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外找到楼兰古城,挖出150多件文物,发现什么秘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4收藏

一老外找到楼兰古城,挖出150多件文物,发现什么秘密?,第1张

他发现了楼兰古国消失的秘密。那是在清朝末年发生的事情了,那个时期的中国,正被列强虎视眈眈,被瓜分的同时,还有不少外国人跑来中国“考古”,实际上是强盗式的发掘宝物。就有一个瑞典的探险家,名叫斯文赫的,在1899年跑去了新疆。四年前其实他来过一次,那一次他在这里挖掘出很多宝物,他觉得这次,他一定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宝物。

他想的也没错,他确实是发掘了更多的宝物,甚至找到了传说中的国度,楼兰国。其实早在四年前,当地的向导就把他带去了楼兰国的遗迹,但是他自己忽略了,这次他又来到这个地方,经过挖掘才发现这里居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宝物。整整出土了一百五十多件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使得大家知道了楼兰国的历史。斯文赫倒是不仅仅感叹于这些文物,他还感叹于原来在这个时候,造纸术就已经传播到了这么遥远的地方来了。

而后,他在向导的带领下,又来到了另一个古城的遗迹,在这里,他发现了楼兰国灭亡的原因。原来这个小国名叫米兰,它是一个叫做鄯善国的国都。当时楼兰国主因为帮助匈奴截杀汉朝商队而被刺杀,上一任楼兰国的另一个儿子,就带着子民迁徙到米兰这个地方定居,并且改名为鄯善,对汉朝俯首称臣。

后来,虽然鄯善发展得很好,但是当时流经这里的河流突然改道,没了水源的鄯善就被抛弃了,成了一座废掉的城池。这一重大发现,使得斯文赫得到了无上的荣耀,但是中国的文物被这些外国的探险者掠夺至国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像楼兰这样,被外国人盗挖的遗迹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黑水城,再比如说千佛洞。

新疆罗布泊不起眼的沙河旁边,惊现1000口古棺。

其中包括 一位4000年不腐的小河公主 ,她睫毛如扇,美得动人心魄,嘴角微笑迷倒在场所有人。

这1000口古棺究竟从何而来?

小河公主又为何历经4000年依然不腐呢?

最早在罗布泊发现这一千口棺材的人,是一位名为 奥尔德克 的老人,他自小生长在沙漠中,是一位罗布猎人。

这位罗布猎人似乎存在一种在沙漠中寻找古墓遗迹的天赋,当年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发现震惊世界的 楼兰古国遗址 时,他的向导就是奥尔德克。

而就在发现了楼兰古国遗址后,1910到1911年间,奥尔德克再次在罗布泊有了惊人的发现。

他沿着孔雀河的一条支流行走,结果 在满地的风沙间,看到了一千口棺材,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河岸边的小山上。

那荒凉神秘又恐怖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奥尔德克,他不敢在这里待太久,连忙按照原路返回,之后经常在夜间梦到那个场景。

奥尔德克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然而在发现了楼兰古国后,斯文·赫定却一直没有再来。

谁也不知道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当地的老人都认为奥尔德克看到的地方被伊比利斯守护着,任何随意靠近的人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所谓的 “伊比利斯” ,指的就是“魔鬼”,当地人不敢随意再去,但奥尔德克就像是被魇住了,始终忘不了那上千口古棺,盼望着考古学家的再次到来。

直到33年后,奥尔德克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了, 他没有等来斯文·赫定,但等来了一位名叫 沃尔克·贝格曼 的瑞典考古学家。

像贝格曼这样的考古学家都十分羡慕斯文·赫定这样的人,他们靠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发现得以收获了不朽的功名,后世人将永远铭记他们。

因此当贝格曼听到奥尔德克的发现后,立刻兴奋起来,丝毫不怀疑奥尔德克的话,立刻组织了一支小队,跟着奥尔德克沿着孔雀河走进了罗布泊中。

不过事情并没有贝格曼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毕竟时间太过久远,奥尔德克第一次引路没有成功。

他们一行人在荒漠中艰难前行,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什么都没发现不说,大家还一度迷失了方向。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迷茫,开始考虑放弃时,贝格曼突然看到奥尔德克停住脚步,目光死死盯住一个沙丘,许久之后,他大叫一声: “就在那里!”

那个沙丘非常突兀地矗立在那里,等到所有人重新振奋起来,朝着奥尔德克指出来的方向狂奔过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根根的木桩,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船型棺椁。

黄沙遍地间,密集的枯木桩和古棺让所有看到他们的人都感到后背发凉。

贝格曼他们没有清点究竟有多少口古棺,不过他们从里面挑选了12口棺椁进行开棺。

伴随着棺椁上牛皮断裂的沉闷声,所有人都好奇探头看向贝格曼正在打开的那口船型棺椁,但紧接着他们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之中。

因为在开启的棺椁中, 他们看到的竟是一个微笑,一个凝固而永恒,又极具感染力的微笑,就挂在棺中女尸年轻漂亮的脸蛋上。

不知她已经在这里安眠了多久,不仅面上的笑容保存了下来,就连浓密如扇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

由于这上千口古棺靠近河岸,贝格曼就将其取名为 “小河墓地” ,那位不腐的女尸则被称为 “小河公主”

1938年,贝格曼的考察小队在这里一共发掘了12座墓葬, 收获了200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并将其统统带回了瑞典的博物馆中,如今仍在面向世人展出。

而最令贝格曼难以忘怀的,还要数那个不腐女尸面上庄严又神秘的微笑,他还将这个微笑写入了自己的书中,令后人都心生向往。

但这神秘的微笑惊世一现后,再次隐藏在了罗布泊荒漠的一角,再没人有缘一见,直到70年后。

罗布泊一直都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除了本身充满挑战性的恶劣环境,先是消失一千多年之久的楼兰古国再现人世,后来又有彭加木留下向东寻找水源字条后神秘失踪,总是无时无刻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受神秘微笑吸引,2000年12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王炳华 ,组织了一支10人考察小队,带着水、食物和帐篷,在5峰骆驼的帮助下,深入罗布泊,寻找当年贝格曼和奥尔德克找到的小河墓地。

王炳华他们还带上了贝格曼绘制的地图,同时用着当年最先进的卫星定位仪,身边有熟悉当地环境的向导,比当年贝格曼小队的条件好上太多,但饶是如此,这次寻找依然十分艰难。

其实,王炳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寻找小河墓地了。早在1979年,王炳华就进行过一次尝试,但是却无功而返。王炳华深深地希望这次尝试不要再重蹈覆辙。

随着考察小队的渐渐深入,周围环境中的生命气息越来越少,沙丘一个比一个高大,等到第四天的时候,队员们携带的馕硬得跟石头一样,水也结了冰,而且剩的不多了。

大家心中都在打退堂鼓,唯有王炳华还在坚持。只是此时他几乎也达到了极限, 决定最后再坚持三个小时,再没有发现的话就打道回府。

结果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小时,王炳华他们果真有了发现。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 王炳华他们看到的,跟贝格曼记述下的情景一模一样。

沙丘上的墓地密密麻麻全是枯木桩,远远看去仿佛是沙海间出现了一片丛林,层层叠叠地分布着数不清的弧形棺材板,头戴尖顶毡帽、裹着粗毛巾的古尸散落期间,的确是让人看到便毛骨悚然的景象。

王炳华以考古专家的视角,绕着墓地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小河墓地呈现出椭圆形,在中部和南端各有一排保存完好的木栅墙,将墓地一分为二。

南北两区都有不少顶端尖细的高柱子,有的6根围成圈,有的8根围成圈。这个现象当年贝格曼也注意到了,他认为在很久很久之前,这些柱子上应该有着芦苇一类材质做成的棚顶,但是这里的风早就将其吹跑了。

性别的不同,立在棺材前的木柱也是不一样的, 男性的木柱是桨型并涂黑,女性的木柱则是菱形并涂红。

不过由于考察队员们的补给用得差不多了,他们只得暂时先返回,并在2003年再次出发前往这里。

这一次,他们发誓一定要找到那神秘的微笑。

再一次尝试揭开小河墓地隐藏的秘密,考察小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得以仔细地展开发掘工作。

上一次他们被迫因为补给问题离开时, 曾经发现了一个婴儿的干尸 ,保存相对完好,已经令队员们十分震惊,这一次发掘中, 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具男性干尸 ,身上四肢的肌肉发达有力。

此外,考古队员们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陪葬品,可见当年贝格曼等人带走的200多件还不是该墓葬的全部陪葬品。

等到发掘工作展开的第二天, 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具盖着三块木板的船型棺椁,上面还裹着新鲜的牛皮。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口棺木有些特别。等他们将其正式打开后,在场所有人都像当年的贝格曼等人一样,瞬间陷入了深深的震撼当中。

棺中躺着的,就是跨越了千年,又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中,令无数考古学家魂牵梦绕的不腐女尸,她面上那抹微笑依旧, “神秘微笑的公主”再现人世了。

她衣着高贵,头戴缀有红色发带的尖顶毡帽,嘴唇微张,露出牙齿,好像才刚刚入睡,向世人露出一个恬淡的笑容。

根据专家鉴定,这具女尸已经离开人世接近4000年了,但岁月没有削减她的美丽,反而让那份独特的美变得凝滞永存。

不过震惊过后,考古队员们很快意识到,这位小河公主的长相不像中原人,从那明显的鹰钩鼻看来,她更像是欧洲人。而鉴定结果显示,小河公主其实是个混血美女。

让专家们感到好奇的是, 究竟是什么让她的遗体能够历经4000年的风沙和岁月侵扰,保存得相当好呢?

专家们首先考虑的是包裹她遗体的胡杨木和牛皮。 不过他们很快又将结论推翻了。这样的方法的确能起到防腐作用,但是不可能坚持4000年。

之后,专家们对小河公主的遗体进行了解剖, 发现她身上涂抹着一种乳白色的胶状物,经鉴定是一种酸奶材质的东西。 可能这是当时这里流行的一种下葬仪式,显然不可能是防腐的主要原因。

将所有的因素排除后,专家们最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 应该是这里干旱的气候。

受气候环境影响, 新疆地区是全国范围内发现干尸最多的地区 。由于过于干旱,沙漠中又含有大量的基岩,不适合微生物生长,被安葬在这种环境下长达4000年之久的小河公主,自然能保持不腐的身形。

不过在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微笑公主后,考古队员依然有些失望。因为经过清点, 这里的古棺并没有达到1000口那么多,只有350口左右。

考古专家怀疑,可能是当年奥尔德克见到这一幕沙丘上密密麻麻的棺木时太过震撼,没有进行清点就认为这里足有上千口棺材,贝格曼他们可能也延续奥尔德克的说法。

对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虽然结束了,但是考古专家们的疑问并未终止。

小河公主所在的那个曾经灿烂的文明去了哪里?他们创造的文明后来融入了世界文明之中吗?

或许这些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慢慢解开了。

近代时期,清政府在与列强的斗争中一败涂地,被迫打开了国门,对外开放,由此大批外多人蜂拥而至。当时很多外国人以各种名义进入中国,想着法子掠夺财富。比如说当时的四川,有很多外国人在当地以传教的名义广建教堂,实则不过是侵占农民的土地,当起了大地主。这一套做法早已被他没在美洲地区用得滚瓜烂熟。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人用着相同的法子,干着盗墓的勾当,将我国很多宝物偷偷盗走。

当时由于政府已经被各种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关于文物保护方面也就放松了很多,这导致很多地方盗墓活动猖獗。比如说陕西等地区,不仅有我国民间的盗墓组织,进行盗墓活动,在此期间还出现了很多外国面孔。比如说日本人就时常出没在该地,秘密进行盗墓,很多文物因此流失海外。而在遥远的新疆,也有一伙英国人出现,也就是笔者今天要提到的一伙人。

当时在新疆和田地区,一伙英国人以传教的名义在当地活动。他们在当地呆了很久,虽然名为传教,但一行人却十分野蛮,丝毫没有传教士的气质。其实英国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盗墓,他们得知和田周围有一座古墓,年代非常久远,并且有很多财宝,于是起了歹意。

这伙英国人经过多日勘探,锁定了墓葬位置,于是他们便大张旗鼓地挖了起来。而墓葬打开以后,也没有令他们失望,其中不乏金银财宝。最终这座墓葬被他们洗劫一空,不过墓主人身上的一块破布却没有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关注点在于黄金、玉石等稀有物品,而这块破布看似一文不值,却是古墓中最有价值的物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新疆和田地区,我国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古墓,正是此前被盗过英国人盗过的地方。进入墓葬以后 ,他们也发现这座墓葬被盗过,挖掘数日,都没什么有价值的发现。但在研究墓主人身份的时候,考个队员却意外发现了一件东西,古尸的右臂上有一块颜色艳丽的旗帜,细细一看,上面还有汉字,他们一眼便认出了这几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几个字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振,由此也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块布颜色艳丽,上面还有装饰有很多奇珍异兽,当然最有价值的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那几个字。原本在汉代古籍中就有过详细记载,不过当时并没有事实依据,很多人还以为是杜撰的。古时候,人们往往将自然现象和占卜联系在一起,以求出现类似的现象,能够造福天下苍生。比如说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就出现过五星齐聚的自然现象,人们于是认为其是个好兆头,并且运用占卜,测算出下一次出现这个现象的时间。

这块布其实即使古时候占卜用的,想不到随着墓主人一起埋进了墓葬。而且上面提到的信息显示五星汇聚有利于我国国家发展,专家们还推测出先一次该现象发生的时间在2040年,不知道届时是否能够应验。而这块布还引出了一个国家,那就是尼雅古国,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精绝国,汉朝的时候是西域诸国之一。

这块布对于研究精绝国有重要意义。如今这块布早已成为国宝,而且还被禁止到国外展览,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想不到当初英国盗墓贼洗劫了墓中绝大部分墓葬品,却意外将最有价值的东西留了下来,不知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会作何感想。

这里曾经隐藏着非常大的矿坑,在之前的中国地图上面将这个地方只标注了一个神秘的代号。这个地方就是可可托海,但其实这个地方并不是一条海,但是这里的风景却美过海。可可托海位于新疆的东北边缘,是中国的第二冷极,拥有的地震断裂带是世界上最完好的。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里就成为了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因为在这里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矿坑,从而成为了中国的机密区域。这里曾经有着无比神秘的气息,无人知晓,暗藏着十分丰富的稀有矿物品,它给祖国带来了许多伟大的贡献。世界十分著名的矿脉之一就是可可托海了,因此这里成为工人的稀有金属的天然陈列馆。在这里曾经蕴藏了有八十多种的矿物元素,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稀有金属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另外这里还发现了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所没有出现过的其中稀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武器事业都有巨大的贡献。因此可可托海为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还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都是有很大的作用。可可托海就是中国发展的大功臣,对中国的多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

另外在地下一百三十六米的地方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水电站。曾经是中国十分重要的建设工程,不过那时候考虑到保密的一系列因素,让这个水电站隐姓埋名,很少人知道这个地方。                                                                                              

在《甄正论》中,老子在古籍里发现了“佛法”的奥秘,西出函谷关是为了找释迦牟尼佛拜师学道。谈及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之祖”老子绝对榜上有名。后来东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一脉道教,老子更是被神格化为了“太上老君”。相传老子当年在古籍中发现了一个秘密,于是便留下了《道德经》之后西出函谷关而去。这该从何说起呢?

这个说法,起源于唐代佛教典籍《甄正论》。这部经书中记载,道家之祖老子,从失落的古籍中,查找到了“佛法”的存在,并且对其心向往之。几经考证之后,他终于出发,西出函谷关前往天竺,拜释迦牟尼佛祖为师,从此“抠衣学道”,不知所踪。

老子将就释迦抠衣学道。故遥尊曰师。并是老子西升经文既称佛是己师。

这样的说法,当然只不过是佛教的“一家之言”而已,也不可能是事实的真相。它反映出来的,无非就是自古以来,佛教道教两家之间的互相攻击,明争暗斗而已:其实“拜佛为师”这种说法,也只不过是佛教徒对道教的一次反击。在晋朝,佛道两家摩擦频繁,东晋道士王浮,为了证明道教道统胜于佛教,就杜撰了《化胡经》,所谓“化胡为佛”的说法就是从中而来的。上面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化名释迦牟尼,建立佛教。佛陀,也只不过是“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之一。

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唐代的佛教徒,就如法炮制的了一个“拜佛为师”的故事版本,和“化胡为佛”相抗衡。这两种说法当然都不是真相,在历史上,老子西行之后,就“不知所踪”。

1900年,在甘肃敦煌市(如今酒泉下辖县级市)的莫高窟里,道士王园箓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里面藏有大量唐代人手写的古籍,总数约三万余件,后来(1944年和1965年的考古发现)又陆续发现一系列唐代遗书,这些遗书被统称为敦煌文书!

在敦煌文书中,除了经史子集这些传统书籍之外,还有不少唐朝法律方面的史料,为了解唐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西北地区社会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价值非常高。

而且,在敦煌文书中,有不少内容改写了历史,甚至具有颠覆性。更为重要的是,在敦煌这一个偏僻又彪悍(民族成分复杂)的地方,却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两性关系开放现象,而当地当时人们对此却还非常包容。所以,有学者研究之后感慨:难怪唐朝被称为“脏唐”!

随着历史知识的普及,人们慢慢开始知道,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属于“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男人可以纳妾,但妻妾之间嫡庶分明,正妻只有一个。无论是礼教还是法律,都不允许有多个妻子存在。

唐高宗李治御批的《唐律疏议》解释说:“妻者,齐也,一夫一妻,不刊之制”。所谓“不刊”,“刊”就是古代竹简书写有误时的削除,不刊就是不准削除,不准更改之意。换言之,从法律层面强制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并且有“有妻更娶”、“以妻为妾”的惩处律文。

然而敦煌文书的出现,却颠覆了历史。在敦煌文书中,有一部分官方户籍的记载,比如《唐天宝(唐玄宗年号)六载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中记载,47岁户主程思楚有“妻马”“妻常”“妻郑”,两个弟弟也各有两个妻子,还有4户人家双妻并存。

总之,通过敦煌文书可以看到,当时一夫多妻的现象极为普遍,早已突破了法律界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可以想象一下,连偏僻的西北都普遍一夫多妻了,那么唐朝其他地方呢?

以上是不遵守唐朝婚姻法律的现象,但也有遵守的,比如在离婚这件事上。大家都知道,古代女人没有权力离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有男人才有权利离婚的“休妻”。但《唐律疏议·户婚》中却有“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核心就是夫妻可以“和离”,协商离婚。

唐朝这一条法律执行的如何呢?让人汗颜的是,即便在偏僻的西北敦煌农村,唐朝离婚法律也能得到执行。

《年代不详留盈放妻书》:先是“生前相守抱白头,死后要同于黄土”,再说“何期二情称怨,互角憎多”,最后“夫则任娶贤女”“妻则再嫁良媒”。

婚前海誓山盟,死后要“同于黄土”,但结婚之后抱怨太多,互相讨厌,所以就在村老的见证之下,夫妻双方同意离婚,各走各的阳关道,互不干扰,和如今恋爱、结婚、离婚的感情过程差不多。

其实,从“二情称怨,互角憎多”,“妻则再嫁良媒”的介绍来看,唐朝女性也不是省油的灯,并非简单的男人附庸,在婚姻中敢于表达,不像后来王朝的女性几乎完全听命于丈夫。

学者陈丽萍认为:“婚姻关系的自由度,往往折射出社会风气与两性关系的自由度!”敦煌文书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敦煌乡百姓康汉君状》:康汉君的弟弟,竟是他父亲死后“阿娘不知共谁相逢”。显然,康汉君的母亲“不守妇道”。

更为有趣的是,敦煌文书中还记载了一段:通过解梦,判断妻子是否出轨,或者诱导妻子自吐真言的秘籍,犹如现在的网络情感文章一般。

《解梦书》《单方》等书中记载:“知妇人造事有外夫者,取牛足下土,着饮食中与妇人吃,时令夜间唤外夫名字”,“妇人别意,取白马蹄中土,安妇人枕下,勿使人知,睡中自道姓名”!

另外还有“妻妾如何获取丈夫欢心,男子如何取悦妇人,男女如何私通”的妙招。

“凡男欲求女妇私通,以庚子日,书女姓名封腹,不经旬日,必得”;“凡男欲求女私通,以庚子日书女姓名烧作灰,和酒服之,立即效验”

可见,敦煌男人的情感世界是何等精彩,不仅想着勾引别人,还要防备妻子出轨。看到这一幕,大家有没有熟悉感?

在西北偏僻之地敦煌,唐朝两性关系就如此自由开放,放眼整个唐朝又是什么样呢?所以有学者认为,说唐朝“脏”一点都没错,古代王朝没有能与之相比者。

或许,唐朝百姓是上行下效吧,看一看李世民、武则天、太平公主等人的“*乱”行为,就不难理解唐朝百姓在这方面的态度了!

地史上的成矿作用受复杂的地壳发展演化历史的控制,新疆可概括为四大成矿阶段:

1古陆核-原始古陆形成期的矿产

经历了太古宙陆核的形成—原始古陆—大陆基底的形成三个主要时期,不但为新疆显生宙的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矿源,而且还形成了一批重要矿产。如元古宙变质型铁矿(天湖、沙垄等大—中型矿床)。

元古宙时期,原始古陆裂解,如上所述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沉积建造:一为稳定型沉积,二为活动型沉积。后者分布于南天山及昆仑—阿尔金山一带,并由裂谷发展为元古南天山洋、元古昆仑-阿尔金洋。在裂谷带的拉张环境中形成了昆仑一带与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含铜黄铁矿型矿床(上其汗)和赛里木地区与碱性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喇嘛萨依)及库鲁克塔格变质火山岩型铜金矿(点)(永红山);在稳定型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中,形成了西天山库西木切克磷矿及东天山的彩霞山铅、锌、银矿,玉西银(铅锌)矿,吉源多金属矿等,它们均具层控型特征并经后期热液叠加富集而成矿。

中元古代晚期,元古南天山洋及元古昆仑-阿尔金洋消减闭合,再次形成统一大陆(罗丁尼亚古陆)。在大断裂(兴地)旁侧的伸展构造中有基性-超基性杂岩侵位,并形成岩浆型铜镍矿床(兴地Ⅱ号),其时限大约为1189百万年~1209百万年。

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震旦纪)、罗丁尼亚古陆开始裂解,形成冰碛岩并伴随有碱性火山活动及碱性岩-超基性杂岩的侵位(771百万年~900百万年),形成了与其有关的磷灰石、透辉石、金云母及稀土矿,特别是金云母经后期风化作用后形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超大型蛭石矿床(尉犁);在冰碛岩中尚发现有含金砾岩(库鲁克塔格)。其上部的风化壳上还可形成钴、锰矿(塔水)。

2早古生代新疆古生代板块构造运动早期阶段的矿产

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是罗丁尼亚古陆裂解并发展为古亚洲洋的主要时期。在寒武纪的被动陆缘底部的硅质含磷建造中产磷、铀、钒等矿产,其底部的黑色岩系是寻找稀有、有色、贵金属的重要层位,中、下寒武统泥质碳酸盐岩,为塔里木盆地的高—过成熟优质生油层。在西昆仑一带的早古生代稳定型沉积中产铜铁、铅锌、金等矿产(契列克其,黑黑孜站干、木吉)。

在奥陶纪的拉张环境下形成了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铜镍矿(菁布拉克),裂谷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洋壳,产有与蛇绿岩套有关的铬铁矿(西准唐巴勒)及铜、钴、锌矿点(铜花山)和块状硫化物型含铜黄铁矿(可可乃克);在稳定陆缘区形成了与碳酸盐岩有关的层控铅锌矿(印干),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的泥灰岩等是最佳烃源层。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大洋的俯冲消减,由拉伸机制转化为挤压机制,形成了与岛弧型建造及与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各类矿产。如中天山志留纪岛弧型建造中的乔霍特火山岩型铜矿以及矽卡岩、热液型等多金属矿(克西克木斯矽卡岩型多金属矿与后期岩浆活动有关)及与花岗斑岩有关的铅锌矿(硫磺山)。

在阿尔泰地区晚加里东期的喀纳斯运动,形成了中—晚奥陶世东锡勒克组和白哈巴组的后碰撞裂陷堆积并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并伴随有强烈的岩浆侵入,形成原地—半原地—异地型花岗岩带。反映了早古生代洋盆在该区的最后封闭,并使阿尔泰等一带拼贴于西伯利亚南缘而成为西伯利亚古板块的组成部分。同时哈萨克斯—准噶尔等地固结为统一的早古生代大陆,成为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古板块。分布在喀纳斯—可可托海一带的古生代岩浆弧与该区伟晶岩的成矿作用有密切联系,并受复背斜和无磁性的壳源重熔花岗岩分布区控制,成为举世闻名的稀有金属矿带。泥盆纪—石炭纪该区主要表现为上叠火山-沉积盆地的性质,产铅、锌、金等矿产(库玛苏)。

3晚古生代新疆板块构造运动主碰撞及后碰撞期的矿产

此时期的基本特征是早古生代浩瀚的古亚洲洋主体基本消亡,或在其残余洋盆的基础上再次拉张形成有限洋盆或裂谷、裂陷槽的主要时期。整个晚古生代是有限洋盆、残余洋盆、裂谷、裂陷槽发展与消亡的主要时期,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三大板块最后焊接的时期。

新疆古生代洋盆的最后消亡,发生在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因为,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新蛇绿岩(特提斯构造域除外)都被早石炭世维宪期或晚石炭世早期地层所不整合覆盖,同时在西天山、东准噶尔等地都可见到主碰撞期的钙碱性花岗岩穿破了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而被石炭纪维宪期地层所不整合覆盖,同时维宪期地层多属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属主碰撞期后的残余海盆沉积(裂谷、裂陷槽除外)。

这个时期是洋陆转变最剧烈时期,也是中亚最重要的成矿期,不少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或富集于此时。大致可分为两个成矿亚阶段,一是维宪期前的主碰撞阶段,二是主碰撞期后的后碰撞阶段。前者主要形成泥盆纪岛弧型火山岩型铜、金矿,特别是在阿尔泰南缘的弧后拉伸盆地中,产与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铜锌多金属矿床(阿舍勒)、铅锌矿(可可塔勒)、铁矿(蒙库、阿巴宫)。在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产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多拉纳萨依),浅海相沉积型铁矿(梧桐沟)、铅锌矿(沙里塔什)等及火山-沉积型锰矿(大涝坝)与热卤水沉积有关的铅锌矿(塔木—卡兰古、霍什布拉克),在碰撞挤压环境中形成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火山岩型铜锌矿(彩华山)及札尔马-萨吾尔岛弧带中的斑岩型铜(钼)矿,以及与花岗伟晶岩有关的稀有、云母矿(阿尔泰)及稀土矿(中天山南缘石英滩)等。在主碰撞期后的后碰撞阶段,成矿作用最强烈,产火山岩型铁(铜)矿(雅满苏)、铜锌矿(小热泉子),含炭碎屑岩、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前者如萨瓦亚尔顿及沙尔布拉克等,后者如康古尔塔格等)及卡林型金矿(梧南),上叠火山-断陷盆地(或上叠沉积盆地)中的陆相火山岩型金矿(阿希),火山岩型铁矿(式可布台)、铁锰矿(莫托沙拉)、沉积型锰矿(昭苏)、铅锌矿(马鞍桥)、风化壳型铝土矿(库马力克)局部为半闭塞台地相中的层状菱铁矿夹石膏(库姆塔格)、热液型铜钼矿(三岔口)、铜(多金属)矿(豹子沟、马场沟等),矽卡岩-斑岩型铜矿(喇嘛苏)、肯登高尔铜钼矿、钨矿(忠宝)、铁铜矿(查岗诺尔),斑岩型铜(钼)矿(延东—土屋)以及与镁铁-超镁铁杂岩有关的铜镍矿(喀拉通克、黄山等),富碱花岗岩或碱性岩中的钨、锡、金矿(阿拉套、东准噶尔等)和稀有、稀土矿(南天山黑英山、波孜果尔等),与偏碱性基性杂岩中的钒钛磁铁矿以及与潜火山岩有关的铁矿等大都形成于此时,并常形成大—中型矿床。反映了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也是新疆最重要的成矿期。

4新疆北部板内构造发展演化阶段的矿产及新疆南部特提斯洋封闭期的矿产

中—晚二叠世后,新陆壳已基本固结。新疆北部进入了陆内山链及盆地形成与发展阶段。这是能源及盐类矿产、砂岩型铜矿及膨润土等矿产的重要成矿期,如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世界级超大型钾盐、钠硝石等矿产均形成于此时。大型推覆构造的持续活动,为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再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形成了斑岩型铼钼矿(哈密白山)及与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稀土矿等。

新疆南部的东昆仑—喀喇昆仑山一带,由于晚古生代末地壳的强烈拉张,形成了古特提斯洋,晚三叠世末,古特提斯洋消减闭合(形成康西瓦—鲸鱼湖缝合带),使青藏板块拼贴于塔里木南缘,形成了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及与花岗岩有关的铜金矿化,同时由此而产生的推覆、走滑断裂,形成了与多期变质热液作用有关的汞、锑、金矿化(南天山的查汗萨拉锑矿成矿时代100百万年~177百万年;黄羊岭—长山沟的锑、汞矿带也可能形成于此时)。

南部新特提斯洋于始新世沿科希斯坦—雅鲁藏布江消亡,而形成了科希斯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使印度板块拼贴于欧亚大陆南缘,并造成了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及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裂的发育,为金的活化再富集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挤压后的伸展构造中形成了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带。

图1-2-1 魏格纳大西洋两岸大陆的拼接图

图1-2-2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图

图1-2-3 大洋中脊扩张示意图

图1-2-4 北大西洋洋脊的磁异常条带图

图1-2-5 板块运动速率图

图1-2-6 板块俯冲贝尼奥夫带的地震解译成像图

图1-2-7 板块构造的海底扩张图

图1-2-8 板块边界的类型

图1-2-9 板块运动的特点

图1-2-10 世界强地震分布图

图1-2-11 世界活火山分布示意图

图1-2-12 板块构造演化论证全球中一新生代造山带形成的3种模式

图1-2-13 天山造山示意——陆内俯冲造山模式图

图1-2-14 世界斑岩铜矿分布图

图1-2-15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图1-2-16 板块构造的威尔逊旋回图

图1-3-1 世界板块划分的宏观轮廓图

图1-3-2 中国及东亚主要构造单元图

图1-3-3 新疆及邻区板块构造分区图

图1-5-1 新疆中—新生代构造图

图1-5-2 美丽的昆仑山

图1-6-1 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1)

图1-6-1 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2)

图1-6-2 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图1-6-3 天山雄姿

图1-6-4 天山1号冰川

图1-6-5 藏匿于天山中的天池

图1-6-6 美丽而神奇的喀纳斯湖

图1-8-1 新疆古生代构造图

图1-9-1 新疆前寒武纪构造图

一老外找到楼兰古城,挖出150多件文物,发现什么秘密?

他发现了楼兰古国消失的秘密。那是在清朝末年发生的事情了,那个时期的中国,正被列强虎视眈眈,被瓜分的同时,还有不少外国人跑来中国“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