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别称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古代中国别称有哪些:,第1张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2、中华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3、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4、神州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神州(shén zhōu),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 ,是属于黄种人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

5、中原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

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中国》

「中国」的别称

1、中国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西周初年“何尊”铭文

“民亦劳止,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

2、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3、中土:泛指中国。

“其国则殷乎中土。”——《后汉书·西域传论》

4、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狭义上指河南地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5、神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划概念。

“堂堂中土,亘古制甸奴;烈烈神州,岂今宥胡狗!”——洪仁开《干王洪宝制》

6、赤县神州:对中国、汉地九州的别称。

“中国名日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苟卿列传》

7、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冀、充、青、荆、徐、扬、梁、雍、豫等九州。此后,便成为中国的代称。“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楚辞·离骚》“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8、九牧:九州,指中国“此其所以代股王而受九牧也。”——《荷子》“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史记·孝武本纪》

9、九域:即“九州”。泛指全中国。“《祭典》日:‘共工氏伯九域'。”—《汉书》“今明公明著天下,声振九域。”——《晋书·孙惠传》

10、九囿[you] :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被称为九州。

“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鲸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国修,封殖天下,因古九以置九州。”——晋·常球《华阳国志·巴志》

11、九土:九州的土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土。”——《国语·鲁语上》

12、九野:九州的土地。“疆理九野,经营五山。”——《后汉书·冯衍传下》

13、八州:指中国全土。古代中国划分为九州,因京畿占一州,自京畿角度而言,则为八州。

“殊俗慕义,八州怀德。”——《汉书·许皇后传》

14、中州:中州本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带,因处于国之中,华夏之中,所以称为中州,后用来指代中国。

“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汉书·司马相如传》

15、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居于天下之中,东南西北四方皆有海,因此以四海指代中国。

“文王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尚书·大禹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16、八荒:指东、西、南、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泛指各地。

“囊括四海之意,并春八荒之心。”——《过秦论》

17、六合: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即天地四方,用来指代全天下,即中国。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史记·秦始皇本纪》

18、震旦: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蛟台蜃阁,俄交震旦之墟;月面星毫,坐照毗邪之国。”——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

19、宇内四面八方日宇,宇内,即天下整个世界,因为古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程度局限于中国之内,因此宇内即指全中国。

“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意。”——《史记·秦始皇本纪》

20、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孟子·梁惠王下》

21、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

“其克请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尚书·立政》

22、禹甸夏禹时,分中国为九州,称为禹甸。“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购购原,曾孙田之。”

—《诗·小雅·信南山》

23、华:指中国,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年》

24、诸华:周朝自称为华,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诸华,中国也。”-一杜预《春秋左传》

25、夏: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26、华夏:我国的古称。

“华夏蛮,罔不率俾。”——《尚书·周书·武成》

27、中夏:指华夏;中国“。

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一《文选·班固<东都赋>》

28、函夏:指中原地区,后代指中国。“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汉书·扬传》“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晋·张景阳《七命》

29、有夏:指中国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周书·君爽》

30、诸夏:古代对中国的泛称。

“诸夏亲北,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

31、方夏:指中国,华夏。

“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尚书·周书·武成》

北京古称先后有: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3、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扩展资料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高祖五年,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北京

  中国,又有“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等代称。

  “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裳的礼仪之邦”。而汉语“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

  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汉代始建蛮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馆”。明朝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等。满清统治中国以来,传统中华帝国作为天下中心的默认就渐渐被打破了。

古诗文中的别称

银河在我国古诗文中有很多的别称

星汉: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汉:陆机《拟明月皎月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清汉:陆机《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

银河: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渺(邈)

云汉 绛河:杜审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星河: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天河: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山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银湾:李贺《溪晚凉》玉烟清湿白如幢,银湾小转流天来

银汉: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还壁题》: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河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

岳父:泰山、冰翁。

女婿:东床、春风门下客

死:就义、下世、辞世、没世、就世、弃世、谢世、殒谢、殒落、见背、捐馆

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打一中秋食物——谜底是月饼。

解析:从谜面可知,“平日不思”意味着:平时并不会想起,“中秋想你”意味着一到中秋节就会想起来,打一中秋食物意味着这种食物一般在中秋节出现的多,综合以上所知道的,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谜底是月饼。

中秋节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中秋节作为一个中国古老的节日,它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大团圆的节日。

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可或缺的习俗。

中秋节的别称——仲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 三部分,因为秋冬第二个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月亮的别称有月神、月老、皎洁明月。

1、月神:月亮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视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它在汉语中有许多别称,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月神”。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月神具有强大的神力和精神力量,能够掌管月亮的运行和生命力的流动。人们多次祈求月神的保佑来保证家庭的温馨和平安。同时,月神还被广泛地用于文学作品、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2、月老:月亮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别称,那就是“月老”。这个别称源于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在民俗中被视作婚姻之神。据说,月老是一个长相威严、慈悲善良的老人,他担负着为人们匹配姻缘的重要使命,为世间的男女牵线搭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真爱。许多人在结婚前会去寻找月老祠或者祭拜月老,以祈求他的保佑和指引,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得到坚固和幸福。

3、皎洁明月:我们还可以听到一些美丽的诗歌、歌曲、散文等,把月亮称为“皎洁明月”。这是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别称,形容月亮在夜空中的清澈明亮和闪耀光芒。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皎洁明月的经典名篇,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夜晚望着皎洁明月时的心情,把月亮赋予了更多的浪漫和诗意。

月亮的寓意

1、温柔与感性:月亮被普遍认为是女性象征,因为它和女性情感、柔性和感性等特质相联系。在许多文化中,月亮被视为母亲、神秘之物或爱情女神的化身,代表着保护、温柔和美好的一面。因此,月亮的寓意常常与内心柔软、感性、细腻的情感有关。

2、变化与周期性:月亮的形状随着其围绕地球旋转的角度和距离而不断变化,它的周期性变化被称为月相。月相的变化被认为代表了自然和生命的周而复始,也象征着时间和变化的无限轮回。因此,月亮的寓意还包括耐心、坚韧和适应力等素质,以及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再生。

3、知识和智慧:月亮对许多古代文明来说是重要的天文观测对象,其运行规律和月相变化被视为重要的时间和空间指标。因此,月亮也具有知识和智慧的寓意。在许多神话和传说中,月亮还被视为智慧神灵或启发者,代表着理性、学问和追求真理的一面。在某些文化中,月亮和太阳并列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

古代中国别称有哪些:

1、华夏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2、中华中者,即是指中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