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奇方类编》卷上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眼药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眼药膏 眼药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ǎn yào gāo
2 《奇方类编》卷上 21 方名眼药膏
22 组成苏仁4两(去壳取仁,以纸夹压去油净,入眼不疼为度,只存5钱,配后药),熊胆5分,珍珠3分(豆腐内煮过,研极细,无声为度),乳香(去油)3分,没药(去油)3分,南硼砂5分,麝5厘,冰片1钱。
23 主治目中翳障。
24 眼药膏的用法用量点眼。
2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用蒸熟蜜8钱和匀,研在一处收贮。
古籍中的眼药膏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十二妇人四症]血风疮,清油一钟,将前药加头发入油内熬成膏,用伞纸刺眼先贴皮肉上,又将药膏贴之,甚效。《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普济方》:[卷八十四眼目门]斑豆疮入眼头内。令甲子日。六十日后。用铫子内纸铺。面。少黄药膏治麸豆疮入眼。黄药子木香(各一两)大黄(三两生用
《医心方》:[卷第五]治目赤烂方第二十五(十五枚,去皮)十物,咀,渍著苦酒中一宿,明旦内药膏中,微火上煎之,三上三下之。留定之冷乃上也痛向《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石之石时先用猪蹄汤洗去痈疮上脓血至净以故帛挹干以鹅翎蘸药膏涂敷四围凡有赤处尽涂之但留中心一孔如钱大以出脓血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痘疔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十七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 3 《玉案》卷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 4 《准绳·疡医》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5 《奇效良方》卷三十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神秘方 1 拼音
shén mì fāng
2 《千金》卷十七 21 方名神秘方
22 组成橘皮5两,生姜5两,紫苏5两,人参5两,五味子(1作桔梗)5两。
23 主治气上不得卧。
2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3 《玉案》卷三 31 方名
神秘方
32 组成千年矮(即平地木)不拘多少。
33 主治诸骨鲠。
3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上捣碎,酒煎,尽醉,服之即愈。
4 《准绳·疡医》卷二 41 方名神秘方
42 组成地黄汁1升,松脂2两,熏陆香1两,羊肾脂如鸡子大,牛酥如鸡子大。
43 功效生肉去脓。
44 主治一切疮已溃者。
45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贴疮,每日换12次。
46 制备方法先以地黄汁煎松脂及香令消,即纳羊脂、酥,更用蜡半鸡子大,一同相和,以慢火煎令水尽,膏成去滓,涂帛。
5 《奇效良方》卷三十二 51 方名神秘方
52 组成猪爪甲2枚(烧灰,研细),麝香当门子1枚。
53 主治喘。
54 神秘方的用法用量用腊茶清调下。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神秘方 《外台秘要》:[卷第十]上气及气逆急牵绳不得卧方八首生菜。(并出第十八卷中)《千金》疗上气不得卧,神秘方。橘皮生姜紫苏人参五味子(各三两)上五味,切,
《医心方》:[卷第十三]治传尸病方第十三赤黑汁,至又云∶传尸、骨蒸、伏练、KT相染灭门神秘方∶柴胡(三两)桑根白皮(五两)甘草(二两,炙)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三]治一切痈疽发背疮肿溃后排脓膏药诸方后,日夜疼痛不可忍,脓不能出,宜用止痛排脓生肌神秘方。生地黄汁(五合)防风(三分去芦头)羊肾脂(二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二诸疮肿门]诸疮川芎桔梗苦参(各三两)草乌(炮二两)发风等物。神秘方(一名地黄膏出肘后方)疗一切疮已溃者。及炙贴之
《专治麻痧初编》:[卷三缪氏《广笔记幼科》]痧疹续论随着三伏天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哮喘、慢支患者走进医院接受贴药治疗。三伏天还未到,年近古稀的何老伯就开始到医院进行贴药了。近年来,何老伯每年都到医院贴药,但今年他觉得与以往有一点不同,就是明明在背部贴药,却在脚上起了个水泡。于是,他便去请教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炳权主任医师介绍,这是“经络感传”现象。像何老伯一样,有部分人会出现“经络感传”现象,他们在进行贴药后,尽管药物贴在他们背部的穴位上,但药物及其产生的热作用于所贴的穴位,并随经络传送,该经络上的穴位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如部分病人在肺俞等穴位贴药,热沿足太阳膀胱经达到昆仑穴,在踝关节附近出现水泡。这就是产生了“经络感传”的表现,说明这些人对经络感传比较敏感,往往他们的疗效会更明显。
天灸疗法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种,属现代的“穴位敷贴”,是应用中药贴于穴位上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天灸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三伏天,在人体穴位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可以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恢复正常。像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和一些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等以及过敏性鼻炎、感冒等由体虚、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一般寒冬季节发作较频繁,症状明显,这时,常以治标缓解症状为主,不便从本质进行治疗。但到了夏天,这类疾病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正是根治的好时机。通过一些特殊的治疗来补益人体元气,增强抗病能力,以预防冬季来临时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慢支和哮喘均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临床上同时患有慢支和哮喘也不少见。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伴有喘息,每年发作累计3个月,并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者,发病达3%~5%,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于50岁以下的3~8倍。支气管哮喘,临床上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气急、咳嗽、咯泡沫痰为主要症状,发病地区不同,发病率有异,约为03%~92%。中医认为这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为贮痰之器”,即是说肺气虚弱,痰贮藏于肺内,咳和喘与痰停聚于肺有关。“脾为生痰之源”,脾是运化人体水湿,脾气虚弱即运化失常,水湿停滞于体内而生痰。肾阳虚的人,则水液代谢失常,留于体内,积聚生痰,痰停留于肺则喘咳。肾气虚则不纳气,呼出气多,吸入带有氧气的空气少,上气不接下气则喘。内脏的虚弱,功能低下,这是致病的关键内在条件,这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三伏时进行天灸,是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五脏六腑俞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以提高抗病能力。
广东省中医院通过对大量古籍的整理研究,运用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和时间治疗学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疗效显著的天灸疗法,1983年开始开展了“三伏”天灸治疗疾病。这种传统保健法受到认同主要是由于其疗效,每年有3万多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患者、虚寒性胃痛病人进行三伏天贴药治疗,经过近20年对50万病人的追踪观察,有效率达80%以上。2004年“三伏天”有逾5万人进行了贴药。
因天灸疗法的临床诊疗技术成熟度较高,疗效确切,广东省中医院的天灸疗法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适宜疗法)”,拟对其作进一步的系统整理和进行科学严谨的临床评价、技术规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
今年的初伏为7月15日、中伏7月25日、中伏加强8月4日、末伏8月14日、末伏加强8月25日,共5次为一个完整贴药疗程。
目录 1 拼音 2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黄连煎 31 黄连煎的别名 32 处方 33 功能主治 3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黄连煎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惠》卷八十九:黄连煎 71 黄连煎的别名 72 处方 73 制法 74 功能主治 75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76 摘录 8 《金鉴》卷四十七:黄连煎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84 摘录 9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一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鸡峰》卷十九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黄连煎 1 拼音
huáng lián jiān
2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21 处方
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研),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黄柏半两(锉),腻粉2钱,青盐半两,龙脑1钱(细研)。
22 制法上除龙脑外,并为细散,入生绢袋盛,用雪水2大盏,浸药14日,取出袋子,将药汁灌于竹筒子内,密封,坐在汤中,以慢火煮一复时,掘地坑子深3尺,埋1宿取出,入龙脑搅令匀,以瓷瓶盛。
23 功能主治热毒眼赤生翳。
2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
要点时,即旋取点之。
25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3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黄连煎31 黄连煎的别名
黄连汤
32 处方黄连半两,大枣1枚(切)。
33 功能主治除热。主眼赤痛。
3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黄连汤《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
35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
4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41 处方
黄连1分(捣罗为末,研),白矾灰1分,腻粉1钱,井盐半两(研),硼砂1钱(研),胡黄连半两(捣罗为末,研),白龙脑1分(细研)。
42 制法上药以淡浆水1大盏,古字钱20文,纳瓷瓶中,封闭,悬于净舍内,经27日,绵滤去滓,入龙脑在药中。
43 功能主治肝脏壅热,目中生赤脉,冲贯黑睛,赤痛不止。
4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每日35度,以铜箸取少许点之。
45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5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51 处方
黄连2两(去须),蕤仁2两(去赤皮,研),硼砂1分。
52 制法先取黄连,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53 功能主治眼远年风赤。
5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55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6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黄连煎61 处方
黄连。
62 制法净洗,阴干,细研为末,水澄取细者,于汤瓶头煎干,冷。
63 功能主治赤眼。
6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用点眼。
65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吴氏集验方》
7 《圣惠》卷八十九:黄连煎71 黄连煎的别名
黄连膏
72 处方黄连1两(去须),芦荟1分,龙脑1分(别研)。
73 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捣罗为末,以新绵裹,用水1大盏,于银器中以重汤内煮,候药汁3分减2,即去药绵,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
74 功能主治小儿眼胎风赤烂,不以年月发歇频频,视物泪出,涩痛不可忍。
75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黄连膏(《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76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8 《金鉴》卷四十七:黄连煎81 处方
黄连。
82 功能主治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在内啼哭。
83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上1味煎汤,调空房中鼠穴内土服。
84 摘录《金鉴》卷四十七
9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91 方名
黄连煎
92 组成好黄连2两。
93 主治小儿冷热痢,经时不止,休羸不堪,治愈而又发。
9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以水7升,蜜8合,煎取1升3合,绞去滓,每服百日儿半合,200日,1岁1合。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 101 方名黄连煎
102 组成黄连(去须,捣末)半分,大枣3枚(擘破),灯心(擘碎)1握。
103 主治目赤痛。
10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每用铜箸点少许目眦头,1日35次,临卧再点。
105 制备方法上以水1盏半,银石器内煎至5分,以新绵滤去滓,细瓷盒中。
11 《圣济总录》卷—一一 111 方名黄连煎
112 组成黄连(去须)1两,曾青(研如粉)1两,地骨白皮1两,颗盐1分,古钱10文,蜜1升。
113 主治积年风眼,胎赤眼,障膜侵黑睛不见物。
11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1日35度。
115 制备方法上捣碎,以蜜渍,安新瓷瓶中,以重汤煮1复时后取出,以绵滤去滓,纳于瓶子中,着地上露2宿后。
12 《鸡峰》卷十九 121 方名黄连煎
122 组成黄连末(以新瓜蒌根汁和作饼子,焙干)。
123 主治酒毒、水毒、渴不止。
124 黄连煎的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6 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黄连丸”。
古籍中的黄连煎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黄连,立止。(李楼《奇方》)口舌生疮∶《肘后》∶用黄连煎酒,时含呷之。赴筵散∶用黄连、干姜等分,为末掺
《妇科心法要诀》:[卷三胎前诸证门]子啼腹内钟鸣证治黄连煎腹中钟鸣与儿哭,子啼之证出偶然。空房鼠穴土能治,黄连煎汤亦可捐。注孕妇腹内有钟声,或婴儿
《医宗金鉴》:[卷四胎前诸证门]子啼腹内钟鸣证治黄连煎29腹内钟鸣与儿哭,子啼之证出偶然,空房鼠穴土能治,黄连煎汤亦可捐注孕妇腹内有钟声,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眼目去虫。)五味子(同蔓荆子煎,洗烂弦。)艾叶(同黄连煎水,洗赤目。)附子(暴赤肿痛,纳粟许入目。)高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二]治眼赤诸方眼药膏简介
本文2023-10-21 00:56: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