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意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是指1911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版本学,是一门研究图书在制作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和流传过程中的递变演化,考辨其真伪优劣的专门科学。作为版本学的一-个分支,古籍版本学在古籍文献的整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订正、修缮古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特别是其中可能有藏书家进行修改、删订,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而古籍版本学就是让我们研究这些古籍的流传与递变,教会我们分清优劣、辨明真伪的一门学问。古今伪书极多,情况比较复杂,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古籍版本形式多样,鉴定版本,研究版刻流传情况,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伪赝古本,去伪存真,保护真正的宋元善本,也为古代的文史研究提供可信的文献资料。甄选出其中的优秀版本,剔除其中的伪书、讹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1978年恢复建制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伊始,就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就是为了给一般研究工作者、大中学校教师及有关文化工作者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资料,以便读者分析研究,作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本,一般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有些品种也将采用今人新注的形式。
据此,上海古籍出版社拟定了一个含200种图书的丛书书目,嗣后根据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又将书目调整压缩为100种,开展了广泛的组稿和编辑、出版工作。值此大地春回、百废待兴之机,上海古籍出版社首先重印或修订重版了“文革”前十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近10种古典文学典籍整理本,并将其纳入丛书之中;随后出版了朱东润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钱伯城笺校的《袁宏道集笺校》等一批老学者从事多年的整理著作;之后的二十来年间,基本上以每年出版2—4种的速度,不断推出丛书的新品种。截至2004年底,丛书已出版了85种,估计再花5—10年的时间,这套100种的大型丛书历经半个世纪几代学者和出版人的努力,可告完成。
本文2023-08-04 23:43: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