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4收藏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宋代·王迈《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

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

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

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

避暑人归自冷泉,步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镟买船。——宋代·王洧《湖山十景·曲院风荷》

湖山十景·曲院风荷

避暑人归自冷泉,步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镟买船。淮蜀年来杀气深,中州兵革亦相寻。命悬逆贼狂夫手,愤激孤臣孽子心。人物眇然难倚仗,风涛如此恐胥沉。烦君夜起观星斗,福德何进吴分临。——宋代·王迈《赠郭五星若水叔清二首》

赠郭五星若水叔清二首

淮蜀年来杀气深,中州兵革亦相寻。

命悬逆贼狂夫手,愤激孤臣孽子心。

人物眇然难倚仗,风涛如此恐胥沉。

烦君夜起观星斗,福德何进吴分临。欲知公这忠,须诵三谏诗。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骑鲸今几年,悠悠人见思。今人愧前修,风流不可追。立朝无刚容,突梯仍脂韦。字民乏廉声,敲扑急蚕丝。不知富贵有磨灭,芳名姱节无穷时。游子晚出公之乡,儿时敛袵公清规。吁嗟九原不可作,每于清夜梦见之。所以今日拜公像,浩歌出门双泪垂。——宋代·王迈《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

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

宋代王迈

欲知公这忠,须诵三谏诗。

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

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

骑鲸今几年,悠悠人见思。

今人愧前修,风流不可追。

立朝无刚容,突梯仍脂韦。

字民乏廉声,敲扑急蚕丝。

不知富贵有磨灭,芳名姱节无穷时。

游子晚出公之乡,儿时敛袵公清规。

吁嗟九原不可作,每于清夜梦见之。

所以今日拜公像,浩歌出门双泪垂。 ▲

中华文化思想的根源——《易经》,孔子曾经为之写作批注《易传》,其中有这么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天与地是相互对应的;若要通晓天文,就不能不熟习地理。

过去我们评鉴地理师,分成五个等级:

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观星望斗」,第二流的也有能力去「顺看水口」;第三流称做「满山乱走」;第四流仅能「顺人嘴口」,也就是其它大师讲什么,他就跟着人家的内容去推敲或背些方位、煞曜的口诀。至于第五流呢,那就是「死不知走」了。 因为,这种人只学得一些鸡毛蒜皮,就到处卖弄知识,结果指点错了,自己也不晓得,还在那边洋洋得意,殊不知那些蒙受其害的人正准备要好好修理他呢!

第一流的地理师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懂天文的话,怎么跟人家讲地理?所以古人看地理,必先具备天文学的知识。

1、观北斗七星能知四季更迭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可说是以北斗七星为理论基础,称之为「璇玑玉衡」。璇、玑与玉衡,是北斗七星里三个很重要的星宿。随着四季推移,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每当斗杓东指,大家就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农民可以开始准备播种了。《史记·天官书》里记载「璇机玉衡,以齐七政;立春伊始,斗杓东指。」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特别注重四季更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何说春天掌握了一整年的好坏?这是因为春天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农耕在古代社会可是影响民生经济与政治的大事,上至皇帝下至小民,全都不敢有所轻忽。中国古代掌管天文的官,名为钦天监。当钦天监观察天象时一看到「斗杓东指」,就会去提醒皇帝: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请好好地审愼规划国政。

所谓「璇玑玉衡」,意指我们可以从北斗七星的样子来推测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北斗七星后面三颗星所组成的斗杓,春天会朝向东方,夏、 秋、冬则分别指向南方、西方与北方。

不过,到了冬天,我们通常很难看得到北斗七星的全貌,最多只能看到斗杓,因为冬天的北斗七星,其它部分都是出现在南半球的星空。若想在冬天的夜晚看到整个北斗七星,只有在近凌晨之际,才能在地平线一带找到它。观察北斗七星的最佳时机是在夏、秋交替的时节,这时北斗七星就位于我们头顶上方的星空中央。

2、从星象明暗可推测国运

璇指的就是天璇,玑说的就是天玑。天璇与天玑这两颗星,可以帮助我们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找到北极星。玉衡是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又称为「武曲」。这三颗是组成北斗七星最重要的星。

古人认为,由璇玑玉衡这几颗星的明亮隐晦,就可断定一国的兴亡。而且斗在中国古代代表司法,所以如果北斗七星很清晰,代表这是一个文治武功皆盛的好年代,官吏都很清廉,如果北斗七星隐晦不明,就代表这国的风纪败坏、文贪武懦。一旦文官贪婪、武官懦弱,国运自然迈向衰亡。

中国传统上,以金木水火土的方位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各由北斗里的五个星宿做代表。而所谓的「七政」,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五颗行星,再加上日月(太阳与月亮)。「七政」是判断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

其实天上不只这五颗行星,不过古人凭借肉跟来观察天象,只能看到这五颗。现在我们透过哈伯望远镜,已可看出北斗七星里有十二颗行星了。

木星:掌管农业与国运。木星所在方位的国家必定强盛。这几年,木星都在中国大陆,所以大陆这几年的发展特别好。

金星:国家的军力若强盛,金星就会明亮。如果金星的光芒隐晦或金星乱走,就表示该国的军纪败坏,军人会作乱。乱走,是指行星不按照轨道走。行星本来有时候就会脱序,例如地球脱序才会有圣婴现象。

土星:土星则可看出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地方政治的清明。如果土星的光芒很耀眼,就表示中央领导有方、地方执行有成。如果微弱的话,就是指地方势力分崩离析,谁也不愿听从中央。如果土星乱走,还可能发生大地震,同时也会影响房地产。

水星:水星不但掌管一国的水,也代表该国的财政。如果水星很亮,就表示今年一年的民生、经济都很好。如果水星脱序,就可能发生灾变如大地震,重创民生与地方产业。

火星:火星即与治安有关,火星很旺,治安就好。从夜空所看到火星的星象也很糟糕的话,就表示那阵子的治安很差,盗贼横行。

太阳与月亮

太阳代表君相,月亮代表后宫,如果出现昏君,天象也会有异常的征兆。古代如此解读星象,将之对应到人间,现代则很少有人会知道这样的知识。所以,若要通透中华几千年来的风水传统理论,一定要先弄懂古代的天文学。

3、从天星四垣看格局

地理跟天文最有直接关系者,就是「天星四垣」。四垣是指「紫微、少微、太微、天市」。「垣」即是墙。古人将二十八星宿之外,也就是头顶上方近北极之处的星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三个星区;各星区四周有星星,串连如城垣来作为界定,称为「三垣」。紫微垣位于三垣中央,在北斗七星的东北方;它的东北有太微垣,东南则是天市垣。

紫微垣(亥宫):紫微代表皇宫,若对应到人间的话,就是皇帝。紫微垣主要由十五颗星组成,东边八颗星、西方七颗星,各自排列如城垣,护卫着中央的北极星。紫微垣包含现在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巽宫):太微代表政府,由十颗主星组成,左、右垣各五颗,以五帝座为中枢。太微垣的范围约在现今的室女星座和狮子星座等区域。

天市垣(兑宫) :天市代表市集,由二十二颗主星组成,也分成左、右垣。天市垣的范围,包括蛇夫座、武仙座、巨蛇座、天鹰座等星座的一部分。

一地的山脉若分布如「紫微垣」,此处就可做为首都。中国大陆具备「紫微垣」格局的城市有北京与南京。三国时代,诸葛亮曾向孙权如此说明南京的地理格局:「钟山龙蟠(左青龙),石城虎踞(右白虎),此帝王之宅。」

4、阳宅与天文学

阳宅跟天文学的关系,可从这句口诀一窥端倪:「屋造斗斛星,横财旺人丁。」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斗斛,原是古代作为计量用的器具。斗呈现方形,斛则为圆形。传统建筑里,房子前面盖成方形,后墙则稍呈圆弧,称为「聚宝盆」,这是根据天上星象的形状而来的。一般选住家或办公室时,若找不到 「聚宝盆」形式的房子,选外观呈现「斗形」的方正建筑也很好。

5、四象对应人间房屋的方位

二十八星宿,亦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舍」或「宿」,含有停留之意,这二十八个星宿皆由数目不等的恒星所组成,因此,它们在星空的相对位置不变,是古时中国人观测天象的重要参考。

二十八星宿的概念在古中国很早就出现,最早可溯至夏朝。《诗经》、《尙书》等文献也提到过其中一些星宿的名称。到了战国时代,二十八宿里各个星宿的名称已完全确定下来,在当时的著作《吕氏春秋》或《淮南子》中,也有相关记载。

二十八宿依照东西南北分成四大区域,每区各有七个主要星宿(「七宿」)。这四区分别冠以动物图腾的名称: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合称四象 (见下表):

古人也拿天上的四象来对应人间的房屋。譬如,中国传统方位学认为建筑的四周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为勾陈。为何会有这样的譬喻呢?

原来,天上的星象,东方为青龙、西方是白虎、南方称为朱雀、北方叫作玄武。若以坐北朝南的传统三合院来看的话,建筑的左侧就位于东方(青龙),右边即是西方(白虎)。屋子背对北方(玄武),所以, 主屋后面的墙壁就称为玄武,前面的广场,自然就是朝向南方(朱雀)了。至于建筑中央的结穴之处,则称为勾陈。

经云:“水是山家血脉经”水是龙气化生出来的,龙的祖山就是穴前流过的水流的源头。

水口,就是穴场之前视线范围内可以看到的水流的出口,水是龙的血脉,龙没有水送,不知道龙的来处。穴没有水界,就不知道龙在那里停止的。水口就是龙和水交汇的地方。

阴阳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源,风水认为:龙属阴,水属阳,阴阳交合,则生气流行。阴阳陌路,则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风水的吉凶祸福归根到底还是源于龙水阴阳二气是否交合。和动物的孕育繁殖道理是一样的。阴阳不能相见,就不会孕育生命。

“山管人丁水管财”,目的周围的水主宰着后世子孙的财运,墓地周围土质的好坏则关系到后世子孙人丁是否兴旺。归根结底,墓地的选择,就是水和土的选择。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傍水是墓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西面环山,名堂开阔。这样才有利于后世子孙的人丁兴旺和财运发展。讲究天人合一。曲折蜿蜒的原则,这个目的就是为了阻挡正面冲来的煞气。

“上等先生观星斗,中等先生寻水口,下等先生满山走”这个是风水人群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高一寸兮即是山,低一寸兮即时水。要观察这个不容易,不过在下雨的时候,这个就高低自明了。

“明堂”原来的意思是古代君王坐北朝南听政,百官朝拜的南面向明之殿堂。风水里把穴前的立体空间比喻为明堂。明堂的有无、大小、优劣是判断龙穴真假优劣的重要标志。所以登上穴位先看明堂,就知道有穴还是没有穴。

“众山缠抱真龙住,众水聚处是明堂”明堂总要以平缓、明丽、开阔、圆润为最好,忌讳倾斜、闭塞过于空旷。

水口和明堂是寻穴的基本要素,两者都要符合风水的基本原理。所找到的穴才会是佳穴,对后世子孙荫庇大有好处。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明] 冯梦龙原著

  吴越改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说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们两个同为商贾

  (ɡǔ古),得利均分。有时候管夷吾多取一些,叔牙也不说他贪,因为知道他

  家里贫穷。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想办法让他脱身,荐到齐国去做丞相。这样朋

  友,才是真正的相知。这相知有几种样色:恩德相结的,叫做“知己”;腹心相

  照的,叫做“知心”;声气相求的,叫做“知音”,总的叫做“相知”。

  今听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愿意听的,洗耳而听;不想

  听的,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给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交谈。”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y ǐn ɡ影)

  都人氏,也就是今天湖广荆州府地方。那俞伯牙虽然是楚国人,官星却落在晋国,

  官拜上大夫。因为奉晋国君主的命令,到楚国来修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他

  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当时就从陆路到了郢都,

  朝见了楚王,转达了晋主的命令,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是他桑梓故

  乡,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身在两国,各事其主,君命

  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完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他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伯牙离

  楚一十二年,想念故国江山名胜,想尽情观览,打算从水路大宽转回晋国。就假

  奏楚王说:“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舟楫(j í及),以便

  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两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

  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r áo 饶)画桨,锦帐高帆,很是齐整。群臣直送到江

  边码头而别。

  伯牙是个风流才子,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

  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船到汉阳江口。

  当时正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就泊在山

  崖下。不多久,风停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的明月,光亮倍常。

  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想要抚琴一曲,以遣情怀。就命童子在香炉内焚香,童

  子焚上香,捧来琴囊放在案上。伯牙解囊取琴,转轴调弦,弹出一曲。曲犹未终,

  指下“刮喇”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批:当时人相信:弹琴的时候,有人偷

  听,要断琴弦」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停船的所在是什么地方?”船

  头上回答:“因为是偶然遇到风雨,就停泊在山脚下,虽然有些草树,却没人家。”

  伯牙惊讶,心想:“这是荒山了。要是在城郭村庄,或者有聪明好学的人,偷听

  我弹琴,所以琴声忽变,才会弦断。在这荒山下,哪有听琴的人?哦,我知道了,

  想必是仇家差来的刺客;不然,或者是盗贼,想等更深之后,登船劫我财物的。”

  喊叫左右:“给我上岸搜检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苇丛中!”

  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要搭跳板上岸,忽然听见岸上有人答应:“舟中大

  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是个樵夫。因为打柴晚归,遇上狂风骤雨,

  雨具不能遮蔽,只得潜身岩畔。听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说:“山中打

  柴的人,也敢称' 听琴' 二字!这话不知真假,我也不计较了。左右,叫他去吧。”

  那人竟不离去,在崖上高声说:“大人的话错了!难道没听见过' 十室之邑,必

  有忠信' ;'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到' 的话么?大人要是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

  的人,那么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应该有抚琴的客了。”「批:说得合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啰唣,走

  近舱门,回嗔作喜地问:“崖上那位君子,既然是来听琴的,站了多时,可知道

  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那人说:“小子要是不知道,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

  人所弹,是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歌词是:' 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

  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 弹到这一句,就断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

  小子也还记得,下面应该是:' 留得贤名万古扬。' ”

  伯牙听了大喜,说:“先生果然不是俗士,隔崖遥远,难以问答。”命左右:

  “掌跳板,看扶手,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

  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哪知言谈好

  歹?见是个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见我家老爷要叩头,问你什

  么言语,小心答应。官儿大着哩!”

  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说:“列位不须粗鲁,让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

  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拴腰,露出布裤下截。不慌

  不忙,把蓑衣、斗笠、尖担、板斧,都放在舱门外。脱下芒鞋,沥去泥水,重又

  穿上,慢步走进舱来。「批:态度从容,根本不把大官放在眼里!」

  官舱内公座上灯烛辉煌。樵夫长揖不跪,说:“大人施礼了。”

  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界中那有两截的布衣?下来还礼,恐怕失了官体;既

  然请他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说:“贤友免礼吧。”就

  叫童子看坐。童子取了一张小杌儿放在下席。怕牙全无客礼,用嘴向樵夫一努,

  说:“你坐下吧。”以“你我”相称,怠慢可知。那樵夫也不谦让,俨然坐下。

  伯牙见他不告而坐,有些嗔怪的意思,因此既不问他姓名,也不呼手下人看

  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刚才崖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回答:“不敢。”

  伯牙说:“我来问你,既然说是来听琴,必定知道琴的出处。这琴是何人所造?

  抚它有什么好处?”

  正问话间,船头来禀:“风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伯牙吩咐:“且

  慢些!”樵夫说:“承大人下问,小子讲话絮烦,恐怕耽误顺风行船。”伯牙笑

  着说:“只怕你不知琴理。要是讲得有理,就是不做官,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况

  行船快慢!”樵夫说:“既然如此,小子才敢僭谈。这琴嘛,是伏羲氏所造。他

  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上,又有凤凰来仪。凤凰是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悟

  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所以知道梧桐夺造化之精气,是树中的良材,堪做乐

  器,就叫人砍伐。那棵梧桐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

  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击,发声太清,因为它过轻而废弃;取下一段叩击,发

  声太浊,因为它过重而废弃;取中一段叩击,发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

  水中,浸七十二天,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请高手匠人刘子

  奇制成乐器。这是瑶池之乐,所以名叫' 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

  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

  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

  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

  商、角、徵(zhī知)、羽。尧舜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来因

  为周文王被囚在羑(y ǒu 有)里,吊儿子伯邑考,添弦一根,弦音清幽哀怨,

  称为' 文弦'后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又添弦一根,弦音激烈昂扬,称为武弦。

  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 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

  不弹、八绝。什么叫' 六忌' ?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

  忌迅雷,六忌大雪。什么叫' 七不弹' ?闻丧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

  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不弹。什么叫' 八绝' ?总之,

  清奇幽雅,悲壮悠长。这琴抚到尽美尽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这就

  是雅乐的好处。”「批:说得天花乱坠!弹奏古琴的人,有几个是这样讲究的?」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还恐怕是强记的。又想:“就是强记,也亏他了。我

  再试他一试。”这时候已经不像在先“你我”之称了,问:“足下既然知道乐理,

  请问当年孔仲尼在室中鼓琴,颜回从外面进来,听琴中有幽沉的声音,疑有贪杀

  的意思,怪而问孔子。仲尼说:' 我刚才鼓琴,看见猫在捕鼠,希望能抓住,又

  怕它逃掉。所以有贪杀的意思露在丝桐中。”可知圣门音乐有多么微妙。假如下

  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听得出来么?“

  樵夫说:“《毛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大人试抚弄一节,小子

  尽心猜度。要是猜不着,大人不要见罪。”

  伯牙重整断弦,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称赞说:“美哉

  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儿,再次鼓琴,其意在

  于流水。樵夫又称赞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就说着了伯牙的

  心事。「批:从琴音听出内容,应该不是吹牛。」伯牙大惊,推琴而起,和他施

  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藏有美玉,如果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

  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回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伯

  牙拱手说:“是钟子期先生。”子期转问:“大人高姓?荣任何处?”伯牙说:

  “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而来上国。”子期说:“原来是伯牙大人。”伯

  牙推子期在客位坐下,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送茶。茶后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

  牙说:“借酒攀话,休嫌简慢。”子期称:“不敢。”

  童子收起瑶琴,二人入席饮酒。伯牙又问:“听先生口音,是楚人无疑了,

  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说:“荒居离这里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伯牙点

  头说:“好个集贤村。”又问:“以何为业?”子期说:“也就是打柴为生。”

  伯牙微笑说:“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像先生这样抱负,何不求取功名,

  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安身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真为先生所不

  取。”子期说:“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无

  非侍奉父母余年。虽然三公之尊,也不能换我一天的恩养。”伯牙说:“如此大

  孝,更加难得。”

  二人杯酒酬酢,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

  子期说:“虚度二十有七。”伯牙说:“下官年长一旬。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

  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着说:“大人又错了!大人是上国名公,钟徽

  是穷乡贱子,怎敢仰攀,有辱俯就。”伯牙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

  官碌碌风尘,得和高贤结契,实是生平万幸。如果以富贵贫贱为嫌,把俞瑞看作

  什么人了!”

  当即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燃名香,就在船舱中和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

  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又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

  伯牙也不推拒。换了杯筷,子期下席,两人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批:始而傲,继而疑,继而信,继而

  爱,而终于相亲不舍。」

  月淡星稀,谈论正浓,不觉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准备开船。

  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给子期,握着子期的手,叹息说:“贤弟,我和

  你相见太迟,相别太早!”子期听了,不觉泪珠滴进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

  回敬伯牙。二人都有些眷恋不舍。伯牙说:“愚兄余情不尽,想和贤弟同行几天,

  不知可否?”子期说:“小弟不是不想相从。奈何双亲年老,' 父母在,不远游。

  ' ”伯牙说:“既然是二位尊大人在堂,回去告过双亲,到晋阳看愚兄一看,这

  就是' 游必有方' 了。”子期说:“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

  万一禀命双亲,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的罪就更大了。”伯

  牙道:“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吧。”子期道:“仁

  兄明年什么时候到?小弟好伺候尊驾。”伯牙屈指一算,说:“昨夜是中秋节,

  如今天亮,应该是八月十六日了。贤弟,我来奉访,仍旧在仲秋中五六日。如果

  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份,就是爽信,不是君子。”回头叫童子:“吩咐记室把

  钟贤弟所居地名和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簿上。”子期说:“既然如此,小弟

  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

  伯牙说:“贤弟等等。”命童子取黄金两锭,不用封帖,双手捧着说:“贤弟,

  些许薄礼,算是给二位尊大人补养的费用。斯文骨肉,不要嫌轻。”子期不敢谦

  让,随即收下。再拜告别,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把板斧插在腰问,

  掌跳的搭了扶手上崖。伯牙直送到船头,二人洒泪而别。

  俞伯牙点鼓开船,一路江山胜景,无心观赏,心心念念,只想着知音的人。

  船行多日,舍舟登岸。经过的地方,听说是晋国上大夫,不敢轻慢,安排车马相

  送,直到晋阳,回复了晋主。

  光阴迅速,过了秋冬,不觉春去夏来。伯牙怀念子期,没一天忘记。想着中

  秋节近,奏过晋主,给假还乡。晋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装,仍旧打一个大宽转,

  从水路走。下船之后,吩咐水手,凡是湾泊所在,就来通报地名。

  事有偶然,刚刚八月十五夜,水手来禀,离马安山不远了。伯牙依稀还认得

  这里正是去年泊船相会子期的地方。就吩咐水手,水底抛锚,崖边钉橛,把船停

  泊。

  当夜晴明,月光如昼,伯牙步出舱门,站在船头上,仰观星斗,水底天心,

  万顷茫然。想起去年今夜和知音相逢,如今重来,又值良夜。他和我约定在江边

  相候,怎么全无踪影,莫非爽约了?又等了一会儿,心想:“我明白了。江边来

  往船只颇多。我今天所驾的,不是去年的船了。我弟急切间如何认得?去年我原

  为抚琴惊动知音,今夜再取瑶琴抚弄一曲,我弟听见,必来相见。”就命童子取

  琴桌安放船头,焚香设座。伯牙开囊,调弦转轴,刚拨了两下,商弦中有哀怨的

  声音。伯牙立刻停琴不操,说:“呀!商弦哀声凄切,我弟必定丁忧①在家。去

  年曾说父母年高,看起来不是父丧,必是母亡。「批:这就太玄妙了!非凡人所

  能理解。」他为人至孝,事有轻重,宁可失信于我,不肯失礼于亲,所以不来。

  明天还是我亲上崖探望吧。”叫童子收拾琴桌,下舱就寝。

  伯牙一夜不睡,真个是巴明不明,盼晓不晓。看看月移帘影,日出山头,伯

  牙起来梳洗整衣,命童子背着瑶琴相随,又取黄金十镒②带去:“如果我弟居丧,

  可以作为赠礼。”踏着跳板登岸,,走了十几里小路,出一谷口,伯牙站住。童

  子问:“老爷为什么不走了?”伯牙说:“山分南北,路列东西。从山谷出来,

  两头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哪一条路通集贤村?等个识路人问明了再走。”

  伯牙就坐在山石上少歇,童儿退立后面。不多时,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

  垂玉线,发挽银丝,箬冠野服,右手举藤杖,左手携竹篮,徐步而来。伯牙起身

  整衣,向前施礼。那老者不慌不忙,把竹篮轻轻放下,双手举藤杖还礼,问:

  “先生有何见教?”伯牙问:“请问老丈,这两头路,那一条通往集贤村去的?”

  老者说:“那两头路,通向两个集贤村。左手是上集贤村,右手是下集贤村,通

  衢三十里官道。先生从谷里出来,正在路中段,东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五里。

  不知先生要去哪一个集贤村?”

  伯牙默默无言,暗想:“我弟是个聪明人,怎么说话这样糊涂!相会那一天,

  你知道这里有两个集贤村,或上或下,就应该说个明白嘛。”伯牙正在沉吟,那

  老者说:“先生犹疑不决,一定是那说路的不曾分上下,总说了个集贤村,叫先

  生没处抓寻了。”伯牙说:“正是。”老者说:“两个集贤村中,共有一二十家

  庄户,大都是隐遁避世之辈。老夫在这山里住了几十年了,正是' 土居二十载,

  无有不亲人'这些庄户,不是舍亲,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贤村必是访友,先生只

  要说出所访的朋友姓甚名谁,老夫就知道他住处了。”伯牙说:“学生要到钟家

  庄去。”老者听了“钟家庄”二字,一双昏花的老眼内,扑簌簌掉下泪来,说:

  “先生别家还可以去,要说去钟家庄,不必去了。”伯牙惊问:“这是为什么?”

  老者说:“先生到钟家庄,要访何人?”伯牙说:“要访子期。”老者听了,放

  声大哭,说:“子期钟徽,是我儿子。去年八月十五出去采樵,归来晚了,遇见

  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谈论之间,意气相投。临行赠黄金两锭。我儿买书攻读,

  老拙无才,不曾禁止。白天采樵负重,夜里苦读辛勤,心力耗费,染成重病,数

  月之前,已经亡故了。”

  伯牙听见,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跌倒在山崖上,昏倒了。钟公

  用手搀扶,回顾小童问:“这位先生是谁?”小童附耳低声说:“就是俞伯牙老

  爷。”钟公说:“原来是我儿好友。”伯牙苏醒后,坐在地下,口吐痰涎,双手

  捶胸,恸哭不已,说:“贤弟呀,我昨夜泊舟崖下,还说你爽信,哪知你已经到

  了九泉之下!你真是有才无寿了!”

  钟公拭泪相劝。伯牙忍哭起来,和钟公施礼,不敢呼老丈,称为老伯,以见

  通家兄弟的意思。伯牙说:“老伯,令郎是停柩在家,还是厝在郊外了?”钟公

  说:“一言难尽!亡儿临终,老夫和拙荆坐在他卧榻前。亡儿死前嘱咐:' 生死

  有命,福寿由天。儿生前不能尽人子服侍双亲,死后但愿葬在马安山江边。孩儿

  和晋大夫俞伯牙有约,要践前约呀。' 老夫不负亡儿临终遗言,刚才先生来的小

  路旁边,一丘新土,就是我儿钟徽的坟墓。今天正是我儿百日忌日,老夫提一陌

  纸钱,去坟前烧化,没想到和先生相遇!”伯牙说:“既然如此,奉陪老伯就在

  坟前一拜。”

  就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篮,钟公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又进谷口。

  果然看见路左一丘新土。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为人聪明,死后为神灵应。

  请受愚兄一拜,从此永别了!”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的黎

  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听说朝中大臣来祭钟子期,回绕坟前,争着

  观看。

  伯牙不曾备得祭礼,就命童子把瑶琴取出来,放在石祭台上,盘膝坐在坟前,

  挥泪两行,抚琴一曲。那些看的人,听见琴韵铿锵,鼓掌大笑。伯牙问:“老伯,

  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伤不已,众人为什么反而大笑?”钟公说:“山野乡

  人,不知音律。听见琴声,都以为是取乐,所以长笑。”伯牙说:“原来如此。

  老伯可知所奏的是什么曲子?”钟公说:“老夫幼年也曾习琴。如今年迈,五官

  半废,听不清楚了。”伯牙说:“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弹的一曲短歌,用来吊令

  郎的,现在口诵一遍,请老伯听。”钟公说:“老夫愿闻。”伯牙诵云: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

  君死!“

  伯牙从衣襟中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石祭台上用力一摔,摔

  得粉碎。钟公大惊,问:“先生为什么要摔碎这琴?”伯牙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钟公说:“原来如此,可怜!可怜!”伯牙问:“老伯高居,究竟是在上集

  贤村,还是下集贤村?”钟公说:“荒居在上集贤村,第八家就是。先生又问他

  干什么?”伯牙说:“下官心中伤感,不敢随老伯登堂了。随身带有黄金二镒,

  一半代令郎奉养二老,一半买几亩祭田,作为令郎春秋扫墓的费用。待下官回本

  朝后,上表告归林下。那时候再到上集贤村,迎接老伯和老伯母,同到寒家,以

  尽天年。我就是子期,子期就是我。老伯不要以下官是外人而相嫌。”说罢,命

  小僮取出黄金,亲手递给钟公,伏地哭拜。钟公答拜,盘桓半晌而别。

  这回书,题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后人有诗赞云: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简评」俞伯牙是个传说人物,相传生在春秋时代,以善于弹琴而闻名。

  《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乐府解题》中说:伯

  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来随成连先生到东海蓬莱山,听海水澎湃、群

  鸟悲鸣的声音,有所感触,从此琴艺大进。传说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

  就是他的作品。

  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

  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

  流水,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以后故事逐渐充实完善,但是把文章写

  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当首推冯梦龙的这一篇。

  音乐是一种“语言”,今天已经没有人反对。音乐可以表达喜悦和悲伤,这

  也是人的共识。造诣高的人,能听懂乐曲中所表达的意思,这都不稀奇。我曾经

  给一个根本不懂音乐的人放《威廉·退尔序曲》,那人听了说:“像是千军呐喊,

  万马奔腾。”可见音乐语言本身并不难懂。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甲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让乙去理解。音乐语言

  应该也一样。是由甲弹奏,乙理解。能否传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是甲的水平;

  能理解多少,那是乙的水平。这是唯物主义的。文中伯牙刚刚弹琴,竟能听出自

  己所弹奏的乐曲“商弦中有哀怨的声音”。伯牙因此立刻停琴不操,说:“呀!

  商弦哀声凄切,我弟必定丁忧在家。去年曾说父母年高,看起来不是父丧,必是

  母亡。”这就实在有些“玄而又玄”,只能说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了。“弹琴

  时有人偷听,琴弦必断”,也是如此。如果真有此事,音乐学院的古琴课就没法

  儿上了。

  冯梦龙的“三言”,大都是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和说唱进行编辑、改写而成,

  但是这一篇,应该是冯梦龙的创作。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本身非常简单,冯

  梦龙能够根据十分简单的素材,写出这样一篇动人的故事来,不但充实了时间、

  地点、人物、背景,更难能可贵的是把交朋友的义气和“人生难得一知音”这个

  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不是冯梦龙这样的大手笔,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的生活之中,其实对于自己的八字有着很多的讲究的,尤其是自己未来的命运发生的整个过程,自己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呢?在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了解到自己的生辰八字了,因为生辰八字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都会对之后产生影响的。

生辰八字有什么含义

生辰八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生辰八字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汉族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汉族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1]。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这是很有意义的。

八字推算口诀

枕上灰尘羊刃重,床畔无人伤官害;刑夫克子观内外,子墓夫绝暗冲胎;

兄弟手足察星宿,二十八位象中来;燕子衔泥应时节,深浅节气要细裁;

父死之地乾卦虚,母丧之年坤卦坏;兄长不寿震必损,棠棣不合艮兑侵;

曲脚休囚人瘫痪,悬针旺气创疤深;兵戈太重性情燥,金木交战品不仁;

合化财爻妻离散,不然夜月去偷奸;金水*靡无歇止,火土矫情定贪欢;

正官暗藏夫无用,休囚死绝空好看;偏官太重人驼背,印枭重重夜不眠;

柱多夜晚观星斗,命全白昼阴晴辩;时雨时晴不定性,寡阴寡晴又孤寒;

临风路降申寅巳,水边玉蚌明珠烂;乘风乘雨要真龙,不逢龙化显赫难;

虚邀分别属相累,虎怕深涧蛇却安;明辨阴阳通至理,识得真机是神仙。

八字如何进行推算

生辰八字,一直以来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参见第1个图年上起月表。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如果日干为甲或己,当日子时的干支为甲子;如果日干为乙或庚,当日子时的干支为丙子;如果日干为丙或辛,当日子时的干支为戊子;如果日干为丁或壬,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庚子;如果日干为戊或癸,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壬子,都是要了解的。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我们国家一共有着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这样的节气都是我国的文化传承。下面一起来看看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及相关内容。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五言诗

渔者新编

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

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

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

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

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农谚

另外关于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雷打秋,冬半收

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寒露麦,霜降豆;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02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2

二十四节气详细解释

起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积累以及智慧的结晶。我国的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则是根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容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合称为“二十四节气”。也有人为其创作了记忆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发展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民间重要节日。其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属同一系统,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有些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的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

影响

从历史上看,二十四节气早就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人民依然在传承、弘扬着二十四节气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口诀3

节气歌的详细介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们指的就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及、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把一年的天数分成 24 等分,用来表示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这样,差不多每15天就有一个节气,每个月就有两个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传统食物

立春吃春卷:“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过去立春的早上人们都要吃一根春卷。

雨水吃龙须饼:雨水节气中的最后几天就是民间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吃龙须饼怀念大旱中因悯农降雨而被罚压在山下的天龙。

惊蛰吃驴打滚: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青龙节里,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

二十四节气志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不仅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博物、幼学算术、饮馔养生等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的代际传承,同时也是信仰礼仪、诗词歌赋、说唱戏文、时令谚语、民间美术、棋艺书画等文化表达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代中国人文化创造的灵感源泉。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从人与自然的合契参同,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也塑造了天道均平、兼容并蓄、以和为贵的生活理想。

“青蛇竹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出自明代 许仲琳小说《封神演义》。意思就是:天下最毒之人莫过于妇人。女子发起狠来比毒蛇、黄蜂都要厉害。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 ,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

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扩展资料:

“青蛇竹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故事:

马氏说:“妾身原是朝歌女子,那里去离乡背井?子牙从实些写一纸休书与我,各自投生,我决不去。”姜子牙说:“娘子随我去好。异日身荣,无边富贵。”

马氏说:“我的命只合如此,也受不起大福分!你自去做一品显官,我在比受些穷苦。你再娶一房有福的夫人罢!”子牙说:“你不要后悔。”子牙点头叹说:“你小看了我,既嫁与我为妻,怎不随我去?必定要你同行。”

马氏大怒:“姜子牙你好就与你好开交;如要不肯,我与父兄说知,同你进朝歌见天子,也讲一个明白。”夫妻二人正在此斗口,有宋异人同妻孙氏来劝子牙说:“贤弟!当时这件事是我作伐的,弟妇既不同你去,就写下一字与她。

贤弟乃奇男子,岂无佳配,何必苦苦留恋他?常言道:‘心去意难留。’勉强终非是好结果。”子牙说:“长兄嫂在上,马氏随我一场,不曾受用一些,我心不忍离她,她倒有离我之心;长兄吩咐,我就写休书与她。”

子牙写了休书,拿在手中道:“娘子!书在我手中,夫妻还是团圆的好。你接了比书,再不能完聚了。”马氏伸手接书,全无半毫顾恋之心。子牙叹说:“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最毒妇人心?“

马氏收拾回家,改节去了不题。

-封神演义

-最毒妇人心

[参赛作品]

张成昱点评:

工谨有致,语义舒畅。用词俗易,诗意浅陋,结句未入境。

02  珠江潮平

七律星辰咏(新韵)

伴月穿空夜启明,千年万里亮晶晶。

鹊桥古往银河会,华夏今来北斗升。

飞雨旧搜出绮梦,破云新觅入芳名。

却惜步晚寻常眺,只见迷蒙不见形。

长安旧人评

1今日作业,如从后往前读,至此诗方觉初见大海。如从前往后读,便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

2颔联可乘“上乘之笔”。

3颈联不仅辞工,且富有哲思,难得之佳联。

4尾联收的好,但词句可稍作斟酌。

5总体来说此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功夫、境界皆值得我等咀嚼。

04  千古

七律/观星辰有感

竹溪复转昊穹分, 叶锁流晶一朵云

箭刺天峰明灭处, 棋彰大道寇王军

恒沙万亿福缘满 ,星火三秋铁障焚

字字思量多妙语  ,时时自省少争纷

05  姜子牙

七律/我与星辰说情话

道是无情却有情,疑闻北斗唤芳名。

当年怅望追星落,昨夜相思对月明。

闪烁天边愁寂寂,横斜梦里泪盈盈。

诗题易惹春心动,爱网难逃缚燕莺。

06  钟天赐

七律·星辰

牛郎织女叹蹉跎,北极恒心引路多。

太白东方呼旭日,哈雷天际划银河。

月圆月缺星常在,人聚人分我奈何。

易逝年华谁挽住?且行且惜且当歌。

07  水云间

七律_望星

登楼远望夜阑干,星汉茫茫一水宽。

紫气荧光堪入意,牛郎织女总成叹。

众生常羡神仙好,俗子岂知宫阙寒。

回首窗前眉黛处,清眸笑对两相看。

08  高点散人

七律仰观星斗忆豪情(新韵)

夜品沁园春雪韵,仰观星斗忆豪情。

南天播火惩邪恶,北地扬鞭揍霸凌。

力倒三山埋旧世,思开一路展新屏。

风流直上重霄九,大爱滔滔涌洞庭。

09  海棠小生

七律 问星辰 (新韵)

独爱晴宵万点睛,南楼百尺对遥瞳。

谋欢曾梦瑶池美,失落尤惜北斗明。

古有千行堪赠月,今无一字可酬星。

遗身高迥经年寂,永夜同谁耀启征?

10  汐水

七律•星辰

乌盘棋布纤云伴,点点莹华缀九州。

三两珠光飞玉露,万千蝶影入冰眸。

纳兰传恨到河汉,李白吟怀在寺楼。

诗客常邀明月饮,何时共把众星留。

11  君诺

七律•织女恨生帝王家

迢迢银汉锁芳尘,又见惊鸿落孟津。

天上星移宫阙冷,人间物换院庭春。

依缘下界人情义,饮恨初生帝女身。

白首牛郎安健否?曾承诺在五千旬。

12  夏朝辉

七律望星辰

咫尺星辰千万里,来生何处寸心知。

贫身怀远西洲近,寒舍春深草木衰。

长许人间头共白,难酬此夜梦相痴。

可怜天上床前月,少见盈圆总是亏。

13  烛光

七律,夜观星月有感(新韵)

昨时仍是旧时辰,今日绝非往日春。

流水无情情未了,落花有意意相寻。

寒云散尽留年老,冬雪飞来又岁新。

造物应知天地久,人生杯酒话仇恩。

14  郡主

七律星辰

浩瀚苍穹数粒晶,喑音悄照历宵更。

风华纵逊朝阳艳,隽美犹堪夜月莹。

有顾情凝光浊暗,无怜体陨烛清明。

千年万载丹心鉴,春夏秋冬一永行。

15  亚涓

七律·星辰

盈盈秋夜观霄汉,北斗阑珊南斗斜。

织女银河铺锦绣,嫦娥宫里舞青纱。

何须杯酒邀明月,但得清欢到我家。

又赏街旁笙乐起,人间天上尽飞花。

注:“北斗阑珊南斗斜”,引用唐·刘方平巜月夜》“北斗阑干南斗斜”

这小日子 评

首联的对比有词有句,北斗朗星,却奈何倦眼迷离,客乡的疲惫表达淋漓尽致。水接月,愁对星,一片对满天,这愁也是铺天盖地。浓云解意,但骤雨却不理,道字很好,双重含义,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道路。尾联也很精彩,为何风波只欺客子?因为客子动了乡情。

唯一颈联的物境转得过于突兀,星明月朗却忽然浓云骤雨,当然也可能作者另有意图,我再读读看。

17  大漠征鸿

七律·星辰求真

五千年岁岂凡人?北斗参天为识真。

墨子腾云上霄汉,嫦娥御火渡河津。

常吟词赋风和月,偶问诗书鬼与神。

且向苍穹求一搏,飞龙归宿是星辰。

18  烟锁虹桥

七律·星辰之梵高

圣雷米镇夜如花,罗纳河边北斗斜。

天外魂游摩冷月,麦田独立送群鸦。

人言割耳精神病,我道冰心梦想家。

试问满天星浩海,可知君意一些些。

19  汉语飘香

七律      星  辰

仰望天空夜渐长,牛郎织女戏谁藏。

千年神物争星座,万里征人入梦乡。

北斗含情铺玉路,启明无语送金光。

红尘滚滚期霄汉,偶像何时正气扬!

20  天天

七律•星辰

每当夜晚熠阑珊,犹想苍穹宇宙观。

古有地心唯鬼说,今飞天体镇仙寒。

春秋冬夏歌金岁,日月星辰若土丸。

北斗导航经纬准,南山度我夕阳漫。

[参展作品]

七律·星辰感怀(新韵)

文/刀客特唬

少小情怀卧数星,许多夏夜许多风。

红尘事业盈中岁,白眼江湖挑暗灯。

北斗清晰犹未落,春心黯淡已难凭。

深深宇宙求知己,溯尽光年误半生。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