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位国君,他在作战时大讲仁义,结果在争霸战争中遭到彻底失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位国君,他在作战时大讲仁义,结果在争霸战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第1张

宋楚泓之战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禁卫官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明耻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使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尽管晋国国内君臣利益冲突极为严重,晋文公的军权政权几乎被架空,但他毕竟还是实现了晋国自献公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霸主之梦。而称霸中原必定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尊王、攘夷。晋文公回国后不久,恰好周王室发生了内乱,这为晋文公践行尊王之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而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引发王室内乱的人叫王子带,也叫太叔带,因为封地在甘,又称甘昭公。王子带是周惠王的次子,周襄王同父同母的弟弟。据说王子带叛乱的原因和郑国共叔段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母亲喜爱少子不得立,少子野心勃发因而发动叛乱。但是这个说法很是站不住脚,因为这次存有废长立幼之心的却不是周襄王的母亲,而是他的父亲周惠王。

周惠王即位之时,齐桓公已经开始称霸中原,代替天子号令诸侯。齐桓公唯我独尊的架势让周惠王很是不满,于是便四处挑唆意图破坏齐国的联盟,但终究没有成功。于是周惠王便开始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周惠王都不赏脸。齐桓公不敢挟制天子,便开始与惠王的太子郑拉关系。

太子与齐桓公的眉来眼去让身为父亲的周惠王很是不满,这就有了废长立幼之心。王子郑很是害怕,担心自己不保,就又去寻求齐桓公的协助。于是晋献公二十二(公元前655)年,也就是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导致重耳出逃狄国的同年,齐桓公在首止举行会盟。会上诸侯国君都会见了王子郑,并一致表示支持王子郑将来继承王位。

这次会盟几乎等同于天下诸侯一致向天子宣战,周惠王很是气愤,便挑动郑国叛齐。他许诺给郑文公,让他跟随楚国,同时以晋国作为其后援,这样就可以免于跟着齐国来回奔波了。要知道当时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所攘的夷除了那些四处流窜的戎狄之外,最大的夷就是楚国。而作为天子反而要把诸侯推到楚国的怀抱,让郑国与晋楚结盟对付齐国,实实在在地在以尊王为号的齐桓公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中原诸侯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倒是郑文公听了之后欢喜,于是他没有参加齐桓公的盟誓,偷偷地溜回了郑国。齐桓公知道后大怒,于第二年带兵伐郑,楚国听了周王室的号令,便趁机围许以救郑。齐桓公就带着诸侯联军救许,楚国一看目的达到了就撤军回国。这次伐郑不了了之,齐桓公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第三年再次伐郑。这次楚国没有前来救援,郑国只好把从楚国来的申侯杀掉以献媚于齐桓公。

周惠王拉拢郑国分化齐国联盟的计谋没有得逞,于当年(前653年)冬天,在苦闷抑郁之中去世。王子郑担心弟弟王子带会和自己争夺王位,于是秘不发丧,先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刚刚收服了郑国,如今王室有难,便顺势又邀集诸侯在洮举行会盟,扶植王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

没有如愿继承王位的王子带很是不爽,但是因为无法取得诸侯的支持,转而寻求戎狄的帮助。到周襄王即位四年后,也就是晋惠公二年(前649年)夏,王子带组织了盘踞在河南西部的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打王室,攻入了京城,并焚毁成周的东门。

刚刚在秦国支持下即位不久的晋惠公得知此消息,便联合秦穆公一同勤王。在秦晋联盟的合力攻打之下,戎狄无法应对,仓促撤退。晋惠公在当年秋主持调停了周王室和戎狄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成功,倒是让晋惠公跟戎狄也翻了脸。周襄王对弟弟王子带究竟还是不放心,就于第二年(前648年)夏天,又去攻打王子带。这次周襄王来势汹汹,王子带苦撑了几个月之后,终于还是抵挡不住,就跑到了齐国。

周襄王虽然是齐桓公所立,齐桓公扶立天子只是为了寻求霸主威严,两人究竟还是不能一心。周襄王寻求齐桓公帮助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地位不稳,一旦王位稳固,共同的利益诉求不存在,反而会因为齐桓公号令诸侯驳了自己的面子而心生不满。

于是乎,周襄王便开始走他老爸的老路,极力破坏齐桓公的霸业联盟。晋献公二十六年时欲往葵丘会盟,半路折返就是周朝大夫宰孔使的坏。周襄王如此不义,齐桓公自然也就不把他当回事了。因此当王子带发生叛乱的时候齐桓公并没有插手,只是王室与戎狄之间打来打去,自己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老是坐视不理也不是回事,便分别派管仲和隰朋前去调停王室及晋国与戎狄之间的矛盾。

此时的齐国,在葵丘会盟之后开始逐渐衰弱,无力为王室平叛,只想尽快把王子带送回去。于是就于次年(前647年)春,让仲孙湫先到成周去试探周襄王,结果因为周襄王怒气未消,此事也只好作罢。

此后的几年里,周王室与戎狄之间冲突不断,齐桓公都没能帮助王室平戎难,只能数次召集诸侯会盟,从诸侯联军中抽调了部分军队驻守成周。到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诸侯分化为一盘散沙,周襄王看着指望别人是指望不上了,只好自己献身。他索性与戎狄联姻,从狄人那里娶了一个王后也就是隗后。

王子带在齐国住了十年,到晋惠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宋楚泓之战当年,在周朝大夫富辰的不断游说之下,周襄王才勉强同意让王子带回到他的封地甘(成周以南)。王子带回去之后一点都不安分,没几天就爬上了隗后的绣床。这事到两年后,也就是晋文公回国即位的当年(公元前636年)才被周襄王发现,知道之后他非常生气,但是王子带早溜了,他也没办法,只好就把隗后废了。

当时周襄王正在跟郑国闹矛盾,当时滑国在郑和卫之间来回摇摆,郑国就想教训教训滑国。滑国就向周王求救,周襄王立马拍了伯服和游孙伯到郑国去劝阻郑文公。郑文公埋怨周襄王偏袒卫、滑,就把天子的使臣给扣留了。周襄王大怒,就派颓叔和桃子带领狄人讨伐郑国,刚走到半路上,听说王后被废了,狄人马上不干了。

颓叔和桃子正混在狄人的军队当中,怕狄人一生气就把自己的脑袋给割了,于是他们也跟着反了。他们拥戴着王子带,带着天子的大军回军攻打天子。周襄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匆忙逃跑。但是颓叔和桃子所带的军队组成人员大多数还都是臣服于天子的贵族,进入成周之后这些人马上又反水把王子带撵跑了,接回了周襄王。

王子带很不服气,回去之后又纠结了更多的狄人,把周王室的军队打的大败。周襄王自己跑到了郑国的汜地,而他的大夫们,包括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全做了俘虏。王子带自立为王,但是他还是不敢再成周办公,而是和他原来的嫂子搬到了温地。

在郑国的周襄王孤立无援,郑国打不过戎狄,因此帮不了他什么,于是他就向其他诸侯求援。此时的东方诸国,正在酝酿着权力洗牌,无暇顾及王室。这对秦晋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两国都有意进取中原,号令诸侯,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哪儿能这么轻易地放过。狐偃就说了,勤王这样的事情那可是政治正确的不二之选,只要有了勤王之功,就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将来号令诸侯就理直气壮了。

于是晋国便迅速整顿了兵马,前去勤王。而秦国更是快人一步,虽然离得远,却已经抢先到了黄河岸边。晋文公于是就先派人把秦国挡了回去,自己带着兵马直奔成周而去。晋文公二年(公元前635年)三月二十九日,晋军抵达阳樊。稍作停顿之后,晋军兵分两路,右师包围王子带所在的温地,左师则前往郑国接回周襄王。到四月初三,左师把周襄王接回了成周。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右师也攻克了温地,王子带逃往隰城,被晋军斩杀。自此,绵延十多年的王子带之乱才算画上了句号。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父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末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前言: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即“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最后达到出其不意,制敌取胜的效果”,纵览《孙子兵法》不难发现,“诡道用兵”就是兵家至圣孙武的用兵之精髓体现。不过,春秋中期以前,“诡道用兵”不仅不为众诸侯所熟悉运用,甚至还被众诸侯所唾弃,因为当时诸侯国之间的交战往往遵循着“以礼为固,以仁取胜”的原则,像宋楚泓之战就是此原则的完美呈现。当时宋军先于楚军完成列阵,但宋襄公却拒绝司马子鱼“楚军半渡而击之”的建议,坚决选择待楚军完全渡过泓水完成列阵后再下令进攻,从而放弃了击败楚军的最佳时机,宋襄公的这种战术思想就是“以仁取胜”,而笔者暂称其为“古战礼”。

然而随着“礼崩乐坏”的时代来临,以“古战礼”为准则的作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秩序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的一败涂地,更是给各诸侯以当头棒喝。作为中原各诸侯国眼中的“蛮夷”,楚国竟然击败了以“仁义”闻名于世的宋襄公,这让中原诸侯们愈发的意识到,“仁义”不仅不会成为自身强大的动力,甚至还会成为阻力。基于此种认识,中原诸侯开始寻求战场上战术思想的突破,例如后来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晋军伏击秦军便是此突破的一个表现。但是,中原诸侯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冲破思想上的束缚,“秦晋崤之战”只是当时的一个个例。事实上,真正完成从“古战礼”到“诡道”这一战术思想之完美蜕变及大规模运用是在数十年后的吴楚之争中。

纵观吴楚之争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诡道用兵”贯穿其始终,两国交战几乎达到了“每战必诡”的程度,且两国对于各种“诡道之术”的运用异常娴熟,双方你来我往,反复较量,上演了一场场经典的“诡道用兵”之战术运用。

那么“诡道用兵”为何会首先大规模出现在吴楚之争中且大放异彩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原因:

“诡道用兵”大规模出现在吴楚之争中的原因分析

一,中原各诸侯依旧受“礼乐制度”的思想束缚及中原地区罢兵休战所呈现的一时安定之景象

虽然宋楚泓之战后,中原诸侯开始尝试在战术思想上向“诡道用兵”靠拢,然由于受“礼乐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中原诸侯一时间无法彻底完成这一思想上的转变,这从泓之战后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就能窥知一二,例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的“退避三舍”;鄢陵之战中,晋军将领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楚共王),必下,免胄而趋风”。

不管是晋文公还是郤至,他们这种对敌方的忍让甚至是放纵都是“古战礼”的一种体现。而相比之下,吴楚之争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兴兵伐楚攻巢邑,因轻敌冒进而遭到楚军伏击,诸樊中箭而亡,吴军惨败。

要知道,楚国当时已经知道吴军此次出兵来犯是吴王亲自统兵,在这种情况下,楚将巢牛臣还是向楚王提出了“吴王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我获射之,必殪”的建议,而楚康王也给予支持,可见当时楚国是一心想要置吴王诸樊于死地,诸樊之死乃是楚国有意为之。

在吴楚之争之前,一国之君死于战场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所以相比于郤至的“三遇楚王必拜”,“吴王诸樊之死”就意味着吴楚两国之争已经完全冲破一切礼制的束缚,他们为了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无所不用其极,“诡道用兵”的战术层出不穷,诱杀敌国最高统率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而除了“礼乐思想”的束缚之外,“弭兵之会”也是阻碍中原诸侯战术思想转变的一大因素。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在宋国的斡旋下,决定结束近一百年来的纷争罢兵言和,两国在宋国国都商丘订立盟约,两国国君同时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共称霸主,此后四十多年,两国再无较大战事,这便是“弭兵之会”。

“弭兵之会”后,中原呈现一时安定之景象,因此中原各诸侯国自然无需做战术思想上的转变,而楚国也得以集中精力对抗日益强大的吴国。

二,吴楚两国地理位置的影响

吴楚两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处偏僻,远离中原文化圈,因此在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眼中,都是“蛮夷”的代表,甚至楚国也曾以“我,蛮夷也”为借口而肆意征伐他国,这些都足可见吴楚两国与中原各国难以相容。

即便后来楚国开始向中原文明靠拢,但依旧为中原众诸侯所排斥,这也是以晋国为代表的中原诸侯为何长期执着于与楚国对抗的根本原因。

然比之楚国,吴国更不为中原所知,吴国始见于史书还是在《左传》之中,时间是公元前601年,如此之晚足可见吴国比之楚国更为封闭,而此后晋国派楚国叛臣巫臣赴吴教吴人“战车步阵”之法也可见吴国的蒙昧落后,他们甚至都没有一支完整的步军建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步军作战体系。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吴楚两国的思想与中原的大不相同,相比于中原,吴楚两国之人的思维灵活多变,他们不会受到“礼乐思想”的束缚,因而面对战争,他们也就不会拘泥于常规,而是面对战场环境的错综复杂随时做出应变。

三,吴楚之争的根本性质

正如前文所述,吴国的兴起得益于晋国的扶持,而晋国扶持吴国的目的是牵制楚国,因此吴楚两国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摩擦与争斗。然而随着北出中原接连受到打压,楚国随即调整战略,将北出的方向转移到东北淮河流域,而兴起于长江下游的吴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也在向淮河流域发展。所以楚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和吴国的向西扩张又将两国的局部摩擦升级为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战,而在数次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负且损失都非常惨重,尤其是吴王诸樊的战死,又将两国的战争上升到生死之战。

生死之战将使得两国陷入生死对立的局面,双方都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这也是后来吴国不惜一切代价“五战入郢,几乎灭楚”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交战就不会再考虑古战礼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会运用所能想到的一切战术和方法去赢得这场生死之战。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诡道用兵”的大规模运用势必会出现在吴楚之争中,那么自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伐楚之州来至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入楚之郢都这近八十年间,吴楚两国的“诡道用兵”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总结了两点。

吴楚八十年之争对“诡道用兵”战术的运用

一,诱敌伏击

公元前560年,吴国趁楚共王崩,楚国国丧之际发动庸浦之战,面对吴国来犯,楚将养由基献计:

吴乘我丧,必以为我不能出师也,故必易我,而不事警戒。如子为三伏以待我,我请以轻舟往诱之,必可得志。

后来司马子庚采纳了养由基的计策,诱吴军深入,从而大败吴军。然而第二年,面对楚国来伐,吴国很快以同样的诱敌之术伏击楚军,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大败楚军一雪前耻。

通过这两场战争我们不难看出,吴国作为新兴国家,其学以致用的能力非常强,在与楚军的多次交战中能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而后为自己所利用,这一点在日后的众多战役中均有体现。

那么除了上面这两场诱敌伏击战之外,吴楚之争最为经典的诱敌伏击战当属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之死及公元前519年的鸡父之战。

诸樊之死前文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而鸡父之战实为吴楚八十年之战的转折点,当时楚国率领六国之军对抗吴国,声势浩大,然而吴国主帅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并无惧色,他迅速制定应对之策,先以三千刑徒为前阵进攻胡沈陈三国之军,以此向三国示弱,而后趁机率领精锐之师攻杀三国联军,造成对方阵型混乱,进而引发楚军崩溃,楚国大败,此战过后楚国一蹶不振,终为吴国所破。

纵观吴楚八十年之争不难发现,“诱敌”乃两国常用之战术,双方都将“诱敌”运用的淋漓尽致,且双方互有胜负,难分高下。

二,奇袭

“击鼓列阵,相约进攻”的古战礼作战方式在吴楚两国之争中几乎从未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奇袭”,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经典的奇袭战有两场,一场是公元前525年公子光夜夺“余皇”,一场是公元前506年吴军长途奔袭,破楚之郢都一战。

夜夺“余皇”

公元前525年,吴楚战于长岸,吴国最大战船“余皇”被楚军俘获,为夺回“余皇”,挽回颜面,公子光决定夜袭楚国舟师大营,他先选中三个长发人潜水伏在余皇之旁,引为内应,而后与吴军配合攻杀楚国舟师,三个内应在余皇旁高呼,令楚军以为楚营已破,随后楚军败退,吴军从容夺回“余皇”。

破楚之郢都

根据地势不难发现,吴楚两国之争的最大地理障碍就是大别山脉与长江,其中,吴国以舟师沿长江西上直达郢都是最简单快捷的途径,然而当时楚国军力强大,如此堂而皇之的攻取郢都无异于自杀,吴国以弱小之国力攻取强大之楚国国都,必须保证一战必胜,而保证一战必胜的前提就是绕过楚国正面主力进行偷袭。

所以,吴国放弃了沿长江西上的进攻路线,转而选择楚国的东北部作为突破口,其路线是:经淮河,穿过义阳三关,自湖北随县渡汉水直插郢都!

而吴国选择这条路线的理由如下:

义阳三关是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的三个隘口,楚国北出中原时常从这里出发,但自“弭兵之会”后,楚国放弃北出计划,因此这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重兵把守,吴国选择此处作为突破口,既有吴国胆大心细的一面,也有其破釜沉舟,誓灭楚国的决心。

入关之后吴军奔袭不断,从不给楚军以喘息之机,以致于出现了“楚军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的现象,所以说吴军的这次奔袭非常成功,最终他们攻入郢都,曾经强大一时的楚国几近灭亡。

结语

吴楚之争或一年数战,或多年一战,双方断断续续打了近八十年,最终以吴攻破楚之郢都而结束。纵观这八十年来,不难发现,两国之争呈现的是一种愈演愈烈的态势,从最初的局部摩擦到后来的土地争夺战再到最终的生死之战,楚国在这几十年间国力被消耗殆尽,而吴国却逐渐崛起于东南,成为当世强国。

吴楚八十年之争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双方在这场持久战中所展现出来的“诡道用兵”却猛烈的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并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

首先,“诡道用兵”击破了“古战礼”的最后一丝尊严,“古战礼”就此消亡,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所爆发的战争在没有了“古战礼”的束缚后将变得更为血腥残忍。

其次,吴楚之争改变了当时诸侯国争霸的性质。吴楚之争之前,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尚以“尊王”及“维护周礼”为主,各诸侯国竞相争霸的目的无非就是领导众诸侯遵从“礼制”,而吴楚之争却开启土地争夺之先河,从此诸侯之间的战争演变成国与国之间的生死对抗。

最后,吴楚之争促进了我国兵学理论的极大发展。吴楚之争所体现出的“诡道用兵”之作战思想是一次颠覆性的观念变革,众多兵家学说理论即衍生于此,像《孙子兵法》便是得益于吴楚之战的大量实践。

1在战略上,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攻击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因此人和上鲁国占优势。在战术上,曹刿正确依据形势采取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因此鲁国虽然实力弱于齐国,但是却能够取胜。2宋楚泓之战,双方军事实力相当,宋大败,主要原因在于宋襄公死抱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等的迂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殆误战机,惨遭失败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护卫官都被杀死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

明耻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使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

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扩展资料:

《宋楚泓之战》,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本篇内容记述了春秋时期宋国同楚国争霸的历史,充分描写了宋襄公仁义道德,结果导致宋军在泓之战中惨败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

当时楚强宋弱,但战争开始时,形式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等的迂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殆误战机,惨遭失败。

-宋楚泓之战

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位国君,他在作战时大讲仁义,结果在争霸战争中遭到彻底失败,

宋楚泓之战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