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经典》国学经典解读
国学与经典
一、国学的界定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个国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所有学术与文化的总和,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就中国而言,国学思想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
二、国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国学的范围很难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
早先,钱穆在其《国学概论》弁言中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本书特应学校教材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叙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传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钱穆觉得国学的定义很难下,为教学之方便,姑且用之。他在《国学概论》中章节的编排,就体现了对国学范围和内容的认识,认为国学是“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传变迁之大势”。
(二)国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传统古籍分类中的经、史、子、集四大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列四部及其类别如下:
1.经部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子夏易传》、《周易集解》、《尚书正义》、《东坡书传》、《禹贡论》、《诗序》、《毛诗正义》、《诗集传》、《周礼注疏》、《仪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春秋释例》、《春秋三传辨疑》、《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正义》、《孝经集传》、《经典释文》、《十三经解诂》、《十三经字辨》、《六经图》、《孟子正义》、《论语义疏》、《大学章句》、《孟子传》《四书人物考》、《四书大全纂要》、《乐书》、《乐律全书》、《乐原》、《尔雅注疏》、《方言》、《说文解字》、《周秦刻2石释音》、《广韵》、《集韵》。
2.史部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绎史》、《逸周书》、《贞观政要》、《东观奏记》、《两汉诏令》、《名臣经济录》、《晏子春秋》、《杜工部年谱》、《高士传》、《两晋南北朝奇谈》、《蛮书》、《三辅黄图》、《元和郡县志》、《长安志图》、《华阳国志》、《水经注》、《唐六典》、《翰林志》、《通典》、《文献通考》、《西汉会要》、《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石经考》、《史通》、《历朝通略》,等等。
3.子部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重要书目如:《孔子家语》、《盐铁论》、《朱子语类》、《六韬》、《孙子》、《司马法》、《管子》、《韩子》、《齐民要术》、《野菜谱》、《农书》、《黄帝素问》、《外科精义》、《妇人大全良方》、《星经》、《数学九章》、《天学会通》、《测量法义》、《宅经》、《唐开元占经》、《古画品录》、《宋朝名画评》、《书法正传》、《考古图》、《茶经》、《竹谱》、《白虎通义》、《困学纪闻》、《艺文类聚》、《事类赋》、《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帝王经世图谱》、《玉海》、《西京杂记》、《世说新语》、《大唐新语》、《教坊记》、《玉泉子》、《金华子》、《山海经》、《阴符经解》、《老子注》、《庄子注》、《列子》、《元真子》、《金刚经》、《佛祖统纪》,等等。
4.集部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诗文评类”。重要书目如:《楚辞章句》、《楚辞集注》、《扬子云集》、《陶渊明集》、《王子安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文选》、《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唐文鉴》、《乐府诗集》、《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辑注》、《文章缘起》、《中山诗话》、《四六标准》、《江南春词》、《文苑春秋》、《乐府原》、《明文范》、《文章指南》、《陶渊明集》、《宋文钞》、《中原文献》、《十种唐诗选》、《珠玉词》、《花间集》,等等。
三、经与经典
(一)何者为经
圣人之言曰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经,织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丝部》曰:“织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然后有纬。”经,就是织布机上的纵线,这是“经”字的本义。要织布先要固定经线,然后纬线才能来回穿梭。程发轫说:“盖经丝在轴,纬线在梭。纬则一往一来,有穿梭不息之象;经则依轴排比,有静居恒久之象。”(《国学概论》上册)由此,“经”训为“常”。《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象注:“顺中以为常也。”成玄英疏:“经,常也。”《天道》篇“若昼夜之有经”,成玄英疏:“经,常也。”《庚桑楚》“愿闻卫生之经”,成玄英疏:“经,常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礼,天之经也。”杜预注云:“经者,道之常。”古人由织布时之竖线引申认为,儒家宣扬的封建思想及其有关著作是封建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保证,是封建意识形态的核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它们称为经。后人以“经”为“常”、“常道”,也就是指永恒不变的道理。统治者希望通过永恒的“经”,达到封建社会永久存在的目的,这当然是做不到的。
“经”的内容起初仅限于孔子删定的“六经”,到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东汉到宋,“经”的范围不断扩大,乃至于“十三经”。
(二)何谓经典
经典是人们读了爱不释手、加以珍藏的书;经典具有特异影响力,它们不可能从头脑中清除,是潜藏在大脑的记忆中;经典是每一次就像初读一般,每一次都是发现的航行。简言之,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台湾大学的黄俊杰认为:经典必须具有社会政治的内涵,这种特质源于古代中国政教不分;经典必须有其形而上学的内涵,以朱子为代表;经典必须有心性论的内涵,以王阳明的言论为代表。在中国历史上,提到经典,一般指的是儒家的典籍,如《汉书·孙宝传》:“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於经典,两不相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祭祀之理,制於圣人,载于经典。”这几处所讲的经典指的就是儒家著作。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被奉为统治思想。它们利用这个精神武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发展了封建文化,最后也用它来摧残新的民4主思想的萌芽,阻止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曾经长时期地习惯于把儒家的一些重要著作视为经典,把它们称为“经”。
其实把典籍称之为经,最初并不始于儒家著作。我们从《庄子》、《国语》等书中看到,先秦时期的经书并非专指儒家著作,例如庄子就把墨子的著作称为《墨经》。以后随着封建思想文化的发展,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逐渐把经书限于儒家的重要典籍。特别是到了西汉武帝时,朝廷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并且设立了五经博士,从此儒家的思想及其著作便升到唯我独尊的“经典”地位了。
敬
『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敬』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对方而又谦虚的道德准则,是指自我抑制的道德能力。春秋之前,『敬』主要指严肃、认真、谨慎、勤勉、郑重、努力等积极的临事态度。『敬』的意义体现了在天命鬼神观念笼罩之下,由人对天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生发、承续、拓展并理性化后,形成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显示的是对君臣道德操守和品行的要求,对社会各个阶层都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孔子对传统的『敬』观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认为『敬』是礼的核心。孟子认为『敬』是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认为尊重他人是人人都应该具有的品格。荀子认为『敬』是礼的本质,是『仁者』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宋明理学家则将『敬』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提倡『主敬』。在儒家伦理史上,『敬』先后有了作为社会道德原则、与生俱来的本性、个人内心及外表的修养方法等众多的含义,从而成为了儒家伦理范畴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说的『敬』,不仅指敬人,即敬自己,敬他人,也指敬自己所做的事,即『敬业』,只有对事保持敬意,才会诚心诚意去做,然后才能做得最好。儒家的『敬』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家庭管理、职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环境管理、自我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93
解读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认为“敬”是“礼”的核心。他继承了传统“敬”观念蕴含的情感、态度和规范的意义。但是,孔子的“敬”更多体现了对人伦自然亲情的关注和社会一般成员的尊重,注重了“敬”对自身修养的价值和作用。孔子用“敬”来贯彻和实践其倡导建树的仁学思想。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居上应爱人,应以宽为本,行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为人处世如不能把握根本,则难以做人,也难以做事。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敬”是一种精神和态度,既有道德规范的意义,又具有实践性品格,是孔子学说中一切伦理道德准则借以实践自身的中介。
原文
子曰:“居①上不宽②,为③礼不敬④,临⑤丧⑥不哀,吾何以⑦观之哉⑧?”
——出自《论语·八佾》
注释
①居:处于。
②宽:宽厚。
③为:做,行。
④敬:尊敬。
⑤临:面对。
⑥丧:丧事。
⑦何以:凭什么。
⑧观之哉:之,代词,指有这些行为的人。哉,语助词。
译文
孔子说:“处在上位不宽厚,施行礼仪不尊敬,面临丧事不哀伤,我凭什么观察这个人呢?”
94
解读
孟子不仅认为“敬”是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而且认为尊重他人是人人都应该具有的品格,而且强调君臣之间的相互尊敬,“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孟子·万章下》),不管你的社会地位是怎样的,都应该做到对别人尊敬,才能被称为“贵贵”与“尊贤”。孟子在“敬”这一点上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认为当一个人以礼与别人交涉时,别人却不答,那不应责怪他人的无礼,而应该反思,并变得更加恭敬。
原文
用①下敬上,谓之贵贵②;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出自《孟子·万章下》
注释
①用:以。
②贵贵;以贵人为高贵。前者为意动词。
译文
位低者尊敬位高者,谓之尊敬贵人;位高者礼敬位低者,谓之礼敬贤人。尊敬贵人和礼敬贤人都是一样的。
95
解读
荀子认为“敬”是“礼”的本质,是“仁者”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荀子·臣道》)“敬”不止是对人的尊敬,同时还有重视的意思,“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不管做任何事情,只有重视它才能取得成功,而如果轻视它,则势必会失败。荀子还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天论》)荀子认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最主要的,只有真正的重视自己,而不是只去看先天的因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就能不断进步。在荀子看来,“敬”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二是对自己、对自己的事情的重视。
原文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出自《荀子·议兵》
译文
凡事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严肃认真地对待它;凡事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轻慢、懈怠。
96
解读
让,繁体字“”,从言从襄,“襄”意为“包裹”、“包容”的意思,“言”与“襄”合起来则表示“包容性言论”、“充分考虑了对方意见的言论”、“妥协性言论”,其本义则为宽厚、包容、忍退。让,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胸怀,是处世的一方良药。古人云:“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客人。”没有忍让的功夫,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达到目标。别人说一句闲话,你就要计较;遇到一点小磨难就不堪忍受,这种没有力量应对环境的人是不能担当大任,也不会有大成就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空包容太阳,万物才郁郁葱葱;山谷包容溪流,江海才浩浩荡荡。常怀宽容之心,人生道路才会九曲百回亦风调雨顺。从“让”字做起,人的心灵才会风光旖旎而美不胜收。
敬,就是尊重、肃恭、仰慕、钦佩的意思。和“敬”字搭配的词很多,在这里只讲三个:一是敬爱,二是敬重,三是敬畏。敬爱,对父母,对师长,对领袖,一定要尊重热爱;敬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主观对客观,一定要重视,不能视而不见;敬畏,既尊重又畏惧,对一切神圣的事物(包括人和自然),从内心发出一种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带有些害怕的态度。尊敬他人和尊敬自然,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修养,也能为你赢得世人的尊敬。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平和顺利地解决;这样的人,在为自己谋取幸福的同时,也为别人的利益着想,于人无伤,于己无愧;这样的人,才能掌握、驾驶客观规律,而不被天灾人祸所惩罚。
原文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出自明代·王永彬《围炉夜话》
译文
人世间行善的方法无穷无尽,只要能讲一个“让”字,那么每人都可以行善;处世之道多种多样,只要做到一个“敬”字,那么遇事都能够理顺。
国学宝典浏览典籍步骤如下:
1、进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界面,有两种登陆方式,一种是手机扫码下载APP;一种是在线注册然后登陆,下面我们介绍注册登录的方法。
2、输入手机号,自设密码,输入识别码,等待手机短息传来的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立即注册”。提示成功后,到登录界面登录。验证码处要点一下输入框,右边才会显示验证码,输入后登录成功。
3、进入登录界面后,左边一列就是你想看的领域,我们点“古籍”,然后点“宋人文集”进入界面。
4、可索引要读的书名,或直接在右侧点书名,我们直接点“河南集”跳转界面后点击“在线阅读”就可以饱读古籍了。
国学宝典: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恕
恕,从『心』,从『如』,本义作『仁』解,见《说文解字》,乃推己心及人心之意,故从『心』。又以『如』本作『似』解,恕在以己量人,爱人如己,故从『如』声。含体谅、宽恕之意。我们常说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能把他人当作自己来看待。因此,『恕』不仅是待人接物最好的方法,也是古圣先贤笃行的美德。君不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至圣孔夫子不仅自己力行之,也如是教诲自己的弟子:当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确,人能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心怀全体人类的福祉,这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就是行恕道的至高表现!
37
解读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①之者乎?”子曰:“其恕②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注释
①行:奉行。
②恕:恕道,含体谅之意。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38
解读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孟子之意,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涉及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①而诚,乐莫大焉。强②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出自《孟子·尽心篇》
注释
①反身:反省自身。
②强:尽力。
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39
解读
这段孔门师徒的对话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其意义深远。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在孔子的观念中,以行仁为宗旨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他所说的“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方面是由立己而立人,由达己而达人。
“忠恕之道”是孔子所要追求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存在,寄托了孔子对于社会发展的理想。人们若能够终身践行,就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构建起和谐的关系。
原文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③。”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出自《论语·里仁》
注释
①参:曾参,孔子的弟子。
②贯:贯穿,贯通。
③唯:是。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其他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40
解读
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这是格言联璧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要求自己须严厉如秋风一般,与人相处要像春风般温暖和煦。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人具有很高素养的标志。
批评别人时应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够好,宽恕自己的时候也应想想对别人不能太苛刻,正所谓“将心比心”。一味地恕己责人,只会让自己不思进取,蛮横无理。常责己,就会发觉有很多事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加以修正;多恕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其实只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看问题,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想法,这样就不会太主观、偏颇,而且也可以免去诸多误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了。
原文
责①人之心责己,恕②己之心恕人。
——出自明代《增广贤文》
注释
①责:责备。
②恕:宽恕。
译文
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态度宽恕别人。
善
『善』,会意字,从言从羊。本义『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中国传统伦理有丰富的劝善内容,如《太上感应篇》等。
69
解读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原文
勿①以恶小而为②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出自《三国志·蜀书》
注释
①勿:不要。
②为:做。
译文
不要因为是很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唯有贤德,才能得到人的信服。
70
解读
“笃”就是诚笃,是一种深厚的诚实,厚而有力之谓笃。“笃信”,就是信念很诚厚、很坚定。笃信好学是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读儒家的书,就对儒家的精神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信念才能够使人进而好学,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善道”,就是妥善地保存道。“守死善道”,就是守道至死。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邦”指政局不稳定的国家,这种国家不要去。而混乱的城邦不要去居住,进入危邦就说明这个人心术不正,进入乱邦想发国难财。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如果天下是清明的,是政通人和的,就出来,尽一个人的才能为国家做事;如果天下是混乱无道的,就隐藏起来,守住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把道传下来。这时虽然不能出来救苍生,只有在家里紧紧地守住学问,守住这个道,待到盛世明世的时候,再把道拿出来为天下之人所用。
这段话阐明信念、学问、操守与个人的出处去就,也就是一个人的人生选择的重大关系。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①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
——出自《论语·泰伯》
注释
①善:保全。
②见:通“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
71
解读
孔子展示的是向善的两种处世态度:一种是独善其身;另一种是“达则兼善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圣人们是教诲后人要向善、学好的,要向好人善行去学习,千万别去做坏人、办坏事。
古人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了美德的标准。譬如像尧舜时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譬如像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美德传承到如今被概括为十种:仁爱孝悌、谦和有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从古到今都引导人们“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有正义感的人们更应该“见善如不及”,要见贤思齐,学好人、行善事,倡导好的社会风气。你可能说我们小人物不可能像一些成功人士那样去做“达则兼善天下”之事,然而我们总可管好自己,做到“独善其身”。若每个人每天做一件善事,久而久之,对自己实则是积小善为大德,对社会则是弘扬正义、尽自己对扭转社会风气的绵薄之力。
另外,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里,要建立一道“见不善如探汤”的堤坝,心里揣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理念,并始终坚守它,自己远离“小恶”也是积小善,是向善的具体一步,今日内心里远离一小恶,明儿再远离一小恶……这是在修身积德啊!我们不必老是抱怨社会风气如何差,而若是自己每天远离一次“小恶”,行一次“小善”,哪怕是在公交车上不与老人抢一次座,或是在路口等一个红灯,在公园草地上捡一个塑料袋,都是一种修养的体现,一种道德的衡量。孔子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我们每个人在具体行为中、日常生活里,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弘扬正义的最好建言!
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自《论语·季氏篇》
译文
遇见善人善行,就努力追求,生怕来不及去学;看见恶人恶行,就立即避开,就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72
解读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志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人道以政为大,这一部阐明政道的书,称为《大学》。大学既不是初学入德之门,也不是古人所说的为学次第的进度表。孔子说明政为大,而大学的最终目的,也在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是儒家最为重大的人道学问。良好的修己,是德行。良好的安人,即为德政。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道理,便是明明德。有了这样的基础,如果能够充分尊重民意,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便能够适时采取正确的定位,执其两端,采取最为合理的立场。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采取重视众人意见的导向,求得合理的决策。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在亲民②,在止于至善。
——出自《礼记·大学》
注释
①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发扬、弘扬。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②亲民: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译文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国学与经典》国学经典解读
本文2023-10-20 23:09: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