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 珍宝满目半数未开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 珍宝满目半数未开启,第1张

中国古代各代帝王都有着建筑陵墓的习惯,基本上每一任帝王都会在身前策划建筑独属于自己的墓地,让自己走的更加体面。中国近些年考古也发现了很多帝王墓,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哪些呢和一起看看吧。

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

1、秦始皇陵

说到帝王墓,首当其冲的就是秦始皇陵墓,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这座陵墓位于陕西临潼,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墓,而且为了避免破坏里面的构造至今还未完全开启。

2、乾陵地宫

乾陵地宫是一座合葬墓,里面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中国首位女皇帝武则天,这座陵墓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陵墓。根据对这座陵墓陪葬墓的开采,人们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更多的谜题还未揭开。

3、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国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5A级风景区,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到这里欣赏游玩。

4、越王墓

越王墓主要位于安徽,是汉代的砖石类结构墓地,这里已经出土了包括陶俑、陶马等在内的众多珍贵文物,这里也是中国重点保护区。

5、唐代昭陵

唐代昭陵就是李世民的陵墓,同时也是规模比较大的陵墓。这座陵墓根据史料记载是由知名工艺大师所设计,里面有很多精美的文物。这里现在被评定为3A级风景区。

6、隋炀帝陵

隋炀帝杨广于公元前618年去世,后来朝堂大学士为他立碑,在隋炀帝陵被发现于江苏扬州。

7、明孝陵地宫

明孝陵地宫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陵墓。这里有着十分精美的石刻和十分壮阔的建筑,甚至对后来陵墓的设计都有了深层次影响。

8、雍正泰陵

雍正泰陵也就是雍正的陵墓,这里不仅规模比较大,体系也比较完整,同时这里还有盗墓的痕迹,不过经探查发现并没有深入进去。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也是西夏历代皇帝的陵墓,这座陵墓主要位于宁夏银川。这里的规模十分庞大保存也是比较完整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10、茂陵

茂陵为汉武帝刘彻的墓地,主要位于陕西咸阳。这座陵墓有着十分丰富的陪葬品,规模也比较大,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如下: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说到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里面有价值的当属十二生肖铜兽首,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幸运的是截至2021年3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已回归祖国,遗憾的是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2、长颈葫芦瓶:

这是清乾隆收藏到圆明园的一件珍宝,上面绘有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看起来极其美丽。

3、四十景图:

《四十景图》,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圆明园被烧时,《四十景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情韵墨花》手卷:

在圆明园中,名人书画也是极多的,而且都特别珍贵,明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就是其中之一,它其实就是圆明园淳化轩旧藏,印章和石渠著录齐全。

2010年12月02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现被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

5、圆明园印:

说到圆明园中的稀世珍宝,圆明园印肯定算一个,而且绝对无价,不过对它的记载不多,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

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6、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包括40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它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以珍贵而言,绝对可以列入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行列。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批的珍品文物,包括《圆明园四十景图》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

7、女史箴图:

圆明园中的珍宝,名人书画绝对是珍贵的,其中就有《女史箴图》,它是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绢本绘画作品,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

《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8、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是掐丝珐琅器,皇家香炉,为弘历为雍正皇帝贺寿而制,共一对,为孤品,香炉高145厘米(57英寸)。

该对香炉自清末后长期流落在外,为英国“放山居”之旧藏。

9、康熙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由名贵白玉雕成,它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

臣吴敬恭进”。康熙玉如意就珍贵而言,可以算是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劫掠,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10、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是嘉庆初期官窑彩瓷瓶,其做工精细,瓶口反卷,甚为稀有,里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采用洋彩技法,用手摸上去,还能感到明显突出的立体感。

该瓷瓶在1860年从圆明园流落在外,曾收藏于“放山居”。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圆明园如今已经变成了遗址,古代的圆明园可以说是非常鼎盛的建筑,里面收藏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连城的宝物,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1

  Top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说到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里面最有价值的当属十二生肖铜兽首,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幸运的是截至2021年3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已回归祖国,遗憾的是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Top2、长颈葫芦瓶

 这是清乾隆收藏到圆明园的一件珍宝,上面绘有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在2010年10月07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最终拍卖价是2亿2千万元!长颈葫芦瓶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看起来极其美丽。

 Ps:在清代,景德镇制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创立了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这是一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圆明园中的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Top3、四十景图

 《四十景图》,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1860年,圆明园被烧时,《四十景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Top4、《情韵墨花》手卷

 在圆明园中,名人书画也是极多的,而且都特别珍贵,明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就是其中之一,它其实就是圆明园淳化轩旧藏,印章和石渠著录齐全。2010年12月02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情韵墨花》手卷最终拍卖价是1137亿元,现被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

  Top5、圆明园印

 说到圆明园中的稀世珍宝,圆明园印肯定算一个,而且绝对无价,不过对它的记载不多,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Top6、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包括40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它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以珍贵而言,绝对可以列入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行列。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批的珍品文物,包括《圆明园四十景图》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

  Top7、女史箴图

 圆明园中的珍宝,名人书画绝对是最珍贵的,其中就有《女史箴图》,它是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绢本绘画作品,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Top8、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是掐丝珐琅器,皇家香炉,为弘历为雍正皇帝贺寿而制,共一对,为孤品,香炉高145厘米(57英寸)。该对香炉自清末后长期流落在外,为英国“放山居”之旧藏,2010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卖,香港富豪刘銮雄以111亿元购得并收藏。

  Top9、康熙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由名贵白玉雕成,它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康熙玉如意就珍贵而言,可以算是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劫掠,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Top10、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是嘉庆初期官窑彩瓷瓶,其做工精细,瓶口反卷,甚为稀有,里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采用洋彩技法,用手摸上去,还能感到明显突出的立体感。该瓷瓶在1860年从圆明园流落在外,曾收藏于“放山居”,2010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卖价达7762万元,创嘉庆瓷新高。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2

  圆明园里有哪些宝物

 有12生肖铜像、康熙玉如意、碧玉碗、黄金宝塔、明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四库全书、鎏金编钟、景泰蓝麒麟、铜龙、青铜鼎等。

 1、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东部,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在几代皇帝的经营下,里面有很多的奇珍异宝。比如说:12生肖铜像、碧玉碗、鎏金编钟、还有许多的白玉器件,瓷器等。

 2、下面给小伙伴们简单介绍几个吧:

 (1)、圆明园中的十二生肖铜像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欧洲画家设计的,十二十二生肖铜像的制作是由皇宫里最好的建筑建造的,采用的'材质很珍贵,可以做到让铜像在很长的时间不会腐烂生锈。

 (2)、康熙玉如意,由名贵白玉雕成,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康熙玉如意算是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劫掠,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

 (3)、在圆明园中名人书画也是极多的,而且都特别珍贵。明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就是其中之一。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的好多文物都流散在国外,尤其是英、法、美三国的数量最多,至今有多少文物流散在外至今也是个迷。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圆明园的历史命运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

圆明园十大珍宝文物3

 

  圆明园有哪些珍贵文物

  1、景泰蓝麒麟

 景泰蓝麒麟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这个名字是一般俗称的名字,学术上的正式名称是铜胎掐丝珐琅。

  2、龙首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一,原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资料显示,该系列兽首均由宫廷西洋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宫廷匠师制作。

  3、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而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是个谜。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外也变得很难。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中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古人不懂得科学技术。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但他们创造了许多以智慧和震惊中外的珍宝。直到现在,许多古老的技术已经消失,那些精美的文物也变得独一无二。现在我想告诉大家中国五大逆天文物出土以来的情况。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帝王将相、能人和有计谋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一些宝藏被带到地里埋了起来。虽然古人不像现代人那样有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但他们仍然用自己的经验创造了无数震惊古今世界的珍宝。

这些文物中有许多已经出土,使我们对古人的认识焕然一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技能都丧失了。即使现代技术水平已经如此发达,当时的技术还很难恢复,这真是令人遗憾。中国古代的智慧有多高?第一个是三秋杯,一个白身、做工精致的瓷杯。杯子的墙上画着两只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上跳舞。

值得注意的是,蝴蝶的翅膀色彩丰富,但并不明亮,可见这是明代斗彩的一个突出特点。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现了两个这样的杯子,所以世界上只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是,一只蝴蝶翅膀上的紫色釉厚而无光泽,但这正是明朝成化斗彩的固有特征,也是后来仿制者无法模仿的地方。

这种紫色就是所谓的“姹紫”或“差紫”。有两个这样的瓷杯。因为这只瓷杯描绘的是秋天的乡村风光,而持续了三个月的秋天又被称为“三秋”,所以这只瓷杯被冠以“三秋杯”的雅称,与它柔和的造型和图案相得益彰。象牙非常坚硬,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太脆,容易损坏。

可以想象,用象牙做垫子很难。第二个是象牙垫。根据史料记载,这些物品必须在南方制造。北方的天气太干燥了,所以象牙可能在加工的早期就碎了,更不用说垫子了。但在南方,制作也极为不易。也许古人当时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药水,可以使象牙在成品前变软,成品后变硬。但这是什么药水,没人知道。

总之,这种文物的生产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生产过程相当复杂。它是一种罕见的珍宝,现代科技无法复制。长沙考古队出土的素纱襌衣,是西汉纺织业中最精美的作品。整件衣服看起来很大,但质量不到50克,可谓“薄如蝉翼”。这件文物被发现后,中国纺织业也仿制了它,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后的衣服比这件素纱衣服还重。

这说明当时的纺织技术是多么先进,令人难以置信。西汉时,素纱襌衣色彩鲜艳,装饰华丽。他们精湛的生产工艺代表了西汉初年蚕桑、缫丝、织造技术的最高水平。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目录。带蛋壳的黑陶杯。这种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在山东省发现。

这是一种泥泞的产品,表面黑亮的,即使是在侧壁的厚度上,但它薄如蛋壳。质地很细腻,但不柔软。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土的黑陶杯为数不多,很多还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如果你只看,你可能认为它不太美。如果你看到真正的物体,你会惊讶于它的魔力。现在要做这样的器具,我们必须使用轴承。但在古代,没有轴承。想必,我们的祖先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明代宣德有一个明宣德青花一束莲纹盘。这是明代的瓷器。颜色是蓝色和白色的,而且颜色很华丽。可以说是明代青花中最好的。盘子上的蓝白相间的画,笔触流畅,十分柔美。整幅画看起来很有质感。盘心还有荷花,别具一格,幽雅典雅。南通的博物馆现在保存着瓷器,很多人都很欣赏。

1、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别誉为中国青铜制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高583厘米,重345公斤。

2、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

3、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4、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境展出。

5、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

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组成,用1576克金丝连缀起424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拼合的天衣无缝,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6、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至今所见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制作。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文物,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超高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8、宝鸡法门寺博物馆;银华双轮十二环锡杖

是佛教众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此锡杖长1965厘米,重2390克。锡杖的材质非常贵重,并非由锡金属制成,而是由金银打造。整条锡杖用金2两,用银58两,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9、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壶盖帽为锤揲成型的覆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和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在壶身两侧模压出两匹相互对应,奋手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国宝级文物

10、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重达5350公斤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在这些众多的文物珍品中有不少国之重器、镇国之宝,它们或为某品类之最,或为某品类之王,或为绝品,或为孤品,或为稀世珍宝,或世所罕见……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

春秋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越王勾践剑,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西周何尊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曾侯乙编钟,长748CM,宽335CM,高273CM,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西周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大克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西周周宣王时期文物,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铜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这棵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西周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镇国青铜器。利簋采用上圆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铜奔马

明孝靖皇后凤冠

明孝靖皇后凤冠,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靖皇后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红山文化女神像

红山文化女神像,1983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时期文物。1968年5月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收藏于河北博物院。这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刘胜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其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在“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文物,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战国水晶杯,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为起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堪为无与伦比的珍品。此杯现珍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商周时期文物,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 内径529 厚002(厘米)重20克,金箔的含金量高达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象征了三千年前的飞天梦。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长136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妇好墓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皇后之玺”玉印,西汉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西汉皇后之玺玉印,高2厘米,边长2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

大玉戈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国家一级文物。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该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大玉戈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书法帖本。原本为行草墨迹,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这是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于至德元年(756)间殉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于乾元年(785)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此稿。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以篆法入行,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如苏东坡所说“书法无意乃佳”,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平复帖》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见证了汉字流变。现藏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用三、四年时间才画成,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韩滉《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名画家顾闳中之手,经过千年的辗转,如今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为汝窑水仙盆存世唯一。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汝窑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汝窑以温润的天青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具。因传世极少,弥足珍贵,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

兽首玛瑙杯

兽首玛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在中国是绝无仅有,它是海内外孤品,同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真珠舍利宝幢

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4月12日,三名苏州小学生在瑞光塔中玩耍无意间摸到一块松动的塔心砖,打开发现一个洞穴。一座尘封千年的宝库就此打开了。一件无价宝物——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现世。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 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直裾素纱襌衣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青花釉里红瓷仓

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楼阁式瓷仓,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这件楼阁式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随葬冥器,仍不失为珍贵的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骆驼载乐俑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虽经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时仍光彩夺目,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秦石鼓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代,几千年来学者讨论不断,提出各种看法,至今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都赞同的确定的结论。《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古今书法家最为敬重的“圆笔书”圣典。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在200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珍贵文物之首。

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 珍宝满目半数未开启

中国古代各代帝王都有着建筑陵墓的习惯,基本上每一任帝王都会在身前策划建筑独属于自己的墓地,让自己走的更加体面。中国近些年考古也发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