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机构建制
历史学院下设科研机构可概括为“三系三所四中心”和两个国家级科研中心,具体为: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中国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师信息
时间:2012-04-02 04:53来源:未知 作者:huawenuser 点击:1114次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部门 硕导 博导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部门 硕导 博导
1 敖堃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 白新良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查看
3 常建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4 陈畅 女 讲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5 陈德弟 男 副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6 程平山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7 陈絜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8 陈志强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 崔岩 女 讲师 历史学系 历史文献学 查看
10 党超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1 邓丽兰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2 丁见民 男 讲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3 董国辉 男 副研究员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4 董瑜 女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5 杜家骥 男 教授 中国古代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历史研究所 查看
16 付成双 男 副研究员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7 高飞 女 工程师 行政办公室 查看
18 高艳林 男 副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党政领导 查看
19 郭长虹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20 郭明 男 馆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查看
21 郭伟 男 初级 查看
22 顾晓茜 女 工人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查看
23 韩琦 男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4 韩铁 男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5 哈全安 男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26 何孝荣 男 研究员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27 洪国起 男 教授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查看
28 侯杰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29 侯咏梅 女 馆员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30 黄春雨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31 王昊 男 馆员 查看
32 胡宝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33 贾洪波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34 江沛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35 姜胜利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查看
36 蓝海 男 副研究员 党政领导 查看
37 李冬君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38 李凡 男 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39 李晶 女 讲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40 李剑鸣 男 教授 查看
41 李金铮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2 李来容 女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3 李明玉 女 副研究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查看
44 林延清 男 教授 历史研究所 查看
45 李少兵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6 李少龙 男 副研究馆员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47 刘敏 女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48 刘晓琴 女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49 刘毅 男 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0 刘岳兵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1 刘尊志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52 李小林 女 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查看
53 李喜所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4 李宪堂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55 李永胜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56 李卓 女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7 李治安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58 罗宣 女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59 毛立坤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60 马世力 男 教授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1 门连凤 女 研究员 党政领导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62 米镇波 男 教授 查看
63 南炳文 男 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64 潘斌 女 工程师 查看
65 潘芳 女 讲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6 庞乃明 男 副教授 历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查看
67 乔治忠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68 宋志勇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69 孙立群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70 孙卫国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历史文献学 查看
71 谭融 女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2 王昊 男 馆员 行政办公室 查看
73 王军 男 工程师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查看
74 王金连 女 编辑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查看
75 王黎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6 王利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党政领导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77 王力平 女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78 王立新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79 王萍 女 教授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0 王秋香 女 助理研究员 文献资料中心 教学办公室 查看
81 王薇 女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82 王先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83 王晓欣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84 王燕 女 助理馆员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查看
85 王以欣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6 温娟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7 武鹏 男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8 吴志成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89 吴振清 男 副教授 查看
90 肖军 男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1 肖玉秋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2 夏炎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3 谢东 男 助理研究员 教学与科研办公室 查看
94 薛磊 男 副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5 徐思伟 男 副教授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6 许檀 女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7 阎国栋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98 闫爱民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99 杨巨平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0 杨栋梁 男 教授 世界史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科评议组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1 杨东明 男 讲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02 杨令侠 女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3 杨永明 男 副研究员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104 叶民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5 元青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06 袁胜文 男 副教授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07 余新忠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08 藏佩红 女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09 张传勇 男 讲师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 查看
110 张分田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111 张国刚 男 教授 查看
112 张聚国 男 副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3 张荣明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查看
114 张思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中国近现代史 查看
115 张伟伟 男 副教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6 赵伯雄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 历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历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历史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 查看
117 赵德宇 男 教授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8 赵学功 男 教授 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19 赵永纪 男 教授 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查看
120 郑玮 女 讲师 世界史学系 世界史 世界史学系 查看
121 朱凤瀚 男 教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查看
122 朱洪斌 男 副教授 历史文献学 查看
123 朱会玲 女 馆员 文献资料中心 查看
124 朱彦民 男 教授 历史学系 专门史 查看
(责任编辑:huawenuser)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安平秋、副主任杨忠,学科带头人安平秋,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楚辞、史记、宋诗、古文献学、古文字、传统文化、国外汉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张希清、副主任李孝聪,学科带头人张希清,专职人员,研究方向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暨敦煌吐鲁番文献、宋辽金史、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
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章培恒、副所长陈广宏,学科带头人章培恒、吴金华、谈倍芳、陈广宏、郑利华、陈正宏,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涌泉、副所长王云路,学科带头人张涌泉、王云路、崔富章、龚延明,现有专职人员16人,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中古语言文献、中国文化史、宋学、先秦文献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舒大刚、副所长尹波,学科带头人舒大刚、郭齐、杨世文,现有专职人员20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与文化、儒学历史与文献研究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张鹤泉,学科带头人张鹤泉、吕文郁、吴振武、丛文俊、张固也,现有专职人员24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与历史、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古代书法文献、先秦与唐宋历史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戴建国、副所长张剑光、徐时仪,学科带头人戴建国、徐时仪、虞云国、俞钢,现有专职人员22人,研究方向为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所长程章灿,学科带头人程章灿、徐有富、曹虹,现有专职人员9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文献、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宗教石刻文献与文学、海外汉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韩格平,学科带头人韩格平、周少川、李修生、罗超,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有元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所长严佐之,学科带头人严佐之、刘永翔,现有专职人员17人,研究方向为朱子学暨儒学文献研究、中近世社会文化历史文献研究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赵伯雄、副所长邓安生,学科带头人赵伯雄、邓安生,现有专职人员13人,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清代文集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主任来新夏,研究方向为方志学、目录学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李德山,学科带头人李德山、曹书杰,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传世文献、魏晋文献、东北文献和佛道文献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骆瑞鹤、副所长万献初,学科带头人宗福邦、骆瑞鹤、罗积勇、万献初,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音韵、训诂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
所长刘韶军,副所长李晓明,学科带头人刘韶军、周国林、王玉德、刘固盛,现有专职人员12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所长张玉春、副所长程国赋,学科带头人张玉春、汤开建、张其凡、程国赋,现有专职人员14人,研究方向为古文献综合研究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喻遂生、副所长毛远明,学科带头人喻遂生、张显成、毛远明、蒋宗福,现有专职人员15人,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贾二强,学科带头人贾二强、王晖、周晓薇、袁林,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研究、石刻文献、先秦文献、唐宋文献、古小说、古文献数字化等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所长黄仕忠,学科带头人黄仕忠、陈永正、杨权、许云和,现有专职人员11人,研究方向为戏曲史研究、岭南文献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赵逵夫、副所长郝润华,学科带头人赵逵夫、伏俊琏、郝润华、王晶波,现有专职人员10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敦煌文学文献、西北地方文献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所长吴景山,研究方向为西北文史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董洪利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方一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赵生群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主任戴建国
1 方向略有不同
文学院成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目前本所拥有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两个博士点暨硕士点。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国内第二批博士点学科,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文学古籍整理与研究、古代文献学研究等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内第四批博士点学科,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研究方向。
古籍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古籍整理研究机构。该所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元代)文献为主要发展方向。
2 优势不同
文学院从本科到博士都有,除了文献学还有很多其他方向,古籍研究所就那一个专业。
数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形成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和良好的学术风气。在学术思想上,两个学科坚持文、史、哲沟通兼容的大文学史观念。在治学方法上,两个学科继承清代学者“义理、考证、辞章”三位一体的优良传统。在研究对象上,两个学科重视文学文本的探幽索隐和作家的心态发微,也重视探求各种文学史现象纵向的传承演变轨迹和横向的错综复杂联系,对各种文学史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在研究领域上,两个学科在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特色显著。
文献研究不只是个技术活,个人认为文学院体系更完善积淀更深厚,资源更丰富。
3 师资力量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去网站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文学院文献学的导师貌似是郭英德教授,郭英德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致力于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文献、元明清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明清文人传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著)、《明清传奇综录》、《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等著作。基本也属于镇院之宝一级的人物了。其他知名教授还有很多,网站都有你仔细看吧。
个人意见,两院系明显侧重不同,选择一个适合你的,且你喜欢的吧。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是一家比较受欢迎的学院,那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3系、3所、3中心,即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上述9个单位,皆与历史系有着渊源关系,脱胎于历史系。
2、 现任院长为江沛教授。2010年,按教育部规定,历史学一级学科分成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本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教育部认定。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学科评估活动中,历史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二。
以上的就是关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内容介绍了。
古委会直接联系的教学科研单位共26家。由古委会每年提供固定的研究(教学)经费、图书资料费和设备更新费,并可向古委会直接申请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经费。(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有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二个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等十九个研究所,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等一个研究室,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文献学系、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等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4、此外,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及有关大学还有古委会间接联系的研究机构62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机构建制
本文2023-10-20 22:28: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