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少数民族中有哪些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贵阳少数民族中有哪些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并不清楚,但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可以查到一些
1、壮族
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2、布依族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3、彝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4、苗族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5、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至2012年末,贵阳市常住半年及以上人口为44517万人,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073%,死亡率为476‰,自然增长率为597%。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413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103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0人。
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壮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是在于2007年建成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大楼的基础上,于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的全国第五个省级民族博物馆,是全民所有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保护、传承和弘扬贵州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各民族文物、文献的收藏整理、研究保护、展示交流和宣传教育。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座落于贵阳市迎宾大道——遵义路筑城广场的南广场,东依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西邻贵阳火车站,北与筑城广场北广场上的芦笙铜雕相呼应,环境特佳,交通便利,总占地面积13175㎡,大楼建筑与附属建筑容为一体,其中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7000㎡,建筑面积5900㎡,大楼与附属总建筑面积37000㎡,地上24层,地下1层,主楼高999米,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博物馆藏品主要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的生产生活实物资料为主,以反映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服饰、银饰、面具、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文献古籍等以及反映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影(音)像资料。目前共有藏品14000余件套。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目前常设两个基本陈列展,1、《贵州民族风情展》于2009年推出,位于博物馆大楼二楼前厅及三楼A、B、C三个厅,面积约2500㎡,展览分为序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哪里去五个部分,生动介绍了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族风情。2、《贵州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展藏》2013年9月建成,设在大楼二十四层,面积350㎡,展出187件套最具贵州特色和亮点且兼具一定历史价值的珍贵少数民族服装及饰品。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馆至今,陆续推出了《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绚彩中华——中国彝族服饰展》《绚彩中华——中国苗族服饰展》《绚彩中华——中国侗族服饰展》《绚彩中华——瑶族服饰展》《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贵州农民画展》《多彩de贵州——贵州少数民族风情艺术摄影精品展》《苗绣展》等十多个专题展览。开设了临时展厅约2500㎡,常年引进各地各民族优秀主题文化展览每年达30余个次。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隶属于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县处级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成员,中国西南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2011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贵州省教育厅指定为贵州各大、中、小学民族文化校外教育基地,相继被贵阳市教育局指定为“贵阳市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并与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挂牌为教育实践基地”。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是贵州重要的民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宣传窗口,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集成地,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不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和社会教育作用,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12月,随着贵州民族文化宫主体大楼建成启用,贵州民族博物馆有了自己固定的馆舍。2009年9月,贵州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服务社会。
从1984年贵州民族博物馆筹建至今在省内外先后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剪纸展览》、《贵州省农民画展》、《陈白秋园木艺术展》、《王少丰剪纸艺术展》、《黔风绚丽——侗族画家杨思藩画展》、《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展》、《似雪银花——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苗族银饰展》等展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贵阳市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但人数均较少,多为解放后从外省迁入,赫哲族贵阳常住人口中应该没有他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是人口最少的几个民族之一人口只有4675人(2000年人口普查),现在大多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但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是一个历史比较优久的民族
贵州省教育厅的电话号码:0851-85284911,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朱东路162号,邮编:550081。
贵州省教育厅机构设置: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组织处(统战部)、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基础教育处、学前教育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高等教育处、科技与研究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民族教育处、教师工作处、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处、学生工作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省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民办教育处、审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处。
贵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民族节日、集会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而那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人大开眼界。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会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六月六
“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
“六月六”的缘起,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花开锦绣、香飘长天的青山秀水图。魔王见此宝图,顿起贼心,前来抢夺。姑娘和众乡亲苦战七天七夜,终因力量悬殊,六月初六这天,眼看宝图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将图抛向空中,宝图即化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气死化为一堆乱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后,为了纪念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们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六月六”歌节。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如今,贵阳的“四月八”已成为贵阳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壮、水、仡佬、汉等民族共同狂欢的节日,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典。少数民族男女青年还借此机会,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舞姿与歌声寻找意中人。
芦笙舞
芦笙,是一种古老的竹木制簧管乐器,大的有一丈多,小的不及一尺,管的数目多的有10管,少则单管、双管,最常用的是6管,其音调可雄浑低沉,亦可清脆高亢。在苗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不仅把芦笙作为本民族的代表物,还把它融于舞蹈、音乐中、水、布依、瑶、彝等民族舞中,芦笙舞也甚为流行。
芦笙舞现有曲百首,舞步百余种,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这些舞步节奏明快、粗犷热烈。芦笙舞男吹女跳,或男女自吹自舞,有的舞步吸收了苗族武术动作及高难度杂技动作,为人所喜闻乐见。芦笙舞成了贵州喜庆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斗牛
贵阳市郊农村的斗牛,不像西班牙是人与牛斗,而是牛与牛斗的一项农闲娱乐活动。
斗牛的时间是在插秧之后,收获之前的农历六月至八月之间,地点主要是高坡、孟关两个乡。当地称即将上场参赛的大公牛为“巴郎”,为预祝巴郎胜利,本寨及外寨的亲朋好友均要请巴郎的主人喝酒,叫“喝巴郎酒”,意在壮行。
开场那天的“踩场”是群牛激战的精彩序幕。铁炮声响过,巴郎牛头系红布,背披亲友赠送给主人的一床床被单,在众人的簇拥下绕场一周。由于同去踩场的有许多寨子的人和牛,唢呐昂扬,爆竹震天,使得气氛极为热烈,场面极为壮观。随后一位寨老致词,再取下牛背上的礼品,踩场结束。
斗牛正式开始前,要先经两位牛主人同意,然后才蹄飞角撞,各使绝招,若二牛实力相差大,不久即可见弱者轰然倒地,或落荒而逃;若二牛旗鼓相当,则胜负难分,直至气喘吁吁,口吐白沫。这时自有管牛老手上场,以绳索竹竿等物拉开二牛,防止伤亡。
斗牛场一般选在四周为缓坡中间是平地的地方,便于人海观望。
花灯
花灯是贵州民间举办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晚上,悬挂彩灯,并进行这种活动。 民间称为“玩花灯”、“唱花灯”、“跳花灯”或“花灯”。民间过年风习的民谚称为“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
花灯大约是在明朝初年,由来自江南及中原、留在贵州驻守和屯耕的军士们传入贵州。到清朝时期,花灯在贵州已经十分流行。民国年间,花灯普及到贵州绝大部分的乡村集镇。
贵州花灯包含花灯歌舞和花灯剧(戏)两种艺术形式。花灯歌舞(俗称“地灯”、“锣鼓灯”或“锣鼓转”等)较简单、短小,无整戏剧情节,主要是抒发某种感情或说明某件事理。表演时,演员一肌要手执扇和手帕,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有时,还要插进韵白(俗称“拉白”)、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
贵阳少数民族中有哪些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本文2023-10-21 02:28: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