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对孝顺的定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古籍中对孝顺的定义,第1张

论语中说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孝,大概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被中国人视为最高的品德标准,百事孝为先的说法由此而来。

孝,总共六笔,简单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孝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孝”字就是最直接的证据。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被一代一代人解读成具体的行为准则,延续至今。

孝,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是直面思考过与否,它都已根植于你的内心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都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于生活中,影响着你的生活。

我身边就有很多人被这个“孝”字困扰的非常苦恼——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膝下尽孝,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尽孝,子欲孝而亲不待后悔不已…… 等等。

今天,笔者想从“孝”字这简单的六笔,漫谈中国孝文化,希望给读者讲清楚这种抽象的文化形态,让读者明白何为孝,如何孝。

何为孝?

孝,从老从子,有两个元素构成。

其一是老,人老了,丧失了劳动谋生的能力,不能自食其力了。多大年龄算老人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七十曰老”,《礼·曲礼》也说“七十曰老而传”。都将70岁作为老人的标准。

读到这里,有些读者肯定会不以为然,70岁现在都算是老人了,何况在古代,能有几人活到70岁的高寿呢?

请先不要着急,听我解释完孝字的第二层元素,你们自然会明白。

其二是子,必须膝下有子,有孩子对老人进行赡养,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孝”。所以孝是一个两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共同组成生命的轮回和延续。

《孟子·离娄上》有句我们熟知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这层意思,没有后代,家族不能延续下去,就谈不上孝了。

当然,这种观念肯定会被现代社会一些人批判,比喻丁克一族肯定是不接受的。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中的孝文化就是这样的,丁克,不是中国文化,丁克一族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所以他们不接受不理解孝文化,也属正常。

现在来解释古人为什么将老人的年龄定为70岁。因为从生理上讲,男人在60多岁是有生育能力的,很多老来得子的人都是60多岁生育的,所以古人比较宽容,对于膝下无子的人,只要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前养育出孩子,都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来完成“孝”的轮回,故而将老的标准划定在70岁。

其实大家不比纠结这个70岁,这只是古人从“孝”的资格上划分的一个标准而已。孔子都说“人之七十古来稀”,实际上一般来说古代人50岁以上就算是老人了。

何为孝这个问题,原始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有老人有孩子共同组成的一种血缘延续的关系。

上文我们讲了何为孝,下面我再讲讲如何尽孝。

如何孝?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看下“老”字,因为“老”和“孝”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从人从毛从匕。我们看下“老”字的古体字就很清楚的看出这种偏旁结构。

单纯从“老 ”字解读,这个字非常有意思。

何为老?从人角度解读,“耂”可解读成入土半截了,也就是一些老人通俗说的到了埋了半截的年龄了。从“毛”的角度讲,可解读成没有头发,胡须飘飘的意思。“毛”的三撇,从上到下分别代表着人的头发、眉毛和胡须,“老”字,最上面的撇没有了,最下面的撇却长而飘。《说文解字》解释为“言须发变白也。老也”,便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

从匕,匕现在一般都理解成匕首。在古代匕字可不是凶器匕首,而是指羹勺这种取食的器具,从甲骨文的“老”字,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类似汤勺的形状。从象形文字上解读,“老”字下面的“匕”字旁,可以解读成需要别人喂食的人,或者解读成丧失劳动力只会吃饭的人。

所以“老”字,我们可以解释成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头发稀疏,须发花白,需要别人喂食的那些人。

需要谁喂食?当然是后代了。

所以我们必须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将“老”字的“匕”,换成“子”,就成了“孝”字了。

我们再来回归下这个演变的过程,“老”演变成“孝”,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只能吃闲饭曰“老”,这时候老人的儿女提供饭食,喂养老人,则为“孝”。是不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两个简单通过笔画组成的文字,而是一个形象的过程?这就是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的精彩之处。

所以,本人一直非常肯定,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没好之一,不接受反驳。

从“老”字到“孝”字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孝”的最原本的意思就是为父母提供饭食,照顾老人的生活。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孝”为“子承老也”。承,就是继承奉养的意思。

一个孝字,简单的六划,却蕴藏的三重含义:

人老了,膝下有子,子承奉老人。

以上是单纯从文字的角度解读“孝”的最原始意思,下面我们来看下漫长的历史中,古人对孝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具体行为的。

孝的演变

中国有一部孝的经典,那就是《孝经》。

《孝经》的作者已经不可考了。还有的说是孔子所做,有的说是孔子的徒弟,还有人说是后人借孔子之名所做。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孝经》源自孔子,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讲的很清楚: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翻译成白话文是: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开宗明义》的这100多个字,成为中国孝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后人对孝的解读和延伸,基本源自这100多字,《孝经》后面十七章的内容,也是对这个道德标准按照身份和阶段的解读,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说就是根据总目标量化出来的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在《孝经》之前,商周(西周)时期,孝的形式大抵是简单的,接近孝的原本意思——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或者更高一层,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孝经》之后,有了这个量化出来的标准,特别是从汉武帝开始,将孝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和统治形式,孝的表现形式就几乎苛刻了起来。

苛刻到什么程度呢?举两个例子:

其一:

《孝经·开宗明义》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就成为为什么古人把头发看成自己的生命的缘由。

古人是很少剪发的,也不敢剪指甲,即使要剪,也必须将剪下来的头发和指甲收集起来,找一个精美的盒子收集,供养起来;

有个故事讲曹操行军严明,不准士兵践踏百姓的庄稼,否则会军法处置。不料自己的战马因为受到惊吓践踏了田里的禾苗。这时候曹操骑虎难下,说完的话也无法收回,便挥刀自刎,在将士的劝阻下,才割了自己一缕青丝以示惩戒。

可见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古人是把发肤看的多么重要。生命不是你自己的,那是父母的,头发当然也不是你自己的了。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里,很难找到个人主义,因为没有个人主义的土壤。

其二:

《孝经》第十八章《丧亲》讲: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又是短短的100多字,我们看看这100多字被后人发掘出多少孝的元素,很多延续至今:

1哭丧,哭的越悲伤越好,哭的声音越大越好,标准是“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要哭的声嘶力竭,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衣冠不整,哭到嗓子哑到不能说话;

2素服素食,标准要做到“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3三日下葬,人去世后一般要停尸三日供亲人告别,就是源于此,因为孔子说父母去世了,只允许儿女悲伤三天,三天后必须吃饭停止悲伤,不然就伤害健康了。

4守丧三年,父母亲去世后,古人是要在坟墓旁守孝三年。这一点很苛刻,不巧的话要守丧6年。

5下葬的仪式,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

6送丧,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

7风水选墓穴,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

8牌位,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没能力兴建庙宇,但供奉先人的牌位是必须做的。

《孝经》总共十八章,由于篇幅的关系,我选取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用来说明中国孝文化在《孝经》之后,是如何被后人演变成标准的仪式的。

现在孝的形式

我们看古人的孝,充满了仪式感,然后总觉得现在人不那么重视孝了。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使孝回归到最初的形态,回归到养育和赡养的本质。

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演变,这种演变不是不孝,而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在这个原始的孝的要求下,只要做到在父母失去自食其力的劳动能力后,供养好父母的生活起居,就算是孝顺了。

当然,这个要求也不低,因为父母能独立生活的时候,子女要在外打拼,赚钱养家,忙事业,父母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要做到舍弃一些东西,回到父母身边,或者接父母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不然如何尽孝呢?反正,我不接受花钱请保姆或者送养老机构的形式,我觉得这不是尽孝,而是在推卸孝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对父母的孝,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面对到做对,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孝的最原始的要求,赡养好父母,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将孝文化传承下去。至于孝的仪式感,不要也罢。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人不得不远游奔前程,不要忘记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消除父母的牵挂。

《孝经·庶人》讲: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我们普通人做到辛勤劳动,勤俭节约,供养父母衣食,足矣。

你看,《孝经》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对我们普通人提的标准也不高嘛。

孔子还说: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对于很多与父母意见不和而闹矛盾的人,一定要很好的背诵理解,意思是:当父母不对的时候,要委婉的好言相劝,当父母还是不理解的时候,也不要怨恨父母,而是依然要对父母恭恭敬敬。

不与父母吵架,不让父母生气,这一点我们应该要做到。

如果孝的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光耀父母,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不需多言了。

总结

本人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孝”字解读孝文化的本质和原始意思,孝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然后子女反哺赡养父母;

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孝文化的演化,从商周时期原始的孝,到西汉开始充满政治意味和仪式感的孝;

第三部分,是本人对现代人如果对待孝的一些个人想法,孝顺父母其实不难做到,只不过孝心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这就是从一个“孝”字,读出的中国孝文化。

1、能养,即服劳奉养。

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敬,主要体现为“无违”,即不忤逆父母的意志。“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提意见要委婉不冒犯,尊重父母的思想等并维护其尊严。

2、敬,即要敬事父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仅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

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

3、爱,即内心要对父母充满爱心。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礼。父母在的时候要尽力侍奉,父母去世要慎重对待,并按照风俗进行祭祀。

4、“孝”为仁之本,是立国之基。

《论语》开篇就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一个人如果能在家庭之中讲求“孝悌”,在社会上就一定能守秩序。

在社会上能守秩序,也就一定不会违法乱纪。正直的人追求的是做人的根本,他们知道只有将做人的根基打牢,人生的道路才会是坦途。

5、人生的规范很多,但在众多规范之中,最根本的便是“孝悌”。

为人与立国,关系密切。有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透彻阐释了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这样一种个性与共性的逻辑关系。如果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一个人做到了“孝悌”,整个社会就必将呈现稳定祥和的状态。

《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盖谓在上者能导民与孝慈,使各得孝其老,慈其幼,则其民自能忠于其上”,可见如一国之君能做到上孝下慈,广大民众自然会被感化而忠诚于上。可谓“孝”是“文”“政”之基础。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瑰宝,集儒学精神之大成。其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对于政治、伦理、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思想和原则,主要与对话文体呈现,文风平实内涵深刻。它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出的,寓意深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是研究儒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由于《论语》一书当中包含的思想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而孝道是一种以血缘亲情作为纽带的一种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承袭孝道对于后进样中华精神有重要的价值。在孔子的儒学精神当中孝道也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本的核心,是“礼”的重要的形式体现之一。故本文将着重对于孔子在《论语》当中对于孝的理解以及对于如今的影响做浅要论述。

《论语》当中的孝道

在《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阐述有很多,比如发在为政篇当中就有“子游问孝”等,学而篇当中也有,《论语》当中对孝道的阐述有很多,但是大都是以孔子和弟子问答的形式来呈现的,比较零散并没有对于孝道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是从他们的对话当中可以体现出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首先是“赡养”,对于孝来说“赡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子游问孝一篇当中子曰①:“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为人子女谈及孝道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老人的温饱,让老人不会为了衣食去担忧劳碌。赡养双亲是孔子在《论语》当中界定孝道的物质标准也是一个最为基础的标准。

其次是“尊重”。赡养并不仅仅就是孝道的全部,做到了赡养也不能称之为孝,在为政篇当中孔子说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清楚地阐明了孔子的观念,他认为仅仅只是供给父母衣食是不够的,还需要去敬重父母,如果只是给吃给喝但是却不尊重,那也和养狗养马没有太大的区别。父母老人是一个人,需求的不仅仅是吃穿,更是需要子女的态度,也就是尊重,对于父母的意见还有言语要恭敬,虚心。

然后就是“色”这个色指的是你的脸色,前两者做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第三点要求相对比较高。孔子认为不仅需要供给父母吃穿,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神色也要保持愉悦,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去愿意孝敬父母,把侍奉在父母身边当做一种愉悦的事情,而不是去为了“孝”而“孝”,父母会察言观色有思考,对于子女的神情最是关注,孩子是不是开心快乐,愿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其实父母是最了解的。天下的父母都是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快乐的,子女愉悦父母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快乐,父母需要的其实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奉养更是精神上的。所以孔子对于孝道的第三个层次的定义“色”是相当的准确的。

“立身”,这最后一个孔子对于孝道的定义也是《论语》当中对于孝道的最高要求,也是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个界定是对于自身的一个严格的要求。孝顺的子女不仅需要做到前面三个去对待父母好,还要从严格要求自己,品行端正,拥有高尚的品德,让父母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都很放心,不用为你的处世而感到忧心。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为担忧的,孩子的品行也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事情,能够做好自己好好的去生活,让父母安心地安养晚年,这便是最大的孝道。

“孝”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当中提到,尊敬父母要以“礼”待之。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心中孝道和礼法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儒家重视礼学文化,在《论语》当中关于礼的体现更可谓是淋漓尽致。礼可谓是儒学的核心,在孝道的界定当中更是把“礼”放在了首位,也就是礼是对孝的一种界定,孝道要符合礼节,生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仪贯穿了孝道了全部,无论是父母生前还是死后,都需要以礼相待,方为孝道。

“礼”与“孝”结合来看的意义很广泛,包括言行举止各个方面,在孔子的观念里面侍奉父母是一件严谨的事情,要郑重相待,表情、言语、举止都要合乎礼仪规范去对待父母才能称之为孝顺,其实放在现在来看不能说错,但是未免有些严苛。“孝”与“礼”的关系和界定也是如今对于孔子孝道思想承袭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论语》当中的孝道的发展及影响

《论语》当中对孝的阐述为我国的传统美德奠定了基础,孝道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孔子围绕孝展开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于孝文化的认识,是一种对孝礼的推行,使给后世在治国齐家上面留下了一个道德参照基础。以孝以仁治国从汉朝以来孝文化开始逐渐走向巅峰,知礼懂孝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论语》当中的孝道文化深刻久远对于现今也是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首先要赡养尊重孝顺父母,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育长大,在正当壮年时期你努力奋斗都是为了我们,辛苦的将我们养大之后,父母变得年迈,生活上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回报父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孔子提出孝顺父母不仅仅只是物质更是精神上的。在如今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温饱不再是一个问题,父母年迈之后都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对于父母而言其实对于孩子能够给予多少物质上的东西给他们其实真的要求不多,他们更加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慰藉,他们需要的只是子女经常回家看看他们,说几句贴心的话。所以在当今社会孝道中的“赡养”这一项相对而言弱化了,但是更加强调“尊敬”和“色”而“立身”古往今来的父母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是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所以对于孩子的品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在社会上面立足就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从现在社会的一个整体态势来看,还有很多啃老族的存在,像是一个寄生虫一样依附于父母生活,不断的去榨取父母的精血,让父母年纪一大把还在为着生计子女发愁。或者是一些年轻人遇见了一点挫折便选择放弃生命,完全忘记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抛弃了自己的赡养职责,是不孝的表现是逃避责任的表现。这是一种忘记了礼法的行为,所以可见学习礼法,体会古人经典当中的内涵是多么的重要。《论语》礼法孝道对于今天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

《论语》当中除了强调对于生者以礼,侍之以孝之外,对于逝者也要尊重虔诚的缅怀。曾子②在学而篇中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于逝者要慎重的去对待,要虔诚的去缅怀祖先,人民的道德会变得忠厚。通过祭祀来改善道德风气着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祭祀当中不仅仅只是在缅怀先人,更是一种对于孝文化的重温和弘扬,追思的不仅仅是先人更是先人的一种精神,对于后代也是值得学习和敬仰的。也更加有利于形成一种感恩的品质和习惯。

在后世对于《论语》的孝文化发扬过程当中其实有些走偏了,后来孝道变成了一种“愚孝”其实这样也是不好的,“愚孝”其实对于父母而言根本不是孝顺。在孔子的观念里面倡导的是一种合理的孝道,在孔子看来对父母耐心的提出谏言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父母有了过错,不应该盲目的去选择跟从,也不该去听之任之,任凭父母走向错误的深渊,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子女在发现父母的错误之后,应该找对方式方法,心平气和的耐心的去和父母进行沟通,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父母交换意见,去倾听父母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他们坚持的原因,不能去指责父母,一味地去批评父母不对。在《论语》的里仁篇③当中就明确的指出了为人子女在父母犯错之后,要抱着尊敬的态度去规劝父母的行为,这些都是与后面的愚孝是不一样的。

当然《论语》当中也有一些不太可取的地方,比如它重视礼仪,对于丧礼要求极为繁琐,这对于今天来说是不适用的,而且会有些靡费的成份在里面。祭祀更重要的是去追思怀念,更需要的是心意,而不是去以一些形式化的礼节来彰显孝道,那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而将祭祀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事情去做的话,就更是不利于当今的社会发展了,这些都是要舍弃掉的,只要保留精华的对于我们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发扬和传承就好了。

《论语》中还将孝界定为“无改于父之道”。孔子认为在父亲活着的时候要去观察他的言行和志向,在父亲时候要继续继承。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但是在当今社会当中多元化发展,个体都是具有差异性的,每个人想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去界定孝道在当今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理解成为对于父亲优良品质的一种学习和继承。

《论语》当中对于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其中体现了孔子对于孝文化的理解,孝礼的提出无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还是在现在都是极其具有价值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许多食物发生了变化,所以对于孝道的界定也不能太多过于的单一,也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去理解,有选择性的去加以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心去理解当中真正的奥义,然后付诸行动才更加具有意义。

《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善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仰幕。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古籍中对孝顺的定义

论语中说{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