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的使用时间
1 文言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 如何用文言文形容“时间过的很快”须臾,少倾,俄而,寻,顷之,未几、少时,顷刻、间这些词汇都可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文言文释义: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3 古文中“日中”指几点日中在古代指的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这段时间。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
春分和秋分的合称。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并且用它们来确定四季的划分。因为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的长短相等,所以又叫做“日中”。
有的先秦古籍则把“日中”专指春分,如《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就是以二十八宿中的鸟、火、虚、昴四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夏至叫做日永(昼长)、冬至叫做日短。还有的先秦古籍把一天的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日中
-时辰
4 文言文中常见的表示时间的词有哪些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表示时间少的词,例如俄尔,少顷
5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午时。古今时辰详情如下:
子时:0:00。
丑时:2:00。
寅时:4:00。
卯时:6:00。
辰时:8:00。
巳时:10:00。
午时:12:00。
未时:14:00。
申时:16:00。
酉时:18:00。
戌时:20:00。
亥时:22:00。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十二时辰
-时辰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6�1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6�1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6�1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6�1汪昂《医方集解�6�1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6�1吴昆《医方考�6�1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6�1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6�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6�1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6�1张志聪《侣山堂类辩�6�1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6�1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6�1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6�1柯琴《伤寒论注�6�1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6�1陈实功《外科正宗�6�1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6�1段成己《肘后备急方�6�1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6�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6�1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6�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1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6�1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1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6�1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15 节气 我国远古时代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古人首先发现的,是二分和二至。 16 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而且都是汉族地区的习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也值得了解和研究。 中医古籍中常用节日名称作为某日的代称,如宋�6�1严用和《严氏济生方�6�1自序》题作“宝祐癸丑上巳”,《本草纲目》王士贞序题作“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明�6�1陶华《伤寒琐言�6�1自序》题作“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清�6�1唐宗海《血证论�6�1自序》题作“光绪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等等,都是用节日名称纪日的例子 --------------------------------------- 完整点想帮你、是否采纳 看楼主了 祝你找到更好的答案
看正文前序跋,末尾会记录时间,据此能够对刊刻时间推测一二。
书前或者书末如果有牌记,通常也会标注时间。
医方解集是清代汪昂的书,刊刻时间不会早于康熙啦~ 敬文堂藏版。。。不了解,似乎是清末的书坊,我猜测这书最多是光绪年间的刊本或者是民国时期翻刻敬文堂的书。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关于午时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
资料
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
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秦12段记时: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午时四刻一般不这样说),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天色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鼓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 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点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知识信息;
著作方式;
文字;
物质载体;
文字制作技术;
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吴昆《医方考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辩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15 节气 我国远古时代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古人首先发现的,是二分和二至。 16 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而且都是汉族地区的习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也值得了解和研究。 中医古籍中常用节日名称作为某日的代称,如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自序》题作“宝祐癸丑上巳”,《本草纲目》王士贞序题作“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明陶华《伤寒琐言自序》题作“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清唐宗海《血证论自序》题作“光绪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等等,都是用节日名称纪日的例子
采纳哦
没有丁时。丁属于天干,不是地支。
古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时辰,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依此类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个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到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个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到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十二个时辰的第三个时辰(3时到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十二个时辰的第四个时辰(5时到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十二个时辰的第五个时辰(7时到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禹。临近中午的时候(9时到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正午,中午(11时到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央,日跌(13时到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时(15时到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到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19时到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就是人静的意思(21时到23时)。
扩展资料
这六十个组合,我们称之为“六十干支”,也可以称为“六十甲子”。
01~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21~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41~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古时候,人的寿命相对较短,当人们活到六十岁的时候,头发基本上都变得花白了,所以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可以看出,“六十干支”是六十年一个轮回,一个循环,一个周期,然后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当然,采用干支纪年法,必须事先规定某一年的干支,然后才能依次推导出其他各年的干支。
-天干地支
关于文言文的使用时间
本文2023-10-21 04:36: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