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 拼音

fú líng guì zhī gān cǎo dà zǎo tāng

2 处方

茯苓25克 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5枚

3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甘澜水1升,先煎茯苓减至800毫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5 摘录

《伤寒论》

古籍中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伤寒溯源集》:[卷之二太阳中篇]伤寒证治第二

足怪乎。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奔豚者。即前烧针令汗。针处被寒所发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水煎服。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奔。玉函。脉经。作贲。)〔魏〕此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悸

取一升去滓顿服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

《证治准绳·伤寒》:[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悸

取一升去滓顿服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甘草三豆饮的用法用量 6 注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甘草三豆饮 1 拼音

gān cǎo sān dòu yǐn

2 处方

绿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3 制法

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5 甘草三豆饮的用法用量

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6 注意

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7 摘录

《民间方》

古籍中的甘草三豆饮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论杂病第四

春必发疮疹,预服三豆饮子,以缘豆赤小豆黑豆,副以甘草淡竹叶木通砂糖煎之,临睡之饮之,则解一切热毒。冬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绿豆二百一十

绿豆大把,生姜、红糖水煎。(第七。)三豆饮绿豆赤小豆黑豆用甘草水煮烂熟食之,服汁七日乃止。治天行痘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一小方科]疹疮

胃中一切热毒,皆可服之。(方见大方科伤寒类。)三豆饮治天行疹豆,活血解毒。或觉乡井有此证,预防之则

《回春录》:[三、儿科]痘疫

加味三豆饮生绿豆生黄豆生黑大豆或用生白扁豆亦可生甘草金银花,水煎服。孟英自注云∶古方三豆饮,为痘疹始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预截热毒第一

 甘草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的性状有关。但甘草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别名—国老。这个别名的来源要从南朝说起。

  南朝有一个名医叫陶弘景,他是著名的医药家、道教学家、文学家。他早年为官,36岁时辞官入茅山隐居。其间,他不时收到梁武帝派人传来的国家时事动态,在山中为朝廷出谋划策,被人称为“山中宰相”。同时,他还编撰书稿,写炼丹笔记,也经常为人治病。

  陶弘景开的药方中都有甘草,有病人问甘草是不是能医百病。陶弘景笑道:“甘草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对一些性情猛烈的药物,可监之、制之、敛之、促之;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可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在药的王国里,甘草是国之药老。”从此,人们就把甘草称作“国老”了。

  现代医学发现,甘草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多达上百种,能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不愧为众药之王,国之药老。 (邓玉霞)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甘草水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甘草水 甘草水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ān cǎo shuǐ

甘草水是取定量的净甘草片与一定比例的清水煎煮,去渣而得到的黄棕色或深棕色的液体,可用于炮制药材,其用量以能使药材煮透为宜。

2 处方

甘草(切碎)40g。

3 制法

加水2000毫升,煮沸过滤,冷后备用。

4 功能主治

急性湿疹,湿润糜烂,流水淋漓。

5 甘草水的用法用量

取56层重迭纱布,浸于2%甘草水溶液,外敷患处,每12小时换用湿敷1次。

可加冬桑叶30g,或五倍子10g,水煎作冷湿敷。

6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古籍中的甘草水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二帙]芷园素社疟疏方

(取洁白如束针者,研极细,用甘草水飞三遍,澄清去水,晒干再研。三两。)桃仁(去皮,同白术、乌豆,置

《麻疹备要方论》:麻疹备用诸方

防风薄荷叶枳壳桔梗前胡连翘牛蒡子木通生甘草淡竹叶引加芫荽,水煎。外感寒邪,加麻黄,夏月勿用。食滞加

《疯门全书》:正治诸方

洗各法治之。熟川乌(黑豆水煮五钱)制草乌(姜汁甘草水煮五钱)大风子(去油壳净五钱)白僵蚕(三钱)北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痘疹部(下)]痘疹门主方

水煎服。痘内中有大紫泡者。红花*羊藿白术白羊粪甘草水煎服。痘口鼻中并出蛔虫者。防风当归黄连直僵蚕木

《原要论》:虞氏麻疹治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清肺汤处方薏苡仁防己杏仁冬瓜子仁各23克鸡子白皮75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肺经实热内壅,发热汗出若露,咳嗽气喘,咽中塞如呕状,或唾脓血。用法用量每服12克,先以苇叶半握切碎,用水300毫升,煎至230毫升,入药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时服。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医宗金鉴》卷四十一:清肺汤处方麦冬天冬知母贝母甘草橘红黄芩桑皮功能主治治肺经燥热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痰燥而难出,加栝楼子;痰多,加半夏;气喘,加杏仁;胸膈气不快,加枳壳、桔梗;咳久则宜敛,加五味子。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一《伤寒广要》卷十一引《方氏家藏方》方名清肺汤组成陈紫苏6两,陈皮6两,甘草3两,香附子6两,桑白皮3两,杏仁3两,桔梗3两,半夏4两。主治感冒咳嗽。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景岳全书》卷六十三方名清肺汤组成桔梗(去芦)7分,片芩7分,贝母7分,防风(去芦)4分,炙甘草4分,知母7分。主治斑疹咳嗽甚者。用法用量上以水1钟,煎至5分,加苏子(捣碎)5分,再煎温服。《眼科阐微》卷三方名清肺汤组成桑白皮(蜜水泡)3两,地骨皮(去,骨,生甘草水泡)3两,麦冬5两,栀仁2两(炒),川黄连(用红花2钱酒煎,汤泡,炒)8钱,车前子(微炒)8钱,熟大黄2两。主治热在心肺,眼多红丝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饭后或临卧滚白水送下。红退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末,菊花煎汤为丸,如绿豆大。《采艾编翼》卷二方名清肺汤组成桑白皮、雪梨皮、陈米、白茯、陈皮、当归、生地、白芍、黄芩、天冬、栀子、紫菀、阿胶各等分,甘草减半,乌海1个,大枣2枚。主治内伤积热,咳嗽,先见痰后见血。用法用量水煎服。《金鉴》卷四十一方名清肺汤组成麦冬、天冬、知母、贝母、甘草、橘红、黄芩、桑皮。主治肺燥热咳嗽。加减痰燥而难出,加栝楼子;痰多加半夏;喘加杏仁;胸

详见百科词条:清肺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33:19 共240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白术,各一两。功能主治治寒风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身暖并筋脉舒展则止。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重订严氏济生方》:羌活汤处方羌活(去芦)60克附子(炮,去皮、脐)秦艽(去芦)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川芎当归(去芦)川牛膝(去芦,酒浸)桃仁(去皮、尖,麸炒)骨碎补防风(去芦)各30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瘀定痛。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髓疼痛,发作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症因脉治》卷一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主治寒邪伤营,发热,无汗,恶寒。《不知医必要》组成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川芎1钱5分,秦艽1钱5分,甘草6分。主治风邪发热,兼肩背痛,或腰及手足痛。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脉因证治》卷上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肉桂、当归。主治腰痛。加减卧寒湿地,足太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加归尾、苍术、桃仁、防己;湿热痛,加黄柏、苍术、杜仲、川芎;虚,加杜仲、五味、柏、归、知母、龟版;坠扑瘀血,加桃仁、麝香、苏木、水蛭。《痘疹传心录》卷十五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白芷、甘草、蝉蜕、桔梗。主治外客风寒,身肢骨节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加减毒不透,加升麻、牛蒡、穿山甲。制备方法上锉。《圣济总录》卷一五○组成羌活(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乌头(

详见百科词条:羌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8:13 共761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甘草梢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甘草梢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甘草梢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甘草梢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甘草梢 1 拼音

gān cǎo shāo

2 《辞典》:甘草梢

21 出处

《珍珠囊》

22 拼音名

Gān Cǎo Shāo

23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

24 性味

《医学入门》:"性寒。"

25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治 中疼痛及淋浊。

①《医学启源》:"善去茎中痛。"

②《医学入门》:"生用,泻胃火,解热毒,除胸中积热。"

③《本草备要》:"淋浊证用之。"

26 甘草梢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27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甘草梢的方剂 既济门冬散

麦门冬(去心)7分,知母(炒)7分,石韦6分,甘草梢、泽泻5分,冬葵子6分,滑石、五味子。功能主治

滋血补气汤

杏苑》卷八:方名:滋血补气汤组成:丁香末3分,甘草梢(生)3分,甘草(炙)3分,白芍药5分,生地黄

泄毒救茎汤

《外科医镜》:方名:泄毒救茎汤组成:滑石2钱,甘草梢1钱(能缓茎中痛),扁蓄4钱。主治: 疳蚀。

滋肺饮

、苁仁、茯苓、白扁豆(炒)、桑皮、丹皮、归尾、甘草梢、百合。主治:脾肺虚弱,虚火上炎,鼻常流血水者

启脾汤

香附子5分,柴胡梢5分,玄胡索5分,郁金5分,甘草梢5分,青皮5分。主治:寡妇、室女思欲不遂,以致

更多用到中药甘草梢的方剂

用到中药甘草梢的中成药 安荣散

处方麦冬、滑石、当归、灯心、人参、赤苓、白芍、甘草梢、黄芩、知母、香附、木通、黄柏、川芎。功能主治

调经止带丸

炙脆)8钱,木香(煨)2钱,川连(酒炒)2钱,甘草梢(生晒)4钱,砂仁4钱,芡实4两,莲肉4两。主

大温中丸

皮1两,云苓1两,炒白术1两,醋炒针砂1两,生甘草梢2钱。主治:黄胖水臌,腹膨肿满。脾虚生湿,湿郁

羊胆丸

g、百部150g、白及200g、浙贝母100g、甘草60g制法:以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别粉碎成细粉;

炙甘草合剂

eji标准编号:WS3B136393处方:甘草(蜜炙)118g生姜885g人参59g地黄29

更多用到中药甘草梢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甘草梢 《张聿青医案》:[卷十三]淋浊

(四钱)官桂(四分)磨沉香(四分冲)萆(二钱)甘草梢(五分)车前子(三钱)藕汁(一酒杯冲)二诊淋痛

《银海指南》:[卷四]治验存参

脾,右目肉扳睛,两目翳膜羞明。桑白皮地骨皮米仁甘草梢生地木通归尾赤芍连翘黑山栀竹叶荷叶蒂又黑逍遥散

《古今医案按》:[卷六]五淋

也。遂与木通、节、车前子、淡竹叶、麦冬、灯心、甘草梢、腹皮之类。服之而安。盖小肠乃多气少血之经。今

《医学正传》:[卷之六]淋闭

用四物汤煎下滋肾丸。 痛,乃厥阴气滞兼热,用甘草梢,盖欲缓其气耳。小便因热郁成淋不通,用赤茯苓、

《张聿青医案》:[卷十三]癃闭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