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有什么讲究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医用药有什么讲究吗?,第1张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战国

《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非一人一时所作)

  2.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典籍。

  3.汉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典籍。(非一人一时所作)

  4.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外感热病学典籍。

  5.汉

张机《金匮要略》: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典籍。

  6.汉

华佗《五禽戏》:我国现存最早医疗体育专书。

  7.汉

淳于意《诊籍》: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学专书。

  8.汉

《黄帝岐伯按摩卷》:我国最早的按摩学专书。(现已失传)

  9.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书。

  10.晋

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11.南朝

雷敩《雷公炮炙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制药学专书。

  12.北齐

徐之才《明冤实录》: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书。

  13.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书。

  14.隋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解本。

  15.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源学专书。

  16.隋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我国现存最早的明堂图。(原作者不详)

  17.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补注》:我国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素问”最古本。

  18.唐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书。

  19.唐

苏敬《新修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0.唐

昝殷《经效产宝》: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2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分科专著和医学类书。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鹤虱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鹤虱的功效与主治 11 鹤虱的用法用量 12 鹤虱的化学成分 13 鹤虱的药理作用 14 鹤虱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性味与归经 146 功能与主治 147 用法与用量 148 贮藏 149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鹤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鹤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鹤虱 1 拼音

hè shī

2 英文参考

fructus carpesii abrotanoidis [朗道汉英字典]

carpesii,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n carpesium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Carpesi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on carpesium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鹤虱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1]。

4 拉丁名

Fructus Carpes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mon carpesium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鹤虱的别名

北鹤虱[2]。

7 来源

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1]。

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果实[2]。

8 产地

鹤虱主产河南、山西[2]。

9 性味归经

鹤虱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入脾、胃经[2]。

10 鹤虱的功效与主治

鹤虱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治蛔虫、钩虫、绛虫、蛲虫病及虫积腹痛,小儿疳积[2]。

11 鹤虱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2]。

12 鹤虱的化学成分

鹤虱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天名精酮(Carabrone)等[2]。

尚含缬草酸、豆甾醇等[2]。

13 鹤虱的药理作用

在体外,鹤虱煎剂对鼠蛲虫、酊剂对犬绛虫有抑制作用[2]。

天名精内酯对小白鼠先呈短暂兴奋,随即安静,四肢弛缓麻痹;对大鼠有抑制脑组织呼吸作用;对兔有降温、降压作用[2]。

天名精100%煎剂对皮肤有一定的消毒和抑菌作用[2]。

14 鹤虱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鹤虱

Heshi

CARPESII FRUCTUS

14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143 性状

本品呈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顶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基部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144 鉴别

本品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均含草酸钙柱晶。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棕色,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棱线处有纤维束,由数十个纤维组成,纤维壁厚,木化。内果皮细胞1列,深棕色。种皮细胞扁平,内胚乳有残存;胚薄壁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叶最外层细胞并含细小的草酸钙结晶。

145 性味与归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146 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绛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147 用法与用量

3~9g。

148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49 出处

十星的中医典籍:

《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

九星的中医典籍:

《温病条辨》,《内外伤辨惑论》,《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温热论》,《景岳全书》,《正续名医类案》,《脾胃论》,《兰室秘藏》,《正体类要》,《张氏医通》

八星中医书籍:

《旧德堂医案》,《伤寒来苏集》,《临证指南》,《医学衷中参西录》,《陆氏三世医验》,《寓意草》,《丹溪心法》,《冯氏锦囊》,《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医宗必读》,《杂兵源流犀烛》,《证治汇补》,《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宣明论方》,《医学心悟》

注意看一下图中两册中医书籍左上角,回答中的所有中医书籍在均出自基内,且内中都有电子书的中医书籍可看

点评一下这些中医书籍:

《温病条辨》《温热论》

有人说现在人没多少温病,所以条辨不重要,其实只是医生没研究过温病,不觉得该用而已。比如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桑菊饮都非常常用,包括宣痹汤,加减复脉汤,加减木防己汤也都常用,关键在于会不会用,想不想得到。

《景岳全书》

我极爱读景岳全书,景岳因杂症谟偏于补阴而被诟病,其实景岳哪里算偏,如《医贯》,《杂症会心录》才能叫偏,景岳教人八纲辨证,教人治病求本,教人重视补虚,教人少开大方,我毫不讳言,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正续名医类案》

读一读这种综合性的医案,可以学到各家所长,因此这本书尤其重要,我更爱读续一些。

《脾胃论》,《兰室秘藏》

李东垣真的很神,方子神,议论神,配伍神。对内经阴虚的发挥,及对脾胃的论述,被大多数医家认为是开千古不传之秘,我也这样认为。

《内外伤辨惑论》

用我自己的一个医案来表述我的观点吧。

余挚友某,畴昔自诉头痛,咽痒,腹胀,失眠。余诊之,脉沉而弱,曰:此气也。以四七汤合七气汤加槟榔,大腹皮。七日服用不过四剂,而气顺咽清,头痛大减。余询其仅服四剂之故,其曰:七日以来大醉三次,是以未饮。

《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正体类要》等

薛立斋是中医历史上的关键角色,他讲的方剂,每个方贡献,我都恨不能背下来,对药物的理解也是巅峰水平。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医案,其实也备受诟病,即便大家如李冠仙也会对薛一男子,一妇人这种语焉不详的记载发起抨击。但即便如此,薛氏医案的详实,和通过补虚治疗大病的思路也可称震古烁今,就看你能不能识证了。

《张氏医通》

张璐是明末清初极耀眼的大家,同时代的傅青主,吕留良,高鼓峰也都毫不逊色,但成就最高的反而是张璐,医通极厚,极能扩宽思路,而且百家理论无不摘录,足称王道。所以这种书更要反复看,反复抄。明清医家但凡不刚愎自用,能够尽得百家之长的,都是大家,不可忽视。

《冯氏锦囊》

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儿科妇科,这本书讲的也很全面,甚至冯兆张被尊为儿科大师。锦囊中的药性讲的也极好,而且没有那么多装的色彩,八星群书,锦囊第一,足称完备。

《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

温病有多重要,这两本就有多重要,甘寒养阴,轻可去实,重视津液等等。四明称伤寒论全书都在提醒医生要重视津液,王孟英用详实,丰富的医案告诫我们温病学的不可或缺,与薛立斋作摘要异曲同工,不过读这本书不能走入误区。医生不能撇开莫须有的门路之见,妄学医。

《医宗必读》

这本书算是指路明灯,但凡李中梓写的,都非常经典,无论医论,脉学,还是药理,内科,都极有过人之处,我连个尤其也写不出来,足见这本书之经典。最可惜的是,必读中的内科太少了,真的意犹未尽。另外,用这本书学伤寒也蛮不错。

《杂兵源流犀烛》

这本书与医通可谓双璧,一句废话都没有,全是干货,不过恐怕老沈也未必能够全部记住,最后的还是作为工具书,天天翻看,开发思路。

《证治汇补》《旧德堂医案》

我极赞赏李用粹,李很少用成方,顶多选一个小方打底,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用药,这是最高明医生的选择,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这本书我抄的次数最多(除脉学书),基本每天上班都带,

《伤寒来苏集》

柯琴是一位神人,极聪慧,解古方也解的极妙。伤寒的注解我基本读完了,还是推荐这一本,别的我都不会再提,特别是近人的著作,免得打口水仗。历代医家治病,但凡多读过基本医案,也不会说出六经与经络无关这样的话,言尽于此。

《临证指南医案》

这是一本极不适合初学者或者半瓶水的书,认真学的,读了自然能发掘奇妙,不过还是可惜太过语焉不详,但顶级中医治病大略如叶天士,能够留下这本书,就已经幸甚,我推荐读原书,徐灵胎有太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个中医,应该没有不读这本的,只是可惜这本书并不全面,不过但凡讲到的都足可效仿,只是白璧也有微瑕,千万别尽信一家之言,白术山药必用生,我是不信的。没人不喜欢这本书,张的新方我也常用。

《陆氏三世医验》

脉学是中医中璀璨耀眼的宝珠,如果不能精通,那就是方证对应,和朱丹溪批评过的局方之学并无不同,这本书是学习脉学,研究古人医案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而且大家的书都是精品,远非刚愎自用者可比。

《寓意草》

喻嘉言是个爱秀的人,历史上这种人多数不行,喻嘉言是个例外,喻氏最重要的三本书,只有这一本成就最高,讲理颇精,议论有理。不过喻也有过于自信而轻视诸老的弊端,读一读就明白了,这本读起来偏费劲些,也隐晦些,但又很重要。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心法这本书,算内科,总结的很到位,不过后世医家,特别是我之前写到的书都有更详尽的总结,所以一般不读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之前推荐的,我也只是读过两遍,并未太深入。《格致余论》有得说,作为医论医案的结合,而且又不长,说一句必读不为过。我读的第一本古书,就是高三逛书店买的这本,对我来讲,感情蛮深,其实这本书不太适合初学者,我当时只能当故事书读,我读过不下二十遍,自己想当然的评论都一大堆,现在看来笑掉大牙。至于《局方发挥》肯定没有八星的必要,但也很薄,而且讲了很重要的道理,半天看完不亏。

《宣明论方》

四大家的书,我只有刘河间的读不进去,唯一读进去的就是这本,刘将内经的薄厥,痿痹,风疟等扩充治法,不可谓不精,读了能更有助于理解素问,理解方药,完素极擅长内经,而且不是理论上的擅长,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他的书,我认真研究后再补充。

《医学心悟》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够不够八星,确实这本书太过简略了,只有伤寒讲的丰富,但世上懒人是很多的,不想多读书,那就读这本,不仅是个初学,哪怕学富五车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加味甘桔汤,止嗽散,益母胜金丹,启膈散都足称神剂,而且医论和伤寒都讲的极好,好过当代全部。所以八星是很值得的,切不可忽视。

黑色的好。

一般来说,选红糖,还是以颜色深些的为好,其钙、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往往也更高。除此之外,好的红糖粗细均匀,干燥而松散,不结块,不成团,无杂质。

优质的红糖具有甘蔗汁的清香味,一般的红糖气味比较淡,劣质红糖有酒味、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

检查红糖的滋味时,可取少许红糖放在口中用舌头品尝,口味浓甜带鲜,微有糖蜜味的红糖品质好;滋味比较正常,没有特殊蜜味的红糖质量一般;有焦苦味或其他异味的红糖质量较差。

扩展资料

分辨红糖、赤砂糖的方法:

一看颜色。红糖的颜色是黑红色带白点;赤砂糖的颜色是棕红、褐色无黑点。

二试手感。红糖呈粉状、易结块;赤砂糖呈颗粒状,发散、不易结块。

三尝味道。红糖味道有药味,发苦;赤砂糖无药味,有糖蜜味。

此外,购买时可以留意商品的配料表,想要有滋补功效要挑选成分为红糖的产品。另外,由于红糖含水量高,不适合长期保存,一般保质期只有3个月。

人民网-红糖颜色越深越好吗?教你正确选红糖

先秦时期的哲学在讨论天人关系时有多种观点。《内经》结合医疗实际,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论断,强调人与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思想尽管也有把天地和人体外部形象作牵强比附的不足一面,但其积极意义在于把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体健康紧密相连。可见,中医早期的理论体系既把人体内外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观正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在今存的《内经》、《难经》中,还广泛讨论了疾病预防,具体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脉学、治则、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则,腧穴、针刺方法等内容,总结了秦汉以前的诸多医学成就,同时又为后世临证治疗提供了启示和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于秦汉,是中国医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推动了此后在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各方面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除中医学之外,还存在着西夏、契丹、回鹘、彝、傣、维吾尔、朝鲜、蒙古、藏等多种少数民族医学。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西域的许多药物(胡桃、石榴、红花等)传入内地。中医书中,吸收了少数民族丰富的医疗经验。例如唐代的《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就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经验医方。五代郑虔的《胡本草》、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等,更是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用药经验。

少数民族医学家用汉文撰写的医药书,实际上已成了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元代蒙古族医药学家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沙图穆苏的《瑞竹堂经验方》等,均反映了蒙古族医学的经验,其中又汲取了中医学的理论和经验,使之融为一体。

中国各少数民族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注意汲取汉族或国外的医学知识。

近代出土的西夏医学文献表明,西夏医学除以党项族医疗经验为主之外,还糅合了汉族医学及古印度医学的若干理论内容。

维吾尔族医学中含有汉族医学、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的内容。其理论体系中包括五行(金、木、水、火、土)、四元素(土、水、火、风)和四体液(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的内容就是一个明证。

朝鲜族医学中含有四象学说(认为人有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种类型)及该学说与脏腑、表里寒热理论相结合的辨证理论体系。

蒙古族医学汲取藏族医学、汉族医学的成分,在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包括了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阴阳、六因辨证、五大元素等学说。

藏族医学的形成,也与汉族医学和古印度吠陀医学有关。《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这批医书后译成藏文,取名《医学大典》(藏名《门杰亲莫》)。 中国传统医学广泛地汲取了世界各民族的医药经验以充实自己。

中国的药物有一部分就是外来之品,如胡椒、槟榔、沉香、乳香、丁香等。在唐宋繁盛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大量的外来香药输入中国。福建晋江出土的宋代沉船中,就有大批外来药物。唐代《新修本草》中,将多种外来药正式著录。当时西方的万用药底野迦就是此时被记入中国本草的。五代时波斯裔学者李珣所撰《海药本草》,含有丰富的外来药物知识。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介绍了金鸡纳等西洋药物。这些外来药物及用药经验已成为中医学的一部分。

在医方书中,外来的医方也屡见不鲜。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中记有较多的印度、高丽、波斯等国的医方。元末明初编撰的《回回药方》,集中向中国介绍了阿拉伯医药经验。医疗技术的传入主要体现在制药技术方面,如阿维森纳创用的金银箔衣丸,在宋代已有运用。与此同时,西方的制作蔷薇水的蒸馏技术也传入中国。相对而言,外来的医学理论很少传入中国并对中医产生影响的较少。

同样,中医学外传也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的炼丹术在8世纪前已传入阿拉伯,对世界制药化学影响深远。脉学知识也被阿维森纳《医典》收录。大量外来药输入的同时,中国的川芎、白芷等药也输往海外。元代中国与阿拉伯的医学交流尤为广泛。当时波斯国(今伊朗)学者拉希德·丁·哈达尼(Rashidal Dinal Hamdāni 1247~1318)编纂的《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中,包括了中医学的脉学、解剖、妇产、药物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附有脏腑和诊脉部位图。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将人参、大黄、麝香、茯苓等药传至海外。清代人痘接种术外传欧洲,对牛痘的发明有直接的影响。而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国的医药交流更为密切。

中国和日本在隋代以前就有交流。自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到日本之后,中国历代主要医药书籍无不迅速传至日本。例如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891年)记载的中医书已达163部、1309卷。唐代日本的遣唐使及僧侣的往来,是医药书籍传入日本的主要途径。鉴真东渡也带去了中国的医药知识。中医书传入日本,对其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多种在中国失传的医籍(或其内容)在日本国保存下来,以后又陆续传回中国,为中医发展做出贡献。如《新修本草》、《小品方》等,均在日本存有残卷。丹波康赖的《医心方》(982年),汇辑了中国隋唐以前200余家方书,其中引用的许多医书在中国早已失传。日本大宝元年(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中,引进了中国唐代的医事制度、医学教育方式等。公元1168年,日僧荣西携茶种归国,又著《吃茶养生记》,开日本饮茶风气之先。某些古代中国出现的重要医学学派,也在日本有深刻的影响(如李东垣、朱丹溪等)。中医学传入日本,为日本传统医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和朝鲜的医学交流有着很长的历史,魏晋南北朝的医书中已多处提到高句丽的炼丹术和方剂、药物。高丽大量刊行中国医书,保存了许多中医古籍。北宋时中国保存的《黄帝针经》(即《灵枢》)已残缺不全,正是依靠高丽所藏的全本,才使该书在中国重新流传。元明两代朝鲜数次派遣医官来华切磋医学,并将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书(如《朝鲜医学问答》、《医学疑问》、《高丽质问录》等),成为中朝医学交流的宝贵史料。朝鲜医家编撰的名著《医方类聚》(1445年)、《东医宝鉴》(1596年)中,辑录了众多的中国传统医学资料。

古代中国和越南的药物和医术交流十分频繁。越南的一些医学著作,多采用或参考中医的文献。如清乾隆年间越南名医黎有卓的《海上医宗心领》中,采用了《内经》的理论以及桂枝汤等医方。越南的医书(如陈元陶《菊草遗草》、阮之新《药草新编》)也曾在中国流传。

中国和印度两国以佛教为桥梁,进行了广泛的文化和医药交流。《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印度医书译本就有12种。印度医僧在中国传扬佛法时,也将印度医术带进中国。现存的晋唐间医书中,还可以见到印度医学四大学说的内容,以及耆婆等印度医家的医方、按摩术、养生术等内容。印度医学对汉族医学影响最大的是眼科。《外台秘要》转载陇上道人的《天竺经论眼》中,明确提到曾得到西国胡僧传授。金针拨内障术最初来自印度,给唐代士大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藏医学中汲取了印度医学中的三元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以及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等内容。中国的药物(如人参、茯苓、当归、远志、麻黄、细辛等)也传入印度,被印度人称之为神州上药。 在宋代印刷医书之前,医书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汉魏以前的医书写录在竹简木牍和缣帛(丝织品)上。1973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就是这一类的医书实物。

造纸术发明以后,医书逐渐用纸书写,采用卷轴形式,即所谓卷子本医书。近代敦煌出土的医书多为这种类型的实物。晋代、南北朝乃至隋唐的医书基本上都是卷子本。此外,也有将医方刻石以广为流传的例子(如洛阳龙门石窟的唐代医方)。

北宋时,医书开始广泛地采用雕版印刷,促进了医书的校勘整理和传播,医籍由卷轴式变为如今所见的册页式。以后在近现代虽有石印、铅印等新印刷技术出现,但仍未改变医书的基本形式。 最早的三品分类(简单的功效分类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从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开始,按药物的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等)分类盛行,被此后主要本草文献采用。该书诸病通用药以病名类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

药物分类思想常影响到具体药物的归属或各类药物在本草书中的编排顺序,如陶弘景受道家炼丹服石影响,把矿物药置于书前;李时珍《本草纲目》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编排各类药,并认为人是最高贵的,故以人部殿后。

金元时期及以后,药物分类已具备按药物性质(性味)、作用(功能主治)、作用部位(脏腑经络)、作用趋势(升降浮沉)、作用强度(猛将、次将)、药用部位(根茎花果)及所治疾病等多种分类法。《本草纲目》的二级分类(按自然属性)科学性较强,在古代最受重视。 明代末期,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清乾嘉年间考据风气盛行,将注释、阐发乃至辑佚古代经典医著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清代黄元御尊岐伯、黄帝、扁鹊、张仲景为四圣,因此他特别重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他的这一思想,是当时一批尊经尚古医家的代表。综观明清时对古典医籍的研究,除黄元御提到的几种之外,还有《神农本草经》,都是汉代以前的著作,由此可见当时崇古学风之一斑。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梁代全元起、唐代王冰等曾分别将《素问》予以注释。此后七八百年间,很少有高质量的《内经》注本。明代吴昆的《素问吴注》多从临症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莳、张志聪二人均全注《素问》、《灵枢》,马莳擅长针灸,故所注《灵枢》中有关经脉、腧穴、刺法等独具匠心;张志聪集合同窗及门人共成《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校注质量较高。

将《内经》内容分类综合加以整理研究而又成果显著的有明代张景岳。张氏的《类经》结合医学的实际运用分12类归纳《内经》,较隋代杨上善的《太素》前进了一大步。滑寿《读素问钞》删繁撮要,以类相从,甚便实用。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八类概括中医基础理论,取材精当、简明扼要,为后世医家所欢迎。沈又彭《医经读》分类最为简要。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就原篇分类,独创一格。

至于就《内经》中某一部分理论问题予以发挥阐解者更不胜枚举(见《内经》)。《难经》虽在唐宋元三代均有注家,但明清以后注家倍增(见《难经》)。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采用图解形式注释方式,对理解原文有一定帮助。清代徐大椿《难经经释》,将《内经》、《难经》的有关内容相对照,阐述其义理与渊源。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研究,已见前述。因《金匮要略》问世较晚,故元代才有注释本,而明清注本最为繁盛(见《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自明末至清代,陆续产生了辑佚本近十种,以张志聪、高世栻、姚球、徐大椿、陈修园等医家为核心的尊经派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阐释,并与张仲景用药法相对照,对发掘古代用药经验卓有成效。 随着医药实践的不断深入,医学经验积累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了适应这一医学发展的需要,在明清时代各种总结性的或集大成的医药书籍不断涌现。

药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集16世纪以前中国药学之大成,在所收药品种类和资料内容的丰富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书中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创用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归并药物。

《本草纲目》出现以后,对此后的药学发展影响深远,明末及清代的药学著作大多从该书汲取营养,再加发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再次补充《本草纲目》以后的许多药物知识和种类。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虽然是一部植物专著,但其分类及某些植物的资料也源自《本草纲目》。

方剂学方面,明初朱棣的《普济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载方61 000余首,可称得上15世纪的集大成医方书。

临床医书方面,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最负盛名。该书分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女科、幼科六科(又称《六科准绳》),内容丰富、纲目清晰,立论较公允,甚便临床运用。此外临证医书较实用的还有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林佩琴的《类证治裁》等书。

外、伤科的著作在这一时期空前增多,很有影响的就有十几种,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代王维德的《外科症治全生集》、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等。

针灸学则以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最为引人注目,该书资料丰富,且有众多的实际经验。

妇科、儿科在宋代已有集成性的著作出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著作在资料性方面虽嫌不足,但临症治疗经验则比较丰富,例如明代傅山的《傅青主女科》、万全的《万密斋医书十种》、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等,分别对妇、儿科医疗经验作出了总结。其他像眼科、喉科、气功与养生等方面,也都有一些较好的医书出现。

明清时期民间印书业十分发达。为了适应学医者对医书的需求,出现了不少医学全书、类书和丛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该书辑录了230余部医籍及其他文献中的内容,全面丰富。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也都是学验皆富的医学全书。

清代蒋廷锡等受命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医学部分(即后世单行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集录古典医籍注释、临证各科证治、医家传略、医学艺文与记事等内容,为清代著名的医学类书。而医学丛书的数量更为众多。王肯堂、吴勉学编辑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集了明代以前重要医书44种。清政府诏令纂修的《医宗金鉴》,包括了从理论到临床各科的内容。文字通俗,取材精当,是非常实用的医学丛书。

此外,私人撰写的医学丛书甚多,影响较大的有汪机的《汪石山医书》、薛己的《薛氏医案》、张璐的《张氏医通》、徐大椿的《徐灵胎医书八种》、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等。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加迅速,尤其是清代后期,人口的猛增对医生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医学教育在这段时期以师带徒或家传形式为主,社会上对医药保健也更为关注,因此大量的普及性医书应运而生。

最为多见的是歌诀体裁的中药、方剂启蒙书(如《珍珠囊药性赋》、汪昂的《汤头歌诀》等)。清代对医学启蒙普及做出贡献的医家陈修园,编撰了《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医学入门书,通俗而不平庸。

较医学启蒙书更高一层的医学通俗读物,在深入浅出、提纲挈领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更适合临床医生所需。如汪昂的《医方集解》、《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成方切用》、《本草从新》,李梴的《医学入门》等。其中程锺龄的《医学心悟》,文字虽然简明,但在归纳四诊、八纲、八法及临床各科证治方面颇有发明,又非寻常入门医书可比。

在众多的普及医书中,当然也有不少粗制滥造之品。民间医生中,有些人就靠几本入门书挂牌行医,不深究医理,故理论水平甚低。 在明清医书中,医案是比较独特的一类著作。医案这种形式的医书,虽并非起源于明清,但在明清发展最快,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且对其作用已有理论探讨。如清代俞震的《古今医案按》中指出: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

此时独家医案较好的有明代女医谈允贤的《女医杂言》、汪机的《石山医案》、清代的喻嘉言《寓意草》、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等。

诸家医案合编类的医案则有明代江瓘的《名医类案》、清代魏玉璜的《续名医类案》、柳宝贻的《柳选四家医案》、俞震的《古今医案按》等。

明清时医案著作的兴盛,对近现代此类著作的编纂有深刻的影响。

18世纪末,唐大烈在苏州举办《吴医汇讲》,这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杂志性的医学文献。其取材杂而广,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吴医汇讲》)。文稿随到随镌,连续刊行。自1792年刊出第一卷,至1801年共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册。当时名医叶天士的《温证论治》、薛雪的《日讲杂记》都是先在《吴医汇讲》上刊出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麦斛 31 麦斛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麦斛的用法用量 4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斛 41 拼音名 42 麦斛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麦斛的用法用量 47 备注 48 摘录 5 《中华本草》·麦斛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麦斛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性味 510 归经 511 功能主治 512 麦斛的用法用量 513 各家论述 514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麦斛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麦斛 1 拼音

mài hú

2 英文参考

Yunnan bulbophyllum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麦斛

麦斛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1]。

31 麦斛的别名

又名果上叶、七仙桃、石豆、青兰、小扣子兰、石仙桃[1]。

32 来源及产地

兰科植物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的全草[1]。分布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1]。

33 性味归经

甘、辛,凉[1]。入肺、胃经[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止痛[1]。治肺燥干咳,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小儿惊痫,风火牙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1]。

35 麦斛的用法用量

煎服:6~15g,鲜品30~60g[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斛 41 拼音名

Mài Hú

42 麦斛的别名

果上叶、石豆、一挂鱼、羊奶草、青兰、单叶石枣

43 来源

为兰科石豆兰属植物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备用。

44 性味

甘、淡,凉。

45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燥咳嗽,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扁桃体炎。

46 麦斛的用法用量

2~5钱。

47 备注

(1)同属植物广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tr,性味功能与麦斛相同。

4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麦斛 51 出处

出自《唐本草》。

52 拼音名

Mài Hú

53 英文名

allgrass of Inconspicuous Bulbophyllum

54 麦斛的别名

石豆、石仙桃、鱼毙草、果上叶、一挂鱼、羊奶草、鸭雀嘴、石杨梅、万年桃、石枣子、青兰、子上叶、瓜子莲、七仙桃、小扣子兰、石豆兰、石蚊虫、楼上楼、石莲子、根上子、石萸、单叶石枣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麦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56 原形态

麦斛,附生植物。根状茎纤细,质硬。假鳞茎卵圆形,鲜时绿色,干后变黄绿色,彼此相距约1cm,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叶片革质,厚而脆,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3cm,宽不及1cm,先端凹缺,基部楔形渐尖呈短柄,全缘,中脉明显。花葶从假鳞茎基部一侧长出,不高出叶,顶生1朵花,具数枚鞘;花小,白色,直径45mm;中萼片卵圆形,先端短尖;侧萼片较中萼片长约1倍,卵状椭圆形;花瓣宽椭圆形,边缘撕裂状;唇瓣短小而肥厚,与合蕊柱基部的突起相联;合蕊柱短粗。花期夏季。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山林树干或湿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58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微波状弯曲,少分枝,长短不一,直径约01cm,表面淡黄棕色,节明显,节间长约01cm。假鳞茎扁长椭圆形,微弯,稍扭曲,长0515cm,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具不规则深纵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多已脱落。基部具多数丝状须根。质实,体轻,易折断。断面角质状。气微,味淡,具粘性。

59 性味

甘;辛;凉;无毒

510 归经

肺;胃经

511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润肺止咳。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咽喉疼痛;热病烦渴;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512 麦斛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513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止虚痨咳嗽,又治风热咳嗽。

2《湖南药物志》:清热,消瘀,活血,化痰止咳。治风湿痛,月经不调,头晕痛,干咳,牙痛。

3《闽东本草》:清热除烦,生津解渴。治心烦,口渴,肺热咳嗽,大小便不利,眩晕,疔疮。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慢性气管炎咳嗽,肺炎恢复期,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

514 摘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