斧不是用来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岛的马利亚宫中已发现了一柄豹头权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战斧。

荷马笔下的英雄,除了《奥德赛》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猎中使过斧以外,其他的都没有使用过斧。荷马描写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猎武艺,一箭射穿了几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条直线的双头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确实曾有一个叫佩桑德的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使用过精制的、有长而光滑的橄榄木柄的青铜斧,但梅尼劳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当作武器,是它不宝贵吗?喜欢使用斧这种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亚人、法兰克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英国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纪时,“只有撒克逊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斧适合于任何一个节俭的乡下人”,尽管以后斧变得高贵起来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