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的主要类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辟谷的主要类型,第1张

主要观点

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或缺。气的运行包含着人体最深奥的秘密。古籍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不仅能抵御断食带来的饥饿与虚弱,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历史记载

《艺文类聚》载,三国时有名的气功家郄俭,“少时行猎,堕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俯或仰。俭亦素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百余日,颇苦极。后人有偶窥冢中,见俭而出之。后竟能咽气断谷。”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许多辟谷流派,形成了繁复的食气方法,如尹真人服元气法,太威仪先生用气法、太无先生服气法、茅山先生服内气法、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法以及灵宝功等,功种多样、方法有异,但其基本内核仍是柔缓细长的呼吸吐纳。

科学论证

人类是恒温动物,即便在睡眠中一动不动,仍然需要消耗能量维持体温和内脏活动,因而从科学角度来讲,服气辟谷并不现实。

禁食一天内,肝脏储存的糖原就已耗竭,由于红细胞和脑组织通常情况下只燃烧葡萄糖,因此人体开始把其他能源物质转化为糖以满足所需;禁食36小时后,肌肉蛋白质分解释放出氨基酸,肝脏在激素的影响下摄取丙氨酸来制造糖;禁食48小时后,机体开始大量动员脂肪来产生能量。不过脂肪并非“清洁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血液和尿液中酮体的含量迅速提高,体液的酸碱平衡开始经受考验。如果此时饥饿仍未解除,脂肪燃烧也无法满足生命需要时,人体不得不再次大量分解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功能单位,蛋白质大量分解带来的将是功能障碍。重度营养不良的人全身各器官都濒于衰竭,死亡也就不可避免。现代医学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配制的静脉营养制剂,所含成分也无外乎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几大营养物质,同时辅以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必须物。

极端的服气辟谷支持者并不否认上述营养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营养素并非只能自食物中得到。“服气辟谷者是把空气和水当成了食物,而且这是最简单、最干净的食物”;“辟谷中所提倡的服气,则是配合腹部呼吸产生真空吸力,将空气吸入消化道” ;“道教的’服气辟谷’术的推理就是:唾液、空气、水通过吞咽、正确的呼吸法,进入消化道内,在体内合成营养物质,从而可以长期不食五谷而维持生命”;“辟谷术可诱导产生水分解酶、从而可利用水作为能量来源”。这些说辞显然已有将人的动物性生存转向植物性生存的倾向了,不过很可惜,这些描述仅仅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找到,而“水分解酶”,更无法想象能存在于水分占据一半以上重量的人体内。 主要观点

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

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其实并无二致。通观此类辟谷手法,其实质均是限制热量摄入。在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有些是以脂肪为主,有些则以糖类为主,但其所含热量均远低于正常三餐。

历史记载

宋朝官府修编的《太平圣惠方》中有“神仙辟谷驻颜秘妙方”,由茯苓、栗子、芝麻、大枣组成,熬成膏服用,要求每日2次,每次50克。《宋史·隐逸列传》载,陈抟曾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可见辟谷并不是绝食,不能套用现今通常说的不进任何食物、水饮的绝食概念来看待辟谷。

科学解释

科学研究发现,从低等生物真菌、果蝇到哺乳动物的小鼠和犬类,限制能量摄入均能起到延长生物寿命的作用,即“饥饿”的动物不但活得更久,并且活得更健康。

科学家猜测,之所以如此,也许是低热量食物减轻了机体氧化应激的后果。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与衰老密切相关的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标靶受体)信号传导通路在食物的刺激下活化程度也更高。

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很自然地会被推广到人类自身。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说,节食有助于延年益寿。不过,节食同样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只是长期进行所谓的“服药辟谷”,那么摄入的营养素难免失衡。科学的节食要兼顾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不可偏废。

口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语出庄子,下面我来解说。

所谓辟谷,就是不食五谷。什么叫不食五谷?是不依取后天之物,以其凝神,可相安万物。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反璞而归真。你不觉的这段话的意思很怪吗?不食五谷却能让年谷丰熟!这最上品的神仙辟谷术,是一种大境界,和吃不吃饭没什么关系。学是学不会的,需要你自己去修行。

而中品的辟谷术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观实形之外景。这个简单,就是每天去看日出,很有诗意很浪漫的地行为,就是对睡懒觉的人不适用。这种看不是简单的看,而是与佛门之“观”法类似。以神识锁定,但不能去触动(实际上也动不了),触而不动地火候需要自己去寻找。

第二步:守元神之内景。丹道境界未到的人,是不理解什么是元神的。这里的内景并不是内视,指的是退神而内观之,并非是用眼睛去看。真人元神元气与身心合一,无需如此,而是要在心念中包容,没有大小远近、也没有元身和太阳的界限,这就是形的融合。

第三步:以天心取神用。这一段心法决定了是否真正到了辟谷的境界,要你能够感受到它的神用,将“生养”之用化虚为实,融入真人炉鼎其实不必用语言来描述,到了这个境界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说地太清楚了反倒偏离了真味道。

至于下品的凡人辟谷之术,那就简单了,简单的说就是不吃饭。如果没有心法和口诀,就和西方的饥饿疗法很接近了。

口诀只有三句话:我吃过了,我不饿,想吃就吃。心法也很有意思,大到日月山河,小到晨风雨露,只要你心念能净,那就凝神观之,当口中有五味、舌下生津之时,以意念咽服。还可以配合静坐修行的功法,这类功法有很多,不一一细说了。 这里要强调。那三句口诀真的是三句口诀,与心理暗示无关。“我吃过了”,确实是吃过了,一念可餐日月山河;“我不饿”,确实是不饿,饿了就不算辟谷;“想吃就吃”。那就是想吃就吃,切不可因辟谷而厌食。风君子告诉我,普通人照此行功,当然不可能长期不吃饭,但一般人辟谷七、八天都是毫无问题的。柳老师有绿雪神茶和黄芽丹,每月可辟谷十二天,不辟谷的时候,也最好食素。

《云笈七签》卷六十载《中山玉柜服气经》云:“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服气之理,斋戒为先”。

丹家传有《内经图》,这张图实际上是把人体看作一架卷扬机,内中布满很多机关消息,丹家谓之关窍,一旦发动起来,它会自动运转,从吃饭、喝水、穿衣、走路、呼吸、说话等后天动作转化为不吃、不喝、不冷、不热、不病、不老、不呼吸、不思维却仍然生气勃勃的先天运转机制,这就是我说过的无食、无息、无念、无身的四无境界。

平常人身体靠后天机制运转,人体有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生殖、运动、泌尿、神经等多种系统维持生命,饿了要吃,口鼻呼吸不能停,如果不吃不喝不呼吸,就是死亡。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是人体向外部摄取能量的两大通道,是人体后天生理运行机制的关键,一天也不能停止。“一口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呼吸停止是鉴别死亡的指标。

丹道并非将人体八大系统全部停止,例如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系统就不能停,丹道是通过修炼转化这八大系统的功能,由后天生理运行机制转化为先天生理运行机制,即转化为按自然界和人体本身的规律不受干扰的自动化运行机制。

为达此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吃饭和呼吸两项作突破口,将这两项转化为先天运行机制,修炼辟谷和胎息。

人不吃饭饿两天尚不致死,但一般人大约饿七至九日便会死亡,人不呼吸则连十分钟也受不了,故辟谷和胎息相比,修炼辟谷较少危险,故丹家确定以“绝粒为宗”,绝粒就是辟谷。

丹道修炼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体质,最有效的办法是先修炼辟谷,故《中山玉柜服气经》中的有关绝粒、服气、斋戒的那段话,乃古代仙家的经验之谈,是丹道的重要法诀。

关于辟谷和胎息,葛洪《抱朴子内篇》早有记述,《云笈七签》中也载有多种操作方法,我已摘要收入《中华道教大辞典》中,读者可以参看。

本文不讲古代丹家有关辟谷、胎息的记述,仅谈一些可操作的经验和体会。

按《中山玉柜服气经》所说,要修丹道,首先从辟谷入手,然而人若断绝食物,靠什么生存?要靠服气,靠呼吸和思想(存想日月星光等)启动光合作用,直接通过空气吸收大自然中的营养和能量,以维持生命。

至于怎么进入辟谷状态,则以“斋戒为先”,即靠调整心灵信息启动辟谷程序。古斋戒法,要求独置一室,焚香沐浴,入室坐卧皆可,素食静处,咽气纳津,攻下身中浊气秽物,存思心火焚烧全身,直至感觉室内光明如昼。

现代人辟谷前亦要采纳古人斋戒遗意,关键是用两星期时间清理思想,作好辟谷的一切心理准备,增强辟谷祛病健身、修道炼丹成功的意念。从而确定从某日开始,辟谷多少天,辟谷期间对水、水果的要求及定能达到目标的心理暗示,到时如期开始。其中存思丹田起火,阳焰腾空,焚身去秽一节功法,乃丹家秘传法诀,亦有祛病净身之效。此类心理暗示法诀师传不一,要自己体会。

辟谷时间有短期、中期、长期之不同,也要在斋戒期间预先作好心理准备。

短期者有三五天到两星期不等;中期者半月至百日;百日以上为长期辟谷。

辟谷期间有完全禁水、禁食者;有不禁水但禁食者;有可以每天吃少量水果者;长期辟谷者还有以枣子、核桃等干果调节者。

采用何种辟谷方式,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感觉而定,进入辟谷状态后要随其自然,决不要有心理负担或施加强迫性观念。

一般说来,初学辟谷,先采用短期,并每天进食三个水果为好,等找到感觉,取得经验,再循序深入。

当辟谷状态坚持到十天左右时,体重逐天下降开始停止,有一段适应期,一般反应比较大,血压较低,且忌奔跑或剧烈运动,争取使体质稳定下来。

一般来说,辟谷期间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甚至仍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但必须保持心情平和,不惊不躁,走路有轻飘飘的感觉,要稳步前进,小心路人和车辆,不要在热闹、混乱场所停留。辟谷至四十天,血压会恢复至稳定点,一切如常,精力旺盛,危险性就减小了。

必须指出,辟谷状态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一种生理潜能,任何人都可以被开发出来。

丹道修炼中人们会发现人体生命还有许多潜能可以开发,例如不饥不渴、不冷不热、息停脉住、突增神力等,常人以为不可思议,其实毫不奇怪。

内丹学是一门科学,辟谷状态更是可以用科学手段检验的事实,学者们可大胆进行实验研究,不必理睬那些伪科学家所纠合之无知蛮横鼠辈的诽谤。

辟谷期间有存思、心理暗示等功法,要严肃认真执行,心理学也是科学,也有自己规律。如辟谷期间存思太阳中能量进入身体,开启玄关接受宇宙能量等,均有实效。特别是遵守斋戒期间心理暗示的预定辟谷时间,如提前进食,会发生腹胀,大便不通等症状,直到预定时间才会解除。

心灵诱导可启动辟谷,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为减少意外,辟谷功法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且要进行医学监测,将辟谷期间的生理指标和炼功感受记录下来,特别是要记录每天的血压、脉搏、大小便和体重,发现意外立即停止辟谷。

据我所知,辟谷是丹道中最安全有效的入手法门,坚持不住可立即进食,就象吃饭也可撑死、噎死一样,辟谷也有类似危险,这种易出危险的人丹家谓之业力深重,决非福慧双全的载道之器,压根儿就不必修习丹道。

丹道须师传口授,不能照书自修,辟谷在丹道中虽不可轻视,但技术水平较低,故易实行。

为谨慎起见,将辟谷期间进食水果等禁忌写出,以备教授辟谷的丹师参考。

一忌饮酒。空腹饮酒刺激黏膜,易引起胃溃疡、胃炎。

二忌吸烟。吸烟引起胃酸增加,引发饥饿感,易引起烟醉、头晕、乏力、头痛。

三忌饮茶。饮茶易刺激神经,引起茶醉,导致心慌、脉快和四肢无力。

四忌吃糖。吃糖会使血糖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肾功能和血液循环。且易引发饥饿感,使辟谷失败。

五忌喝牛奶、豆浆。在没摄入淀粉时,牛奶等皆难吸收,且不合辟谷本旨。

六忌吃柿子。空腹时易和胃酸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硬块,引起胃溃疡、胃炎。

七忌吃香蕉。香蕉中含镁多,易引起血液中镁钙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

八忌吃蕃茄。番茄易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合成难溶解的硬块,引起胃溃疡、胃炎。

九忌吃橘子。橘子汁含大量糖份和有机酸,空腹会刺激胃黏膜。

十忌吃山楂。空腹吃山楂不仅耗气,而且会引发饥饿感,出现胃痛。

十一忌吃白薯。白薯中含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分泌过多胃酸,且和辟谷本旨不合。

十二忌吃生葱、姜、大蒜,耗人气息,易引发急性胃炎。其他中医认为破气的药物、食品、蔬菜如萝卜等,亦不可食。

(注:在陈全林老师的辟谷日记中,有饮普洱茶、饮自制药酒、进食萝卜等方面的记录,还可以促进辟谷的效果。胡教授此处是指一般情况下的禁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禁忌也会有所不同,合道中医辟谷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方案。这也说明如果自己根据书上的方法自行探索辟谷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请朋友们务必重视和谨慎。)

辟谷期间可食瓜果以黄瓜为优,其他如西瓜、苹果、梨、桃、葡萄、猕猴桃、火龙果等,皆可供选择。长期辟谷者可服些红枣、核桃、板栗、百合、黄精等干果和药材,忌服豆豉汤等物。

辟谷结束时首次宜进食淀粉性流质食品,由少渐增,切莫暴食暴饮。

辟谷期间体重可下降5—— 15公斤之多,恢复饮食后有些反弹,但要自觉将体重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

辟谷期间某些不健全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和多余脂肪被转化为热量消耗掉,身体生理潜能得到开发,某些疾病不药而愈,这显然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在丹道中,辟谷是对身体的净化。

现代城市富裕阶层之人口多病,大约为环境污染、生活紧张乃至吃喝无度所致,因贪吃致病又因病服用化学药品,结果化学药品本身又是致病因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辟谷无疑是救民良方。

丹道中不少技术有开发价值,诸如这种修炼不饥不渴乃至不寒不热的功夫,人人能学,不仅有科学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我不惜将此术从丹道中公开揭出,显然也考虑到辟谷之术恰似庄子所谓不龟手之药方,实有富国强兵的战略意义。

古人辟谷,多以服气配合,或咽气一段时日自然进入辟谷状态。

此术先入室正卧,静心止念,先吐一口气,至出息尽时,闭息收腹咽下。息不出而咽气入肠反易致病,必先排浊气而出,牵动体内元气上升,再咽下谓之咽元气。当浊气吐尽时,立即闭口咽之,以意送之,以手摩之,直入下丹田。和气干咽谓之“云行”,和津而咽谓之“雨施”。此法乃丹家秘传,五十日而谷气尽,百日而病气除,其间忽尔灵光现,则入丹道正途。

《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胎息铭》云:“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惟治病,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胎息经》共17句83字,乃唐代丹家所传。后14句56字,补入咽气之术,出世稍晚,称《胎息铭》。

“胎”字是讲定神于胎中,不动不摇,如婴儿之处母腹。“息”字是讲伏气为息,绵绵密密,幽幽微微,粗气灭绝,如胞胎中之婴儿,不以鼻口呼吸。胎息之功夫,全在能否伏气,将呼吸之风相、喘相、气相之粗气灭绝,往来无迹,方为息调气定。如此气定神慧,心息相依,神气不二,至虚空大定,则成玉液还丹。

胎息是修炼玉液还丹的基本功法,凝神是得汞的一步性功,是产生定力的关键步骤。“胎”是圣胎,圣胎为元神(汞)所结;“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气(铅)所结,至呼吸不出不入(所谓“内不出,外不入”)之时自得。道在天地间,领悟由一息。

式一子云:“凡息者,呼吸也,人所易知;而凡息中之真息,惟修真者能知之;至真息中之无息,无息中之不息,非真人莫辨。虚极静笃之时,凡息除而真息见;杳杳冥冥之中,真息现而无息立;绵绵密密之顷,无息安而不息转。知转息,即知转识;知转识,即知转几,知几其神乎!”

盖此即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先天之息,先天呼吸一动,玄关不远矣。“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即此得铅的一步命功。

人之生命,全靠神气支撑,神气入身则生,离形则死。如此神气不离而相守,神气相忘则入虚,入虚而道体自圆明无碍。神气以虚无为根基,能虚其心则神自清,能无其身则气自静,能清能净,固守虚无,则神气得养。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云:“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曹文逸真人《灵源大道歌》云:“元和内运即成真,呼吸外施终未了”,外呼吸不停难入修真之路,足见胎息为丹道必经之途。

《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胎息之启动,应从脐下入手。

《庄子·德充符》记载,孔子在楚国恰巧看见一群小猪崽围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发现母猪已死,不象生时有灵性,就立即丢下母猪惊慌逃走。可见它们爱母亲并不是爱其形体,而是爱其生命(神气)。

《养生肤语》亦云:“人始死,耳目口鼻手足形体具足,而父母兄弟妻子莫之爱者,谓其神之去也。然则人之所爱,在神不在形矣。而今人所养,顾在形不在神,何耶?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声神去,好色神去,凡动静运用纷纭,神无不去,人莫之惜,顾神绝,乃独悲之深焉,是何见之晚也!”

天地间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凡能生长发育者,莫不有气;凡能飞游行动者,莫不含灵,足见神气即是生命。人之死而为僵尸,神气离形,则如土石泥沙无异。

丹道之修炼,即是以神气相抱,而守其形。

思虑营营则神耗,呼叫奔波则气散,贪色纵欲则形疲,神气形相离则非病即死。胎息之要害,在于神气相注,神凝气定而常住于形体之中,使神气形相融为一,进而体道通玄。神气混合而入于定则生“汞”,形气内运引发不息之元气而得“铅”,以铅伏汞性命双修便成玉液还丹。

《胎息经》仅从神气入手而不言形,非不要形,实乃道家“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忘形以养气”之法诀。胎息成则丹田有药,所得内丹为玉液还丹,比金液还丹尚差一步。盖末法时代,金液还丹条件难备,不得已由尽性而至命,先成此玉液还丹。曹文逸《灵源大道歌》云:“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即是此意。玉液修炼无求于人,全从自身阴阳炼起,可公开传播,较少流弊。

道学乃“反俗”之学,倡导逆向思维,其观点往往与世俗流行的观点相反。丹道亦是逆向修炼之术,其效验多为常人认为不可能的反常之事。

例如常人每日必食,我独可以不食(辟谷法);常人呼吸不能停止,我独可以不息(胎息法);常人每天都需睡眠,我独可以不睡(炼睡魔);常人冬则寒夏则热,我独可以不寒不热;常人每日思虑营营,我独可以无念;常人贪财贪色贪权好名,我独可以无欲;常人一生灾祸疾病不断,我独可以无灾无病。

吾人能兴反俗之学,行反俗之事,修炼反俗之功,得反俗之验,则可以称奇男子、大丈夫。大丈夫居世间,须是成大事业,作大学问,有非常之举动者。

《丹阳真人语录》云:“刘高尚居环堵四十年,别无他事,但虚其心,实其腹,去其华,忘其名,弃其利,清其神,全其气,丹自结,仙自成。乃有赞之曰:塞其兑,闭其门。昔诵此语,今见斯人。可谓简且当矣”。

先师知非子云:“考仙道下手,即以腹有暖气为验,渐至通体充和,口中可以干汞,吹气可以炙肉,全身一片纯阳。夫身体之质,皆阴物耳,阳盛则阴衰,阳纯则阴绝,即有干汞炙肉之阳在,乌有血肉之阴不化乎?又考释氏之言曰:人身之来源,唯是寿、暖与识。寿者,禀之于父母之施予。人寿之长短,皆以所禀之厚薄而有异。暖即动物之生命,暖盛则旺,暖绝则亡。识即灵识,谓去后来先做主公者。故修炼之要,不外培其寿,增其暖,则形体自健,神识有依。依此为基,暖增不已,则形质渐妙,寿命永固,身化虹霓,无有变灭,识绝污染,返于圆明,此与道之九还七返,岂非二而一耶?”

李涵虚真人将此段胎息功夫谓之曰“钻杳冥”,甚得丹法要旨,且又形象生动。他说:“是时也,心如太虚,有息相依则不虚。心如太空,有息相随则不空。不虚不空之间,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心神默默,气息绵绵,皆入于杳冥之中,此之谓钻杳冥。杳冥之中,一神独觉,此乃真息也”。此句话活脱脱的,将丹家之秘合盘托出。

先师知非子又云:“还有必须知道的,玉蟾仙翁曰:‘昔日遇师真口诀,只教凝神入气穴’。气穴,一般都指为脐下之下丹田。实际上所谓气穴,我得真师指授,乃是在静定之中,真神与真气相依相抱而合一。换句话说,即是以气为穴而神凝之,所谓‘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内’者是也。善乎闵一得真人之言曰:‘圆虚圆寂,圆清圆和。何内何外?何有何无?生生化化,一付如如。返还妙用,如斯如斯。成身内身,是名真吾’。此种高级层次功夫的行持,是不拘行住坐卧,只要能祛除一切杂念妄想,不思过去未来,惟用现前一念,将全身放松,与整个宇宙太空法界融为一体,则气自养。如是熏习日久,自见‘灵光独耀,迥脱尘根’矣”。

无心即是天心,即是道心,人能“万缘放下”,将人心契入虚无境界,则天仙有路可通。“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刻”,诚哉斯言!

丹家所传胎息术有多种,以《胎息经》所传为其纲要。《钟吕传道集》中载吕洞宾说:“炼形止于住世,炼气方可升仙。世人不达玄机,无药而先行胎息,强留在腹,或积冷气而成病,或发虚阳而作疾。修行本望长生,似此执迷,尚不免于疾病,殊不知胎仙就而真气生,真气生而自然胎息。胎息以炼气,炼气以成神”。

胎息术比辟谷术更难掌握,要求修炼出铅、汞之药物后自然进入胎息状态,无药而急着先行胎息,如无经验,易出偏差,不可不知。

此外尚有闭息法,先仰卧而静心,待出息尽,即可闭息。其法宜缓,从容心静。此法可存想人体八万四千毛孔皆通虚空,以周身毫窍毛孔呼吸渐至胎息,胎息生则口鼻之息自闭。五百息能闭之而内景观,闭之千息可易肉换骨炼髓。另外还有全身彻底放松,先行逆呼吸,待松静自然之时,突然以“哼”字声震动胸腹,激起橐籥,闭息鼓动而渐入胎息者。

丹家传有“哼、哈、嗨”三声口诀,“哼”字诀声震上焦,“哈”字诀声震中焦,“嗨”字诀声震下焦。声音在丹道中运用颇妙,用以调谐人体生理和宇宙节律同步,故丹家秘传许多咒语以助炼功,无非是通过声音启动玄关以达天人合一之境。然此类功法多由师传面授,本文不作深究。

本文既然已将咽息法传出,索性再泄一秘密,即仙家相传之“十六锭金”,其诀云:“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此功有吸气,提肛缩肾,意注脐下,咽气几个动作,然单修双修皆可用,辟谷胎息俱有效,采药炼气运河车,因目的不同火候有异,变化万千,丹家视为鸿宝,故字字为金。

世人知此诀者多,然明白其中奥秘者却百无一见,吾今揭出,此亦丹家真传。

我主编之《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收入多家胎息、辟谷之术,读者可与此互参,以求融汇贯通。

人体本是一架蕴藏着巨大潜能的自动机,丹家以“法诀”将其启动开来,就会自动运转,不再靠人力操纵,其潜能之发挥亦属自然。其中具体功法,不可盲修瞎炼,必须有经验的丹师临炉指导。

笔者原则上不指导具体功法,仅作学术研究,然此处所泄露之丹法,皆千金难求,别有深意,读者宜慎思而明辨之。

辟谷,又称避谷、去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其中有“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的叙述,意思是说辟谷者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表明至少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辟谷法流行。

  秦以后,有关辟谷食饵和辟谷食饵方的描述与记载散见于各代中医学著作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开创了有关辟谷食饵养生的先河,特别是道教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辟谷术的发展,认为人体可以通过辟谷达到“不饥轻身,益寿延年”的目的,并创立独特的道教服食术。有关道教服食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于各种史籍。

  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书于汉代的礼仪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可能是辟谷术的最早理论根据。晋代的道家、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辟谷术专著《庄周气诀解》中也有一段话:“其天下之人,不达其要者,但以味适口充腹饱胃,以养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脏腑,长欲蒸心乱神,反资百疾,以至夭殂”,说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人过多地摄取食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人物,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欢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并纵酒为乐,损伤健康。针对这种时弊,人们受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称那些肥甘厚味食物为“烂肠之食”,而转向天然的植物类食品,并提出辟谷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辟谷真相:是“限食”而非“绝食”

  现代人通常以为,辟谷就是“绝食”,与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如出一辙。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误会。

  据张国玺教授考证,辟谷并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淮南子·人间》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尘居深山,“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这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书中只是说他不食五谷,并不代表他不吃其他东西。又如古书中记载道门名士于章在辟谷时“饵黄精、茯苓、山地黄”,可见他是用药食来代替五谷。

  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指损害健康)。可见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慢慢节食,少食;或者不吃日常的五谷食物,只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或服食高营养而较难消化的加工品。如常说的“服药辟谷”,即是采取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山药、蜂蜜、茯苓、莲子、芡实、苍(白)术、天门冬、麦门冬、泽泻等代替谷食的药物。实际上山药、蜂蜜等既是药品,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可以代替谷物为人体提供营养。后世的一些辟谷术中,也有用大豆、大枣、胡麻(芝麻)、栗子、酥油、茯苓、黄精、天门冬、白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以代谷食的方法。还有用含丰富植物油的松子仁、柏子仁、火麻仁等,再加入麦门冬、地黄、茯苓、山药、黄芪、人参等富含营养物质中药,制成营养高、消化慢、质地较硬的食物,以供食用;还有服用一些流质的胡麻汤、酥汤等。

  可见,历代的辟谷术修炼者,并非不吃任何东西,只是不吃或少吃五谷杂粮罢了。如果采取什么都不吃的所谓“辟谷”,只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辟谷这一传统养生方法蒙上一层阴影。

辟谷的主要类型

主要观点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