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疫病作用有哪些? 越详细越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中医治疗疫病作用有哪些? 越详细越好,第1张

  中医治疗疫病理论有以下几点:

  1、扶正防疫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增强人体正气,就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从而使邪气不能侵犯人体,或即使感受了邪气也不会发病或发病其病情也很轻微,易于治愈康复,所以培固正气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环节。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是说注意保护体内阴精对于预防伏气温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防疫

  早在《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就有用小金丹以预防疫病的记载。晋•葛洪指出:“家人视病者,可先服取利,则不相染易也。”葛洪用柏枝散预防疫病流行,并强调常服熬豉、新米、酒渍,以断温病,令不相染。《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列有不少辟温方药,如《备急千金要方》言:“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以防温病(传染性疾病)发生。元代滑寿主张在麻疹流行期间以消毒保婴丹、代天宣化丸预防麻疹的发病。《本草纲目》记载了服脐带粉预防疫疹,服紫草根预防麻疹。

  3.接种防疫 预防传染的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接种免疫,这也是增强人体正气的一种方法。

  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用疯狗的脑子敷在被疯狗咬伤的局部创口上,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至明代以前,我国发明了种痘法以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人工免疫的先河,并创立了医学史上的第一种人工免疫疗法—“人痘接种术”。它比英国柏克立的乡村医生琴纳发明的种牛痘预防天花至少要早500年。

  4.重视环境、个人及饮食卫生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早就注意到环境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有使用唾壶的习惯。应邵《汉官仪》载:“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早在唐代《千金要方》中也载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要求人们不要随地吐痰。清•尤乘《寿世青编》说:“凡人卧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人卧室宇,当令洁净,洁净则受灵气,不洁则受故气。故气之乱人室宇者,所为不成,所依不立。即一身亦尔,当常沐浴洁净。”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这些记载均说明搞好环境卫生与预防保健的关系极为密切。

  5.消毒隔离 古代医家基于对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认识,在《内经》提出的“避其毒气”预防原则的指导下,采取了各种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如汉代即对传染病患者采取集中隔离治疗,设置“病庵”,类似于现代传染病医院。晋朝规定:朝臣家有“时疫”(传染病)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说明不仅要将病人隔离,还要对已与病人有所接触而尚未发病者隔离。此外,隋代还曾设有“厉人坊”,其用来隔离麻风病人。

  6.驱杀蚊蝇虫害 古人已认识到一些昆虫、小动物可传播疾病,因此极为重视驱杀蚊蝇虫害以预防传染病流行。在周代就设有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专事药物驱杀虫害。敦煌石窟中有一幅殷人熏火防疫图,形象地描绘了殷商时代即以火燎、烟熏杀虫、防疫的生动情景。在防蚊方面,我国在后汉时期就较普遍地使用蚊帐辟蚊。针对如何灭鼠以防病,《山海经》里载有用白矾毒鼠的方法;《本草纲目》载有以砒霜“和饭毒鼠”。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防止瘟疫的发生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六、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优势

  中医在防治传染病的实践中,深入发掘,系统继承,全面运用中医药理论和防治方法,在防治传染病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治疗传染性疾病亦不例外。这一方法决定了中医治疗可以在疾病的早期介入。在用现代医疗技术未查清病原体的情况下,中医可根据一组由症状组成的证候群,审证求因、据因处方。如禽流感初起表现为头痛、鼻塞、咳嗽、恶寒发热,发生冬春季节,治疗即可根据风温证,邪在肺卫论治,用辛凉宣肺法;如表现为发热、咳嗽、舌质红,即可根据风温邪热壅肺论治,用清热宣肺法。只要有病症出现,就可以通过审证求因,针对病因对传染病进行早期干预,这对减弱病原体的毒力,减轻毒素对人体器官的损伤以及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有重要作用。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为纲领的温病学说对传染病的辨证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如五十年代中期,中医按照“暑温”辨证成功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制定了“清热、解毒、养阴”三种治疗原则,所用方药以白虎汤为主,主要药物有石膏、全蝎、蜈蚣、犀角、羚羊角等,被称作“石家庄经验”在全国推广。继后,各正规医院接纳中医应诊,确诊的乙脑病人应用中药后,病死率控制在30%以下,此为当时医学界一件大事。1956年北京地区再次暴发乙脑,蒲辅周等著名医家提出“暑湿并重”的观点,以辨证论治为出发点,不拘一法一方一药,强调天人相应,重用芳香化浊法,数法结合辨病、辨证施治,先后用白虎汤、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乙脑,取得肯定疗效。

  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中医药积极参与治疗,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根据病情分期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中医在把握SARS整体病机规律上,针对各期不同的病机特点而分期辨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早期治疗重在宣透清化,中期治疗重在清化湿热、宣畅气机,极期治疗重在祛邪的同时重视扶正,恢复期要扶正透邪,并兼以化湿、活血。另外,针对湿邪病机特点,加强健脾化湿、宣畅气机,防止过用寒凉;针对正虚的病机特点,及时使用扶正药以扶正达邪;针对血瘀病机,及时使用活血化瘀药以活血通脉。② 在整体分期辨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特点、兼夹证不同进行加减,以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实践证明,在治疗SARS过程中,应用中药进行早期干预,可阻断病程进一步发展;缩短平均发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中药可明显减轻症状,缓解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在传染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抓住祛邪与扶正两大原则。祛邪即祛除有害病因—疫毒之邪,亦即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产物,达到阻止病程发展的目的。运用温病学理论对各类传染病进行治疗,虽然其对病原体的直接对抗作用还未达到理想效果,但现代药学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对细菌类感染性疾病,既有杀菌作用,又有抵抗内毒素作用,对病毒类有一定的抗病毒、解除毒力的作用。要依据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予以清气解毒、攻下解毒、祛湿解毒、清营凉血解毒以及与熄风开窍等法并用,以急挫热毒,缓解病势,起到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损害的作用。实验证明大青叶、虎杖、板兰根、连翘、防风等能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减少内毒素致小鼠死亡,降低内毒素致兔发热反应,缓解休克期肺血管收缩,改善肺循环灌注状态,破坏内毒素化学结构等。如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证的治疗?

  扶正即通过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扶正普遍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始终,基本原则是养阴保津。在各类疫毒之邪侵入机体产生疾病的情况下,往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情况如仅采用单纯对抗性治疗,可使已削弱的免疫功能更减弱。而中医治疗在卫气营血的各阶段中都注意“存津液”“扶正”,清热、解毒、凉血、清营与养阴、固脱同用,这是一种对抗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凉血活血类药除能直接降解病原体的毒素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清热解毒祛邪与养阴扶正在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配合应用,以达到相辅相成,有机地统一。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中药治疗传染病的作用主要有:(1)中药有一定的广谱杀灭或抑制病毒的作用,如板兰根、贯仲、黄芩、银花、连翘、苦参、天花粉等;(2)调动机体防御能力,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如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刺五加、地黄、当归、鹿茸、灵芝、枸杞子、*羊霍、冬虫夏草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如抑制超敏反应的黄芩、银花、连翘、石膏、青篙、天花粉,具抗炎作用的板兰根、贯仲、黄连,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和特异性抗体形成的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等川;(3)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及无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弊端。

  如中药对流感的治疗,其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肺循环、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

  如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中药有抑制乙肝病毒、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恢复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和肝纤维化等方面的功效。

  另外,近几十年来,从各个领域开展了中医药防治AIDS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有效保护和改善免疫功能,延长寿命,使患者长期带毒生存;已有研究显示部分中药方剂及其成分对HIV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之,中医药治疗AIDS有一定的疗效,有潜在优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其主要治疗的切入点。

  总之,中医对传染性疾病采用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地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应该在现代新发现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人类社会要延续,新的传染病就会不断出现,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有很大的空间,这场对SARS的斗争证实了这一看法。人类必将与传染病并存,中医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医学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也要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

  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中医西医其实一个是用手测量、依据分析测定,另一个则来自直觉和感受,两者代表了人类两种基本的认知方法。“东方文化中占主流的认知方法一直是经验和直觉,从整体上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先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而西方则主要是沿着“实证加推理”发展其认知方法。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但事实上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类似于西方医学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陈竺表示,当前要特别强调对中医的尊重,如果不知道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是什么,需要改进和改善的部分是什么,就草率对它下结论,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医学研究应首先从人这个复杂的生物系统本身开始,在捕捉和了解其整体特性和规律的前提下着手进入微观领域。也就是说应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策略,先有整体,尽管开始时很模糊,但在明确人体的系统运行功能和状态的基础上逐步向局部直至最小单元进行科学的还原分析,最终使之自上而下地逐层清晰化。

  陈竺预见,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随着对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西医结合诊治传染病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医药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疫病的防治具有极大的潜力,传染病的中医诊疗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也必将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

  中医在手足口病和禽流感中应用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中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6例报告

  符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或A2、A4、A5、A10病毒所致。病毒通过口腔由人传播到人,儿童好发。临床表现为低热不适、腹痛,继而口腔粘膜水疱、溃疡,手指、足趾背侧面特别是指甲周围及侧缘出现红色丘疹、水疱。笔者近2年来,采用中医治疗3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男16例,女20例。年龄6个月~4岁。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

  12 中医辨证 笔者将本病分为两型:(1)肺胃热蕴型:19例。表现为发热、烦躁、不思饮食、流涎,口腔粘膜充血、水疱、糜烂、溃疡疼痛,大便干结,手指、足趾背侧红色丘疹、小水疱;(2)湿热蕴蒸型:17例。除口腔溃疡外,皮疹较重,手、足、肘、膝、臀可见水疱,并显泛发状。

  13 治疗 以银花、连翘、板兰根、赤芍、米仁、生草为主方。肺胃热蕴型加石膏、川连以清胃泄热,玉屑散外涂口腔,以止痛清热;湿热蕴蒸型,加白花蛇舌草、地肤子、白藓皮以清热解毒、燥湿止痛,用芦甘石洗剂外用,以清热燥湿止痒。结果3剂药后痊愈25例,5剂药痊愈8例,7剂药痊愈3例。无后遗症,均无复发。

  2 讨论

  手足口病西医多采用对症处理。中医病因分析,认为本病的病邪是“风毒湿热”,由于小儿胎禀素厚,养育过温,复因风毒湿热所侵,其邪从口鼻而入,“随其虚处所著”,蕴郁肺脾。肺合皮毛,主宣肃,外邪袭肺,肺失宣肃,可见肺卫症状。又脾主肌肉,“风毒湿热”与血气相搏,发于肌肤,在口则为口腔溃疡,在手足则发为水疱。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本方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板兰根、赤芍清热凉血,抗病毒;米仁清热利湿;生草配银花、连翘加强清热解毒作用。诸药相配组成清热解毒利湿基本方。若口腔溃疡明显,脾胃热盛,以黄连、石膏加强清泄胃火之力;肌肤泛发水疱,湿毒盛者,则用白花蛇舌草、地肤子、白藓皮,以清热解毒,燥湿清利止痒。本组结果表明,应用上法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

  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参照时行感冒(流感)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

  (1)及早使用中医药治疗

  (2)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

  2中成药应用

  应当辨证使用中成药,可与中药汤剂综合应用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1轻证——毒犯肺胃(邪犯肺胃)

  症状: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舌苔白,白腻或黄腻,脉浮滑数

  病机:疫毒之邪袭于肺胃,致肺胃蕴邪,肺失宣肃,胃肠失和,湿热壅滞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湿,调和胃肠

  参考处方: 桑叶___菊花___炒杏仁____黄连

  连翘___知母___生石膏____藿香

  佩兰___苍术___姜半夏____芦根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加减:口干者加沙参;

  ______ 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苔腻甚者加草果;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

  腹泻者去知母,加马齿苋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2重证__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寒战,咳嗽,少痰难咯,胸痛,憋气喘促,口唇紫暗,或心悸,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或脉沉细欲绝

  病机:疫毒之邪壅肺,热毒壅盛,故高热,寒战;肺失宣降,故喘息憋气;痰瘀闭肺,肺气欲绝,故呼吸极度困难,喘息气促,阳气欲脱,可见心悸,心慌,四末发冷,冷汗淋漓等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____生石膏____炒杏仁____ 知 母

  川贝母____鱼腥草____黄 芩____葶苈子

  虎 杖___ 西洋参____山萸肉____炙甘草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加减:

  高热,神志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胶囊),也可选用清开灵,醒脑静,鱼腥草注射液

  肢冷,汗出淋漓者去川贝母,加桂枝,干姜,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注射剂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

  口唇紫绀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苔黄腻甚者加藿香,佩兰,黄连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中成药的应用:应当辨证使用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应用

  (1)解表清热类:可选用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2)清热解毒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等

  (3)清热开窍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等

  (4)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以上4类均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醒脑净注射液,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中成药的应用:应当辨证使用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应用

  (5)扶正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生脉饮口服液,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

  四,中医药对人禽流感的治疗(2005版)

  五,中医药治疗禽流感动态

  三越"了哥王片"可防治禽流感

  民间在实践中早就证实了了哥王在治疗禽流感方面的卓越疗效据悉,在江西井冈山地区,农村就采用了哥王治疗鸡瘟和鸭瘟一般情况下,鸡瘟,鸭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了哥王的防治作用,实际上是其抗病毒作用的具体体现不久前,广东省韶关市养鸡场使用含有了哥王的组方治疗新瘟疫(亚洲鸡瘟),取得明显效果

  生产厂家——浙江绍兴市三越药业集团

  五,中医药治疗禽流感动态

  首个治"禽"中药出炉

  中药制剂"金丝桃素"对禽流感H5N1和H9N2亚型病毒的杀灭率分别达到目100%和9999%

  五,中医药治疗禽流感动态

  这是国内首个"金丝桃素"中药对鸡人工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治疗试验结果"金丝桃素"研制者——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试验室 "这个结果表明,我们已经有了治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药制剂"15天的试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剖杀各组试验鸡,采用接种鸡胚法进行病毒分离并用RT-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都是阴性

  五,中医药治疗禽流感动态

  双黄连口服液有抗禽流感病毒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双黄连口服液抗禽流感病毒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其对该病毒的杀灭率达到9437%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金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代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少阴心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少阴心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中医大辞典》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86 《针灸学》 9 手少阴心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手少阴心经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五输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少阴心经病候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中医大辞典》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05 《针灸学》 11 手少阴心经腧穴主治病证 111 主治对比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少阴心经 1 拼音

shǒu shào yīn xīn jīng

2 英文参考

HT [中国针灸学词典]

heart meridian [中国针灸学词典]

heart channel of hand Shaoyin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aoyin Heart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in Heart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少阴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HT[2]。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火[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手少阴心经自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内行主干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著食道两旁,上连目系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斜出腋下的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下向肘内侧横纹头的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到掌后豌豆骨部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1][3]。手少阴心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2]。

4 五行

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1]。

5 表里经脉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1]。

6 手少阴心经属络的脏腑

属心,络小肠,上肺[4]

7 手少阴心经联络的器官

挟咽,系目[4]

8 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穴] 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会于他经穴。本经既无交出亦无交入穴。

语译

手少阴心经:①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②下过膈肌,络于小肠。

上行支脉:③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食道旁,联结于眼和脑相连的系带(目系)。

外行主干:④从心系(即心脏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⑤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⑥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⑦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少阴脉:循筋下廉,出内下廉,出腋,奏胁。

[阴阳本] 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内阴,入心中。

手少阴心经 8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阴心经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2]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阴心经自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著食道两旁,上连目系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下向肘内侧横纹头的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到掌后豌豆骨部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1]

手少阴心经循行路径[1]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内行主干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支脉从心系向上,挟著咽喉两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3]

86 《针灸学》

[5]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的脉:挟著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见下图)。

手少阴心经循行:

1.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2.下膈,络小肠

3.其支者,从心系

4.上挟咽

5.系目系

6.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7.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8.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9.抵掌后锐骨之端

10.入掌内后廉

11.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9 手少阴心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手少阴心经共9个穴位[1]。1个穴位在腋窝部,8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1]。首穴极泉,末穴少冲[1]。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1]。

手少阴心经腧穴

手少阴心经腧穴(上肢内侧部总览)

92 手少阴心经特定穴 921 原穴

神门

922 络穴

通里

923 郄穴

阴郄

924 五输穴

井穴(木):少冲

荥穴(火):少府

输穴(土):神门

经穴(金):灵道

合穴(水):少海

93 本

部位:锐骨之端

腧穴:神门

94 标

部位:背俞

腧穴:心俞

10 手少阴心经病候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语译: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臑痛等症。本经穴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病胁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阴脉。[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痛,嗌渴欲饮,此为臂蹶(厥)。

是臂少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胁痛,为一病。

103 《中医大辞典》

手少阴心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2]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少阴心经病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心痛、胸胁痛、心烦、气短、卧不安、眩仆、精神失常;目黄、咽干、口渴。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1]

105 《针灸学》

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6]。

11 手少阴心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少阴心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手少阴心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6]。

手少阴心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  名

部  位

主    治

极泉

腋中

心痛、胁肋疼痛.瘰疬

青灵

上臂

胁痛、肩臂疼痛

少海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

灵道

前臂

心痛、肘臂挛痛、瘛疭

通里

前臂

心悸、怔忡、舌强不语、暴喑

阴郄

前臂

心痛、惊悸、盗汗

神门

心痛、心烦,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少府

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阴痒痛

少冲

指端

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昏迷、热病

上肢部:心、胸、神志病

为常用穴

111 主治对比

本经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针灸甲乙经》的记载,列表如下:

手少阴心经穴的主治症,《针灸甲乙经》中只有郄门、神门二穴有记载,余穴均缺;《外台秘要》和《医心方》才据别的传本补充各穴的主治内容。但所列多外经病症,如极泉主治“臂肘厥寒”,通里主治“臂肘痛”,神门主治“手及臂挛”,少府主治“臂酸”,少冲主治“掌痛引肘腋”等。至于象“心痛”等与心有关的内脏病症,至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才大为补充。这可能是因为“心为君主之官”,心包在外代其受邪,故“心痛”、“烦心”、“胸中澹澹”等病症没有以心经穴为主,而取用心包经穴为主。《外台秘要》等所引各主治症与以脉病候基本相合,可补《针灸甲乙经》所缺。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按:本篇分述五脏所藏及其虚实见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按:此篇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按:此篇论五脏热及其刺法。)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按:此篇论足六经及五脏疟。)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按:此篇论五脏风证。)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按:此篇论五脏病虚实。)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按: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手厥阴与手少阴合为一。)

中医治疗疫病作用有哪些? 越详细越好

  中医治疗疫病理论有以下几点:  1、扶正防疫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增强人体正气,就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从而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