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丹药中·毒的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死于服丹药中毒的皇帝有很多,他们本想希望通过服丹药而长生不老,结果反而因中毒而早死。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东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唐烈祖李升、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清世宗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等。尤其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290年间,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至少有5位是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丧命的,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
唐太宗(599—649,李世民)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都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歌颂他英明伟大的著作,大概几火车也拉不完。但他到了晚年,在身患重病之下,也犯了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低级错误,即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但与秦始皇、汉武帝不同的是,他并非去求神仙,而是让一个印度方士为自己炼制长生药,然后服用之。
那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右卫率长史王玄策讨伐天竺国获胜,掳得一个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方士,此人自称有长生之术。王玄策大喜,认为这下讨好皇帝的机会来了,皇帝对天竺国的珍奇宝玩可能不感兴趣,但他不会不想长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京城长安,即向太宗献上方士。那罗迩娑波寐说自己已200多岁,一番天花乱坠的胡扯,令太宗深信不移,对他敬若天神;当即把他安排在金飚门客馆下榻,让他炼制丹药,并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此事。随后又按罗迩娑波寐所开出的药单,派使者到全国各地采集怪药异石;国内采不到的药材,又派使者到婆罗门等国求取。
据《新唐书•天竺国列传》记载,这个印度方士炼丹用的“畔茶法水”出于石臼之中,有石象人守护,水有7种颜色,或热或冷,能销熔草木金铁,人手探入水中,皮肉即腐烂,只能以骷髅去舀。炼丹用的药材之一,是一种奇怪的树叶,其树名叫“咀赖罗”,其叶如梨,生在深山的崖洞中,有巨虺把守洞穴,人不可进入。要取此叶,需以方头的箭矢射击树枝,树叶落下来被群鸟衔去,需再射,方可得之。其它炼丹的材料取之亦同样艰难奇诡。又有史籍记载,罗迩娑波寐炼这种丹药,主要用了水银、硫磺、砒霜等物。
数月之后,长生药炼成。太宗1年前患风疾症,大概只是神经性头痛之类;吃了此药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太宗又遵罗迩娑波寐之嘱,加大服用剂量,结果便严重中毒,于次年五月暴亡,年仅51岁,算是英年早逝了,要不还可以干出多少丰功伟绩来。
唐太宗因服长生药而死,却并未引起其儿孙警醒,继他之后,仍有不少皇帝企图靠服丹药以求长生。
唐宪宗(778—820,李纯)号称唐朝中兴之主,比起那些昏君庸主来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但他后来自以为功绩已著,天下太平,便渐渐骄侈起来,不但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楼宇;而且笃信佛教,欲求长生,曾下诏遍求天下方士,搜寻偏方,使其实现长生不老的宏愿。
诏书一下,朝臣中便有人积极响应,江湖骗子接踵而来。宰相皇甫铁和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人,先后向宪宗推荐方士柳泌与和尚大通,说这两人会制不死药。柳泌自称已400岁,并胡说“天台山是神仙聚集之地,多灵草,臣虽知之,力不能致,如能做那里的长官,或许可以得之”。大通和尚也自吹神通广大,说自己已150岁。又有方士田元佐,自称有化瓦砾为黄金的秘方。宪宗不爱黄金,只对长生不老感兴趣,便授柳泌为台州刺史,并赐服金紫。谏官上奏说:“先帝也有宠方士者,但未使其做地方官。”宪宗作色道:“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又有何吝惜封他官职。”于是群臣均不敢再谏。
柳泌一到台州,即驱使当地官民到深山采药,稍有怠慢即遭鞭笞,折腾了1年多却一无所获。柳泌恐骗不过皇帝,即举家逃往深山,被浙东观察使抓获,解往京师。宪宗一直心存幻想,不但未治他的罪,而且封他为翰林院待诏,让他居兴唐观精心炼制长生药。柳泌胡乱捣鼓了一通,声称药已炼成。宪宗大喜,立即服用;但不久便烦躁口渴,身体异常。起居舍人裴潾上疏切谏,说方士都是为利而来,他们炼制的金石之药只可疗疾,不可常食,更不可能使人长生;并提出,炼出的药,要让炼药的方士和推荐他们的人先服1年,以考其真伪。裴潾这番话全是为皇帝着想,不料宪宗竟大发雷霆,将他贬为江陵令。
宪宗服用柳泌的长生药后,因中毒而数月不能上朝;性情日益暴躁,身边宦官往往无端获罪被杀,闹得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内常侍陈弘志与观军容使王守澄合谋,将年仅43岁的宪宗杀死于中和殿里,对外却宣称皇帝是因药性发作而暴死。即使不被害死,他也活不了多久。
宪宗被宦官宰掉之后,其第三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795—824)。穆宗荒*奢侈,终日沉湎酒色,又好游猎,宴乐、赏赐无度,对朝政漠不关心。他即位之后,虽然处死了方士柳泌等人,但后来自己又受方士诱惑,欲求长生,服起丹药来。处士张皋上疏规劝,说先帝信方士的妄言,服药致疾,陛下不是不知,岂能蹈其覆辙?穆宗嘴上称赞张皋说得好,但仍照服不误,致使身体更加虚弱。长庆二年(822)十一月,穆宗与宦官击球,一个宦官不慎从马上摔下,穆宗也因此受惊得病,卧床不起。但他仍把丹药当作救命稻草,大吃特吃,勉强支持了1年多,终于因服丹药过度,一命呜呼,年仅30岁。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们讲解道术,并在宫中建金录道场,亲临九天坛接受法录。后又封衡山道士刘玄清为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与赵归真同住宫内,撰修法录。宰相李德裕劝他勿被方士所惑,他却说“我对归真很了解,他过去没什么大过。我召见他,不过是和他谈养生术而已”。他相信赵归真等道士服丹药可以长生不老的鬼话,令他们加紧炼制仙丹。又命在南郊建望仙台,令神策军重修宫中的望仙楼与郎舍539间,准备以后服了仙丹后与神仙相会。
哪知武宗在服了赵、刘等人炼出的丹药后,竟和他的爷爷一样,变得性情躁急,喜怒无常,到后来中毒太深,面容枯槁,临死前十余天口不能言,年仅33岁便到爷爷、父亲那里报到去了。
唐宣宗(810—859,李忱),是宪宗第十三子,和武宗是同父异母兄弟。他在治国方面,有老祖宗唐太宗的遗风,时称“小太宗”。他和老哥武宗对着干,一上台便立即杖杀和流放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赵、刘等人;又下诏重兴佛教,令凡于武宗朝所毁寺宇一律重建。但有一点他与老哥相同,那便是服丹药以求长生。起初,他令道士配制长生药;而道士知长生药都是骗人的勾当,宪宗、武宗均因服药或病或死,朝野皆知,若再把今上毒死,自己小命难保,便开出一个怪方:制长生药需李子衣、桃毛、龟毛、兔角、生鸡膜各10斤。这样的材料,当然无法配齐。宣宗知道士借故推托,又令人遍访名医。结果有个叫李玄通的人,得到宣宗宠信,以70万钱的高薪聘入宫中,任其为太医,并命其配制长生药。李玄通不负帝命,与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三捣鼓两捣鼓,终于把“仙药”捣鼓了出来。哪知宣宗在服药后,背上竟生出毒疮。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宣宗背上的毒疮恶化,以致不能上朝,没几天便带着金丹之毒永别了人世,年仅50岁。
除了以上这5位,还有几位唐朝皇帝也曾迷恋丹药。唐高宗曾于开耀二年(682)服食丹药;武则天晚年服用过道士胡慧超的丹药;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安史之乱”后退为太上皇了仍念念不忘金灶烧炼丹药之事;晚唐的文宗也曾服用过丹药,不过他在服食了郑注炼制的金丹之后,病情还有所好转,不知是真是假。
唐朝皇帝前仆后继地迷恋丹药,除了追求长生不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治病。李唐皇族有一种遗传病叫“风疾”。据史籍明确记载,患此病症者,有高祖、太宗、高宗、顺宗、穆宗、文宗、宣宗等人。“风疾”即现在所说的中风,发病急骤,死亡率高。高宗时期,皇后武则天之所以能掌握朝政,就是因为高宗患有风疾,长期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以操持政务,而让她钻了空子。
丹药就是加速修真进度,突破瓶颈,解毒,隐身等····具体的丹药对应的作用也不一样,你也可以自己取名字的。丹药师很吃香,但是很难练好,毕竟修真的话哪有那么多时间兼顾其它的
像下面有些丹药你可以参考下:
寂灭丹:渡劫用第一宝丹,有了这个宝贝,在渡劫期足以顶两个修真高手的帮助
结续丹:修真者若是在武斗中断手断脚,此丹可续接而不露痕迹,其效灵验无比。
培元丹:壁隙紫和晶原水可以制成一种简易的丹药,对修真者的作用不大,但是若是普通人服用,其效果就如仙丹了,如果是练武之人服用效果更好。
离殒丹:粉色的灵丹,有鸽子卵大小,一股淡淡的甜香散了开来。重伤的修真者只要还有一口气,服用此丹可救其命,所以又有人叫“夺命丹”,意为命都可以抢回来。
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我国墓葬发现和出土还是比较多的,彼时也有一些基础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墓葬出土。除此之外,在那个阶段盗墓还是比较猖獗的,而在江苏南京城郊,就有当地村民因为发现了盗洞, 村民们上报后,考古相关部门紧急介入,对盗洞周边进行了勘察 。
在勘察之后发现盗洞附近确实是一座古墓,而且在抢救挖掘之后,专家们也发现这座墓葬应该是魏晋时期的。 这一发现本身就让人非常兴奋,因为这一时期出土古墓数量并不是很多, 所以这时的文物和古墓,研究和参考价值都极高。
在我国很多古墓中,都会出土一些丹药,这和古代人“长生不老”的执念有很大的关联。结合传说、古籍可以看出,在古代很多皇帝、大臣等对丹药非常在意。 这也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关联,毕竟彼时很多疾病都可以让人丧命。
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让丹药在古墓中很常见。在这座魏晋墓葬中,同样出土了一些丹药,数量在900枚左右。专家们对丹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这些所谓的“仙丹”中有很多不适合服用的成分,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五石散,有严重的重金属成分超标问题, 长期服用这类型的丹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加速死亡的速度。
虽然在服用这些丹药初期,会让人有一些兴奋和精神振奋的状态,但是丹药中的物质同时也会有强烈的副作用。这一发现也让专家们对墓主人的身份更加好奇, 通过对墓志铭和墓中文字记载等进行分析, 墓主人的身份也已经锁定,这座墓葬是东晋宰相王彬以及女儿王丹虎的墓葬。
墓葬中合葬的是一对父女,这样的合葬墓并不多见,专家们也对王丹虎葬于其中表示疑惑。在古代女子在出嫁之后都会被葬于夫家墓中,这在古代有非常严格的制度。而王丹虎之所以葬在家族墓中, 可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并未出嫁, 而这也让人非常疑惑。
通过古籍记载,以及专家们的推断,认为王丹虎之所以没有出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和自己父亲一样长期服用丹药。这和王彬的独断专行有很大关联,而且他本人对长生不老非常执着,所以不只是自己服用丹药,还要女儿一起服用,这也让直接影响了女儿的婚嫁问题 。 甚至晚年因为服用丹药,二人的身体都经受了很多的痛苦。
综上所述: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但是在彼时很多当权者和上位者都对长生不老有很深的执念。这也让一些悲剧上演,而王丹虎之所以和自己父亲合葬在一起,也是受到了父亲想要长生不老的影响。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历史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关增建介绍,11世纪中叶时中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但对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却没有一点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随后,文人学者们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提出各种指南针理论。例如,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首先提出如下逻辑: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南宋人的指南针原理,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只是围绕磁偏角现象,立论依据更多转向地理方位的坐标系统——中国古人认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这样地表面必然有个中心,过该中心的那条子午线就是唯一的南北方向。南宋人曾三异等认为,一旦测量地点不在这条南北线上,指南针所指向自然“少偏”。到明代,有人假托南唐人著作指出,指南正针由大地方位系统决定,而偏角则由天体方位划分系统所决定。关增建认为,这种说法“体现了传统指南针理论在阴阳感应学说和磁偏角的存在这一矛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窘迫”。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科技知识。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阴阳五行的作用不断淡化,力学角度的分析不断增加,但吉尔伯特1600年提出的科学理论连西方学界都没统一,更谈不上入主东土。传教士中,1658年抵华的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系统,但他认为决定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的地理南北两极本身,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而不像吉尔伯特认识到地球本身存在一个磁体。南怀仁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仍有学者用它解释指南针问题。而此时,清末来华的传教士已开始着手把西方近代磁学知识介绍给中国了。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每块磁铁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极,另一头叫N极。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靠近地球北极的是S极,靠近地球南极的是N极,也正是因为地磁极和地理两级不完全重合,才出现了地磁偏角现象。我们知道,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引,所以,不管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它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
二千多年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候,中国已经用铁来制造农具了。劳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时候,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知道它能够吸铁。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他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
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蔡伦改进。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
方法
在古代,埃及有纸草纸,欧洲有羊皮纸,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研究,蔡伦造纸术的基本点,归纳起来就是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没有经过造纸基本步骤处理的纤维薄片,不具备纸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传统概念上的纸。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埃及的纸莎草纸,而欧洲中世纪则普遍使用羊皮纸,这两种纸因为原料单一,改进余地有限,被使用复数种类材料的中国纸所取代。如今还有个别的地方还使用造纸术来造纸。
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历史沿革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火药的发明是副产品。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兼道士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虚子,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
《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
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
《明熹宗实录》:“天启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辽总兵毛文龙以登抚(袁可立)所遣管运参将黄胤恩、推官孟养志等发到粮饷并布疋、军器、火药等物,复蒙颁给敕印、旗牌,授以援辽总兵便宜行事,具谢恩。”
《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青、桐油等,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死于丹药中·毒的有哪些?
本文2023-10-21 02:30: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