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一张骨质疏松方:补气血、强筋骨、升阳气
前几天有人问我,医生,我骨质疏松,年纪63岁,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平常也一直在吃钙片的,但是好像效果不是很大,还要不要继续吃呢?
首先骨质疏松根本就是骨质密度的下降导致的,钙片能够补充体内流失的钙元素,所以经常吃钙片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光吃钙片肯定也不可能治好骨质疏松。中医一直所说的骨痹就是各种骨质问题的概括,所以要想解决骨质问题,咱们就得养骨,那如何能够养骨呢?答案是补气养血自然骨头强健!
先给大家说一个医案吧。
有这样一个患者,年纪50岁左右,说自己近两年检查发现骨质疏松,自己就开始平常吃一些钙片或者骨头汤,然后就诊前几天因为自己干了点活不小心撞伤了,后面几天右腿部位就出现严重的疼痛现象,还伴随髋关节的不适,就立马去检查了,检查是骨折,心里想自己就是撞了一下咋就骨折了,后来医生说是骨质密度低,很容易引发骨折。
因为年纪也并不是很大, 当时就说这可不行,儿子还没成家,自己就病了,不想给家里拖后腿,到处求医问药,后来才想到中医。
当时去的还是一个国医大师的门诊,挂了好久的号才找到的,刻诊:舌苔薄白,脉弦细,当时辩证就是体内气虚,血不足所致的骨质疏松,患者一直担心自己调理不好,大师笑了一下提笔写了一张方子:
方组:白芍、当归、熟地黄、川穹、*羊藿、山茱萸、杜仲、怀牛膝、枸杞子、续断、地龙。
用法:水煎服。
后来患者就按照这个方子回家吃了一段时间,并且告知一定要保持好心情,不要过度焦虑,半月之后自己去医院检查骨质密度,发现确实好了很多,而且髋关节也不疼了,现在走路走个十几分钟没有之前那种酸涩感,基本和常人无异了,后来还专门去感谢了一下国医大师。
此方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养骨方,临床上也被经常使用,此医案也是之前看医书的时候学习记载下来的,供大家做一个参考。方中当归和白芍熟地以及川穹就是四物汤的配方,主要就是补血养血以及柔肝敛阴,同时补血的基础上加*羊藿和山茱萸可以补肝肾,壮阳气,强筋骨,杜仲、牛膝和续断同样也是补筋骨,由此看来,此方主要原理便是补筋骨,补气血,补阳气,从内因开始调理,自然有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寒痹·痛痹 41 痛痹的病因病机 42 痛痹的症状 43 痛痹的分型治疗 5 痛风·痛痹 51 痛风的病因病机 52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痛痹的方剂 2 治疗痛痹的穴位 3 治疗痛痹的中成药 4 痛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痛痹 1 拼音
tòng bì
2 英文参考arthralgia aggravated by col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inful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痛痹:1寒痹;2痛风。
4 寒痹·痛痹
痛痹(arthralgia aggravated by cold[1]、painful bi[2]、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2])为病名[3]。又称寒痹,是指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为主要表现的痹病[2][1]。又称骨痹[4]。
41 痛痹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金匮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42 痛痹的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证。
《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
43 痛痹的分型治疗《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痛甚者,可用五灵散[4]。
5 痛风·痛痹痛痹即痛风[3]。《医学正传·痛风》:“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痛风亦称历节、白虎历节、风痹、白虎风[3]。
51 痛风的病因病机《格致余论·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医学准绳六要》:“痛风,即《内经》痛痹……古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
《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因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52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医略六书·痛风》:“轻则骨节疼痛,走注四肢,难以转侧,肢节或红或肿;甚则遍体瘰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昼静夜剧……主以四物汤加秦艽、威灵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湿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红花;湿热加苍术、黄柏;气虚加人参、黄芪;血虚加阿胶、黄明胶;阴虚加生地、龟甲;阳虚加虎骨、鹿茸。”
因于寒者,亦可用乌头汤、仓公当归汤等方;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3]。又因疼痛走注不定,亦有以为即风痹[3]。《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6中医认为,膝关节周围肌肉、关节、皮肤发凉,固定性剧痛或挛缩拘急多是因为肾阳不能温煦下焦,复加外邪风寒侵袭,或外伤损伤血脉,气血不得濡养所致。
自觉膝盖发凉实际是和人的体质、身体状态有关。所以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膝盖特别怕冷,有的人却觉得热。
当人体体质虚弱时,则不能适应自然六气变化,易被风寒湿邪侵袭,流注膝关节,出现膝盖“冒凉风”等症状。
其实这种膝关节怕风怕冷,见热得缓的情况属于中医学“膝痹病”范畴,又称“骨痹”“鹤膝风”。 现代医学诊断的膝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都可能有类似表现。
膝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挛缩活动不利、疼痛、反复肿胀或变形等。 自古医家多认为痹症成因以肝肾不足、邪气妄入为主,中医古籍中有诸多记载。
现代医学也观察到,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包裹较其他部位少,而且膝关节活动较多,离心脏较远,所以 有过外伤或者骨关节炎病史的患者会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 所以膝盖怕凉其实是许多膝关节疾病的前兆,也是许多疾病的长期伴随症状。
有这种膝关节怕凉症状的患者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介绍几个日常调护方法。
如膝关节受过外伤,一定要避免再次损伤, 减少剧烈活动,比如蹲起、跳跃、登山等。 如果是 明确诊断有风湿性关节炎 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炎症因素, 注意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此外, 平时还要保暖,避免过度耗散阳气,秋冬适当食用一些温补的药膳。 可以在温暖舒适的环境做适量的锻炼,比如游泳、散步等,增加肌肉力量。症状明显的患者 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中药外治法调养,如穴位贴敷、膏摩、艾灸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骨痹 41 病因病机 42 症状 43 辨证分型 431 骨痹·风寒湿阻证 432 骨痹·风湿热郁证 433 骨痹·瘀血闭阻证 434 骨痹·痰瘀互结证 435 骨痹·气血两虚证 436 骨痹·肝肾阴虚证 437 骨痹·肾虚髓亏证 438 骨痹·阳虚寒凝证 44 治疗 5 肾痹·骨痹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寒痹、痛痹·骨痹 61 病因病机 62 症状 63 分型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骨痹的穴位 2 治疗骨痹的方剂 3 治疗骨痹的中成药 4 骨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骨痹 1 拼音
gǔ bì
2 英文参考bone bi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one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骨痹:1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证;2肾痹;3寒痹、痛痹。
4 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骨痹骨痹(bone bidisease[1]、bone bi[2])为病证名[3]。又称肾痹,是指以肢体麻木无力,骨骼疼痛,大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2][1]。
41 病因病机
骨痹多由骨髓空虚,邪气乘隙侵袭所致[3]。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42 症状骨痹症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3]。
43 辨证分型 431 骨痹·风寒湿阻证骨痹·风寒湿阻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windcolddampness[2])是指感受风寒湿邪,以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2 骨痹·风湿热郁证骨痹·风湿热郁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winddampheat stagnation[2])是指风湿热邪郁于体内,以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限,兼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干尿赤,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3 骨痹·瘀血闭阻证骨痹·瘀血闭阻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2])是指瘀血阻滞,经脉不通,以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或腰弯背驼,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4 骨痹·痰瘀互结证骨痹·痰瘀互结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phlegm and static blood[2])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5 骨痹·气血两虚证骨痹·气血两虚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2])是指久病耗散气血,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艰难,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6 骨痹·肝肾阴虚证骨痹·肝肾阴虚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2])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以关节疼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头胀胁痛,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7 骨痹·肾虚髓亏证骨痹·肾虚髓亏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marrow insufficiency and kidney deficiency[2])是指肾精亏虚,精髓不足,以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腰腿不利,俯仰转侧不利,头晕耳鸣,耳聋,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38 骨痹·阳虚寒凝证骨痹·阳虚寒凝证(bone bi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ngelation[2])是指阳气不足,阴寒凝滞,以肢体关节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等为常见症的骨痹证候[4]。
44 治疗骨痹的治疗宜补肾祛邪,用安肾丸、附子独活汤等方[3]。
5 肾痹·骨痹骨痹指肾痹[3]。 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
51 病因病机由骨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骨痹者[5]。
《圣济总录·肾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行,所以善胀,筋骨拘迫,故其下挛急,其上蜷屈,所以言代踵代头也。”
52 症状《症因脉治·肾痹》:“肾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胀,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
53 治疗可用远志丸、防风丸、白附子丸、河车封髓丹、家秘滋肾丸等方[5]。
6 寒痹、痛痹·骨痹骨痹指寒痹、痛痹[3]。《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
61 病因病机《黄帝内经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62 症状其证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3]。
《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
63 分型治疗《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6]。痛甚者,可用五灵散[6]。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关于痹 41 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42 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痹病的方剂 2 治疗痹病的穴位 3 治疗痹病的中成药 4 痹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痹病 1 拼音
bì bìng
2 英文参考arthralg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i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痹病(arthralgia bi disease[1]、bi disease[2])为病名[3]。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著、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2][1]。
4 关于痹 41 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痹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4]。《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42 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
痹泛指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包括前义所指病证[4]。《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4]。
5吃中药能治愈股骨头缺血坏死吗,这是苦苦寻找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的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吃中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比较普遍方法。但是,对于吃中药到底能否治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现在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结论。
吃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药物治疗中,通过针对股骨头坏死本质是血管闭塞,血运不通问题,中药多经过辨证之后,开出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配伍药方。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典籍以及流传下来的药方来看,吃中药存在即是道 理,根据专家们经验来看,有一部分患者比如说病情不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年轻的患者吃中药之后,确实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很多患者在专家的观察时间内,还没有发现进一步发展的迹象,所以这个问题在医学界、科学界、中医 科学界还在继续研究。
股骨头坏死是西医的病名,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但在中医古籍中,却早有对这一疾病的记载,股骨头坏死治疗专家指出“股骨头坏死归属于”骨痹“、”骨蚀“、”骨痿“范畴”也因此有一些患者在寻求西医的同时, 也寻求中医的治疗,而众多患者对于股骨头坏死吃中药能治愈吗也是普遍关注的话题。
解放军421医院骨科中心专家指出,当然,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疾病,一个病理演变由轻到重,需要医务工作者根据其病情的不同制定出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而不仅仅是依靠单一的手段来达到治愈的目的。这方面,公立三甲的解放军 421医院骨科也一直都在努力
国医大师一张骨质疏松方:补气血、强筋骨、升阳气
本文2023-10-21 03:35: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