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1、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
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2、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3、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4、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火药的发明是副产品。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5、印刷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亦称“雕版印刷术”)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来出现的拓印碑石等。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之后,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技术。
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设计艺术对现代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设计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设计艺术的交流如河同水密,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尽管设计师对于设计元素的运用百卉含英,丰富多彩,但是,受思维定式的潜在影响,设计师的思路总习惯于以当代的视觉元素作为设计创意的敲门砖,进而忽略了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启示。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承文化,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每一个传统元素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都镌刻着深深的民族烙印,这些文化所构成的美的元素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博大而精深。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虽然,这种论调至今仍在不断争论之中,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重视已经达到空前未有的状态。在当今“文化快餐”“文化渗透”等文化无国界的大环境中,各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元素愈加显示出弥足珍贵的价值。
在中国现代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设计作品也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如何认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妙手天成地与现代设计艺术合理结合,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能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追求和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现代设计艺术的创意思维与设计元素
设计艺术中不能缺少创意,创意是一种心智的感悟历程。“设计创意的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创造’的意义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束缚,以独创性、新颖性的崭新观念或形式体现人类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开拓新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有目的的活动。”[①]
创意的过程是一连串设计元素的重组和创新思考。设计师在接到设计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设计的目标,进而考虑如何实现确定的目标,通过创意的酝酿、顿悟来实现设计的超越和升华。设计的创意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出现“山穷水尽”的现象,甚至到了“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的境况。[②]我们经常在设计实践中这样总结,设计师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即设计师如何超越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在2007中国·武汉艺术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央美术学院的许平教授指出一个社会不健康的逻辑:“设计就是工业的,工业的就是西方的,西方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就是科学的,科学的就是进步的”。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设计发展水平滞后,是因为西方设计传播受阻”等等类似的论调和思维比比皆是。我们在国内的平面广告设计中,经常出现全英文的广告语和文案,一些设计师片面地认为设计作品加上中文就土气,有的作品明知面对的都是中国观众,还是堆砌一些英文单词或字母的组合,有的为了“哗众取宠”甚至凑上些汉语拼音,认为通过这样,作品就能洋气起来。其实,我们自己守着个金山还在到处找钱,很多时候国外设计师反而是从东方、从中国元素中寻找灵感。
刚刚在中央台黄金频道播出的一个古装戏电视连续剧,我特别注意到演员表的字幕中,在一个中国著名演员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括弧、括弧里特意注明“英国籍”,与以前许多该演员出演过的节目相比,这个小小的变动,在这个没有一个“外宾”出演的剧中,显得尤其扎眼。我们暂且不去分析该演员的是否因为某种原因真的加入了英国籍,这个“外宾”的的出现,也折射出一个社会现象——崇洋媚外。设计界更是如此,我们周围经常有人炫耀自己的设计风格出自学习日本设计,把某某日本设计师奉为祖师爷,却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日本设计师的文化底蕴还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影响。习惯于从西方的审美思想镜子中照出自己模仿格调的一脸无奈正是当下设计创意思维的困惑。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在《谈工艺美术设计的几个问题》中提到:“一切艺术创作或工艺设计,不能摆脱旧套的束缚,不能突破陈规,独具风格,熟而不生,这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要求的。”[③]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新材料、新发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在这种局面下面,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现代艺术创意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元素的问题。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跳脱理智、逻辑、直线的思考,摆脱思维惯性,把中国传统元素重新组合,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即旧元素,新组合、新创意、新突破。
2、 设计文脉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尹定邦教授在他所著的《设计学概论》的序言中提到:“自古以来,人类智慧的基点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靠造型设计去实施;另一个是非物质方面,靠思想、制度、舆论和礼仪去实现。如果还有第三个方面那就是两方面的综合。”[④] 通过以上的三个方面,物质是基础,需要靠设计来具体实施,足以看出设计对整个世界文明及其发展的巨大影响。
最近几年,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到建筑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设计文脉中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元素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元素就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是浩如烟海。从文化层面上看,“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范围,即包括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形式的全部丰富性。”[⑤]人类学家弗郎兹·博阿兹曾从文化结构的角度,把文化分为三类:
(1) 物质文化——食物的获得、保存、加工,房屋,衣服,制造工艺的过程,物产,运输法等。
(2) 社会关系——一般性经济状态,财产权,战争,和平时的部落关系,部落内的个人地位、部落、氏族、家族组织、通讯形态、性别和年龄上的个人关系。
(3) 艺术、宗教、伦理——装饰、绘画、雕刻、歌谣、故事、舞蹈,对照自然状态、神圣存在状态的态度及行动等。[⑥]
从以上文脉中理出设计文脉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可谓是只鳞片甲。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我们只能如艺海拾贝似的罗列一小部分元素如:
中国画、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敦煌壁画、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
秦砖汉瓦、兵马俑;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中国结、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钟鼎文、汉代竹简、甲骨文 、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唐装、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 、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
中国漆器、剪纸、风筝、筷子;
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
对联、门神、年画、 鞭炮、谜语、石狮、舞狮;
华表、牌坊、长城;
中秋月饼、饺子、粽子、糖葫芦;
金元宝、玉石、如意、八卦等等……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难以一一例举。几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在我国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它也许经常给你一种意想不到的设计感悟。
3、 设计文脉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启示
我国当代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曾提到:“张果老倒骑驴,骑在驴上向后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在比较中鉴别,在现象中归纲,理出一条思路,驴儿驮着往前走,走向新的时代,不是固守于旧的迂腐不化,而是创造者新的去开拓未来。”[⑦]
作为千年流传下来中国的传统元素,我们如何使它们能够很好的被继承、被利用,成为对现代设计艺术有益的启示。这些东西是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现代设计中可以找到很多利用它的位置,通过智慧的创意思维,使其衍变成为新的设计元素,为我们现代艺术设计服务。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为中国设计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设计机会,在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为奥运会的系列设计一定是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设计思潮接轨的设计风格。当一个个被国际奥组委认可的设计项目逐渐浮出水面时,我们蓦然发现,为奥运会的系列设计作品里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华夏民族的血。从陈少华与韩美林合作设计的北京申奥标识“太极拳”开始,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成了中国元素的试验场。
北京申奥标志采用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典型颜色,以生动的图形表现了一个人打太极拳的动感姿态,又是一幅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图案,即“同心结”或“中国结”,它以其简洁的流动线条蕴涵着优美、和谐及动感,寓意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交流。(见图1)正是该作品里的中国元素深深地打动了奥组委的每一位官员,成为申奥成功的最大的视觉功臣。也引导了中国民众对“中国结”空前热爱的一个社会潮流。
接下来,在亿万民众的期待中,诞生了北京2008奥运标识“舞动的北京”——中国印。该标志以独特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篆刻印章的形式,结合中国传统书法的神韵,把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内涵,这个设计也使“中国印”从中国舞动着走向世界各地。
北京2008奥运奖牌的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组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探索、构思,最终确立了以中国玉配的形式,得到了奥运组委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也是中国文化符号成功地运用于现代设计的典型案例,这款火炬是由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集体设计的,灵感来自在我国历史已经非常悠久的“祥云”图案,祥云代表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它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符号之一。火炬的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随着纸的出现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播。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⑧]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蓦然的顿悟和理解。以上设计之所以能在设计中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把中国元素巧妙地融进设计中去,关键是设计者的知识背景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同时反映出中国元素带给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说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设计文脉中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外表上,整个设计、生产、制造、消费以及使用体验的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主题透彻的理解和新颖独特的思维角度。
对设计文脉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和运用,并非生搬硬凑、搬用原形,而是以现代构成原理进行解构后的重新组合和搭配,传统元素、事物的再认识,再理解可以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现代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我们深信,在中国深深的文化底蕴中成长起来的当代设计师们,只要在设计中握住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力中的优势基因,凭借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设计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之颠。
别墅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的,购买别墅以后大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装修的问题,因为别墅装修和普通房子装修区别比较大,户主在装修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装修,那么大家知道中式古典别墅装修设计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式古典别墅装修设计方法及装修设计要点吧!
中式古典别墅装修设计方法
1、中式装饰材料以木质为主,讲究雕刻彩绘、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叶檀等高档硬木。本案以大理石为主要材质,诠释实木线条,尽量简化的中式风格总能给人最深印象,优质的木材、简洁的线条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2、采用深色来表现沉稳,再加以一些清新的蓝色、米色来协调整体空间。家具都是工艺大师精雕细刻而成,仿佛是一件有灵魂有故事的工艺品,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向往。传统中式风格装修为了在空间讲究层次,采用隔窗、屏风来进行空间的分割,同时会采用实木做出结实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间用棂子雕花,做成古朴的图案。
3、配饰的选择上用字画、古玩、卷轴、盆景等精致的工艺品加以点缀,突显出主人的品位与尊贵,更具有文化韵味和独特风格,体现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简单而又不失韵味的中式新生活。墅装修客厅所采用的家具,统一为红木家具与扶梯手相互呼应,搭配古色古香的风景画壁纸点缀,使得整个客厅既有现代的简约又不失东方古典韵味。
中式古典别墅装修设计要点
1、中式别墅装修对区域功能使用和空间设计的要求较高。中式别墅的使用空间比较大,装修之前没有做好整体的规划,很容易出现空间利用率低,房屋格局不协调,如果要大大提高功能区域及空间的使用,就要对空间合理安排和精密的设计。
2、中式别墅装修面积大,空间比较复杂,硬装方面要求严格,不仅要在房屋建筑物的外表上和内部使用上面进行装饰,还要满足房屋功能、结构的使用。如门窗如何设计是整个中式别墅装修里面非常重要的,因为门窗讲究的是雕刻工艺及花纹的对称,一般采用灯笼芯、花、鸟、鱼等图案来镶嵌,突出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也彰显出中式古典美。
3、中式传统的家居非常讲究空间的层次感,比如,可以用手工刺绣的雪纺屏风镶嵌在有古典韵味的隔扇之中,作为空间的隔断。别具一格的桌椅、茶具采用的是红木、黄花梨、榆木、紫檀木等材质制造而成的,深色系列的家具装饰与整体格局融为一体。
中式别墅在装修的时候大家都需要知道该怎么样去设计,当然在装修的时候很多的细节问题是大家都需要知道的,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中式古典别墅装修设计方法及装修设计要点到这里就结束了。
1、赫哲族-鱼骨雕:鱼骨雕是赫哲人渔业生产的衍生物,是生产生活资源的附属品。鱼骨雕是赫哲人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赫哲工艺者发现了鱼骨有着令人惊纯的结构力量和形体的坚强的扩张感。
一种鱼身各个部分的骨架有所不同,每种鱼的骨架又各有不同,大鱼和大鱼的骨架又有所不同,赫哲工艺家将不同的骨场、骨刺巧妙组合,由一种“本形”过度到另一种“再生形”的变化,具有形体的极大的多样性和不可重复性。
如:雄鹰等各种图案,根据鱼骨的天然形状进行艺术构思,神行并貌,栩栩如生,这也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可以获得一件完美的骨鱼雕,至少半个月才能完成,鱼骨雕是赫哲人对自然一种新发展,可为“赫哲一绝”。
2、水族-马尾绣: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是民间传统工艺,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
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3、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少数民族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4、用比较珍贵的木料雕制成的各种动物、人像其他工艺品,古朴而别致,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东西。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购一点带回去,作为室内装饰品,它们的特色应该是很足的。
5、维吾尔族-喀什土陶:少数民族工艺品—新疆喀什土陶历史悠久,远任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代发展到彩陶,具有古老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喀什的陶器中,尤以仿古土陶最为著名。它继承了传统工艺,又有开拓创新,兼有观赏和实用价值。其品种主要有碗、盘、壶、罐等。一种供少数民族群众洗手用的“阿扑土”(即水壶),可称作喀什土陶的代表作。
扩展资料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参考资料:
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用蓝色(准确说是靛青)跟当时的染色工艺水平有关。
与内容表达之类的关系不大,所谓的”色彩象征“推断更是牵强。(想想瓷器的纹饰?)
植物染料也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1],布料和纸张染色一般使用的也是植物染料,最常见的是用蓼蓝做成藏青或靛青染色[2]。
因为书籍装帧用的胶水(即化学合成类胶)是现代才出现的。
线装是明朝中叶出现于明朝中叶,其实更早时候的包背装、蝴蝶装、册页装(旋风装经折装都算是它的过度)才是主流。之所以你看到的都是线状,除了更易保存之外,跟明清时期书籍印刷数量大幅增长也有关。
[1]另外常见的还有:赤——茜草 红花 苏枋;黄——槐花 姜黄 栀子 黄檗;黑——五倍子、苏木等等,青赤黄白黑共同构成的中国原色称为「五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根基。
[2]「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诗经•小雅•采蓝》」和「蓝,染青草也。《说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
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专著,上面记载了很多刺绣的方法;刺绣技法的传承也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对于我国一些服装设计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我们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将这些古代刺绣技法传到世界各地,也能够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本文2023-10-20 22:05: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