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道,问天地,问阴阳,是哪本经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问大道,问天地,问阴阳,是哪本经书?,第1张

没有混元忏这部经但是道教有一部类似您所要找的一部经叫 "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简称 "混元真经 "全部经文如下: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

上香赞

清香高举。意达先天。大道康庄接祥烟。降鉴此心虔。展读真诠。无极证良绿。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水赞

无极真水。液体鲜明。净胱灵台智慧生。万物滋润荣。遐迩澄清。修道上玉京。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心真言

神诚净修。意诚净修。气诚净修。五脏诚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口真言

喉清净修。舌清净修。齿清净修。三业清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身真言

体洁净修。清洁净修。整洁净修。一心洁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开经赞

元始天帝。混元圣贤。玄元一气启真诠。掌教无极天。阐理无边。神人共结缘。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 本 章

元始天尊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未分时。其气尚混沌。玄元聚一气。始肇启鸿濛。

分阴阳之象。乾坤始定位。天统开于子。其轻清之气。一万八百年。上浮而为天。日月与五星。

共称为七政。乃天之精华。地统开于丑。其重浊之气。一万八百年。下凝而为地。山川海河岳。

乃地之灵气。融和而结成。人统开于寅。有万物之灵。气禀于阴阳。道敦于化育。而生生不息。

与天地同参。故谓之三才。上天能覆物。下地能载物。万物众群生。尽受覆载恩。凡外具有形。

有质之体者。其内着有色。有相之迹者。合还本返原。均没为乌有。天地之定理。无偏亦无私。

如三清五老。神超于六合。亘古而长存。似太乙金仙。敛气于三界。历劫而不坏。悠然配元会。

神气永不灭。鸿濛既判肇阴阳。坤地干天已定位。万物秉气而化生。世界从此而造成。万物之中

人最灵。实乃天地之精英人生之初性本善。其性相近习相远。是故顺天者必昌。逆天而行者必亡

。人心若与天心契。自能成仙或成圣 三曹普度应天运。道化玄功自广达。莫因历劫罪业深。遂致

难偿冤孽债。返本还原启玄微。认理归真坚修志。从此说法明大道。应予信奉而勤修。道也者天

下为公。由天道而接地道。由地道再接人道。此乃大道康庄也。所以一心若二念。三毒染成难脱

苦。贪嗔痴者最难医。四非乃立身之本。非礼勿视得其正。非礼勿听得其正。非礼勿言得其正。

非礼勿动得其正。此皆修道之首要。五蕴未空道难成。须除色受想行识。六贼最难训降伏。眼耳\

鼻舌身意者。七情惹扰定伤身。喜怒哀惧爱恶欲。八邪最易动人心。眼观美色起*念。耳听恶声

出秽语。鼻闻香味思饮食。口贪生灵开杀戒。心生邪念起狼毒。意追邪情起思惟。足行邪地想非

非。手乱举动不端庄。九思是学之初步。应当留心多思虑。视思明。明察秋毫。听思聪。闻理启

愚。色思温。和颜悦色。貌思恭。彬彬有礼。言思忠不欺不骗。事思敬三思而行。疑思问不耻下

问。忿思难息事宁人。见得思义不贪取。故学道有九思焉。十信为道之信念。以信为始愿为终。

信心坚定永不移。念心坚定永不忘。精进心力求上进。慧心静观达真理。定心一境不散乱。不退

心勇往直前。护法心爱护天道。回向心趋向功德。戒心戒备不虞心。愿心立意求大道。是故一心

无二念。远避三毒空五蕴。训伏六贼正四非。去八邪而平七情。亲九思而敦十信。则大道不远人

也。然则大道本康庄。须知先天有一气。混然一气生二仪。三才开于子丑寅。是故二仪生四象。

四象金木水火名。五行水火木金土。行者顺天行气也。上下四方谓六合。超出六合谓无极。七政

禀气悬于天。八卦干坎长震巽。离坤兑共为卦名。物象悬挂以示人。九宫乃北辰所居。取其数以

卜吉凶。十方乃东酉南北。与东南西南东北。酉北合上下之称。修道须知之概要。人能远欲则近

道。人能无欲可造道。无论男女能寡欲。处处方便可入道。无欲则清。清则静。静则明。明则入

真。所以先天之智海。慧珠朗然而出现。更能守正而勤修。则人道可接天道。所谓本立而道生。

圣人明训作右铭。三曹普度先修德。进修大道自然成。上可渡河汉星斗。气天诸仙成大罗。中可

渡人间生灵。芸芸苍生脱轮迥。下可渡地府幽冥。饿鬼畜生可超升。坐禅入定古修法。时运变迁

法亦迁。修德修身修功果。依然成道列仙籍。天尊喟然叹曰。时当叔季之秋。世道浇漓不堪。道

德沦亡已久。三纲五常不守。四维八德难行。人心趋向不古。颓风无力挽转。因而触怒天颜。降

灾厄成浩劫。岁岁瘟疫猖肆。世界干戈不息。世人三毒障深。五蕴八邪业重。如不悬崖勒马。早

日回头是岸。一旦失去人身。万劫难复为人。须知人之生也。负阴阳之神气。故有三魂七魄。死

则神气脱壳。三魂缈缈茫茫。七魄飘飘荡荡。不知何去何从。到此毫无把握。若非勤修有素。终

坠落地狱矣。由此而分善恶。天堂地狱之别。如能抱中守一。谨遵吾言而修。天堂大道宏开。回

归无极有望。只要一念纯真。地狱之门即破。魂虽散魄虽坠。人虽死体虽坏。修仙尚属有望。宜

依本经而修。则魂魄可重聚。神华与人无异。再造善功阴德。亦可达成鬼仙。从此再接再厉。神

仙亦可冀得。此乃地府修真。与人修道无异。五教均循此理。早已发扬光大。再论诸天高真。无

极南天主宰。以我此道真诠。广布天人周知。使其认理归真。脱离无常之业。

完经赞

混元宝卷。无极真诠。三曹普度降真传。说法启经。筵格守灵篇。先天赐奇绿。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阴阳五行思想肇始于齐文化齐地八神崇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阴阳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阴阳说和五行说的原始质素在八神崇拜中已有所体现,这为后来阴阳五行思想在齐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阳与五行之说,原来是两派,都是从观察自然现象而来。这种思想的萌芽,都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发展起来以后,就变为唯心主义的思想。阴是云覆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里,是一切对立和相反的事物。所以在自然,天为阳,地为阴。在人类,男为阳,女为阴。在性情,刚为阳,柔为阴。后来抽象化了,把阴阳看作是推动宇宙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因而便支配着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了。阴阳之说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阴阳解说社会现象的专书,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最后成书或在战国中期以后,尚难断定。

  五行说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种极朴素的五元素说,就是以水火金木土为构成宇宙方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春秋时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种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财用,称为“六府”。如晋却缺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后来又有五行的名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蔡墨的话说:“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曰后土。”《尚书·洪范》托名箕子对武王的话解说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荀子·非十二子》说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创始者。阴阳五行的合流大约在邹衍稍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邹衍已是个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了。

邹衍的生平与著述

  邹衍,亦作驺衍,齐国人,活动年代比孟子稍晚,由于文献缺略,邹衍的生平行事,只能从《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列传》、《封禅书》,《吕氏春秋》,刘向《别录》等书的引述中去探寻。邹衍在齐国稷下住过,到过魏、赵、燕等国,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特别在燕国,燕王为他筑碣石宫,以师礼待之。他曾在赵国批驳过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使公孙龙被绌。因阴阳五行学说具有神秘因素,而关于邹衍的记载,也涂上了一些神话色彩,使人难于置信。如《后汉书·刘瑜传》“邹衍匹夫,……有霜陨之异”。李贤注说:“《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列子·汤问》载,“邹子吹律。”张湛注说:“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衍的学说

  邹衍跟儒家的关系密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这些是符合儒家宗旨的。《盐铁论·论儒》引御史的话说:“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率以显名。”这是说,他先是儒家,以后成为阴阳五行家的。他的五德终始说,也可能是由儒家思孟学派的五行说进一步演化而来。

  邹衍的学说体系“闳大不经”,包括天论、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邹衍的天论,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的自然、历史的变化发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没有产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他的天论在当时很著名,被称颂为“谈天衍”。

  邹衍的地理学说,认为儒者所说的“中国”,不过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国,他名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就是《禹贡》中所说的九州。相当于赤县神州大小的州,还有八个,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环绕。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环绕。再往外就是天地的边际。

  邹衍大九州说的产生,可能跟齐国商业交通的发达,尤其是便于海上交通的条件有关系。这一学说,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的推测,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一学说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在人类地理认识史上也是一个进步。当然,他只是猜测、想象,而不是科学的。

  在历史观方面,邹衍有《主运》一书。“主运”的意义和“五行”相当。《史记·封禅书》说:“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集解》引如淳的话说:“今其书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邹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终始论。这是他“深观阴阳消息”有得的理论,也是他显名于当时的主张。五行说有相生和相胜的两种说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用五行来配四时: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因为土没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这种五行相生说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到了邹衍把相生说改为相胜说,把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五行,附会到社会现象上,叫作“五德”(德是属性的意思),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政权兴衰,“递兴废,胜者用事。就是五德终始说。所谓五行柏胜,就是:木克上,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吕氏春秋·应同》中还保存有比较完整的一段: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蚯蚓)大蝼(蝼蛄)。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邹衍的五德终始,即五行相胜说,是依照土、木、金、火、水顺序,“终始”循环“转移”。他从五行相克出发,说明历史是依五行运转而有王者代兴。为了适应五行的运转和天的机样,就必须定出相应的制度,所谓“载其祥制度”。他说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黄(或青、白、赤、黑),其事则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记·封禅书》载,“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这是依五行的配列,规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舆等制度,这是五行学说影响政治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中庸》所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的具体表述。

  邹衍的学说,从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指出的,“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乃仅凭臆测推想立说,他的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命论。依五德终始说,历史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但变化过程不是发展,而是循环。把历史变化的原因说成是由于五行相胜,是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趋向大统一的客观形势,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政权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学说,认为历代王朝不是万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换,这对打破世袭制度有着一定作用,他的学说到两汉演变为谶纬之学,专讲五行灾异,图谶符瑞,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欺骗人民的工具,并为中国两千多年来迷信的渊薮。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我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差距事物五行归属见下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方位 气候 发展过程 五色 五味 时令 脏 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东 风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南 暑 长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血脉 喜

西 湿 化 黄 甘 长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咸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学说,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事物内部结构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环无尽。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

  在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在相克的两个方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

  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所有部分的状态,同时也受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在其任何二“行”之间,由于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关系,所以总是处于不平衡的运动之中。然而从五行整体来看,生和克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平衡。五行学说,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界的运动如四时昼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壮老已,都在直观形式上大量呈现周期循环。古人认识到“循环”是自然界普遍法则,把事物内部结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看成循环性运动,综合模拟成一个(如图)循环式动态平衡规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正常平衡协调下的生长和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生克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制化”关系。它推动和维持着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

  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如果失去协调,便会引起事物的反常状态。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两种。相生的反常称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两种。

  相乘属于过度的相克,有乘虚侵犯的意思。相侮属于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强凌弱的意思,是反过来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与相生的方向相反。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动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相济。知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一段话,出自明朝王宗岳之《太极拳论》。

  有其他书籍转载此文,多了几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文中间的“粘即是走……阳不离阴”十六个字,对“阴阳相济”这四个字加了一番解释,意思就更加清楚了。

  有极精髓,首分阴阳。

  阴阳体现于拳,就是明内州分虚实、辨开合、析柔刚。阴阳相济,或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时时刻刻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渐变而互换,就是太极的圆象。圆象乃太极本相,本相始终有阴阳并存、共生,有二者之相济相长;其变,就是太极之旋转。这种旋转,如环如球,无端无隙,节节贯串,周流不断,所谓:“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这就是:周身一家,处处皆有阴阳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阴阳 41 主要内容 411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 412 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 4121 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的 4122 阴阳互相消长和转化 42 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5 经外奇穴营池的别名·阴阳 51 标准定位 52 主治病症 53 刺灸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阳 1 拼音

yīn yáng

2 英文参考

yinya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in and yang

male and female principle

3 概述

阴阳:1中医基础理论之一;2经外奇穴营池的别名。

4 中医基础理论之一·阴阳

阴阳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1]。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1]。中医阴阳学说是这些思想与医学实践结合所形成的理论[1]。

阴阳是指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2]。

41 主要内容 411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

1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412 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

2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1]。这一理论贯串于解释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等整个医学领域中[1]。

4121 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的

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的[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4122 阴阳互相消长和转化

阴阳互相消长和转化[1]。《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这些观点,构成了人与大自然相应、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的内涵,并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内容不断有所丰富[1]。如八纲辨证、伤寒的六经学说、脏腑辨证理论和温病卫气营血学说等,都是阴阳理论指导下,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由此形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1]。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辩证法的内涵仍然是朴素的[1]。因此,对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以现代科学为手段,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整理提高[1]。

42 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阴阳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3]。原出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均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3]。中医理论运用阴阳,藉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3]。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人体内外环境才能稳定统一[3]。反之,阴阳失衡,一方偏盛或偏衰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阴盛则寒,阳盛则热[3]。在诊断上,中医察色按脉,当先别阴阳;在辨证中以里、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在治疗上,不论穴位、药物,均有阴阳属性,可以用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补不足,泻有余,调整阴阳,使之平衡协调[3]。中医还以阴阳来归纳人体部位和脏器属性,上部、外侧、体表、背部、六腑为阳,而与之相对的下部、内侧、体内、腹部、五脏为阴[3]。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想和说理工具。

5 经外奇穴营池的别名·阴阳

阴阳为经外奇穴营池的别名[3]。出《备急千金要方》。营池为经外奇穴名[4]。

51 标准定位

位即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足2穴,共4穴[4]。

52 主治病症

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等[4]。

53 刺灸法

“阴阳五行说”是诸子百家当中阴阳家这个派别提出的学说,代表人物有邹衍。阴阳五行说由谁提出的,并无从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学说的很早就有了,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众多学者的看法融汇贯通而成。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第一个方面,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但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非常深远。由于没有具体的文献可以考证,春秋前就有了非常朴素的五行说,西周末年也有五材说。有很多人说是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可是《黄帝内经》当中并没有明确谈到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应该是在邹衍之前融合,到邹衍这里是推广应用。

第二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了古代的科学理论体系。古人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推动下发展变化,此消彼长。而且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发明家,在研究事物的时候,都采用了这种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几乎贯穿了我国古代的所有文化发展。

第三个方面,阴阳五行学说在道家思想中得以体现。现在我们在道家还可以看到太极八卦图,在周易里也可以看到阴阳五行说。因为我对古代的神秘学非常感兴趣,所以也会留意。

以上就是我对此事的看法,阴阳五行说并不是具体某一个人提出来的,追溯起来非常久远,也没有具体文献可以考证,而邹衍是汇集了先人的思想,融会贯通,再根据这个理论议论朝堂之事,因此比较有名气。个人观点,望采纳。

问大道,问天地,问阴阳,是哪本经书?

没有混元忏这部经但是道教有一部类似您所要找的一部经叫 "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简称 "混元真经 "全部经文如下:太 上 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