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献知识对古籍整理的意义
网上好象没相关信息,以下是个人理解:
文献知识是古籍整理的基础和必要工具,更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说文献知识是古籍整理的基础和必要工具,是因为:没有文献上的历史记载,古籍的整理用什么做依据,最基本的按朝代、按地区分类就不可能做到,没有历史依据的整理只可能是破坏,不可能达到保护性目的;一些古籍可能有缺损、残缺,要修补、整理就要有相关知识,知道缺失了什么才能知道该补什么,又该到哪里去找这些可以补上的信息,这时候,文献就是很好的查阅资料,没有文献,就好比航海中的船只没有罗盘,它是指引古籍整理的必要工具。
做同样一项工作,不同的人来做也能区分出好坏,古籍整理也是这样,要整理好古籍,没有丰富的文献知识做后盾,在碰到问题时不可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甚至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古籍信息,因此文献知识又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四库全书》的特点及创作背景: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庞大的解题书目。它不同于正史中的艺文志是史书的组成部分,而与《别录》、《祟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等同样是书目的单行本。因而它在各部类的序论、解题、作者介绍、版本源流等方面,不像史志目录那样受篇幅的限制,因而可以尽量作11必要的叙述和评论,从而使它成为清代规模最大的解题书目。
本书分为“著录”书和“存目”书两大部分,是一个创例。“著录”书,写为定本,收入《四库全书》之内;‘存目”书是不收入《四库全书》的。
《百科全书》的特点及背景
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也作Encyclopedia)(闽东语罗马拼音: ba kow zu'owng ts'ju) 是指一种大型参考书。采用词典的形式编排,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知识。有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越来越多的古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
1、古籍数字化简介
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或古籍内容的再现和加工,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是古籍整理的一部分,代表着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
2、古籍保护的类型
古籍保护主要有两种: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指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对古籍进行修复、加固及改善藏书环境;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以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
3、古籍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按数字图书馆模式对古籍数字化进行组织;建立古籍整理的自动完成集成系统;检索系统和支持系统研究将成为重点;国家对数字化古籍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古籍数字化项目的国际性合作将是未来发展的目标。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一、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
古籍档案数字化可以将珍贵的古代文献和书籍转化为数字形式,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保护。数字化可以减少原始文献的使用和磨损,从而降低文献的损坏和丢失的风险,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方便公众获取和使用
通过数字化,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发布,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并使用文献和书籍。数字化形式也提供了更好的搜索和索引功能,让读者可以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三、促进学术研究
数字化的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历史、文化、语言、社会等方面。同时,数字化也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来存储和共享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四、推动文化交流
数字化的古籍文献和书籍可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好的途径。数字化可以消除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精髓,推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发展。
中国 武术 是中国 传统 文化 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 方法 。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概述。
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概述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武术的文化结构和 思维方式 是武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科学把握和深入理解武术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对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和精髓,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的魅力,提升武术文化的品质,进而提高武术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武术的自信心,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概述一
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是武术的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理解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必须首先科学把握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和基本内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埋、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因此,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全息影像”,有着自身的内涵,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因此,按“文化层次”之说,可把传统武术文化结构分为:拳种、套路、器械功法、外在活动形式等的外显层(物质层);师徒传承、师门规范等的中间层(制度层)和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的内隐层(精神层)。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步升华,综合构成传统武术的文化体系。外显层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武术文化事物,是武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内隐层是武术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核心;中间层是武术文化外显到内隐转化的桥梁。三个层次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11 外显层:“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
套路、格斗及功法练习是传统武术最显著的活动特征之一。“舞对合彀”的打练结合,是传统武术的最基本活动样式。“舞对”指两种有机的习武形式:套路单练为“舞”,两两相当的相互格打为“对”;“彀”指决窍。“舞对合彀”要求套路单练当与双方的技击训练相互为用。个人的套路单练并非徒炫人目的“造型艺术”,于是需要习武者在了解技法意义基础上的“练时无人似有人”;“两两相当”的对练,要求通过预设性的格打技法来强化对“用”的体会;而作为临阵实用的散手,则是“敌我关系”及武术技击价值的直接显示。因此,以势势相承的套路作为习武入门之法,继而拆招、散打并兼习各类功夫,由此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活动样式和技术发展的基本内容,从中深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技进乎道”的旨趣特征。
“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阴阳之变。对于传统武术,浑然无迹、有感皆应既是中华武技之道的生动体现,又是阴阳互济的契合结果。明阴阳之变是“技进乎道”的习武原则。传统武术中的阴阳互济观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万物最佳存在方式的基本认识,其中寓含了“道”的法则与精神。另一方面是“柔弱胜刚强。”传统武术理论认为,只有“四两拨千斤”式的随机而发,方是传统武学中特有的臻美境界与技术精髓。再一方面是习武者个人品质在某种意义上比身体条件更重要。只要具备了应有的意志品质加上训练得法也就能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那怕身体有一点伤残,照样能练出惊人的功夫,这就是传统武术中一再强调的“苦恒出高手” 。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在传统武术中得到了最生动的闪现。
“舞对合彀”的武技之道是传统武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思考,也是一个东方智慧的文化成果。这种神明之境的“武技之道”,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习武者的热情,在实践中不断去营造武技艺术的自由王国。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在整个“行之维艰”的具体过程中,它那注重“格物致知”的实践理性,强调坚忍不拨的意志品质,讲究阴阳互变的技击思想,钟情动作形式与艺术境界相统一的审美旨趣和追求内外兼修的习武原则等,都从一个侧面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12 中间层:“择徒拜师”的传承方式
一方面,择徒,是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各家拳种门派无一不把传人的选择当否,视为本门拳种是否能够传承繁盛的第一关键。尽管也有对求艺者身体条件方面的要求,但最终关注的是包括意志品质在内的道德状况。“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已成为整个习武群体的普道认识,由此形成了入室传薪的择徒样式。另一方面,作为传承载体中的“师”,在整个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传统社会中,一切以实践 经验 为特征的百工诸艺的衍流,往往是通过掌握着丰富实践经验知识的师辈对后继者的传带,其中包括武术。然而,传统武术在对“徒”提出了种种要求外,也对为“师”者提出了相应的责任与规范:既要有拳理功夫上的真技实艺,同时也需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是每一位被尊为师者赖以建立个人威信和地位,并能对本拳门产生强大凝聚力的两个必要条件。
师徒传承在传统武术的生命进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脉搏跳动,这就是对它文化价值的历史肯定。当今,师徒传承对武术的发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既有利于拳种技艺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发展,又具有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群体凝聚的价值。
13 内隐层:“道德本位”的人格塑造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传统武术,同样奏鸣着中国文化的主旋律。作为内隐文化的武德,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积流,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环链。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体中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作为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从本质上讲,即是提出的一个如何做人的价值尺度。这个尺度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形成的一张反映广大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这张道德之网大致由武德伦理规范、习武中的意志品质和体现为乡土文化的侠义精神三部分所组成。武德伦理规范是传统社会一般道德伦理在习武群体的投射,其核心内容是孝悌、敬诚;意志品质在传统武术中强调的是习武者通过体肤磨砺而达到的人格完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侠义精神是指习武者以武技为手段,以道义为规范,在社会活动中显示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对习武者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本人的秉性修养两个方面。
传统武术有两个文化向度:一是习武者在技艺上的不断提高,二是在自我道德上的逐步完善。在传统武德的结构中,武德伦理规范是武德的基础,意志品质是武德的实践磨砺,而集中体现了习武者理想价值的侠义精神,则是传统武德中流光溢彩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它绽开“武”的横空浩气,渗入广大民众的心灵,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某种价值尺度,也是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概述二、 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传统武术文化核心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文化应该包括人们行为和思维两个主要方面,如果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中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显示出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偏向。”因此,基于传统武术的文化结构,挖掘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对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的精髓,再现民族智慧,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传统武术的文化思维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种。
21 朴素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方法,阴阳互补、天人合一则是其中的根本观念。中国传统中所谓的“道”,离开了阴阳,也就成了一个混沌的存在。因此,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万物生存变化的关联点,与太极、四向、五行、八卦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这个民族、这个世界总的理论。
传统武术文化的塔尖上同样闪烁着这一智慧的光芒,可以说,明阴阳之变,求内外合一,是传统武术以及天地精神的一个基本道属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观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是用对立项的矛盾形式来概括出事物的特征,以便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这种阴阳观被引入传统武术理论后,随之衍生出了诸如形神、内外、动静、刚柔、虚实、开阖、起落、攻防等一系列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范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我国的传统拳理中没有了这些概念范畴,那么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理论体系,就无法加以理解。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也就会大大逊色。
中国传统武术中阴阳范畴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拳种将阴阳理论推演得更加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拳种无论哪一派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强调刚柔相济的重要性。认为“刚不能久,柔不能守,纯刚纯柔都不是上乘功夫”。不同的拳种虽然练法不同,但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达到刚柔相济。求得刚柔相济,是传统武术的根本要求。由于刚体现为一种强猛的、外在的运动特质,所以属阳;柔体现为一种恬静的,内在的运动特性,所以属阴。传统武术理论中要求明阴阳,事实在许多地方就是指刚柔,所谓阴阳相济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武术朴素辨证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拳种训练的实践看,如以柔入手的 太极拳 ,要求首先要摧毁人们动作中原有的坚硬劲,使它化为柔软。要“有心求软”,“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然后才能“无意成刚”,再到“刚柔相济”;再如形意拳则是从刚入手,“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先练明劲,再练暗劲,最后是化劲。明劲是刚,暗劲是柔,化劲是刚柔相济。另一方面,从刚柔相济的内容上看,首先表现为一种两两相当的实际格斗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刚柔相济就是体现为净力的发放,在净力发放过程中,必须刚柔相济,如果纯用刚法,力布满身,牵拉不力;如果纯用柔法,则气散不力,落点没有归着力。其次,从生理机能看,肌肉只有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强度以后,才能产生兴奋,形成收缩,这种刺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刺激的强度越大,肌肉兴奋性就越高,所募集到的运动单位就越多,因而,如果动作过分柔弱,必然导致缺乏足够的刺激强度,肌肉的兴奋性就不会出现,从而气散不聚。
22 情感体验的“意想”思维
意想,是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直接把握自我体物原则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十分强调习武者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把握传统武术理论中的要求和原则。“意想”在理论上又被称异象,异指客体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是指主体化了的客体物象。作为内心世界的“意想”,一方面具有在线客观事物形象的功能,因为任何客观事物形象都是通过主体的思维方式、认识观念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这种“意想”也可以产生出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功能,这种没有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事实上就是一种符号化后的把握。
中国传统武术历来要求的就是到最后必须进入一种“拳无拳、意无意”的境界,这种以脱化神明为特征的传统武道是很难言说的。这种客观存在就要求习武者必须在长期日积月累的不断实践中用心揣摩和感悟,方能有所把握。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汉字,大量带有比兴修饰手法的理论描述,同时也强化了传统武术中的“意想思维”方式。在这种“意想思维”方式作用下,传统武术就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意想训练”,这种“意想训练”是一个充满了个人现有经验和情感联想的内心世界,在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太极拳家认为,习拳必须想其义,“心如梦,肝如剑……”这种对于人体五脏用了如梦、如剑、最灵便、快如风的不同要求,显然不是一种对理论逻辑演绎以后的概括,而是诉诸于习武者内心自身的经验感受。
通过内心对“意想”的体验来感悟习武的要求,应该说是传统武术中一个基本法则。清代乾隆年间《拳经拳法备要》中,联系到行役拳中描述“起时直龙升天,落入霹雳击地,起无影,落无踪……”这类带有比兴修辞手法的理论描述,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审美意识,通过这种审美意识使得文字风姿绰约。但这种理论描述是意想性的,内容与内容之间并不具有逻辑性,这就导致习武者在对这种拳理进行理解时,不得不依靠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此时,“意想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意想训练”从它的特征来看,不是一种无端的冥思苦想,往往也借助比赋、联想、判断、推导、自我预示等心理活动来作为训练的方法路径,从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某种相似性或相近点出发,或对一事物的形象和本意引申,用另外一个事物去表征,这样就突破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形成一种主客观高度融合以后产生的内在张力。应该说,以个人感悟为特征的意想训练,是传统武术理论中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重要所在。意,在具有鲜明内向性思维的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难以磨灭的悠远影响力。
23 经验思维
强调实践,注重行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所谓“道不可离”,就是指主体不能离开实践,如果离开了实践,就不是道了。在一些技艺性的传统文化领域中,形的意义尤为重要。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武术的历史延传,主要不是通过对典籍文化的认识来进行的,也不是通过对典籍的阅读理解进行的,关键在于实践的体验。习武者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中国武术中的传统武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观念系统,要孝、要敬、要悌等等,要诚信、要讲礼义廉耻等。另一个就是由具体行为体现的实践程序,传统武德不管在观念上如何丰富高远,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对内在的人格塑造,这就决定了传统武德从它形成的开始就是实践,而非思辨,要完成武德的人格设计,也只能靠习武者本身对这一观念理解基础上的 社会实践 。另外从技术提高上看,武术技术的提高同样也是一个实践体悟的过程,一部《中华武术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历代习武者在一种价值认同追求下,不断建立、不断 总结 、不断积累的发展史,从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求实务本、自强不自的文化精神。
以口传心授为特点的传统武术,奉行经验哲学,师父的体验可以讲给徒弟听,但他难以将娴熟的技艺同时直接交付给徒弟,因为这种技艺是师父本人长期习练的结果,只能凝结在师父的个人经验中,只能于师父之手,而不能达到徒弟之手。徒弟要把师父的经验以及拳技水平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只能照法实例去做,而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传统的习武之道过于偏实践体验而忽视了理论上的论证、创造,因此使得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闪烁着实践理性之光的经验,很少得到应有的系统整理和传发,大多数是作为一种秘法心诀,或者五言格言。从而导致,对于一些妄语从从、多无边际的妄谈,只能采用经验否定的方法。所以,缺乏理论深度的经验,在实践中又存在很大缺陷。
24 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
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特点,是通过并不存在的逻辑关系比赋推理,或者交感互渗,从一个已知对象的知识推演扩展到另外一个未知对象,这种思维方式给传统武术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文化印痕。如,传统的武术中,很多人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这种五行学说被渗入到武术中以后,不少拳种纷纷把这种东西强行分配到自己的技术动作上,从而使五行生克无处不有。随着五行学说的深入,相生相克的理论被传统武术引入,一些拳种也逐渐仿效,说什么拳能克什么拳。这方面,行役拳是一个代表。事实上,按照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类推出来的什么拳克什么拳,就是一种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结构。另外一个以类度类的典型事例就是功法练习。在功法练习中,这种以类度类的类比思维也清楚的反映出来。如点穴和轻功,大量的武侠小说,传闻 故事 ,乃至于今天的影视媒体,都在渲染着这些东西。在今天的习武群体中,可能很少人会把这种点穴和轻功在实践中加以练习,但是,在传统武术文化上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武术功法的点穴,从它的文化源头上看是由古代中医学中的针灸而来的,应该说它源于中医学中的针灸,在这里,针被类推为人的指。还有轻功中的纵跃术、踏壁等也都是类推出来的结果。但有些类比推理出来的功法练习缺乏必要的逻辑前提和因果关系,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往往使一些理论描述走入了误区。因此,这种练功方法只能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练功处方。
传统武术的根本旨意在于对习武者技术以及身与心的全面塑造,由此构成了“目标-实践-价值”这样一个文化指向系统。其文化结构和文化思维方式是传统武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体现了武术文化的整体框架、丰富内涵,以及武术文化的思维智慧和品质。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它不只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身体活动范围之内,必然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价值观,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人们的理解阐释和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存与进化,它的基本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智慧,至今在广大的习武群落中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武术概念特点以及作用内容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竟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那么,下文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武术概念特点以及作用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武术的概念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竟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体育化使其内容、形式及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到今天,武林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捕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质击方法国棋技术核心的。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无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其次,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商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散手运动的技术固然更接近于实用技南,但由于受竞赛规则的规定,亦将其限制在体育竟技运动之内。总之,归结为一点,武术具有明确的体育属性,体育是当今武术的主要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二、武术的特点
(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观念出发,他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已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找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在赦手。短兵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仍有所体现。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投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备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和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Y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池、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
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参、练功。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俱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武术能在广大民间历久下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特点可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使武术进一步社会化。
三、武术的作用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西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是以技击作为它的中心内容的,周贡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学会攻防格斗投术,特别是武术功力训练,更能发挥技击的实效性。
武术的搏斗运动,通过次防技术练习,拳打,脚踢,快摔等动作的运用,井在文字中互相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这无疑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习武先学礼,夫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尚武崇德”。诸如尊师爱友,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武术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人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内容与分类
[ 对练 ]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三种练法。
(一)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有时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形意拳对练等。
(二)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三)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法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能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遂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一)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二)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扳、挤、按、采、例、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粘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枝项目。
(三)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学习文献知识对古籍整理的意义
本文2023-10-21 04:14: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