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名普通士兵,叛逃到邻国居然成了民族英雄,至今香火不断!
对于朱棣,我们更多认识可能是他一个当皇叔的人,居然是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其实,我们抛开这些来认识朱棣,他可谓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在文学上他让人撰写了《永乐大典》;
在外交上,他是让郑和七次下西洋,从而让外国知道了华夏是多么强大,多么富有,开辟了海上的丝绸之路;
在军事上,朱棣是亲自率领大军,讨伐蒙古,要知道蒙古人乃是元朝建立者,朱元璋可是驱除了蒙古人,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给推翻,故此,蒙古人对于大明是心存恶念的,所以为了巩固统治,他派遣大军对蒙古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最终是大获全胜,成吉思汗的那些子民们,是看到明朝大军便望风而逃。
可以说朱棣这一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多事情都办的漂漂亮亮,但是却有一件事情,他始终无法成功搞定,也算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这件事情是什么呢?其实是跟一个人有关系,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下面我就慢慢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上面我所讲的人是叫做黎利,乃是大将军张辅手下一名将官,而黎利之所以最终反叛明朝是也是因为这个人,虽然不是直接原因,却也是间接原因,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张辅。
永乐三年的时候,越南发生权位争夺,新建立的越南胡朝打败了明朝去援助的军队,故此明朝跟越南战争便开始。
朱棣当时便派遣张辅亲自帅军过去,要剿灭这个这个胡朝叛臣贼子,张辅这个人是一个很厉害的将军,足智多谋,带领号称八十万的将士横中直撞,最终是灭掉胡朝,因为陈朝子孙在战争中死伤殆尽,故此整个安南是被朱棣给纳入明朝。
纳入明朝之后的越南,曾经发生过几次暴乱,想要脱离明朝统治,朱棣当然不愿意,故此,再次派遣大军前去围剿,张辅很厉害,几番计策平定越南,这个时候,在北方朱棣要跟蒙古人战斗,所以张辅因为英勇善战被调遣回去,没办法,张辅找了一个叫做马奇的太监来管理交趾,马奇是个混蛋,没什么才能,反而是把这里弄的乱七八糟,有一次他居然把黎利的女儿给拐卖了,黎利跟随张辅征战多年,战功赫赫,在张辅离开后并没有继续跟张辅一起去攻打蒙古人,而是在这里生活,马奇的作为,加上把黎利的女儿拐卖这件事情让黎利十分愤怒,于是黎利便召集人直接造反。
因为马奇在管理期间是压榨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故此叛军迅速壮大,各地之人也都纷纷响应,明朝下令剿除叛军,但是几番征战,各有损伤,而且黎利这个人也是个打仗的好手,他对待士兵,十分严格,并且严令士兵欺负百姓,令行禁止,治军有方,甚至是优待俘虏,很多百姓都喜欢黎利,以至于一致认为黎利是越南的民族英雄,这样下来明朝没有得到好果子,最终是放弃了交趾战场。
随后黎利名正言顺成了这里的君王,推行汉族儒家文化,休养生息,被百姓称赞,如今在一些地方还有很多人祭祀黎利呢,可谓是香火不断。
越南这个国家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即有着与中原王朝相似的文化,但是又与中原王朝不是一个国家而存在着,它大多数时间都是依附于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如果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它就依附于你,如果中原王朝衰败的时候,它也会趁机蚕食边境地区的土地,所以每当中原王朝内部结束纷争后,就必须要重新再教训它一顿。
越南曾在秦汉时期也短暂地被中原王朝统治过,秦朝和汉朝都分别在越南设置过郡县,后面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而越南本土的势力已经越做越大,并趁机统一了越南全境,建立了王朝。
越南也就是从这个开始逐渐脱离的中原王朝,越南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交趾、交州、安南,到清朝的时候才出现越南这个称呼。
而中原王朝与越南真正开始爆发大规模战争,还是从唐朝末年开始。
南汉与丁朝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当时的越南是在南汉政权的统治下,后来有一个叫丁部领的人统一了越南境内的各个部落,于公元968年正式称帝。
在此之前越南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他们的统治者都只是以王自称,但是丁部领统一越南称帝后,就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对于越南的独立,南汉政权当然是不允许的,于是南汉就对越南进行了讨伐,但是在进军的途中却中了埋伏,南汉军最后大败而归。
北宋与黎朝北宋在统一中原王朝后,越南的丁朝因为害怕宋朝去讨伐他们,所以他们就主动给宋朝上表要做宋朝的藩属国,赵匡胤一看这丁朝竟然主动来降,而北宋的主要敌人又在北面,也没有精力去南边再讨伐丁朝,于是就顺水推舟接受了丁朝的请求。
丁朝归附北宋后,北宋给他们的皇帝册封了一个交趾郡王的封号,但是没过多久丁朝内部的权臣黎桓篡权自立,建立了黎朝。
这个黎桓建立黎朝后又与北宋脱离了藩属关系,宋太宗赵光义一看你这个小小的交趾有什么资格与我平起平坐,那不行,还得打。
于是北宋又对黎朝开始了讨伐,后来北宋在战争中与南汉一样遭遇了埋伏,讨伐失败的北宋只好承认了黎氏的地位,越南进入黎朝时期。
北宋与李朝越南进入黎朝时期后不久,一个叫李公蕴的权臣再次谋反又篡夺了黎氏的皇位建立了李朝,李朝建立后开始变得不安分了,他们竟然还主动向宋朝发动了攻击。
挨着越南的两广地区在李朝军队的攻击下,大量的百姓死亡,大片的土地被占领,宋神宗一看这还得了,必须得狠狠地还击,于是北宋又组织了大量的军队对李朝进行讨伐。
北宋从云南和广西两个方向,还同时从水陆两路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李朝在北宋军队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宋军打到河内后,李朝选择向北宋投降并赔偿大量财宝。
元朝与陈朝李朝投降宋朝后不久,一个叫陈守度的权臣又篡位建立了陈朝,陈朝建立后不久,北边的宋朝也没有去讨伐他了,因为宋朝也很快被蒙古灭亡了,蒙古灭亡宋朝后建立了元朝,并且开始对陈朝进行了征讨。
陈朝的军队在蒙古骑兵面前根本就不是对手,但是虽然蒙古的骑兵历史,他们的水战却不行,陈朝的皇族都乘船跑到了海上面躲着,蒙古军队见无法抓到他们,于是就主动撤退了。
但是在蒙古军队撤退的途中,陈朝的军队竟然从水中上岸对蒙古军队展开了反攻,面对陈朝的卷土重来,蒙古军队又对陈朝展开了进攻。
蒙古军队第二次对陈朝的攻击,最后又以失败而收场,两次征讨陈朝失败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的统治者忽必烈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他又发动了第三次讨伐陈朝的战争。
这次元朝的进攻因为有了水军,所以陈朝人不往海里跑了,他们全部都躲在了山林中,然后时不时地对元军展开偷袭,久而久之元军因为无法彻底消灭陈朝军队,又无法长期坚守,所以最后就放弃了继续讨伐陈朝。
明朝与胡朝在明朝建立后,陈朝又主动请求成为明朝的藩属国,朱元璋一看这个陈朝还算识趣,于是就同意了陈朝的请求,而且还特别指出陈朝和朝鲜都是不征之国。
但是不久后陈朝的权臣黎季堥又篡权自立了,这个黎季堥因为是从胡姓改成黎姓的,所以他建立的王朝叫胡朝。
陈朝被黎季堥篡位后,他们跑去向宗主国明朝求救,明成祖朱棣一看自己的小弟受人欺负了,自己身为老大理应去帮小弟做主,于是朱棣就派出明朝的军队灭掉了黎朝。
黎朝被明朝消灭后,朱棣没有让陈朝复国,而是直接在那里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直接进行管辖和统治。
明朝在对越南再次统治后不久,到仁宣二帝年间,明朝军队在越南境内被当地的部落接连打的大败,最后不得已撤出了越南,并且再次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
清朝与阮氏明朝灭亡后,清朝趁越南境内南北分裂之机,又将触角伸向了越南,清兵曾一度占领了越南北部地区,但是不久后又被越南本土势力打败,最后不得不放弃对越南的征服。
越南能够数次在中原王朝的攻击下存活下来,根本原因还是越南远离中原王朝的腹地,他们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所以中原王朝每次在打进越南后,最后还是无法彻底占领越南,战争只能获得一时的胜利,在思想上无法去统治其他文化,就无法长期占领,这就是中原王朝古代多次出兵越南都以失败而归的根本原因。
明朝对交址人口,采取与中国相同的黄册制度来办理。官府把交址人丁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记载到簿册,并按这些资料,制成证件,由人丁持有,以备官府查核。若发现某人的证件与簿册所载不符,便须抓去当兵。
明人官府的薄册,会登记交址境内每一里(在乡村,则设立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里有里长,甲有甲首)、一坊(城市)及一厢(城郊)的所有丁数及田数。孤寡残疾者则另用称为“畸零”的簿册来登记。这些簿册又会在卷首绘画地图。簿册编制完毕后,即抄成一式四份,一份**封面的交到中央户部,其余三份封面为青色,交给交址承宣布政使司及各府、县保存。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数目。 明朝对交趾采行多项税务及赋役制度。负责征收的官员,在府州县有税课司、河泊所副使等,另外有本场局使副等名目。1414年,明廷规定交址每亩田征粟五升,植桑沙每亩征丝一两,每一斤丝征绢一匹。明政府又设盐税,交趾人民每月煮盐若干,送交提举司收藏,待承宣布政使司检验后,才可发卖。若私煮或私卖,则会被判罪。
明朝又加紧开取交趾资源,运回中国。凡是金银矿产,都设官督民开采。在山林地区,令人民寻找象牙、犀角。在海滨地区,令人民到下海采集珍珠。另外,土产如胡椒、香料,以及珍禽异兽如鹿、象、龟、雀、猿、蛇等,都大肆搜刮,以带回中国,以致民不聊生。 明朝政府在交趾开设学校,访求有在儒学、医术、僧道方面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职,并使之教授有关才艺。而在交趾人的学习课程方面,明廷把中国儒家典籍中的《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书颁发给各州县做读本,并派僧道传布佛教、道教。
对交趾知识分子,明廷在占领之初便致力招揽。如在1407年农历六月癸卯,明成祖向交址总兵官张辅等下令,将该地“怀才抱德、山林隐逸、明经能文、博学有才、贤良方正、孝弟力田、聪明正直、廉能干济、练达吏事、精通书算、明习兵法、武艺智谋、容貌魁伟、语言便利、膂力勇敢、阴阳术数、医药方脉之人,悉心访求,以礼送赴京擢用。” 后来更制定了岁贡生进入国子监的措施:起初规定府学每年两名入选,州学每两年三名入选,县学每年一名入选。后来改为:府学每年一名入选,州学每三年两名入选,县学每两年一名入选。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府州县地方官员负责,安排生员在入选后第二年的农历正月一日进京朝觐。至于入选为岁贡生进入国子监的条件,则是“不拘入学年月浅深,择有学行者”。 明朝统治交趾期间,曾实行与越人习尚及生活有关的措施。按越南史家陈仲金的说法,明廷是企图“使安南人同化于中国人”。 不过,其若干措施,亦如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所说,是“稳定社会秩序”具体情况是:
祭祀:1414年农历九月,下令设立文庙、风云、山川等神坛壝,依时进行拜祭。
衣冠服饰:1414年农历九月,男女不许剪发,妇女必须穿短衣长裙,与中国衣冠制度相同。
民众待遇:在战事中死亡的将士民众,均予以妥善安葬;年迈有声威者,给以礼遇;鳏寡孤独无依者,设养济院收容。又对被胡朝迫害惨死的陈朝贵族,给以追赠谥号及修理坟墓。 中国明朝侵占越南不久,越人便奋起抵抗,虽然多次遭明军平定,但起兵潮流仍此起彼落,持续了二十年,最后更成功驱逐明人。越人之所以要发动抗明,越南近代史家陈仲金简单归纳为两点:“陈朝宗室还有人企图恢复旧业,况且我国尚有许多人不愿做中国的奴隶”。 详细而言,则有如下因素:
明朝官府的压迫:明廷在越南实行的统治措施当中,无可避免地扰乱了越人的生活,加上派往越南的官员,往往以高压控制,使当地人大感困苦,《明史》记载“交人(越南人)苦中国约束,又数为吏卒侵扰,往往起附贼,乍服乍叛。” 较显著的例子是侵渔当地百姓的中官马骐,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无法禁制,“马骐贪暴,洽不能制,反者四起”; “中官马骐以采办至,大索境内珍宝,人情骚动,桀黠者鼓煽之,大军甫还,即并起为乱”,但是明政府仍不恤当地民情,刑罚严酷,使起事者有增无已。 抗明势力之一的清化蓝山豪族黎利,曾忆述他的起兵,本是不得已地被明人迫出来的:“及其(明朝)贼虐愈甚,民命弗堪,凡有智识者,皆被其害。朕虽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祸,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义兵之举,朕实出于不得已焉耳。”
陈朝支持者的企图恢复旧业:1407年十月,明朝灭胡朝后不久,便有简定帝陈頠的起兵,务求“兴复陈室”,历史上称为后陈朝。 到重光帝陈季扩领导时,更是“豪杰从风响应”,声势浩大。
民族因素:越共学术机关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提出,越人起义抗明与民族气节有关,“我国(越南)人民仍然保持了象征著民族的崛起和自豪的英雄气概。从明军侵占我领土、践踏民族独立的时候起,我国人民就在全国各地拿起武器跟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到后来黎利得胜后发布的《平吴大诰》,便提出中越本为两个不同的国家:“惟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自赵、丁、李、陈之肇造我国,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此种概念,成为越人起兵抗明的动力之一。 1407年,明军占据交趾后,访求陈氏子孙,但近代越南学者陈仲金却认为这只是故意欺骗,以便杀害,因此无人敢出。到该年的农历十月初二,陈頠(旧号简定,据越南史载是陈艺宗的次子)在谟渡(在今越南宁平省安谟县安谟村)与陈肇基起兵,自称“简定帝”,建元兴庆,是为后陈朝,在乂安、化州一带活动,曾降明军的邓悉改投陈頠,于是军势逐渐强大,更于1408年农历六月的日丽海口之战击败明军,窃据了乂安以南的国土,这令交趾的明人官署感到难以收拾,向明廷上奏“逆贼简定、邓悉等聚众,请益兵剿之。” 到农历十二月中,陈頠会合顺化、乂安、清化等地军队,准备进攻东都。明廷派大将沐晟与都指挥使司吕毅所率领的四万云南兵讨伐,并在逋姑杆(在今越南南定省)与陈军爆发激战,结果明军大败,吕毅战死,沐晟退至古弄城(在今越南南定省懿安县平格村)。陈頠正想乘胜追击时,被邓悉劝阻,于是后陈朝发生内讧,邓悉被诛,邓悉之子邓容到清化,并找到陈艺宗之孙陈季扩,于支罗县(在今越南河静省)尊立为帝,年号重光。其后,陈季扩乘着陈頠忙于跟明军作战之机,俘虏陈頠,尊为太上皇,以图一同抗明。
明廷调兵遣将,务求镇压交趾的动乱。1409年农历二月,派张辅为总兵,王友为辅,率军进入交趾救援。张辅先追击陈頠,于美良县将之擒获,俘送金陵。陈季扩则逃回乂安。张辅军所到之处又多行杀戮,甚至积尸为山、抽肠系树、煎肉取膏、炮烙为戏等等,尚生存的则被掠为奴婢而转卖。
1410年以后,陈季扩军与明军周旋后,始终无力抵御,向明廷求封请和又不被接纳。1413年农历四月,张辅军攻打乂安,陈季扩军缺乏粮食,残存者仅十分之三四。最终,张辅攻破化州,陈季扩潜逃不遂就擒,被押解燕京途中投海自尽。后陈朝告终。
吹牛皮谁不会呢?明朝时期的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当时的总人口可能都不一定有700万人,居然敢号称拥有700万大军!吹牛皮可不能太安南啊!根据《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发生在明朝永乐时期的明朝平灭安南内乱事件,明朝出动的兵力不过数万人,而当时安南几乎全民皆兵,也只凑到了不足25万人的兵力。所以说,这次战争的双方都是攒足了劲吹牛,不过安南更胜一筹。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安南确实出动了比明朝多得多的兵力,却为什么没有办法利用当地炎热的环境以及数量更多的士兵,打赢这场战争呢?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慢慢分析一下。
明朝当时出动的都是职业士兵,战斗经验更加丰富
其实当时明朝并没有想拿安南怎么样?只是希望将当时安南的正统继承人送回国,但不想当时安南的掌权者在护送的明军眼皮底下,将安南的正统继承人杀害,并俘虏部分明军。明成祖朱棣怎么可能吃得了这个把自己脸打肿的亏?其调集熟悉当地环境的云南沐王府兵力,以张辅、沐晟主导这次进攻安南的战争。
安南军队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而反观安南这边的战斗准备,虽然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充分,但是其中有大量平民被强行拉入军队当中,这种情况除了提高军队数量以外,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并没有明显的改变。然而因为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安南方面必须要这样做。但这种勉强和当时的超级大国开战的做法,这本身也是一种作死的表现。
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让安南根本不能陷入消耗战
当时的大明朝是东亚地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之下,国家军力强盛,周边小国之间有了争议或者是战争,都有很大概率找明朝这个大家长来主持公道。而且在一般情况之下,明成祖时期的明朝都有可能会感兴趣并涉足其中。而安南不过是一个还没有当今越南面积大小的小国,国土面积与人口甚至是经济都和明朝差距甚远,在军事力量上也存在较大差距。明朝可以经受得起几万人的损失,卷土重来。但对于安南而言,那就是崩溃的开始。
这种来自于封建王朝时期军事实力的强大威压,至今犹存!
结语:当初大明和安南的战争,虽然双方出动兵力差距并没有太大,而大明朝也确实通过实实在在的军事压力,让安南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属地。从这一方面来看,大明朝赢了!但是就吹牛皮的角度而言,大明还得对安南国服个软!
中国明朝之所以发动侵越战争,与越南内部斗争有着密切关系。1400年,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后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皇帝位。由于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于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 ,欲借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臣权理国事” ,明廷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 ;八月丁酉日,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写作“陈添平”,《大越史记全书》称他的身份本是“陈元辉家奴阮康” ),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 其后,明成祖当着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 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明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归还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后南征的准备。 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于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 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务。胡奃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 至于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 越南方面,胡朝有感于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强防守,于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好“从他(明朝)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后,被“处凌迟罪”。明成祖得悉后大怒,便“决意兴师”。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 (《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百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 ),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征,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 ,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于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于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后,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1407年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于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占领。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此一统计数字,按《明实录》记载的1408年农历六月的计算,则是“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余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着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于是在越南设置“交趾都指挥使司”、“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交趾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明王朝是历史上中国疆域最大的一个朝代,在明王朝建立之后,明朝的军队攻城略地,使中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大,而在当时作为中国附属国的越南对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并且拒绝向中国进贡,这让当时的明皇帝朱棣非常的生气,因此他就跟越南宣战。
而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吹牛皮战争,当时明朝皇帝朱棣宣称自己派出了80万的军队,而越南皇帝则更加夸张,宣称自己派出了700万的军队,结果当两支军队都遇到一起时双方特别的尴尬。因为在实际的战争中,双方派出的军队连10万人都不到。
这让双方的指挥官非常的尴尬,因此这场战争在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了,而史书也将这场战争当做笑话一样记载了下来。其实当时的明王朝是非常强大的,完全有能力将越南这样的小国毁灭,但是当时的明王朝并不打算毁灭这样一个国家,而是让他们吃一下教训,在这场战争之后越南和明王朝的争端也算结束了。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战争都是夸大数字的,这样子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军威,让对手感到害怕,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在战争之前更好地打击敌人的士气,不过明朝和越南的这场战争吹着牛皮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丢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数字,也难怪会被史官们当成一个笑话来记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历史上,越南与中国的恩怨纠葛不断。越南曾多次被纳入中国的版图,又每次都发现中越南太有性格,日子过不到一起。越南文化上向慕中华不假,真要拉到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两个人都不舒服。朱元璋懂这个道理。他对于安南(越南古称安南,1803年改称越南)没多少兴趣。
1369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皇明祖训》,在首章中,他提到了15个不征之国,称这些国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说白了,就是这些国家离中国太远,又是穷乡僻壤,没啥油水,提供不了什么赋税,就算征服了,朝廷还得倒贴钱去维持。这笔生意太不划算,不如干脆就不要千里迢迢地去攻打他们。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时期,越南改朝换代,姓黎的皇帝赶走了姓陈的皇帝。黎皇帝见明朝发生内乱,趁火打劫,不断骚扰明朝边境。朱棣登基做皇帝后,越南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让永乐大帝很生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他信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于是,就于1405年派兵30万攻打越南。
那时候,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虽然是在客场作战,不过在经过一番血战后,终于攻克了越南都城。随后,由于黎皇帝逃跑了,以前的陈皇帝家族被赶尽杀绝,找不到像样的带头大哥,索性就献出版图,投靠明朝。
朱棣对于送上门的版图,还是很乐意“照单全收”。1407年,越南正式列入明朝版图,明朝在越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15府、36州、180余县,自此,越南与广西、云南等地一样,成为明朝帝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
然而,越南民众虽然仰慕中华文化,却不甘成为明朝的一个郡县。在那以后,越南各地不断发生义军,对明朝军队进行小规模袭击。明朝军队虽然强大,但一样被搞得疲于应付、不堪其扰。
在这期间,明朝已经换了两个皇帝。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又去世了,皇位传给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继位后,面临着一堆的烂事。北方,蒙古势力在蠢蠢欲动,意欲南下;南方,越南又在不断地给帝国惹麻烦。怎么办呢?朱瞻基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放弃越南,将在越南的驻军撤回来,增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1427年,朱瞻基正式将越南驻军撤回来,在越南的行政机关也跟着撤回来了。我们现在来看,朱瞻基之所以将祖父朱棣辛辛苦苦打回来的越南放弃,并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而是基于现实考虑。
1405年,越南频频做出了一系列的过分行为,把我们的永乐皇帝给激怒了。这还了得?要知道朱棣连自己的侄子都能刀枪相对,你一个小小的越南跟他非亲非故的那是一定不会放过你的了。在1405年之后,永乐皇帝朱棣打着寻找建文帝的名号,派30万大军兵分两路对越南发动攻击,强大的明朝军队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成功占领了越南北部地区,开始了明朝对越南的统治。但是到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的时候,在“三杨”的建议下宣布从越南撤军,主动放弃对越南的统治,这是为什么呢?
越南自五代十国独立以来,已经拥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明朝占领越南之后就宣布越南是自己的属地,这让越南人无法接受。成为明朝的属地就标志着王国了,越南人就变成了亡国奴。加上明朝军队在越南的掠夺行为,令越南社会躁动不安。所以越南人充分发挥他们善战的特长,不断通过武力袭击的方式向明朝表达他们内心的不满。名义上明朝是越南的统治者,但是越南百姓却不吃明朝的这一套,明朝统治者越发感觉要成功统治一个地方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朱棣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不再是洪武年间的那个模样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蒙古各部开始蠢蠢欲动,对明朝形成很大的威胁。明宣宗开始重新部署北方各镇驻兵数量。但是这么一来,对越南的统治就不再有那么多的耐心了。“三杨”又建议从越南撤兵,以缓解北方的军事压力。明宣宗考虑再三,也觉得越南这个地方也没什么资源,该抢的都已经抢光了,继续占领下去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会倒贴,弄不好蒙古入侵还可能会让大明王朝葬送在自己的手上,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呢。
1427年,明宣宗宣布从越南撤军,结束对越南的占领和统治,越南重新回归到藩属国的身份。
亲爱的看官,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2023-08-04 23:42: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