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的起源的要素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中国烹饪的起源的要素有哪些,第1张

  中国的烹饪艺术是在烹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具有实用目的与审美价值紧密相联的特点。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需要设计出发,本意为放置平稳,受热均匀,但却给人以对称、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铜器、铁器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对工艺、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含着追求形式美的意图。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烹饪越来越具有审美性质,直至发展成为实用与审美并重的各种花色造型菜点及丰盛华丽的筵席。中国烹饪艺术虽然受到烹饪原料、烹饪技术、食品实用功能等因素的制约,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较,却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即融绘画、雕塑、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于一体。

  中国烹饪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这里主要通过肴馔本身的色、形、香、味、滋与筵席组合来窥其一斑。人们常把前者概称为味觉艺术;将后者称为筵席艺术。

  味觉艺术与筵席艺术归结为味的艺术。

  中国烹饪既讲究生理味觉的美,也注重心理味觉(即味外之味)的美,从而使人们在烹调师调制的饮食之中得到物质与精神交融的满足。这便是中国烹饪艺术精髓之所在。

  ①味觉艺术

  人对于食物的选择早已摆脱了对先天本能的依赖,主要凭教养获得的后天经验,包括自然的、生理的 、心理的、习俗的诸多因素,其核心则是对味的实用和审美的选择。烹饪艺术所指的味觉艺术,是指审美对象广义的味觉。广义的味觉错综复杂。人们感受的馔肴的滋味、气味,包括单纯的咸、甜、酸、苦、辛和千变万化的复合味,属化学味觉;馔肴的软硬度、粘性、弹性、凝结性及粉状、粒状、块状、片状、泡沫状等外观形态及馔肴的含水量、油性、脂性等触觉特性,属物理味觉;由人的年龄、健康、情绪、职业,以及进餐环境、色彩、音响、光线和饮食习俗而形成的对馔肴的感觉,属心理味觉。中国烹饪的烹与调,正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味感现象,运用调味物质材料,以烹饪原料和水为载体,表现味的个性,进行味的组合,并结合人们心理味觉的需要,巧妙地反映味外之味和乡情乡味,来满足人们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展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烹饪艺术核心的味觉艺术。烹饪技术是实现味觉艺术的手段。其主旨乃是“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

  ②筵席艺术

  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又一表现形式。一份精心设计编制的筵席菜单,对菜点色 、形 、香 、味、滋的组合,餐具饮器的配置,烹调技法的运用,菜肴、羹汤、点心的排列,馔肴总体风味特色的表现,都有周密的安排。它是时代、地区、饭店(或餐馆)的烹调技术水平和烹饪艺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审美主体——与筵者的食欲、情绪、心理,均受筵席菜单设计的烹饪艺术效果所左右。

  筵席艺术遵循现实美(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事物的美和自然事物的美 )与艺 术 美 的美学一般原理进行艺术创作 。传承至今的筵席艺术创作活动,主要注意下列两点:①筵席格局以菜肴为中心,体现艺术形式上的多样统一。筵席菜肴的多样化,通过炸、熘、爆、炒、烧等多种技法,荤素原料多种选配,丁、丝 、块 、条 、片等多种形态,黄、红 、白、绿等多种色彩,酥、脆、嫩、软等多种质地 ,咸 、甜 、 鲜、香等多种味感表现其艺术性。②菜点组合排列,表现艺术节奏与旋律感。筵席菜点的这种味的起伏变化,有若音乐旋律中的节奏强弱、速度快慢、旋律高低,使审美主体与筵者越吃越有兴趣,越吃越有味道。

盐、梅、糖、酒、醋是最先出现的五大烹饪调味品。

>>>>

在我国古代日常调味品中,盐要居首位。

食盐的历史,大约起于五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并于此时开始煮海水为盐。此后人们认识盐在饮食调味品中的作用,并以之增加食物的美味及腌藏食物。

此后人们认识盐在饮食调味品中的作用,并以之增加食物的美味及腌藏食物。历代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海盐是用铁锅煎煮海水,亦可在海边滩地蒸发海水所得。古代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各地盛产海盐。

池盐历史也很悠久,西周时,山西运城的解池已大规模生产池盐。此外,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亦产池盐。四川开凿井盐,始约于战国时秦国蜀郡宁李冰的倡导,东汉时的画像砖上有制盐的完整而生动的图像。

汉代四川有盐井的有十六县,唐代达六十四县;明洪武时期产井盐约一亿斤,弘治间增加两亿斤,至清代雍正九年,四川盐井有六千余口,年产量达到九亿余斤。岩盐也名矿盐、石盐,系取地层中盐硔而炼成之,盛产于新疆、云南、西藏,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所产岩盐,为见于古书的最早记载。几种盐中,海盐产量最多,其次井矿盐,再次是池盐,这些盐品质优良,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及其他工业原料。

在古代,因盐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且获利丰厚,国家有关盐制历代不一,制盐与销盐的方式亦有多种,有民办、官办,民制民销、民制官销,民制官卖,国家专卖等。

>>>>

糖作调味品大概也甚早。《洪范》“五味”中有甘。《礼记·内则》有“枣栗饴蜜以甘之”。饴是麦芽糖,蜜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适量食之,能补气血,养阴和中,解除疲劳。

用甘蔗汁加工制成的糖。

中国自古以来就栽培甘蔗、饮用蔗汁。公元前,即推广至中原地带,已懂得将蔗汁加工成固体糖块。至五世纪,甘蔗产地,由两广、两湖扩展到长江下游,广州已能从蔗汁中炼制糖。

七世纪初,在学习印度制糖技术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工艺,使制出的白糖和冰糖质量远超过外国。

蔗糖,因其原料、工艺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色味和形态,在古籍中又称作石蜜、糖霜、蔗霜、蔗冰等。古代除食用外,还常用于医药。

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有方物蔗糖二斤十两三分,献给东大寺,同时,也把制糖的方法传到了日本。

>>>>

梅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有梅核。安阳出土的商代铜鼎中,曾发现盛有已炭化梅核。殷墟西区M284墓中随葬一铜鼎内也尚存一梅核。

>>>>

酒的出现,可上推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

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硕大的滤酒缸;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或认为曾作酿酒、盛酒或饮酒之用。

《淮南子·说山训》谓“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显然酒的出现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麹糵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

郑州商城出土陶缸,曾发现粘有白色水锈状沉淀物。藁城台西中商遗址在一酿酒坊址出土的陶瓮内,发现盛有这种沉淀物达85公斤,经鉴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内还分别装有桃、李、枣等,说明商代不仅掌握麹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地,出土过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色谱测试,每百毫升内含8239毫克甲酸乙酯,并有果香气味,是为浓郁型香酒。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出土的铜卣中,也盛有白色透明液体,内含植物纤维状杂质,估计是酒。总之文献提到的盐、梅、酒三大古代调味品,至少在夏商时代已用之于烹饪。

>>>>

一种酸性调味料。

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大约起于汉代。在甲骨文、钟鼎文及其他已发现文物中,未见有关谷物醋的记载。醋,最初指酸的滋味。殷商时期,调味用盐与梅。至周代,制作肉酱,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如氨基酸、乳酸、醋酸等,因而,酱汁的味道是酸的,称为“醯”。至汉代,醯、酢混用,皆指食醋。南北朝以下至唐朝,始从“酢”渐过渡到用“醋”字。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许多制曲酿醋的方法,并已能酿造具有独特风味的陈醋。唐代时《新修本草》中除载有米醋、麦醋、杂果醋等外,药物学家还特制加有药物的药醋,用于治病。后世传其技,使醋成为中国人民调味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驰誉中外的有山西太原一带的老陈醋、江苏镇江的香醋、四川阆中用多种中药制成的保宁醋等。古代,又称女子善妒为“吃醋”、“醋娘子食杨梅”,以为调侃。

第一章烹饪与烹饪学

第一节 烹饪的含义

一、烹饪的传统含义

二、烹饪的现代含义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特性

一、烹饪的本质属性

二、中国烹饪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烹饪学

一、中国烹饪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二、中国烹饪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无炊具烹与石烹时期

一、无炊具烹时期

二、石烹时期

第二节 陶烹时期(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尧、舜时代)

一、烹饪原料

二、烹饪工艺

三、烹饪工具

四、宴席和厨师

第三节 铜烹时期(夏、商、周、战国时代)

一、烹饪原料

二、烹饪工艺

三、烹饪工具

四、名菜、美点、主食和饮料

五、铜烹时期的宴席

六、烹饪科学

第四节 铁烹时期的中国烹饪

一、铁烹早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铁烹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

三、铁烹近期(元、明、清时期)

第五节电气烹时期的中国烹饪发展

一、烹饪设备

二、烹饪原料

三、烹饪教育体系

四、餐饮市场

五、风味流派

六、烹饪理论体系

七、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第三章 烹饪原料及其初加工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分类与特点

一、烹饪原料的分类

二、各类烹饪原料介绍

三、现代烹饪原料的特点

第二节 烹饪原料鉴定与选择

一、烹饪原料的鉴定

二、烹饪原料的选择

第三节 原料的初加工

一、鲜活原料的初加工

二、干制原料的涨发和加工制品的处理

第四章 中国烹饪的基本工艺-

第一节中餐烹饪的工艺流程与基本功

一、烹饪工艺流程

二、烹饪基本功

第二节 刀工刀法

一、刀工工艺概述

二、刀法种类及适用范围

三、剞花刀工艺

四、基本料形及应用特征

第三节 淀粉胶体及烹调应用

一、淀粉胶体种类与应用

二、挂糊和拍粉技术

三、上浆技术

……

第五章 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

第六章 中餐宴席

第七章 中国烹饪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是中国烹饪界公认的鼻祖。其实,伊尹还是商汤的名相,他辅助商汤完成了灭夏兴商的宏伟大业,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名相”。

尹之所以被誉为烹饪界的鼻祖,除了精通烹饪,还因为他把烹饪与治国的道理联系在了一起。《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与商汤关于烹饪与治国的一大段论

述,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烹饪论著。历史上著名的论述“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原话,但早在殷商时期,伊尹就已经有了这种思想感悟。

伊尹被公认为烹饪界的鼻祖,已无太多异议,但是,伊尹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却大有争议。有人认为伊尹是河南人,也有人说是山东人。更有人提出, 伊尹是关中秦人——合阳人。那么,说伊尹是陕西合阳人,依据又在哪里呢?

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陕西合阳,合阳又称洽阳,古时称有莘国或莘国。清人许秉简著的《合阳记略》称“山水之秀,洽阳川为最”。合阳山水秀美,更出美女。中国

夏商周三代王朝都与这个古莘国的美女有关。据史籍记载和史家考证,夏启的祖母即大禹的母亲为莘国女,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为莘国女,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亲即周

文王的妻子太姒也是莘国女。因此,合阳又有“三代圣母”故里之美誉,另外,商汤之妃也为莘国女。

说起伊尹能当国相,也与合阳的美女有

关。由于伊尹擅长烹饪,且才学过人。所以,当商汤迎娶莘国美女为妃时,伊尹作为新王妃的陪嫁厨子进了王宫。新王妃进了王宫后,商汤发现王妃带来的厨子做的

饭菜美味可口,非常好吃。便将厨子伊尹召来询问诀窍。伊尹就从烹饪的用料、烹饪方法及火候掌握、刀功与调味,以及食器形制、色彩氛围等方面一一道来。为了

让商汤对烹饪技法更好地理解,伊尹还引用从伏羲到夏禹治天下的故事来打比方,其实也是在启发和试探商汤的政治抱负与理念。伊尹的做法一下子引起了商汤的共

鸣,于是,商汤便拜伊尹为相,辅佐他完成了灭夏兴商的大业。

说伊尹是陕西人,有以下理由:一、查阅古籍资料,其中大多都称伊尹为古莘国

人,而古莘国就是现在的陕西合阳县。合阳古称有莘国或莘国。合阳现在还有一个村叫莘里村;二、商汤迎娶的王妃是古莘国人,也就是现在陕西合阳人,伊尹作为

陪嫁厨子,是当地人的可能性很大;三、伊尹身后的墓地在合阳县,距离著名的洽川风景区不远,那里至今还遗留着伊尹墓的残碑,碑上书有

“阿衡墓”字样。一般人都希望最后归葬故里,所以,从这一点看,伊尹是陕西合阳人的可能性很大。对伊尹是合阳人之说,陕西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冯保荣先生也曾

有过深入研究,并且进行过实地考证;著名饮食文化专家王子辉先生也认为,伊尹是陕西合阳人的史料确凿。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侯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1、烹调原料的扩充

在先秦五、五畜、五菜、五果、五味的基础上,汉魏六朝的食料进一步扩充。张赛通四域后,相继从阿拉伯等地引进了茄子、大蒜、西瓜、黄瓜、扁豆、刀豆等新蔬菜,增加了素食的品种,《盐铁论》记载,西汉时的冬季,市场上仍有葵菜、韭黄、簟菜、紫苏(又称苏子,种子可榨汁,嫩叶可吃,还可入药,能镇咳、健胃、利尿)、木子耳、辛菜等供应,而且货源充足。《齐民要术》记载了黄河流域的31种蔬菜,以及小盆温室育苗,韭菜捉子发芽和韭菜挑根复土等生产技术。杨雄的《蜀都赋》中还介绍了天府之国出产的菱根、茱萸、竹笋、莲藕、瓜、瓠、椒、茄,以及果品中的枇杷、樱梅、甜柿与榛仁。有''植物肉''之誉的豆腐,相传也出自汉代,是淮南王刘安的方士发明的,不久,豆腐干、腐竹、千张、豆腐乳等也相继问世。

这时的调味品生产规模扩大,《史记》记述了汉代大商人酿制酒、醋、豆腐各1000多缸的盛况。《齐民要术》还汇集了白饧糖、黑饴糖稀、琥珀饧、煮脯、作饴等糖制品的生产方法。特别重要的是,从西域引进芝麻后,人们学会了用它榨油。从此,植物油(包括稍后出现的豆油、菜油等),便登上中国烹饪的大舞台,促使油烹法的诞生。当时植物油的产量很大,不仅供食用,还作为军需口。有文章介绍说,在赤壁之战中,芝麻油曾发挥出神威。

在动物原料方面,这时猪的饲料量已占世界首位,取代牛、羊、狗的位置而成为肉食品中的主角。其他肉食品利用率也在提高,如牛奶,就可提炼出酪、生酥、熟酥和醍醐(从酥酪中提制的奶油)。汉武帝在长安挖昆明池养鱼,周长达20公里,水产品上市量很多。再如岭南的蛇虫、江浙的虾蟹、西南的山鸡、东北的熊鹿,都摇篮上餐桌。《齐民要术》记载的肉酱品,就分别是用牛、羊、獐、兔、鱼、虾、蚌、蟹等10多种原料制成的。

此外,在主食中,由于水稻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米制品开始于面制品。菌耳、花卉、药材、香料、蜜饯等,也都引起厨师的重视。

2、筵席格局的变化

汉魏六朝,筵宴昌盛。《史记》的鸿门宴,《汉书》的游猎宴,都写得有声有色。特别是枚乘在《七发》中为''生病的楚太子''设计的一桌精美的宴席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煮熟小牛腹部的嫩肉,加上笋蒲;用肥狗肉烧羹,盖上石花菜;熊掌炖得烂烂的,调点芍药酱;鹿的里脊肉切得薄薄的,用小火烤着吃,取鲜活的鲤鱼制鱼片,配上紫苏和鲜菜;兰花酒上席,再加上野鸡和豹胎。''它与战国时的《楚宫宴》相比,在原料选配,烹调技法与上菜程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至于汉高祖刘邦的《大风宴》、汉武帝刘彻的《析梁宴》、东汉大臣李膺的《龙门宴》、吴王孙权的《钓台宴》、魏王曹的《求贤宴》、诗人曹植的《平乐宴》、名士阮籍的《竹林宴》、大将军桓温的《龙山宴》、梁元帝萧绎的《明月宴》梁简文帝萧纲的《曲水宴》、乡老的《籍野宴》等,在格局和编排上都不无新意。其中最突出的是,突出筵席主旨,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设,重视环境气氛的烘托。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筵宴的指导思想,并被发扬光大。

3、炊饮器皿的鼎新

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汉魏的炉灶我系台灶,烟囱已由垂直向上改为''深曲(即烟道曲长)通火''。并逐步使用煤炭窑,有得利于掌握火候。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以及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的6个厨灶,都有较大改进,有''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意思是一台炉灶有5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提高烹饪工效十倍的褒词。

这时的厨师还有紧身的''禳衣'',''犊鼻''式的围裙(即现今厨师所用的围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为''青''的护袖,劳动保护观念增强了。

4、饮食市场的活跃

西汉经过''文景之治'',经济发展,府库充盈,民间较为富足,为饮食市场注入了活力,形成了''熟食遍列,肴旅城市''的红火景象,并开始呈现三个特色:

<1>网点设置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如北魏的洛阳大市分为八里,东市的''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西市的''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酿酒为业''。长安、邯郸、临淄、成都、江陵、合肥、番禺的情况也类似。

<2>公务人员的食宿多由驿馆(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和来往官吏中途更换马匹或吃饭、住宿的地方)提供。像云梦睡地虎出土的秦简上规定,御史的从卒出差,每餐供应半升稗米(糙米)和四分之一升酱料,还有菜羹和韭葱;大夫等官吏了差,则按爵位高低分别提高标准。汉魏仍承此制。所以驿馆实际上是官办的伙食服务待业起了补充作用。

<3>出现了一些专为权贵报务的特供店。像北魏都城洛阳永桥以南的''四夷(古代对外国人的泛称)区'',专住''外宾''。这一带的餐馆主营精美的鱼菜,有''洛(河)鲤伊(水)鲂,贵于牛羊''之说。汉代长安城外的''五陵区''(先皇的墓葬区),专住王公大臣,这里有许多胡人办的''胡姬(西域的少女)酒店'',以''异域情调''吸引白马金冠的''公子王孙''。

<4>由于饮食市场的兴盛,地方风味也得以发展,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的更移,先秦时的''北菜''转以秦、豫为主,并充实进''胡食''(西域一带的饭菜)。''南菜''逐步一分为三,西南和中南以荆、湘、巴、蜀为主导;华东一带淮扬菜和金陵菜有较大影响;岭南地区则是粤、闽菜品渐占优越。至此,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肴馔差异已经很明显了,它说明鲁、苏、川、粤四大菜系正在酝酿发育之中。

5、烹调技法的长进

秦汉时期出现了两次厨务大分工,首先是红白两案的分工,接着是炉与案的分工。这有利于厨师集中精力专攻一行,提高技术。

在烹调技法上,也比先秦精细。据《齐民要术》记载,当时的烹调有齑(用酱拦拌和细切的菜肉),鳆(用盐与米粉俺鱼),脯腊(腌熏腊禽畜肉),羹肤肤(将肉制成羹),蒸(蒸与煮)煎消(烧烩煎炒之类),菹绿(泡酸菜),炙(烤),奥糟苞(翁腌、酒醉或用泥封腌),饧脯(熬糖与做甜菜)等大类;每大类又有若干小类,合计近百种,这是一大进步。特别是在铁刀、铁锅、大炉灶、优质煤、众多植物油等五大要素激活下,油烹法颖脱而出,制出不少名菜、使中国烹饪更上层楼。现今常用的30多种烹调法中,油烹法约占60%以上;从中不难看出,汉魏六朝发明油烹,其影响是何等深远。

尤为可取的是,这时兴用栀子花和苏木汁染色,用枣、桂添香,用蜂蜜助味,用牛奶与芝麻油和面,用蛋黄上浆挂糊,用蛋雕及酥雕造型,菜品的色、香、味、形,都跃上了新的高度。

我国自古就有素食的传统,但未形成专门的菜品。汉魏六朝佛、道两教大兴,风姿特异的素菜这时才应运而生。素菜的基地是寺观,早期以羹汤为主,辅以面点,是款待施主小吃,后来充实菜品,才形成阵容。《齐民要术》有''素食'',一章,介绍过11个品种,但不少仍杂有荤腥料物,属于''花素'',乃素菜的早期形式。到梁武帝时,''南朝四百八十寺'',素菜更为活跃,有关记载增多。此时的面点工艺,亦是成就巨大。其表现是:面点品种增多,技法迅速发展,出现专门著作。如《急就篇》、《饼赋》对面点都有生动的描述。我国的市食面点、年节面点、民族面点、筵会面点、馈赠面点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初奠基石的。特别是''胡饼''(即今烧饼),流传千载仍有活力。

6、烹饪理论的收获

<1>食疗肇始。这时出现了张仲淳于意、华佗、王叔和等名医,推出《神农本草经》、《伤寒病杂论》、《脉经》等新著,总结出脏腑经络学说,奠定了辩证论治(中医指根据病因、症状、脉向等全面分析,判断病情,进行治疗)的理论基础,传统医学体系初步形成。在药物运用上,强调''君臣佐使''(中医方剂的比拟词,''君''指起主要作用的药,''臣''指发挥功效的药,''佐''指辅佐作用的药,''使''指直达病区的主药和辅药)、''七情和合''和''四性五味'',并且试图用阴阳五行观解释食饮与健康的关系,既有仪器入药,又用药物制菜,使''膳医同源''的理论进一步得到验证。像淳于意的''火剂粥'',华佗用葱姜酱醋合剂治疗寄生虫病,都可视作食疗的开端。

<2>系统食书部世。如《淮南王食经》、《太官食方》、《食珍录》、《四时食利》、《安平公食学》、《食论》等,它们为后世菜谱的编写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烹饪理论演进史上一座丰碑。该书10卷、92篇、12万言,涉猎面甚宽,容量远远超过前代的农书和食书。它是公元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经验和食品加工技术的全面总结,其主要贡献是:较多地介绍了主要农作物的品种、性能、产地和养殖方法,初具烹饪原料学的雏型;广泛收集调味品生产的传统工艺,对食品酿造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有发展;汇集了众多菜谱,分析了不少技法,保留了珍贵的饮馔资料,堪称我国最早的菜品大全。这本书上起夏禹,下及六朝,思路贯通10多个朝代,健笔纵述2000余年。引用了古籍150余种,包容百川。对横向知识也很重视,虽然主要介绍齐鲁燕赵,但对荆湘吴越和秦陇(指甘肃一带)川粤亦有反映。作者力争列全主食、副食、荤菜、素菜和外域菜,以及原料、异馔、炊具、储藏知识等,因此它素有''便民的方法、治疱之良方''的美誉。

总之,汉魏六朝上承先秦,下启唐宋,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引进了众多外来原料,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养殖技术,食源进一步扩大,改进了炉灶和炊具,以漆器为代表的餐具轻盈秀美;调味品显著增加,开始使用植物油,油煎法问世;菜肴花色品种增多,质量有所提高,素菜发展较快,''胡风烹饪''(西域一带的烹饪技艺)独树一帜;出现不少面点小吃新品种,节令食品与乡风民俗逐步融合;筵宴升级,重视情味;饮水思源食市场兴隆,菜系正在孕育之中;医学理论逐步形成,膳补食疗渐受重视;出现了一批食书,《齐民要术》贡献卓著。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上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候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1烹调原料的扩充

  在先秦五、五畜、五菜、五果、五味的基础上,汉魏六朝的食料进一步扩充。张赛通四域后,相继从阿拉伯等到地引进了茄子、大蒜、西瓜、黄瓜、扁豆、刀豆等新蔬菜,增加了素食的品种,《盐铁论》说,西汉时的冬季,市场上仍有葵菜、韭黄、簟菜、紫苏(又称苏子,种子可榨汕,嫩叶可吃,还可入药,能镇咳、健胃、利尿)、木子耳、辛菜等供应,而且货源充足。《齐民要术》记载了黄河流域的31种蔬菜,以及小盆温室育功苗,韭菜捉子发芽和韭菜挑根复土等生产技术。杨雄的《蜀都赋》中还介绍了天府之国出产的菱根、茱萸、竹笋、莲藕、瓜、瓠、椒、茄,以及果品中的枇杷、樱梅、甜柿与榛仁。有"植物肉"之誉的豆腐,相传也出自汉代,是淮南王刘安的方士发明的,不久,豆腐干、腐竹、千张、豆腐乳等也相继问世。

  这时的调味品生产规模扩大,《史记》记述了汉代大商人第年酿制酒、醋、豆腐各1000多缸的盛况。《齐民要术》还汇集了白饧糖、黑饴糖稀、琥珀饧、煮脯、作饴等糖制品的生产方法。特别重要的是,从西域引进芝麻后,人们学会了用它榨油。从此,植物油(包括稍后出现的豆油、菜油等),便登上中国烹饪的大舞台,促使油烹法的诞生。当时植物油的产量很大,不仅供食用,还作为军需口。有文章介绍说,在赤壁之战中,芝麻油曾发挥出神威。

  在动物原料方面,这时猪的饲料量已占世界首们,取代牛、羊、狗的位置而成为肉食品中的主角。其他肉食品利用率也在提高,如牛奶,就可提炼出酪、生酥、熟酥和醍醐(从酥酪中提制的奶油)。汉武帝在长安挖昆明池养鱼,周长达20公里,水产品上市量很多。再如岭南的蛇虫、江浙的虾蟹、西南的山鸡、东北的熊鹿,都摇篮上餐桌。《齐民要术》记载的肉酱品,就分别是用牛、羊、獐、兔、鱼、虾、蚌、蟹等10多种原料制成的。

  此外,在主食中,由于水稻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米制品开始于面制品。菌耳、花卉、药材、香料、蜜饯等,也都引起厨师的重视。

  2筵席格局的变化

  汉魏六朝,筵宴昌盛。《史记》踢的鸿门宴,《汉书》中的游猎宴,都写得有声有色。特别是枚乘在《七发》中为"生病的楚太子"设计的一桌精美的宴席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煮熟小牛腹部的嫩肉,加上笋蒲;用肥狗肉烧羹,盖上石花菜;熊掌炖得烂烂的,调点芍药酱;鹿的里脊肉切得薄薄的,用小火烤着吃,取鲜活的鲤鱼制鱼片,配上紫苏和鲜菜;兰花酒上席,再加上野鸡和豹胎。"它与战国时的《楚宫宴》相比,在原料选配,烹调技法与上菜程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至于汉高祖刘邦的《大风宴》、汉武帝刘彻的《析梁宴》、东汉大臣李膺的《龙门宴》、吴王孙权的《钓台宴》、魏王曹的《求贤宴》、诗人曹植的《平乐宴》、名士阮籍的《竹林宴》、大将军桓温的《龙山宴》、梁元帝萧绎的《明月宴》梁简文帝萧纲的《曲水宴》、乡老的《籍野宴》等,在格局和编排上都不无新意。其中最突出的是,突出筵席主旨,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设,重视环境气氛的烘托。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筵宴的指导思想,并被发扬光大。

  3炊饮器皿的鼎新

  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 ,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汉魏的炉灶我系台灶,烟囱已由垂直向上改为"深曲(即烟道曲长)通火"。并逐步使用煤炭窑,有得利于掌握火候。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以及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的6 个厨灶,都有较大改进,有"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意思是一台炉灶有5 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提高烹饪工效十倍的褒词。

  这时的厨师还有紧身的"禳衣","犊鼻 "式的围裙(即现今厨师所用的围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为"青 "的护袖,劳动保护观念增强了。

  没完,看参考资料

中国烹饪的起源的要素有哪些

  中国的烹饪艺术是在烹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具有实用目的与审美价值紧密相联的特点。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