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90后古籍医生为破损的古书续命上百年,此举有怎样的意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山西太原:90后古籍医生为破损的古书续命上百年,此举有怎样的意义?,第1张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说到山西文化,首先要提的是三晋文化,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

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成为战国法家、纵横家、名辩家和兵家的发源地,也是先秦早期儒家的重要支脉,由此形成蔚为大观的三晋儒学。这些进步思潮同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不仅有相互的砥砺和激荡,也有相互的补充和促进,共同创造了具有进步特色的三晋文化。

三晋文化中又诞生出出晋商文化 晋商是指山西(中国中原地区的一个省)商人,山西的简称为“晋”。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

历史文化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从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几十年来,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为重大贡献。 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众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被嘉靖帝誉为“天下直臣”的高金,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十大名将中的徐向前、傅作义等。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

民俗风情

婚嫁:朔州人婚嫁,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尽管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但大体仍沿旧习,特别是农村,重要礼仪程式,墨守成规,至今未变,大致都须经相亲、订婚、结婚、回门四个步骤。 相亲:媒人为男女提亲,介绍双方的情况,如年龄、属相、生辰、人品、长相,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为人等。两家权衡条件,集众人商议后,有意结亲者,男子随媒人到女家相看。双方同意,即约时间,再邀女方到男家相看,中意者便留在男方家吃饭,默允可商婚事,相看不中意即离去。 订婚:经媒人在男女两家之间多次说合,确定彩礼和嫁妆,妇方交换儿女生辰八字,择吉日行订婚礼,男方送“食盒”和部分彩礼给女方,并设宴庆贺。次日女方设宴请男方。之后,择日领取结婚证,有的还出外旅游,成婚后,男女互赠些服装,称换夏或换冬。 结婚:迎娶前一月行聘礼,俗称“下茶”,男方使媒人将“新娘”出聘时所穿衣物(内衣)及“水礼”(米、面、肉)送至女家,并通知娶期。之后,男女方的至亲各自请未来的新郎、新娘到家吃饭,谓之“吃喜头饭”。娶亲的前一日,亲朋皆来,俗称“待人”,有的请“鼓匠”助兴,所以又称为“安鼓”,晚上男女各自在自家吃“翻身饼”。迎娶日,男女家一大早炸油糕吃,称“吃喜糕”。早饭后,男方奏鼓乐、抬花轿(有的用马车或骡驮轿,现在基本上用汽车)到女家迎娶。一般由男方舅舅、妗子娶亲。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谓之"生根立后";带五根肋骨的猪肉或羊肉一块,叫做"离娘肉"、"五方喜庆",娶亲回来时,男方要把其中的二根肋骨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女方设茶水、糖果、糕点等招待迎娶者。新娘换上男方带来的衣服(一般为红绵衣、绵裤),向父母拜别后,由胞妹掺扶上轿(车)同行人有送新的,开箱子的,后有“贺堂”(又称圆饭)者随行,按事先择好的时辰进入男家。到男家后,新娘由搀亲者搀引,踏"红毡"进入新房,并为"贺堂"者"烧茶",吃"进门饭"正午新郎、新娘拜天地,礼毕即开始宴席,名曰:“坐席”。席间新郎新娘要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晚上由新郎姐夫主持闹洞房仪式,俗称“倒宝壶”,让新郎新娘说绕口令,猜谜语,说笑话取笑,后夫妻吃对面饭,深夜方毕。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向亲戚朋友行礼,称:“拜人”(有的地方在拜天地后举行),并由受拜方出礼钱表示祝贺。 回门:一般在结婚典礼的次日,女家派人和车,亲邀新郎新娘回门,设宴款待新郎新娘及女方亲朋好友,席间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当晚或第二天返回。婚后第四日,女随婿省亲,称为“住对月”或“住四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朔州的婚礼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礼节从简。 丧葬:古代朔州的丧葬礼仪程序极其繁琐,一般可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二等。 人亡后着寿衣,打破一孔窗户纸,扶户门板上,停于后杭,杀"倒头鸡",头下烧纸、点灯、上香致祭,子女放声号哭,此为小敛。然后贴"殃状"并挂"告天纸"于街门外,讣告乡里。晚辈披麻戴孝,孝子戴重孝到人主(死者至亲)家稽首报丧。次日晚移尸入棺,俗称"入敛",尸体蒙红布,虚掩棺盖,停柩于堂屋,置供品,点长明灯,朝夕奠。亲友、族人、乡邻前往灵前烧纸吊唁。

  武则天 (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杨贵妃(山西永济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白居易(山西忻州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柳宗元 (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王昌龄(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字少伯)

  李世民 (山西太原人,唐代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狄仁杰(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字怀英)

  薛仁贵(山西河津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

  王维 (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

  王勃 (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王之涣 (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

  王缙 (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

  裴行俭(619——682),唐朝官吏,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裴寂 (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

  温大雅(?—— 627),唐初大臣, 字彦弘,太原祁(山西祁县东南)人。

  武士 (577——635),唐朝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王绩 (585——644),唐朝文学家。字元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

  柴绍 (?—— 638),唐初将军。字嗣昌,临汾人。

  王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裴炎 (?—— 684年),唐朝大臣,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宋之问(?—— 712年),唐朝诗人。字延清,一字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

  郑注 (?—— 835年),唐代绛州翼城人。唐代名臣。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涌现出一批风景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 、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市(13处)

  丁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临汾县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县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

  牛王庙戏台 元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

  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

  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

  曲村--天马遗址 周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翼城县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北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 山西省侯马市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

  广胜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

  晋城市 (14处)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8公里的陈怄镇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

  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

  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梁泉村

  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小会村

  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

  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西溪村

  青莲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

  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13公里府城村后的黄土岗上

  晋城二仙庙 宋 山西省晋城市东12公里的泽州县金村乡东南村

  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晋城市冶底村

  长治市 (18处)

  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看寺村

  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武乡县

  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

  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郭镇

  原起寺宋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兴寺 唐 山西省长子县 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庆寺 宋 山西省长子县紫云山

  三嵕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乡南阳护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顺县东北25公里王曲村

  大云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

  龙门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

  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长治市平顺县虹霓村

  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吕梁市(6处)

  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

  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

  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

  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

  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

  则天庙 金 山西省文水县

  晋中市(11处)

  榆次城隍庙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

  平遥城墙 明 山西省平遥县

  镇国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双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遥县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祆神楼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遗址 商 山西省灵石县

  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

  阳泉市 (2处)

  关王庙 宋 山西省阳泉市

  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

  朔州市(3处)

  广武汉墓群 汉 山西省山阴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辽 山西省应县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县

  运城市(22处)

  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

  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

  绛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绛县

  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

  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

  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

  万荣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后土庙 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

  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

  禹王城遗址 东周至汉 山西省夏县

  司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县

  西阴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夏县

  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

  解州关帝庙 清 山西省运城市

  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

  永乐宫 元 山西省芮城县

  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芮城县

  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

  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

  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

  忻州市(11处)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

  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

  雁门关明山西省代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县

  南禅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县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显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

  大同市(12处)

  云冈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 辽、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遗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龙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悬空寺 明 山西省浑源县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金山西省浑源县

  浑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浑源县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

  觉山寺塔辽山西省灵丘县

  许家窑一侯家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阳原县

  太原市 (5处)

  晋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龙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窦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龙山石窟东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朔州秧歌,左权开花调,晋南威风锣鼓,义皮影戏等。其中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经遐迩闻名。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山西省平遥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朔州秧歌:长期在当地流行,并演变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流传以及演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左权开花调: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

晋南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义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

山西太原:90后古籍医生为破损的古书续命上百年,此举有怎样的意义?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