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大典的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关于“酒文化”的研究
第一章 酒文化的涵义
第二章 酒文化的构成及其层次关系
第三章 酒文化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编 酒文化史
第一章 酒的起源与酒文化的诞生
第一节 天然果酒
第二节 猿酒与乳酒
第三节 酒文化的诞生
第二章 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用曲发酵与中国酒的发展定向
第二节 新中国酒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酒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酒具史
第一节 炎帝初创期
第二节 商周形成期
第三节 秦汉发展期
第四节 唐代成熟期
第五节 明清提高期
第六节 现代转型期
第四章 酿酒作坊遗址
第五章 出土古酒
第六章 文献记载的历代名酒
第一节 商周时代
第二节 汉代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
第四节 隋唐
第五节 宋代
第六节 元代
第七节 明代
第八节 清代
第七章 酒文化建筑
第一节 酒文化博物馆
第二节 酒文化名人纪念馆
第三编 酒与中华传统文化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国酒文化——中国酒与传统文化融合互动的结晶
第二节 酒德酒礼——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思想
第三节 道家逍遥自由的人生哲学与中国酒神精神
第四节 佛家戒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融合
第五节 醉态文艺——酒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审美
第六节 会通精神——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七节 反思与展望
第二章 酒政——酒与制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节 酒政的形式
第二节 酒政分期
第三节 当代酒业管理机构
第三章 酒与诗词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酒诗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诗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酒诗酒词
第四节 宋金元时期的酒诗酒词
第五节 明清时期及近现代酒诗酒词
第六节 名酒诗词赞
第四章 酒与小说
第一节 明以前的酒小说
第二节 明代的酒小说
第三节 清代以来的酒小说
第五章 酒与散文
第一节 历代酒散文概览
第二节 赞美名酒散文
第六章 酒与对联
第一节 赞酒类
第二节 酒厂类
第三节 店馆类
第四节 节俗类
第五节 婚喜类
第六节 祝寿类
第七节 哀挽类
第八节 遣兴类
第九节 名酒赞联
第七章 酒与成语
第一节 与酒名、酒器有关的成语
第二章 与酒香、菜肴有关的成语
第三节 与酒兴、酒量有关的成语
第四章 与酒功、酒过有关的成语
第五节 与酒喻、酒色有关的成语
第八章 酒的传说
第一节 茅台酒的传说
第二节 西凤酒的传说
第九章 酒令
第一节 悠久历史
第二节 大众酒令
第三节 文人酒令
第四节 酒令故事
第五节 酒令与传统文化
第六节 中国酒令类别与令名
第十章 酒与书画
第一节 酒与书法
第二节 酒与篆刻
第三节 酒与绘画
第四节 名酒书画精粹
第十一章 酒与礼俗
第一节 古代饮酒礼仪
第二节 古代饮酒风俗
第三节 节日酒俗
第四节 婚丧酒俗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酒俗
第一节 民族特色酒
第二节 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
第三节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
第四节 少数民族酒俗的文化特点
第十三章 酒与音乐
第十四章 酒与舞蹈
第一节 祭祀中的燕乐
第二节 宫廷豪门中的宴舞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酒舞
第十五章 酒与武术
第十六章 酒与养生
第一节 养生妙品——酒
第二节 酒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 酒的药用价值
第四节 常用药酒及其制备、饮用方法
第十七章 酒名的文化性
第一节 酒名是酒品文化的最重要选择
第二节 古代酒的别称
第三节 古今酒名的文化意义
第十八章 酒与典籍
第一节 唐以前
第二节 唐代
第三节 宋代
第四节 元代
第五节 明代
第六节 清及民国
第七节 建国后综合类
第八节 建国后科技工艺类
第九节 建国后历史文化类
第十节 建国后企业类
第四编 酿酒工艺
第一章 白酒
第一节 白酒生产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 白酒酿造用曲
第三节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四节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五节 清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六节 米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七节 凤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八节 其他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第九节 白酒酿造创新理论
第二章 啤酒
第一节 啤酒的分类
第二节 啤酒生产工艺过程
第三节 成品啤酒的鉴定
……
第五编 酒类品评与饮用
第六编 酒类节会
第七编 酒文化人物及典故
第八编 中外酒文化交流
第九编 千年酒业大事记
第十编 中国名酒文化
……
酒的起源
酒的起源,我国古籍记载各不相同,一说源于轩辕黄帝,一 说始于禹时仪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我们知道,凡是含有糖分的物质,如水果,蜂蜜、兽乳,很 容易受到自门然界中的发酵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酒。所以,不少人认为:最原始的酒,应该是由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这在古人 的笔记上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的猿酒当是自然酒之一。
第一代人工饮料酒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先进入游牧社会,然后再进入农业社会 的。人类最早的人工饮料酒的发明,则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乳酒。因为兽乳中含有乳糖,能自然发酵生成乙醇(酒精)。这种 乳酒,古称醴酪(《周礼、礼运篇》)。也就是说,第一代人工饮料酒,不添加任何糖化发酵剂,全靠自然形成。今日的内蒙,西 藏、青海等地的少壮民族,仍保留了这种兽乳制酒的习惯。这大约是距今7000到1万年以前的事。
第二代人工饮料酒(发酵酒)
我国回第二代人工饮料酒是加了糖化发酵剂来酿成的,又称人 工发酵酒(针对非蒸馏酒而言),亦简称发酵酒。所加的糖化发酵剂,就是大家热悉的曲蘖。这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它又分为天然 曲蘖酿酒和人工曲蘖酿酒两个阶段。
(1)天然曲蘖酿酒(第一阶段)
用天然曲蘖酿酒是第二代人工饮料酒的第一阶段。出现在农 业产生前后。我们祖先因认识到野生植物的淀粉种子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冬用。诚然,农业社会出现以后,贮藏的谷物就更 多。由于当时保存的方法原始、粗放、条件差,谷物在贮藏过程中受潮发芽,长霉的现象比较普遍,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 些发芽长霉的谷物,形成了天然的曲蘖,遇到水以后,自然会发酵生成酒。为此,必然启示人们模拟。从而懂得和掌握了制造曲 蘖的方法,并用于酿酒。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曲蘖是不分家 的,是混合在一起的。《淮南子》提出:清酿美酒,始于耒耜。”也就是说酒源于农 业之初。
(2)用曲作酒,用蘖作醴(第二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酿酒技术的进步。到了农耕时代的 中、晚期,曲蘖分为曲、蘖(谷芽)、黄衣曲(糖化用曲、酱曲、 豉曲)。于是,人类把用蘖酿制的“酒”称为醴,把用曲制作的酒 方称为酒。也就是说,第二代人工饮料酒发展的第二阶段,实现曲、蘖分家。
醴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秦以后逐渐被用曲酿造 的酒取代。至于曲蘖分家的具体时间,可能在阶级社会的商周时期。
为什么用蘖作醴的方法会被淘汰呢正如明代末宋应星指出的 那样“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致失传,则并蘖法亦“亡”(《天工开物》)。从发酵原理来看,蘖(谷芽)是单边发 酵,在发酵过程中,仅起糖化作用;因此,醴中含乙醇量很低。而用曲制酒,则是边糖化边酒化的复式发酵,亦称双边发酵;所 以,酒中的乙醇含量较高。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判断,用曲制酒的方法,比用蘖制醴要先进得多,必然要淘汰用蘖作醴的方法。
中国是啤酒的发源地之一
啤酒是用麦芽酿造的。我国用蘖(谷芽)造酒(醴)的时间, 与巴比伦用麦芽造啤酒都同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已无法查考。可以肯定,巴比伦人因没有发明创造出酿 制高度粮食酒的方法,保存了啤酒的生产方法。而中国,如前所述,发明了曲,淘汰了蘖这一方法。
粮食酒出现的年代
我们平时所指酒的起源,系指粮食酒的出现,也就是发酵酒 的出现。第二代人工饮料酒的出现,应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 7000年。因为,这时人类社会已进入以农耕为主的原始社会,这 已从地下出土的大量饮酒、酿酒器皿中得到证实。
曲和发酵酒(第二代酒)的发展
曲是一种利用固体培养物保存微生物的好方法。在干燥条件 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性容易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的原理,一直延用到今天。
曲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19世纪传入西 方,不仅改变了西方自古沿用麦芽糖化谷物,然后再加酵母菌发酵成酒的方法,还奠定了酒精工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曲给现代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根据殷墟的发掘,发现了用大缸酿酒的酿酒场所,其规模相 当可观,可以判断,酿酒技术已有较大的进步。史家记载的“纣为酒也、同船糟丘而牛饮者,3000馀人为辈”虽有夸张,确实反映了酿酒业的规模。
到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立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酿酒业也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但设立了专门机构,指定专职官员来管理酒的生产,还制订了酿酒的工艺操作,这些都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
到了秦汉、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一是研究原 料,并进行分级;二是曲的品种迅速增加,仅汉初杨雄在《方言》,中就
记载了近10种。最初人类用的是散曲,至于大小曲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大曲是秦汉以前,而小曲稍早,当在战国以前。
西汉的制酒方法是:“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 其配方与今日黄酒的配方比例比较接近。
到了公元5世纪,北魏贾思勰在其编写的《齐民要术》中, 系统而又详尽地总结,记载了各种制曲的方法,酿酒的操作、工艺规范。这些技术很快传到朝鲜、日水、印度支那及南洋等国。 日本三大酒神庙之一的山松尾神社,就是公元701年由一个姓秦的中国酒师建造的。尔后北宋窦革的《酒谱》,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等都系统地 总结与记载了大量的制曲和酿酒的工艺方法,如酒坛内部涂蜡或漆;新酒必须杀菌,煮酒用松香,黄蜡作消泡剂; 榨酒用压板, 装坛酒应满;制曲原料不蒸也不煮,用生料,上次老曲涂在生 (新)曲外面(类似按种)等等,这些都说明酿酒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北宋的又一大进步是红曲的发现与应用。明代李时珍和宋应 星分别在《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以上所述的酒并不是蒸馏酒,全都是发酵酒,也称酿造酒,即属今日黄酒的范畴,放不赘述。
第三代人工饮料酒——蒸馏酒的出现(唐代)
蒸馏酒今多称为白酒,又叫烧酒。这是我们祖先为了提高酒 度,增加酒精含量,在长期酿酒实践的基础上,利用酒精与水沸点不同,蒸烤取酒的方法。蒸馏酒的出现,是酿酒史上一个划时 代的进步,是我国的第三代酒。对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中外学者都想弄清,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大多数的西方学者认为,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蒸馏技术和蒸馏酒的国家。因为蒸馏技术与我国古代炼丹术有密切的关系,一旦掌握了蒸馏方法,必然 会运用到酒的蒸馏上。单就蒸馏技术来看,我国至迟应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便掌握了。那么,我国蒸馏酒的出现应在何时呢 过去,由于受李时珍“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
保存了啤酒的生产方法。而中国,如前所述,发明了曲, (《本草 纲目》)的影响,不少同志误以为始于此。进而由此伴生了“烧酒西来说”,或曰“外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李时珍本人也不能自圆其说,他在这之后的葡萄酒条中写道:“有如烧酒者,有大毒。 ……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榨,取入甑蒸之,以器承滴 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唐破高昌 当在贞观14年(公元640年),一唐一元,相差竞达六、七百年。为此,拟稍详叙干后。
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已经否定了“蒸馏酒始于元朝”之 说。北宋田锡的《麴本草》中便记载了一种酒是经过反复二至三次的蒸馏而得到的美酒.度数较高,饮少量便醉。说明此时我国 已懂得蒸馏酒的制作方法。1163年南宋吴误的《丹房须知》上也记载了多种类型完善的蒸馏器。同期的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 五也记载了蒸馏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情况。1975年河北承德憾青龙县出土的一套
金代铜烧酒锅的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敦煌 壁画中的西夏酿酒蒸馏壁画也可证明,十世纪以前,即北宋以前,我国已出现了蒸馏酒,这己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如前所述、公元640年唐太宗时,我国新疆地区便会制作蒸馏 酒了;故“唐破高昌始得其法”,说明唐代已出现了烧酒。也就是说,我国在公元七世纪便有了蒸馏酒。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心芳先生在《曲蘖酿 酒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唐代可能出现蒸馏酒。这个判断不仅与前述的“唐破高昌始得其法”是相印证,而且大量的唐代文献也说明了这一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805~)亦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之名句。李肇的《国史补》也记 载有剑南之烧春等等。以上是从蒸馏酒的名称来看。从蒸馏工艺来看,唐开元年间(713~755),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甄(蒸)气水”,“以气乘取”的记载。此外,近几年来出土的隋唐文物中,还出现了只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没有烧酒,肯 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
这些都充分说明,唐代不仅出现了蒸馏酒,而且比较普及。正如朱宝镛教授最近指出的那样:“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所以雍陶喝到了成都烧酒,连长安都不想去了。”(1981年《对外贸易》第四期)、
这个判断也是正确的。从已发现的文献记载来看,贵州少数 民旅彝族文献《西南彝志》第十五卷《播勒土司·论雄伟的十重宫殿》
在论述隋末唐初的这件事时曾说:“酿成纯米酒,如露水下降。”这就是简单的蒸馏酒工艺的记载。《西南彝志》的记载,与唐太宗破高昌时的“用器承取滴露”,《本草拾遗》和元代《饮膳正 要》的“用好酒蒸熬取露”等记载,恰相呼应。因此,唐代出现了蒸馏熬酒已无庸置疑。
摘要: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在人类文明中,制酒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酒品种繁多,所蕴含的酒文化也不一样。白酒、葡萄酒、啤酒是现在最常见的几类酒,其背后代表的文化各有特色。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酒文化,以及一些喝酒礼仪。白酒文化白酒历史起源关于白酒起源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白酒起源于汉朝之说,是因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与白酒相关的汉朝青铜蒸馏器而认为白酒起源于汉朝;白酒起源于唐朝之说,是由唐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闻琥珀香”“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而来;而据《宋史食货志》有关内容记载,表明北宋初期已有烧酒。
白酒香型1、酱香型白酒
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口感柔和,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
2、浓香型白酒
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3、清香型白酒
也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
4、米香型白酒
亦称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为代表,属小曲酒类。一般以大米为原料。一些消费者和评酒专家认为,用蜜香表达这种综合香气较为确切。概括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查看详细>>
怎么正确喝白酒如何喝白酒1、尽可能喝热酒
不管是白酒、黄酒,加温后饮用:一是芳香适口;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
2、不要大口猛喝
要慢慢喝酒,不时地停顿一下,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3、空腹时不要喝酒
一边喝酒,一边进食,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就不易酒醉。
4、不要多种酒混合喝
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
5、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和豆制品
绿叶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豆制品中的卵磷脂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7、多喝白开水
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
正确饮酒10大原则1、在愉快的氛围中饮酒。
2、按自己的速度饮酒,同时不要去劝酒不要去迎合别人的速度,按自己的速度来饮酒。
3、一定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喝酒,不要白口喝酒,一定要搭配营养价值高的下酒菜,例如,奶酪、豆腐、鱼类等优质蛋白质食品,还有蔬菜和海藻类也很值得推荐。
4、不要直接喝酒精度数很高的白酒。
5、喝酒的时候不要吸烟。烟与酒碰到一起,危害更大。因酒精而扩张的血管又因为吸烟而收缩,会给心脏带来负担,而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应遵守"喝酒不吸烟,吸烟不喝酒"的原则。
6、不要和药一起喝。部分镇痛药等强力药剂和酒一起喝下之后,会破坏胃黏膜,引起胃溃疡。而酒和糖尿病药一起喝会引发低血糖。所以,不管哪种药,都不要和酒一起喝。
7、不要一直喝到深夜。酒精在肝脏中完全分解的时间约需6小时,因此即使少量饮酒,深夜12点之后也不要喝了,否则会妨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8、不要每天喝酒。为了保护肝脏功能,应养成一周内至少两天不喝酒的习惯。如果长期每天都喝,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性很大。
9、一日之内不要喝两次以上。白天喝啤酒,晚上又喝白酒,这样肝脏就没有休息时间了。
10、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喜欢酒的人常常喝着喝着就喝多了。为了安心地享用美酒,一定要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酒方式,做好自我管理。查看详细>>
喝酒的基本礼仪倒酒1、出于礼貌应该应该走到对方身边去倒,而不是在你的对面拿着他的杯子倒。
2、晚辈给长辈倒酒。一般在一桌吃饭的要先给长辈倒酒,在你左边用右手倒酒,反之则用左手。
3、给朋友倒酒。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倒酒,左边的用右手,右边的用左手倒酒。
4、最好不拿对方杯子,出于卫生考虑,如是长辈也可拿起对方杯子倒酒,要轻拿轻放。
5、酒不可倒的太满,红酒一般是杯子的1/3处,白酒七八分满为宜。
6、在酒瓶口抬起来时,要把酒瓶旋转一个角度,让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
敬酒1、敬酒步骤: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
2、敬酒动作:站起来,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要低于别人。
3、敬酒时最好要有敬词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
4、可以多人敬一人,但不能一人敬多人,除非是领导或长者。
5、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
6、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7、敬酒技巧: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
拒酒1、说明情况
在自己无法喝酒的情况下,应主动要一些非酒类的饮料,并说明自己不饮酒的原因。
2、拒酒技巧
让对方在自己杯子里稍许斟一些酒,然后轻轻以手推开酒瓶。按照礼节,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
3、婉拒方式
当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这种做法的含义就是“我不喝酒,谢谢。”
4、拒酒禁忌
不要东躲西藏,更不要把酒杯翻过来,或将他人所敬的酒悄悄倒在地上,这反而是不礼貌的行为。查看详细>>
白酒酒具文化1、白酒杯多少两
白酒杯大小不一,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有。大的杯子能够装酒二两或者是三两,这样的大小适合嗜酒如命的那些爱好者,还有一些几钱的白酒杯,这就显得文雅了不少。
2、白酒杯容量
白酒杯的容量大小有这样一些,韩式的白酒杯容量32毫升左右、加厚玻璃酒杯容量在50毫升以下、玻璃白酒杯容量在100毫升-200毫升之间,这些都是白酒杯的容量大小。
3、白酒杯买多大为宜
一般来说,无论是家庭使用还是饭店酒店适用的杯子,都会选择2两左右大小的白酒杯。
4、白酒杯材质
白酒杯选用哪种材质好,要看个人的消费水平决定,比较常见的陶瓷白酒杯价格实惠,而玉质酒杯则相对昂贵。不过玉酒杯的颜值收藏价值也相当高哦!查看详细>>
红酒文化葡萄酒历史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查看详细>>
红酒品酒文化红酒怎么喝1、拿酒
要尽量减少手部与酒瓶的接触,拿酒时要用拇指顶着瓶底,四指指尖轻压瓶身使之平衡,这样可以让温度最高的手心远离酒瓶。
2、品评
喝红酒先从眼睛开始,因为红酒的外观是其健康程度、品质特性及藏酿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倒酒
把酒杯侧斜45度来观察,此时,酒与杯壁结合部有一层水状体,它越宽则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
4、摇晃
手握酒杯底托,不停地摇晃杯中红酒,使酒体挂于杯壁上。摇晃会使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释放出来,使氧气与红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释放出红葡萄酒的独特香气。
5、闻香
将酒杯旋转摇动后,迅速闻酒中释放出的气味,此为酒的“第二气味”,也叫“后香”。
6、品尝
品尝红葡萄酒前不要吃过甜的食物,否则会有酸、苦、涩之感。让酒布满你口腔四周、舌头两侧、舌背、舌尖,并延伸到喉头底部。
喝红酒有哪些讲究1、喝红酒不要添加雪碧一类碳酸饮料和冰块。
2、一般的红酒不需要冰镇,一般红酒在正常温度下就可以饮用。
3、喝红酒的杯子,要选用高脚杯。
4、倒入红酒,和别的酒有很大区别。红酒杯比较大,而倒入时候,一般是倒入三分之一左右。
5、待倒置红酒杯中后,不要马上就喝,轻轻摇晃红酒杯,让里面的酒绕着杯子转转,目的是让红酒更充分的氧化。
6、喝红酒应该抿一小口,含在口中,让红酒在口中与舌头和口腔接触,让舌头上的味蕾充分感受一下红酒的味道,再小口咽下去。查看详细>>
红酒酒具文化1、红酒三件套
醒酒器、温度调节器、一套酒杯。
2、红酒四件套
红酒开瓶器、红酒倒酒器、红酒酒环、红酒酒塞。
3、红酒五件套
酒刀、酒塞、酒温计、止滴环、倒酒器。
4、红酒六件套
开瓶器、酒环、醒酒器、酒杯、冰桶、倒酒器。查看详细>>
葡萄酒酿酒工艺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1、采收:白葡萄比较容易氧化,采收时必需尽量保持果粒完整以免葡萄氧化影响品质。
2、破皮:白葡萄榨汁前有时会先进行破皮挤出果肉,有时也会先去梗。红葡萄则一律直接榨汁。
3、榨汁:葡萄的皮、梗和籽中的单宁和油脂会影响白酒品质,榨汁必需温和进行,葡萄梗提供空隙,方便榨汁的进行。
4、澄清:葡萄汁需经过沉淀才开始发酵,约需一天左右的时间。
5、橡木桶发酵:许多白酒的发酵是在橡木桶中进行,容量小散热快,有很好的控温效果,
发酵过程中橡木桶的木香、香草香等气味会溶入葡萄酒中使酒香更丰富,清淡的白酒并不太适合此种方法。
6、酒槽发酵:一般白葡萄酒的发酵主要在不锈钢桶中进行,为了缓慢进行以保留葡萄原有的香味及细腻口感,温度必需控制在18℃到20℃之间。
7、橡木桶培养:发酵后死亡的酵母会沉淀于桶底,定时搅拌让死酵母和酒混合,可以让酒变得更圆润。桶壁会渗入微量的空气,经桶中培养的白酒颜色较为金黄,香味更趋成熟。
8、酒槽培养:白葡萄酒发酵完之后还需经过乳酸发酵等程序使酒变得更稳定。由于白酒比较脆弱,培养的过程必须在密封的酒槽中进行。乳酸发酵之后会减弱白酒酸味。
9、澄清:装瓶前,还要去掉死酵母和葡萄碎屑等杂质。可以用换桶、过滤法等方式澄清葡萄酒。
10、装瓶。红葡萄酒、起泡酒酿造过程>>
啤酒文化中国啤酒文化节1、哈尔滨啤酒节
哈尔滨是中国第一桶啤酒的生产地,而哈尔滨啤酒节则在每年7月初举办。1988年夏,哈尔滨啤酒节同首届国际啤酒博览会同时问世。啤酒作为文化载体,在哈尔滨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信息沟通、商品流通的文化纽带。
2、青岛国际啤酒节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如今,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为青岛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在国内外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大连国际啤酒节
中国大连国际啤酒节自1999年开始举办,举办时间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前三届在北京奥体中心举办,后改在大连星海广场。它是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云集的行业盛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参节酒商最多、啤酒品牌最全的国家级啤酒节。
世界啤酒文化节1、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举办地在慕尼黑。它是全球最大的啤酒节,也是所有啤酒节的开山鼻祖,还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每年9月末到10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2周,到10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止。今年的慕尼黑啤酒节已经是第184届了。
2、英国伦敦啤酒节
每年的8月1日至5日是英国的伦敦啤酒节,它始于1978年。英国是除德国之外的另一个啤酒大国,而伦敦西部则是英国啤酒的中心,所以现在它已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酒馆"。届时,你将会品尝到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啤酒。来自各地的人们以酒会友,开怀畅饮。你还能欣赏到穿着传统服装的乐队表演,为啤酒节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
3、美国丹佛啤酒节
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来到美国的德国移民也把啤酒节的传统带到了美洲。丹佛啤酒节是美国10月份的一次盛大节日,节日上有多种啤酒竞争会,会有多达84种不同的啤酒参与竞争,其中包括上等的无圭蛋白饮品和咖啡啤酒。
啤酒之都1、中国青岛
有世界啤酒之城之称的城市是青岛市。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绿树红瓦还有湛蓝的天空是这里的城市风貌,还有着中国最美的海滨风景线,是国家历史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而且这里产出了全国有名的青岛啤酒,形成了啤酒文化,因此也有世界啤酒之城之称。
2、德国慕尼黑
德国是个盛产啤酒的国家,所产的啤酒质优味醇、品种多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更因啤酒而闻名于世。在慕尼黑,平均每人每年要喝200多升啤酒,饮用量居世界第一,慕尼黑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啤酒之都”。
酒文化博物馆
1、贵州酒文化博物馆
这里总共有8个展馆,摆放了成千上万件展品,从各个方面展示了白酒生产、酿造的过程,还有各式各样的酒器也陈列其中。
2、五粮液酒文化博物馆
该馆占地2060平方米,以收藏、研究、陈列中国酒文化之瑰宝——五粮液酒文化、酒史文化为主要任务。酒博物馆通过5000件文物、文献、模型、、雕塑、绘画、实物,向人们展示了五千年中国酒文化的历史画卷,它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酿酒历史。
3、汾酒博物馆
汾酒博物馆是个展示杏花村6000年酿酒史的大型酒文化博物馆。这里收藏了中国历代酒器1000余件、名家书画作品3000余幅、名酒诗文5000余篇,被誉为“中国白酒文化第一馆”、“中国酒文化的微缩景观”。上至夏、商、周朝年代,下至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考古文物及历史文化资料。
4、红星二锅头博物馆
该馆分为红星文化展示区和红星二锅头工艺展示区两部分,内设白酒起源_和历史、京城酒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酒与健康、实物鉴赏、现代白酒技术创新六个板块。查看详细>>
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而“酒”本身也没有善恶之分,但不是所有的东西装进“文化”的套子,就可以佯装自己代表着文化,那些所谓的“酒桌文化”“酒霸行为”就是佯装文化的典型。
酒文化的内核不是酒,而是礼。中国是个讲礼的国家,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而自豪。从西周的大圣人周公订定礼制开始,礼制就在中国传承了3000余年至今,构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规则,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要契合礼的规约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一、饮酒礼溯源
饮酒礼仪可以追溯到西周礼制“乡饮酒礼”,这里的“乡”是指两个人对坐而食,后来引申为聚落会饮,又引申为行政单位“乡”。古籍《仪礼》就有关于乡饮酒礼的记载。有很多人认为,乡饮酒礼是周公的发明,事实上该礼源起殷商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在西周逐渐完善成型。殷商的饮酒礼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而是在举办祭祀活动时伴生而行,商王为了赏赐有功之臣,就会举办饮酒仪式。到了西周时期,饮酒礼开始从祭祀活动中独立出来,并且有了固定的饮酒仪式。
从《尚书》等文献可知,殷商的君王是非常勤于王政的,并不好酒,即使饮酒也很有节制,绝不酗酒滥饮。有人可能要反驳了,说《史记·殷本纪》中不是记载了商纣王“酒池肉林”的故事吗?没错,作为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确滥饮无度,而殷商就是从这位君王开始,开启了奢靡的饮酒之风。
商纣王酗酒失德而亡国的故事历历在目,因此周武王灭商以后,西周统治者们就严禁滥饮无度,进一步规范了饮酒礼仪规范。如《尚书·无逸》中记载周公劝诫周成王不要酗酒,“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就是说,我王可别学商纣王那个德行,把酗酒当成酒德。可见西周饮酒是有度有德的。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形象
二、乡饮酒礼的程序
乡饮酒礼是西周六礼——嘉礼之一,是在古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说到周礼,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繁文缛节。在今天看来,乡饮酒礼的仪式也的确复杂,包括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宾返拜等程序,不把这些程序走完,体现不出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礼遇。
这些程序从字面意思上看比较难懂,那我们就逐个解释解释:
谋宾:就是商量请哪些人。由一乡之中掌管政教禁令的乡大夫和乡中教师一块商量宾客的人选,然后把宾客分为宾、介(陪宾)和众宾三类,宾、介各一人,众宾有多人,还得从众宾中选出三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
迎宾:古代请人喝酒仪式感很足,不像今天随便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能约饭,到时候由辅佐乡大夫的“相”站在乡学的门口迎接宾客。
献宾:是乡饮酒礼的重头戏。落座之后就开始进酒了。主人向宾进酒,叫“献”,宾给主人回酒叫“酢”,接着主人自饮后再劝宾饮酒叫“酬”,一“献”、一“酢”、一“酬”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合称“一献之礼”。主宾之间献完了,就轮到主与介、主与众宾之间献酒了。
乐宾:就是要在宴会过程中请乐工奏乐,以歌颂周天子、歌颂友谊之类的,今天吃完饭去KTV唱个歌消遣一下跟乐宾有异曲同工之妙。
旅酬:这是为了留住宾客而设置的一个环节,包括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然后众宾们按照年龄的大小有序饮酒。
无算爵、无算乐:宾主之间继续喝酒,喝醉为止,乐工们要继续奏乐,尽欢为上,这就是联欢的节奏啊。得解释一下,这里的喝醉和今天的死命劝酒烂醉如泥不是一回事。《尚书大传》中说:“不醉而出,是不亲也;醉而不出,是渫宗也。”意思是说,主人要是不把客人劝醉,就是跟客人不亲,客人要是醉了还不辞别,就是对主人不敬。主人奔着“醉”劝酒,客人把握着“量”喝酒,主要目的就是双方表达感情要到位。
宾拜返:吃饱喝足了宾客也就回去了,第二天宾客还要来答谢。
那这个乡饮酒礼到底是什么人举办的?哪些人可以参加?乡饮酒礼由乡大夫挑头宴请乡中贤者。从参加酒会的人员就能看出来,乡饮酒礼是属于贵族中最低一层的士大夫和平民阶层的礼仪。
三、权力的操控
乡饮酒礼的目的不是吃吃喝喝,而是通过酒会“以礼秩序,以乐致和”,达到强化礼教、维护贵族阶级权力的政治目的。西周是礼制社会,礼的功能就是区别尊卑贵贱,每个人都是有身份等级的,必须在礼制社会中找准定位,你是哪个阶层的,就干哪个阶层的事、用哪个阶层的器物,不能逾矩。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礼制。乡饮酒礼作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承担起等级分层的功能。
比如说乡饮酒礼的谋宾环节:就是把宾客分成宾、介、众宾等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相应地得到不同的礼遇。在献宾环节中,主人乡大夫对不同等次的宾客敬酒时,仪式感就不一样:对“宾”要做完“献”“酢”“酬”三道手续,即“一献之礼”,这个“一献之礼”已经是仪礼规格中最低等级的了;而对那个陪宾“介”光进行“献”和“酢”就行了,不需要“酬”;对众宾的仪式感就更简陋了,主人只需要向众宾的三个代表“献”酒即可,“酢”和“酬”都省去了,其他众宾跟着喝酒就行。从宾到介到众宾,仪式感递次简化,礼遇也递次弱化,每个人的等级分层就在文质彬彬的酒会上显露无疑。
而等级分层的背后是权力。乡饮酒礼作为礼制的具体表现手段,其权力的痕迹遗传至今。有学者提出“仪式是一种等级分层”,那古代社会靠什么来体现等级分层呢?简单地说有五种方式:通过方位来确定尊卑;以见人时所携带的礼物来确定尊卑;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器物等来标明身份;通过仪式中的服饰来确定身份;通过活动中的顺序来区分等级。乡饮酒礼就属于最后一种。在等级分层中,权力的构成要素如年龄、官职、血缘亲疏等,成为贯穿于仪式中的潜规则。这就是饮酒礼折射出的仪式、权力和等级的逻辑。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就能心悦诚服地去接受这样的权力逻辑呢?说到底人是社会性动物,无论如何也要依赖并融入社会而生存。如果说权力是一种强加于他人的力量,比如官职就天然带有强迫性的震慑力量,会让人无形中屈从于权力的摆布。而像年龄、血缘等,看上去不属于权力的范畴,但事实上仍然是一种权力,只不过年龄和血缘使了一个障眼法,长者敬酒,小辈不能不喝,否则就是不敬,谁让人家是长辈呢,何况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也会享受长辈的这种权力,未来的期许抵消了当下年龄的迷惑权力带来的压迫感,人们也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样的权力逻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酒文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哀,红酥手,黄藤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酒成就了文人墨客的无数佳作,给了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注释,酒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酒的起源可分为三类:
1 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无立论之理,又无科学论据,此乃附会之说,文学渲染夸张而已。
2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可见,这种猿酒是偷饮不得的。 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起码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即在猿猴的聚居处,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
3.仪狄,杜康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里并无时代先后之分,似乎是讲他们作的是不同的酒。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可以说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
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其间由于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从而导致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又有资料提出“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时已迅速普及了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从此,这800多年来,白、黄、果、葡、药五类酒竞相发展,绚丽多彩,而中国白酒则欣欣深入生活,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料佳品。
中国酒文化大典的图书目录
本文2023-10-20 22:41: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