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大全,第1张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症状出现或加重常与精神因素或应急状态有关,患者常伴有疲乏,头痛,心悸,尿频,呼吸不畅等胃肠外表现。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粘液性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最为密切,精神抑郁为重要诱因,饮食不调为发病的重要环节,本病病位在肝,脾,大肠,以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正状呈间歌性发作,有缓解期症状出现与精神因素、心理应教有关。

一、症状

1、腹痛 为主要主状,多诉中腹或下腹疼痛,常伴排便异常、腹胀。腹痛易在进食后出现,热触、排便、排气成灌肠后缓解,不会在睡眠中发作。疼痛的特点是在某一具体病人疼痛常是固定不变的,不会进行性加重。

2腹泻 粪量少,呈糊状,含较多黏液,可有经常或间歇性腹泻,可因进食而诱发,无夜间腹泻;可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 大便如羊粪,质地坚硬,可带较多黏液,排便费力,排便未尽感明显,可为间歌性或持续性便秘,或间中与短期腹泻交替。

除上述症状外,部分患者尚有上腹不适、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则还有心悸、胸网、多汗、面红、多尿、尿频、尿急、痛经、性功能障碍、焦虑、失眼,却郁及皮肤表现如瘙痒、神经性皮炎等胃肠外表现。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多见。

二体征

可触及乙状结肠并有压痛,或结肠广泛压痛, 或肛门指诊感觉括约肌张力增高,痛感明显,临床上依据大便特点的不同将本病分为三型,便秘为主型,腹泻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血液

血常规、血沉无异常。

二、大便

粪便镜检大致正常,可含大量贴液或呈黏液管型,粪隐血、虫卵,细菌培养呈阴性 三、胰腺功能

疑有胰腺疾病时应做淀粉酶检测,还要做类便脂肪定量,排除慢性胰腺炎。 四、X线

胃肠X线检查示胃肠运动加速,结肠袋碱少,袋形加深,张力增强,结肠痉挛显著时,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

五、内镜

结肠镜下见结肠黏膜正常。镜检时易出现肠痉挛等激惹现象。疑有肠黏膜器质性病变时应做肠黏膜活检。本病患者肠黏膜活检无异常。

六、结肠动力学

结肠腔内动力学及平滑肌电话动检查示结肠腔内压力波形及肠平滑肌电波异常。

二、中医治疗

(一)中成药

1补脾益肠丸 每次6~9g, 每天3次,适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慢性泄泻。

2麻仁丸

每次6~9g,每天2次,适于肠胃燥热,脾约便秘之实证。

3四神丸

每次9g,每天1~2次,适用于牌肾虚寒之久泻、五更泄泻。

4便秘通

每次1支,每天2次,适用于虚人便秘。

5,肠胃康 每次4~6粒,每天4次,适用于以湿热型腹泻为主者。

6谷参肠安 每次2~4粒, 每天3次,适用于以脾虚腹泻为主者。

7六昧安消胶囊 每次3~6粒,每天2~3次,适用于热结之便秘兼有食积者。8木香顺气丸每次6~9g, 每日2~3次,适用于气郁便秘。

(二)针灸

泄泻取足三里、天枢、三阴交,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脾胃虚弱加脾俞、章门;脾肾阳虚加肾俞、命门、关元,也可用灸法:脘病加公孙;肝郁加肝俞、行间。便秘取背俞穴和腹部募穴及下合穴为主,- -般取大肠俞、天枢、支沟、丰隆,实证宜泻,虚证宜补,寒证加灸。热秘加合谷、曲池;气滞加中脘、行间,用泻法:阳虚加灸神国。

(三)耳针

取交感、神门、皮质下、小肠、大肠。每次选用2~3穴, 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四)拔火罐

便秘者取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及阳性反应部位。方法:左腹、臂部、大腿后侧阳性反应部位拔火罐10~15分钟。腹泻者用口径6em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神阙穴,包括天枢穴处)拔- -罐,隔1~2天1次,以3次为1疗程。

(五)外敷

1蛇床子、吴茱萸,研末敷脐,24小时更换1次,治疗久泻。

2食盐60g炒热,装在布袋内熨肚脐周围,治虚寒腹痛、腹泻。

3胡椒粉填满肚脐,纱布敷盖,隔日更换1次,治疗虚寒泄泻。

4大黄末10g,芒硝40g,以适量黄酒调敷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左右,可使大便排出,主治实热便秘。

(六)灌肠

一般情况,IBS 不宜灌肠治疗,但对便秘严重者,可临时灌肠以助通便,一般用生理盐水、温热的自来水或肥皂水灌肠。

(七)理疗

腹部安放热水袋,可减轻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腹部按摩、温水淋浴或盆浴、泡温泉、日光浴等对本病的症状缓解均有帮助。

(八)医院制剂

1金牛腹痛片(由香附、延胡索、救必应、人地金牛等组成),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适用于IBS以腹痛为主的患者。

2调肠消炎片(由黄芪、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木香等组成),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具有清热化湿解毒之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为主的腹泻。

3调肠健脾片(由党参、延胡索、白术、木香等组成),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适用于以腹痛、腹泻为主者。

4调肠理气片(由积实、白术、乌药、虎杖等组成),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适用于牌虚气滞为主的便秘。

5肠安胶囊(由乌梅、黄连、干姜等组成),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用于寒热夹杂的腹痛腹泻。

三、西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一种心身疾病, 目前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均为经验性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顿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症状类型进行对症治疗和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注意治疗措施的个体化和综合运用。

(一)一般治疗

与患者坦诚的沟通至关重要,恰当的行为举止,富有同情心、客观的病史询问以及对患者与家人的 健康 教育,可消除疑虑,增强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告诉患者IBS的诊断并详细解释疾病的性质,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和提高对治疗的信心,是治疗最重要的-步。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求医原因(如恐癌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力求发现诱发因素(如饮食因素,某些应激事件等)并设法予以祛除。提供膳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的指导建议,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对失眠、焦虑者适当予以镇静剂。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是IBS治疗的基础,轻症患者可能因此而不需要更多的进步治疗。

对症状明显者,可酌情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常用药物有:

1解疼剂

(1)机胆碱能药物,可酌情选用下列种:①普鲁本辛,每次15mg 每日3次。②阿托品,每次03mg 每日3次,或每次05mg肌内注射,必要时使用。③Profinium,每次30mg,每日3次, 餐前服。④双环维林(icelonine, 每次10~20mg,餐前半小时顿服。⑤654-2片,每次5~ 10mg,每日3次。 ⑥奥替溴胺(斯巴敏),每次40mg,每日3次。

(2)钙通道阻滞剂,可选用: ①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10mg,每日3次 ②匹维溴胺(科}舒特,pinaverium bromide每次50mg,每日3次。③其他,国外正试用美具维林(nebeverine), 属**碱类;曲美布汀(trimebutine), 作用于阿片肽受体。2胃肠动力相关药

(1)到肠动力促进剂,可选用:①奠沙必利,每次5mg,空腹服,每日2~4次。适用于便秘型。②泽马可,每次6mg,每日2次。适用于便秘型患者。③另可试用的治疗胃肠动力过缓的药物还有: 5-HT; 受体拮抗剂:奥丹西隆、格里西隆,这类药物有直接调控野肠动力的效果。胆囊收缩素(CCK) 拮抗剂:如Luxiglumide和MR-329均能增加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排空。

(2)野肠动力抑制剂,可选用:①洛哌丁胺(易蒙停),每次2mg,每日2~3次。②复方苯乙哌啶,每次1~2片,每日2~3次。③另外,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增强直肠、乙状结肠收缩,使腔内压升高,对腹泻型患者有-定疗效。轻症腹泻患者可选吸附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3抗抻郁药物对腹 痛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特别是伴有较明显精神症状者,可选用抗抑郁药如百忧解,有报道百忧解可显著改善难治性IBS患者的生活状况及临床症状,降低内脏的敏感性,每次20mg,每天1次:或阿普唑仑,每次04mg,每天3次;黛力新。每次2 5mg,每天1次。

4抗过敏药色甘酸二钠, 每次200mg,每日4次,饭前服。

5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丽珠肠乐、 整肠生、思密达、胶体酒石酸铋剂(比特诺尔)等对IBS有定的疗效, 其疗效及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6心理行为治疗症状严重面顽固, 经般治疗 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这些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等。

以上药物均酌情选用每类中的1~2种。

影响生活质量:长期脑鸣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诱发较严重焦虑症伴发抑郁状态,患者感觉心烦意乱以及缺失生活乐趣感,甚至部分患者有轻生想法,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以及此症状;

2

睡眠障碍:人体较重要的三件事为吃饭、饮水、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充足,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恶性肿瘤年轻化,具有潜在危险;

3

突发性耳聋:长期脑鸣引起焦虑、烦躁,而内听动脉较脆弱,管理听力的血管在耳内,每天耳内有

脑鸣一般是由于老年人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病人主要表现为脑鸣、头晕和记忆下降,结合年龄,考虑脑供血方面存在不足、脑功能活动降低,在睡眠不足、用脑过多及劳累时,就会诱发以上症状。

头鸣或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疾病,病人多数有焦虑症状,烦躁不安,心慌,气急,胸闷,有的患者颈部僵硬不适,或肩背部不适,病人多数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头颈部肌肉痉挛不能放松,压迫颈部的血管,致使脑供血不足,或病人体质差,血压低,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头鸣,头晕等症状,放松休息可以缓解。

脑鸣耳鸣

临床表现:有超过85%的脑鸣一族,深陷髓海不足的泥潭而不自知,给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把身体推向无法收拾的境地。

脑鸣竟然是这样引发脑萎缩的!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文中的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平时所说的脑海一词也因此得来。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髓海失充则致耳窍失养,故见脑鸣如蝉、耳鸣如潮等兼症。

因此,脑鸣耳鸣眩晕患者都是脊髓供给逐渐减少,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脑髓血氧供给出现缺失,脑部神经损伤所致。

长期脑鸣耳鸣不治疗,如此下去,脑髓空虚得不到适当的补充,大脑血氧供给不足,脑部缺乏充分的营养,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微血管的有效血液灌注不足,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受到影响,早晚必将引发脑萎缩!

脑萎缩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偏瘫、癫痫,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3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变得郁郁寡欢,不喜欢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或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多疑自私;或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或表现为谵忘或躁狂,并有幻想、幻视、幻听、失语、失认。患者所有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4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终至完全痴呆。

总有一些事,我们不愿它发生,却必须接受;总有些东西,我们不想知道,却必须了解;总有些人,我们不能没有,却必须学着放手。

先天之精,补益脑髓,开窍于耳。《灵枢•海 论》中也记载:“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故称‘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肱酸眩冒。”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文中的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平时所说的脑海一词也因此得来。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髓海失充则致耳窍失养,故见脑鸣如蝉、耳鸣如潮等兼症。

因此,脑鸣耳鸣眩晕患者都是脊髓供给逐渐减少,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脑髓血氧供给出现缺失,脑部神经损伤所致。

所以,治疗脑鸣的关键在于生精补髓。

  一、阳谷穴

  1、按摩阳谷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齿痛颌肿、腕关节疾患、热病、精神病、小儿惊风、神经性耳聋、耳鸣、痔疮等。

  2、作用功效:清心明目,通经活络、镇惊聪耳。

  3、临床应用:

  1)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癫痫,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痛;

  2)治疗五官科系统疾病:神经性耳聋,耳鸣,口腔炎,齿龈炎, 腮腺炎。

  4、阳谷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5、取穴方法:俯掌,在三角骨后缘,赤白肉际上,当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取穴。

  6、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7、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阳谷穴2~3分钟,每天坚持,能够明目安神、治疗手腕痛。

  二、神门穴

  1、按摩神门穴的作用与好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辅助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心与神志病证;治疗高血压;缓解胸胁痛、掌中热、便秘、食欲不振。

  2、作用功效:补益心气。  

  3、临床运用:用于改善心悸,治疗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4、神门穴的位置: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5、取穴方法: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取穴时,应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

  6、治法原则: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7、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神门穴2~3分钟,每天坚持可助睡眠、宁心安神。

  三、神门穴与阳谷穴的区别

  1、神门穴与阳谷穴挨得很近。阳谷穴位置位于人体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而神门穴位置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2、每天按摩阳谷穴能够明目安神、治疗手腕痛。每天按摩神门穴可助睡眠、宁心安神。

  3、神门穴与阳谷穴每天按摩都具有安神的作用。

耳朵神门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耳朵神门的神奇功效与作用,耳朵上有许许多多的穴位,每一个穴位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作用和效果的,比如说耳朵上的神门的作用和效果是什么呢,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资料吧。

耳朵神门的神奇功效与作用1

一、耳朵神门的`功效

耳朵神门这一穴道尽管难找,可是它对身体的功效却非常大,耳朵神门的主要功效便是能够 让人镇静而且安神助眠,由于它是在医治人失眠时发觉的穴道,因此这一穴道针对身体的失眠有非常大的功效,能够 让处于狂躁或是心神不安的内心气越来越宁静,加速入眠。

耳朵神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它还能够医治认体的许多 病症,例如运用这一穴道能够 医治人的高血压,许多 老人得了高血压以后,常常会碰到血压大幅度提高的状况,根据这一穴位治疗,能够 合理的减少血压,对高血压这一症状有非常大的功效。

假如自身觉得精神不大好,神经一些衰微,或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非常容易作梦,平常也常常控制不住性子,能够 尝试根据耳朵神门来开展医治。并且在做检查的情况下,假如耳朵的神门穴展现呈阳性,就表明有可能得了神经衰弱症或是人体某一位置得了疼痛病。

二、耳朵神门的轻按方式

许多 情况下,假如晚上睡不着觉觉,性子也越来越狂躁,神经衰弱得话,能够 尝试自身轻按耳朵的穴位,那样会获得合理的改进。实际上耳朵里面上面有许多 穴道,另外包含很重要的神门穴。轻按耳部穴位也是要注重方式的,最非常容易学的一个方式便是提拉紧致耳朵尖。

两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另外捏紧自身的2个耳朵里面的上端,起先要轻轻地的捏揉好多个往返,随后轻提这耳朵尖往上轻轻地提拉紧致,一直到耳朵尖刚开始发热才行。这类方式非常简单,在家里还可以自己做,每日做上一次,能够 合理地改进自身失眠头疼的问题。

耳朵神门的神奇功效与作用2

1、心血管病症

(1)心动过速:《山东中医杂志》1995年第10期报道:针刺神门穴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及窦性心动过速42例直刺03~05寸,中弱刺激结果:29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效27例(93%);13例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有效11例(846%)

(2)脑动脉硬化:《江西中医药》1997年第4期报道:神门、四神聪治疗脑动脉硬化,可以改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腔隙性脑梗死,针刺后患者头痛消除,语言流畅,肌力恢复效果较好

2、神志病症

(1)失眠:《江西中医药》1994年第S1期报道:针刺神门、灵道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神门、灵道直刺05~1寸,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一开始每日1次,见效后隔日1次,1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中国针灸》1995年第4期报道:针刺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168例二穴均深刺,三阴交直刺2~25寸,神门进针5~8分中等刺激,平补平泻,动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病人每晚睡前自灸三阴交穴20分钟

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89例(53%),好转46例(273%),无效33例(197%),总有效率为803%《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6期报道:

中药贴敷加按揉神门穴治疗失眠症58例敷贴用药实证用朱砂粉2g;虚证用酸枣仁末3g每晚入睡前将中药细粉调敷在神门穴上,用胶布固定,睡下之后由他人或患者自己用指端在神门穴上逐渐向下用力按揉一般连续按揉15分钟以上,患者即有昏昏欲睡感,随即入睡晨起去药,入夜再敷10天为1个疗程,约需1~3个疗程结果:痊愈40例(69%);好转16例(28%),无效2例(3%),有效率97%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32天

《新疆中医药》2002年第1期报道:针刺神门穴为主治疗不寐症42例主穴:

神门(双);配穴:合谷、太冲(均双)神门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太冲、合谷穴采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手法1次每日1次,10次1疗程经治疗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31例(78%),好转9例(214%),无效2例(48%),有效率952%《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第4期报道:针刺神门穴为主治疗失眠症56例主穴:神门;配穴:中脘、内关、三阴交、百会、神庭、风府、大椎、风池、足三里、合谷、膻中、气海、血海、太冲主穴平补平泻,配穴中阴经穴施提插捻转补法,阳经穴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小时,其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24例痊愈(428%),26例显效(464%),4例好转(71%),2例无效,有效率963%

(2)中风后情感障碍:《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4期报道:神门配心俞穴治疗中风后情感障碍36例神门、心俞与皮肤呈45°角进针,顺经而刺,行捻转补法另外针刺头针情感区(前发际上2cm距中线2cm处)30例作对照,进针后要求快速捻针,速度约200~220次/分钟,持续2分钟两种方法均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神门穴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头针组痊愈8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

(3)焦虑症:《中国针灸》2001年第2期报道:神门透刺少海治疗焦虑症30例神门针刺得气后针尖斜向少海穴进行透刺,双侧同时快速捻转约3分钟,留针20~30分钟后出针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临床痊愈8例(267%),显效16例(533%,好转6例(200%),全部有效一般第1次针刺治疗,精神紧张首先得到改善,部分患者逐渐进睡眠状态,以后焦虑症状、自主神经症状亦逐渐缓解

(4)癫痫:《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3年第3期报道:针刺神门穴为主治疗癫证15例取神门穴配心俞、肝俞、脾俞,针刺得气后行泻法,每次留针20分钟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治疗1~2个疗程,痊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

(5)脑病:《江西中医药》1997年第4期报道:神门、四神聪治疗脑病其中,脑动脉硬化1例,针刺神门、百会、四神聪、上星、廉泉、足三里、丰隆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诸症悉除,随访未发脑萎缩1例,针刺神门、百会、四神聪、神庭、关元,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同时配服养神定志中药"读书丸"3个疗程后头脑清醒,情绪稳定,行走平稳,睡眠好转,记忆力增强,显效出院,随访未发脑外伤1例,神门直刺,四神聪平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服用"读书丸"经治1个疗程,头痛明显减轻,精神失常消除,饮食正常,2个疗程后痊愈出院

3、消化系统病症

《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第8期报道:以神门为主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病症神门配中脘、关元、阳池、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急性胃肠炎:针刺平补平泻并留针30分钟,中脘、关元艾条温和灸后拔罐神门配合谷、太冲、足三里、阴陵泉、肝俞、脾俞、胃俞治疗胃肠神经症,针刺手法以泻法为主,留针30分钟,起针后背俞穴拔罐;神门配梁丘、内庭、阴陵泉、支沟治疗消化性溃疡,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起针后在胃俞附近找阳性反应物,点刺不留针;神门配阳陵泉、蠡沟、阴陵泉、支沟治疗胆囊炎、胆石症,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同时取耳穴肝、胆、胃、大肠、神门、皮质下埋磁珠;神门配足三里、三阴交、腕骨治疗肠麻痹,针刺并行导气法,留针20分钟

4、其他病症

(1)尿潴留:《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神门穴位注射酚妥拉明治疗产后尿潴留27例抽取酚妥拉明5mg注入双侧神门穴,注射15分钟后主动排尿

结果:15~25分钟排尿8例,26~35分钟排尿者19例,500~1700ml尿量不等,以后均能自行排尿,全部有效

(2)舌疮:《河北中医》1998年第2期报道:神门配中极治疗舌疮神门逆经而刺,做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泻法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共4次诸症消除

近来研究发现,约60%的胃肠疾病患者以精神症状特别是抑郁症状为主诉就诊。而抑郁症患者常以各种躯体症状特别是胃肠道症状为主诉就诊。在常见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中,食欲不振和便秘的出现频率为67—71%,其他胃肠道症状和体重减轻的出现频率为36—63%。这些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早饱、嗳气、纳差、腹泻、便秘等,经全面检查并未发现与主诉有关的器质性疾病,过去被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现在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中约有54-1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并以抑郁症多见。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可以肯定,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

一、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概念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具有消化道症状,但经有关检查和随诊并未发现能够解释其症状的器质性疾病,除功能性腹痛须达到6个月以上外,一般病程为一年中症状连续或间断发作至少12周。具有上述表现特点的疾病可称为功能性胃肠疾病。

根据罗马Ⅱ标准,功能性胃肠疾病按部位分类如下:

A 食管功能障碍

A1 癔球症

A2 反刍综合症

A3 食管源性胸痛

A4 功能性烧心

A5 功能性吞咽困难

B 胃十二指肠功能障碍

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B2 吞气症

B3 功能性呕吐

C 肠道功能障碍

C1 肠易激综合症

C2 功能性腹胀

C3 功能性便秘

C4 功能性腹泻

C5 非特异性肠道功能障碍

D 功能性腹痛

D1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D2 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

E 胆道和胰腺功能障碍

E1 胆囊功能障碍

E2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F 肛门直肠功能障碍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

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

F2a 提肛肌综合征

F2b 肛部疼痛

F3 盆底肌失调

二、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生与内脏感觉功能异常、胃肠运动失常、病原体感染、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最近认为,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有动力和感觉异常的脑肠轴调节障碍所致。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们研究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胃肠道有一个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结构,称为肠神经系统(ENS)。肠神经系统是由大量埋在胃肠壁内的神经细胞及突起组成,能合成和释放多种脑肠肽。脑肠肽具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神经和内分泌这两个调节系统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整合因素。这些神经肽如脑啡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VIP、CO、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5-HT、CCK等对胃肠道功能和人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脑肠肽既存在于消化道中,也存在于中枢系统中。目前发现,脑内与胃肠道双重分布的脑肠肽已达60种以上。胃肠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三个系统的脑肠肽调控着胃肠运动功能。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连接起来的这个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脑肠轴调节外周肠道的动力和感觉,反之亦然。而脑肠轴通过脑肠肽发挥作用。情绪行为体验在中枢神经系统,外界环境刺激通过脑肠轴的影响可以引起不同的脑肠肽反应来改变胃肠活动,在一定情况下导致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本身又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产生抑郁症状甚至抑郁性神经症。而这些病症又反过来加重胃肠道疾患。有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存在特异的人格异常,IBS患者的SCL-90量表评定,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分、躯体化因子分、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的因子分均高于消化性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IBS患者性格存在内倾和不稳定性特点,焦虑、紧张、不稳定的神经质特点可通过植物神经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结肠功能失调症状的出现。有研究表明,便秘患者与对照组在综合情况、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和精神病症状方面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而抑郁、焦虑、两方面更为突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其他方面两组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敌对和恐怖两方面无显著差异。有人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其评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水平,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焦虑、抑郁分数成正相关。国外有学者认为,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如下图[8]:

当人们出现情绪异常或心理障碍时,消化道可出现对各种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高度敏感,疼痛阈值下降,消化道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功能性胃肠疾病。可以认为,功能性胃肠疾病不是一个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一个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息息相关的一种心身疾病,发病的关键启动因子可能是心理障碍。如果精神症状早于胃肠症状而出现,而且随着精神症状的加重胃肠症状也加重,称为原发性抑郁症,心理治疗对于改善胃肠症状疗效显著;如果由于长期的胃肠疾病而导致精神症状,称为继发性抑郁症。心理治疗对于改善胃肠症状疗效不明显。

三、抑郁症诊断标准及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抑郁发作是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一)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四项: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三)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四)抑郁症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特点:

1 发病有一定的心理因素;

2 症状持久且常反复,有阶段性,并与情绪因素关系密切;

3 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4 有虚弱表现及生理症状,如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5 对症及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6 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疾病

7 患者对医生的检查结果、诊断与治疗常常不信任

8 患者常有反复就诊、不断找不同的医生和/或医院就诊的现象。

四、心理检查

(一)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主要用于评定成年患者抑郁的程度,帮助判断病情变化和确定科研入组对象,不能用于抑郁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 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能较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变化,为临床心理学的诊断、治疗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的焦虑状态,不适用于评估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

(三) 焦虑自评量表:也称Zung量表。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五、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

(一) 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建立乐观健康的人生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根据消化道症状及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饮食。

(二) 心理治疗:改善生活环境,采取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等。

(三) 药物治疗:

1 对症治疗:

(1)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用促动力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如有胃痛,可加用抑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雷尼替丁等;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消化不良症状顽固,可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

(2) IBS便秘型及功能性便秘:可予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福松,容积性泻剂非比麸,也可予促动力剂莫沙必利、替加色罗。

(3) IBS腹泻型及功能性腹泻:可用得舒特、易蒙停等药抑制胃肠蠕动,也可用思密达保护肠粘膜,促进毒素排出;用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内环境,达到止泻的目的。

2 抗抑郁治疗:

(1)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服用方便。代表药物为氟西汀,每日晨服一次,20-40mg,2-3周后起效。经4-6周的治疗,症状缓解。为减少复发,继续维持3-6个月。

(2) 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咪嗪、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也可做首选药。剂量为50-300mg/d,分次服。

(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80-90mg/d,分次服。

(4) 苯二氮类:用于伴焦虑症状或对抗抑郁剂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选用阿普唑仑12-24mg/d,分次服。

(四) 中药治疗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早在古代,中医已认识到脾胃在五神脏中的特殊地位及与神志活动在生理上具有密切的关系。《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故善忘也”,《素问·热论》:“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巅疾欲走呼……妄见而妄言”。说明脾胃与精神神志活动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抑郁症属于“郁证”范畴。因七情过极,超过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致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依据致病病因不同,体质基础各异而表现为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气机郁滞为本病病理基础。初期多实,日久转虚或虚实夹杂。治疗总则为疏通气机。

2 中医辨证治疗

(1) 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性情抑郁,两胁胀痛,嗳气,善太息,胸闷,胃脘胀满,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调理气机。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枳壳、白芍、甘草、川芎、香附、陈皮等。

(2) 肝郁化火,气机阻滞: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反酸嘈杂,大便干结,涩滞不行,胸膈痞满,腹痛腹胀。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肝泻火,理气通腑。

方药:大柴胡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甘草、生姜、丹皮、、栀子、黄芩、半夏、大黄、、枳实、厚朴等。

(3) 痰气郁结,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咽异物感,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口淡不渴,纳呆腹胀。舌淡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疏肝解郁。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柴胡、郁金。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柴胡、郁金等。

(4) 饮食停滞,胃失和降:精神抑郁,胸胁痞闷,胃脘胀满,纳食不香,嗳腐酸臭,大便臭秽难闻,挟有不消化食物。舌淡红苔厚腻,脉沉滑。

治法:消食导滞,疏肝和胃。

方药:保和丸合越鞠丸加减。川芎、苍术、香附、神曲、栀子、山楂、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等。

(5) 肝郁脾虚,气机失调:平素胸胁满闷,抑郁寡欢,常因情绪波动而腹泻,便前腹痛,便后缓解,肠鸣矢气,嗳气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缓急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等。

(6) 心脾两虚,气血不调:多思善疑,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补气,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甘草、当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远志等。

(7) 心肾阴虚,心神失养:心悸健忘,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耳鸣耳聋。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生地、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等。

中医辨证治法方药

证型

治法

方药

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疏肝解郁,调理气机

柴胡疏肝汤加减

肝郁化火,气机阻滞

清肝泻火,理气通腑

大柴胡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痰气郁结,气机不畅

理气化痰,疏肝解郁

半夏厚朴汤加柴胡、郁金

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消食导滞,疏肝和胃

保和丸合越鞠丸加减

肝郁脾虚,气机失调

抑肝扶脾,缓急止泻

痛泻要方

心脾两虚,气血不调

健脾补气,养血安神

归脾汤

心肾阴虚,心神失养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

(五) 其他疗法

1 针灸治疗:可根据病情选足三里、中脘、神门、三阴交、太冲、灵道、肝腧、脾腧、丰隆等穴位。

2 中药泡足治疗:可将上述中药加热至40度,每晚睡前泡足并按摩涌泉穴约30分钟。

其他还有生物反馈疗法、催眠术、松弛疗法、气功术等,对抑郁症状比较明显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疗效。

 头鸣或脑鸣的病人,病人总说脑子里有声音,有时像知了叫,有时像汽笛声,有时又像火车开动的声音,感到非常烦躁,而且影响睡眠,以下就是我分享的关于脑鸣的治疗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脑鸣的原因

 一、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中耳、外耳疾病

 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等都能引起脑鸣。

 二、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脑鸣

 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三、 其它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脑鸣

 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四、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也可出现脑鸣和听力下降,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脑鸣的表现

 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脑鸣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与耳鸣同时存在,以40-70岁的中、老年人均多,女性多于男性。

 脑鸣就是自觉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流水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等,可时响不停,或持续不止,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 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

 脑鸣是一种症状,是疾病的一部分或是表现之一。

 病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脑部疾病如脑肿瘤、炎症、变性、脑萎缩、脑中风、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肾病、毒血症、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脂等;耳部疾病:常有耳鸣等症,但系耳内鸣响而非脑内鸣响,耳部检查多能发现病变。

 心身疾病特别是可能与紧张、焦虑有关,这些病人由于长期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除脑鸣外,还可能出现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足、心慌、气短、脑子空白感、躯体疼痛、头晕、头痛等很多主观症状,但客观检查常常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过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现在经临床心理评测,多数病人属焦虑症、抑郁症或强迫症等;其它原因如某些药物的使用亦可引起脑鸣。

 脑鸣的治疗方法

 1调达情志,怡养;心神。形体肥胖者适当活动、节食、减轻体重。

 2体针疗法:取穴肾俞、厥阴俞、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太冲、神门等,3~4穴/次,平补平泻法。

 3单方验方;

 (1)蝉衣10g、全蝎3g、菖蒲6g、荷叶6g,水煎服,1剂/日。

 (2)礞石滚痰丸,6g/次,2~3次/日,口服。

 (3)鲜萝卜汁加冰片少许,滴鼻中。

 4西医西药:无特殊治疗,可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E或安定等治疗。

 脑鸣的中医治疗

 肾虚髓亏证: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酸痛,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补肾益髓。

 气郁化火证: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宣郁热。

 痰湿(内阻)证: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燥湿化痰。

 使用中医治疗的患者,建议平常保持心情愉悦,并且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于病情的恢复都是非常有利的。中医中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方 “首重通窍,次则就近,三为分途”为基础,采用以以栀子为首,辅以黄连、黄柏等多种药物具清热泻火、利湿通便之功效,深层清理损伤耳神经的多种毒素,石菖蒲等醒神通窍,当归养血生血,滋养神经,路路通经活络,引诸药上行于耳,制成的针对于治疗脑鸣的纯中药-丁教授聪耳组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