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耳根毒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根毒的症状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6 耳根毒的诊断 7 证候分析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822 方药 823 古方参考 83 外治法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10 脓耳的预防 11 关于脓耳变证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根毒的方剂 2 治疗耳根毒的穴位 3 古籍中的耳根毒 1 拼音

ěr gēn dú

2 英文参考

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toidea ulc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cute lymphadenitis below the e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根毒(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1])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耳后附骨痈[3][4]。是指以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焮热、触之波动、甚至溃破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

中医的耳后附骨痈与西医的耳后骨膜下脓肿类似[4]。

另请参见耳发。

4 耳根毒的症状

患者脓耳,耳内流脓不畅,耳内疼痛,连及耳后,耳后完骨部疼痛、压痛,甚则肿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数天之后,肿起处尚可变软,穿溃流脓。[3][4]。

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3]。

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4]。

若因体虚或治疗不当,溃口经久不愈,时常渗出脓水,则成虚证痿管,较难治疗[4]。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耳根毒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3]。

耳根毒多因脓耳火热邪毒炽盛,肝胆湿热壅盛,或治疗不当,脓液引流障碍,邪毒不随脓液流出而外泄,反而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而成[4]。

《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结核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青囊秘录》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肾,怒气伤心,流滞肝经,风热壅聚而成也。”

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2]。

6 耳根毒的诊断

脓耳并见耳后完骨红肿疼痛,压痛,或溃破流脓,即为耳根毒[4]。

7 证候分析

脓耳的火热邪毒炽盛,犯及耳后完骨,故该部疼痛、压痛[4]。

邪毒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故胂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4]。

脓已成,故肿处变软,有波动感,并可穿溃流脓[4]。

口干,舌红苔黄燥,小便黄,大便秘结,均为热盛伤津。发热不退,脉数有力,为邪盛正实[4]。

若因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久困,腐肉不去,新肌不生,故溃口经久不愈,清脓常渗而成瘘管[4]。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耳后附骨痈·热毒壅盛证(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脓耳病程中耳流脓突然减少,耳内及耳后疼痛加剧,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耳后附骨痈·正虚毒滞证(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toxin stagnation)是指正虚毒滞,以脓耳日久,耳后流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耳后痈肿溃破,溃口经久不愈,形成瘘道,脓稀色白,疮口暗淡,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唇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泻火解毒,祛瘀排脓[4]。

822 方药

可在治疗脓耳方药基础上,重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之类,以清热解毒[4]。

耳后红肿有波动感,用仙方活命饮,取其清热解毒,并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之类以活血解毒排脓,促其脓出,邪热得以外泄[4]。

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热盛,口干苦者,加龙胆草、栀子等,痈肿已溃破流脓量多者,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薏苡仁等[4]。

溃口经久不愈者,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去腐生肌,用托里消毒散加减[4]。

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3]。

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加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3]。

脓成者服透脓散[3]。

虚者服托里透脓汤,并及时切开引流,小者可自溃,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3]。

脓尽用生肌玉红膏,若溃后脓水清稀,疮口愈合迟缓,则应服香贝养荣汤补之[3]。

823 古方参考

《外科大成·耳根毒》:生于耳根,状如痰核,不动而微痛,属胆与三焦二经风热所致,宜卫生散或加升麻、柴胡,或贵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蒌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肿者,或肋痛脉弦紧者,小柴胡汤加青皮、红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热,加荆芥、防风,盖肝者内主藏血,外主荣筋,怒则气逆,故筋畜结肿,若不自加调摄,肝迭受伤,迁延结核,再犯追蚀之药,因而不敛不治者多。

83 外治法

1)耳内处理同脓耳,主要是清除脓痂,保证引流通畅,滴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如黄连滴耳液[4]。

2)耳后肿胀,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紫金锭调敷患处。或用新鲜羊蹄草、芙蓉花叶捣烂外敷[4]。

3)如肿胀处按之有波动感,为脓肿已成,可切开排脓[4]。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脓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5]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5]。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5]。

10 脓耳的预防

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5]。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5]。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5]。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5]。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5]。

11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3]。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6]。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7][8]。又称聤耳[8]、耳疳[5]、缠耳[9]、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7]。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9][1]。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蒲辅周医疗经验》: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山萸肉30克川牛膝(酒炒)30克香附(酗制)30克土茯苓30克银花30克银花叶30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利湿清热,化瘀解毒。治妇科肿瘤。用法用量每夜服一丸,嚼细,白开水送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药奁启秘》:解毒丹处方青黛2钱,黄柏2钱,熟石膏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疮痒痛红肿。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药奁启秘》《脉因证治》卷下:解毒丹处方紫背车螯(大者)。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痈疽、金石毒。用法用量上以盐泥固济,煅红,出火毒,甘草膏为丸。甘草汤下。恶物,用寒水石(煅红入瓮,沉井中)、腊猪油调敷。摘录《脉因证治》卷下《外科真诠》卷下:解毒丹处方冰片2分,轻粉5分,白矾2分,灯心灰2分,麻根灰3钱,凤凰衣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蜘蛛疮重者,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疮相似,淡红微痛,五六个成簇,亦能荫开。用法用量先用麻揉破再掺。摘录《外科真诠》卷下《青囊秘传》方名解毒丹别名遇仙丹组成熟石膏1两,青黛2钱。功效长肉生肌。主治丹毒;湿疹。火烫,烂腿疮。用法用量入凉血散内,或菜油调搽。制备方法研极细末。《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解毒丹组成熟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用法用量麻油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古今医鉴》卷十六方名解毒丹组成黄丹、水粉、青黛、焰消、绿豆粉。主治中信毒在腹中,已下者。用法用量以小蓝挼水调下。加减腹痛,倍黄丹、豆粉,井花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详见百科词条:解毒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50:49 共68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现如今,国民的 健康 意识日益增强,大家对 健康 、医疗的专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当下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医学科普的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科普讲座较为多见。而在电视剧《老中医》的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翁泉海开设免费医学讲堂,他跟百姓们讲中医知识,普及用药常识,大家伙听了都连连叫好。

在讲课过程中翁泉海提到: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理论至深至要,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需要我们后人躬下身去,细心地体会研究。但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古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举例古籍中药用“鹊巢”治疗漏下之症,是由于鹊巢高而坚固,实则这种理论毫无根据,不可取之。今天我们就聊聊中医古籍中出现的一些中医用药糟粕。

毛笔头篇

1小便不通,数而微肿: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

外国人基本不用毛笔,此方若真有效,想必来中国代购最多的应该是毛笔。

2心痛不止:败笔头三个烧灰,无根水服,立效。

看来需要普及软笔书法,不然没有足够的“败笔头”供应。

3难产催生:用败笔头一枚烧灰研,生藕汁一盏调下,立产。

若此方有效,妇产医院和妇产科的大夫看来都得失业了。

妇人病篇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想必妇人哪怕血崩,也不想服药。

2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是82年的吗?

3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看来卫生间里需要开辟一块土地了。

4女人阴痒:炙猪肝纳入,当有虫出。

想必此虫是馋虫。

5妇人血病:五色带下,白马左蹄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左蹄这么好使?此白马右蹄跛了?

老鼠篇

1小儿症瘕:老鼠肉煮汁,作粥食之。

看来猫咪们一定不会得症瘕。

2水鼓石水,腹胀身肿者: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两三顿即愈。

瘦鼠不行吗?胖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乳汁清少:死鼠一头烧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妇知。

勿令妇知,这点很重要。

4大小便秘:雄鼠屎末,敷脐中,立效。

立效?看来此方应在厕所使用。

粪便篇

1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

感觉母猪屎大蜜丸会畅销,安宫牛黄丸的地位岌岌可危。

2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

为什么都是雄鼠?难道粪便也有性别歧视?

3风虫牙痛:白马屎汁,随左右含之,不过三口愈。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糖了。

4水肿尿涩: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

半升不算多,尿到病除。

5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继勿令妇知之后,勿令母知。

6小儿霍乱猝起者:用白狗屎一丸,绞汁服之。

原来“铲屎官”由此而来。

7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瘥。

吃什么都讲究一个“鲜”字!

这些并非偏方和恶搞,而是真实记载在中医经典古籍中的,中医发展的过程也是吐故纳新的过程,例如医学与巫术曾经结合,后来还是走不到一起。现在的中医院校、中医专家都在努力剔除中医里的糟粕,只是在民间仍然残留死抱着糟粕不放的现象,有的地方还发展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中医不能允许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 养生 ,听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古代中医所说的毒瓦斯是一种火毒。

毒瓦斯攻心

凡受降药之毒,定致神昏呕吐,此系毒瓦斯攻心,急用护心散,以生甘草一两,煎浓汁稠调,令病者时刻呷咽,咽至大半,自然止呕,神气清爽,接服醒消,以平其势。

马曰∶疮毒攻心,亦令神昏呕吐,至于降药之毒,须用人中黄、贯众、绿豆解之最佳。

耳根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根毒的症状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6 耳根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