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后宫生活:子女近50人 似乎未立过皇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秦始皇的后宫生活:子女近50人 似乎未立过皇后,第1张

 秦始皇的后宫生活:子女近50人 似乎未立过皇后

 杜牧的《阿房宫赋》写述了秦始皇后宫女子的生活:“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这样的描绘,看起来细致生动,然而却大体是基于文学家自己的浪漫想象。这种想象当然是以作者对于唐代宫廷生活的知识作为依据的。

 可惜历史有限的相关记载,没有能够给我们提供反映秦始皇后宫生活的真切的信息。

 有人注意到历史记载中没有关于秦始皇曾经立皇后的迹象,认为秦始皇似乎没有立过皇后,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秦始皇确实没有立皇后吗?其因由究竟是什么呢?秦始皇个人的情感经历和 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可以先讨论后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秦始皇的儿子和女儿,人数并不算少。

 《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贞《索隐》写道:“《善文》称隐士云赵高为二世杀十七兄而立今王,则二世是第十八子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清洗秦王朝执政集团上层中有可能动摇他的权力和地位的力量,宗室贵族首当其冲。“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李斯列传》写道:“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于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另有一位公子高,又以另外一种特殊形式被害。“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郦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胡亥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秦始皇本纪》所谓“六公子戮死于杜”,和《李斯列传》所谓“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很可能有重复的情形。如果只是按照《李斯列传》的说法,那么,包括公子扶苏和胡亥,则秦始皇的子女至少有25人。如果再加上“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和公子高,则一共有29人。

 如果“六公子戮死于杜”和“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并不重复,那么,秦始皇的子女竟然多至35人。

 这其实只是我们根据胡亥杀害其兄弟姐妹的相关资料作出的统计,实际的人数,可能还要多。

 有学者统计,认为“始皇帝有子30位,女15位,子女共约45位”,又说“始皇帝儿子30位,女儿15位,子女共45位”。

 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第325——326页。

 这样说来,似乎应当消除秦始皇在性生活能力方面可能不正常的疑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卢生对秦始皇说:“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秦始皇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随即命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宫观二百七十”各有“美人”,可见这位帝王不仅“治天下,未能恬倓”,在情爱方面的兴致也是绝不“恬倓”的。此前的历史记录,又有:“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诸侯美人”的相继“充入”,使得秦始皇后宫服务者的数量可以达到空前的规模。张守节《正义》引《三辅旧事》于是说:“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刘邦率领的反秦武装入咸阳时,秦后宫女子数量仍可以千计。《史记·留侯世家》写道:“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此说“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而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又举列另一种说法:“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邪?将欲为富家翁邪?沛公曰:吾欲有天下。哙曰:今臣从入秦宫,所观宫室帷帐珠玉重宝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极,入其后宫,美人妇女以千数,此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愿沛公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所谓“美人妇女以千数”,则明确指示了后宫女子人数可以千计。应当知道,这已经是秦二世胡亥清理过的后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和其他一些大有作为的帝王不同的是,秦始皇的女人们似乎没有一位在正史记载中留下过姓名。

 在荆轲行刺秦王政时,据说有“鼓琴”女子以“琴音”提示秦王政自救。事出《燕丹子》卷下。据说荆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揕其胸”,对秦的暴行予以指责,嬴政说:“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声而死。”于是,“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荆轲不懂琴音,嬴政按照琴声的提示终于逃脱。荆轲的英雄事业以悲剧结局。这位救了嬴政性命的身份属于后宫服务人员的女子,堪称与秦王是真正的“知音”,《燕丹子》中却没有记录下她的姓名。《太平御览》卷七一引《三秦记》则称她为“王美人”:“荆轲入秦为燕太子报仇,把秦王衣袂,曰:宁为秦地鬼,不为燕地囚。王美人弹琴作语曰:三尺罗衣何不掣?四尺屏风何不越?王因掣衣而走,得免。”王美人的故事传奇色彩过于浓重,不可做信史读。

 《水经注·沔水》里边有这样一段话,说《太康地道记》有这样的文字:吴地有盐官县。乐资《九州志》说:县有秦延山。秦始皇曾经经过这里,随行美人去世,葬于山上。山下有美人庙。《浙江通志》卷一一《山川三》“海盐县”条写道:“秦驻山,《至元嘉禾志》:在县南一十八里。乐资《九州志》云:县有秦径山,秦始皇经此,美人葬于此山下,有美人庙,故名。《水经注》云:“海盐县南有秦望山,秦始皇登以望海。”又录有彭绍贤《秦驻山诗》二首:“水浅蓬莱岁几更,凡夫那解驭风行。空教海外留徐福,一片荒山浪得名。”“翠盖金支想象间,昔时流水尚潺湲。美人似念今祠庙,死作山花不肯还。”《山东通志》卷六说,文登县北三十里有“烧车岭”。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说,秦始皇东巡经过此地,有妃生子而死,于是自烧其车。

 如果这些传说接近历史真实,则大约秦始皇万里出巡,也是有女子随行的。

 有学者对秦始皇生活的讨论,曾经涉及皇后问题。论者写道:“秦始皇帝似乎是没有立过皇后。从诸多历史文献及后人著作中也没有发现过皇后的痕迹。是他不想立皇后还是来不及立皇后?我以为前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即他不想立皇后。不想立皇后的原因不外二条。一是,妻妾太众,看花了眼,似乎谁都不合适。二是,他觉得天下是一人之天下,皇后是无所谓的。这便是他的性格:多疑与独断。”

 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第316页。

 近年又有研究者提出了“为什么秦始皇没有立皇后”的问题,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古今大谜”。研究者指出,“论者较少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实际上此问题也关系到秦王朝的政权建设,在秦也不是个小问题。秦始皇帝未立皇后,为什么?其根本原因应从其当时的历史背景、始皇帝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去考虑。其原因大致有五: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无意立后;希图长生,久享尊荣,不愿立后;母子龃龉,怨母情节,无心立后;美人如蚁,内宫过滥,无法选后;皇后之贵,标准难立,进退无据。始皇帝未立皇后,太子从而缺位,造成后继非其人。仓促之间,皇帝驾崩,帝位空缺。赵、李作谋,胡亥窃位,内争引发外乱,触发了秦王朝固有的政治危机,这也是秦王朝早亡的诱因之一。”

 据说,“秦人立后应该是从德公以后便有的,但见于文字的较早的王后是惠文后,即武王的母亲。武王的王后先有魏女,无子。其异母弟是昭王。昭王为秦王,其生母则为太后,即有名的一代秦后宣太后。昭襄王的王后为叶阳后。以后,孝文王以其母即昭王妾唐八子为唐太后。华阳太后是安国君的爱姬。安国君做秦王后,以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为秦王后,尊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尊自己的生母夏姬为夏太后。秦始皇帝的母亲为帝太后。从见于文字的状况看,秦人在秦孝公以后,对立王后、立嗣,已十分重视了。立后(皇后)、立嗣的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确立了。”“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国家制度已臻完善,秦统一中国后更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定出了皇帝的正妻为皇后、母亲为皇太后的制度。但是秦始皇帝始终没有设立皇后,这成为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其实,说秦国从秦孝公时代起,立后已经制度化,似乎是缺乏充分的论证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资料,尚不足以说明秦国从秦孝公时代起,就已经存在这种完备的制度。实际上,秦始皇的先祖们的正妻,也就是所谓的“后”,在史书中均罕见其事迹。《史记·秦本纪》说,“(惠文后)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事在秦昭襄王二年(前305),她们当时的实际身份,其实已经不再是王后。“惠文后”名号的使用,其实已经在她具有太后身份之后:“惠文后,武王母也。”“武王即位,尊夫人曰惠文后。”

 读秦史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秦国的“太后”如何如何,却很少看到“后”的活动。事实上,秦孝公到秦始皇共有七位君王,我们只看到两位王后的名号,一位即“叶阳后”。据《汉书·张敞传》,西汉名臣张敞说:“臣闻秦王好*声,叶阳后为不听郑卫之乐。”颜师古注引孟康的解释:“叶阳,秦昭王后也。”另一位即孝文王后。《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然而,这是《秦本纪》执笔者为了特别交代子楚身份变化而专意留下的文字,可以看作秦史保留“王后”事迹的特例。这位华阳夫人实际上只做了一年的王后。“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

 关于“叶阳后”,王先谦《汉书补注》引述了沈钦韩的说法,认为《论衡·谴告》中说到“秦穆公好*乐,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音”,所以《张敞传》“叶阳”是“华阳”之误。“叶”字和“华”字确实字形相近,误写误读是可能的。如果沈钦韩的说法成立,那么,在秦史记录中,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位帝王统治的151年间,我们只看到一位只当了1年的王后。“华阳夫人为王后”事,只在叙述秦庄襄王子楚地位上升时提及,并没有说到她作为王后有什么政治表现。

 秦国王后们的事迹不见于史书的记载,这可能和秦的文化传统有关。大概王后不能参与政治,成为太后之后,情形则有所不同。秦始皇大概继承了这样的传统,因此秦始皇的皇后在史籍中的沉默,是自然的事,似乎并不构成什么“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或者“古今大谜”。

 有学者说,“战国时期毕竟是妇女解放的时代,那时女子所具有的自由与权力远比前代以及后世为多。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尤其如此。”《韩非子·忠孝》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强调了“妻事夫”的原则。这三条,应当是后来“三纲”的道德规范史的起点。而论者以为,“秦之世,在家庭中父权家长专制统治一般说来是不存在的,君主集权制在理论和实际上并没有同家长统治联系起来,韩非的家庭理论并未被秦所采纳。秦的传统国策强调的不是父权治家,而是令家庭内部相互司察,以收良好的社会政治效果,通过相互约保的家断,达到国治的理想境界。”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论秦的父权、家长权、夫权与妇女地位》,《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512、511页。

 对于这样的研究结论,考之史实,似乎还有商榷的必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泰山刻石:“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男”与“贵”,“女”与“贱”的对应关系是明确的。

 至少在秦上层社会中,母权有所表现而妻权明显薄弱,是有历史迹象可寻的。即使说贵族生活中所谓“妇女解放”的历史变化滞后,也需要论证。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秦时设置的“詹事”之官既然有“掌皇后太子家”的职能,说明秦代是有“皇后”的。“詹事”的这一系列属官,颜师古在“诸宦官皆属焉”句后有注:“自此以上,皆皇后之官。”我们在出土的秦封泥中明确可以看到“私府丞印”(837——838)、“永巷”(563——565)、“永巷丞印”(566——574),

 傅嘉仪编著《秦封泥汇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第121、83——85页。可知秦代是确实有这些“皇后之官”的。《百官公卿表下》又说“将行”官职:“将行,秦官。”颜师古注:“应劭曰:皇后卿也。”《初学记》卷一《中宫部·皇后第一》写道:“秦称皇帝,正嫡曰皇后,汉因之。”如果秦始皇不立皇后,大概不会有“秦称皇帝,正嫡曰皇后”的说法。我们似乎不能因为现在还没有看到秦始皇皇后的事迹,就断定“秦始皇帝始终没有设立皇后”。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看到秦史中有除了秦孝文王后之外其他王后的记载,就断定秦孝文王以外的历代秦国君主都没有立后一样。由于没有看到有关的历史记载,就轻易断定历史上不存在某一事实,这样的方法,已经有学者提出过批评,称之为“默证”。张荫麟先生指出:“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Argumentfromsilence)。默证之应用及其适用之限度,西方史家早有定论。”并引“法史家色诺波(ChSeignobos)氏论默证之成说”:“吾侪于日常生活中,每谓此事果真,吾侪当已闻之。默证即根此感觉而生。其中实暗藏一普遍之论据曰,倘若一假定之事实,果真有之,则必当有纪之文籍存在。欲使此推论不悖于理,必须所有事实均经见闻,均经记录,而所有记录均保完未失而后可。虽然,古事泰半失载,载矣而多湮灭,在大多数情形之下,默证不能有效;必根于其所涵之条件悉具时始可应用之。现存之载籍无某事之称述,此犹未足为证也,更须从来未尝有之。倘若载籍有湮灭,则无结论可得矣。故于载籍湮灭愈多之时代,默证愈当少用。”

 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学术》第40期,1925年4月;《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271——272页。徐旭生先生则曾经对于“古史辨”派发表了这样的批评:“他们工作的勤奋是很可敬的,成绩也是很大的,但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却很有问题。主要的,去世的张荫麟先生已经指出,就是太无限度地使用默证。这种方法就是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极端疑古学派的工作人对于载籍湮灭极多的时代,却是广泛地使用默证,结果如何,可以预料。”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第24——25页。在史学研究中,确实应当力戒这种有可能导致误见的方法,以追求历史的真知。

 历史考察“证其有”易,“证其无”难。明代学者邓伯羔《艺彀》卷上有“蔡邕方孝孺陈东有后”条,写道:“白乐天曰:蔡邕无子,有一女文姬。王元美曰:昔人谓邕无子,悉以书授王粲。按《邕传》不言无子有女。《粲传》止言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此不足证其无子。”又说,“《羊祜传》:祜,蔡邕外孙也,讨吴有功,将进爵土,乞以赐舅子蔡袭。《蔡充别传》:祖睦,蔡邕孙也。此足证其有子也。”于是得出这样的观点:“古今书记,非参看不可得其实。”这样的意见,可以在我们讨论史实的过程中要“证其无”时参考。

 张文立先生在讨论秦始皇皇后问题时说:“秦始皇帝似乎是没有立过皇后”。

 

 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第316页。其中“似乎”二字的使用,大致符合史家论说的规则,可以说是比较得体的。

出自《墨子·兼爱中》。

原文节选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朝有黧(lí)黑之色。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主要的思想是:对于位高权重的人物来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须谨慎行事,否则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扩展资料:

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有个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细腰身,他认为这样才叫赏心悦目。有些生得苗条柔弱的大臣还因此受到了楚灵王的赞美、提拔和重用。

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便千方百计地拼命使自己的腰围变小。他们节制饮食,并且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

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绝招: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首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部束紧。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许多人便渐渐失去了独立支撑身体的能力,甚至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

经过近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国的满朝文武官员们全都变成了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的废物,这又怎么能担当得起治理国家、保卫疆土的重任呢?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灵王以个人的好恶去规范臣下的行为,并以此决定亲疏,这就必然会引起下属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宠。

如此上下渐成风气,势必会酿出大祸,危害国家,毁掉个人。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影响甚大,如果在位者能从自己带头重视道德的修养,那么无疑是全国人民的福祉。

参考资料:-楚王好细腰

太上老君是谁?

 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

    道祖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或称太上道君、无极道祖、学者称为老子并与庄子并论,民间称老君爷。

 太上老君为春秋时楚国人,名李耳,据老子内传记载:「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重耳。生时即白首,故号老子」道德经谓:「老子之父姓李名无果,母尹氏,名益寿。」

 老子身形甚为奇伟,据神仙传谓:「老子身长八尺八,**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礼,日角月悬,鼻双椎,耳有三门,三把十文,李母八十一年而生。」

 老子为道家始祖,道普称老子为「玄玄皇帝」。历代帝王对老子都有所封,唐书记载:「唐高宗乾封元年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天宝二年加封为大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八年改称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更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武则天称帝时改称「老君」,到了宋代始称「太上老君。」

 据烈仙全传云:「唐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三件白衣父老,呼善行曰:为吾语天子,吾为老君,即其祖也,高祖因立庙,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为注道德真经,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京师玄元宫,诸州号紫极宫,寻改西京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皆置学生,尊号曰太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老子被奉为神明。

 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

 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犹如否认上帝的存在就不是基督徒一样。

 据宋观复大师谢守灏《太上混元圣纪》说: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谢守灏认为以往的太上老君记传率多疏略,如司马迁《史记》.班固《古今人表》.刘向《列仙传》.嵇康.皇甫谧之叙高士,葛稚川《神仙传》.及以后之《集仙传》.《总仙传》,皆蔑裂百不具一,还认为尹文操编圣记八百二十章,贾善翔传犹龙析为百篇,虽记述颇详,而枝蔓旁引,首尾失次,其间取舍,未免乖违,二三其说,览者迷惑。因此他编考三教经典传记,究其源流,仍序历代崇奉之事,编为圣记,冠以年谱。若夫五太之初,九皇之始,真文未兆,载籍叵详,今始纂书史所载老君应世之岁月,述其年谱。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在的.屡世皆为王者之师,故《太上混元圣纪》从元懐肇始记起。简述如下:

 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号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天皇时老君应运降迹,与天皇为师,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老君正方圆上下之形,定洪荒朴略之状,配四海于四神,付五行于五帝。

 地皇时,太上老君屑迹下降,与地皇为师,分配刚柔,制定寒暑,地增博厚,天益高明。圣力无穷,神功靡测。万木甲坼,万草勾萌,羽族毛群区分于兑离之位,蚧虫鳞类支分于坎震之宫。

 人皇时,太上老君博施济众,与人皇为师,号盘古先生,三百六十之川,初分血脉,一万五千之策,乍配偶奇,三壬三乙之神,离胎于水木,六丙六辛之将,出孕于火风。

 伏羲时,太上老君降世,以道弘济,降迹为师,号郁华子,教之以画八卦,指之以分三才,助之以造书契之文,制之以代结绳之政。

 祝融为火德之祖,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时老君降济阴,号广寿子。教民陶治。

 神农(连山氏)时,太上老君救时屈己.下为帝师,号传豫子。仞之于五运,分之于时,助之以正方机,明之以济百谷。变饮血茹毛之化,移蒉桴土鼓之音。毁穴焚巢,上栋下宇,范金合土,燔黍擘豚。制来耜以济兆民,作疏治以利万物。天雨粟以呈瑞,地芒稼而彰稔。

 黄帝(有熊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崆峒山,号广成子。黄帝向老君屈膝而问道。当时蚩尤作乱,老君化鱼鳖为兵士以助黄帝,变云霞为神只潜扶军阵,能弭兵于涿鹿,偃戈于阪泉。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少昊(金天氏)时,太上老君乘九龙之辇,复降于崆峒山,号随应子。一号太极先生,为少昊之师。说庄敬之典,教之顺时迎气,昭配神明,羽族呈休命之鸟,官理分九鹰以统百师。景合璧以表灵,风衔图而示贶。悉由至道,彰此帝谟。

 颛帝(高阳氏)时,太上老君降于衡山,号赤 。为帝师,教之解纷塞兑。治国安民。涤荡九黎,陟明八凯。布龙野紫髯之凶丑,布蛇身赤发之渠魁,力拔不周,首触山碎,天低西北,致日月之西行;地业东南,使江海东注。追呼六甲,役御百灵;训之以微言之经,教之以大顺之道。

 帝喾(高辛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江滨,号录图子。敷道布化,济代为师。谈黄庭之妙言,隐日遁月;称录图之嘉号,返邑移城。制九州之命,作六英之乐。封勾芒以佐苍帝,敕蓐收以翼白方。封岱岳而印金泥,照寰区而开玉镜。饮太活之井,游不夜之乡。

 帝尧(陶唐氏)时,太上老君降世为师,居姑射山,号务成子。讲玄德之经道,以治国于玄化。帝舜(有虞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河阳,号尹寿子。太上谈无为之理,讲离合之经。三苗克悛,四罪咸服,百揆时序,五典谨徽。怀明神之珠,赐照华之王。

 夏禹时,太上老君降世,居商山,号真行子。太上克匡王道,爰作帝师。谈德行之经,行为国之法。

 商汤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潜山,号锡则子。太上权离左极,下为王师。说长生之经,体自然之道。

 老君虽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懐,托孕于玄妙玉女④,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这是最早的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记传。

 辛纣时,太上老君降于岐山之阳,号燮邑子。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

 周武王时,迁老君为柱下史。

 周成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大秦竺干等国,号古先生。

 周康王时,老君复归于周,号郭叔子,复为柱下史。

 周昭王廿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廿四年老子传道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即于喜宅南小山上升天。廿五年复分身降于蜀国李太官家。廿七年老君会尹喜于青羊肆,将坎化胡。远适流沙,长移犷俗,及身毒罽宾之国,教烦陀阿柱之王。于阗国西五百里有毗摩寺,云是老子化胡之所也。

 周穆王四年,老君复降于中国,东游扶桑会大帝,校集群仙,遂游西海至苏邻国,号为大光明使,寻即复升天。

 周夷王时,老君与玄古三师降于蜀绵竹山之三学山,授李真多以飞升之道。

 周历王廿一年,老君降于楼观,授道士宋伦以中景之道,通真之经,并灵飞六甲素奏丹符。

 周宣王四十三年,老君降于渭州,告宣王以岁抵北迁,言周将衰。

 周平王卅三年,老君复出关屉化诸国,遂至西海流麟等洲,考校群仙事讫,复还中国。

 周定王时,王问老君以在世神仙,老君对以中岳有古先生,即予是也。

 周敬王十七年,孔子谓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赅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明年遂与敬叔俱至周见老子。

 周夷烈王二年,老君襄秦,秦献公授馆致礼,问于历数,老君遂出散矣。

 周显王八年,老君东还,游赤城蒙山,重过扶桑,较集群仙,已而隐于景山太室少室。

 周赧王九年,老君与尹喜诸仙西游女儿瞿头天柱,复出散关,遂升昆仑,还紫微上宫。

 秦始皇廿八年,老君降于楼观南之老君祠,授帝以鬼林经策使鬼神之符。

 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帝亲访之,老君授以《道德经》。

 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

 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再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

 汉安帝永初二年,老君降于泰山,召江夏史刘图校定天下簿籍,因示菲福报应之事。

 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之鹄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箓;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植之法。

 汉桓帝永寿元年,老君降于成都,授天师北斗削死注生之法;又授以制六天斩邪文。

 汉灵帝光和二年,老君降于天白山,授仙人葛玄上清.灵宝.大洞等经及三箓七品斋法劝戒法轮转神入定等经。

 后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箓七十卷。

 太武皇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

 隋炀帝太业十三年,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今唐得圣,治社。

 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老君降于殿上,权大力等依所见图写为瑞象。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

 则天武后文明元年,老君降于虢州皇天原,命邬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革命。

 玄宗皇帝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兴寺,隐景于佛殿柱中,宛如刻画,削洗愈现。开元廿九年,老君降于丹风门外,语田同秀曰: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灵符在尹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天宝二年上老君尊号大圣祖玄元皇帝,七年上老君尊号圣祖大道玄元皇,十三年加上老君尊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天元皇帝。

 懿宗咸通十年,庞勋领三千人欲劫夺太清宫,时士庶数百余家在宫避难,咸见老君乘空天行,须臾黑雾昏曀,贼迷路自相蹂践,庞勋亦溺水死。

 宋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七年,上老君尊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宋徽宗皇帝政和二年,老君乘白马驾祥云降于茅山玉晨观,授梁光映加句《天童经》。

 《混元圣纪》成书于宋,故截止于宋。作者引述多种古籍,其中往往说法不一,互相抵触,甚至对老君之历代为帝师的说法也不一致。葛洪《神仙传》曾说:老君历代为帝师皆碎书,不出仙传正经;又谓不应背澄清而入臭浊,弃天官而受人爵,有天地则有道术,道术之士,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耶?皆由晚学之徒,好奇尚异,欲推尊老子,故有此说耳。唐昊天观主尹文操则著论驳之,……殊不知开辟之始,因学而得道者,必有自然圣降而为师,随机传受焉。《定志经》云,昔

 天尊造人慈之初,行应自然,暗与理合,自然玄悟,撰集成经,以教将来尔。由是观之,则老君自然学道而世世为师,亦何疑焉。既是大慈之父,亦何辞舍尊就卑.和光臭浊乎。虽然如此,但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这是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里须加说明的是,关于道教的至尊天神,经书中还有两种说法,一说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一说以太上道君(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但以后统一于三位一体,老子一懐化三清之说。关于后两说的出现,将在谈道教的神仙系统时再加介绍。

那你要先搞清楚年号、谥号、庙号的由来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那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称他们为“圣祖”(康熙庙号)和“高宗”(乾隆庙号),就不对了。

我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

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场合,也称其全部名号,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前述乾隆的名号。遇到这种全称,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和谥号。另外,在古籍中,对一些王侯将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称其名,而称其谥号。如称岳飞作岳武穆,称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有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谥》、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在学习中,常会遇到关于封建帝王的各种称谓,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极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 )、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宋史·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组、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根据以上,编个差不多的就可以啦!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涌现出过许许多多优秀的皇帝。而其中有四位皇帝成为杰出的代表,他们就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康熙。他们,不管是在其生前,或者还是身后,都被人们冠予“千古一帝”的美名。那么这四位皇帝成为千古一帝的主要功绩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又有些什么不同呢?本人尝试着作比较性分析。

  一、秦始皇:建立封建帝制的第一人

  对于“千古一帝”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开天辟地第一位皇帝的意思,而另一种则是成就超出所有皇帝的意思。从这两种理解看,秦始皇无疑主要是依靠中国第一位建立封建帝国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的历史成就获得这一称号的。当然,秦始皇的成就还远不仅于此。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而且,他的一整套构建国家的体制还为后世提供了范例。是他第一个使用统一的文字,是他第一个使用统一的货币,是他第一个统一度、量、衡等计算工具和单位,是他第一个建立沿袭千年的中央集权制以及郡县制,是他第一个在全国修建四通八达的道路。总之,在秦始皇身上,有着太多的创举和第一。过去,我们过多地宣扬了他“暴政”的一面,却忽视了他的开创性的伟大成就。

  二、汉武帝:促成大汉民族的第一人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自称“汉人”。大家也许忽视了,正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一番大作为,促进了中华民族历史最大一次的民族融合,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大汉民族”。如果我们超越千年历史来看,他的那些抵御匈奴、开疆拓土、出使西域的作为其实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主要就突出的表现在这里。至于人们所诟病的“穷兵黩武”,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副作用”而已。

  三、唐太宗:建构全球第一帝国的第一人

  在国际上,人们至今还记得唐朝作为世界第一帝国的辉煌。因此,他们把那些流落海外的华人简称为“唐人”。这是一种尊称,这是一种荣耀,这是一个强大帝国在多年之后留给人们的光荣印记。根据专家考证,当时唐朝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世界的40%25还要多。当时的唐朝,就相当于今天的美国在世界的地位,甚至比之还要强大。唐太宗率领他那一帮能臣武将,共同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达到了中国封建帝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而他被誉为“天可汗”。

  四、康熙:闭观锁国老大帝国第一人

  人们都说,清朝有两位贤明的君主,那就是康熙和他的孙子乾隆。但,我不这样看。其实,早在康熙初期,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开始展现它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强大威力。其实在哪个时候,世界的格局已经开始发生本质的变化,世界经济的中心已经开始由东半球向西半球转移,实力对比已经在发生着转变。可是,表面的繁华依然在麻痹着我们的神经。与前三位皇帝不同,康熙和乾隆都热衷于在生前以各种形式自封为“千古一帝”了。这是一种老大帝国的典型的自满心态。正是这种盲目自信,这种对世界局势缺乏清醒判断的心理造成了“天朝”的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社会的不知不觉的落后。其实,早在康乾盛世的时候,清朝腐烂和堕落的命运就已经在暗中注定。康熙,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其实,他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没落的命运的开始,成为令人感慨的绝唱。尽管,他也是一位富有气魄、善于治理的皇帝,但历史的进程却注定了他身后的悲剧与他息息相关。而乾隆,不过是更加迷醉地加速了这一进程罢了。

  中国历史上这四位“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开创”之功,汉武帝有“大统”之威,唐太宗有“鼎盛”之荣,而康熙则有“绝唱”之叹!

  真的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