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急惊风的手法
1 小儿急惊风主证
高热。体温往往在39°c以上,面红唇赤,气急鼻煽,烦躁不安,啼无涕泪,继而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候。因食物积滞而引起者,可兼见脘腹胀满,便秘,苔厚腻之症;若因痰湿内阻者,可兼有喉中痰声漉漉,咳吐不利,呼吸急促,苔白腻等症。
2 小儿急惊风证候分析
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外邪,侵入肌表,从表入里,郁而化热化火,火盛生痰,热极生风,故先有外感表证,继而引动肝风,或逆传心包,而见发热,头痛,项强,神昏,抽疯诸症;有因饮食不接,或误食不洁之物,郁结胃肠,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故见呕吐,腹胀,腹痛,便闭,惊厥等症;有因暴受惊恐,或不慎跌仆而致者,惊则伤神,恐则伤志,故有神志不宁,惊惕不安等症,继而痰涎上壅,蒙蔽清窍,引动肝风而发惊搐。
3 小儿急惊风推拿处方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揉小天心,总筋,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揉筋: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揉阳陵泉,拿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消食导积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丰隆。
清热泻火:清肝经,心经,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捏脊,掐揉二扇门。
4 小儿急惊风推拿方解
急惊风有清热,熄风,化痰,镇惊四法。
其治:清热宣肺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心经,捏脊,掐揉二扇门;
平肝息风有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化痰导致,有清肺经,摩肺俞,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弦搓摩,猿猴摘果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
镇惊定搐,有清心经,肝经,揉小天心,总筋,拿曲池,肩井,阳陵泉,承山,天柱骨,捏脊。
开窍醒神,有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百虫,承山,委中。
在天气易变的季节,父母照顾孩子总是不能照顾得太周全的,当我们在天气骤冷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孩子添加衣服,在天气变热的时候又没有及时给孩子脱衣服,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感冒,那么小儿推拿疗法治感冒好不好?按摩有哪些常用的手法?
1、小儿推拿疗法治感冒
临床常把易感儿童分成肺脾气虚型、食积内热型两类来推拿预防:
1、肺脾气虚补脾肺肾经
临床表现:患儿平素多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纳食不香、食后即便、易汗出。
推拿取穴:补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时,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沿拇指桡侧缘从拇指尖推向指根,连续100~300次。)、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尖至掌根尺侧边缘成一直线,操作时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500次。)、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粗隆外一横指处,操作时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摩腹(定位在腹部,用掌面摩称摩腹,200~500次或5分钟。)、捏脊(小儿取俯卧位,操作者自尾骨沿后中线两侧捏脊至平大椎穴处,单向捏脊5~10遍。)。宜在饭前进行。
2、食积内热清肠胃
临床表现:患儿平素多见面黄肌瘦、烦躁多啼、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口臭、舌苔厚腻,或有低热。
推拿取穴:清大肠(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时从虎口推向食指尖,100~300次。)、清胃经(胃经位于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操作时,沿赤白肉际,自腕横纹推向掌指横纹,100~500次。)、揉板门(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时用拇指端揉,100~300次。)、揉足三里、捏脊、分腹阴阳(定位在腹部,操作时用双手拇指分别沿肋弓向两旁分推至腹两侧,100~300次。)、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处,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50~100次。)。
2、按摩的几种常用手法
1按法: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秒),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2摩法:用手掌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
3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4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5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的推进。
6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
7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8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9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1 小儿肺炎病因病机
风邪外袭,侵犯肺卫,风邪每易夹寒夹热,以风热为多;肺司呼吸,通调水道,性喜清肃,以降为顺;若外邪侵犯,肺失顺降之常,清肃不行而肺气上逆不降,水液输化无权,留滞经络而为痰,或温热之邪直伤肺津,炼液成痰,痰热交阻于气道,肺气痹阻而出现咳喘,痰鸣,鼻扇等症。
2 小儿肺炎推拿能治好吗
小儿推拿在清肃肺经,散风解表,宽胸理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小儿肺炎的发生跟风邪犯肺,温热之邪损伤肺津有关,所以小儿推拿对肺炎是有一定治疗效果的。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的肺炎原因过多,表现形式不一样,所以不是所有的肺炎都靠推拿可以治疗好的,建议咨询医生,详细检查后对症进行治疗。
3 风邪闭肺型推拿手法
主证:发热,咳嗽气喘,痰稠黏黄,气促鼻扇,舌红,指纹青紫。
推拿处方:清肺经,推天河水,运内八卦,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推拿原理:清肺经,推天河水可清热解表,疏风宣肺,运内八卦可宽胸利膈,理气化痰;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可清热散结,消胀化痰。咳甚痰多胸闷者,加推脾经,揉膻中。
4 热毒闭肺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引饮,气促喘促,鼻扇咳嗽,舌红或降,脉数大,严重者可见舌红起刺,精神烦躁或萎靡,也可见神昏,谵妄等气血两燔现象。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肝经,推六腑,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
推拿原理:清肺经以宣肺清热化痰,清肝经,推六腑清热泻水,平肝镇惊除烦热,运内八卦以化痰平喘,揉掌小横纹清热宽胸。
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两侧和大椎第一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位置;高热引起惊厥加捣鱼际交。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孩子5指上的经络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经常推拿按摩可包治百病。
孩子的5个手指头分别对应着脾、肝、心、肺、肾等五脏,推拿按摩孩子的5个手指头可调理五脏,防治百病。下面说说哪个手指头对应着哪个脏器。大拇指对应脾经,食指对应肝经,中指对应心经,名指对应肺经,小指对应肾经。
除了按摩小孩子的指头外,还要常推小臂上的几条线,也可维护孩子健康。孩子手臂阴面靠中指那条线是天河水,推天河水,可清除孩子体内的热毒,驱杀邪气,手臂阳面靠大拇指那条线是三关,体弱多病的孩子最适合推这条线。
手臂阳面靠小指那条线是六腑,热毒侵犯咽喉部时推这条线,效果立竿见影。用于“线性”穴位的还有开天门、推背、推上下七节骨等。
可见,小儿推拿按摩中5个关键经络全在五指上,这是上天赐予孩子的“天然药库”。因此,家长们不妨经常为小孩的双手做做按摩,以防治百病、强体养生。
1请问儿童推拿的基本注意事项是什么
儿童推拿的基本注意事项是:第一,儿童 要注意补指的是从 下到上,而泻则是从上到下;平缓的推 叫补,比较急促的推拿就是泻了;顺叫 做补,相应的,逆就是泻;另外关于补 与泻的对应还有的是,向里是补,向外 则是泻;轻柔的推拿叫做补,重重的推 拿则为泻;旋转的推拿是补,直行的推拿叫做泻。
第二,在推拿的时候要注意,小孩子 的皮肤比较的柔嫩,推的时候最好用一些 水或者其他的物品湿润一下,这样可以保 护小孩的肌肤,也不要太用力,这样也会 对孩子的肌肤造成伤害。第三,推拿的时候,如果推拿一个穴位没有起到较明显的作用,可以辅以推拿 其他的穴位。
最后,要注意针对小孩所说 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将小孩子的中指弯曲,将中指中节侧面两头的横纹之间的距 离算作是一寸。
2小儿推拿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1、传统小儿推拿主要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2、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小儿要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调理师要保持双手清洁,指甲宜短,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调理。
5、小儿皮肤娇嫩,可选用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在调理时要注意小儿的 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找专业小儿推拿师,上深圳傻大姐家政,培训上岗更正规。
3生活小常识小儿推拿疗法具体怎么实施
小儿推拿的禁忌证:在小儿有骨折、脱臼、皮肤疮疡、创伤出血等情况时,不宜使用推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医者应态度和蔼,细心耐心,取穴准确,手法熟练,操作认真;室内应空气流通,安静整洁,室温适宜,不可过凉过热,推拿后注意避风,以免复受外邪,加重病情;施术前洗手,修短指甲;在严寒季节,医者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恐惧,造成操作时的困难;患儿的姿势,坐卧舒适自然,无论男女,首选左手各部穴位;操作手法,轻重适宜,用力均匀,对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强 性手法,应最后操作;为了防止擦伤皮肤和提高疗效,在推拿时必须事先在推拿部位上抹一些爽身粉或婴儿油或植物油,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手法的作用。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 穴位 定位 脾穴(脾经) 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肝穴(肝经) 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心穴(心经) 中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肺穴(肺经) 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肾穴(肾经) 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胃穴(胃经) 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大肠穴(大肠) 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穴(小肠) 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利小便穴 自腕部沿手掌尺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 八卦穴 手掌面,掌心的周边。
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对小天心者为坎,对中指者为离 运水入土穴 手掌面,自小指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运土入水穴 手掌面,自拇指桡侧端至小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板门穴 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以指点之有大如豆粒的筋头,重按有酸麻感,为扳门的部位 小天心 掌根,小大鱼际肌交接处凹陷中 四横纹(小横纹) 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掌小横纹) 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阴阳穴 掌根,小天心穴两侧,靠拇指侧的为阳池,靠小指侧的为阴池 外劳宫穴 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二马穴(二人上马/上马) 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一窝风穴 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 列缺穴(非针灸之列缺) 手腕两侧的凹陷内 阳池穴(膊阳池) 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 天河水 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六腑穴 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成一直线 三关穴 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五指节穴 手背手指各关节处 威灵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 精宁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 七节骨 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涌泉穴 屈趾,足掌心前正中凹陷处 小儿推拿三字经派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显著,盛行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在理论、辩证施治、特定穴位、手法操作等方面,已形成独立体系,并成为小儿推拿专科。
齐鲁之邦,历代名医辈出。小儿推拿渐为盛行,历代推拿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青代光绪丁丑年(1877年),登洲宁海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 通治 儿之疾,以成人为主。
李德修(1893一1972)自幼家境贫寒,17岁染疾,暴致耳聋。幸得《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精心钻研,深得其要。
1920年,在青岛设诊所,以推拿疗效,颇具声望。1955年在青岛中医院任负责人,专致小儿推拿,以推拿救治病婴无数,他为人淳朴,医德高尚,经验丰富,有求必应,勤勤恳恳,为患儿服务,誉满岛城。
李德修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是小儿推拿三子经派的奠基人。德修老诊病注意望诊,患儿一进诊室,他举目一望,就能说出患儿的主要病情,每天使病家赞叹不已。
临证施术主要以左上肢以下穴位为主,取穴主张少而精,一般不超过3一5个穴,尤擅长独穴治病,医效显著。 更为可赞的是,他勇于开拓,热心传授,诲人不倦,培育新人,小儿科在60年代,出现了高徒满门、人才济济,团结奋进,医术迢迢的可喜局面。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使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法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1972年,李德修老师谢世后,儿科的医生继承了他的经验,代代相传,坚持开展了小儿推拿的应用和研究,扩大了治病范围,临床治疗70多种小儿病症。
不仅治疗常见病,而且对部分疑难病、急重病人,如惊风、脑炎后遗症、婴儿痉挛症、脑外伤后遗症、神经损伤性肢瘫、脑发育不全、脑梗阻、新生儿黄疸、先天性巨结肠、百日咳、多发性神经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根据临床部分资料统计:治疗发热总有效率为94%;治疗急惊风总有效率为96%;治疗外感咳嗽治愈率为81%;总有效率为99%;治疗小儿惊症的治愈率为97。
5%,总有率为100%;治疗小儿厌食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9%,疗效优于药物。 三字经小儿推拿派的临床疗效高,手法简单易学,疗效可靠,重复性强,深受群众的欢迎,已享誉国内外。
这些年,来青岛中医院学习和进修的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及新加坡的同行等,还举办过不同类型推拿学习班。 三字经。
4小儿推拿有哪些特点呢
小儿推拿作为推拿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小儿肌体娇嫩,各个系统、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处于不浙生长发育之中,因此在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把小儿视为成人的缩影,小儿推拿疗法同样如此。为适应小儿的特点,在手法操作、穴位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不能完全照搬成人推拿方法,尤其是婴幼儿,这是其一。
另外小儿推拿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易学易用,安全可靠,不但医生能掌握,就是小儿家长也容易学会。在操作中,只要耐心细致地按规程施术,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而且经常 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推拿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应严格掌握,必要时需配合中西药物治疗,这点必须注意。
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治疗穴位有时也和成人不同。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如下:
(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示、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从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示、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者用指端揉,大者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示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示指前移,提起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
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示、中指(并拢)面自患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患者。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20--3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我建议由家长做推拿,因为孩子本身生病时就难受哭闹见多,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更加剧了孩子的哭闹。所以有家长来操作是最合适的。如果由医生和按摩师来操作那就先帮孩子熟悉环境和医生。然后再做手法治疗。无论谁来操作治疗都要集中精力、专注来做,即“要全幅慈心善念、无半点浮词燥气”。
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小儿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每次给宝宝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问题,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下面我就把我在家给孩子常用的一些穴位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开天门
开天门(攒竹)——让无气自由出入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开天门(攒竹)
操作
操作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额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此操作法又称推攒竹。
开天门(攒竹)
次数
50~100次。
作用
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
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发热等症,多与推坎宫 、揉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 、捣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百会等合用。
引文
《小儿推拿 广意》:“推攒竹,医用两手大拇指自儿眉心交替往上直推是也。”
推坎宫
推坎宫(眉弓)——守护孩子眼睛的卫士
坎宫 (眉弓 )
位置
自眉心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坎宫
操作
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亦称分推头阴阳。
用双手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这种操作称为推坎宫(图①、图②)。
坎宫
次数
50~100次。
作用
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
临床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开天门 、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和清肝经 、掐揉小天心、清河水合用。亦可推后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引文
《小儿推拿 广意》:“推坎宫医用两大指自小儿眉心分过两旁是也。”
专家说法
父母平时腾出一点时间,每天晚饭前就给他推推坎宫,可以有效预防眼部疾病。
具体做法是:父母将两大拇指分别放在孩子的两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做分推,推的速度要慢,用力要轻。在春季干燥的时候,要是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就应该给他推坎宫,提早治疗。
推坎宫还可以配合大椎穴 、风府穴 、风池穴 等穴位 ,治疗孩子的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等症。
揉太阳穴
位置眉梢后凹陷处(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口眼歪斜等。
以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作直推,称推太阳。
若用中指指端揉之,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方向揉为补,向耳朵方向揉为泻。)
次数
50-100次。(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揉太阳
知识补充
太阳穴是位于眉梢后部的凹陷,说是凹陷,其实有些宝宝的太阳穴是非常鼓的,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太阳,“太”就是大,就是阳气特别充盛的一个穴位。
温馨贴士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和身体情况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清肺经
操作:推法为主。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以旋推或反向直推为补,称补肺经。
次数:推100~300次。
作用
治疗: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汗出气短等肺经虚寒证。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其他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清天河水:
1、推拿介质:水、滑石粉都可以。
2、推拿手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自总筋(腕横纹中央)起,推至肘横纹。
3、推拿次数:约200-400次。
4、动作要领:动作要轻、快。
5、注意事项:与天河水有关的操作很多,还有大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等,这个操作要在宝宝出现了经热证的时候才能使用,不能作为保健用穴。如果宝妈们把握不清孩子的病机,建议还是请专业医生诊治,不可耽误病情。
1、功能:
书中记载天河水,性微凉,具有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可用于一切热症。也就是说天河水不仅仅作用在解热,对于心经有热的所有疾病都有疗:比如孩子晚上睡眠不好、口舌生疮等。
2、主治:
这是一个凉性的穴位,可以用于一切热证。比如,感冒发热、内火—烦躁、夜睡不宁、脸红、舌头口唇红、口干口渴、鼻涕黄、痰黄、小便黄、大便臭等都是有内热的表现。
3、作用原理
天河水得位置在心包经上,清天河水的操作是逆着心包经的走向,心包经在前臂是从肘部到手部,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经络规律,逆推心包经是能够泻热的,而“心包代心受邪”,疾病如果要影响到心,首先要突破心包的“保护”,如果突破不了心包的“保护”,就不会对心产生影响,当心足够强大的时候,疾病也就只能影响到心包了,所以说,清心包经的热,也就能泻心经的热。
现代小儿发热多为食积发热,胃肠积热波及肝经后发热,根据“木(肝)生火(心)”、“实则泻其子”的脏腑作用规律,退热就要泻“肝(木)”之子--“心(火)”,又因为“心包代心受邪”,所以通过泻心包经可清泻肝火,火灭则热退。
现代医学研究得出通过清天河水能调节小儿肢体静脉微循环,使血液重新分配,从而激发小儿内在的免疫系统和抗病能力而恢复健康,还发现清天河水退热的机理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的分泌有关。
退六腑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连线的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的尺侧(内侧缘),自肘横纹想腕横纹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实火,退高热。
拿凤池
操作:用拿法,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①感冒、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用;②颈项强痛可与揉列缺、揉颈项部肌肉合用。
涌泉穴
按摩涌泉穴的方法步骤
1、睡觉前给宝宝用热水洗脚,浸热涌泉穴。
2、家长用手指和掌心从足跟向前轻轻推擦涌泉穴,使掌心和足心均有热感。
3、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做“蹭脚掌”的动作:盘腿坐在床上,两只手抱着两只脚,让脚掌对搓,马上就会感到小脚热热的,很舒服,不但可以强身,还可以矫正X型腿。
内热是宝宝的常见病,而内热的孩子容易上火、口渴、咽干、脸色潮红、手心脚心热、爱光脚、睡觉踹被子、爱出汗,甚至有的孩子容易出鼻血。这样的孩子,每晚临睡前洗完脚,家长可以上下来回轻轻地搓孩子脚心,即按摩涌泉穴,两只小脚各50次,能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另外,当看到孩子溜清鼻涕时,先给他泡脚至微微出汗,再作手法治疗效果更好。我试过多次了,效果很好。日常保健捏脊和揉涌泉给孩子去火,小毛病基本就好了。推拿中孩子会出汗,病情也随之减轻。如果推几次不见出汗,那就属于病毒性感冒。及时到医院就医。
愿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一、脾经: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二、肝经: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三、心经:一般不动心经。
四、肺经:
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补肺经:补益肺气
五、肾经:补肾经: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六、大肠:
补大肠: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清大肠:除湿热,导积滞
四横纹、小横纹、掌小横纹
七、四横纹
偏于消化系统。
功用:1退热除烦 2散瘀结 3调中除胀 4行气和血
主治:
1用于一切脏腑之热。烦躁。
2疳积
3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4气血不和。
备注:
口唇破裂与脾有什么关系?
脾其华在唇
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光泽。
脾失健运,气血不荣:口唇淡白、萎黄。
常与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等合用,治疗腹胀、口唇肿胀、疳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八、小横纹
偏于呼吸系统。
功用:1退热除烦 2散瘀结 3调中除胀 4咳嗽
主治:
1用于脾胃之热,烦躁
2疳积
3腹胀,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4咳嗽
注意没有腹痛,因为小横纹偏于治疗呼吸系统。
推小横纹配合揉上马常能加强治疗咳喘,百日咳等症的疗效。
九、掌小横纹
功用:1 清热散结 2宣肺化痰 3镇静安神。
主治:
1 用于心、肺之热,口舌生疮
2 咳喘、肺炎、百日咳
3 腹胀、流涎。
流涎[xián]二声
流涎与脾的关系?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若脾胃不和或脾气虚弱,导致涎多,口涎自出。
三关、六腑、天河水
十、三关:
功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气行气。
用于一切虚寒之症。
主治:
阳气不足、四肢厥冷
风寒感冒
气血虚弱
十一、六腑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用于一切实热之症。
主治:脏腑郁热、壮热烦渴
十二、天河水
功用:清热泻火,解表除烦。
主治:感冒发热,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口燥咽干。
夜啼,头痛,咽痛。
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主要用于热症,清热而不伤正气。
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急惊风的手法
本文2023-10-21 02:26: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