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 书页太脏 洗了以后怎么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古籍修复 书页太脏 洗了以后怎么揭,第1张

一、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不但要熟悉历史上各个时期典籍的版本与装帧形式,还要了解各个时期典籍所用纸张及不同地域的装帧风格。操作中,更需要有娴熟的技艺。修复一本典籍往往涉及到诸多工序,一招一式皆有其规范与标准,这对从事典籍修复人员的素质修养及操作手法要求极高。

二、一册典籍的基本修复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骤:1、制定修复方案,配备修复工具及用品;2、实施修复方案。具体细节可以分为14步:配纸染色、拆书分页、理平书页、书页补破、压平保养(书页)、还原书页(对折书页)、齐栏、压平保养(全书)、订纸捻、上书皮、打眼装订、执刀裁切、打磨切口、贴书签。

三、因此,古籍的修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如果自己盲目修复,则可能造成古籍的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经过长时间经验的积累,文博工作者对古玩保养的最佳温湿度有一个界定。一般而言,古玩收藏的最佳温度应设定在14℃—20℃之间,24小时温差变化不超过2℃—5℃;湿度应为50%—65%,相对湿度变化不能超过3%—5%。这个标准的依据是,各种化学反应、不利因素的破坏速度在这个范围内不是很快。若把温度标准定得再低一些,比如在8℃—10℃之间,应该对古玩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更加有利,但考虑到保养中的其他因素,温度标准不能定得太严格。

  关于湿度,大多数古籍、字画、档案等纸类文物,当纸张里的含水量在7%左右时,纸张的强度最好,所以把7%的含水量称作纸张的正常含水量。在保管中,要想使这类文物材料的含水量维持在7%左右,就要求使周围环境的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这样的湿度标准能保持纸张的正常含水量,从而保障这类文物材料的耐久性。

古籍修复的原则包括最少干预原则、整旧如旧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1、最少干预原则

在古籍的修复中,摈弃传统的整卷整叶托裱的方法,对文献各部分的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对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尽量少地在藏品上添加修复材料,避免因过度修复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尽量保留古籍文献的各种研究信息。

2、整旧如旧原则

在修复中尽可能保持古籍文献的原貌,保留文献的装帧风格。这里所谓的“整旧如旧”,并不是企图回复该文献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古代的那个“旧”,不可能再恢复,而是尽可能保持该文献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使该文献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决不使其它部分的现有状况产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

3、可逆性原则

即修复措施是可逆的,可重复的。如果将来 发现有更科学更适宜的保护修复技术,随时可以更换修复材料,回到修复前的原来状态。同时可逆性原则对于我们改正工作中的失误而尽量不损害古籍非常必要。

4、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即修复中所用的修复材料(纸张、线、颜料、墨等)必须与原始文件的材料有一定的色差,避免与藏品本身固有的历史信息混淆。

扩展资料

古籍修复选取纸张的注意事项:

选取修补古籍的纸张,首先要注意纸张的酸碱度,不能用酸性纸张去修补古籍,以免引起或加速古籍纸张的酸化;其次,如果选用旧纸修复古籍,要注意旧纸的纸张强度不能太低。

同时,还要注意所选纸张的纤维组成应该与古籍的纸张相近,厚薄相近,颜色相似但不能相同。补纸的吸水性要强,才易于粘合,纸张帘纹的宽窄也要相近。

具体修复工作中还要注意补纸与古籍纸张的帘纹方向要一致。总之这些都适宜了,才能使修复处纸张粘结的牢固服帖,与原来的书叶协调自然。

-古籍修复

古籍修复 书页太脏 洗了以后怎么揭

一、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不但要熟悉历史上各个时期典籍的版本与装帧形式,还要了解各个时期典籍所用纸张及不同地域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