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海市蜃楼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有关海市蜃楼的故事,第1张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

根据文中记载,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

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

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扩展资料:

1、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又现“空中皇冠”奇景, 专家称是海市蜃楼。2011年5月9日下午4时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2、2012年5月2日下午,一阵大雨过后,在广东汕头中环大厦西北方向天空出现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平时在该角度望去是看不到山的,所以应是海市蜃楼现象。

3、2013年4月30日,在珠海九洲港的海面上疑现“海市蜃楼”,海面上漂浮着“塔吊”。群山上半部分非常清晰,而下半部分就是浩瀚飘渺的云雾连接着海水。群山渐渐模糊,逐渐被隐去,与天色融为一体,直至完全消失。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

4、2014年2月2日中午12时许,家住后海海境界一期的关先生一家惊喜目睹窗外海面上出现海市蜃楼,时间大约持续5分钟。

5、2014年05月20日在新沙港区西北方向,两台桥吊中间的远处清晰地看到广州“小蛮腰”和西塔东塔,大家都纷纷用手机拍照。16时25分许,“小蛮腰”看得最清晰;16时30分许,“小蛮腰”上部大幅减少,另外三座建筑物仍清晰可见。可是几分钟后,“小蛮腰”便逐渐消失在云雾中。

6、2015年3月19日上午,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域,正在海边散步的市民发现,在灵山岛附近,海平面出现几座高楼状的物体,原本空荡的海平面突然出现这样的奇景,多数人猜测这是“海市蜃楼”。

7、2015年6月12日傍晚6时许,河北承德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海市蜃楼,时长达20分钟。这一幕正好被承德市民李冰杰先生拍摄下来。

8、2015年10月,武宁县海市蜃楼的组图被网友们疯转。照片中,在延绵的山脉上方出现两栋高楼大厦,仿佛屹立在云端,令人惊叹。几栋楼房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天色逐渐变暗后消失。

——海市蜃楼

——山市

说明了作者大胆质疑、求真务实的精神。

海市蜃楼 宋•沈括

  原文: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脩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梦溪笔谈》)

  

  解析:

  本文选自沈括的《梦溪笔谈》。海市蜃楼是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观。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这是由于那里的空气上、下层之间稀密程度不一致,光线透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便会形成海市蜃楼的奇观。

  关于海市蜃楼,我国古代早已有记载,如《史记•天官书》说:“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记录了海滨和陆地的海市蜃楼现象。秦始皇、汉武帝当年还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在西方神话中,这种自然景观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征兆。这些记载大多是用蛟龙、蜃蛤吐气凝结来解释它的成因,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即使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将它看作是“有鬼神自空中过”的神怪现象。

  

  本篇文章记载了登州及高唐县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难能可贵的是沈括已经怀疑海市蜃楼是“蛟蜃之气所为”,对传统的解释表示怀疑。这种见解在当时的确是高人一筹的。全文分为三层,第一层,描述登州海上的海市蜃楼景象;第二层,通过欧阳修所见,描述高唐县驿舍夜空的海市蜃楼景象;第三层,通过高唐县父老所言,描述高唐县白天的海市蜃楼景象。

  

  译文:

  登州海面上,时常会出现一种云气,它有时像宫殿、楼台、城墙、人物、车马、冠冕、车盖,每一样景物都清晰可见,这称之为“海市”。有人说:“这是蛟龙、蛤蜊吐出的云气凝成的。”我怀疑不是这样的。欧阳修曾经出使到黄河以北地区,途经高唐县,他住在驿舍中,夜里听见有鬼神从空中经过,车马人畜的声音,都可以一一分辨清楚。他叙述得非常详细,这里不再细说了。我询问高唐县父老,老人们说:“二十年前,曾经是白天在本县出现过,也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人物。”当地人也叫这种景象为海市,与登州所见到的景象大致相同。

  

  注释:

  ①登州:州名,今山东省蓬莱县、栖霞县一带。

  ②城堞:指城墙。堞(dié),城上的矮墙。

  ③冠盖:古时官员戴的帽子和乘车的车盖,这里泛指仪仗行列。

  ④海市:即今所谓的“海市蜃楼”,亦称“蜃景”。这一自然景观是由於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有时伴有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和沙漠地区。

  ⑤蛟蜃:蛟:古代传说中龙一类的动物,能发洪水、吐气以制造幻景。蜃(shèn):海里的大蛤蜊。古人相传,说它能吐气,凝结为山川城郭楼台等景象。

  ⑥河朔:黄河以北地区。欧阳脩曾任河北都转运使。

  ⑦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

  ⑧驿舍:驿站。古代于交通要道上设立的供来往官员、公差人吏歇息的馆舍。

  ⑨其说甚详:据《春明退朝录》记载:“欧阳少师言:为河北都转运使,冬月按部至沧、景间,於野亭夜半闻车旗兵马之声,几达旦不绝。问宿彼处人云:‘此海神移徙,五七年间一有之。’”

沈括,字存中,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闻,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他二十四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做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以后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三十三岁考中进士,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做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1075年曾出使辽国,进行边界谈判,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王安石被任命做宰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沈括积极参预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诬劾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三年后,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因守边有功,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升龙图阁直学士。但是不久又遭诬陷,降职做均州(今湖北省均县)团练副使。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沈括花费十二年心血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次年,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东郊)梦溪园,在此安度晚年。

沈括晚年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逝世。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来条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

沈括治水

沈括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早在他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而且还开垦出良田七千顷,改变了沭阳的面貌,那时他只有24岁。在任宁国县令的时候,他积极倡导并且主持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同时还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的地势。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仅仅四五年时间里,就取得引水淤田一万七千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杰出的天文学家

沈括还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也就在沈括负责汴河水建设时,沈括还负责领导司天监,在任职期间,他先后罢免了六名不学无术的旧历官,不计出身,破格推荐精通天文历算、出身平民的淮南人卫朴进入司天监,主持修订新历的重要工作。沈括和卫朴治学态度认真,对旧历官凭借演算凑数的修历方法非常不满,主张从观测天象入手,以实测结果作为修订历法的根据。为此,沈括首先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是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经过历代的发展的演变,到宋朝,浑仪的结构已经变得十分复杂,三重圆环,相互交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沈括对浑仪作了比较多的改革。他一方面取消了作用不大的白道环,把仪器简化、分工,再借用数学工具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省去月道环,其侯月之出入,专以历法步之”);另一方面又提出改变一些环的位置,使它们不挡住观测视线。沈括的这些改革措施为仪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后来元朝郭守敬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创制的新式测天仪器——简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漏壶是古代测定时刻的仪器,由几个盛水的容器装置成阶梯的形式,每一容器下侧都有孔,依次往下一容器滴水漏水。最下面的容器没有孔,里面装置有刻着时间标度的“箭”,随着滴漏水面升高,“箭”就慢慢浮起,从显露出来的刻度可以读出时刻。沈括对漏壶也进行了改革。他把曲筒铜漏管改做直颈玉嘴,并且把它的位置移到壶体下部。这样流水更加通畅,壶嘴也坚固耐用多了。

此外,沈括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而且改进了测影方法。

沈括在《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篇论文中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详细说明改革仪器的原理,阐发了自己的天文学见解,在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括和卫朴的一系列革新活动遭到守旧势力的攻击和陷害。在沈括和卫朴的坚决斗争下,卫朴主持修订的奉元历终于在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修成颁行。但是,由于守旧势力阻挠和破坏,比较先进的奉元历只实行了十八年就被废止了。但是沈括并不因此而灰心,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了用“十二气历”代替原来历法的主张。我国原来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而“十二气历”却是纯粹的阳历。它以十二气作为一年,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月,并且按节气定月份,立春那天算一月一日,惊蛰算二月一日,依此类推。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大小月相间,即使有“两小相并”的情况,不过一年只有一次。有“两小相并”的,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天;没有的,一年共三百六十六天。这样,每年的天数都很整齐,用不着再设闰月,四季节气都是固定的日期。至于月亮的圆缺,和寒来署往的季节无关,只要在历书上注明“朔”、“望”就行了。沈括所设计的这个历法是比较科学的,它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他预见到他的这一主张必定会遭到顽固守旧派的“怪怒攻骂”,极力阻挠,而暂时不能实行,但是,他坚信“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果然,近八百年后,伟大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所颁行的天历的基本原理和沈括的“十二气历”是完全一致的。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公历,也就是阳历,其实在分月上还不如沈括的“十二气历”合理。

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

沈括对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也是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这方面的见解和成果,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对磁学的研究成就卓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在光学方面,沈括通过亲自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对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一种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图案花纹的铜镜)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较科学的解释,推动了后来对“透光镜”的研究。此外,沈括还剪纸人在琴上做过实验,研究声学上的共振现象。

在化学方面,沈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出任延州时候曾经考察研究漉延境内的石油矿藏和用途。他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他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还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远见已为今天所验证。另外,“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比以前的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脑油、石烛等名称都贴切得多。在《梦溪笔谈》中有关“太阴玄精”(石膏晶体”的记载里,沈括形状、潮解、解理和加热失水等性能的不同区分出几种晶体,指出它们虽然同名,却并不是一种东西。他还讲到了金属转化的实例,如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变成铜的物理现象。他记述的这些鉴定物质的手段,说明当时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突破单纯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开始向物质的内部结构探索进军了。

沈括在数学方面也有精湛的研究。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沈括通过对酒店里堆起来的酒坛和垒起来的棋子等有空隙的堆体积的研究,提出了求它们的总数的正确方法,这就是“隙积术”,也就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沈括的研究,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此外,沈括还从计算田亩出发,考察了圆弓形中弧、弦和矢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这就是“会圆术”。这一方法的创立,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我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理学家+医学家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论断,反映了我国当时地学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他正确论述了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是远古时代的海滨,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漳水、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当他察访浙东的时候,观察了雁荡山诸峰的地貌特点,分析了它们的成因,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他还联系西北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做了类似的解释。他还观察研究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类似竹笋以及桃核、芦根、松树、鱼蟹等各种各样化石,明确指出它们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这些都表现了沈括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欧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达·芬奇对化石的性质开始有所论述,比沈括晚了四百多年。沈括视察河北边防的时候,曾经把所考察的山川、道路和地形,在木板上制成立体地理模型。这个做法很快便被推广到边疆各州。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沈括奉旨编绘《天下州县图》。他查阅了大量档案文件和图书,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国制图史上巨作《守令图》。这是一套大型地图集,共计二十幅,其中有大图一幅,高一丈二尺,宽一丈;小图一幅;各路图十八幅(按当时行政区划,全国分做十八路)。图幅之大,内容之详,都是以前少见的。在制图方法上,沈括提出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等九法,这和西晋.裴秀著名的制图六体是大体一致的。他还把四面八方细分成二十四个方位,使图的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古代地图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括对医药学和生物学也很精通。他在青年时期就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并且致力于医药研究,搜集了很多验方,治愈过不少危重病人。同时他的药用植物学知识也十分广博,并且能够实际出发,辨别真伪,纠正古书上的错误。他曾经提出“五难”新理论;沈括的医学著作有《良方》等三种。现存的《苏沈良方》是后人把苏轼的医药杂说附入《良方》之内合编而成的。

唯物主义者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就是说,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还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正常变化和异常变化,不能拘泥于固定不变的规则。正是这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促使他取得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的高度成就。沈括曾提出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观点,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还表现在沈括十分重视劳动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上,他不断地从劳动人民那时汲取智慧和力量。他曾说:“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为了探求医药知识,他“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是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在《梦溪笔谈》中,他以敬佩的态度记载了宋朝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卓越贡献。例如布衣毕(上日+下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民间匠师喻皓的建筑成就和编著的《木经》,河工高超创造的合龙堵口的先进方法,平民天文数学家卫朴修历的事迹,以及河北工作炼钢、福建农民种茶等许多无名英雄在生产斗争中取得的宝贵经验,等等。正是由于沈括的详细记述,才使得不少作出贡献的劳动人民的业绩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决定了沈括对于自然现象和科技成就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他观察和描述事物非常细致、具体、准确,没有封建时代一般文人虚词浮夸的坏习惯。因此,通过他的记述,我们能够明确地判断他那个时期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例如,沈括有关雷电、海市蜃楼、龙卷风、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非常细致贴切而生动形象,使人们仿佛亲临现场。

沈括能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客观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他在论述有关数学、气象、医药等许多问题的时候,多次强调要因地因时制宜。例如古代规定二月和八月是采药的季节, 是沈括指出,草药生长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情况的影响,同时采药又有取根、取叶、取芽、取花、取实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选下采药时间,不可死板地“拘以定月”。沈括的这一见解是十分合理的。

沈括对一些自然现象并不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上,他还努力探求它的科学道理,提出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解释。象对雁荡山诸峰和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二十八宿的位置、化石的形成等许多问题的说明,是符合近代科学原理的。为了弄清阳燧(凹面镜)成像的道理,他观察空中飞鸟的影子情况,并亲自移动自己的手,来比较成像的区别,终于作出了比较正确的解释这些都是他在科学事业上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文武双全

沈括文武双全,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且为保卫北宋的疆土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辽和西夏贵族统治者经常侵扰中原地区,掳掠人口牲畜,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破坏。沈括坚定地站在主战派一边,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和军器监长官期间,他攻读兵书,精心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兵器、战略战术等军事问题,编成《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把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地应用在军事科学上。同时,沈括对弓弩甲胄和刀枪等武器的制造也都作过深入研究,为提高兵器和装备的质量做出了一定贡献。

《医源资料库》:沈括(1031-1095年),宋代科学家、医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末年(1063年)进。尝官至翰林学士,学识广博,其代表作《梦溪笔谈》涉及各个学科,举凡天文、律历、兵法、音乐、卜算、物理等等,莫不涉猎,书中对我国古代重大发明,如指南针之装置、活字印刷、石油冶炼等,皆有提及。于医学方面,尝著有《沈存中良方》(得称《良方》),以及《梦溪笔谈》及《补笔谈》中,都有涉猎,如提及秋石之制备,论及四十四种药物之形态、配伍、药理、制剂、采集、生长环境等。其《良方》由后人与苏轼之《医药杂说》合并,成《苏沈良方》,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梦溪笔谈 简介

北宋沈括撰。这是一本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文学体裁,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

《梦溪笔谈》是宋朝的沈括所着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现存《梦溪笔谈》分为26卷,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在数学方面开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天文方面指出极星不在天极;得出冬至日长、夏至日短等结论。并且对天文仪器也有所改进。历法上大胆创新,提出《十二气历》。地理学方面以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奇异地貌成因。物理方面记载了磁偏角、凹面镜成像实验和声音共振实验。书中还记述当时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如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炼铜、炼钢、石油等。其中“石油”一词是在该书中首次提出的,并且沿用至今。

沈括在晚年用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中涉及物理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声学、光学和磁学等各方面,特别是在磁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留下了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他在书卷二十四《杂志一》中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时候才发现了地磁偏角,比沈括的发现晚了四百年。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第三卷中《药议》中又记载道:“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沈括不仅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而且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四种放置指南针的的方法:把磁针横贯灯芯、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丝线悬挂起来。最后沈括指出使用丝线悬挂磁针的方法最好。

在光学方面,《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知识也极为丰富。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沈括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性质。他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使窗外的飞鸟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面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他生动的指出了物、孔、像三者之间的直线关系。此外,沈括还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象的说明了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日月蚀的成因。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对凹面镜成像、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对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的透光原因也作了一些科学解释,推动了后来对“透光镜”的研究。

在声学方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声学共振实验。他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而弹其它弦时,纸人则不动。沈括把这种现象叫做“应声”。用这种方法显示共振是沈括的首创。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意大利人才开始做共振实验。至今,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还使用这个方法给学生做关于共振现象的演示实验。

宋代是中国古代数学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有10多条有关数学的讨论,内容既广且深,堪称我国古代数学的瑰宝。

沈括最重要的数学探讨是隙积术和会圆术。隙积术在我国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研究领域,对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始自沈括。

所谓“隙积”,指的是有空隙的堆积体、例如酒店中堆积的酒坛、叠起来的棋子等,这类堆积体整体上就像一个倒扣的斗,与平截头的长方锥(刍童)很像。但是隙积的边缘不是平的,而中间又有空隙,所以不能照搬刍童的体积公式。沈括经过思考后,发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他以堆积的酒坛为例说明这一问题:设最上层为纵横各2个坛子,最下层为纵横各12个坛子,相邻两层纵横各差1坛,显然这堆酒坛共11层;每个酒坛的体积不妨设为1,用刍童体积公式计算,总体积为3784/6,酒坛总数也应是这个数。显然,酒坛数不应为非整数,问题何在呢?沈括提出,应在刍童体积基础上加上一项“(下宽-上宽)×高/6”,即为110/6,酒坛实际数应为(3784+110)/6=649。加上去的这一项正是一个体积上的修正项。在这里,沈括以体积公式为基础,把求解不连续的个体的累积数(级数求和),化为连续整体数值来求解,可见他已具有了用连续模型解决离散问题的思想。

会圆术是对圆的弧矢关系给出的比较实用的近似公式,主要思想是局部以直代曲。沈括进一步应用《九章算术》中弧田的面积近似公式,求出弧长,这便是会圆术公式。沈括得出的虽是近似公式,但可以证明,当圆心角小于45°时,相对误差小于2%,所以该公式有较强的实用性。这是对刘徽割圆术以弦(正多边形的边)代替圆弧思想的一个重要佐证,很有理论意义。后来,郭守敬、王恂在历法计算中,就应用了会圆术。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应用组合数学法计算得出围棋可能的局数是3 361种,并提出用数量级概念来表示大数3 361的方法。沈括还在书中记载了一些运筹思想,如将暴涨的汴水引向古城废墟来抢救河堤的塌陷,以及用挖路成河、取土、运输,最后又将建筑垃圾填河成路的方法来修复皇宫等。沈括对数的本质的认识也很深刻,指出:“大凡物有定形,形有真数。”显然他否定了数的神秘性,而肯定了数与物的关系。他还指出:“然算术不患多学,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乃为通术也。”

山东省北部的蓬莱县,自古有着“蓬莱仙境”的美名。古书上把蓬莱称为海上神山,民间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就在此地。秦始皇为寻求海上神仙和长生不老的药,也曾到过这里……。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但与蓬莱的风景确实迷人,又多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蓬莱县城北有座丹崖山,山崖壁陡,三面临海,山顶上雄踞着著名的蓬莱阁,登上阁楼可俯视无垠的大海,是观赏海市蜃楼奇景的理想地方。

所谓海市蜃楼,就是在春夏之交或夏末秋初时,每当雨后初晴,或风和日丽晴朗少云天气里,会在远处海面的半空中,突然呈现亭台楼阁,山峦起伏,树木丛丛,行人车辆等奇妙的幻影,宛如身临仙境。过一段时间幻影突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海市蜃楼是一种幻景,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引起的。在春夏季节,白天海水温度比较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密度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小。当阳光穿过这种空气层时,就要发生折射和反射,下层密度大的空气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地面景物反射在半空中。就会出现奇妙虚幻的景致。例如,蓬莱县北部海面上的庙岛群岛,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低,空气出现下密上稀的差异,所以在蓬莱县常可看到庙岛群岛的幻影。宋朝时候的沈括曾有记载:“登州(即现在的蓬莱)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因为当时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把蓬莱和“仙境”联系起来了。

海市蜃楼不但在海面上能见到,在江面上或沙漠中也能看到。不过沙漠中的幻景不在半空而在地面上。这是因为白天沙漠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于上层,所以上层密度大而下层密度小,密度大的反射镜在上层,就把蓝天、树木、房屋反射在沙滩上而且形成倒影,所以蓝天像湖水,使不少沙漠旅行者上当受骗。

无论哪一种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当大风一起,幻景顿时消失。这是因为这种空气层极不稳定,大风一刮,上下层空气搅动混合,上下层空气密度没有什么差异了,光线就不会出现折射和反射的现象了。

“仙境”的秘密被揭穿了,但人们并没有失望,观赏海市蜃楼仍是人们极向往的乐趣。而人们更向往的是蓬莱的人间“仙境”,因为蓬莱的风景本身就非常美丽。蓬莱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有“仙阁凌空’”,“海市蜃楼”,“万里澄波”,“狮洞烟云”,“日出扶桑”,“晚潮新月”等十大胜景。

编号 1981 成语 蜃楼海市 注音 ㄕㄣˋ ㄌㄡˊ ㄏㄞˇ ㄕˋ 汉语拼音 shèn lóu hǎi shì 释义 义参「海市蜃楼」。

见「海市蜃楼」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海市蜃楼」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

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

海旁蜄1>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2>然。

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注解〕(1)蜄:音ㄓㄣˋ,大蛤,亦作「蜃」。

(2)宫阙:建筑富丽堂皇的宫殿。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海市蜃楼」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在海边或沙漠,偶尔可以看到绿州或城市的景象,好像就在眼前,可是等到走近一瞧,却又消失了,这种现象就是「海市蜃楼」。

古人利用丰富的想像力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蜃」的大蚌壳,能够吐气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

这样的想像说解,古人将之记录在正史中的天文历书中,如《史记.卷二七.天官书》。

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中,也记载着在登州的海边,偶而可以看到云雾中有宫室、人马的景象,称为「海市」。

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作用,而得远处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

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

后来「海市蜃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

书证 01明.徐复祚《曲论》:「高华则太华峰头,晴霞结绮;变幻则蜃楼海市,顷刻万态。」

02《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海市蜃楼

有关海市蜃楼的故事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