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八三)临证谈小青龙汤/
《伤寒绪论》里有这么一则医案:“石顽治包山金孟珍,正月间忽咳吐清痰,咽痛,五六日后大便下瘀,晦血甚多,延至十余日,请治于余。其脉六部皆沉弦而细,此水冷金寒之候也”。
这个案例说痰清稀,咽痛,大便带有瘀血,又过了十多天,才治疗。摸了一下脉,脉是沉弦而细。当我们把大便下血作为主证的话,会想到金匮里面的远血条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如果我们把咳吐清稀痰,咽痛作为主证的话,就有可能会想到伤寒,金匮里面治疗痰饮的方剂。
“遂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其血顿止。又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咽痛亦可,而觉心下动悸不宁。询其受病之由,乃醉卧渴引冷饮所致,改用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一剂,悸即止,咳亦大减,但时吐清痰一二口。乃以桂酒制白芍,入真武汤中与之,咳吐俱止,尚觉背微恶寒倦怠,更与附子汤二剂而安”。
为什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大便下血就止了呢?是因为脉沉弦而细而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什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就能让咽痛缓解了呢?但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咽痛有缓解,可是,又有了心下动悸不安。心下动悸不安是因为口渴喝了很多的冷饮所导致的,于是又用了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心动悸就好了,咳嗽也大大的缓解了,但是,偶尔还会吐清痰。于是又用了真武汤,真武汤里本身就有白芍。是不是把真武汤里的白芍用桂枝酒还是肉桂酒来制过以后,然后用到真武汤里,结果是咳吐俱止。这个患者通过了一系列的治疗,基本上都好了,但是,就是最后背上还觉得有点冷,精神还欠佳,于是又开两剂附子汤,病就全好了。
这个医案,我们读完了以后,都还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读完以后,总觉得这是用经方的高手。真正的经方使用就应该这样使用。我们是临床上使用经方的时候,太拘泥于我们对伤寒论的解读了,于是我们用经方远远没有古人用得灵动。我们始终拘泥于在六经里面辩证,到底是太阳病还是少阴病。总是觉得一个病不会跑得那么快吧。然后我们又拘泥于某一个方子治某一个病的。一但辨为在某一病里面,可能我们会很少一天一天的六经辨证会辨出不同的结果来,于是,我们不同的方证,也可能出现的机会就少了。而真正古人用经方,可能有一部分高手就是这样用的。
本案可谓方随证转之典范,尽管说不出多少理由来,就觉得这个医案好。依次使用五方,总不出少阴病、太阳病范围。
麻黄附子细辛汤止大便下血,麻黄附子甘草汤止咽痛,小青龙汤止心下动悸,真武汤治咳吐清痰,附子汤治背微恶寒。每一种都有每一种的主证,每一种都有每种的主方,每一个主方都解决了每一个主证。方和方之间的转换就是这么灵活。
如此使用经方,值得我们后学者思考、学习、借鉴。
小青龙汤从开始说到现在,说了很多规矩,其实很多规矩在临床上都是相对的,而实际的真正临床医生在临床上的用方和接方都是很灵活的。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冬门汤主之
麦冬门汤方:
麦冬门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麦东门涉嫌到气管,咳嗽而咽喉不利,痰吐不出来,麦门冬可以治疗很严重的咳嗽。是肺阴虚也叫肺萎,炙甘草汤可以治疗。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半夏半升,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咳嗽不能躺,浮脉是邪气气比较偏表面,有痰饮。合于小青龙汤的主治。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涶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止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三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服
肺痈是肺已经发炎到后来化脓。开始吐脓,会胸闷,会冷得发抖,脉跳的特别快,痰越来越浓,像米粥一样冷,一旦吐出脓血,用桔梗排脓,甘草消炎,吃着逐渐变好。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五枚,半夏半斤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方二两
可跟喘混杂在一起,咳得透不过气。肺脏是肺里面的邪气,闷在里面太热。用越婢汤本来就是麻黄石膏很多的药。小青龙汤加石膏也是这一类的方剂里面。一方面把邪气发出来,一方面要去痰,一方面要镇咳,一方面要清热。
咳喘而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次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汤方:葶苈熬令**,(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葶苈是一个能把肺里面的痰饮清干的药。眼睛浮肿,鼻子里塞满鼻涕,容易流泪,葶苈大枣肺汤就是在这个乱七八糟的痰拔掉。
似咳非咳,唾多涎味,其人不渴此为脚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甘草甘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主症是不怎么咳,稀痰,嘴巴不干代表肺的温度不够,能量不够。要让肺变暖,用甘草干姜汤。
太阳病后喜睡,久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汤丸
理中汤方:人参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
感冒好了两三个礼拜,胸口太冷,用理中丸。
咳而唾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桂枝三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地黄一斤,阿胶二两,人参二,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八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症咳稀痰,喉咙嘴巴却很干,脉浮细而数。
77 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病机解——麻黄包白虎
我们说这个大青龙汤你要分辨的话,在麻黄汤证的框架里面你要去找,"三干"或者是"三烦",就是眼睛干,鼻子干,嘴巴干;就是所谓的"烦躁",所以心烦或者是手足烦都可以。
不放姜枣的大青龙汤会让人狂汗脱阳。
麻黄发汗的感觉是一阵热,白虎发汗的感觉是一阵凉,大青龙汤的汗就是黏黏的,继续发的,大概一下不会很多的样子。
他说"一付汗出,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就是临床上面第二帖大青龙汤喝到死人的,还是蛮容易见到的,所以,这个重要的是要,喝到刚刚好。
他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如果你没有被那么重的寒气包住而你用了大青龙汤,你一喝下去就脱阳了,就会"厥逆,筋惕肉瞤"。“筋惕肉瞤”的话呢。如果遇到大青龙发过头,基本上我们是用真武汤来收拾的。
大青龙汤一用之后,就会有这种排尿不顺畅,小便清清白白、滴滴答答这种现象会出现,那个感觉其实有点是,好像你在尿尿,可是你如果不看的话不知道自己尿完了没,就是那地方木木的,笨笨的,这样的应该情况呢,就用真武汤来收工。
倪海厦院长他说,如果是一个人比较虚,不能耐受这么多麻黄的话,他是用三味药来代替麻黄,他用的三味药是荆芥、防风、浮萍啊。荆芥这味药,它是一味把血液中的风邪逼出来的药;防风呢,是应该把肉里面的风邪逼出来的药;浮萍呢,是一个在人体的最表层开汗孔,让汗流出来的药。
78 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如果已经是什么少阴病,就不适合用大青龙汤了。如果果真有一个人他的太阳很强很强撑得住呢,就是他真的没有掉到少阴去,那他就会体会到一种“身重乍有轻时”的感觉。
小青龙汤概述
79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我们一般《伤寒论》讲到心下都是指胃。只有这个地方的"心下"不是胃,是指肺里面。通常小青龙汤越有效的时候,就是这个肺里面死水越多,它的邪气就越会全部都聚集在肺,这个人的咳嗽就会咳得非常猛烈,这样的时候小青龙汤就会特别好用。
一旦有小青龙汤证出来了,这个人就会狂咳嗽,或者是,咳到你平躺下来会咳得更凶。它一定是,比较有稀痰的,因为你的肺里面是死水嘛,然后遇到了病邪,它开始变成稀稀的痰,然后顺便把它排掉,所以你咳的时候,大概会有那种,白透明的痰或者是白泡泡痰、或者是鼻涕,然后咳出来那个痰吐到水里面,很快就会化掉。
那如果说小青龙汤如果带黄痰,小青龙汤可以加石膏啦。
小青龙汤有些药味都可以换掉,半夏也可以拔掉,然后麻黄也可以拔掉,就是,这个桂枝、甘草、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这个才是小青龙汤的主轴结构。
小青龙汤它当然不会是一个发汗剂,它就是说用一种方法,让这个肺里面的水邪能够转一个地方然后排掉,那才能发挥小青龙汤的作用。
小青龙汤也不是多能久吃的药,小青龙汤吃完一两帖之后呢,接下来就用《金匮要略》条文里的苓甘五味辛夏仁汤收工比较好。就是小青龙汤去不干净的那个肺里面的痰,那个方子还能去得蛮干净。
你们如果在家常得到小青龙汤证,就是咳嗽这样,一感冒就咳嗽、狂咳嗽这种,你们不妨呢,用半夏独大小青龙汤法;那这样子副作用就非常低。
区别:大青龙汤主要成分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属发汗剂,主治,伤寒发热恶寒俱盛.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有力者。
小青龙汤成分是,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功效,解表化饮,治咳平喘,属解表剂,青龙汤是因为甘草和桂枝是青色的而已,小青龙汤-外寒内饮证,大青龙汤-风寒束表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汤-外感风寒表虚证。
简介:
青龙汤包括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大青龙汤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发热、无汗、烦躁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用于病毒性感冒、肺炎、急性荨麻疹、药疹、白癜风、汗腺闭塞症、空调病等疾病的治疗。
小青龙汤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作用。适用于以恶寒、口不渴、痰涕唾等分泌物增多、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治疗。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所以麦门冬汤呢,如果照这样子内容来说的话,麦门冬汤它大概可以是治很严重的咳嗽,但是你要它大材小用的话也是可以,比如说我们一般用什么,痰若吐不出来,就含一口麦门冬汤,反正甜甜的,非常好吃,然后呢,含下之后,你会觉得痰变的滑滑的,就吐的出来了。就是好像你的肺太干了,痰动不了,那你吃了麦门冬汤,它就会能够滑的出来。那可能你会问说,那这个跟皂荚丸有什么不一样?那皂荚丸是“但坐不得眠”,就是他那个咳嗽是那口痰的那个位置会让你躺着会特别咳的厉害。
治疗肺萎的方剂呢,有麦门冬汤跟炙甘草汤,整个肺都已经萎缩不会作用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呢是一个肺的阴虚的状态哦。
煮法:他说用七碗的麦门冬,然后用12碗的水,煮成6碗水。那麦门冬泡12碗的水,大概就可以把那12碗水给吸干了。
1420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1421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肺痈就是这个人的肺已经发炎到后来化脓了,所以他就会开始吐出脓了。
1422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
大概主症是:肺胀,咳的时候到眼睛都有点凸凸的。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即前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
1423 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424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他的主症是什么呢,是“似咳非咳”,
甘草干姜汤的辩证点就是不怎么咳,然后有吐稀痰,然后这个人不渴,那抓住这个三个辩证点用这个方的话,就蛮容易处理的,当然这个方剂的效果是弱一些。
1242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里是伤寒的尾巴哦,他说伤寒好了之后呢,这个人“喜唾,久不了了”,就是这个人呢,感冒已经好了,可是常常呢都会吐的出一口痰来。
1425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主症是看的到的,就是咳然后吐很多稀痰,可是呢,你的喉咙跟嘴巴却很干,那这个时候你的脉是浮细而数哦,那基本上阴虚的话浮细而数这个脉是跑不掉的,是比之前麦门冬汤这个脉数还要更严重点的阴虚的时候会有这个浮细而数的脉。
你要想他有没有可能是炙甘草汤症,那你要问他说,你有没有吐很多稀痰,可是嘴巴有没有干对不对?如果同样是吐很多稀痰,那你看他嘴巴干不干嘛,不干是的是肺冷是甘草干姜汤对不对?那有干的是肺痿是炙甘草汤嘛对不对?那就是我们用一层一层的排比法呢,要处理这些张仲景的原文是不会很难的,即使没有很理解他在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难。那像是如果要用喉咙的感觉来说,喉咙感觉到不舒服,如果是这个咳嗽的时候会牵动气管发出这种啵罗啵罗的声音,那我们就知道这个是气管有很多痰对不对?那是射干麻黄汤;如果是觉得喉咙塞塞的,平常这样子咳咳咳……那这样子的话,那这个是食道这边有很多痰,那是半夏厚朴汤;那如果你是咳嗽咳的很凶,然后很努力觉得有痰要咳出来,可是你很努力你都咳不出来,那就是咽喉不利对不对?那是麦门冬汤。所以同样是一个在喉咙这边有感觉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子去分他。那如果是,同样是咳的很凶的话,那你也可以说咳的很凶你看是有喉咙不利,如果咳的很凶有喉咙不利的感觉那可能是麦门冬汤;那如果是咳的很凶是伴随着你一面咳一面喘,都透不过气来一样,那个是肺胀对不对?那就是肺胀给他选方子。那同样是咳的不能躺下来,那如果是有这个很浓很黏的痰,那就是皂荚丸;那如果是没有很浓很黏的痰,然后呢脉是浮弦的,那就是小青龙汤,就是比较稀的痰饮。
那所以这边就是讲到说是大青龙汤证哦,他这个可以是看起来很像温病的,那当然他的主证结构是大青龙汤的主证结构。
寒包火的大青龙汤证,其实是有一些变化的状态的,比如说现在临床上活用大青龙汤证,除了溢饮是标准的使用之外,还有就比如说有一种头痛是所谓的寒包火头痛,就是这个头痛是天气冷的时候发作,而你在头痛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你的牙龈是肿肿的,可能有嘴巴破,就是里面有上火,那这个外面吹冷风头而痛。
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用量:
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歌诀: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扩展资料:
小青龙汤名称的由来:
四象与五行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中医方剂中就有青龙汤、白虎汤、朱雀丸、玄武汤。《巫咸占》将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合想象成为龙的形象,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属木为青色,故名"青龙"。青龙汤源自《伤寒论》,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因其发汗之强弱而分为大小。青龙为水族之王,大则行云布雨,小则驱邪治水,而取物类比,大青龙汤发汗犹如下雨,故取名曰大青龙,而小青龙汤能温肺化饮,故取名小青龙汤。
参考资料: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八三)临证谈小青龙汤/
本文2023-10-20 20:08: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