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成无己系 4 方、喻系 5 钱塘二张系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
2 概述《伤寒论》系外感热病著作。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此书为张氏原著《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后世加以整理编纂,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伤寒”为重点的名著,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北宋·治平2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校订后,成为当时的通行本。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的《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全书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亦即后世所谓“辨伤寒六经病”),这是《伤寒论》的主体组成部分。此外,尚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此三篇,多数学者认为系由王叔和编撰增入)、辨痉湿喝、辨霍乱病、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并治等内容。还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及其禁忌。书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四逆汤、真武汤、乌梅丸等方的方药组成、用法及主治、适应症,世称《伤寒论》共记述了397法(此说最早见于“宋本”《伤寒论·序》,后世附和者颇多,而事实上缺乏确据,故《伤寒论》著名注家柯琴在《伤寒论翼·自序》中斥之为“妄编”)113方(其中禹余粮丸仅有方名,故实为112方)。有关论病和治病的部分,正如孙奇、林亿等所赞誉和介绍的那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为后世所广泛推崇。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方剂辨证为法。在诊断方面,贯串运用了四诊八纲,并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书中有关病证的叙述,详于三阳病,尤详于太阳病及其变证,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使读者易于从中掌握证治要领。此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法方面,强调运用多种诊法,对患者复杂的临床症候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中医的诊疗原则确立治法,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个先进的诊疗思想是从张仲景著述中开始有比较完整认识的,历代医学把它作为诊疗各科疾病必须遵循的一种思想方法,体现了祖国医学独特的和相当合乎科学思维逻辑的医疗体系。
张仲景提倡“精究方术”。作为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重大贡献的一代宗师,他对伤寒六经病的“脉证并治”,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对于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 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并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以及一些外治法运用于六经病等多种病证的治疗之中。其中的治疗八法,或单用,或结合应用,或分阶段施治,治法灵活而法度谨严,对后世临床工作者颇多启悟。他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这些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考验,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伤寒论》是一部重点论述伤寒热病的专著,但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及其六经大法在临床实践方面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正如柯琴的《伤寒论翼》所指出的,“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这个见解相当精辟,为多数医家所赞同。由于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成就,后世尊之为“医圣”。自宋代迄今,注释或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多不胜数,日本等国对仲景学说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所记《伤寒论》注本尤多于《伤寒论》研究性著述。而有据可考,刊行于世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注本达400余种,大致可分三个影响较大的注本体系。
3 成无己系金·成无己于1144年编撰《注解伤寒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伤寒论》全注本。此书的特色在于条文的编排遵从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正的《伤寒论》,对原文不妄加删改,其注文的阐发,主要参阅《内经》、《难经》等书,是即所谓“以经解论”,同时复能“以论证经”。成氏注本十分重视脏腑经络功能的整体性,论治则以辨证中的八纲作为客观依据,故对继承发扬仲景学说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属于成无己系的重要注本尚有明末·张遂辰的《张卿子伤寒论》、清·王丙的《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等。
4 方、喻系
即明·方有执和明末清初喻嘉言的注本体系。由于这二位对《伤寒论》的学术见解比较趋于一致,后世往往方、喻并提。方氏的《伤寒论条辨》和喻氏的《尚论篇》,对其后学习、研究《伤寒论》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方氏对《伤寒论》逐条辨难,重予排比成篇,一一分析推论仲景原意而为之考订,故以“条辨”为书名。方氏对王叔和、成无己颇多抨击,认为“宋本”和“成注本”的原文编排颇多错简,遂移动仲景原文的次序,重予编注,所谓“错简”说,实自方氏始。他删去了“宋本”卷一所载的“伤寒例”;提出《伤寒论》以六经为纲;六经则以太阳为纲;而将太阳又分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纲,即后世所谓的“三纲鼎立”说。他在改订《伤寒论》太阳篇时,又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三篇(或称之为“三证”)。喻嘉言的《尚论篇》认为方氏删去王叔和的“伤寒例”是“大得尊经之旨,然未免失之于过激,不若‘受礼存羊’,取而驳正之……”。他对方氏三纲、三证说亦颇推崇,在承袭方有执学术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某些不同之处。如主张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为主病大纲;四季之中又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仍以太阳为大纲; 太阳篇中亦沿用方氏三纲之说。其余《伤寒论》原文则六经各自为篇,每一经之前,均叙述证治大意,以下则以“法”为目,又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使全书显得提纲挈领,条理清楚。其编纂方法较之方氏实前进了一步,故喻氏《尚论篇》的影响竟超出方氏之上。属于方、喻系的重要注本有清·张璐的《伤寒绪论》,程知的《伤寒经注》,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钱潢的《伤寒溯源集》,周扬俊的《伤寒论三注》,沈明宗的《伤寒六经辨证治法》,舒驰远的《舒氏伤寒集注》,高学山的《伤寒尚论辨似》,郑重光的《伤寒论条辨续注》等。
5 钱塘二张系指清初钱塘张志聪和张锡驹的注本体系。张志聪对《内经》和《伤寒论》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写了三种有关《伤寒论》的著作,其中又以《伤寒论集注》为其代表作。此书内容系张志聪在侣山堂讲学时的讲稿,其中吸收了他的学生参正讲稿的见解,故虽名“集注”,并非汇集历代注家之言。这部著作张氏在生前没有完成脱稿,后由其弟子高世栻于1683年重予编纂成书。张志聪虽受业于张遂辰,但在伤寒学方面,师生见解颇不相同。在编法上,志聪强调六经编次须条理通贯,不应随意去取,但又删去“伤寒例”,移动平脉、辨脉篇。又对《伤寒论》条文进行汇节分章(共分一百章节),每一章节均有提要。其立论和诠注的主导思想是重视气化学说,并期以阐明人体“经气”的变化。他以《内经》中“标本中气”、“阴阳”、“经络”、“五运六气”等与六经病相联系,从而形成在立论上某些与众不同之处,张锡驹的《伤寒论直解》(刊于1712年)的见解与之相仿,后人合称“钱塘二张”。属于钱塘二张系的重要注本有清·黄元御的《伤寒悬解》、陈念祖的《伤寒论浅注》、陈恭溥的《伤寒论章句方解》、唐容川的《伤寒论浅注补正》等。
除三大注本体系外,在《伤寒论》古注本中享有盛誉的有清·柯琴的《伤寒论注》(柯氏《伤寒来苏集》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编法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的条目归纳类聚,柯氏予以阐注、发挥,条理清楚,见解精辟,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重视。又清·尤怡的《伤寒贯珠集》在探讨伤寒六经病治法方面,很有特色,注文亦精炼通达,在古代《伤寒论》注本中,读者对它也有较高的评价。关于古代《伤寒论》研究性著作,目前可以见到的刊本近200种之多。这类著作对于《伤寒论》并不采取逐篇、逐句注解的形式,而是针对《伤寒论》全书或书中有关内容,采用研究、分析、归纳、阐述、论辨、发挥、解疑、释义、补订、提要等形式进行整理编写,有助于对《伤寒论》内容实质和学术思想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这类著作较著名的有宋·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朱肱的《类证活人书》,郭雍的《伤寒补亡论》,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合称《许叔微伤论寒著三种》),杨士瀛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刘完素的《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宋云公的《伤寒类证》;元·王好古的《阴证略例》,吴恕的《伤寒图歌活人指掌》; 明·陶华的《伤寒六书》(《伤寒琐言》、《伤寒家秘的本》、《伤寒杀车槌法》、《伤寒一提金》、《伤寒截江网》和《伤寒明理续论》),戈维城的《伤寒补天石》,王肯堂的《伤寒证治准绳》,张介宾的《伤寒典》,李中梓的《伤寒括要》,许宏的《金镜内台方义》;清·陈尧道的《伤寒辨证》,秦之桢的《伤寒大白》,程云来的《伤寒抉疑》,黄元御的《伤寒说意》,陈念祖的《伤寒医诀串解》、《长沙方歌括》,徐大椿的《伤寒类方》等。
答案:E
E本题考查几部古代典籍各自的特点。《伤寒论》简称《伤寒》,由汉代张仲景撰著。全书10卷,共22篇,载方113首,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临床各科均有指导意义,故答案为E。
李翰卿所著的《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书中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及其113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能达阴阳之理,擅用经方、小剂。李映淮先生在撰著书稿时,为使后人能准确地理解传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之真谛,参考多家学说,添加了不少按语,闫云科先生在整理校订书稿时,又附载了所存之李翰卿先生麻黄汤、桂枝汤、大承气汤三份讲稿,可以说是三代人的心血铸就一部伤寒论临证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伤寒论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2 英文参考Shanghan Lu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伤寒论》为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1]。10卷[2]。东汉·张机撰[2]。约成书于3世纪初[2]。本书是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分[2]。原书曾经魏晋时王叔和整理,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2]。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无己注本《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2]。全书22篇,除重复外,共397法,113方[2]。内容主要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立方用药规律,以条文形式作了全面的论述[2]。此外,书中还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的证治和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与禁忌证[2]。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对急性热病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2]。由于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重理、法、方、药的契合,选录的方剂又多实用有效,故本书不仅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并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宋代以后注释或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很多,有助于对原著的学习和参考[2]。本书现有数百种刊本和注本[2]。
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著。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外属经络,由于邪气强弱以及病人体质的不同,又有不传、直中、循经传、越经传以及合病、并病等不同情况,确立了伤寒病辩证的纲领。该书以条文的形式系统阐述了伤寒病不同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及立方用药规律,在诊断方面,强调四诊八纲的综合运用,对病者的病状脉候等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其疾病部位与病理。在治疗方面,依据其四诊八纲所得的资料以及病因病理认识,确定治疗大法,将汗下吐和温清补消八法灵活地运用于治疗过程之中,或单用,或同用,立法谨严,然后选方用药,用药80余种,其方剂多选药精当,配伍有度,主治明确,疗效显著,被后世为尊为“经方”。由于《伤寒论》的巨大成就,后世研究者很多,其注本约有成无已系(《注解伤寒论》),方、喻系(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钱塘二张系(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张锡驹《伤寒论直解》)三大注本体系。历代包括日本等注释、发挥、方论、歌括、杂着等670余家,足见其影响之大。
《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伤寒论》([东汉] 张仲景)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56/shanghanlun/indexs
《注解伤寒论》([金] 成无己)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60/zhujieshanghanlun/indexs
《伤寒论条辨》([明] 方有执)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70/shanghanluntiaobian/indexs
《张卿子伤寒论》([清] 张卿子)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71/zhangqingzishanghanlun/indexs
《伤寒论注》([清] 柯琴)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73/shanghanlunzhu/indexs
《重订通俗伤寒论》([清] 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74/zhongdingtongsushanghanlun/indexs
《伤寒论类方》([清] 徐灵胎)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82/shanghanlunleifang/indexs
《伤寒论辩证广注》([清] 汪琥)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83/shanghanlunbianzhengguangzhu/indexs
《伤寒论辑义》(日本人、丹波元珍)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84/shanghanlunjiyi/indexs
《伤寒论翼》([清] 柯琴)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191/shanghanlunyi/indexs
《伤寒论纲目》([清] 沈金鳌)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597/shanghanlungangmu/indexs
主讲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郁保生老师
张仲景《伤寒论》导论
《伤寒论》是中医重要典籍,其重要性恐怕只有《黄帝内经》可以与之媲美。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医过去分为四大家——医经、经方、神仙、房中。《黄帝内经》属于医经,《伤寒论》则属于经方,他的传承主要来源于《汤液经》。虽然仅仅只有112方,可是经方之妙用不可思议,历代中医名家无不花费大量精力来研读《伤寒论》,也写出了许多读书札记和注释。《内经》是过去无数医家的经验总结,而《伤寒论》由张仲景一人完成。不过《伤寒论》中记载的经方,并非他一人创制,而是继承古人,主要是《汤液经》(此书也已失传)。清代是对《伤寒论》发展的一个高峰,出现了几位重量级的医家。他们分别是徐大椿、柯韵伯、尤在泾、钱潢。徐大椿著有《伤寒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钱潢的《伤寒溯源集》。
大家若对中医感兴趣,不妨找来一读,个人感触最多的是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以方类证的思想始于孙思邈《千金翼方》。柯韵伯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这一思想,徐大椿也是沿着这样思路在发展《伤寒论》。总的来说《伤寒论》确立辨证论治的思想,这是中医两大思想之一。中医的两大思想,其一为整体观念——《内经》确立,另外就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奠定。
将理法方药统一起来,《内经》是理,《汤液经》讲方,《神农本草经》(读《伤寒论》需要参考《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不同于后世本草。)讲药,都是互相没有什么关联。《伤寒论》摆脱过去有理无方有方无法的原始状态。《内经》有理却只有几首简单的方剂,更多是针灸。
两千多年中医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重要突破,基本都是在继承《内经》和《伤寒论》的思想和理论,更多是临床医学的发展
六经辨证为张仲景首创不仅可以运用于外感还能用在内伤疾病。三焦辩证也是中医辨证方法,但直到清代才建立,这之前只有六经辨证。三焦辩证也是在张仲景的启发下才得以建立。
中医治疗准则:四大治则
治病求本(找到疾病根本原因不是头痛医头)、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有的原则都在《伤寒论》有体现,特别是扶正祛邪更是淋漓尽致
用药治法:八法(汗下吐温清和消补)这八法在《伤寒论》都有,成为我们治病的示范。八法都有经典方
方剂分为:经方(《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时方(后世医家创立的方剂)、单方、验方,《伤寒论》中都是经方。记载的112方却是八法皆备,总共用药不超过一百味,取材相当精纯。
经方用药特点:(一)用药精炼——大部分经方都只有三五味药,一般不超过十味,后世医家用药都超过十味。(二)配伍严谨——丝丝入扣
麻黄汤仅仅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是发汗第一药,以麻黄为君药,主治表寒之实证。麻黄除了发汗还可以平喘止咳和宣肺之功效。杏仁的使用更为奇妙,杏仁有降肺气之功效,肺气之特性就是宣发和肃降,麻黄主宣发,杏仁主肃降,一阴一阳相得益彰。(这也很典型体现了中国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中医其实就是中国哲学具体体现,这也是中医和西医很大不同的地方,中医更像一种哲学)。但只要将桂枝换成石膏,就由治疗表寒实证成为里热之实证的麻杏石甘汤,仅仅一味药的差别,整个方剂的治疗方向完全逆转,一寒一热,可见一斑
(三)加减灵活
在桂枝汤一首方基础可以演化出十几首方
(四)疗效可靠有的甚至可以立竿见影,这也是经方强大的生命力,经方数量上跟时方相比绝对劣势,可是在中医临床上,经方的总体疗效是后世时方无法相比的。在临床上凡是有机会尽量用经方,主要是疗效可靠,很多时方用得少没有可靠的疗效保障。《伤寒论》近两千年这112方用了多少次,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以慢性病治疗为主,多丸剂
六经病,张仲景认为六经跟脏腑相关联,少阳病在胆,阳明病在胃肠……
六经传变,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但伤寒学派至今关于少阳和阳明到底谁在前仍然有争论。郁保生老师倾向于少阳在前
三阴三阳病治法原则:扶正祛邪
三阳病多为表证实证,治法当以祛邪为主
三阴病多位虚证里证,治法当以扶正为主
附《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仲景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1桂枝汤:
桂枝 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个。
解:桂枝使心脏力量加强,动脉血盛。芍药放松平滑肌,使静脉血盛。从而造成人体血气旺盛的局面。
生姜再使气血外冲,从而驱寒外出。大枣,甘草养胃气。
2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证,但后背不适,加葛根4两。
后背强几几,常因后背水气不足。 葛根沿太阳经升水气于后背。或者说,葛根放松颈项的肌肉。
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证,但喘咳。加厚朴2两,杏仁50个
厚朴使通道径向放大,杏仁下气,润肺。
4 桂枝加附子汤:
阳虚之人的桂枝证。
5 桂枝去芍药汤及加附子汤。
桂枝汤去芍药。胸阳不振的胸闷,脉促(应该是虚性代偿反映)。阳气损伤更重时,加附子。
6 新加汤
桂枝 3两,芍药4两,生姜4两,甘草2两,大枣12个,人参4两
营血不足之人的桂枝证。
芍药加1两,人参加3两,补营气,津液。加重生姜使全方作用达于体表。
7 麻黄汤
麻黄3两,桂枝2两,杏仁70个,甘草2两
麻黄开汗孔,桂枝强心驱血外行,杏仁降气平喘,甘草定中。
8 葛根汤
葛根4两,麻黄3两,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个。
葛根解肌,清阳明之热。 麻黄开太阳之闭。 剩下的是桂枝汤。
无汗而背强几几者用之。 太阳阳明合病(可见下利,正气抗邪于外,内虚而见下利)用之。
太阳病初入阳明经之方。无汗而不见恶寒等麻黄证情况,儿童多见。
葛根证+呕。 葛根汤加半夏。
9 大青龙汤
麻黄6两,桂枝2两,甘草2两,杏仁40个,生姜3两,大枣10个,石膏如鸡子大
表被寒束,内有郁热。无汗,烦燥。或身重有湿气,脉浮者。
麻黄汤发汗,石膏清热,生姜大枣安中。
10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各18铢,大枣4个,生姜1两二铢,石膏24铢。
外寒内热轻证(类大青龙)
11小青龙汤
麻黄3两,芍药3两,干姜3两,五味子(半升),甘草3两,桂枝3两,半夏半升,细辛3两。
治肺湿咳喘。有热象加石膏。干性咳喘,用麻杏甘石汤(热性)不错。小青龙汤,半夏多时,较为理想,尿解。 芍药把水抓到血管中,通过桂枝排出去。
细辛也是有止咳作用的药。半夏化痰。五味子能补气,敛肺,止咳,有点把痰扫到一起再处理掉的意思。
12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日二三度发寒热。不呕,不在少阳;清便自可,不在阳明。故轻发汗而解。
13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豉汤
胸上虚烦。反复颠倒。少气者加甘草,呕者加生姜。
栀子降心火,豆豉升肾水。
14 栀子厚朴汤
栀子14个,厚朴4两,枳实4个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1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4两,杏仁50个,甘草2两,石膏8两
热壅于肺的喘咳。无大热者,相对于白虎而言吧。
16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8两,黄芩3两,黄连3两,甘草2两
邪气入里化热而下利。 葛根升津液,轻解表证,二黄清热厚肠。
17黄芩汤及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3两,芍药2两,甘草2两,大枣12个。
芍药吸水入血,黄芩清热。甘草大枣养胃。用于热利证,可能还有腹痛。与上方相比,无表证。
呕者加半夏生姜。
18 桂枝甘草汤
桂枝4两,甘草2两。顿服。
发汗多造成的心悸,喜按。 心阳虚的反应。
1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1两,甘草2两,龙骨2两,牡蛎2两
心阳不足,心神浮越,烦躁。温补安神法。 龙骨,牡蛎安神。
20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个,牡蛎5两,蜀漆3两,龙骨4两。
桂枝去芍药救心阳,蜀漆去痰,龙骨,牡蛎安神。与上方比,有痰。
21 桂枝加桂汤
桂枝5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个。
心阳虚,下焦气上冲者。 加桂压制上冲之气。
2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8两,桂枝4两,甘草2两,大枣15个。
心阳虚,脐下悸,欲作奔豚。
火虚于上,水蓄于下。桂枝压上升之气,甘草大枣培土制水,茯苓渗水。
2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茯苓4两,桂枝3两,白术2两,甘草2两
治中阳不足,胃中停水。证见,头眩,脉沉紧,心下满。
2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22)存疑。
25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8两,生姜8两,半夏半升,甘草2两,人参1两。
发汗后,腹胀满者。(可去水啊)
26 小建中汤
桂枝 3两,芍药6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个,胶饴1升。
气血不足之证;用于脾胃虚寒,腹痛,血气不足。
27 桂枝人参汤
桂枝4两,甘草4两,白术3两,人参3两,干姜3两
脾阳内虚,外证不解时的表里皆寒证。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28 干姜附子汤
干姜1两,附子1枚。 顿服。
阳气大伤,寒盛于内,格阳于外。证见昼噪夜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
29 茯苓四逆汤
茯苓4两,人参1两,附子1个,甘草2两,干姜15两。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阳亡阴伤,虚阳外扰;故四逆中,加人参以生津,茯苓以宁心。
30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甘草4两,干姜2两。
伤寒误汗,阴阳两伤。甘草干姜回其阳;芍药甘草回其阴。寒者,加附子。
31 炙甘草汤
甘草4两,生姜3两,人参2两,生地16两,桂枝3两,阿胶2两,麦冬8两,麻仁半升,大枣30个。
脉结代,心动悸。心阴阳俱虚之候。
32 五苓散(169)
猪苓18铢,泽泻1两6铢,白术18铢,茯苓18铢,桂枝05两。
膀胱蓄水。
33茯苓甘草汤
茯苓2两,桂枝2两,甘草1两,生姜3两
胃阳不足,心下停水, 可能表现为心下悸,小便不利。
34 桃核承气汤
桃仁50个,大黄4两,桂枝2两,甘草2两,芒硝2两
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35 抵当汤(丸)
水蛭,虻虫各30个,桃仁20个,大黄3两—汤
水蛭,虻虫各20个,桃仁25个,大黄3两-丸
血热结膀胱,其人发狂
36 大陷胸汤(丸)
汤:大黄6两,芒硝1升,甘遂1钱匕
丸:大黄8两,葶苈子半升,芒硝半升,桃仁半升
结胸热实,按之石硬
37 小陷胸汤
黄连1两,半夏半升,栝蒌实大者一个。
小陷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38 三物白散
桔梗3份,巴豆1份,贝母3份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
39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
心下痞,按之濡,有热象
40附子泻心汤
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附子1两
上证而恶寒者(有汗出的情况)
41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3两,黄连1两,大枣12个
伤寒误下,心下满而硬痛者,为结胸,宜大陷胸汤;心下满而不痛,为痞,与半夏泻心汤
上焦有热,中焦而下而寒。
42 生姜泻心汤
生姜4两,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3两,黄连1两,大枣12个
心下痞,胃中不和,腹中雷鸣,干噫食臭,下利者。应为胃虚食滞,心下水停。
43 甘草泻心汤
生姜4两,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4两,黄连1两,大枣12个
本证脾胃虚痞,痞利俱甚,干呕心烦为主。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调中补虚。
44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16两,禹余粮16两
下利,与理中汤不效,利在下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
45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3两,人参2两,生姜5两,代赭石1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大枣12个。
心下痞,噫气不除。胃虚痰阻。
46 黄连汤
黄连3两,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个。
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胸有热,腹有寒。
47十枣汤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无表证。悬饮。
48 瓜蒂散
瓜蒂1份,赤不豆1份。
涌吐剂。
49 桂枝附子汤& 去桂加白术汤
桂枝4两,附子3个,生姜3两,大枣12个,甘草2两。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
50 甘草附子汤
甘草2两,附子2个,白术2两,桂枝4两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或身微肿者。
51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阳明实热,大热汗出,脉洪。大渴者,加人参。
52 猪苓汤
猪苓1两,茯苓1两,泽泻1两,滑石1两,阿胶1两。
肾虚使肾气不充,不能主水,水液内停。 心火亢盛,从而水热互结。用于阴虚水热互结之证。
53调胃承气汤(293)
大黄4两,甘草2两,芒硝
54 小承气汤
大黄4两,厚朴2两,枳实3个。
55 大承气汤:
大黄4两,厚朴8两,枳实5个,芒硝3合。
56 麻子仁丸
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57 蜜煎导及猪胆汁方(不看了)
58 茵陈蒿汤
茵陈蒿6两,栀子14个,大黄2两
湿热发黄,里有结滞。阳黄。《茵栀黄口服液》
59 栀子柏皮汤
桅子15个,甘草1两,黄柏2两
伤寒,身黄,发热。 湿热郁蒸发黄,而热重于湿。无腹满之象。
6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2两,连翘2两,杏仁40个,赤小豆1升,大枣12个
生梓白皮(桑白皮)1升,生姜2两,甘草2两。
伤寒,瘀热在里,身黄。偏于表者。
三个治黄方:在表者,汗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热者,清之,栀子柏皮汤;实者,下之,茵陈蒿汤
61 小柴胡汤
柴胡8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甘草3两,生姜3两,大枣12个。
62 柴胡桂枝汤
桂枝15两,芍药15两,黄芩15两,人参15两,甘草1两,半夏 2合半,大枣6个,
生姜15两,柴胡4两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与桂枝合方。 太阳->少阳过渡中。
63 大柴胡汤
柴胡8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生姜5两,枳实4个,大枣12个,大黄2两。
少阳阳明合病,柴胡证+大便秘结。
64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2两16铢,黄芩1两,人参1两,甘草1两,生姜1两,半夏20铢,大枣4个,芒硝2两。
小柴胡汤加芒硝, 少阳病+内实轻证,故加芒硝不加大黄。
65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8两,桂枝3两,干姜2两,栝蒌根4两,黄芩3两,牡蛎2两,甘草2两。
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热兼太阴寒(下之过)。
6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4两,龙骨15两,黄芩15两,生姜15两,铅丹15两,人参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
半夏25合,大黄2两,牡蛎15两,大枣6个
伤寒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剂清少阳之热;铅丹,龙骨,牡蛎镇惊;大黄清热;茯苓、半夏,人参、生姜安中。
67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3两,芍药6两,甘草2两,大枣12个,生姜3两。
桂枝汤加芍药3两。桂枝证,因下而腹满时痛。
68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3两,芍药6两,甘草2两,大枣12个,生姜3两,大黄2两。
桂枝证,因下而腹满,大实痛
69 四逆汤
甘草2两,干姜15两,附子1个。
70通脉四逆汤
甘草2两,附子大者1个,干姜3两。
四逆汤加重附子和干姜;阴盛格阳之候。
71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上证,现吐已下断等阴液内竭之象。或骗过上焦之法。
72 白通汤
葱白4根,干姜1两,附子1个
类四逆汤证,但更重,故去甘草之缓,加葱白之宣通。
72 白通汤加猪胆汁汤
葱白4根,干姜1两,附子1个,人尿5合,猪胆汁1合。
上证,而现阴液内竭之象。或骗过上焦之法。
73 真武汤
茯苓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白术2两,附子1个。
阳衰水停。
74 附子汤
附子2个,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4两,芍药3两
少阴病,口中和,严寒者。 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脉沉者。
75 吴茱萸汤
吴茱萸1升,人参3两,生姜6两,大枣12个
肝阴实证。 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者。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76 桃花汤(451)
干姜1两,赤石脂16两,粳米1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 不里急后重
77 黄连阿胶汤
黄连4两,黄芩2两,芍药2两,鸡子黄2个,阿胶3个
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 少阴热化证。
78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个
少阴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
79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2两,甘草2两,附子1个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本证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之轻且缓者
80 四逆散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81 猪肤汤
猪肤1斤
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
少阴热化证。咽干痛。
82 甘草汤、桔梗汤
甘草2两;
甘草2两,桔梗1两
少阴病,咽痛者,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桔梗可以去脓。
83 苦酒汤
半夏14个, 鸡子清,苦酒
少阴病,咽中伤。重证,脓不出的感觉。
84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枝,甘草
少阴病,咽中痛。
85 乌梅丸
乌梅300个,细辛6两,干姜10两,附子6两,蜀椒4两,桂枝6两,当归4两,人参6两,黄连16两,黄柏6两
上热下寒的厥阴证(蛔厥)。
86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干姜,黄芩,黄连, 人参各三两。
伤寒,本寒下,医吐下之。上有浮热,中焦虚寒。
87 麻黄升麻汤
麻黄25两,升麻1两1分,当归1两一分,知母18铢,黄芩18铢,葳蕤18铢,芍药6铢
天冬18铢,桂枝6铢,茯苓6铢,石膏6铢,白术6铢,干姜3铢。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汇利不止。
阴阳两伤而又上热下寒。
88 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细辛3两,甘草2两,通草2两,大枣25个。
手足厥,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生姜汤。
血虚寒厥。当归、芍药、大枣抓阴入血。桂枝、细辛通阳去寒。通草,导君火入相火。
卢火神用菖蒲。
89 白头翁汤
白头翁2两,黄柏3两,黄连3两,秦皮3两。
热性下利,痢疾。
90 四逆加人参汤
甘草2两,附子1个,干姜15两,人参1两
恶寒脉微而下利,利止亡血。
少阴阳衰,阴寒内盛,下利伤津。
91 理中丸及汤
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3两,白术3两
温中。
92 牡蛎泽泻散
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
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腰下有水,正气不衰者。牡蛎配栝蒌根,养阴清热,活血软坚。
93 竹叶石膏汤
竹叶2把,石膏16两,半夏半升,麦冬1升,人参2两,甘草2两,粳米半斤。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或中暑
94 烧裈散
阴阳易。
「咽中干、烦躁,明明是阴虚生热,为何用甘草干姜汤治疗?」「治疗又用桂枝汤、又用甘草干姜汤、又用承气汤、又用四逆汤,这条到底是什么证?」不少医者常对《伤寒论》第29条提出质疑。
《伤寒论》六经不同于《内经》六经
欲读懂第29条,首先要明确《伤寒论》是经方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其主要理论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
对此前贤已有很多论述,如章太炎谓:「按《伤寒》太阳等六篇,并不加经字,犹曰:太阳部、阳明部耳。柯氏《论翼》谓:『经为径界』,然仲景本未直用经字《伤寒论》六经传变是病位传变,并非王叔和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之说。」岳美中谓:「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胡希恕先生谓:「《伤寒论》的六经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
此外,《伤寒论》和《内经》的许多病证概念、术语的内涵不同,如《内经》的伤寒谓「伤于寒」;中风谓「中于风」,是以病因而论。而《伤寒论》的伤寒是「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中风是「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即以症状反应而论。更有不少理念、术语是《内经》所没有的,如「半表半里」、「阳」、「阳气」、「阳微结」等。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伤寒论》中多处出现这些概念,如第27条的「此无阳也」;第29条的「以复其阳」;第30条的「亡阳故也」;第46条的 「阳气重」;第147条的「阳微结」……后世注家在注解有关条文时,以《内经》概念附会,造成了混乱,就如岳美中所说「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读不懂有关条文,第29条是典型代表之一。
要用经方理论分析《伤寒论》原文
对第29条的解读,先要明了条文大意、原文结构,继而用经方理论分析原文的实质。
第29条原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欲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本条是论述太阳病治疗后出现的变证,是临床急性病或慢性病常遇到的问题。再具进一步分析,是使用桂枝汤不恰当的病案记录,亦可以说是对误治病案的经验总结。读懂这个医案,除了具备前述经方理论概念外,还要联系《伤寒论》前后有关条文。
首先看本文所述主证:「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这是本条论述的主要证候,理解其实质、特点,必须参考前第2条、第3条、第 12条、第16条、第20条、第27条、第28条等条文。即本条冠首为伤寒,但后接述「自汗出」,根据前已述伤寒无自汗出,中风才有自汗出,故本条主证当是中风之变证、类证。
对中风治疗,前第12条已说明用桂枝汤。桂枝汤是发汗止汗的方药,亦称调和荣卫法代表方,胡希恕先生还特别引用《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的「阴阳交」来说明温中养胃生津液、扶正祛邪解热、发汗止汗之理,很值得参考。这里要强调的是,桂枝汤发汗力虽不大,但《伤寒论》在论述其适应证和煎服方法、注意事项时,有详细记载和论述,如第12条在讲解桂枝汤的煎服法时,嘱「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即一剂药只服其三分之一,唯恐服量大,使大汗出造成坏病,强调发汗要恰到好处,即「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如果发汗太过,则不但病不解反使病情加重成坏病,如第20条所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是说因发汗太过,由太阳病变成了少阴病。并强调桂枝汤证合并了水饮,治疗时如仍单用桂枝汤发汗,则不但表不解,而使病情加重。如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综上所述,再联系第30条所说「病形象桂枝」之句,可知本条的主证似是桂枝汤证,而又见「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实是桂枝汤变证的外邪里饮兼津液伤之证。太阳中风证合并里饮,单用桂枝汤发汗则病不愈,在《伤寒论》有多处论述,第28条已示其例,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又是一再说明外邪里饮证只发汗不但表不解,还会激动里饮造成奔豚证。
这样前后联系《伤寒论》有关原文,并以经方原有理论来解读第29条,就易于理解了。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PS:咕噜,无言
《伤寒论》简介
本文2023-10-21 05:22: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