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
玄学出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兴盛于魏晋时期,主要因为两晋时期,司马家族代表士族阶级的利益,而广大寒门知识分子空有一腔抱负却报国无门,于是他们寄情于山水,开始访道修仙,炼丹修炼,追求长生不老。
玄学主要继承了道家、神仙家、方士家、巫家、阴阳家、修炼家、易学等思想,主要包括山(修道、修仙、炼丹、术法)、医(中医)、命(算命)、相(看相、阴宅、阳宅、堪舆、风水等)、卜(占卜),称为玄学五术。
要想研究古代人们除了长生不老药还追求过哪些玄学的东西,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玄学。玄学研究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可以看作是道家的一个分支。玄学讲的是道家的东西,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所以玄学呢研究的是天人关系。通俗一点讲玄学包含哪些内容呢?其实简单点说像我们听说过的周易、占卜、风水、看相算卦都算是玄学。按照正统一些解释的五分法,中国古代玄学五术分为:山,医,相,命,卜,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玄学五术。
首先讲一下“山”,“山”是最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山”是通过进食药酒强筋健体,增强体魄,然后通过静坐控制自身的精、气、神,同时学习老庄思想修养心性,并且练习拳法强身健体,最后再通过练习一些符咒驱邪,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超脱。
然后是“医”,我们都知道道家讲究阴阳五行,至于为什么不是七行八行这个也都无从考证,包括现在我们中医都在讲究调节人的体内阴阳,所以“医”首先是用一些药方来调节人的五行,然后用中医针灸的方式来调理经络,最后类似于西医的催眠术,所谓的灵疗,来对人进行精神催眠和治疗。
接下来就是“相”,“相”就是仔细观望的意识,包括观察人的面相来断定一个人会遇到什么事情,观看宅院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风水,看宅院的凶吉。还包括给人看墓地,也就是阴宅。
再有就是“命”, “命”就是通过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和五行,来推断一个人的命理,俗话说就是给人算命,玄学相信人从生下来他的命运就注定了。
最后来说一下“卜”,“卜”是根据周易来推断,是一种经验学,也通过一个人的面相来推断,一个人的命运与凶吉,类似于“相”,它还可以推断一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以后会遇到什么事,通过一个人的天格来分析它的命理。
总而言之玄学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我们不能证实它的真伪与可靠性,当今社会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会被好运气眷顾的。
文/李根勇
李高远道长,与我既是本家,又是良友。他道学深厚,擅长针灸,为人解除病痛,名噪业界,享誉一方。
济宁机场合影。左为李高远道长,右为作者
李高远曰:自古以来,道家多术,山、医、命、相,卜为道家五术,历代修道之人皆通五术,修道之人以术载道,道以术显,以道统术,以术弘道。“五术”是道家修道的根本。修道者认为五术可以通天达地,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
《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
山、医、相、命、卜同宗同源,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说理工具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是中国道家和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东方科学部分。
然今玄学五术多有不习者,或不遇名师,或无暇修习,为了使神秘的道家西派风水能服务于当今社会,广度有缘,流布妙法,邀请道家西派风水传人董道长任教,普渡有缘,指明法径,入希夷门,同证无上大道。
本文2023-08-04 23:28: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