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宋体的古味体现在哪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宋体的古味体现在哪儿?,第1张

古宋体,是指诸如「浙江民间书刻体」、「康熙字典体」、「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这类基于雕版印刷古籍中宋体、现代人通过各种手段复刻转制成的电脑字体。古代的刻本字体就是现今宋体的雏形。现在的数字化刻本字体也有好几个了,比如厉向晨的康熙字典体,应永会的浙江民间书刻体以及方正清刻本悦宋。这些字体都是基于雕版印刷的字体——也就是「古代的印刷体」——来进行设计的。找这几个字体的样张来看,你会发现在字型细节和结构方面是与现代的宋体比较类似的。而较老一点的刻本字,比如宋朝的,可能相对更具有手写痕迹一些。但与楷书相比,也已经不是一回事。黑体则是舶来品,直接来源于日本的 ゴシック (Gothic);而 ゴシック 这个字体类型又是日本近代仿照西文无衬线体来设计日文字体的结果。西文中无衬线体生来就是用于印刷,那么黑体也自然地是一类常用的印刷字体了。在排版当中,不同类型的字体有不同的功能属性。楷体(当然,都是数字化的了)在正文排版中亦有其作用——用于排印引用部分,或者表示强调的部分,地位类似于西文的意大利(Italic)。使用楷体来作为主要正文字体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只是现有的楷体的设计,相对于宋体而言并不适合大段文字的排版。而如果有人做出适合排印正文的楷体,也用来排文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这样的实践是有的,日文字体中的教科书体这个类别就具有楷体的特征。

红娘子

广西人 喜食巨蟒 ,每见之,即诵“红娘子”三字,蟒辄不动,且行且诵,以藤蔓系其首於木,刺杀之。

五溪蛮

即洞蛮。遇父母死,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

黑苗饮食

黑苗在都匀,八寨,镇远,清江,古州.每十三年,畜牡牛,祀天地祖先,曰喫枯脏.又以猪,鸡,羊,犬骨杂飞禽 ,连毛脏置甕中,俟其腐臭,曰(酉音)菜。 食少盐,以蕨灰代之。

后眼国

兀良河鞑靼曾见,不知国在何处。其衣帽与胡人同, 项后有一目。 其性狠戾,鞑靼多畏之。

狗国

其国在女真之北,乃阳消阴长之地,得天地之气,驳杂不纯。妇人与人同,穿衣,能人言; 男子狗也,不能语,其音狗嗥,不穿衣,食生肉。妇人食熟肉 。辽有商人曾至其国,犬遇绝不令归,其妻与箸十余只曰:“汝走数里,可置一枚于地,狗见必衔归家,汝方得脱为善。”狗能护爱家物之意故也。

大野人

国有大山林, 男子奶长如瓠 ,曾被鞑靼追赶至,将奶搭在手上奔走。会人言,食叶,即野人同。

小野人

在女真之北,性狠戾,不畏生死,以杀死为吉祥,病终为不利, 父子相杀,以为常焉 。种类以黥面为号。

秦镜

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号为照骨宝。在无劳县境山。

萤火芝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叶似草,实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 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彻 ,可以夜书。

鬼官

有七十五品。仙位有九太帝,二十七天君,一千二百仙官,二万四千灵司,三十二司命,三品、九品、七城(一曰域,一曰地)。九阶二十七位,七十二万之次第也。

芋羹

百越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先于釜中置水,次下小芋烹之,候汤沸如鱼眼,即下其蛙,乃一一捧芋而熟,如此呼为抱芋羹。又或先于汤内安笋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又云疥皮者最佳,掷于沸汤,即跃出,其皮自脱矣,皮既脱,乃可以修馔。时有一叟闻兹语,大以为不可,云:“切不得除此锦袄子,其味绝珍。”闻之者莫不大笑。(《太平广记》卷四八三)

PS:诸条目皆出自李唐至满清各朝各代的笔记,随意摘抄了一些。至于出自哪一本哪一卷,不一一叙说了。

出差在外,随心随意吧。

难,难,难!

历朝历代,秦以来,对前朝遗留古籍,多少都会有所修改。

从大唐太宗李世民开始,这种修改就比较彻底了。一代接一代,到大清乾隆年间编《四库》时,再次要民间上交存书,除为编《四库》做准备外,把不利于朝庭统治的书籍统一销毁,也是目的之一。

看原著,只能等盗墓或政府组织挖坟考古了。即使如此,非专业考古学者也是无法看到出土原著的,只能看看专家学者翻译过来的文章了。一般人也不认识篆字呀?

附:

据考证,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可网上搜2013-01-04光明网 《清华简第三批研究成果:发现《尚书》伪本证据》一文。该文提到:

 

光明教育舆情1月4日,今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发布第三批研究成果,证实《尚书》确系后人伪本。据悉,此次公布的整理报告中,《傅说之命》三篇尤为引人关注,三篇简文的内容与东晋时期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证明现存《十三经注疏》中《尚书》是伪造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