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含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4收藏

孝的含义~~,第1张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在儒学伦理里,父母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将他们抚养成人,相应地,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也必须作出回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就是“孝”。在封建伦理文化相当发达的古代中国,孝在《孝经》里有着十分明确的阐释和规定,犹如封建法律条文一般。而事实上,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孝”虽起源于道德的约束,但最终却转化为封建法制(实际上是人治)的一部分。在讲究封建门第和“光宗耀祖”的传统中,“孝”竟表现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色,传宗接代成为“孝”之最重,这又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中孝文化的一大特色了。

  有意思的是,佛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中国孝文化的影响,也讲起“孝”来。由于佛教规定信徒必须剃度、出家修行,才能得其正果,这跟中土伦理有很大的出入,佛教初传中土时,不行孝道往往成为排佛之士的口实,也确实成为佛教普及和中国化的一大障碍。虽然有居家带发修行(居士)这样的变通方式,但毕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能在“孝”上与儒学伦理沟通,成为历代高僧不断努力的一个难题。经过前代高僧的不断总结和开拓,五代北宋之时,“辅教大师”契嵩在全面钻研儒学经典的基础上,对佛学教仪全面系统地进行儒学化的解释。《刹津文集》中,他大声宣称佛家也讲“孝”而且,佛家之“孝”的理解还远胜于儒学对孝的定义。在契嵩眼里,作为凡俗尘世的“我”,是父母所生,但是,这个“我”只是“我”的法身所经历的亿万“劫”中的一个轮回。这个“我”的生身父母只不过通过他们的一夜偷欢,使“我”历此一“劫”而已。那么,“我”对生身父母行孝,也只能是暂时,因而也是虚妄的。而“我”为了在“劫”满之后,修得“法身”,就必须累世苦修,以便功德圆满。因此,“我”舍弃对生身父母行小“孝”,而佛教如此论“孝”,以求得与儒学的融通,真可谓苦心孤诣。但通过这样的阐述,“孝”的内涵在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更加深入人心且表现出主体的自觉来。难怪宋初诸儒在听完契嵩高论之后,虽心有不服,却又不得不承认大开眼界了。

  总而言之,不管对“孝”作何种特别会解,“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西方思想中“孝”的意识很淡,子女成人之后,纷纷离开父母过自己独立的生活,这种行为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文化氛围却自始至终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当然,“孝”中某些封建性的内涵却是必须剔除的。子女对长辈尽“孝”,也并不是要他们真的付出多少什么,往往是只要一点点感情交流,一小会儿的陪伴,就能使长辈获得满足。再说,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漠的时候,能在长辈那里寻找到往日成长的欢乐与爱抚,也必然使子女获得身心的愉悦。

《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善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仰幕。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

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 “生,事之以礼”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1.《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关心父母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 2《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也就是说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所谓死后的无违就复杂了孔子绝不仅仅满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简单应付差事,他还要求无改呢!什么是无改,怎样才是无改呢《论语·学而》记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说是孝啦)”这简直就是荒唐致极的嘛!秦二世胡亥果然是三年无改父道,算是尽孝了,可也却亡国了,不仅没得到赞美,反而让司马迁着实嘲讽一通,留下千古骂名那么,孔子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标准呢所谓无违,就是能养、能敬、能葬、能祭这似乎好理解,就是为了让人老有所养,是爱人,这是文明进步的结果其实,问题也并不尽如此孔子提出无违和无改这两个孝的标准,那可是非同小可:一是、养儿防老,促进生育,文明社会古中国地广人稀、生产以人力为主所以,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人是立国之本,是生产力第一要素,自然十分重视人口的增加增加人口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提高生产率可生儿育女不仅很艰苦,而且抚养成人还要付出很大这样,国家就采取奖励和强制生育的政策仅是如此,作用还毕竟有限,尤其是有违民意、易引起反弹所以,孔子提出了孝道,以养儿防老、延续香火的理念刺激自愿生育,同时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社会文明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正是在养儿防老、延续香火的理念刺激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至今虽然有观点认为已是中国人满为患了,可也没人能否认支撑当今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还是物美价廉的人口优势西欧则不然因为那里适合早期人类发展的空间有限,一旦人多就必须向外殖民所以,哪里自然也就没有多生多育的动力,自然也就没有产生孝道伦理的条件二是、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古代社会不仅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化缓慢,而且教育范围极其狭隘、各种知识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和口传心授的传播这样,一般人是年龄越大、经历就越多、见识就越广,经验就越丰富,知识就越广博所以,得到老人的指导、学到老人的知识,就能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可是要想得到老人的指导、学到老人的知识,就必须首先得到老人的好感和赏识所以,中华文明就有了尊老敬贤的美德,孔子特别强调了“敬”在哪个时代,社会变化节奏迟缓,积一生经验教训留下的父道,那是行之有效的,是不好轻易改变的所以,孔子才说,三年不改父道可谓孝三是、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等级和谐爱是从哪里来,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来自繁衍的本能,来自生产的艰辛,来自生存的需要动物为繁衍延续种族就必须生产和养育后代生产过程的艰辛决定了必然要珍惜和呵护后代,这就产生了爱看看动物世界中,雄野狼忍饥挨饿奔跑百里猎获食物后马上就跑回家,等候的母狼则不顾一切地从雄狼口中夺过食物喂给小狼后,就知道了什么是世上第一爱!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东西唯有父母的爱才是本能的爱、纯洁的爱、无私的爱、高尚的爱、奋不顾身的爱、自我牺牲的爱动物本能的爱原本是没有回报的爱,一旦幼仔长大即被逐出家但是人类为了生存形成了群居社会,为了发展又必须鼓励生育这样,就产生了养老、敬老、葬老和祭老的需要不仅如此,团结就是力量在自然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独立是无法生存的,每个人的生存必须依靠他人的生存,只有相互团结才能相互生存这样,就必须关心他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爱人客观环境决定,爱人是以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用大小远近为依据,从近到远、由小到大的第一的就是父母,而后是兄弟姊妹,再后是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然后是同事领导一般的,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只有先父父、子子,才能有君君、臣臣所以,孔子才把“孝弟”列为是“仁”的根本所在

这里暂不讲悌,只讲孝。孝是为人的根本,根本得以确立,大道才能畅通,德行才能生生不息。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同样是在强凋孝是为人的根本,人有德和教化,故孝也是为德和教化的根本。反过来说,不孝则非人,是兽之行;不孝则无德,更谈不上教化。对孝本质的理解和对错此处暂且不论。

那什么是孝呢?

古人一再强调孝,天子多以孝治天下,可从来没有人给孝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孝字本义是一个孩子在老人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从字面意思看,孝有主动扶持老人(父母)的意思。《礼记》上有云:“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这里的孝有供养、顺从、恭敬的意思。《说文解字》上对孝的释义:“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的孝所指意义丰富了许多,但也模糊了许多。扶持、赡养、顺从、恭敬可能只是善事父母的几种行为要求,而不能涵盖所有。究竟怎样才算是善事父母,没有准确的解释和答案。但从孝的扶持、赡养、顺从、恭敬来看,都强调了孝作为一种义务而存在。那么为孝的人对应的权利是什么呢?下面这段话比较详备:

“人不知孝父母,独不思父母爱子之心乎?方其未离怀抱,饥不能自哺,寒不能自衣,为父母者,审音声,察形色,笑则为之喜,啼则为之忧,行动则跬步不离,疾痛则饮食俱废。以养以教,至于成人,复为授家室,谋生理,百计经营,心力俱瘁。父母之德,实同昊天罔极!”

这段话即强调了为什么要孝,也诉说了孝背后的人享有的那些权利——供养、教育、成家、立业,不管这种权利是主动给予的还是被动接受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平等的平等,父母给子女以供养、教育、成家、立业,子女给父母以扶持、赡养、顺从、恭敬。至于这种不平等的平等对错实难一言以概之,但不可否认在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主导下,这种有关孝的不平等的平等一直延续着,时至今日,生命力仍然旺盛。

孝的行为要求和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今日看来,迂腐至极,有违人性,说是“愚孝”也不为过。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即要自力更生,行道即要积德行善,扬名即要功成名就。立身和行道没有什么问题,应大力提倡。但扬名和为显父母,要求则实在为过。人活着应有多种方式,平淡也是其中重要一种;能让父母平静、安心何尝不是一种福,何必一定要显达。让父母显达,主要还是面子问题,即所谓的“光宗耀祖”。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事亲和立身没有大错,事君从现在看来是“愚忠”的一种表现;从古人看来,事君可能是“天经地义”。因为君后面是国,一国之君没能侍奉好,国家怎能好?国家不能好,个人又怎能好?这是古人的逻辑,时代和认知所限,不作评判。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瑰宝,集儒学精神之大成。其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对于政治、伦理、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思想和原则,主要与对话文体呈现,文风平实内涵深刻。它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出的,寓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研究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由于《论语》一书当中包含的思想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而孝道是一种以血缘亲情作为纽带的一种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承袭孝道对于后进样中华精神有重要的价值。在孔子的儒学精神当中孝道也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本的核心,是“礼”的重要的形式体现之一。故本文将着重对于孔子在《论语》当中对于孝的理解以及对于如今的影响做浅要论述。

《论语》当中的孝道

在《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阐述有很多,比如发在为政篇当中就有“子游问孝”等,学而篇当中也有,《论语》当中对孝道的阐述有很多,但是大都是以孔子和弟子问答的形式来呈现的,比较零散并没有对于孝道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是从他们的对话当中可以体现出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首先是“赡养”,对于孝来说“赡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子游问孝一篇当中子曰①:“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为人子女谈及孝道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老人的温饱,让老人不会为了衣食去担忧劳碌。赡养双亲是孔子在《论语》当中界定孝道的物质标准也是一个最为基础的标准。

其次是“尊重”。赡养并不仅仅就是孝道的全部,做到了赡养也不能称之为孝,在为政篇当中孔子说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清楚地阐明了孔子的观念,他认为仅仅只是供给父母衣食是不够的,还需要去敬重父母,如果只是给吃给喝但是却不尊重,那也和养狗养马没有太大的区别。父母老人是一个人,需求的不仅仅是吃穿,更是需要子女的态度,也就是尊重,对于父母的意见还有言语要恭敬,虚心。

然后就是“色”这个色指的是你的脸色,前两者做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第三点要求相对比较高。孔子认为不仅需要供给父母吃穿,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神色也要保持愉悦,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去愿意孝敬父母,把侍奉在父母身边当做一种愉悦的事情,而不是去为了“孝”而“孝”,父母会察言观色有思考,对于子女的神情最是关注,孩子是不是开心快乐,愿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其实父母是最了解的。天下的父母都是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快乐的,子女愉悦父母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快乐,父母需要的其实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奉养更是精神上的。所以孔子对于孝道的第三个层次的定义“色”是相当的准确的。

“立身”,这最后一个孔子对于孝道的定义也是《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最高要求,也是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个界定是对于自身的一个严格的要求。孝顺的子女不仅需要做到前面三个去对待父母好,还要从严格要求自己,品行端正,拥有高尚的品德,让父母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都很放心,不用为你的处世而感到忧心。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为担忧的,孩子的品行也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能够做好自己好好的去生活,让父母安心地安养晚年,这便是最大的孝道。

“孝”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当中提到,尊敬父母要以“礼”待之。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心中孝道和礼法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儒家重视礼学文化,在《论语》当中关于礼的体现更可谓是淋漓尽致。礼可谓是儒学的核心,在孝道的界定当中更是把“礼”放在了首位,也就是礼是对孝的一种界定,孝道要符合礼节,生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仪贯穿了孝道了全部,无论是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需要以礼相待,方为孝道。

“礼”与“孝”结合来看的意义很广泛,包括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在孔子的观念里面侍奉父母是一件严谨的事情,要郑重相待,表情、言语、举止都要合乎礼仪规范去对待父母才能称之为孝顺,其实放在现在来看不能说错,但是未免有些严苛。“孝”与“礼”的关系和界定也是如今对于孔子孝道思想承袭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论语》当中的孝道的发展及影响

《论语》当中对孝的阐述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奠定了基础,孝道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孔子围绕孝展开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于孝文化的认识,是一种对孝礼的推行,使给后世在治国齐家上面留下了一个道德参照基础。以孝以仁治国从汉朝以来孝文化开始逐渐走向巅峰,知礼懂孝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论语》当中的孝道文化深刻久远对于现今也是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首先要赡养尊重孝顺父母,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育长大,在正当壮年时期你努力奋斗都是为了我们,辛苦的将我们养大之后,父母变得年迈,生活上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回报父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孔子提出孝顺父母不仅仅只是物质更是精神上的。在如今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温饱不再是一个问题,父母年迈之后都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对于父母而言其实对于孩子能够给予多少物质上的东西给他们其实真的要求不多,他们更加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慰藉,他们需要的只是子女经常回家看看他们,说几句贴心的话。所以在当今社会孝道中的“赡养”这一项相对而言弱化了,但是更加强调“尊敬”和“色”而“立身”古往今来的父母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所以对于孩子的品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在社会上面立足就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从现在社会的一个整体态势来看,还有很多啃老族的存在,像是一个寄生虫一样依附于父母生活,不断的去榨取父母的精血,让父母年纪一大把还在为着生计子女发愁。或者是一些年轻人遇见了一点挫折便选择放弃生命,完全忘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抛弃了自己的赡养职责,是不孝的表现是逃避责任的表现。这是一种忘记了礼法的行为,所以可见学习礼法,体会古人经典当中的内涵是多么的重要。《论语》礼法孝道对于今天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

《论语》当中除了强调对于生者以礼,侍之以孝之外,对于逝者也要尊重虔诚的缅怀。曾子②在学而篇中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逝者要慎重的去对待,要虔诚的去缅怀祖先,人民的道德会变得忠厚。通过祭祀来改善道德风气着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祭祀当中不仅仅只是在缅怀先人,更是一种对于孝文化的重温和弘扬,追思的不仅仅是先人更是先人的一种精神,对于后代也是值得学习和敬仰的。也更加有利于形成一种感恩的品质和习惯。

在后世对于《论语》的孝文化发扬过程当中其实有些走偏了,后来孝道变成了一种“愚孝”其实这样也是不好的,“愚孝”其实对于父母而言根本不是孝顺。在孔子的观念里面倡导的是一种合理的孝道,在孔子看来对父母耐心的提出谏言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父母有了过错,不应该盲目的去选择跟从,也不该去听之任之,任凭父母走向错误的深渊,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子女在发现父母的错误之后,应该找对方式方法,心平气和的耐心的去和父母进行沟通,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父母交换意见,去倾听父母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他们坚持的原因,不能去指责父母,一味地去批评父母不对。在《论语》的里仁篇③当中就明确的指出了为人子女在父母犯错之后,要抱着尊敬的态度去规劝父母的行为,这些都是与后面的愚孝是不一样的。

当然《论语》当中也有一些不太可取的地方,比如它重视礼仪,对于丧礼要求极为繁琐,这对于今天来说是不适用的,而且会有些靡费的成份在里面。祭祀更重要的是去追思怀念,更需要的是心意,而不是去以一些形式化的礼节来彰显孝道,那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而将祭祀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事情去做的话,就更是不利于当今的社会发展了,这些都是要舍弃掉的,只要保留精华的对于我们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发扬和传承就好了。

《论语》中还将孝界定为“无改于父之道”。孔子认为在父亲活着的时候要去观察他的言行和志向,在父亲时候要继续继承。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但是在当今社会当中多元化发展,个体都是具有差异性的,每个人想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去界定孝道在当今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理解成为对于父亲优良品质的一种学习和继承。

《论语》当中对于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其中体现了孔子对于孝文化的理解,孝礼的提出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还是在现在都是极其具有价值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许多食物发生了变化,所以对于孝道的界定也不能太多过于的单一,也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去理解,有选择性的去加以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心去理解当中真正的奥义,然后付诸行动才更加具有意义。

孝顺:~子。尽~;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丧服:穿~。戴~。姓。

孝(拼音: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扩展资料

古代对孝的理解

“孝”是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颇,甚至是误解。按照《礼记》等文献的记载,“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体系。它包涵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内容。

《礼记·祭义》所说的“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孝”的最高境界,是使父母长辈因你而尊显,古人常常强调的“光宗耀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而“苛刻”点的古人,或许会很直白的告诉你:“养”和“孝”,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孝的含义~~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在儒学伦理里,父母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将他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