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5收藏

尧舜禅让的故事,第1张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这一歌颂美德的感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我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书上,那时候觉得,尧真的是一代贤君啊,感动得我都要掉眼泪了。

 现在长大了,看事情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不是教科书上简单几笔就能敷衍得了的了。我在想,尚未完全进化的远古时代的先人们都如此高尚,为什么这之后的千百年里每代君王权位之争却愈演愈烈逆生长这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啊。于是我不禁怀疑,四千多年前,发生在黄河边的尧舜禅让的故事是否真的像世间流传的这般可歌可泣。

 关于尧舜禅让的争议有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孔子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美化,在此基础上编造出来的。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主张仁礼治国。空有理论是不行的,他需要活生生的事例进行佐证,于是乎就有了。关于尧舜禅让故事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不妨发挥一下想象。

 亲耕亲作的尧带领子民安居乐业,筑建美好家园。一转眼,七十年过去了,尧早就考虑退位的事情了,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儿子丹朱不仅粗野,还飞扬跋扈惹是生非,如若让他当了首领怕是自己都不能安度晚年了。

 这个时候,舜出现了,他胆识过人,却也野心勃勃。他不仅觊觎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还想取而代之成为万人之上的王。舜平时很注重民众基础,他体恤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尧在他的压力之下,不得已让位与之。

 尧舜禅让真相

 尧舜禅让只是理想主义文人的一种粉饰,是某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一种文化向往,是他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尧舜禅让,千古传颂,传的就是一种唯贤是用的政治态度。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尧在位70年,依照当时的生存环境,早30年就该禅让了。为什么没有让,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儿子,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丹朱又实在是扶不起的角色,最后没有办法给女儿挑女婿,舜就这样走近了权利的核心。

 舜本就年轻有为,且个性上也是相当有主见,尧根本就驯服不住。从舜接任到真正拿到实权总共用了28年的时间,舜做了28年的傀儡王,但是尧也前后嫁了两个女儿给舜。舜确实贤能,满腔抱负也是等了28年才彻底放开手脚。然而,这28年已经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性,试想做了28年傀儡王的舜,自己真正上位后,心态上已然扭曲。想让他唯贤禅让已然不可能了。

 舜真正为王不到10年时间,他也想像尧一样,让贤可以,但是也需要在他的把控之中。然而当时民风所向的禹却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王。拒绝总是有底气才可以,禹得底气一方面来自于他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另一方能来自于一种确信确信舜的身体越来越差,并且命不久矣。

 事实确实如禹所料,舜的身体每况如下。汤水里的作料都是控制着量放的,因此舜的身体也是在控制当中,最后病死苍梧也只是加了一点剂量而已。

 舜死后,禹便理所当然地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舜禅让虞舜接位

 传说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任命羲和掌管天地,派羲仲等四人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订了历法,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共三百六十六天,使农牧、渔猎都按季节进行。

 尧在位七十年,在他八十六岁那年,自觉年老力衰,想找个继承人接他的班。不久,人们就推荐了贤能有德的舜。尧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以便对他进行了解和考验。

 舜靠自己的美德,在历山,使争夺土地的农民懂得了谦让;在雷泽,使争夺房屋的渔民化仇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滨,他还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致。这种种的政绩,使他英名远扬,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紧随其后,逐渐形成了村落、乡镇、城市。

 尧对舜的品行严加考验后,就把治国大权交给了他,自己则带一班人马到各地巡视去了。

 舜就这样干了二十年,事事办得井井有条,深得人心。这时,尧已经一百多岁了,视察天下归来,就把全部权力都交给了舜,自己在家养老。又过了八年,尧去世了,舜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这就是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说舜成为首领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而被举贤。历史上大部分人也是认同举贤的说法。下面我们继续看看禅让之外的其它不同说法。

 尧舜禅让之谜

 史书上说,尧是自动把权位让给舜的,夸赞说这是举贤,是权力交接的典范。即尧舜禅让。其实,这本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并无文字记载,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文字。它是否真实、准确,历来就有人怀疑。

 最早记有禅让其事的是《尚书》。其中《尧典》说的是尧舜禅让。除《尚书》之外,提到尧舜禅让的还有《论语》和《孟子》等。但对《论语》中关于尧让帝位于舜的一段文字,多数学者认为并非孔子所说,而是后人把散简附在书后所致。

 一篡夺说。

 有人却认为根本不是禅让,而是篡夺,而且有理有据。据《史记》记载,舜取得行政管理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立即扶植亲信,排除异己。

 历史上称为举十六相、去四凶。所谓举十六相,就是将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舜同时启用了。所谓去四凶,就是把尧正在宠信的浑沌、穷奇、杌、饕餮,同时除掉了。

 舜架空了尧。然后,舜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再逼他让位。最后,把尧的儿子放逐到了丹水。尧让位之后总算可以安享天年了,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啊。

 二拥戴说。

 也有人认为是拥戴。孟子、荀子等人就认为,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不可能把天下给人。那么,他们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呢

 《孟子万章篇》记载:尧死之后,舜避尧之子丹朱于南河之南,天下的诸侯,都跑来朝见舜,打官司的也来找舜,歌谣也是歌颂舜。于是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

 也就是说,不管尧禅让不禅让,诸侯和民众一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时候,也照此办理。这种拥戴,与几千年后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毫无两样。

 三畏劳说。

 此外,还有一说,颇为有趣,叫畏劳,意思是说,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担当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

 《庄子》说,尧想把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又要给州支父子,州支父子也找借口不受。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就帝位

 韩非说,尧在位的时候,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粗粮,咽的野菜,冬天裹兽皮,夏天披葛布,现在,即使一个守城门的人,也比他收入高。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还把这份辛劳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遭这份罪呢

 看来,围绕禅让之说,千奇百怪的传说甚多。如果尧舜禅让确有其事,至少证明他们的高尚举动足以令后世帝王们汗颜了。

鬼才相信什么尧舜禅让的说法。

人类对于权力的争夺的激烈程度是不可想象的。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政治上都能斗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比如说美国五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比如说韩国的历届总统就没有善终的,或被枪杀,或自杀,或沦为阶下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在相当原始的部落时代,人们能高尚、开明、民主到禅让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禅让的说法呢。我觉得这不过是知识分子一种理想的寄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一直是儒家的理想。但是呢,从夏开始,已经是家天下的时代了。于是,古代学者们再网上追溯,发现上古的部落首领尧舜禹不是父子、兄弟的关系,于是给他们戴上了禅让的帽子。反正,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出现在商朝,夏已经几乎是传说的时代了,没人知道在早期的部落时代是怎么传承首领之位的,自然就是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其实除了尧舜禹禅让的说法之外,还有的古籍记载尧被舜流放,而舜被禹流放,所以才有了娥皇女性到苍梧追随舜,发现舜已经死了,于是投湘江自尽的故事。既然有周伐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部落时期的首领更替肯定更为惨烈,不可能和平过渡。当然,部落时代首领传承并非世袭,这可能与当时的家族无力控制整个部落有关,但这并不表明那时的首领选举是文绉绉的、心平气和的禅让方式,而应该同样是腥风血雨的权力争斗。

更新1:

发明呀星期一交

围棋在尧舜时代发明

因马球到唐朝时先由波斯(今伊朗)传到中国

很多唐朝皇帝都喜欢打马球(但唐朝的覆亡间接同马球有关的) 射箭不用说

石器时代我人已经懂得用弓箭来狩猎 足球最初称为蹴鞠

最早记载在战国策和史记(有些说法为西汉)

当时它以具有军事性和娱乐性两种面貌的活动而被记录下来 围棋发明原因是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左传

并成为文人雅士的主要活动之一

而且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你都冇讲问题(马球系东汉 射箭系原始时代 围棋系春秋时期 足球系战国时期)

你都冇问问题

叫人答咩呀! (马球唔系尧舜时代发明wo)

你想问乜呢 马球唔系东汉吗

1、孔子

孔子(代表作:《论语》

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

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2、孟子

代表作:《孟子》

思想: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

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

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3、荀子

代表作:《荀子》

思想:提出“治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4、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道德经》

思想:认为宇宙万物本源是“道”,提出朴素的“辨证论”。

老子,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5、庄子

代表作;《庄子》

思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荀子

蚩尤其实是人,也人称战神,蚩尤传说甚多,以下是其中一个

蚩尤是传说东方九黎族(属东夷集团)的首领。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铜头铁额,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以金属制造兵器。在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时,蚩尤作法,使云雾四起,黄帝军士分辨不清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以指示方向,致使蚩尤大败而被擒杀。涿鹿之战终以黄帝胜利而告终。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许多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孙子。据说,蚩尤生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了。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慢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特意召来女儿女魃助战。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平时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施,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尧舜的禅让,历来被后人所传颂,景仰。它反映了上古时期的人们民风淳朴,天下为公的美好局面。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在尧舜以前,黄帝及以后的几个部落首领没有实行禅让制,却单单出现在了尧,舜的身上,这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禅让的说法,大多出现在孔墨经典著作之中,但也有史书记载是与其相反的。 史书《竹书纪年》有着:「 ”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荀子:「 ”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韩非子:「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一切都是以生存为主题。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有教养,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 相传尧在位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就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按各种任务任命官员。并征询大家的意见,寻求治理水患之策。四岳便推荐了鲧,尧觉得此人经常违抗命令,不能予以重任,但四岳还是坚持要鲧试一试,结果治水九年,结果毫无效果。 从这可以看出,尧当时地位,并不像以后的皇帝那样大权在握。决策很大一部分受制于群臣百姓的影响。 尧在位70年时,与众人商议继任者问题。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人非常有孝行,也非常有管理才能。可见重臣对自己儿子也不看好,说明当时舜已经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可能是看出了他的潜力。舜推行德教,臣民都愿意听从他的教诲。处理政务时,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毫不紊乱,说明舜的能力真的非常突出。 舜平时就注重民众基础,体恤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尧有心传给自己的儿子,怎奈形势所迫,不得已让位与舜。 禹则是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管理能力。治理水患需要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把大量的部落联合起来,处理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威望不断提升,所有的部落都愿意听他调遣。这时的禹可以说已经是实际的掌权者,这时的权利要比舜大的多,因此帝舜也不得不把王位让给了禹。 三国时期,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之后,不禁感慨:「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尧舜当年的事,我总算知道了缘由。从这之后,如果遇到臣子夺权,如王莽等,都要把这禅让程序走一遍,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关于尧舜时期的情况,当时并无史料。尧舜禅让是孔子整理的,而孔子离尧舜时代也有一千多年,把权力禅让给贤者,而不是让后代来继承,是符合儒家一贯提倡的思想,孔孟将「 ”尧舜禅让”描绘成儒家的典范,有利于推广他的礼仪仁政的治国策略。儒家和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是大家,主流学派,门徒众多,于是这一说法得到普遍认可,广为流传。

若说到中国古代的美政、善政,“尧舜禅让”无疑是人们最乐于称引的典故和事例。

    尧舜禅让,是中国历代盛传不已的事件,但同时,它也是两千多年来人们所争论不休的事,聚讼千年,新知歧见代有人出,但迄今仍不能定其真伪,仍未取得大家一致公认的看法,仍是“迷山雾海”(1)。但这件事关涉中国实在很大,不仅仅是传统学术而已。它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和观念,还是了解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更是理解中国的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元支点”。专门研究、考辨禅让其事有无者,不计其数,累牍难以尽数枚举;但考察禅让学说演变的则不多见(2),将此二者联系并将之提升到哲学层面加以讨论的,就我陋见所及,似乎还没有,仅有的讨论,则或未尽意,或未中肯絮。本文拟取“历史的禅让”和“禅让的历史”的视角,考察禅让的历史真实和禅让的历史演变,以此一窥中国的政治哲学,并加以简要讨论,以求教正于师友。

    

     一、历史的禅让:历史真实抑或历史观念

    尧舜禅让,为传统中国所艳称之盛事,历代记之,不绝于书。但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论,延及近现代这争论愈趋激烈。本节拟通过对这些争论的考察,辨明“尧舜禅让”只是历史观念,并探讨“尧舜禅让”的真相。

    所以古代的文献中关于禅让的记载是很多的,主要有:《尚书·尧典》、《论语·尧曰》、《墨子·尚贤》、《孟子·万章》、《荀子·成相》、《庄子·天地》、《让王》、《盗跖》、《吕氏春秋·去私》、《行论》、《左传·文公十八年》、《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韩非子·五蠹》、《竹书纪年》、《大戴礼记·五帝德》、《帝王世系》、《山海经》和《史记·五帝本纪》都有关于尧舜禅让的记载,近几年,更增加了一篇刚整理出来的出土文献,《郭店楚墓竹简》的《唐虞之道》(3)等。

    在这些资料中,对“尧舜禅让”的态度是极其分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传贤德说:

    这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所坚持的的观点,主要的代表是孔子、墨子和孟子。孔孟侧重于传德,墨子侧重于传贤。

    孔子在《论语·尧曰》篇中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舜亦以此命禹。”这样平铺直叙的述说,首开儒家尧舜禅让的传说。孟子“言必称尧舜”,他在继承孔子的学说的同时,更加进了自己学说的内容,将“尧舜禅让”描述成儒家仁政的典范。这集中体现于《孟子·万章》篇。刚出土的《唐虞之道》更证实了儒家是侧重于德的和亲亲的角度考虑尧舜禅让的。认为;“尧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尧舜之行,爱亲尊贤。”(4)

    在孔孟更侧重于亲亲的角度来阐释“尧舜禅让“时,墨子则纯粹“尚贤”的角度,来阐述了“尧舜禅让”。他说:“古者要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还说:“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天下之政,政天下之民。”(5)

    先秦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由这两家同时宣传,其效果不同凡响,“尧舜禅让”传贤德的说法迅速风行。但就在这种“传贤德说”盛行之时,驳议亦随之而起。

    2、 篡夺说

    但就在鼓吹尧舜禅让之风盛行的春秋战国之世的同时,否认禅让之风亦起。那些曾在著作中叙说过尧舜禅让的人,便首起反驳之言:如荀子和韩非子就是典型代表。荀子指斥尧舜禅让之说为“虚言”,为“浅者之传,陋者之说”,认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6)韩非子则谓尧舜禅让是“逼上弑君”,为“反君臣之义”,认为那些称赞尧舜禅让的为“非愚即诬”的行为。(7)

    他们两人无疑是自掴耳光。但如果仅仅说他们是自相矛盾,观点变化无常,持论不坚,问题仍还未解决,因为以后历代怀疑之词仍还不绝如缕。

    晋代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中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囚尧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8)等语。这些文字,由于《竹书纪年》的特殊性,即该书是没有经过秦火的焚毁之祸的。所以它提出的关于尧舜禅让与传统说法不一致甚至截然想反的观点,即尧舜间是“武力逼夺”而非“禅让”,很为学者重视,成为后代学者怀疑尧舜禅让之滥觞。(9)

    唐代的刘知几在他的著作中即是根据《汲冢书》(《竹书纪年》的另一称谓)和他所知的历代所谓“禅让”事实,在考证斥疑了《虞书舜典》中的“五十载,陟方乃死”及注云“四苍梧之野,因葬焉”之后,更推论“尧舜禅让”曰:“舜之放尧,无事别说,足见其情,益与伊尹并戮,并与正书,犹无其证。推而论之,如启之诛益,仍可覆也。何者,舜废尧而立丹朱,禹黜舜而立商均,益手握机衡,事同舜禹,而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观夫近古篡夺,桓独不全,吗乃反正。若启之诛益,亦犹晋之杀玄乎?舜禹相代,事业俱成。惟益覆车,伏辜夏后。亦犹桓效曹马而独致元兴之祸者乎?”(10)这是他“因后世奸雄,假借禅让,疑古人亦以禅让饰其争夺也。”(11)通过这样的考论,首开以考据来否定尧舜禅让之风,也得今人的赞同。(12)

    3、虚构说

    延及近代,这股怀疑之风更趋炽热。在崔述的《考信录》和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托古改制”说的影响下,以顾颉刚为主要代表的疑古派全然否定“尧舜禅让”的存在,认为它只是一个传说,是墨家为宣传他们的尚贤主义而创造的一个传说而已,而且他们学派内部就实行这种以传贤为主要教义的继承制——钜子制。而其他各家,如儒、法等相继援引该传说入他们自己学说里,与他们自己的学说、主张想结合,从而使尧舜禅让的传说成为几乎各家都盛传、宣扬的盛事。(13)这种说法影响很大,盛传一时。

    4、 新“实有说”

    这里说新“实有说”,因为他们所据以认为“尧舜禅让”实有其事的理由是不同于古代的学者的。故名以示区别。

    在疑古派观点盛行的时候,相信尧舜禅让确有其事的仍不乏其人。近代西风东渐,西方学理的不断输入和本土资料的相结合,观点发生碰撞,开启学者们的视野。使他们尝试着吸收西方理论来解释“尧舜禅让”传说,以期得出对古史的正确认识。

    郭沫若以唯物史观加以考察,套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理论和解释框架,认为尧舜禅让反映的是部落联盟之民主选举制度。(14) 徐中舒亦持是说。(15),而王汉昌又进一步从对偶婚制之儿子从母居加以解释。(16)因为他们多着眼与社会进化的痕迹,多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尧舜禅让,所以他们被后人称“禅让实有说”中的社会学解释派。(17)而蒙文通则发挥《韩非子·说疑》篇中“舜逼尧,禹逼舜”说,认为尧之子曾与舜,舜之子曾与禹争夺王位,但诸侯不归其子而拥立舜、禹,故传为禅让。(18)今人杨安平等人持说与之相仿。(19)他们主要侧重从政治学和政治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尧舜禅让,所以他们被人称为“禅让实有说”中的政治学解释派。(20)

    此外,还有吕思勉、钱穆等学者,主要从钩稽史籍出发,从中国史料的古代少数民族史料出发,对比作较为审慎的解释,也比较的倾向与认为尧舜禅让是确曾有其事。(21)

    直到今天,尧舜禅让问题,仍旧是个问题。虽然有学者结合应用考古学上的聚落考古学的相关成果,以当时扇形聚落群结构的大量存在,推测当时存在着“平等式联盟”,以其尧舜禅让故事发生的社会基础。而龙山文化第二期存在的降温期,洪水肆虐,南方民族北移和中原民族的南下等等内忧外患的局面更为联盟走向进一步的的联合奠定了基础,而据说这也就是尧舜禅让的历史背景。(22)

    更有学者从史学史的角度出发,以“瞽史”这一古代特殊职位出发,认为尧舜禅让的真相是,古代万邦林立,存在着多个小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存在这共主与本国之君的区别,而禅让就是“把共主的名义让给别人,并不影响其原为本国之君。”(23)共主仅为虚名,无多大实权。

    类似这样的“真相”、“实际”的解释还可以再举出一些,但所有的这些解释仍属于推测、假说的阶段,仍无新的确切的证据对此加以确证,所以,也就难以令人信服其结论。

    面对如此纷繁芜杂的“确有”和“实无”的争论局面,几乎使我们不知该如何理解了。各方都有很多的证据,各方都是论据不充分!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方呢?我想在这里不是摆立场、站队的问题。我们第一步要做解决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为根本的的问题,即尧舜禅让到底有无其事?也就是说“尧舜禅让”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换句话说,这个盛传千年的传说,是历史真实呢,还是历史观念?我们还需从头对其做出判断。

    关于历史真实和历史学家,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历史事实既然不会也不可能会以一种纯粹的形式存在着,因而当它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它们总是通过记载历史事实的人的头脑折射出来。”“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现在。”“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24)以此来审查那些前人时贤对尧舜禅让的论述。我们不禁要问:“尧舜禅让”是历史真实吗?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莫过于史料的审查和运用。研究古代史尤其是如此,因为古代去今已远,我们惟有通过史料才能窥得史实的一鳞半爪,若无史料或史料不真,对于古史我们是寸步难行的。研究“尧舜禅让”同样面临着史料这一大关。那么,关于“尧舜禅让”的史料情况如何呢?它们内可信吗?

    王树民先生对此困难有切身的体会,他说:“禅让一事,既无当时的文字记录可供分析,也无法从考古发现中寻求踪迹,惟有依据古人传说,结合古代历史的发展实际,以期得出合理的结论。”(25)但这里有一大逻辑脱漏:既然我们对于尧舜禅让是没有“文字纪录”,也没有考古踪迹可寻,仅能依据古人传说,那何来“古代历史发展实际”?这实际又是从何而得的呢?又怎能“以期得出合理的结论”呢?这是王先生的自我矛盾处,也是古今解释尧舜禅让认为其有的学者的自相矛盾处!

    因为古今学者用以论证尧舜禅让为“实有”的材料,大多是我上文提到的那些文献,鲜能有能更多的材料。但所有这些材料大多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年间的人,还有就是更后时代的人所写,与他们所欲描述的历史事件——尧舜禅让,相距好几千年了,其间的矛盾更是比比皆是:“同出与墨子或孟子一人之口,却或谓尧舜禅让为真,或曰尧舜未曾真正禅让。”而韩非,更在同种著作中“”或言禅让者主动减去负担,或言禅让者被逼才退位。”(26)既如此,这些史料如何信得?更怎能据此以考信尧舜禅让为真呢?陈寅恪先生的考据原则是“一个有力之反证足破无数之妄说。”(27)如果此说不误,那么我们又如何相信具有如此之多的反证的“尧舜禅让”的记载会是历史真实呢?结合以上卡尔之言,因为“历史学家是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现在的”,所以他们只是站在他们的“现在”——春秋战国或更后的时代,来描述的,所以这些描述者所描述的历史事实——若真实有其事的话,也不再会是历史事实的原形了,而只能是“通过记载历史事实的人的头脑折射出来”的历史事实了。

屈原作品:《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 。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这一歌颂美德的感人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我最初接触到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