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古代天文历法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8收藏

求推荐古代天文历法典籍。,第1张

西汉的《周髀算经》,算天地结构、太阳视轨道大小、周天里数、北极璇玑的方法

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详细的地理学资料 介绍国内地理资源,地理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书籍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当时丰富的天文学记载资料

汉朝古墓里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彗星图

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天文历法 回归年的精密计算为世界第一

明朝末年的《徐霞客游记》,除了很详细的地理知识外,还包含各地的风土人情

清朝魏源的《海国图志》,近代史中国认识世界的著作 全方位介绍各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

此外,《二十四史》中有十几卷介绍天文地理的著作。

这些年我个人共收集了415册古代天文历法资料,目前整理的这些可以说是我能搜到的最全的天文历法类最多最全的书了,可以说是目前网络上最全的古代天文、历法大合集资料,

然而说到古代天文书籍不得不说   古籍阁   可供参考的天文类藏书,是我见过最多最全的古代天文书籍库,有兴趣不妨看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古代天文书籍推荐目录如下:

《步天歌(影印版)》《清史天文志》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嚣嚣子历镜 (清)》

《四时气候集解明》《回回历法释例 (明)》

《民历铺注解惑》《玉烛宝典》《甘石星经》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隋书·律历志》

《唐月令注全一册》《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

《大统历注》《天文略》《晋书·律历志》

《宣西通 (清)》《恒星星座书》《授时历议》《推春秋日食法 (清)》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春秋日食辨正(清)》《乙巳占 (唐)》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历象本要 (清)》《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古周髀算经 (汉)》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宋)》《七政推步 (明)》

《地球图说  (法)》《观象玩占》《通雅·天文》

《三才实义天集 (清)》《全史日至源流 (清)》

《历算全书 (清) 》   《周髀算经 (汉)》

《六经天文编 (宋) 》   《历代长术辑要 (清)》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

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

经一般就指四书五经,后来也有十三经一说。其中值得一读的我想有《诗经》、《左传》、《论语》、《孟子》。

史就是史书。正史就是二十四史,全读太费时间。我觉得前四史还是值得一看,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有些别的史书也不错,例如楼主举的《资治通鉴》。

子多数集中在先秦。其中《老子》、《庄子》应该是必读的。兵家的《孙子兵法》也必读。汉之后也有子书,如《淮南子》、《抱朴子》,但成就略逊一筹。

集的意思与今天的一样。分总集别集。总集最好的当然是《昭明文选》了,陆游说“文选烂,秀才半”嘛。常见的比如《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都属于集,别集不是专业学者我觉得不看也罢。

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成就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明代的永乐大典,一次是清代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今天还保存着,我的母校兰州大学就有一套。中国所有的古书,99%都收入四库全书了,北京也藏有一套,好像是文渊阁的一套?现在有台湾文澜阁的影印本,大一点的图书馆应该都有。

另外有一部配套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全部古书都有权威的介绍和评价,其实你光是看过《提要》,对中国古籍就会有非常全面的了解了。

建议你读一读《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

《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作 者:陈兰村编 丛编项:无 装帧项:平装 19cm / 349 出版项: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97-07 ISBN号:9787500623939 / 7500623933 原书定价:¥1400 马上购买 主题词:名人-传记-中国-古代

图书简介 - 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

本书精选中国古代名人所写自传35篇,起自汉代,迄于清末;其作者上自帝王、臣僚,下至隐士、僧侣,而以文学家居多。由于作者为传主本人,因而便于自明心迹,或述志抒怀,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事业追求,或记述自己的道德情操,总结人生经验。又由于各人的社会地位、人生道路和写作风格不同,有的直陈其事,慷慨激昂;有的胸怀坦荡,无所忌讳;有的幽默风趣,寓庄于谐;有的命运多舛,悲愤凄恻,各以生动传神的笔墨,刻画传主本人的不同性格。每篇附有作者小传、注释、译文和评析,可供阅读参考。

自传,简要地说是个人自叙生平的一种写作样式。能够

真实地而且艺术地记叙自己的实际人生的作品,可称为自

传文学,它属于传记文学的一类。由于作者、时代与国情的

不同,尤其是时代的不同,古今中外的自传在内容与形式上

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古代的自传,一般篇幅短,生平材料不

全,多述志抒情,语言较精美。中国现代或外国的自传,篇幅

一般较长,生平经历较详细。各种自传尽管有千差万别,但

相同的一点都是作者自述生平经历,作者与传主是同一个

人。这是它不同于他传的独特性

根据自传在传记体中的独特性,完整意义上的自传内

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意思:第一,生平事迹要真实,这也是

一般传记首先具备的特点;第二,材料有多少的不同,但都

要写出自我的性格,尤其要画出自己的灵魂。当然材料全

面,更便于读者对自己“全人”的了解;第三,对自己所处的

人际关系及自身在所处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

作用有较客观的公允的评价;第四,要有文学性,尤其是语

言要精美。这四个方面中,第三点是尤其要重视的。如欲对

自己作出客观而公允的评价,必须超越本身主观的局限才

能达到,而写自己的传一般很不易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人很

难有自知之明。

由于自传在传记体中的独特性,即自传中存在程度不

同的主观因素,使自传呈现更加复杂、更加丰富多彩的色

调。每个生活过来的人,都有其生命哲学。事情做得如何,

都有一套为之辩解的原由。曹操可以在《让县自明本志令》

中坦率得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政治追求;刘禹锡、王韬都

在自传中对自己的政治生活作了自我辩护;曹丕、文元发在

自传中只讲自己的长处;陆羽、梁启超都在自传中对自己的

一段人生经历作出极为认真的自我总结。尽管作者的艺术

技巧有高低,但都从不同角度给自己的心灵作了自画像。

中国的自传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 唐代刘知几《史

通·序传》指出了自传的渊源:

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案屈原《离骚经》,

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

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

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则

蔑尔无闻。至马迁,又征三闾之故事,放文园之近作,模

楷二家,勒成一卷。于是扬雄遵其旧辙,班固酌其余波

自叙之篇,实烦于代。虽属辞有异,而兹体无易。

刘知几所称的“自叙”即自传。他认为战国时代屈原的

《离骚》,开头一章就是自传的发迹;而汉代大赋作家司马相

如始作自传,但他的自传没有流传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中

的第七十篇列传《太史公自序》,成了古代自传形成的代表

作。从此以后,自传历代不绝。

中国古代自传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历代许多名人多重视自传的写作,因而自传作者的

面较广。其中以文学家为多数,这与他们掌握文学的手段密

切相关。但自传作者不限于文学家,上至皇帝,如明太祖朱

元璋,下至一般文人学者,如清代平步青;有大小官吏,如明

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有当过县令的文元发;有僧人如

法显,也有隐士如杨维桢等。自传作者一般一生只写一篇自

传,但有的作者也有写两篇以上的,如唐初王绩写过《自撰

墓志铭》,又写了《五斗先生传》;晚唐陆龟蒙写了《甫里先生

传》,又作《江湖山人传》。作者写自传时的年岁不一,但多选

在重要的时刻。有的作者年轻时就写,如唐代陆羽二十九岁

时写了《陆文学自传》,近代梁启超三十岁时写了《三十自

述》,这都在人生经历转折时写的。较多的是写于晚年,如唐

代刘禹锡在七十一岁临终前写了《子刘子自传》,清代文字

学家段玉裁八十岁时写《八十自序》,都对人生作了自我总

结。还有一种是书序与自传相结合的自序,一般都在某一部

书完成后写的,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王充的《自纪》。

作者们为什么重视自传写作,为什么要写自传呢?一般是为

了借自传而传名后世,怕没世而无闻。这种自传意识也直接

见于内容中。

二、古代自传在内容上多以述志自省为主。中国古典诗

歌历来有“诗言志”的传统,古代自传在述志上与诗骚一致

中国的儒家传统思想有自省的说法,孔子的学生曾子云: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古代自传也往往有自我

反省的精神 述志与自省具体表现为:

1自明本志,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古代自传中的述

志往往与政治理想相联系。唐代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记

述了有关永贞革新的内容。作者对永贞革新领袖王叔文的

活动作了明确肯定,认为“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而对

所谓顺宗“内禅”作了揭露,所谓“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

归贵臣”,暗示顺宗李诵是被政敌所迫而退位的,反革新的

宫廷政变是在宦官的操纵下进行的。刘禹锡当时积极参加

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活动,革新失败后遭贬。但刘禹

锡在自传中为王叔文辩护,表明他并未放弃革新的政治理

想。他在自传的铭文部分对自己也作了恰当的评价:“天与

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既因自己的政治抱

负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心地纯洁而问心无愧,可

以说其崇高的政治志向至死不变。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在《指

南录后序》中自叙出使元营被扣至脱险归来的经历,表明

“将以有为也”的忠贞心迹,也具述志性质,表现其坚定不移

的爱国精神。至于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是述志,表

明自己无代汉的野心,实际上只是一种政治手段。

2自我回顾,总结人生经验。有的自传是某一阶段的

人生小结。如陆羽的《陆文学自传》,自述了从幼年到二十九

岁的生活历程。他从一个弃儿,成为寺院一个小和尚,再成

为民间戏剧演员、导演,又再成为一个诗人和学者。由于他

能与命运不断抗争,因而逐渐成熟起来。他回顾自己从小所

受的不幸遭遇,自学成材的顽强意志,与社会上各种人的交

往,创作上取得的多种成果,这自然是对以后生活的有力激

励,可以对生活更具有信心。东汉的王充在《自纪》中也回顾

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提出他的处世态度:“处逸乐而欲不

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游必择交,不好苟交。”有的作者在

晚年写自传,给自己一生作总结作评价,同时也为了教育子

孙后代。清代杰出的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八十自序》中

对自己的评价很谦虚,认为“回首平生,学业何在也?政绩何

在也?”“养亲未之能力也;而读书竟无成也。”又明确告诫子

孙要“不虚其年”,“苟能不虚其年,则永短皆幸也。”即子孙

只要不虚度年华,那末生命长短都是可庆幸的。

3自我解嘲,描述生活情趣。唐初的王绩作《自撰墓志

铭》,借自传发政治上不得志的牢骚。说自己“才高位下,免

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

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

坐若无所据。”又如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欧阳修的《六,

居士传》,都写晚年的生活情趣。表面上看来,白居易暮年,

一天到晚生活在醉酒吟诗之中;而欧阳修晚年则与五个

“一”生活在一起,即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

棋一局,酒一壶。透过这些表象,不难发现作者深层的人生

感慨和自我解嘲,实际上是抒发了他们晚年的失意心情。

4自白心秘,流露出自忏意识。有的自传作者内心长

期抑郁,往往与他们难言的隐痛有关。他们的内心秘密平时

不易轻易表示,但却在自传中流露出自我忏悔的深层意识。

如清代王韬的《弢园老民自传》反映了一个近代较早面向西

方资本主义现实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心情。他的

内心还有一个特殊的秘密,即他曾上书太平天国表明心迹

的事。他在自传中既骂太平军是“贼”、“寇”、“匪”,又对清政

府以“通贼”罪名通缉他深表不满;又因作者遇此“奇祸,母

氏竟以忧殒其生”,这使他“积惨终身,痛欲剜心”,忏悔不

及。再如近代文学家林纾的《冷红生传》,自述了曾三次拒绝

女性向他表示爱情的浪漫经历,揭示了意识深层结构中理

与情、灵与肉的冲突。他三次拒见女性,表现了个性外表上

的冷和内心的热。他对性爱的欲望不轻易表现在与女性的

交往中,却表现在写作上。他在这篇自传中,实际是流露了

他对三位女性的自我忏悔。以上四种情况,自明本志,自我

总结,自我解嘲,自我忏悔,目的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心灵,

让别人了解自己。从这个角度说,自传实际上大都是自省意

识的产物,自我心灵的画像。那末如何才能画得既形似又神

似呢?这就要看作者的艺术才能和创造能力了。

三、古代优秀的自传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往

往以刻画鲜明的自我形象和个性,抒发真情实感,创造性的

结构和朴素隽永的语言,吸引读者。

1古代自传注重对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的描写,而

对自己的外貌直接描绘的不多,偶而有之,淡淡几笔,如素

描而已 如明初宋濂的《白牛生传》开头一段,写自己“尝骑

白牛往来溪上,故以白牛生目之。”自己“躯干短小,细目而

疏髯。”虽只几笔,给人的印象却是较深刻的。胡应麟的《石

羊生小传》中对自我外貌也有生动的描绘。古代自传对自我

形象的描绘,主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个性的刻画,

从而写出自己的精神面貌。如明代徐渭的《自为墓志铭》开

头一段,用漫画式的笔调给自己作了一幅自画像:“贱而懒

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免袒裼似玩,人多病之。”给

人的印象作者是个超然于世又玩世不恭的人。下文他又说

自己“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已不为动。”他

八次乡试都未中举,并非他无才,而是当时科举制度不合

理,所以他并不因落榜而惭愧。他“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

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

争愚而危之,而已深以为安。”这种态度正是他“惮贵交似

傲”的具体表现。作者在自述坎坷的生活道路及生活志向

中,充满了个性精神,突现出一个无视封建礼教、蔑视权贵

的反传统的奇士形象。而清初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则写出

了个人生活、思想性格随明亡清立的社会巨变而发生了大

起大落的变化。作者原生长在一个世代富贵的家庭,青少年

时代过的是纨袴子弟的生活,而到晚年已沦落为一般平民,

甚至到了“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地步。这是由于“年至五

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造成的。但这也表现了他与清统治

者不合作的态度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写出了自己鲜明的精

神面貌。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记叙丈夫赵明

诚编撰《金石录》的由来和作者夫妇早年的生活志趣,以及

所藏金石聚散的经过。这篇作品既可作为李清照的自传看,

也可作为赵、李二人的合传读。作品中写夫妇猜书品茶、途

中离别的几个典型事例,二人的形象都非常鲜明。他们热爱

金石书画的个性刻画得尤为深刻感人。

古代自传在刻画自己个性时,较多直接运用心理描写

的手法。因为自己写自己,对自身的经历、当时的内心活动,

总比别人要了解,写起来较方便。这是自传写心理活动的优

势。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多次写自己的内心活动。如

途中与丈夫分别时说:“余意甚恶。”听到丈夫卧病时说:“余

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见到丈夫病危时写道:“余悲

泣仓皇,不忍问后事。”流落到会稽,文物被盗,她写道:“余

悲恸不已。”后来丈夫死后重读《金石录》,自然又会想起亡

夫,她写道:“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回忆起丈夫在东莱

静治堂整理古籍的情景。由于这些真实细致的内心活动的

描写,把作者对亡夫的爱、对金石书画的珍重都展示在读者

的面前。又如朱元璋的《皇陵碑》是一篇为自己的父母陵墓

写的碑文,但其中却侧重记述自己的苦难身世、参加反元起

义和定都南京的经过,实际上是一篇自传。作者多次流露了

自己的内心活动,如写到父母、长兄死后说:“余亦何有心

惊若狂。”当作者与二哥分别时写道:“兄为我哭,我为兄

伤。”当离开寺院去外地时说:“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

乎沸汤。”而当淮河流域农民开始起义时,作者“于是思亲之

心昭著,日遥盼乎家邦。”当他守滁阳时,“思亲询旧,终日慨

慷。”这些心理描写都写出了朱元璋做皇帝前对家属亲人的

深厚感情

2古代自传的艺术魅力不仅来自于人物形象和个性

的刻画,还来自于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文学作品中的情

感既是作品的内容,也是作品的艺术,而写什么样的情感便

是内容问题。由于情感力量的大小,抒情效果如何,直接关

系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怎样抒情也是艺术

自传作者抒发的感情只有真实的、出自肺腑的,才有感

染力,否则弄虚作假,还是骗不过读者。如南朝陈诗人江总

仕梁、陈、隋三代,于陈后主时任尚书令,不理政务,日与后

主及众狎客游宴后宫,君臣昏乱,终使陈亡。江总所作《自

叙》却弄虚作假,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第四册

“江总《自叙》条”指出:“江总权臣狎客,一人两任,而此篇志

明淡泊,义契苦空,遁词绮语,更为有忝面目。”可见江总用

尽苦心,仍逃不过后代学者的慧眼 古代自传中,许多作者

抒发了真挚的感情,不仅对自己的亲人,而且对宾客、朋友

都表示真挚的感情。如北宋散文家柳开在《东郊野夫传》中

自述:“与其交者,无可否,无疑忌。贤愚贵贱,视其有分;久

与之往还,益见深厚。’“或有宾客自远方至,即倾产以待之,

遽与之宴笑寝处,无少间矣。”‘‘宾客既告返,即解衣质钱以

赆之。”可见真挚的感情确能感动人。

古代自传作者抒发感情能运用多种方式。如前述李清

照的《金石录后序》、朱元璋的《皇陵碑》都运用了心理描写

的手法,直接写自己的内心感情。有的自传作者还通过直接

抒情与记叙事实相结合,使所抒之情具体充实。如明朝艾南

英的《自叙》以亲身所见所感,揭露明代科举考试制度的腐

朽与黑暗,抒发了自己身心所受的痛苦与愤恨。文中有三次

以“嗟呼,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呼应,同时对考试

前、考试时、考试后考生所受之苦作了具体描写,让读者如

临其境,引起对作者的同情与共鸣

3结构上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也是古代自传的艺术魅

力所在。自传一般以时间为顺序自叙生平经历,但除此之外

尚有多种结构方法。解说自己名号的由来或围绕名号自述

生平,如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杨维桢的《铁笛道人自

传》、应撝谦的《无闷先生传》等。再是将自己的生平与别人

比较异同,这是南朝梁刘峻《自序》所首创的。刘峻先总说自

己与汉朝冯敬通有三同四异,再一一比较说明。清代汪中

《自序》也用此法,将自己生平与刘峻相比,有四同五异,相

比之下,更显出自己一生经历的坎坷、生活的不幸。还有一

些自传在全文或某些段落结构中运用了主客问答的方法,

如北宋初柳开的《东郊野夫传》间或采用“或曰”与“野夫曰’

这类主客问答或对话的方法来组织内容;欧阳修的《六一居

士传》,则全文用“客有问曰”、“客笑曰”、“客曰”、“客复笑

曰”与“居士曰”的问答方法,叙议结合,安排材料。这种方法

避免了自传只由作者一个人单纯自叙的模式,可使气氛活

跃,更便于生动地表述作者的生活情趣。

4古代自传因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文学修养不同,语

言自然呈不同的风采,但一般以朴素隽永见长。司马迁的

《太史公自序》全文语言朴素简洁,整散错综,灵活多变。叙

述自己的壮游过程,运用十几个动词和方位词加上不同的

地名,仅百余字就交代完了,既简洁又清楚。叙司马谈遗嘱

一段,先写“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再写“迁俯首流涕曰”

父子同泣,情意感人。而司马谈遗嘱内容的记录,更是含义

隽永,令人想到司马迁后来写成不朽的巨著《史记》,不只是

他父亲个人对司马迁的要求,而且还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

求。《太史公自序》中叙述发愤著书一段,则用了整齐的排比

句,列举古人身心受挫后发愤著书的成功例子,文句气势强

盛,表达出作者对发愤著书极强的自信心。

朴素隽永的语言也常体现在有些古代自传对日常生活

的描述中。如清代平步青的《楝山樵传》,写到他爱好校刊古

籍而不为其妻所理解的事:“盛暑汗浃竟体,天寒皲裂,不以

为病。妇笑之曰:‘空费日力,胡不自著书,而耘人田为?’笑

而不答。”作者“笑而不答”四字,写得真切含蓄,令读者也会

发出会心的笑声。

朴素隽永的语言还体现在古代自传作者的一些名言佳

句中。有的是说出了作者的真心话,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

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

王。”有的是痛苦的自我安慰,如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

说:“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

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她与丈夫

生前一生心血所聚的金石字画在两宋之际的大动乱中大多

失散,这怎么不叫人心痛欲碎?但为了心理平衡,只得作以

上自我安慰语。

四、古代自传形式多样,判断一篇作品是否是自传,主

要从其内容来确定。常见的古代自传从标题上看有以书序

形式出现的自序,有以自己的姓名或别号为题的自传,有自

撰的墓志铭,还有其他体裁的自传。以书序形式出现的自

序,实际上是书序与自传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自序由司马迁

的《太史公自序》所首创。该文原是《史记》中第七十篇列传。

作品前一部分自述祖先及自己的生平经历,后一部分则是

《史记》全书各篇的提要。前一部分是自传,后一部分相当于

后世的书序 这种形式将自传与书序结合,后人常用,如王

充的《自纪》、艾南英的《自叙》等。将自己姓氏名字加在

“传”或“自传”前作标题的自传,如晋代法显的《法显传》(又

称《佛游天竺记》、《释法显行传》等)、唐代陆羽的《陆文学自

传》、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以自己的别号为标题的自传,

常用第三人称写传主,实际是自传。这种形式由陶渊明作

《五柳先生小传》开始,以后历代不衰。唐代白居易作《醉吟

先生传》,宋代欧阳修作《六一居士传》,明代有宋濂的《白牛

生小传》、胡应麟的《石羊生传》,近代有林纾的《冷红生传》

等。还有一些作者,生前就为自己预写了墓志铭,有的墓志

铭写了自己的生平简历,也具有自传性质,如唐代王绩的

《自撰墓志铭》、明代徐渭的《自为墓志铭》、张岱的《自为墓

志铭》等。用其他文体写的自传,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的体裁是令文,朱元璋的《皇陵碑》是墓碑文,但从它们的内

容看,应视为自传。自传一般用散文写成,但也有用骈文写

的,如清代汪中的《自序》;也有用诗歌体写的,如唐代骆宾

王的《畴昔篇》诗就具有自传意义。

五、篇幅短小,几无长篇,容量有限。古代自传一般在一

二千字左右,最短的只二三百字,万字以上的长篇极少。法

显的《法显传》有一万字以上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忠王

李秀成被曾国藩军队俘获后,在被害前所写的自述,据罗尔

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称,原稿全文应有五万多字,因被曾

国藩撕毁一部分,至今见到尚有三万余字,这是“五·四”新

文学运动前罕见的长篇自传。古代自传由于篇幅短小,又加

作者一般在主观上不重视详叙生平经历,所以容量有限,个

人生平多不完整、不具体,这是一个较严重的局限

笔者在开设古代传记文学研究选修课的教学中,接触

到不少古代自传,逐渐感到古代自传中有不少优秀作品,应

向学生推荐,让学生阅读。古代自传佳作因作者多为有文学

修养的人,文笔优美,值得鉴赏;作者自叙生平,自明心志,

自抒情趣,自言个性,值得后人借鉴;作品中所述的内容,是

文史爱好者、研究者有用的珍贵史料。所以从古代自传的文

学价值、史学价值说,都还值得今天的广大读者一读。但古

代自传分散在古代各种古籍中,要集中检阅颇有不便。1936

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郭登峰编的《历代自叙传文钞》,但

所选录的作品太泛,有的并不是自传;当然也选入不少自传

佳作,但无注释,今天的一般读者读起来文字上可能有困

难;而且该书久未重版,读者要看也不易找到。为此,我另选

了这本《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选文的标准是:一,思想内

容较为健康,对读者可能会有人生的启示。二,要有一定的

文学性,限于散文性作品。文人学者自订的年谱之类,虽生

平事实可靠,但质朴少文,不予选入。三,从中国古代自传实

际出发,选入一些自叙怀抱、志趣的文章。四,照顾到各个时

代和代表性。对每篇选入的作品,先有作者简介,再附以简

注、今译,后加评析。

1、徐俐《女人是一种态度》

2、曾子墨《墨迹》

3、赵忠详《岁月随想》

4、闾秋露薇《行走中的玫瑰》

5、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6、朱迅《说出来就过时》

7、崔永元《不过如此》

《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IBM董事长郭士纳自传》

《洪晃:我的非正常生活》

《我的最后一口气:布努艾尔自传》

《杰西卡·林奇:我亦为兵》

……很多啊

<富兰克林自传>,周国平<我的心灵自传>,<杰克韦尔奇自传>,克林顿<我的生活>,希拉里<亲历历史>

防守之神--内斯塔自传tracy-mcgrady

一、

拉齐奥是蓝宝石的意思,当我第一次穿上那件蓝色的队衣时,我就希望自己可以像一颗蓝宝石一样为拉齐奥增添更多的光彩。

每次我去看祖母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绕一点路去看一看小时候踢球的地方。那是块在罗马郊区Cinecitta的小空地,离我的小学"Margherita Bosco"(雏菊林)只有十多米,现在已经建起了一家修车铺。我还记得我、我哥哥Fernando和一些好朋友每天放学都会来到这里踢球。我们拿一些路边的树枝搭起临时的球门,踢得很开心。当然,也总免不了也会出点矛盾,或者为了谁当前锋,谁当后卫,或者为了一个球是不是出界,我们也会吵架,不过不愉快不会持续很久。

我想我对足球的喜欢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我和现在的许多队友不一样。我不像他们从小就梦想着能成为如罗西或者是佐夫那样的球星,也不像他们常常为了踢球而废寝忘食、拖下功课什么的,不过这并不表明现在我对足球的喜欢比他们少一丝一毫。

1976年3月19日10点30分,我出生在罗马第一综合医院。父亲Giuseppe说我出生时就有4公斤100克,是孩子中最重的一个。母亲Laura更希望我是个女孩,虽然我已经有了一个姐姐。至于我的哥哥Fernando,他见到我时竟然高兴地晕了过去,因为他盼望能有个弟弟已经好久了。也许因为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大家都非常疼爱我,尤其是我的哥哥。不过他昏倒的那件事还是我经常笑话他的话柄。

我的家在罗马郊区Cinecitta,那里可以称为意大利的好莱坞,景色优美。我家周围就有许多**制作公司,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能看到那些在大银幕上的明星。我的父亲是"Nuovo Salario"(新工资)铁路站的一名普通职工,和许多普通的意大利男人一样,挑起了抚养家庭的重担。他是一个朴实而又勤劳的人,平时休息的时候也喜欢看看足球。他常常教导我,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这也成为了我以后做人的准则。我的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她的手艺不错,不过没我的祖母那么出色。可以说我现在做饭的技术有一半是从我祖母那里学来的。

走上足球的道路可以说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8岁时我的背部不知道什么原因经常疼痛,后来疼到连觉就睡不好。一开始父母还以为我的骨头出了什么问题非常担心,好在这只是因为我长得太快,骨骼的坚固程度跟不上身体的发展。所以医生就建议我去从事体育活动,这样能锻炼我的骨骼。我选择了足球,没有想到这一个决定影响了我的一生。

父亲决定把我送到离家不远的足球学校去学习足球,不过那时胆小的我根本不敢去那个全是些身强力壮的大孩子们的学校。我想如果有哥哥和我一起去的话,那么我就不怕别人欺负了,万一在冲突中打架也有个帮手。没想到爸爸和哥哥都同意了这个胡闹的决定,我知道哥哥并不喜欢足球,他只是为了我。

进入了足球学校之后,我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